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教案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界现代史教案(精选8篇)

世界现代史教案 篇1

一、列强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经过近代以来几百年的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已确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被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世界的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1914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的面积接近7500万平方公里,欧洲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和中心。

在推动西欧社会步入近代进程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三大历史运动中,英国均非起源国或中心国,只能说是一个积极的追随者。1500年左右的时候,英国依然是偏处于西欧之一隅的蕞尔小国,其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既非西欧之中心,也非欧洲之中心,更非当时世界之中心。英国在工业方面,“工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不仅仅无法与其近邻荷兰和法国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西欧的德意志、意大利一些地区甚至西班牙。”在资本主义萌芽方面,落后于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也落后于法国南部及尼德兰的一些地区;在航海方面,落后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也远远赶不上后来日渐兴起的“海上的马车夫”——荷兰;“玫瑰战争”的长期内乱表明其在中央集权的进程及政治稳定方面,要逊色于法国,也逊色于俄国;在军事及综合国力方面,与法国断续历经百年有余的较量,表明虽可与法国相比拼,但优势依然在法国一面。在对外贸易及海上活动方面,也仅限于一般的商业活动、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的罪恶交易,尚不足以与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葡萄牙在正面进行争锋与抗衡,海外探险及殖民扩张仍然处于羡慕嫉妒和跃跃欲试的时期。英国社会走进近代早期阶段的起点相当的低,既未摆脱“百年战争”失利的重重阴影,也未抚平30年“玫瑰战争”造成的内伤。但在近代化的进程中,英国却能够一马当先并力挫群雄。在政治体制上较早地确立起了典型而较为民主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内阁制,并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发展和完善,健全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发扬民主,形成开放的政治体系,消除社会异己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能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性,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权力,有效地实现国家的意志,又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自由性与积极主动性,同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政治体制上的保障。在经济体制上确立起了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日益拓展的国内外市场给重商主义的引擎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动力强劲的燃料,充分带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使英国较早地发生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农工商实现了良性的积极互动,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协调持续高速发展。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16世纪末,英国首先打败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而崭露头脚,17世纪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而在海外殖民扩张中站稳脚跟,18世纪又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与其在海外殖民扩张中长期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的对手法国,进而放眼全球,东西并进,确立起了海上霸权,到19世纪中期时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更为辽阔的“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面积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到 1914年时大英帝国已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英国社会内部结构的变迁为其向外的拓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而外部空间的拓展又为内部社会结构变革的深化造成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同时也对深化内部社会结构的变革提出了需求,大大减缓了内部变革所承负的压力,减轻了社会内部矛盾所构成的变革的阻力。辽阔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人在全球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对英国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找出的更多的都是积极和有利的方面。(1)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因而矛盾尖锐,斗争激烈。(2)矛盾的表现:

①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②其他矛盾:英法在印度支那和非洲的争夺;英俄在争夺阿富汗和伊朗的矛盾;俄日在东亚的矛盾;美国在拉美排挤英国;美国在拉美和菲律宾争夺西班牙的殖民地等。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抗——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各是怎样形成的?这些矛盾的形成与发展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矛盾:

形成:①法德矛盾。1871 年以前,法国是西欧和中欧的霸主,但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法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原有的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在战争中取胜的德国不仅吞并了法国重要的矿产基地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勒索了50 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法国虽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无力抵抗德国,但它却不甘心忍受法兰克福和约的屈辱,1873 年便付清了战争赔款,积极重整军备,寻找时机发动复仇战争,重做欧洲大陆的霸主。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为了进一步削弱法国,使其长期孤立而不能复兴,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外交活动。德法矛盾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法德矛盾异常尖锐。

②俄奥矛盾。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奥匈帝国一方面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另一方面又怕它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而独立。因此,俄奥矛盾加剧。

③英德矛盾。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与英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激化,英德矛盾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以及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的竞争。并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影响: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德国、奥匈和意大利结成了针对法国和俄国的三国同盟。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英、法、俄三国结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主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1.三国同盟的形成:(Central Powers)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历史宿敌。

1(1)1879年10 月7 日,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缔约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两缔约国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不得单独媾和;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别一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则应保持善意的中立。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实际上这个同盟是既反俄又反法,它使俄国遭到孤立,又促了俄法同盟的建立;而德奥同盟成为三国同盟这个军事集团的基础。

(2)1882 年5 月20 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在法国进犯意大利时,两个缔约国答应给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在法国进犯德国时,意大利也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中的一国同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发生战争时,彼此应恪守善意的中立,倘若其中一国同时遭受两个大国的进攻,则应给予军事支援。

德奥同盟成立后不久,俾斯麦便着手创建他的联盟体系。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意大利。意大利要加入该同盟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国夺取了突尼斯。突尼斯是意大利对外扩张的理想目标,那里有两万多意大利侨民,并在那里筑有铁路。意大利没有力量单独同法国较量,只有寻求同盟者。二是意大利同教皇的矛盾。1881 年,德奥当局和国内天主教政党停止争论,达成协议,意大利担心德奥支持教皇收回他在俗世的领土。因此,意大利同德奥结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意大利入盟的要求,正符合俾斯麦建立联盟体系的设想。

三国同盟可望给每个盟国带来很大好处。意大利的国际地位随着盟约的签订而提高,并巩固了摇摇欲坠的皇权,也不怕法国和教皇的进攻了。奥匈从这项条约中获得的主要利益是假使俄国因巴尔干问题而进攻时,不必再留一部分军队在南部以防备意大利进攻。它可将全部兵力对付俄国,或投入巴尔干。德国希望这项条约能防止意大利与法国缔结盟约因而助长法国复仇的势力。如果一旦同法国发生战争,法国也会因分兵对付意大利而减轻德国的压力。当然德国并没有指望意大利提供强大的战斗力,但只要是意大利军队西向法国,而不北向奥地利后方,这对德奥就非常有利了。总之,三个签字国各有所得。这个同盟的核心是德奥同盟,德国是这一同盟的领导者,奥匈是依附德国的小伙伴,意大利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2.三国协约的形成(Entente Powers)

(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协约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法国,或意大利受德国支持进攻法国,则俄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德国进攻俄国,或奥国受德国支持进攻俄国,则法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三国同盟的三国或任何一国动员了,法俄获得此种消息后不须等待任何预先的协议,就立即动员它们所有的兵力,使其向边界移动,迅速迫使德国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法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130 万人,俄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 万或80 万人。法俄协定的矛头,针对三国同盟特别是其盟主德国。法俄协定形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2)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英法协定包括三个文件,在三个文件中都规定并协调了两国之间的在殖民地问题的争夺与矛盾。

(3)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其主要目的是调整两国在中亚的矛盾。协定共有四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波斯的协定。

1892年法俄同盟的成立,1904 年的英法协约,再加上1907 年的英俄协约,构成了英、法、俄三国联盟,这个联盟又被称为“三国协约”。三国协约的形成使欧洲以前的均势格局发生变化,欧洲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在协约国里,英国占主导地位。俄国已在日俄战争中被削弱,国内又发生1905 年革命,在经济上,英法的资本又控制着俄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个附庸。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实质上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法之间的对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的。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战前德国在工业发展上最为惊人,并且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2、经过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兰兹·斐迪南是一个积极主张进行战争的军国主义代表人物,他极力鼓吹对塞尔维亚进行“预防性的战争”; 因此,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认定斐迪南皇储是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对其深恶痛绝。奥匈帝国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奥匈帝国的这种蓄意挑衅行为,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一个名为“黑手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决定打击奥匈侵略者的气焰,以刺杀皇储斐迪南为手段。他们在塞尔维亚准备好了之后,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几名受“黑手党”影响的波斯尼亚青年。最年长的二十三岁,五个都是十九岁,有一个是十七岁。他们虽然是奥匈国民,但都是塞尔维亚族人,具有强烈的反奥思想。在“黑手党”成员的协助下,潜回波斯尼亚,作了精心的布置,等待刺杀时机的到来。1914 年6 月28 日,这是一个温暖、晴朗的星期天,皇室汽车的长列,缓缓地驶过人群拥挤但疏于保卫的街道。数千名本地区的部队都在野外演习。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偕同妻子乘敞蓬汽车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车队行驶到闹市中心时,事先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向斐迪南乘坐的汽车投掷了一枚炸弹,他瞄准大公的羽毛头盔,把炸弹猛掷过去。司机看到这种手势,立即加快车速,炸弹落在折迭的帆布车篷上,再弹回到地上,在第三辆汽车的前面爆炸,炸裂了它的前轮胎。飞起的碎片只炸伤了一名随从军官。当斐迪南夫妇参加完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口转弯处,车速放慢时,隐蔽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波,急步上前,他是共谋者之间最坚决的一个。这个十九岁的凶手,迅即拔出;一支比利时小手枪,仅相隔五英尺之遥,平射了两发。第一粒子弹射入了斐迪南大公的脖子,切断了他的颈静脉,当时毙命。索菲的腹部被第二粒弹丸洞穿,切断了一根动脉,倒在血泊中,不久死亡。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欧洲的火药库。(2)战争的爆发

