往事冰心阅读答案(推荐9篇)
往事 冰心阅读答案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3、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游子吟》,其中的四句:“()”抒发了与本文_百度作业帮 往事 冰心阅读答案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3、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游子吟》,其中的四句:“()”抒发了与本文 往事 冰心阅读答案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3、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游子吟》,其中的四句:“()”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情感.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应自己对生活的感情.4、试用简明的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语文人称磊哥弴p2014-11-13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最后一句
2、不宁的心绪散了是因为我在母亲身边有了安全感,我也不必再为荷花所担心,因为它有荷叶的保护.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4、(思念)→(欢喜)→(纳闷)→(不适意)→(感动)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最后一句
2、不宁的心绪散了是因为我在母亲身边有了安全感,我也不必再为荷花所担心,因为它有荷叶的保护。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思念)→(欢喜)→(纳闷)→(不适意)→(感动)...尛辰丶8737 2014-11-14
1、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最后一句
2、不宁的心绪散了是因为我在母亲身边有了安全感,我也不必再为荷花所担心,因为它有荷叶的保护。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思念)→(欢喜)→(纳闷)→(不适意)→(感动)篇二:往事,冰心,阅读答案
往事 冰心 阅读题的答案文中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作简要分析 语文魔幻天影1342014-11-17 往事·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7.21 提示:在冰心的作品中,讴歌母爱的主题占了一个极重要的位置,她曾说:“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爱.”这篇散文是作者虔诚赞颂母爱的名篇之一.作者旨在讴歌母爱,但却移情于景,把笔墨用在白莲、红莲与荷叶的描写上.只是在结尾处,作者才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深情地唱出母爱的颂歌.1,你还知道人们“心中的雨点”有哪些?举3个例子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用四个字概括)1 心中的雨点就是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嘛 任意举3个例子还不是很容易 2 母爱无声 文中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分析:烦闷:天很浓阴,窗外的雨声十分繁杂。不适意: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感动:看到荷叶,由此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月光】幻想 2014-11-17 文中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分析:烦闷:天很浓阴,窗外的雨声十分繁杂。不适意: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感动:看到荷叶,由此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篇三:往事,冰心,阅读答案 红莲-“我”荷叶-母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篇四:往事,冰心,阅读答案 篇五:往事,冰心,阅读答案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颐(yí)〕颊、腮,也指下巴。,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的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的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的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的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的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丝雨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栏,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1923年8月28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注] ①本文是冰心《往事
(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1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分)答:
12.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4分)答:
1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从“我”提出到灯塔上去(紧张期待)——据理说明看守灯塔最有诗意的生活(兴奋憧憬)—— 一遇父亲的“障碍”,“我”爽快刚毅的执着精神,表示自己不怕冷寂,也不怕生病„„(坚定执着)——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帐惘与不悦,失望与沉思(失望无奈)——父亲的启迪有了新的思索。最后用一些表现情感发展的词语来表述即可。答案示例:紧张、期待 兴奋憧憬 坚定执着 失望无奈 1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壶的色泽比喻成凝脂、云间月和阳春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玉壶润泽、洁白、光亮的特点,突出了玉壶的珍贵。
3.这个情节突出了玉壶的价值,衬托出朋友对情谊的珍重。
4.景物描写。生动地描写了月照玉壶的动人情景,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铁木尔知恩图报、对朋友珍视情谊的赞美。
1.文中“我”指(),“你”指(),“它”指(),“她”指()。
2.诗中的“白船儿”象征诗人对谁的思念与热爱?
3.诗人明知纸船是无法越过“万水千山”到达母亲身边的,为何还要“不灰心每天叠着”?
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世界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颂扬母亲的伟大。母爱是什么?
