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工作(推荐8篇)
2010年,单位人才工作在市委和局党委正确领导下,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才单位伍建设,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才总量有所增长,较好地为地勘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现将单位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才单位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单位有职工 人,其中在职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 人。
专业技术人才单位的具体构成情况:
(一)学历构成。本科学历以上 人,占 %;大专 人,占 %;中专 人,占 ;高中以下 人,占 %。
(二)年龄构成。35岁以下 人,占 %;36-45岁 人,占 %;46岁以上 人,占 %。
(三)职称结构。中级职称 人,占 %;初级职称 人,占 %。
二、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一是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明确有关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坚持把人才工作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注重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和优势,坚持把人才工作同经济工作同等对待,把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有机结合。
(二)加强单位伍建设,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做好人才现状分析和人才需求分析。单位把人才工作作为促进地勘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根据广东省地质局给予的编制名额,结合单位发展规划、项目业务的拓展和创新需求,分析摸清了人才总量和各类专业人才的数量、层次以及年龄、学历结构,提出人才需求计划,保障人才流入的合理性。
二是从省内外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通过网站广泛宣传招聘人才信息,组织好赴高校选招毕业生工作。组织毕业生参加广东省地质局事业单位招聘的统一笔试,再进行面试、考核。2010年单位引进了本科毕业生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人,行政管理人员1人,进一步充实单位人才单位伍,促进单位地勘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高薪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单位通过高薪反聘了3位 高级工程师,为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强化培训教育,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一是加强岗前培训。对新招的大学毕业生,单位专门召开座谈会和组织岗前培训,单位领导作单位情介绍和形势报告,重点分析与介绍未来发展方向,让新员工了解单位情单位况,及时适应单位上的各项工作环境。
二是抓好继续教育。主要是加强对党政管理人员及地质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有任职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如组织党政领导参加各级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政工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地质技术培训等。
三是组织参观学习。通过各大节日,组织文体活动,缓解人才思乡之情;适当提供出外观光的机会,让职工感受祖国山川美丽,放飞心情,激发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营造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的新活力
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宣传栏,大力宣传地质“三光荣”精神、广东地质人精神及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通过职代会、工代会、座谈会,单位领导与职工共聚一堂、共商大计、共谋良策,在单位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单位把硬环境作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及时了解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营造适宜居住的优良环境。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为重点,健全完善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干部任用公示制、领导干部任期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等干部管理制度,实施《在岗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真抓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形成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形成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的科学机制和良好环境。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尽可能提高人才物质方面待遇,拉开专业技术人才和普通职工的物质分配档次。如增加野外津贴,使人才和普通职工在物质分配上有所区别,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一年来,虽然单位在人才工作中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单位是省属事业单位,本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的自主性、战略性不够强。二是人才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和完善;三是人才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与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三、人才工作计划
根据省 局的人才工作规划,结合目前人才工作的实际情况,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人才工程建
设,努力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完善管理,优化机制,不断引进、培养、使用人才。争取实现“三个转变”:由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增加人才数量;由用人主体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优化人才结构;由人才的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变,提高人才质量。
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继续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人才工程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二是创造良好人才使用环境。着力为单位人才创造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三是全面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学政治学理论,并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党组织,吸收充实到各个岗位。
四是狠抓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积极为他们提供参加进修、培训的机会,提高其业务水平。
五是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考核机制,树立人才典型,最大限度地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四排乡卫生院
1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1. 1 角色压力与工作幸福感
工作压力可分为工作本身压力、角色认知压力、工作背景和氛围、组织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压力。研究发现角色认知压力与工作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1]。林贵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从角色压力源角度研究, 黎晓以签派员为研究对象, 发现角色冲突与角色过载与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 与身体紧张和精神紧张显著正相关; 角色模糊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与身体紧张和精神紧张显著正相关[3]。由于本文中工作幸福感是从整体幸福感考虑, 因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a: 角色模糊与工作幸福感正向相关; H1b: 角色冲突与工作幸福感负向相关。
1. 2 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
研究发现, 角色压力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曹文杰的研究表明, 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显著负相关,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角色负荷均与工作投入存在较强的负向相关性[4]。Garrosa等研究发现, 角色压力和护士工作投入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负相关[5]。同时, 也有研究得到的结果是, 角色压力 ( 包括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不显著[6]。
从角色压力的各维度研究表明, 角色模糊作为单一因素, 对工作投入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侯理想研究发现, 角色冲突与专注负相关, 角色过载与活力负相关, 但却与专注正相关[7]。
本研究根据科技人才的特点, 认为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会给个体带来认知或行为上的困惑, 从而造成不能顺利地达到工作期望, 工作压力增加, 有关工作的积极情绪减少, 工作幸福感减少。因为对工作的不明确感增加, 为了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员工会更加认真工作从而保证自己在工作中不被淘汰, 促使工作投入提高。因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a: 角色模糊与工作投入各维度正向相关;H2b: 角色冲突与工作投入各维度正向相关。
1. 3 工作幸福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较多, 包括人格特质因素、工作特性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Brickman曾提出“幸福棘轮”, 就是当个体拥有越来越多的成功和财富时, 他们就会产生新的期望, 从而对原来拥有的一切不满足, 就没有原来那么快乐[8]。工作幸福感与工作投入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变量。Britt以士兵为对象, 发现在处于压力环境中, 工作投入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帮助个体面对充满压力的工作, 降低心理紧张程度[9]。董浩认为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10]。戴颖以警察为研究对象, 认为主观幸福感对工作投入有一定正向影响作用[11]。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等变量的研究较多, 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因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 工作幸福感与活力正向相关; H3b: 工作幸福感与奉献正向相关; H3c: 工作幸福感与专注正向相关。