奥匈本来就一心要吞并塞尔维亚,斐迪南被刺正好提供了一个发动对塞尔维亚战争的借口。但调查的结果表明,塞尔维亚政府并未参与谋刺活动。尽管如此,奥匈还是要以此事件为借口来发动战争。奥国的战争意图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持。德皇威廉二世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坚决主张奥国应迅速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而“不必踟蹰”,“要么立即清算,要么永远不”。德国还用外交方式使奥国大使确信“德国⋯.将站在我们这一边”。有了德国的支持,奥匈更是有恃无恐,它也认为这是侵吞塞尔维亚的极好机会。6月29 日,奥匈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声称必须立即开始军事动员,外交大臣也叫嚷说:“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

在协约国方面,沙俄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并竭力阻止奥匈吞并塞尔维亚以维护它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1914 年7 月23 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府纵容恐怖行动和支持反对奥匈的运动,并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要求塞尔维亚取缔一切反奥组织,禁止一切反奥宣传,按照奥政府提供的名单从军队和政府中肃清反奥的文武官员,由奥方派代表到塞尔维亚境内追捕和审判与谋刺案有关的“凶手”等等。限定在48 小时以内答复。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塞尔维亚将失掉自己的主权,沦为奥匈的附庸。塞尔维亚政府一方面向各国使节 申诉塞国政府不能接受奥国要求的理由,一方面向沙俄求援,并表示“除死战外,别无可为”。7 月28 日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是日午夜,炮击贝尔格莱德,开始了军事行动,此后,事态急剧发展,各国纷纷动员、宣战。

俄国原想以牺牲塞尔维亚来暂时避免与德奥作战,不料奥匈仍对塞尔维亚宣布了战争。尽管它还未完全准备好,也不得不提前行动,7 月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7 月31 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 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令。8 月1 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日,法国下令总动员;8月3 日,德国以法国飞机侵犯德国领空和法军挑起边界冲突为借口对法国宣战。8 月1 日,德军占领卢森堡,2 日下午又向比利 2 时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准许德军过境,借道进攻法国。只有700 万人口的比利时,坚决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请求援助。英国政府决定利用这次请求作为参战的主要理由,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不要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德国的外交大臣的回答是不能给予这种保证。8 月4 日晚11 时20 分,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上报告说,他已经向所有的海洋发出无线电报,命令英国军舰对德作战。8 月5 日,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方面作战。8 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这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除意大利还在动摇外,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在欧洲爆发的军事冲突,很短时间内就蔓延到远东和近东。日本为扩张在东亚的势力也趁火打劫,于8 月15 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走中日领海内的德国海军,于9 月15 日以前“无条件和无代价”地把胶州湾交给日本,遭到德国拒绝后,日本就借口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于8 月23 日对德宣战。土耳其早已亲德而疏远协约国家,于8 月2 日同德国签订密约,帮助它去防御沙俄。10 月29 日,土耳其的兵舰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等俄国重要港口。沙俄随即于11 月2 日对土宣战。英、法也于11 月5 日对土耳其宣战。

从1914 年7 月28 日起,历时仅三个月,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就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德、奥、土、保为一方,俄、法、英、日、比、塞及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到1918 年,共有31 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3)战争的性质

大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主要看交战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一战的爆发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明显显现了战争的侵略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伏笔。分析战争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但这不能从整体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4)双方的战略计划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都对这场世界大战作了充分准备。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较好的陆军,奥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依附于德国,两国陆军人数达623 万人,且兵力集中,装备精良。英、法、俄三国兵力达873 万人,并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英、法舰队可以对德、奥实行封锁,断绝他们的海外联系,但英、法的兵员分散,装备较差。从战争的后备力量来看,德、奥、土、保四国的人口为1.45 亿,其领土连成一片,兵员调集方便、灵活;但它们能支配的只有本国的资源和用战争手段夺取的被占领国家的资源。英、法、俄、意四协约国人口达2.88 亿,但较分散;但它能广泛利用殖民地和中立国的资源,有利于长期作战。

欧洲一直是大战的主要战场,共有三条主要战线:西线是英、法对德战场;东线是俄国对德、奥战场;南线是奥匈对俄国与塞尔维亚战场。德国的作战计划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实行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速决战。这种战略思想是根据战前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 年制定的计划而形成的。这个计划的中心内容是集中很大部分兵力,在四周至六周内迅速击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调过头来对付俄国,争取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规定,在东线对沙俄军队采取守势,只用9 个师配合奥军进行防御。在西线集中78 个师进攻法国。西线的左翼即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只布置了8 个师;其余的70 个师则集中于右翼,企图出其不意地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越过未设防的法国北部,沿海岸线迅速推进,强渡塞纳河,经鲁昂北部折向东南,从西南和南面包抄巴黎,形成钳形攻势,这样就可以把法军围歼在右冀纵队的“铁锤”与左翼纵队的“铁砧”之间。然后把主力部分调到东线,会合奥军,以同样的闪击方式全歼俄军。战争爆发时,由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作了一些修改。西线右翼部分只有52 个步兵师和7 个骑兵师,比前计划少了11 个师,左翼增至15 个师,同时东线的力量也有所加强,两线进攻的力量被削弱了。

奥匈为配合德国的攻势,在1909 年拟定的作战方案中,把战略重点放在对付俄国。将全部兵力分成三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布置在加里西亚地区;第二方面军驻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边境;第三方面军配合进攻塞尔维亚,同时支援第一方面军。

协约国方面的计划是指望俄、法两国同时在陆上对德国展开进攻,迫使德国在两线分兵作战。法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莱茵河左岸。

俄国在1910 年制定了第十九号作战计划,规定西部边境分为两条战线,分别对付德国和奥匈。在俄国的西北战线,部署了19 个野战师,11 个后备师、9 个半骑兵师;在西南战线总共配置了33 个半野战师、13 个后备师和18 个半骑兵师。此外还在彼得堡和波罗的海沿岸以及罗马尼亚、黑海沿岸部署了防御部队。

英国的军事力量主要在海上,因此它制定了周密的海上作战方案,并同法国进行了分工:法国负责地中海的防卫和战斗,英国则在北海对德国海岸的所有海军基地和港口实行封锁。另外,英国组织了十二万多人的远征军和十六万多人的后备部队,集结在法国北部,由法国参谋部统一指挥。(5)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9 月5~9 日,英法联军同德军会战于凡尔登和巴黎之间的平原上,这就是著名的马恩河战役。英、法6个集团军,德国5 个集团军,共约200 万人参加了战役,双方大约投入了600多门重炮和6000 门轻炮。在长达200 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展开了激战。法军死亡21000 多人,受伤120000 多人;德军死亡43000 人,受伤173000 人。10 日晚,德军全线退却,霞飞向全世界宣布“马恩河战役以得到无疑的胜利而结束”。这次 战役使巴黎的危势得以扭转,稳定了西线,德军的迅速推进被遏止,德国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德军统帅小毛奇因马恩河战役失利而被撤职,由法尔根汉继任德军参谋总长。马恩河战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要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1916年2月至12月)、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有60 个师先后参加了战斗,德军投入了46 个师,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 多万。虽然德军夺去了附近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中。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

索姆河战役: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牵制德军,英法军队按照预定计划于7 月1 日在索姆河畔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这次进攻以英军为主,它活动在索姆河北,进攻的目标是巴波姆;法军配合于索姆河以南,英军首次使用坦克。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使德军大为惊恐,英军乘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初期坦克制造得很不完善,装备较差,时速仅有6 公里,战术运用也不尽正确,所以只能保证局部胜利,而不能保证整个战役的成功。这次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一样,都是巨大的消耗战。其激烈程度比凡尔登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英军损失40 万人,法军损失20万人,德国大约损失55 万人。协约国军队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只不过前进了30 公里,夺回德军占领的领土180平方公里。英法军队虽未达到预定的夺回失地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这就使整个战局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