1.”我”指的是冰心。“你”指的是母亲。“它”指的是小船。“她”指的是女儿。2.象征着对作者母亲的思念与热爱。
3.因为这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爱与深切的思念之情。4.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①借书,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无法淡去的。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的细节,有比书本身更深长的意味。上个世纪,文娱生活贫乏,书与电影几乎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彼时借书,充满新鲜感,如赴心灵之宴,代表着去接受一个未知的、精彩的世界。去借书的路上,幸福感很强烈,如同去跟恋人约会,是一件让人心动的事。
②在一些电影里,常出现书的镜头。公园的长椅上,两位地下党接头,一位手持一本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是暗号,接上了;恋人在湖边约会,男青年手持一本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话题由此展开;或者某位侠客去图书馆借某本书,打开,书页被剜去,藏着一只勃朗宁手*。当时人的精神世界比较单纯,所接受的新事物也少,难免为此兴奋和激动,觉得外国作者人名和书名特洋气,书中藏枪,感觉特神秘。
③这是早期的诱因,让许多生活中很自尊的人,在今后的借书环节上,死皮赖脸,矢志不渝。
④因为匮乏,那时书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珍爱。记得我的三年级语文老师将水浒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传说中他有本《水浒传》,几位同学寻机溜进房间搜寻未果。全班依次去借,无一例外都哭着回来。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层层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娶妻生子。我经过他房间的时候,总不禁对门缝里瞧瞧,觉得屋子里热闹又神秘,不仅住着老师,还住着梁山一百单八将,还有阎婆惜、景阳冈的老虎。
⑤高中课堂上,正上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有同学问,老师您借过书吗?老师不知是计,顿时眉飞色舞,吐沫似绵绵细雨把坐在全排同学的后颈脖都给淹湿了。下课铃响,全班一起起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起 (A.拥B.走 C.溜 D.挤)到老师房间,抢光了书架。老师哈哈大笑——他终于豁出去了,自己动手干脆把那张“谢绝借阅”的字条也给揭了。
⑥那时,在人际交往和增加感情方面,借书是很好的媒介。一位好友的爱情故事正是从借书开始的`,高中时,身后的女孩秀外慧中,于是他不断地回头向她借书,把脖子都扭酸了。渐渐书中夹了个字条,字条的内容由浅入深……两人感情瓜熟蒂落方为人知晓。而那些像苍蝇嗡嗡闹的一群,都被她严词拒绝。后来,我询问了我身边的六对夫妻,他们中的男人坦白,都是以“借书”作掩护,才收获爱情的。
⑦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填平了人的欲求。面对精神的美味,已经不再有饥饿感。当物质与精神的粗粮,将我们重重包围的时候,无论什么也不能让人觉得新奇,一切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包括想读一本书,太容易满足了,点一下鼠标即可。无须借书了,也告别了借书之趣。
⑧因此,我常常怀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光。刚刚分配到单位,青春而热情。与朋友凑在一起就讨论一本书,而不是房子、车子、股票。然后约好了,去彼此的住处借阅。
⑨回来的路上,阳光总会很好,走在和风中,持一册书在手,自觉文雅而芬芳。
20、第⑤段空格处应该填的词是 。(2分)
A.拥 B.走 C.溜 D.挤
21、联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借书之趣:(6分)
(1)
(2)
(3)
(4)借阅的路上充满了幸福感。
22、将第④段画线句改为“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那句好?理由是:(5分)
好,因为
23、对第②段细致描写有关书的镜头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具体表现书带给我的神秘兴奋之感难以忘怀。
B、具体表现外国的好书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
C、引出下文我对借书往事的具体回忆。
D、点名我对读书充满了无限期待的具体诱因。
24、第①段“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为什么不能改成“我的习惯”?(4分)
(1)
(2)
参考答案:
20 A
21 ⑴借书被拒绝之后的失望(向往或期待)。
⑵老师中计我们借到书后的高兴(开心或得意)。
⑶借书增进感情(收货爱情)带来的愉悦
22 原句好 (1分)
生动的表现出老师对书的爱惜程度之深(2分) 书被吊在房梁时间之久 (2分)。
23 B
24 ⑴从全文看,分别写到我、我的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及工作后的朋友,是一个全体是一代人;
往事(二)之八①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的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地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惟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唯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的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地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地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它再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的起了悲哀!