从角色压力、工作幸福感和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文献看, 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角色压力各维度与工作幸福感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 工作幸福感对工作投入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本研究认为工作幸福感对角色压力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 因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a: 工作幸福感在角色模糊影响工作投入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H4b: 工作幸福感在角色冲突影响工作投入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1. 4 职业韧性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
国内外对韧性和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Ishige和Muto对30 个儿童的研究发现, 与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个体相比, 具有较高心理韧性水平的个体幸福感水平更高, 在这项研究中的韧性维度主要包括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12]。Muto和Takashi等研究显示, 心理韧性的自我掌控维度与心理幸福感的个人成长维度相关[13]。
但是, 目前对于职业韧性和幸福感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 沈晔调查了湖南、江西地区高科技企业的162 名员工, 结果显示员工的职业韧性与综合幸福感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14]。
1. 5 职业韧性与角色压力的关系
生活压力将导致低的韧性水平, 同时心理韧性也是生活逆境与幸福感中间的缓冲器。胡夏娟对大学生所作的调查中也显示, 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压力对心理幸福感起负向预测作用, 在高压力组里, 复原力起完全中介作用; 在低压力组里, 复原力起部分中介作用[15]。基于已有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认为, 当个体存在职业韧性时, 职业韧性的高低会影响角色压力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 个体职业韧性较高时, 由于组织变革或新角色、新期望产生, 个体会将职业生涯中暂时的阻碍当成一种挑战或机遇, 积极应对角色压力, 从而感知到工作中的幸福; 个体职业韧性较低时, 个体会将暂时的阻碍当成一种威胁或挫败, 消极应对角色压力, 从而降低工作幸福感。因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a: 职业韧性在角色模糊与工作幸福感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即对于职业韧性高的员工, 其角色模糊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越大; H5b: 职业韧性在角色冲突与工作幸福感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即对于职业韧性高的员工, 其角色冲突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越大。
2 研究模型与研究设计
2. 1 研究模型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角色压力 ( 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 、工作幸福感、工作投入 ( 活力、奉献、专注) 之间的关系, 并验证工作幸福感是否具有中介作用, 同时引入职业韧性作为角色压力影响工作幸福感的调节变量, 根据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 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 ( 见图1) 。
2. 2 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对象是湖北、安徽、辽宁的通信设计、化工、铁路等行业的科技人才。通过电子邮件和随机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300 份调查问卷, 收回294份, 回收率为98% , 有效问卷为283 份, 有效率为96. 3% 。
本研究的样本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男女比例约为3. 6∶ 1, 从事企业内部技术岗位的女性较少。年龄在30 岁以下的居多, 为69. 6% , 样本总体偏向年轻化, 但工作年限分布较均匀, 婚姻情况大致分布均匀。样本大部分来自国有企业, 其中调查对象的技术水平多集中在初级和中级, 这也与样本总体偏向年轻化有关。学历水平集中在本科、研究生, 比例达到76. 7% 。
2. 3 量表的来源及信度、效度分析
角色压力量表借鉴了Rizzo[16]开发的14 个题项的RHL量表。工作幸福感量表借鉴罗力[1]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综合幸福感量表, 将其中一些题项加以整合形成。职业韧性量表借鉴了Liu[17]在研究台湾员工的职业韧性和职业信仰的职业韧性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参考了Schaufeli[18]开发的UWES量表 (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 , 分为专注、活力和奉献三个维度, 总共17 个项目。各因素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
3 假设检验
3. 1 相关性分析
工作幸福感与角色模糊在0. 01 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工作幸福感与角色冲突在0. 05 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工作投入内部的三个维度相关性比较显著, 说明活力、奉献和专注可以相互依赖和促进。工作幸福感与工作投入、工作投入的子维度 ( 活力、奉献、专注) 均在0. 01 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具体的相关系数见表2。
3. 2 中介效应分析
工作幸福感对角色模糊和工作投入的各维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3、表4 和表5, 结果表明, 工作幸福感分别对角色模糊与活力、奉献、压力之间的关系产生部分中介效应, 而角色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不符合中介作用分析的前提条件, 因此未进行工作幸福感对角色冲突和工作投入各维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效应的结果见图2。
注:*表示P < 0. 05, **表示P < 0. 01。
3. 3 调节作用分析
将工作幸福感对角色模糊与职业韧性及其交互项做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6 可以看出, 交互项“角色模糊 × 职业韧性”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为0. 032, 小于0. 05, 说明交互效应显著, 回归系数为0. 228, 并且模型3 的R2比模型2 的R2大0. 15, 模型解释的工作幸福感的方差变异量显著增加了1. 5% , 说明职业韧性在角色模糊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 见图3) , 假设H5a得到验证。
将工作幸福感对角色冲突与职业韧性及其交互项做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7。从表7 可以看出, 交互项“角色冲突 × 职业韧性”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为0. 481, 大于0. 05, 说明交互效应不显著, 职业韧性对角色冲突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不存在, 假设H5b不成立。
4 结论与讨论
4. 1 研究结论
科技人才存在一定的角色压力, 工作中对角色信息的不准确判断和对角色期望的困惑感较多。
角色模糊对工作投入表现出较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对活力、奉献和专注也表现出较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其中角色模糊对活力的预测水平最高。
科技人才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对工作幸福感的预测一正一负, 工作幸福感在角色模糊和工作投入各维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这说明角色模糊一方面通过工作幸福感影响工作投入, 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工作投入。
科技人才职业韧性越高, 角色模糊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明显。
4. 2 管理建议
国内培养的年轻人才很大一部分留学海外并投入到国外企业的科技工作中, 这反映出国内企业对科技人才的管理存在问题。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如下建议:
对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实施分类管理。由于角色冲突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造成负向影响, 企业使用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共同完成某个项目时应该尤其慎重。大企业可以将内部的科技人才分为科学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科学型人才主要通过实验技术探索未知领域, 为企业创造新的专利项目或引进新的技术; 技术型人才主要通过科学突破推动原有技术的发展, 实现老技术的优化和升级。
企业在进行技术产品升级或研发过程中, 给予科技人才一定的角色模糊感知, 也就是在团队项目工作前期不明确划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 并且适当地改变工作环境, 给予一定的自由工作空间和工作自主性。
企业应多关注科技人才的工作幸福感。企业应当适时的关注科技人才的需求, 调查影响其工作幸福感的因素, 构建工作幸福感的指标体系, 发挥激励作用。同时, 在企业内部或是科技团队内部倡导幸福文化, 可以设立阶段性的工作成就感和价值实现, 使员工产生适当的满足感。传播幸福文化引导企业文化创新也是一项有益探索, 能够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素。
企业应当不断的培养员工的职业韧性。职业韧性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而形成的一种应变能力, 因此, 企业可为科技人才设计高要求、多领域的培训体系, 激发科技人才的灵感。
4. 3 研究局限及展望
被调查者的工作单位比较集中, 样本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科技人才, 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适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 可能存在主观理解偏差或问卷的翻译偏差。
关键词:新疆;农业科技;人才;探讨
新疆农业科学院针对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培养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总量大幅增加,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结构日益优化,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开始形成。围绕着自治区科技农业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关系著自治区农业事业发展的未来。加强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农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整体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
下面浅谈一下关于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做法及存在一些问题。
1 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存在几点问题
1.1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一是农业技术自主创新水平低。我院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科学,主要研究技术是面向农业生产,创新的农业产品、农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农业技术研究高层次拔尖青年科技人才少、专业人才匮乏,整体综合素质偏低,承担高技术科研能力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还比较少,具有硕士以上的高级职称的青年科技人员较少。
1.2 科技人才总量比较匮乏