日德兰海战:海上战场。德国对英国发出挑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损失惨重,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战争开始的头两年,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的舰队始终龟缩在自己的港口内。德国指挥部为了突破封锁,改善自己的处境,决定进行海上进攻。1916 年5 月31 日~6 月1 日展开了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英方出动了151 艘船舰,其中有37 艘主力舰;德方出动101 艘,其中主力舰27 艘。5 月31 日,德国海军从基尔港出发,沿丹麦日德兰海滨驶向西北。下午3 点48 分与英国舰队相遇,双方同时开火。几百艘战舰横冲直撞,恶浪翻腾,硝烟滚滚,炮声隆隆。会战结果,英军损失舰船14 艘,阵亡官兵6097 人,德国损失舰船11 艘,阵亡官兵2545 人。英国损失虽大于德国,但仍掌握制海权,德军想要突破英军海上封锁的希望破产。此后,德国舰队一直被封锁在港内,再没有较大的海战发生。

第三阶段:1917——1918年。发生两件大事:一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二是美国的参战。这两件大事对大战的结束产生了重大影响。1917 年1 月31 日,德国向美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布从次日起实行“无限制潜 3 艇战”。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这意味着战争”。2 月3 日,威尔逊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以下两个事件进一步给美国提供了参战的口实:自2 月3 日至4 月6 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 艘美国船只;另一事件是德国外交大臣亚瑟-齐默曼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一份密电,令其鼓动墨西哥进攻美国,并许诺把美国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还给墨西哥,这份密电被英国间谍截获,并转交给美国政府。美国于2 月28 日在报纸上公布了这个文件,致使美国舆论大哗,参战呼声愈高。政府中主战派人物更是极力要把美国拉到战争中去。1917 年3 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奇在拍给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持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可能单独退出战争,削弱协约国,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贷给它们的20 亿美元贷款将付之东流。如果美国帮助协约国打败同盟国,它不仅可以分得一份肥美的赃物,还可以恃其经济力量在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于1917 年4 月6日,向德国正式宣战。美国的参战对战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它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巴西、暹罗、利比里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古巴、巴拿马、汉志、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也纷纷宣战,先后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这样就扩大了协约国阵营,使其达到27 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其次是在军事上对协约国集团直接援助。在1917 年6 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至大战结束前,共派出85 艘驱逐舰参加反潜作战,并选出了400 艘猎潜艇,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参战时美国只有30 万陆军,但在1917 年5 月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人数增加到300 万,并源源不断地把军队派往欧洲前线,共达200 万人。最后,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是给协约国带来了好处,大量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完全中止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美国全部战时支出,包括给协约国集团的贷款,共达三百五十多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6、结果

同盟国(德奥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实力。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平民被杀:6,493,000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7、影响:(1)西欧相对衰落;美日的崛起:美国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专向纽约。(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日本一战期间扩展在中国势力,企图独霸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债权国)。

(2)(3)(4)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帝国,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封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与独立浪潮:欧美各国工人运动高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第二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1.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各种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按照列宁的分析,“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是因为俄国具备了革命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就客观条件来说,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这些矛盾主要有:

第一,无产阶级同垄断资本、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第二,农民同地主、资产阶级及沙皇政府的矛盾;

第三,民族矛盾——大俄罗斯主义;

第四,俄国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

第五,沙俄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4

3.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具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第一,无产阶级积累了斗争经验,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多种压迫,苦难深重,他们较早的登上了俄国的政治舞台,担当起领导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在同沙皇专制制度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正如列宁指出:“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1917年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③

第二,俄国无产阶级同农民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在共同斗争中,结成了稳固了工农联盟;

第三,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有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一系列重大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关于一国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学说,最早在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

4.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上述各种矛盾,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战争给各交战国带来普遍的灾难和破坏。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即1917 年,各交战国已精疲力竭,经济极端困难,社会普遍动荡。各国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在腐朽落后、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俄国,危机更加突出。

3.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这一天成为二月革命的开始。3月 10 日,彼得格勒爆发了全城政治总罢工,参加人数超过 30 万。布尔什维克党散发传单,号召工人进行决定性战斗。第二天,游行队伍遭到军警开枪射击,近200人被打死打伤。工人奋起抵抗。3月12日,起义工人得到6万名士兵的支持,他们攻占兵工厂,缴获4万多支步枪。还捣毁警察所,攻进监狱,释放政治犯。3月13 日(俄历2 月28 日),又有6 万多名士兵转到工人一边。他们并肩战斗,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国徽被摘了下来。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二月革命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并迅速扩及全国。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

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但它自愿把政权让给资产阶级,甘居次要地位,成为辅助性政权。这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其中必有一个要化为乌有。

(2)列宁的《四月提纲》及其意义:革命和平发展的方针。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急需确定自己的斗争方针。全党都期待列宁的到来。1917年4月16日夜晚,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汇集在首都的芬兰车站,热烈欢迎自己领袖的归来。列宁登上装甲车,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最后高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万岁!”第二天,列宁在党的会议上作了报告。4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的报告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 《四月提纲》。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只要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就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3)“七月事变”:两个政权并存和革命和平发展局面结束。临时政府企图用前线的战斗来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7 月 1 日,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但是,这次冒险失败了,十几天的进攻就损失了6万多人。消息传到首都后,工人、士兵群情激昂,要求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考虑到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决定引导群众进行和平示威。7月17日,50万士兵工人高举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标语牌游行示威。

政府从前线调回军队,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打死56人,打伤600多人。接着,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进攻,强行解散工人武装,捣毁党的刊物 《真理报》,诬蔑列宁、季诺维也夫(1883—1936)等人是“德国间谍”并下令通缉,还逮捕了加米涅夫(1883—1936)、托洛茨基(1879—1940)等革命领导人。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对付人民的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也不复存在,政权完全落到了临时政府手中。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党有秩序地转入地下。为了防备临时政府的搜捕,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郊外的拉兹里夫。8 月下旬,列宁迁到芬兰居住。在外地隐匿期间,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列宁一直同彼得格勒保持着密切联系,指导着党的工作。

(4)布尔什维克党的六大: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8 月 8—16 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71人,代表着162个地方组织和24万党员。会上,斯维尔德洛夫(1885—1919)作了组织工作总结报告,斯大林作了政治工作总结报告。大会讨论了七月事件后的形势,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由于苏维埃已被小资产阶级政党所败坏,无法通过苏维埃夺取政权,因此大会决定暂时收回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用“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代替。代表大会选出了由列宁、布哈林(1888—1938)、捷尔任斯基(1873—1926)、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1881—1938)、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托洛茨基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5)彼得格勒及各地武装起义的胜利。

驻扎在首都的15 万士兵完全处在苏维埃指挥之下,拥有八万多名水兵的波罗的海舰队发表声明说:“准备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持革命”。列宁6 日晚,半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武装起义。这以后起义的步伐明显加快。7 日凌晨2 点,起义者占领了车站和中央发电站,7 日清晨,夺取了国家银行和电话总局。克伦斯基见形势不妙,乘坐美国使馆的汽车逃出彼得格勒。7 日上午,整个首都几乎全部落在起义者手中。10 点,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7 日下午1 点,玛丽亚宫被起义者占领,预备国会被驱散。临时政府成员龟缩在冬宫之中,妄图负隅顽抗。为了消灭敌人的这个最后巢穴,军事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战地指挥部,由波德沃伊斯基、布勃诺夫、安东诺夫-奥弗申柯等人负责。下午6 时,大约2 万名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包围了只有3000 人守卫的冬宫。为了避免流血,战地指挥部向临时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命令它在20 分钟内投降,但遭到拒绝。11 月7 日晚9 点40 分,彼得-保罗要塞的大炮开始向冬宫开火,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接着,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在波德沃伊斯基等人率领下,起义者很快就突破冬宫的外围防线,冲进了大门。他们涌上楼梯,扫荡着士官生,搜索着冬宫的1050 个大小房间。深夜1 点50 分,部长们隐匿的房间大门被打开。安东诺夫-奥弗申柯拿着手枪站在部长面前说:“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并下令逮捕了他们。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由于11 月7 日这一天是俄历10 月25 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创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时代;

(2)十月革命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变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的新时代;

(3)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宣布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彻底破产;

(4)十月革命给全世界无产阶级以巨大的启示,十月革命的道路既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具有国际意义;又反映了俄国的某些特点,各国革命和建设必须适合自给的具体国情。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政治措施

苏维埃政权采取一系列措施,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这些措施主要有:

第一,取消临时政府的警察,建立苏维埃民警;

第二,成立新的人民法院;

第三,1918年1月2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不久又建立了工农红海军;

第四,废除等级制度,施行政教分离、男女平等、各族人民权利平等;

第五,为了镇压反革命、怠工和破坏行为,成立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第六,1918年7月,在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它以立法的形式巩固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所取得的成就:如土地国有;工厂、银行、矿山、铁路、航运国有化;对外贸易垄断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民族平等原则等。