丝雨蒙蒙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阑,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地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③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
1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分)
答: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概括信息的能力。本文前半部分也即主体部分,谈的是“我”与“父亲”之间的一次对话,围绕的便是“我想看守灯塔去”。谈话过程中,父亲问我为何有此想法,我说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并由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所以,本题答案的阅读区间可以予以明确。当然,本题还存在一个审题的问题。原文在“具有诗意的生活”前还说了“最伟大、最崇高”的表述,而后文“我”与“父亲”最初探讨的许多都是关于伟大和崇高的,而非诗意的特征。何谓“诗意”?诗意是一种像诗一样能够给人以美感或带有强烈抒情意味的意境。理解了诗意的涵义,我们便可进一步确定区间,目标锁定在“晴明之日”到“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中。
【示例】看守灯塔可以欣赏海上美景,体悟自然的不变与永久;
看守灯塔可以和暂离的亲友书信交流,感受彼此的深厚情谊;
看守灯塔可以安静地写作阅读,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
12.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4分)
答:
【解析】本题题干明确表示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梳理,所以我们在概括答案时应有明确的要点意识。其次,既然是对情感发展脉络的梳理,那我们应根据文章的思路来有序概括。另外,考生还应注意题干中要求我们概括的是在这段往事中的“我”的情感脉络,而不是后半部分“我”的心理感受。
【示例】①紧张、期待;②兴奋憧憬、坚定执着;③失望无奈
1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是分析文中语句的作用。这种题型永远沿着两种维度去思考,那便是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本句是文中父亲对女儿的宽慰之语,体现了父亲的睿智与慈爱。结构上,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教导,我才渐渐地不再去奢望做灯台守,开始找寻新的人生目标,所以为后文内容的叙写做了铺垫。
【示例】①凸显父亲形象。展现了父亲的睿智与慈爱。
②深化文章主旨。突出年青人需要理性去对待理想。
③为后文做铺垫。启发“我”的思考,为后文“我”的豁达释然做铺垫。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部分内容写作意图的分析。这种题型首先应明确该部分写的具体内容。后部分“我”在海上望见灯塔,我再也不像当年那样只是凭着感性去追寻理想,也不再会为着这份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寡欢了。这很明显就是“我”的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尽管如此,文字中依然流淌着“我”对灯台守工作中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
【示例】①丰富文章内容,交代前文对往事回忆的缘由;
②从往事中的感性走向现实里的理性,记录了“我”的成长;
③寄寓了“我”对灯台守工作中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
(2)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这题是探究题,不在于你回答时选择的是肯定还是否定,关键在于分析的是否恰当。无论是何种观点,阐述道理都要紧扣观点,决不能出现观点摇摆的现象。
去学校报到,发现居然是“铁打的老师”——还是教过我的那6个老师,只是年纪变大了,而我也是“山不转啊水在转”,一转又转回来了。6个老师都齐刷刷地在校门口迎接我这个曾经的得意门生了。后来,老校长过来握着我的右手,左手拍拍我的肩膀,只说了句:“欢迎你啊,小马!”就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我忽然觉得自己一肚子的怨气,被老校长的视线给抚平了,像个小孩子似地喊了声:校长!
上班了,我听从父亲的叮咛就经常帮着打扫办公室,或者去村里的水井挑水,为别的老师倒倒茶,老师们都赞许有加,惟独让我感觉奇怪的是以前读书的时候,校长的目光总是很慈祥的,但现在偶尔与他的目光相遇总让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老校长的目光,想起读师范时班主任经常说的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所以平时,我越加抓紧时间给自己“倒水”了。
两星期以后,老校长找到了村长,说,小马这正宗的大学生刚毕业,好不容易分配到学校来,如果长期给老师和学生们挑水也是影响精力和工作的!是不是替学校挖口井,留点时间培养个人才啊?
用扫帚丝剔着牙缝的村长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这事是一个星期以后,挖井的人来学校了,我才从别处听了个大概。
当两个满是黄泥的打井工挖到三四米的时候,还是没见一滴水出来,这在他们以往的挖井生涯里比较少见的,所以他们就开始骂骂咧咧着想放弃重新找个地方了。
老校长出现了。他捋起袖子拉上我就到了边上,安慰着说:“认准了的事,就要干下去,会成功的。我这身老骨头来帮帮你们!”
没十分钟的事情,底下那个人喊了出来,有水了!老校长笑着从口袋里掏出包“双喜”牌香烟来,给了他们两根,然后向我示意着走到走廊边,席地坐了下去。
“来,抽口烟吧!”