当前农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比例不断上升,科技队伍年龄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总量还是缺乏;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实力不强,农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利用率低等现象。我院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分布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学科结构等的突出问题是:传统学科专业人才多,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少;单一领域、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少;继承学科发展型人才多,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型人才少;低职称的人才多,高级职称的人才少。同时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上,科研思路尚不清晰,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员深入生产实际不足,科研思路不清晰,课题申报与生产需求脱节。
1.3 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少、重大科技成果少
我院青年科研人员主要承担了一些院青年基金、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没有由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主持。
“十二五”以来,我院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多个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这些奖项获奖者前三名中没有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在基础性研究上,青年科技人员发表了一些科技论文,但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过过水平论文数量较少。
1.4 科技人才流失问题
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薪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工资水平与外部同行业、专业相比较,不具有竞争力,从而导致单位在薪资方面的吸引力降低;同时单位也未能体现多劳多得,难以按照工作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造成部分农业青年科技人才流失。
二是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条件较差,需要长期出差;农业研究整个生育周期较长,受自然环境条件制约性较大,难以出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人员对物质、精神的追求,个人价值不能实现,导致人才流失。
三是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忽视了优秀人才政治待遇优先性,也会影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
1.5 社会环境不利影响
青年科技人员生活压力巨大,正处在养老、住房、孩子上学等要钱的困难时期;在工作中也要接受严格的科研业务考核,面对同行之间的竞争。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难免存在科研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被诱发学术浮躁和造价,影响其学术水平能力的提升。
2 主要做法
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完善人才使用、评价、培养机制,完善对后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方式,增加培养力度,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学习搭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学术品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综合科研素质高、较强的科研推广能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农业科技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2.1 进一步完善农业青年科技人才使用、评价机制
在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管理中,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搭建学习的平台,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对青年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提供资金资助。在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中对青年科技人员委以重任,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调动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上从科技创新成果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价,避免以成果数量进行评价的粗放办法。
2.2 加大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
改善农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一是可以通过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利用各种人才培养计划,和优势学科单位联合培养,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定向培养;选拔和推荐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学习和培训,提供出国考察机会,开拓青年科技人员的视野,拓宽科研思路,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提高科研团队行业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在本行业有重大研究的青年科技骨干。
2.3 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后勤保障力度
努力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待遇,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社会保障提供条件,从住房条件、配偶就业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方面,切实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
2.4 培养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能力方向
2.4.1 加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任务的能力
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项目申报力度,为青年科技人才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从项目的立项、实施、项目总结上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承担任务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青年科技人才,及时培养。支持青年人才积极申请国家、自治区基金项目。
设立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尤其是35岁以下科技人员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或者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前期研究,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完善人才管理办法,积极引进青年博士开展研究工作,并给予经费资助。
2.4.2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
协同创新是现在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不能单一的从一个方面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组织优势科研团队、强强联合是现代科研创新活动最主要的构成形式。
在创新团队队伍建设中:
①项目负责人要着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在遴选团队成员时,加大青年科技人员的数量,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要占40%以上,使团队年龄结构年轻化,同时首席专家肩负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
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
③充分发挥专家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与引领作用,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培养机会和经费支持,青年人才培养将作为对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考核的重要指标。
④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依托国家外专局项目、中亚合作项目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
3 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保证措施
3.1 培养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经费保证
依托自治区培养项目,加大对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为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机会和平台。
①依托“自治区农牧业科研骨干人才培养”、“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国家公派留学配套”、“西部之光”、“自治区少数民族特培”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农业青年科技人员带薪学习,有计划、有重点选派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从事研修学习或合作交流,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
②选派农业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团队中进行中长期研修,通过共同工作,学习优势团队的丰富的科研理念,利用团队丰富的科研资源及研究方向,接触本学科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增长自身见识,拓宽自身科研研究领域。
③单位鼓励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学习进一步提高,自主培养在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3.2 培养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保证
①拓宽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鼓励有真才实学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时晋升到高级岗位,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②完善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健全科学的选拔培养机制,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③岗位聘用实行科学定岗,引入竞争、打破论资排辈,岗位职责的制定与岗位要求、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紧密结合,激发有能力、想干事的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为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3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条件保证
①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人才工作的成效,逐步加强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条件建设,提高生活待遇,创造良好科研环境,使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安心工作。
②提供相应的课题申报、论文发表、职称申报、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工作,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科研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1]先灵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职教与成教,2012:189.