(2)经济措施

第一,在所有企业中成立工人监督委员会,由工人监督企业,掌握企业的管理与领导;

第二,实行企业国有化,苏维埃国家掌握了银行、铁路、外贸、交通运输以及所有的大工业部门;

第三,废除外债;

第四,根据《土地法令》,在农村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施行土地国有化;后又颁布《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3)对外关系

苏俄根据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接受德国苛刻条件的基础上,于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德国战败后,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这一和约。

2.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18-1920年,是苏俄最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白匪)和国际帝国主义(协约国)联合起来,先后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反革命叛乱和三次武装干涉,但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1919年春-8月。主力是盘踞在东部西伯利亚一带的高尔察克白匪军(40万),协约国军队支持。苏俄政府提出“一切为了东线”的口号,红军在伏龙芝、古比雪夫的指挥下,粉碎了这次进攻,高尔察克也被处决。

第二次:1919年夏-1920年初。主力是南方的前沙皇海军将领邓尼金,尤登尼奇从北方策应,除了协约国(丘吉尔叫嚣组织了14国)从物力、人力、财力上给予其支持外,波兰、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你亚等反动武装也积极配合。列宁提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口号,红军在叶果罗夫、斯大林的指挥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第三次:1920年4-11月。主力是波兰军队。波兰战败后,双方在里加签署和约。红军乘胜攻入克里米亚,击溃邓尼金余部弗兰克尔白匪。

至此,苏俄建国初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结束。

在远东,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帝国主义发生直接冲突,1920年4月6日成立了一个缓冲国——远东共和国。直到1922年10月25日,远东共和国人民军与游击队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苏俄远东地区,11月14日,远东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粉碎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战时措施,如实行义务兵役制、在军队中建立政委制、对18-40岁的公民进行军事训练、成立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名词解释:战时共产主义

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第一、农业方面: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第二、工业方面: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市场方面: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所有这些应急措施,后来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四、劳动方面:实行义务劳动制,凡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1919年 4 月 12 日星期六下班后,莫斯科—喀山铁路机车编组站车库的党支部发起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大家放弃休息,不要报酬,自觉为支援前线而忘我劳动。列宁高度评价这一运动,称它为“伟大的创举”。

这一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 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即“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它基本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来组织经济生活,这就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因此,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它就被另一个新的经济模式所取代。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内战结束后的形势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内战中夺得巨大胜利,在国际舞台上站住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两千多万人丧失生命,四百 6 多万人伤残,国家满目疮痍。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 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 年的一半。更为严重的是,1920 年末战争逐渐平息,但农业生产形势不见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抗拒粮食征集。由于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流行,许多工人改行从事手工业,做小买卖,或流向农村。产业工人数量明显减少。1921 年3 月初,一直是布尔什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爆发水兵兵变。他们公开反对党的政策,提出“拥护苏维埃,但是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水兵叛乱以及各地的农民暴动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列宁逐渐认识到,在坚决镇压叛乱的同时,必须改变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农民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才能维护工农联盟和稳定政权。1921 年3 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第一、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对贫苦农户给予优待。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

第二、工业方面,内战后期宣布把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第三、市场方面,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 ——商业。从这一观点出发,新经济政策规定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1922 年12 月30 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组建苏联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四个共和国。

1925 年12 月18~31 日,俄共(布)在莫斯科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28-1929年苏联工业产量年增6.9%, 1929-1932年年增19.2%, 1933-1937年年增17.1%。按投资比例计算1928--1933年重轻工业比重分别为78--87.6:22-12.4;1933-1937年分别为57.8:42.2。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欧洲第一位, 世界的第二位。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领导在工业化进程中, 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先轻后重区别, 主张应该先重后轻, 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忽视了各工业部门应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协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

首先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经济建设的第二个问题是,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优质对路产品奇缺,供应紧张。在积累和消费问题上,苏联一直追求高速度和高积累, 忽视消费品的相应增加, 并指责反对高指标的见解是“右倾机会主义”;在数量和质量上, 片面强调产值和数量, 忽视产品质量;此外, 在工业化时期, 斯大林还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

第三,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1928-1933年和1933-1937年遵循高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苏联先后两次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社会主义成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1927年起苏联开始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929年9月起农业集体化运动进入全盘集体化时期。到1933年1月参加农庄的农户已从4%左右增加到55%, 到1937年更增加到93%。尽管农业集体化符合社会主义的长期目标, 但是它的发展程度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标志。

事实上由于强迫过渡违背了自愿原则;急于过渡, 人为实行平均主义,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扫地出门和消灭政策,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全党全国实行反右倾运动, 使党内和政治生活本已不正常的情况更加恶化。

在30年代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同时, 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固定模式。它虽然对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探索,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对苏联以后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到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情况既与苏联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有关;也与斯大林和俄共(布)中央的否定社会主义必需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有关, 与他们的急于过渡以为只要改变生产关系就一定能提高生产力的唯生产关系论思想有关;还与他们错误地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否定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策有关;最后又由于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民主气氛不过够, 开展错误的斗争方法有关。

苏联政治生活中的另一个重大事件是1936年新的苏联宪法的颁布, 斯大林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同时, 苏联还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变成徒具虚名的权力机构。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里。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唯上是从。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的经济,并以此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全球化的要求。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形成原因:这固然有长期恶劣的帝国主义包围环境, 长期激烈的党内斗争需求, 沙俄时代封建专制习俗的深远影响, 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缺乏, 也有斯大林在理论上强调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和民主只是一种手段等误导, 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等。

1929 年12月21 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 寿辰。《真理报》用八个版面刊载古比雪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这以后,过分颂扬之风愈刮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不仅一切成绩胜利归功于斯大林,而且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1934 年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决议,确定今后党的工作方针路线;而只简单地“责成各级党组织以斯大林同志报告中所提出的原理和任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斯大林的讲话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成为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

对30年代以来苏联政治生活产生严重消极影响的是以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遇刺为契机的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这一长达4年多的运动, 认我为敌, 认友为敌, 打击、惩处以至处决一大批党的和人民内部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西方材料估计有500 万人受牵连,30 万~40 万人被处决。1936~1939 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 万人被逮捕。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的139 名中央正式和候补委员中有98 名被逮捕和枪决,占70%。会后选出的17 名政治局成员中有5 名被害,1 名自杀。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 名(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留赫尔)被处死。15 名集团军司令中,13 名被杀。总共有4 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遭迫害。乌克兰、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党政领导人几乎均被处决。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受害。

第三章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一、凡尔赛体系

1.协约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美国在战争中崛起,成为暴发户原来最富有的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也欠美国44 亿美元。美国从战前的资本输入国一跃而成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成为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的40%以上,逐步取代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战前美国军队只有30 万人,到战争结束时已增加到450 万。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冲出美洲、夺取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全世界。1918 年1 月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演说,集中地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

英国的具体打算是:维护殖民帝国的最大利益,尽量扩大其殖民帝国,巩固其在战争中抢到手的德国殖民地的统治权。恢复其海上霸权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为达此目的,在欧洲,英国继续玩弄“大陆均衡”政策。法国在战后已经成为英国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英国不愿意法国过分强大,为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势力过于膨胀的国家,它不想过分地削弱德国,以便自己在法德抗衡中渔利。英国还想利用美法矛盾达到英国主宰欧洲事务的目的,既联合法国一起对付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又拉拢美国一起对付法国独霸欧洲大陆的企图。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英国希望维持英日同盟来限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并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英国的支持;同时谋求与美国合作,共同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保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法国的主要目标是企图建立在欧洲的霸权,它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这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又可以消除可能与之竞争的宿敌和对手,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绝对优势。

意大利是带着投机心理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作为战胜国,它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没打过几次胜仗,阵亡46 万人,受伤94 万人。意大利虽说也跻身强国之列,但它的实力无法与英法相比。意大利的经济及军事实力相当薄弱,但争霸扩张的野心却很大。它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企图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要求英法履行1915 年伦敦协定和1917 年莫里埃纳协定中许下的诺言,索取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一些地方,还要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从而获得对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权,甚至要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日本同美国一样在大战中发了横财,成为又一个暴发户。四年战争中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增加了三倍,由人超变为出超,黄金储备增加了四倍半,并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向亚洲和太平洋大肆扩张,出兵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并抢占了中国的青岛和胶州湾。1915 年1 月18 日,又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妄图独吞整个中国。日本在战后的主要打算是力图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取得远东的霸权。因此它对欧洲的问题不太关心,但为了对付主要的劲敌美国,日本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来换取英国支持它在亚太地区的要求。然而不仅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与日本有尖锐的矛盾,英国也因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与日本产生激烈冲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更不能容忍日本的侵略行径。2.巴黎和会