我拘谨地接了烟,老校长拿出火柴把两人的烟都点上了,自己心满意足地吸了口,对着太阳吐出了烟雾。有一句话也很顺口地跟了出来:“小马啊,认准了的地,坚持着挖,总能挖到水的!你说呢?”
我被烟呛得咳嗽着点了点头,侧头看到老校长笑了笑,把藏匿在他皱纹里的阳光挤了出去!
时光也就在我像挖井人一样埋头挖井里过去了三年。接着,我意外地成了这所小学的校长。是老校长自己要求下来,把我推荐上去的。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依然拎了个热水瓶去给老师们倒水,虽然昨晚我为了这“倒水”问题,一宿没睡好,但可能是我多虑了,老师们的杯里有的刚自己倒过满着;有的见我过去,连忙说马校长我自己来,叫得我脸一下子就蹿红了,我赶紧朝老校长过去。老校长的杯子也是满的!他一言不发地端坐着,额头的青筋像一条条蚯蚓一般趴着蠕动着。我红着脸拎着水瓶想走开的时候,老校长开口了:以后的水我来倒了,你就给学校多“倒倒水”吧!
时光真像这水一样又是三年了!那年年底,学校被评为“镇先进学校”,我自己也被评为“镇十佳优秀青年教师”。这是我们这所村小历史上的最高荣誉了!
拿着锦旗刚回学校,下个学期就要退休的老校长过来拍着我的肩说,“小马啊,祝贺你马到成功,也感谢你为学校争来的荣誉啊!”
老校长说着话,眼睛有点红了。我却不知道说什么感激的.话好,刚想再替老校长倒倒水。
“今天,还是我为你倒最后一次水吧!”老校长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似地已经提起了身边的水瓶说,“以水代酒敬敬你!”
我解老校长的脾气,也不敢怎么推委了,只好拿过了那个茶杯,伸到了热水瓶的嘴巴下。
水,一点点满起来,满起来,后来居然满出了茶杯。我的手像被火苗舔了一下,连忙往后缩。
茶杯跌了个粉碎。老师们一脸诧异。
老糊涂了,水太满会烫了手,伤了茶杯的啊!老校长道着歉,小马,没伤着吧?
我点点头,看到老校长的眼睛正盯着我。
我愣了一下,连忙对着老校长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 选自金晓磊著《流过往事的水》)
1.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写了与“我”有关的5件往事。通读后,在空格内概括内容要点。(3分)
2.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加点词或句子的含义。(8分
(1)所以平时,我越加抓紧时间给自己“倒水”了。
“倒水”的含义是
(2)以后的水我来倒了,你就给学校多“倒倒水”吧!
“倒倒水”的含义是
(3)水,一点点满起来,满起来,后来居然满出了茶杯。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
3. 本文注意详略的安排。请说说文章详写“挖井”一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4.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老校长的性格特点。(分析两点即可)(6分)
参考答案:
1.(3分,每框1分,意对即可)
回家乡小学
当教师
当上小学校长
赢得镇里的荣誉
2.(8分)
(1)(2分)指工作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意对即可)
(2)(2分)指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去。(意对即可)
(3)(4分)既指老校长的关心使“我”受益,也暗老校长教育“我”不能自满,一旦自满就会遭致损失。
3.(3分)详写“挖井”一事,首先是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更具有情节,使人物与事件都生动起来,同时详写这件事,更好地表达了老校长对“我”的关心教育不仅在身传,也在于言教。他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认准了的事,就要干下去,会成功的。(意对即可)
4.(6分,每小题3分,概括性格特点2分,举例1分,答两点意对即可)
示例:(1)老校长是一位甘为人梯(绿叶)的好校长。如,老校长自己要求下来,把“我”推荐上去当小学校长。
(2)老校长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校长。如,在挖井的事情上,不仅要亲自帮忙,事后,他对“我”说:“小马啊,认准了的地,坚持着挖,总能挖到水的!你说呢?”