[2]杨东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13-14.
[3]吕倩.科研院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9-71.
[4]磨堅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人才通道,2010(93):76-77.
[5]许勤,赵玉莲.国有农牧企业人才流失现象的分析、思考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09(5):25.
[6]何传新.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培养科技创新人才[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143,145.
[7]李巨光.浅议高绩效科研团队的构建[J].农业科技管理,2007(6):90-93.
[8]王福军,吴志刚,王虹,等.浅析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8(1):49-51.
[9]李剑蓓.农业科研单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问题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9(5):49-50.
[10]李巨光.基于科研人员特点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3-96.
作者简介:
一、2017年人才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海田市海田医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人才工作目标的要求,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着眼于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较好地提升了我院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全面完成了2017年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院2017年人才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力做好人才工作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保障。院党委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事关海田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只有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才能推动我院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为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继续加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为人才工作把关掌舵;二是按照区委、区卫计工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我院制定了《2017人才工作要点》,对我院人才工作目标进行了分解、全面落实责任;三是召开专项会议,不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我院人才工作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和任务。
(二)选贤任能,严把选人用人导向
医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 领导和把关作用。将选拔、任用、培养、使用干部向深层次推进、向宽领域拓展、向科学化迈进。今年对放射科副主任和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岗位进行竞争上岗,为科室建设和医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招贤纳士,确保人才招聘质量
今年,医院组织报名应聘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进行面试,医院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主任担任考官,严格确保人才招聘质量。
本次面试应聘人员实到91人,其中应聘医技岗位47人、护理岗位24人、职能科室岗位20人。面试就自我认知和岗位认知、综合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履职能力和岗位适宜性五个方面对应聘人员进行了考评。面试前,科教科和各相关科室对应聘人员分别进行了理论测试和专业技能测试,全力配合人事科的招聘工作,使本次面试顺利展开。
(四)见贤思齐,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院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医院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加大引进、招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名;最大力量搭建人才成长的广阔平台,我院眼科医务人员出席第十七届亚非眼科学大会,并由主治医师做了大会发言,外科主治医师荣获海田市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妇科医务人员参加海田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奖,为医院争得了荣誉。
(五)学以致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医院坚持勤学、善思,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由医院主要领导主持,对医院人才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做好工作总结,制定任务计划。
今年,完成医院图书馆搬迁改造,扩建后的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购臵了新图书,定期做好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更新,最大限度满足医务人员需要。
由科研教学办公室主要负责,各临床、医技、职能科室密切配合,严格做好皖南医学院和上饶医学院实习医师带教工作,做好教学相长,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4至9月,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做好3名新疆地区来京进修培训医务人员的带教工作,带领他们轮转医院各科室,将首都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把知识、技术待会新疆,为群众造福。
(六)制度管权,完善人才考核培训
把平时考核、考核与任前考察、年终测评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举办两次中层干部培训,由党委书记为对全体中层干部做了专题培训,并邀请原东城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同志作了题为《中层干部如何提高执行能力》的讲座;要求中层干部在职代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并对述职报告进行张贴公示,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七)审时度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关系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院 3 党委结合医院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召开2017高职考核工作会,探索人才培养教育新模式;同时,注重后备干部培训培养,为医院发展积蓄力量。
(八)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院党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要内容,召开研究生座谈会、高知人员座谈会和统战人士座谈会,请他们为医院的发展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共筑和谐海田。
(九)互通有无,积极做好信息报送
对其它各兄弟单位和优秀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工作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借鉴,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向区卫计委上报人才工作信息,人才情况汇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为更好开展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院人才工作也存在一定不足,同上级的要求和职工的期望仍有差距,比如:绩效考核量化不够深入、科研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人才梯队建设质量仍需提高等,我院将高度重视这些为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18年人才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区委、区卫计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 4 为本,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实施“十百千”工程为主线,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为把海田建设成为“规模适度、专科特色凸显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奋斗目标
结合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委人才工作会议要求,按照上级部署的目标任务,按类别进行基层分解,逐步落实具体时限,项目责任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落实人才工作激励政策,切实抓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形成尊重人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工作任务
1.认真宣传贯彻人才工作政策。认真抓好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思想,加大人才信息和典型宣传力度,研究制定人才工作具体措施。
2.进一步摸清各类人才底数。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人才状况调查,完善全院人才资源信息库,充分掌握全院的人才的分布和结构现状,为医院人才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3.建立健全人才政策机制。一是完善培训机制。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以授课、培训为依托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各类人才.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选派优秀人才外出学习进修;二是建立招才引智机制。力争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到我院工作;加强与医学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5 联系,要求专家对医院工作进行指导。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建一支公布广、素质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队伍,树立学科带头人,搞好大科室专业组建设,为患者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