1919 年1 月18 日~6 月28 日,和会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召开,讨论对战败国的和约问题。参加和会的有27 个国家的代表,1000 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 人。英国的自治领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和印度也参加了会议。威尔逊曾发出邀请俄国参加会议的倡议。但协约国认为,俄国提出的条件不能接受。俄国苏维埃政权最后没有能够参 加和会。战败国被禁止与会。真正主宰和会的则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三巨头”,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只能充当配角。

《凡尔赛和约》,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关于德国领土,和约规定德国西部边界恢复到1870~1871 年的状况。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行政由国联代管,15 年后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东岸为非军事区,不得设防;西岸划分成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5 年、10年、15 年。在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德国总计失去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第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这些被瓜分的德属殖民地共计面积300 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 余万。

第二,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规定,取消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参谋本部以及军事院校,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 万人,海军限定为战斗舰和轻巡洋舰各6 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2 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 万人。

第四,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关于赔款总额,和约规定由协约国特别委员会加以确定,并在1921 年5 月1 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偿付的期限和计划也由该委员会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先赔偿200亿金马克。德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1919 年9 月10 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条约,规定:奥地利与匈牙利分立为两个独立国家,奥地利的独立地位非经国联行政院同意不准变更,即规定德奥不得合并。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独立。

1920 年6 月4 日,协约国武装干涉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同匈牙利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

1920 年8 月10 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但这个条约从未付诸实施,因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废除了在条约上签字的素丹政府,也不承认这个奴役性的条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通过这一条约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又重新纳入它所控制的轨道。这一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1)体系的作用:

① ② ③ ④ 惩治德国。凡尔赛和约在领土、殖民地、军事、赔款诸方面,对战败的德国严加限制和掠夺。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匈牙利分立;新建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原奥匈帝国南部的一些领土割给意大利,归还所占波兰的领土。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土耳其丧失了更多的领地和属地,只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的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

总之,凡尔赛体系是英法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分赃掠夺、宰割弱小民族,从而确立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3.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华盛顿会议

(1)背景:一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军备竞赛。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在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2)内容:会议达成的协议有《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

1921 年12 月13 日,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为十年。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因任何国家的侵略而遭到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率地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四国条约》及其附件的签署,既反映列强之间在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也说明它们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协议。这首先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完成了它多年的宿愿,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同盟的外交协商性质又使美国不必为维护英法在远东的利益而动用武力,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也得到巩固。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失去了往昔的盟友英国,甚至有时英国还同美国站在一起来反对它的扩张。日本的武力扩张不得不有所收敛。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已经通过条约得到了美、英、法的承认,特别是它已在国际上处于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成为四强国之一。

1922 年2 月6 日,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的限额是:美英各52.5 万吨,日本31.5 万吨,法意各17.5 万吨,即一般所说的5∶5∶3∶1.75∶1.75 的比例,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 万吨;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它使美国取得了同英国平起平坐的资格,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日本虽然在军舰吨位方面居于美英之下,但它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受到束缚,使它在新加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占有优势,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

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因为列强要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必然要争夺中国。

1922 年2 月4 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是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总算得到了重要修正。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利。1922 年2 月6 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正式签署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得到了它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的东西。美国国务卿休斯说:“由于这个条约,中国的‘门户开放’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个条约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 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影响:

①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②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海军力量得以同英国并驾齐驱,又达到了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③至此,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及欧美各国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它引起或加剧了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造成了怎样的结果?为什么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走向崩溃? 【参考答案】积极作用:

①体系形成后,世界保持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美国则出现柯立芝繁荣; ②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划定,这一状况至今保持不变;

③在以国际会议来解决国际争端,并成立常设国际机构方面,对此后国际关系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矛盾和结果: ① ②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凡尔赛和约严惩德国,使后来希特勒、纳粹党煽动复仇主义情绪,有机可乘。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加深了。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矛盾尖锐;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日本矛盾加剧,后来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矛盾加剧,英法美等国对苏维埃俄国的仇视,后来纵容法西斯侵略,力图把祸水引向苏联,坐视法西斯挑起世界大战。④体系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国五四运动以及印度、土耳其民族运动高涨起来。瓦解原因: ① ② ③ 体系内孕含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如上面的四大矛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

德国的崛起,造成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直接冲击这一体系。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二战爆发,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

第四章 二、三十年代的西方世界

一、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全面进人相对稳定的时期?

【参考答案】经过一战的战乱和一战后初期的动荡,到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全面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表现为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其原因及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

① ②(2)英法经过经济政策的调整,德国经过道威斯计划赔款问题暂时的解决,到20年代中期,经济不仅恢复,而且有一定的发展。

美日利用一战夺取了更大市场份额,经济发展膨胀,尤其美国20年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这一切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

资本主义普遍经历了战后初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之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欧洲一些国家左翼政党上台执政,进行了社会改革,扩大了民主。这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人相对稳定时期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3)① ② ③ 国际关系:

经过战后初期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的凡一华体系的秩序;

20年代中期又解决德国战后赔款和欧洲安全保障战后遗留的两大问题,使这一新秩序得以进一步调整和稳定; 苏俄粉碎了武装干涉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和苏联和平共处,这一切都构成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柯立芝繁荣”

美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参战的,本土没有遭到战争破坏,而且在战争初期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发了不少战争财。美国资本家在战时获得了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储存了充足的资金。又由于战后工业管理改进和技术革命的刺激,美国在经历1920 年年中至1921 年末的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很快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柯立芝执政时期(1923~1928年),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工人就业率高,收音机、洗衣机、小汽车成为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品。小城镇迅速成为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战时住宅建筑规模大为缩小,为战后住宅建筑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几十层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使欧洲人吃惊,人们称这一时期为“柯立芝繁荣”。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使用的汽车81%是美国货。收音机也已普及于寻常百姓家。汽车工业、电工业和建筑业成为2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支柱。

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62岁。于1872年7月4日生于佛蒙特州温莎县的普利茅斯(Plymoth)。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生于美国独立日的总统。当过律师,州参议员,马萨诸塞州州长,1920年大选时共和党哈定当选为总统,他被选为副总统,哈定才能平庸,被人称为“碌碌无为的活动家”,上台后就提出实行“恢复常态”的政策,即从战时国家垄断恢复到战前私人垄断的“常态”。他恢复战前垄断资本家的自由经营,实行共和党传统的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税率,官方不过问企业合并、组合和发行股票等事项,放弃控制物价和调节 生产的做法,一切放任资本家去干。他周围又结聚一批“俄亥俄帮”政客,结果政府中不断出现贪污渎职案件。

在副总统任期中,柯立芝和他活泼好动的妻子格雷丝常受邀参加一些小型聚会。在这些聚会中,柯立芝逐渐得到了“沉默的卡尔”这一名声。女诗人桃乐茜·帕克(Dorothy Parker)在一次晚宴中坐在柯立芝身边,对他说;“柯立芝先生,我刚和一个朋友打了个赌,他说不可能让你说出两个以上的词。”柯立芝回答说:“你输(You lose)。”柯立芝夫妇性格迥异。格雷丝健谈、喜欢玩笑,而柯立芝安静而严肃。柯立芝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觉得我们是为对方而生的。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她一直忍受着我的种种缺点,而我为她的种种美德感到喜悦。”

1923年8月2日,哈定在加州巡回演讲途中突然病逝,柯立芝继任总统,任完哈定任期,24年参加大选,再任总统,28年放弃总统竞选,他还进一步补充说:“如果我再干一个任期,我就得在白宫待到1933年...十年,比其他任何一个当过总统的人都长—太长了!”离职后,和格雷丝返回了北安普敦的老家,在那里撰写他的回忆录。共和党则在1928年大选时保住了白宫,总统正是柯立芝内阁的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

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首先,是农业长期不景气。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陷入沉重的债务,有的失去农田,背井离乡。许多农场主也破产了。农民的收入偏低,购买力大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战后欧洲各国的农业生产已相继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农产品输出大为减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生产增长不快,结果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其次,一部分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矿、造船、制革等部门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开工不足,大批工人失业;再者,由于企业集中程度高,兼并之风盛行,中小企业受排挤,财富分配极为悬殊。第四,这一时期盛行分期付款的赊购制度,1927年,6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的,其他如电冰箱、洗衣机到私人住宅也大量采取赊购的方式。第五,这一时期投机活动猖獗,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大量发行,大企业主、金融寡头大搞投机倒把,普通的美国人也被卷入大买股票寻求发财的热潮中去。