(3) 老校长是一位善于培养年轻人的好校长。如老校长找到了村长,说,小马这正宗的大学生刚毕业,好不容易分配到学校来,如果长期给老师和学生们挑水也是影响精力和工作的!是不是替学校挖口井,留点时间培养个人才啊?
《冰心散文(往事)》是现当代作家冰心散文的精选集,共分为三辑:《往事》、《寄小读者》和《冰心自传》。本书中的散文,充分体现了“冰心体散文”的艺术特色: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抒发作者的“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语句既有古典文学般的典雅、凝练,又有适当的“欧化”,显得婉转灵动,别具韵味。
《往事》包括了回忆、新年试笔、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往事(二)、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力构小窗随笔、除夕的梦、十字架的园里、山中杂记——遥记小朋友、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当教师的快乐、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等内容。
《往事》讲述了两个在红莲开放时的动人片段。九年前的一个月夜,冰心奶奶和祖父在园里乘凉,祖父看见红莲开得正旺盛,便对冰心奶奶说,在冰心奶奶三姐妹出生之时,园里刚好开了三蒂莲,全家都十分欢喜,说是应了花瑞三位的喜兆。好一副合家欢乐的场面!
第二个片段则发生在冰心奶奶和祖父闲聊的第二个早晨。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冰心奶奶烦躁不安,她看着那朵红莲被打得东倒西歪,不禁心一凉。忽然,她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倒了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她不安的心绪散尽了!其实,冰心奶奶把孩子比作含苞待放的红莲,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而母亲就是那宽大无比的荷叶,用她那博大的胸怀为问我们遮挡狂风暴雨,让我们美丽芬芳,健康地成长!
我最喜欢冰心奶奶在文中说的这样一段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我们无言的爱。是啊,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留学在外的游子,孩子永远是母亲最牵挂的。虽然我的妈妈工作繁忙,但是她总是会抽出时间指导我学习,帮我把写好的文章发送到文化论坛。有一次妈妈加班回家,还不顾劳累为我打文章。当她满心欢喜打好文章时,眼睛都熬红了,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2)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3)天下事都是如此——
(4)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5)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6)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7)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8)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9)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10)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11)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12)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13)春在眼前了!
(14)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15)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16)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17)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18)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19)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冰心《一日的春光》思路整理】
(1)去年冬我在信中表示要尽量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2—8)经历了多次失望后我不信了春天。
(9—17)在吴家花园我从美丽的海棠花上见证了烂漫、骄奢、光艳的春天在尽情绽放。
(18)我终于尽情地吞咽了这春天。
(19)满足一日的春光之余,还是有些遗憾。
【冰心《一日的春光》鉴赏及主题分析】
《一日的春光》写于1936年。在写作此文之前大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冰心或是生病,或是杂事缠身。这样的思绪,不免使作者渴望自然春天的到来,祖国春天的到来。然而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光,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这种情况难免使作者痛苦。然而,春光好似有意,在作者九十日的等待之后,终于等来了春光的烂漫、骄奢、光艳与迷人的景象,使作者饱尝了“一日春光”带来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里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惜春、爱春,强烈盼望春天到来的期望之情。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春的执著之情,对事业的执著之心。
应该说,散文的主题部分“春的执著之情,对事业的执著之心”中“对事业的执著之心”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还是很难想到的,但是这不影响后面的答题。
1.“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为(1)“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 (2)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