5.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一是抓好干部培训工作。在不影响临床业务的前提下,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大力培训干部力度。二是抓好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完善年轻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跟踪培养机制。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良性用人机制,鼓励人才参加继续学历教育。
三、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在今后的人才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我院也将进一步巩固现有工作成果,在区卫计委的领导下不断开创人才建设工作新局面。
责任制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院积极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照《2006年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狠抓科技创和人才梯队建设,提出了“质量立院、民主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把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快实现我院“促率先崛起,创一流强院”的发展目标,推进 “学习型***”、“创新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我院2006科技和人才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技进步工作方面
1.加强科技工作。院领导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创新工作列入领导班子议事议程,常议常抓。今年我院建立总师技术负责,进一步健全各专业室的职能的技术把关制度,成立了规划研究室、景观规划室、给排水室、设备室等专业室,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设计技术质量,取得良好效果。在制度方面,今年制定了《设计质量管理规定》,加强设计技术流程管理和设计协同管理,进一步明确总师、主任工程、专业室主任三级技术管理体制,确保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并组织管理、督促、落实。同时,我院还将部门科技目标、职工科技论文发表等纳入年终部门、个人考核体系中来,并同文明科所、文明职工,学习型班组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有效发挥载体作用。一年来我院职工发表期刊论文5篇,专业论文交流2篇,获建设部詹天佑工程奖1项,全国示范小区金奖1项。
2.积极推广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方面,我院今年应用了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还可以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有效节能40-60%;此外还采用了辐射采暖技术,有效降低系统运行费用20-30%。在建筑电气方面,我院今年积极推广使用三基色双端荧光灯、金属卤素灯(显色指数≥80)和智能照明控制设备。在建筑给排水方面推广了节水型器具(≤6升),高层建筑双璧螺旋消声管,感应式、延时自闭、停水自闭式水嘴和开关及塑料和新型复合材料的管道配件。在屋面保温方面,我院采用了保温效能较好的挤塑聚苯板(导热系数0.03 /mk)代替原来的膨胀珠岩等材料,同时还广泛应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硫化型)防水卷材,在门窗材料方面采用了塑料断热型材铝合金和普通中空玻璃或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据统计,我院今年承接民用建筑设计项目中,公建28万M住宅70万M,节能设计率达100%。
3.积极推广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适量的抗裂膨胀剂掺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可以有效地抵消混凝土
22w因干燥、温差等原因产生的裂缝,改善地下室混凝土的防渗漏性能。如聚丙烯纤维掺加在混凝土中,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延性、耐久性和抗震性。在东方达多〃龙庭小区1.6万平方米大地下室中,我院采用C35S8抗渗防裂混凝土,除掺入普通防渗剂外还掺入8%的HEA系列抗裂膨胀剂和0.08%聚丙烯建筑纤维,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目前项目整体防渗漏性能良好;在随缘花园、南浔南方时代广场等项目中也应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总累计应用建筑面积27000M,得到业主的肯定。
4.规范抗震评价管理。我院严格执行市政府颁布的《湖州市工程建筑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根据业主提供的《立项批复》、《项目选址意见书》,设计勘察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照规定的项目积极做好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好防震设计。
二、人才工作方面
1.重视人才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才。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年初人才工作计划目标,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中心工作中,书记亲自主抓,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人才引进、培养、管理、评聘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制度,不断激励人才创新,制定了《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人才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健全分管领导(技术总师)领导专业技术科研工作和联系高级专业人才的2工作制度,形成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氛围,专业技术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加强。
2.积极开展“引智工程”。我院根据市规划与建设局、市人事局的要求,积极参加西安、重庆、上海、哈尔滨等各类人才洽谈交流会,同时今年我院还开辟14个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和人才招聘,我院今年共引进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为我院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3.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工作。今年我院加大对职工继续教育的投入,组织全院100余名职工外出考察,多次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外交流,其中有5名职工赴西欧、俄罗斯、英国考察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举办节能、安全、规范、标准各类专业讲座,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不断提高,确保全年各专业质量合格率达100%。在2005年获6项省级奖的基础上,今年有两项获国家建设部奖,另有一项获詹天佑奖。通过职工继续教育,有8人正常晋升初级职称,有7人晋升中级职称,有4人晋升高级职称,使全院职工素质逐年上升。
******
六是科技局服务中小企业,政府免费培训。203月由自治区经信委主办,地区科技局协办,在哈密科技孵化园免费举办“自治区银河培训工程”企业信息化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企业有82家145人。年8月21日,由XX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XX区科技局联合开展2015年企业信息化培训,共有企业78家,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反响积极,反应热烈。
七是创新基金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在地区科技局辅导、帮助下,哈密11个单位获得了本年度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立项,共获得455万元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其中新注册的新疆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获得1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哈密科技创业孵化园内3家企业--哈密紫金科技公司的煤矿瓦斯抽放器研发生产、新疆玛咔药用资源科技公司的新疆药用植物玛咔生物萃取技术及产品研发和XX市长征野菜开发公司的天然野菜精深加工项目合计获得85万元科技项目经费支持。目前,地区科技局正在协助、辅导相关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部2015年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
1. 所期刊发展历史回顾
科技期刊工作始终围绕捕捉科技信息、满足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而展开。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它真实记录和反映一个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域、或行业、或学科的科学技术水平。研究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科技期刊创始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出版事业的发展、学术通信的形成和科学社团的产生。到近现代,科技期刊在报道、积累、传播、交流、储存科技知识和科技情报信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普及科学教育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采集和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无论多么伟大的科学研究成果,只有通过科技期刊或其他媒体形式公诸于世,才能为世人所知,进而实现人类共享。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即认为“目前世界上科学成果发表的主要方式是依靠33 000多种科技期刊”[1]。著名英国文学家肖伯纳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哲理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因此,科学工作者只有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才能澄清模糊观点,修正片面思想,整理散乱的概念,补充不足的知识,触击智慧的火花,构建智力协作关系,形成人类共有的“集体大脑”[2]。而科技期刊正是这种学术交流的载体和桥梁。