三、战后初期的德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1918 年11 月9 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庞大的帝国在战争和革命的风暴中崩溃。1919 年1 月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优势。1919 年7 月31 日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共13 章 181 条。8 月11 日由艾伯特总统签署14 日后生效。魏玛宪法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各邦设置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有权管理本地的行政、教育、警察等事务,外交、国防、财政、关税、邮电等事务归中央政府掌管。德国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国会组成。参议院由各邦选派的代表组成,它主要起咨询作用,但各项立法须得到它的同意。德国国会由年满20 岁的男女公民选举产生,它负责立法和决定预算,有权宣战和媾和。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都对国会负责,如果得不到国会的信任就须辞职。总统则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免总理,解散国会。魏玛宪法没有能够彻底排除地主贵族的势力和影响。由于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没有进行认真的社会改革,没有实施土地改革,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仍保留它的大地产,旧帝国的官吏和军官仍保留着他们的职务和特权,所以魏玛共和国是一个软弱的共和国,自诞生时起一再受到右派势力的冲击。1925 年2 月28 日,艾伯特总统去世。3~4 月,举行了新的总统选举。

老元帅冯·兴登堡(1847~1934 年)以1465 万张得票当选。兴登堡不仅在军人中,在右翼政党中有影响,而且一般群众也把他看作振兴德国民族的一个象征。兴登堡是一个老牌军国主义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东线德军总司令,最高统帅部建立后实际负责指挥全军。兴登堡当选为总统,是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四、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德奥同盟的意大利宣布中立。1915 年4 月26 日意大利同英、法、俄签订伦敦秘密条约,决定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战争。意大利指望通过战争攫取土耳其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大片领土,重温历史上“大意大利”的美梦。战后,协约国撕毁诺言,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只分到特伦蒂诺等8900平方公里、160 万人口的领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它一寸也没有得到。

与欧洲其他大国相比,意大利是比较贫弱的。战争加剧了意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同时也使意与其他欧洲列强的矛盾更为尖锐。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异常困难。它的国民总收入仅200 亿里拉,但在大战期间的军费支出高达1459.36 亿里拉,其中外债200 亿,内债350 亿。巨额的债务不仅使意大利战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还造成严重的金融混乱和财政崩溃。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急剧增长。战后的经济困境、政治动荡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再加上作为战胜国没有捞得好处而引发的强烈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使垄断资产阶级选择了与法西斯运动相结合的道路,导致意大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1883 年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早年倾向于社会主义,参加意大利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墨索里尼公开支持政府参战被社会党开除。1914 年10 月墨索里尼参加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第二年,该组织更名为“革命干涉运动法西斯”,并在米兰建立全国性组织,墨索里尼成为其核心人物。意大利参战后,墨索里尼应征入伍。战后,墨索里尼决定重建法西斯组织。1919 年3 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法西斯战斗团,提出欺骗性的社会改革纲领蛊惑人心,如建立共和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和爵位,没收非生产资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工资,增加工人抚恤金和养老金,10 增课大资本捐税,没收教会地产,土地归农民,实行普选等。1920 年后,社会党和工人运动的力量发展迅猛,墨索里尼利用政府、企业界、王室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加强投靠、迎合统治阶级,宣称法西斯战斗团要“把意大利从共产主义的恐怖下拯救出来”。法西斯战斗团队员身穿黑衫,破坏工人集会,捣毁社会党活动的中心,警察对此熟视无睹,企业界暗中给以资助,法西斯战斗团乘机扩大实力,1921 年5月,战斗法西斯成员已近19 万人。1921 年11 月,法西斯党正式成立,到1922年发展到三十多万人。10 月29 日晚,墨索里尼到达罗马,国王任命他为首相。31 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党终于上台执政。五、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及其提供的深刻教训

1929年10月, 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危机为标志, 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蔓延, 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4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 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 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整个大危机期间, 引起了金融、货币、信用和财政的全面危机。危机期间, 股票价格指数下降的幅度美国为51%、德国为32%、日本为45%。国际货币体系和传统金本位制崩溃。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处于停顿。[大危机使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企业倒闭, 大量工人失业。大危机使失业人数达有史以来创记录水平。美国的失业率高达24.9%、德国26.3%、英国21.3%。]大危机蔓延成世界规模的农业危机, 涉及谷物、畜牧、林业等技术作业部门, 造成生产大破坏, 致使农民破产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在大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的国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严重恶化。美国减少了54.69%、德国减少了40.4%、法国减少了30%、英国减少了14.61%。

世界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社会大动荡,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大规模的反饥饿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高涨。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德、意、日为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 标志德国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世界战争的道路;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则强化了法西斯极权统治。在美国、法国、英国的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也十分活跃。

这次大危机的明显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是一次渗透各个领域、涉及全世界、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全面危机。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相继的, 这次在大危机的低谷结束后并未出现繁荣, 而是持续萧条, 到了1937年又发生了短暂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虽然使整个资本世界深受其苦, 但对各国的影响是不平衡的。美国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这是由于长达60多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稳定时期刺激生产发展因素的逐步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极盛时期也已结束;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带来了严重恶果;严重的信贷危机使20年代盛行的分期付款的办法失灵;农业的长期性慢性危机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 失业大军的长期存在使国内市场更加缩小;信用危机加深了工农业危机;高关税政策使世界市场愈来愈小。特别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蔓延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政策, 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危机对德国的打击也很大。沉重的赔款负担使国内市场相对狭小;战胜国的控制使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民经济对英、美的依赖, 使德国经济的基础显得十分软弱和不稳定;德国垄断资本盲目发展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生产则更加重了部门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至于, 英国受危机影响相对地较轻, 这是因为在20年代英国并没有出现高度繁荣的局面, 也没有大规模的资本固定更新。在日本由于很快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和扩大对外侵略的道路, 从而较早的摆脱了经济危机。法国由于危机开始较晚, 1932年中才真正进入危机时期, 到1936年到达低谷。

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所以造成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重的加剧原因, 是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中的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忽视了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 政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 这次大危机的恶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各国政府的政策负有主要的责任。当然, 政府的政策不可能阻止危机的爆发, 但是它可以延缓或减轻危机的恶果。

30年代大危机告诉人们, 繁荣与危机往往相关, 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是至为重要的。正是20年代的相对繁荣景象, 使一些目光短浅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欢乐声中, 盲目乐观、高枕无忧, 不讲忧患意识, 听不得弊端舆论, 从而失去了应变时机。

危机告诉人们, 要随时注意资本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同时, 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和各国政府的以邻为壑自保政策密切相关,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而不利己。

此外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在大危机期间, 许多人只认为这是件大坏事, 只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和资本主义末日的加速来临。然而, 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内部机制的过程中, 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出现新的良性循环, 逐步由坏事变为好事, 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 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的信号。

2.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意义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包括1933年3月9日~6月16日被称为“百日新政”等一系列立法和行政命令上,主要有: 整顿财政金融方面的整顿银行, 统制货币, 废除金本位, 改革税制, 颁布公平竞争法令等;调整工业生产方面的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资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及其它多项管制工业立法;节制农业发展方面的两次农业调整法, 多项土壤保护法令, 和其它农业调整和扶持措施;

实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 几个联邦紧急救济法令, 特别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1935年8月14日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几项保障住宅的法令, 建立保障雇员权益的一些机构,建立民间救济工作管理机构,规定铁路职工福利保障, 规定退伍军人福利保障;

举办公共工程方面最重要的是1933年5月18日颁布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 建立其它公共工程管理机构,颁布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 实施其它水利工程;还有在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举措。

新政是为了对付经济危机而应急出台的,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新政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危机,稳定了社会,也恢复了美国人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的和经济的基础。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历史上进步主义传统的继续, 新政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新政为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不谋而合;新政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3.西方发达国家反危机措施的异同

在欧洲和日本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可以分为三类情况, 英、法国家, 北欧国家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英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包括: 放弃金本位, 组织英镑集团;实行保护关税的帝国特惠制协定政策;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调整英联邦内部关系等。

法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以1936年6月4日至1937年6月的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政策影响最大,包括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 控制农产品销售, 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 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

为应付大危机, 北欧国家普遍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或参与掌权的政府, 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与其它国家相比,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保障就业政策, 调整和扩大社会保险;发展多种合作事业。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有着与美、英、法、北欧国家不同的明显特点。

德国实行军事化的经济干预和调节, 建立一整套的军事化的经济调节机构;实行强制卡特尔化, 迫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对工人和居民实行法西斯管理;组织适应战备需要的各种工程。