我们还是自己先来判断一下。第一个问“吞咽”的含义,很显然题目是要求回答语境义,答案“尽情地享受”没有问题。考生凡是答表层义的都不给分。
第二问考查情感。由于这句话是出现在文章开头,我们要考虑主题。回答时可扣住关键词“尽量地”“吞咽”“今年”等,可梳理出这样几个情感:喜爱春天、疼惜春天、期盼春天等。
如是组织以下答案: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对北平的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对北平的春天的执着之情。惜春、爱春之心溢于言表。
相比参考答案,这个答案我觉得要好得多,比较全面,对文章的理解也比较透彻。
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参考答案】
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欲扬先抑,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
【答案点评】该题其实有两个问,第一问是回答“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第二问是回答“我不信了春天”在文中的作用。显然,对照文章思路,第一问与第二问的答案要点都不完备,有缺漏,应该补充。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在前八段都提及,故把前八段的思路出示如下:
(1)去年冬我在信中表示要尽量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2)今年春天未曾露面就悄悄远引。
(3)天下事都是如此。
(4)去年冬天特别冷而漫长。
(5)去年冬天北风冷雨把我心中的春意吹散。
(6)我不信了春天。
(7)和朋友去大觉寺看杏花仍然未得春的消息。
(8)悼惜憎嫌中不信了春天。
通过以上思路。我们看出“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在第2、4、5、7段都有涉及。所以该原因有四个,而不是参考答案中的三个。至于作者反复说“我不信了春天”有何作用,这要联系下文,从结构和内容(含主题)两方面回答即可。而该问的参考答案过于简单,没有做到言必有据。在此我整理出如下答案:
(1)作者反复这样说,原因有: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在漫长的冬天里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和朋友去大觉寺看杏花仍然未得春的消息。
(2)作者反复这样说,作用有:层层渲染了因未得春光而极其失望的情绪;欲扬先抑,突出了作者终于得到了“一日的春光”的不易。(或对比,“我不信了春天”的失落与下文自己终得“一日的春光”的喜悦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其不易。)
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它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点评答案】该题的阅读区间很明显是9—17段。答案显然没有关注上文作者未得春光的失落之情,也未关注“海棠花”的特点与“一日的春光”的联系,要点不完备,缺漏严重。
作者深爱海棠,相关的段落:9-18段,在此先将这一阅读区间的思路呈现如下:
(9)四月底晴天去吴家花园看海棠。
(10)我最喜欢无香的海棠。
(11)绿叶掩映中海棠浅浅的红、淡淡的白很美。
(12—14)斜阳里我从海棠花上发现春在眼前了。
(15)幼稚园里活泼、快乐的孩子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16)海棠枝上的春也像孩子般活泼、快乐。
(17)惊喜地发现烂漫、骄奢、光艳的春快意恣情地绽放。
(18)我终于尽情地吞咽了这春天。
(19)满足一日的春光之余,还是有些遗憾。
很显然,作者爱海棠的原因在第11、12-14、16、17都有体现,还有一条就是爱海棠要与追寻春天联系起来,呵呵,这需要有大局观。据此,我整合该题答案如下:
①绿叶掩映中海棠浅浅的红、淡淡的白很美;
②海棠花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③烂漫、骄奢、光艳的海棠花将春天尽情地绽放;
④我从海棠花上终于看到了久未曾见的春意,海棠花满足了我对“一日的春光”的苦苦追寻的愿望。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⑴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⑵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评分答案】
(1)①“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2分)
②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 (2分)
(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
【点评答案】第(1)题的答案没问题,第(2)题的答案显然过于简单,没扣住尾段回答。
其实我们如果对前面三题的答案组织烂熟于心,第4题的第一问简直就是送分。下面就集中精力来攻克第二问。第二问问考生“遗憾”指什么,这首先需要我们找到相关语段。很快,我们发现该问语段出在末端。特将原文末段重现如下:
(19)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要想回答好该题,需要关照“遗憾”,采取“前看看,后看看”的方法。
在此我们不妨挑取前面的关键词“似乎”,挑取后面的关键词“如同”。
既然说“似乎”,不就说明作者仍然留有“遗憾”么?既然说“如同”,不就说明这“遗憾”指向的另外一层意思吗?
据此思路,我整合出一下答案:
(2)这里的“遗憾”,一方面指“一日的春光”虽然酬报了我漫长的等待,但它毕竟短暂,且只是春天的一隅,距离作者心中的真正的“春光”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指自己虽等来了这“一日的春光”,但岁月已蹉跎太多,韶华逝去太多。心中的惆怅难以从“一日的春光”中得到慰藉。
这一答案是不是比参考答案好很多呢?
【往事冰心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冰心纸船阅读答案09-20
童年往事阅读答案09-12
往事短文阅读答案10-30
《忆读书》阅读答案冰心07-26
冰心荷叶母亲阅读答案12-06
冰心腊八粥阅读答案12-11
巧克力往事现代文阅读答案06-02
冰心女人阅读07-21
冰心《繁星》《春水》全文阅读11-05
往事_往事的作文750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