(1)《江苏科技信息》的创办。
在改革开放初期,尚没有创办科技期刊的情况下,针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的迫切需要,作为科学技术的尖兵,科技情报工作者通过订购国内外报刊资料、参加各种专业会议等方式,积极收集、归纳、研究、提取科技情报,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信息,以专题资料、研究报告等形式发送给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原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精神,贯彻落实新中国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高度重视科技情报工作,决定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办《科技简讯》《情况反映》《快讯》等科技情报刊物,为各级领导和工农业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大量及时有效的科技信息资讯。
1981年3月,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内设机构调整,正式成立了编译室,职能是负责科技情报出版物、科技书籍编辑出版和国外科技资料翻译。1984年,为进一步宣传江苏的科技成果,架设沟通供需双方的桥梁,结合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等行政管理工作,经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创办了《江苏科技成果通报》(月刊)。经过半年的试刊,于1985年7月正式出刊。至2002年,《江苏科技成果通报》累计向社会报道了数万项科技成果文摘信息,均被收入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江苏科技成果通报》1988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1985, 1986两年度)、江苏省优秀期刊二等奖(1989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二等奖(1993年)、江苏省首届“洋河杯”优秀期刊(1995年)。1986年又组织了《专利文献通报(无机化学肥料)》分册的编辑出版,筹备出版了《食品导报》。
198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译室改称编辑室,并创办了《科技信息》半月刊,以文摘的形式报道国内外科技动态和信息,以帮助各级管理工作者、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拓展思路。1986年,《科技信息》改名《江苏科技信息》(月刊),并得到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2)《电动自行车》的创办。
《电动自行车》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内唯一的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专业杂志。它创办于2003年,其前身为江苏省轻工科技情报总站主办的《江苏轻工信息》。2001年,随着江苏省各工业厅局进行机构改革,隶属于江苏省轻工业厅的江苏省轻工科技情报总站与省科技厅的科技情报研究所合署办公。《江苏轻工信息》的主管单位也由江苏省轻工业厅转变为江苏省科技厅。
为了顺应机构的调整,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促进杂志的不断发展,2003年,经过考察调研,对杂志的办刊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将综合性的《江苏轻工信息》更名为具有行业特征的《电动自行车》杂志,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
(3)《江苏科技年鉴》的创办。
《江苏科技年鉴》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是江苏科技管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发展等工作具有权威性、资料性的参考工具书。其编辑宗旨是全面系统地记载江苏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各界了解江苏的科技活动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信息。
《江苏科技年鉴》是全国最早出版的科技年鉴之一,是在1988年开展编修江苏首部科技志工作后,与《江苏科技志》工作配套进行的一项战略工程和文化建设。《江苏科技年鉴》作为江苏科技工作的编年史册,采取按年度分册出版形式,逐年展现出自1988年以来江苏科技工作的全貌,从中可以探询科学事业发展的规律,了解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具体过程,总结科学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品德。
《江苏科技年鉴》自1989年创办发行以来,为开阔科技工作者视野,鉴往知来,增强科技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更好地为推动部门和地区科技工作提供了有益帮助。它既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又为今后编修江苏科技史志储备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既是科学文化的传承,又对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一项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科技发展事业的史诗性工程。
(4)《无线互联科技》的创办。
随着传统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建立了网络化的科技成果数据库,并要求自2002年起,科技成果必须在其规定的网站上公告。对于《江苏科技成果通报》来说,其原有的特定服务功能和读者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借此机遇,顺应改革发展的趋势,对《江苏科技成果通报》从办刊观念、发展模式到经营理念、编辑方针和刊名、内容进行整体转换和提升势在必行。2004年,经过市场调研,正式创办了市场化模式的《无线互联科技》,针对无线互联领域中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研究,无线互联科技的商务、个人应用,无线互联高新技术产品的评测、推介等,提供无线互联领域指导性、技术性、实用性的内容服务,开发其业内读者资源和广告资源。
(5)科技期刊管理工作。
1984年,江苏省科委党组接受省委委托,负责管理全省自然科学技术期刊。1985年成立了专家咨询机构———江苏省自然科学类刊物审议委员会(简称刊委会)。刊委会每4年换届一次,至2000年机构改革,调整成立了第五届刊委会。
作为江苏省科技厅的直属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承担全省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并由编辑出版中心具体负责刊委会办公室的工作,参与了全省期刊整顿、期刊质量评估分级、审读、新刊申报、人员岗位培训的组织等,对促进全省科技期刊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刊委会办公室根据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在原《江苏省自然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制定并下发了《江苏省科学技术期刊管理暂行办法》(苏科条[2001]323号)。2002年,组织实施了由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结合“江苏期刊方阵”工程的全面启动联合开展的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2003年完成了对刊委会的精简调整,并初步建立了审读专家库,根据审读工作的需要选择审读专家。2004年为进一步提升江苏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加快实现江苏由期刊大省向期刊强省的转变,并为新闻出版总署即将举办的国家期刊奖评选做好基础工作,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期刊协会联合开展了第五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并按照择优汰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组建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刊委会办公室在总结上届评比工作经验和组织专家对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讨、修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组成了以刊委会委员、期刊审读员为基础的评审专家队伍;确定了期刊分级、入围期刊方阵、推荐参加国家期刊奖评选的原则、比例,提出了供领导小组审核确定的终评结果。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科技期刊的管理工作,提高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政府职能的高效性、公正性、透明性,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整体功能,自2003年6月以来,刊委会办公室还组织江苏科技网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建设了江苏省科技期刊信息数据库,收录了240多种科技期刊信息及60位审读专家的信息。2004年,在已有的数据库基础上初步完成了"江苏省科技期刊信息管理平台"网站(www.qkgl.net)的建设。这个网站既是江苏省自然科学类刊物审议委员会的门户网站,也是面向全省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性网站。从技术上,整个网站的建设分为前台信息发布与后台数据维护两大部分。前台信息发布部分设置了职能介绍、公告公示、政策法规、国家标准、业务指南、期刊审读、培训园地、期刊风采等栏目,为管理部门和各期刊社、编辑部及时提供各类实用信息。后台数据维护的建设主要完成了数据库接口软件设计,可以在网站上在线检索到数据库的内容,充分发挥了后台数据库的效用。刊委会办公室在网站建成后,不断收集与科技期刊相关最新信息在网上发布,保持了网站的鲜活力,得到期刊社及专家的认同。
2. 科技出版物现状
(1)《江苏科技信息》。