意大利强化和完善组合国家制度;加强国家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发展军事工业, 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日本全力发展军事工业, 使国民经济军事化;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 推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 管制各个经济部门。

六、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年代下半期,德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美英资本。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英金融界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作为现代金融体制、金融危机的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其原因是:

第一,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各种政治力量为应付外来压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并未触动帝国时期的专制基础,军国主义的政治地位仍得以保存下来。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垄断资产阶级由于对革命的恐惧心理,认为选择法西斯主义比选择社会民主党的危害要小。

第二,一战后,德国军国主义、普鲁士专制主义、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反犹太主义等反动思想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希特勒将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口号掺和起来,利用德国人民崇尚权威的心理、急于摆脱贫困的心理以及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心理,来欺骗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从而为法西斯独裁政权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三,一战后,德国工人运动处于严重分裂状况。德共听命于共产国际,以社会民主党为主要敌人,低估了法西斯主义的危险性。

1923 年11 月8 日,乘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国内政局动荡之机,希特勒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店掀起叛乱。失败之后,希特勒被关押了九个月。在狱中,他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部夸张的自传体的回忆录,该书随意议论,冗长乏味,但其基本思想比较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鼓吹“生存空间”论,“受屈辱的德意志应该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更广阔的空间”。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先要向西同其宿敌法国算帐,然后向东方突击,让俄国从欧洲的版图消失。其二,宣传种族优越论。说德意志民族是大自然的宠儿,是地球上的高等民族。德意志民族应主宰世界,对其他民族,特别是犹太民族要进行无情的统治,要践踏“低等”民族。其三,提出“领袖原则”,认为最好的国家制度是独裁政权。元首对一切负责,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元首的绝对权力。

其四,鼓吹用武力挣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如今不能靠强烈抗议,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地区回到德意志帝国的怀抱。”武力夺取的目标,不仅在于要夺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土地,而且希特勒还认为“新德意志要沿着过去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前进,用德意志的剑为德意志人获得耕地,为这个民族获得每日的食粮”。这本书后来成为法西斯德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

应该说,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希特勒政治生命变化的直接的首要的原因。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纳粹党成员从15 万上升到100 万。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建立公开的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上台后,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体制:

第一,镇压德共和社会民主党,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33年2月27日,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共;宣布纳粹党为唯一合法政党;解散一切政党、工会、农会。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希特勒自封为元首兼总理,从此集大权于一身,建立起以他为核心的独裁统治。(国会纵火案)

第二,清洗了冲锋队,巩固了国防军,建立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集中营。

第三,推行种族主义政策,疯狂进行反犹、排犹、屠犹(二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迫害致死)。

第四,在思想、文化教育和舆论领域实现了法西斯化。《我的奋斗》成为必读书。

第五,建立总体战经济体制,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

希特勒对外政策的核心是扩军备战,逐步摧毁凡尔赛条约。

第一,为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1933年10月和1934年7月,两次策动奥地利纳粹党发动**,企图吞并奥地利,并刺杀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

第二,1933年10月19日,退出国联。

第三,1935年3月16日,发布《重整军备宣言》,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36个师,迈开了撕毁《凡尔塞和约》的第一步。

第四,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宣布德国对此地区拥有主权。

至此,德国完全撕毁了洛加诺公约和凡尔赛条约。接着希特勒准备全面侵略计划。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的秘密讲话——《霍斯巴赫备忘录》,确定了德国必须在1937-1938年作好战争准备,至迟在1943年发动战争以解决“生存空间”问题。提出首先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后来正是这样。

总之,希特勒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七、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可阻挡地席卷日本,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日本的进出口贸易,1930 年比1929 年下降30%左右,1931 年又比1929 年下降约50%。国内八种主要商品价格1930 年比1929 年下降37%。日本是个岛国,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对外贸易缩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1931 年经济危机发展到最严重地步,这一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三分之 一,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达50%,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早一年进入危急关头。

日本是一个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残余的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日本就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军部是不同于民间法西斯团体的一股影响力最为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军部是日本政权中的军事部门,包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陆军省、海军省等。根据1889 年日本帝国宪法的规定,军队由天皇统率,辅佐天皇指挥军队的军部直属天皇,不受制于内阁。1904~1905 年日俄战争之后,军部势力急剧增长,逐渐形成为一股政治势力,经常凌驾于政府之上。发展成为取代官僚政治与民主运动对抗的力量。至1930年,在日本军队的指挥系统——军部中形成了两大法西斯组织:1929年5月建立的“一夕会”和1930年9月建立的“樱会”、“一夕会”以校级军官为主,主要成员有河本大作、冈村宁次、永田铁山、东条英机、石原莞尔等人。他们主张在“改造国家”中不使用武力,在陆军中实行改革,以武力解决“满蒙”问 12 题,把转向反日的张学良从中国东北赶出去。

“樱会”以中下级军官为主,核心人物是桥本欣五郎,其宗旨也是以改造国家为最终目标,为此,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建立军部独裁,以实行对“满蒙”的扩张。这些法西斯团体是在军部首脑默许下成立的,一些首脑人物还直接参加了法西斯团体的策划活动,“樱会”的“改造国家”的口号很快为军部正式接受。日本军国主义作为日本政权的一部分,自身直接法西斯化,并成为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使日本法西斯在尚未完全取得政权的条件下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而天皇制专制制度则使法西斯主义获得了现成的政权基础。

军部法西斯继承了“大陆主义”政策,把目标首先对准被视作日本“经济命脉”和“国防”要地的中国东北。第一,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侵吞中国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第二,1932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进攻上海。

第三,日本军部分裂为两派:“统制派”主张走和平夺取政权、改造国家的道路,由上而下实现法西斯化。“皇道派”主张以政变方式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法西斯政权,北进苏联,以下级武官为首。1932年5月15日,“皇道派”刺杀首相犬养毅,建立起以海军大将斋藤实和冈田启介为首的“举国一致”内阁,是军部向法西斯政权的过渡。第四,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

第五,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发动“二·二六”兵变,袭击首相府,刺杀首相斋藤实,要求建立法西斯政权。但因天皇、海军、重臣的反对,29日,兵变失败。“统制派”控制了军部。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在军队中居于领导地位。统制派在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老财阀的支持下,1936 年3 月成立以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宏毅为首的新内阁。从此,政府处于军部的控制之下,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正式建立。

第六,1936年8月7日,广田内阁召开“五相会议”,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五相会议,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确定了全面侵华和向南洋发展的战略计划。

第七,1936年11月25日,德日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远东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八、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一次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依然存在。尽管英法美等战胜国对该体系的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基础上作些局部调整,使之发生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意大利和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非常不满,却尚无足够的武力对它作全面调整。德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害者,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而和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1. 德国赔款问题

战后欧洲矛盾主要围绕着德国赔款问题展开。由于巴黎和会虽达成了德国赔款的协议,规定德国1921 年5 月1 日前交付200 亿金马克的赔款,并决定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但对赔款的总额、赔款的方式、赔款期限及赔款如何在战胜国之间分配等重要问题未作具体规定,致使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战后欧洲国际社会围绕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斗争。

作为德国主要宿敌的法国,希望从德国榨取最大限度的赔款,一方面削弱德国,使之一蹶不振,另一方面补偿自己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恢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大国地位。一向搞大陆均衡政策的英国,虽然也希望得到赔款,但它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希望德国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既可以为英国商品提供较为广阔的市场,又可以以德抗法,保持欧洲大陆实力的均衡。而美国则反对向德国索取高额赔款,因为它担心,一旦德国经济因此而解体,无力支付赔款,那末,英国和法国就会以此为理由不向美国偿还战时债务,美国商品在欧洲的销路也将因此受到影响。英、法、美三国都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解决德国赔款问题,因而都力图把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中。根据凡尔赛条约成立的赔款委员会设在巴黎。由英、法、意、比各派一名代表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实际上等于是法国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该委员会在1920 年作出关于德国赔款分配比例的规定,法国得52%,英国得22%,意大利得10%,比利时8%,其余8%在其他协约国希腊、罗马、南斯拉夫、日本、葡萄牙等国中分配。1921 年4 月,赔款委员会又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 亿金马克,合330 亿美元,其中包括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的到1921 年5 月1 日前应偿付而尚未偿付的200 亿金马克。1921 年5 月5 日,赔款委员会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5 月12 日前作出承诺,30 年内偿清全部债务,每年支付20 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可用现金和实物支付。如果德国不同意,协约国可出兵占领鲁尔。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难以承担沉重的赔款负担。德国政府虽然被迫接受了赔款要求,并于1921 年8 月交付了10 亿金马克,但是“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1922 年,德国遭受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同年7 月,德国政府以此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款。英国支持德国的要求,英首相提出允许德国延期四年交付赔款,并将赔款总额减为500 亿金马克的建议。该建议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这样一来,不仅英、法之间的分歧加深,德、法之间的矛盾也激化,法国准备诉诸武力。