《江苏科技信息》杂志创办20多年来,无论是刊物的内容,还是刊物的形式、办刊的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紧密围绕全省科技工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广泛传播科技知识、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发挥科技期刊特有的宣传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江苏省科技情报所对内部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组建了编辑出版中心专门负责科技期刊工作,同时成立了《江苏科技信息》杂志社。《江苏科技信息》不仅穿上了“花衣裳”,同时迈出了面向市场的步伐:建立编委会、理事会,发展通讯员队伍,开拓发行渠道,尝试通过面向企业开展情报咨询服务提高期刊的创收能力,扩大期刊的知名度等。在报道内容上,刊物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改版,先后开设了咨询热线、科技人物、政策解读、院士风采、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产业前沿、地方科技、新技术探讨等栏目。《江苏科技信息》2002年12月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2007年11月获“第六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成为国家核心期刊(遴选)。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一步明确了公益性定位,《江苏科技信息》在办刊方向上继续秉承“科学、严谨、诚信”的办刊方针,紧扣江苏科技宣传的主旋律,紧密围绕科技创新,结合所内重点工作,增设了战略研究、科技统计、科技查新等特色栏目,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与此同时,在编辑出版手段上也发生了根本改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沿用的划版模式早已作古,取而代之的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收稿、改稿、发排,乃至出片和印刷。2008年,《江苏科技信息》杂志所在编辑出版中心与科技网络中心融合,成立了科技网络与宣传中心,为科技期刊朝着数字化与网络化进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是一个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它以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使用的是可再生的电能,无任何污染气体排放,完全符合国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政策的要求。《电动自行车》杂志以此作为刊物内容建设的出发点,重视对国家政策的引导宣传,刊登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得到了关心和支持电动自行车发展的政府、学者、专家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自行车》杂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电动自行车》创办7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发展格局。一方面通过与江苏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合作,依托其在行业中的号召力,另一方面密切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利用其在业界的管理职能及其权威性优势,同时经过杂志社同仁的潜心探索与共同努力,终于从初创走向了成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电动自行车》在2007年度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期刊,2009年又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目前,《电动自行车》杂志的作者队伍扩大到了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院校的教授学者。杂志社正不断创新思路,把电动自行车这个看似“小”的事物放在国家能源及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思考,《电动自行车》杂志也和电动自行车行业一样走出了一条宽广、健康的发展道路。
(3)《江苏科技年鉴》。
《江苏科技年鉴》创办至今,已连续出版了21卷,全省各行各业科技事业发展成就的最新信息、最新动态、最新成果通过《江苏科技年鉴》这一特殊载体记载和传播,为江苏科技事业欣欣向荣地健康发展,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为科教兴省,为建设小康社会,为率先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江苏科技年鉴》是博采众长,众手成书的结果。从已经出版的21卷看,编写体例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全方位地记载了江苏科技工作的全貌,在为读者提供重要的科技信息和决策参考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声誉。这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江苏科技年鉴》通讯员队伍的共同努力,与全社会各级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科技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3. 发展方向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江苏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科技产出显著增加,这些都进一步激发了科技期刊在促进知识进步、繁荣学术交流、引导学科发展中的地位的提升。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术交流的手段和途径发生很大变革,这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也是刊物能否走上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没有经济效益,杂志将失去发展的经济支撑,但注重经济效益又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前提。
面对日益发展和竞争的期刊市场,积极反思和寻求探索发展壮大的新方向和新途径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江苏科技信息》在坚持创新和严格把关的原则下,不断深化对外合作办刊的新模式,2008年以来,先后创办了《科技创业》和《学术研究》2个新版,杂志也由月刊逐步发展为旬刊,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了明显提升。
《电动自行车》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办刊道路,开展了广告、发行、举办活动等多种经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市场也随之在不断变化。电动自行车技术将不断进步,国家对科技型期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行业的一本综合指导类刊物,《电动自行车》将进一步加强刊物的内容建设,加强期刊的经营管理,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同时克服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继续坚持两个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精心策划栏目内容,不断提高编辑出版质量,为绿色交通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全省科技发展编年史和大型资料性工具书的《江苏科技年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创新为立足点,精选精编,继续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再创新的佳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传承先进科学文化的载体,《江苏科技年鉴》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办成时代感强、江苏特色浓郁的个性鲜明的精品出版物。要以敏锐的目光、创新的思维,充分记载江苏科技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人物、新举措、新创造、新发展、新成果和新课题。
(2)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趋势,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传统期刊朝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带给传统期刊在编辑和发行方式上的冲击已不再是陌生话题,对于期刊行业而言,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悄然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和市场,它不仅给期刊行业的工作方式以及内容带来变化,而且对期刊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据统计,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为200亿元,2007年为360亿元,2008年达到530亿元,2009年预计为750亿元,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6.2%。在我国率先开始期刊数字化的,正是专业类与学术类期刊。
数字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作方式和运营机制也在逐步升级为数字化新模式,而这种改变在信息传媒行业显得尤为明显。江苏虽然处于全国经济与文化的发达地区,但期刊数字化以及互联网出版业务的发展却仍处在一个探索和研究阶段。作为江苏省科技期刊的一员,必须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变化的大趋势,适应互联网和数字化为方向的大变革,以促进全社会文化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全省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尽快适应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发展与变革的需求。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所领导和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11月网络与宣传中心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这是江苏省第7家拥有此资质的机构,由此,将迈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新的步伐。
目前,科技网络与宣传中心正在规划实施“数字化期刊及互联网出版平台”的建设项目,目标是充分利用拥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资质条件,在江苏信息网络中心现有成熟的运行管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全省各家科技期刊社,构建一个省级数字化期刊及互联网出版平台,以引导江苏科技期刊整体数字化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江苏省情的期刊数字化与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通过“数字化期刊及互联网出版平台研建”项目的实施,对全省科技期刊行业数字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终构建成一个在政府、期刊出版界和公众之间,数字化与网络化相结合、公益型服务与商业化运作相互兼容的全新发展模式,促进全省期刊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个平台的建设,能够解决现有科技期刊数字化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能够在行业中起到全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斌, 刘加平, 白茂瑞.我国科技期刊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及其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5 (2) .
[关键词] 查新 检索 重要性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萌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情报咨询工作。科技查新是由具备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与相应查新咨询资质人员的查新站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等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为评价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的新颖性提供文献查证结果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科技查新的结果是为被查课题出具一份“查新报告”。
一、科技查新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萌生并发展起来的。最早形成于198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此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为了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和客观正确地判别科技成果的新颖性,也开始了查新咨询工作。1990年10月8日,经国家科委上报国务院,国家发明奖励办公室于12月31日公布了首批19家一级查新单位(也称国家级查新单位);此后又授权了19家一级查新单位。卫生部、教育部、农业部等也先后授权一批查新点。发展至今,我国查新机构形成了三大系统,即全国省市级综合查新机构、各行业部委专业性查新机构和高校系统查新机构,它们构成了一个多级别、有分工的机构网,共同负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查新工作。
温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九山北路。是以传播科技研究和提供科技文献与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是温州市科技信息领域最大的研究机构和信息中心。
2000年,温州市情报研究所被确定科技情报中心查新检索单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的专业资质。目前所内有查新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专业涉及农业、生物、电子、计算机等。十多年来,我所已为委托单位完成了近几千项科技查新项目,我们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齐全;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检索技能并具有的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除科技查新工作以外,本所还开展论文被引用、收录情况检索,课题跟踪,专利检索,专题资料收集等检索咨询服务工作。
二、科技查新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科技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对科技查新的逐渐认同,科技查新工作已成为科研课题鉴定、新产品研发和申报科技奖励乃至科技立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技查新数量稳中有升,科技查新程序日益规范,科技查新报告质量也明显提高,但在大环境发展喜人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总结各查新机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六点:1)信息资源配置不足,还有许多文献未公开发表或未被数据库制作单位收录。2)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查新人员水平参差不齐。3)服务内容缺少创新,缺乏信息的增值服务。4)信息分析水平不高,新颖性的评价极少,使用外文检索的能力仍待提高。5)科技查新机构没有统一的服务资格认定和考核指标体系。6)查新质量缺少有力的监控,查新报告质量无法定量定性评估。
但不同查新机构,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又不尽相同。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温州市科技情报所在科技查新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转
一方面,由于数据库资源众多,而温情所经费有限,目前尚不能购齐所有的数据库资源,这制约了查新信息检索的完整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查新报告的可信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我所现有已购置的几大数据库,因其所属的单位不同,常遇到一些文献几个数据库均有收录、而另一些文献几个数据库都未收录的问题,形成了资源重叠和缺漏并存的矛盾,重叠造成了资金的浪费,缺漏则影响了检索的效果。
查新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本所的查新工作人员,由于各人所学专业不同,理解力、判断力、分析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中心查新水平的整体提高;其次,受年度项目申请、专利申报、考核评奖等阶段性工作的影响,查新工作时常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为了合理分配工作,查新人员不得不跨专业检索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查新报告的质量;再次,查新人员虽然参加过统一培训,但是查新工作是不断发展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对专职查新人员进行继续培训。
三、什么是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联络的情报研究事项,(比如;企业需要进行立项、申请专利、成果鉴定、成果报奖时)它以文献为基本,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功效为依据,经由过程综合剖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鲜性举办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剖析、有比拟、有结论的查新呈报。也便是说查新因此经由过程检出文献的客不美观毕竟来对项目的新鲜性做出结论。是以,查新有较严厉的年限、领域和措施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厉要求,要求给出明晰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不美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周全的成就评审结论。这些都是纯挚的文献检索所不具备的,也有别于专家评审。
四、科技查新的作用
科技查新是在科技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服务于科技奖励、申报、科技立项、项目验收或成果鉴定、专利申报(专利查新)、技术引进以及国家、地方和部门规定的其它需要查新的科技活动,它的作用贯穿于科研活动及其管理的整个过程。所以,伴随着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科研查新越来越受到科研管理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视。为了提高科研立项和成果评价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新和提升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性,科技查新对科研项目创新管理的支持作用研究便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五、科技查新为科研、生产提供依据
1、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
立项查新是为科研人员选择课题、科研资助和科技管理部门在审批科研课题时必须清楚地知道该课题在论点、研究开发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否有可行性、新颖性,目的在于科技人员确立课题时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防止将研究过的项目立为研究课题,或者对正在进行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整。立项查新同时还可以为主管科研主题的专家、领导提供一种客观评价指标,改变了以往课题无从参考凭经验或课题表面现象等盲目状态,为领导决策服务。同时通过科技查新为课题是否具有新颖性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防止重复研究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为科研成果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科技查新能保证科技成果、报奖等的新颖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目的在于帮助专家公正、客观地评价研究成果,减少失误,保证成果的质量,增强科学的严肃性,实事求是地放映科研水平。传统的成果鉴定是由专家来完成的,虽然专家们的评定意见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即使专家也难以完全获得国内外的科技信息,科技查新的结论可以作为专家评审的有益补充,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保证科技成果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为技术创新提供可行性依据
科技查新实质是对科研工作新颖性的鉴定,而新颖性则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创新活动通常具有强选择性,需要在多种技术方案进行选择,而技术的新颖性是选择的依据之一。因此,技术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讲,主要不是比技术,而是比决策,谁的决策快速、准确,谁就能争夺竞争的主动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在企业高层决策过程中,仅凭个人的才智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以可靠的科技情报作为决策依据,才能降低创新风险,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需要,主要是信息咨询、分析、建议、反馈和预测等,用以弥补决策者能力上的局限,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竞争,我们可以确定科技情报工作在介绍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为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性情报服务。主要任务是情报保障、情报分析和情报咨询。工作内容包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子信息网络,进行清晰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提供准确、方便、快捷而科技查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科技查新机构在信息资源、技术、设备、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也拥有大批专业的查新人员,他们具有较强的检索技巧和信息分析能力,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使技术创新科学化和规范化。
【科技人才工作】推荐阅读:
三区科技人才工作总结07-23
南京科技人才推介11-04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11-14
人才科技述职报告09-15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07-06
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10-15
依托科技教育,培育创新人才11-25
科技创新人才带教计划01-07
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01-01
农业人才及农村人才工作总结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