1923 年1 月11 日,法国不顾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理由,联合比利时,出动10 万法比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造成20 年代最为严重的、最为人注目的欧洲冲突事件。法国此举的目的不仅在于以武力强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而且是为了把鲁尔生产的煤、焦炭、生铁和法国洛林的铁矿石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的钢产国,为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和经济领导权建立物质基础。法比占领当局对鲁尔地区实行强制的军事管制,接管行政权,占领了矿山、企业和铁路,派法国人进行管理。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广设关卡,征收关税。对不服从占领当局者严加镇压,经常与被占领区的居民发生流血冲突,数以千计的居民被关进监狱,并有约十四万五千人被逐出占领区。面对法、比的军事行动,德国古诺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实行“消极抵抗”政策,抗议法、比违反凡尔赛和约。宣布立即召回驻两国大使,停止交付一切赔偿。同时命令鲁尔地区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一切命令,占领区的企业全部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赔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鲁尔地区的地方行政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煤矿工人进行怠工或罢工,铁路工人不给占领者运送煤炭,所有经过德国通往法、比的铁路全部陷入瘫痪。占领当局与被占领区的对立行动,使鲁尔危机更加深化。

鲁尔危机使冲突双方都陷入经济、政治的空前危机,法国也没从占领鲁尔中捞到一点好处。由于鲁尔地区的“消极抵抗”,从鲁尔进口的煤和焦炭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法国的生铁产量因此下降了35%,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此外,占领鲁尔期间法国支付高达10 亿法郎的占领费,加重了财政负担,法郎贬值25%,执行冒险政策的普恩加莱政府,也在朝野上下一片强烈谴责声中倒台。鲁尔冒险是法国谋求一战后欧洲霸权的一次尝试。鲁尔危机使法德双方面临政治经济危机,加上英美两国为首的国际社会施加了强大的国际压力,使得法、德两国政府对各自的立场和策略以及对方的立场和策略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因此,它们都不得不放弃原来所坚持的立场和策略,改行一条更为现实的解决问题的道路。1923 年9 月,德国结束了“消极抵抗”,两个月后,法国也同意由两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来重新研究德国赔款问题,这就为美国插手赔款问题提供了方便。

道威斯计划 美英两国早就不满于法、比控制的赔款委员会,希望有机会插手德国赔款问题。1922 年底,美国国务卿休斯就曾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研究赔款问题,当时英、德表示赞同,法国反对。鲁尔危机之后,法国为形势所迫转变态度,以从美国得到贷款渡过财政难关为条件,接受美国建议。1923 年11 月30 日,赔款委员会决定成立由美、英、法、比、意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一个负责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平衡德国预算问题,另一个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数目和返回途径,两个委员会的核心任务是重审德国赔款问题。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权就这样转到美国手中。1924 年1 月10 日,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1865~1951 年)为首的专家委员会在伦敦开始工作。4 月提出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同年8 月,接受赔款的各协约国代表在伦敦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批准专家委员会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 13 划”。

道威斯计划的主要精神是,首先稳定德国的金融,复兴德国经济,在此基础上索取赔款。而赔款数目的确定应考虑德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计划规定,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8 亿金马克的贷款,帮助德国稳定金融恢复经济。对于德国赔款的总额,道威斯计划没作明确规定,只规定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即1924~1925 赔款额为10 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五年后增至每年25 亿金马克。支付赔款的来源是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的利润,以及关税和日用品的间接税。道威斯计划还规定,德国的财政经济由以美英为首的协约国赔偿事务总管监督。计划还要求德国应该恢复经济统一,任何外国组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法、比从鲁尔撤军。1924 年9 月1 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 年7 月,法、比从鲁尔撤军。鲁尔危机的结束及道威斯计划的通过与实施,对当事国德国和法国两国,以及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均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后的15 年中,德国从美国和英国得到200 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同时期,德国支付的赔款数仅为110 亿金马克。大量的贷款流入德国,使德国经济起死回生。1927 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即已回复到战前水平,1929 年再次超过英、法,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为其政治上的复兴及最后撕毁凡尔赛和约打下了经济基础。

作用与影响:

A、表明法国丧失了在赔款委员会中的主导地位,企图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遭到失败。

B、美国插手欧洲,取代了法国的地位,控制了德国经济,确定了美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C、英国支持美国扶德抑法,维持“欧洲均势”的政策又一次成功了。

D、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29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为跻身政治大国奠定了基础。

1929 年2 月,以美国金融家欧文·杨格(1874~1962 年)为首的新的专家委员会组成,讨论德国赔款问题。同年6 月,杨格委员会制定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该计划于1930 年1 月海牙会议批准生效。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 亿金马克,比原定总额减少20%,59 年还清。每年赔款约20 亿金马克。每年赔款数额的三分之一为无条件必须赔偿款项,其余部分在困难的条件下,可延期两年支付,付清赔款的最后年限为1988 年。杨格计划还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的财政经济监督,取消赔款委员会。赔款的一切结算事宜由美国操纵的国际结算银行办理,赔款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

杨格计划实行仅仅一年,就被经济危机所打断。1931 年6 月,面对德国经济的严重困境,德国总统兴登堡致函美国总统胡佛,声称德国财政困难,无力还债,请予延期支付赔款及其他债务。美国总统担心德国的经济崩溃会影响欧洲政治经济秩序及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因此,胡佛总统照会协约国政府,宣布从当年7 月1 日起,赔款及一切政府之间的债务延期一年偿付,但其他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此为“胡佛延债宣言”。同年7 月23日,主要协约国及德、意、日等国在伦敦会议上通过延期一年偿付债务的决定。但是,德国的财政状况继续恶化,贯穿整个20 年代的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此不了了之。2.洛加诺公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和约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欧洲各国政府,欧洲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又一焦点。在不到50 年的时间里,连续两次遭到德国侵略的法国对安全的要求最为强烈。20 年代,法国转向努力在欧洲寻求支持。1920 年和1921 年,法国分别与比利时和波兰建立联盟。1924 年、1926 年和1929 年,又与被称为小协约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缔结友好条约。

1925 年10 月5~16 日,英、法、比、德、意、波、捷七国外长及意大利代表在瑞士疗养小城洛加诺举行国际会议,美国未派代表参加,但表示支持英国。会议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七个条约,总称为洛加诺公约。其中主要的是德、比、法、英、意五国互相保证条约,即莱茵保证公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德比和德法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双方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武力,保证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该得到遵守;1924 年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仍然有效;英国和意大利作为莱茵公约的保证国,一旦其规定遭到破坏,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在德国和英国两国的坚持下,条约对德国与其东部邻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没有作出保证。只是由德国分别与法、比、波、捷签订仲裁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谈判和诉诸仲裁的办法来解决一切争端。但在德波、德捷条约中没对其边界提出任何保证。洛加诺会议上,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防备德国进攻的互相保证条约。

洛加诺公约是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旗帜下进行的,但实际上它导致了欧洲大国地位的又一次变化,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德国是洛加诺公约的最大受益国。通过该条约,德国在未承担任何新义务的情况下,取得了与法国及欧洲各国政治上平等的大国地位。此外,由于德国成功地拒绝无条件加入国联,使得它能够在洛加诺会议期间就与苏联缔结经济条约,洛加诺会议之后不久,又同苏联订立友好中立条约。德国因此可以周旋于英、法、苏三方之间,左右逢源,取得外交上更多的成功。此外,由于德国在条约中没有对德波和德捷边界给予保证,又为后来德国要求修改东部边界,重获但泽,占领波兰,进而东侵苏联埋下了伏笔。洛加诺公约使英国得以最小的义务获得欧洲安全的保证,并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人,进一步达到其扶德抑法,在欧洲搞均势外交的目的。法国本身的边界虽然得到公约的保证,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却因此大大削弱,降至与德国平等的地位。法国作为战胜国对于德国违约的行为,不仅再不能像鲁尔出兵一样进行制裁,其本身的安全也需要英国和意大利来保证。

3. 绥靖政策

英法为了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既得利益,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而获得暂时的和平,并企图将法西斯的祸水引向苏联,实质上是一种姑息养奸、纵容侵略,养虎成患,虎大伤身的政策。

具体表现:

第一、英法等国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对阿战争,次年5月5日占领之。虽然国联迫于国际舆论,曾宣布意为侵略国家,对它实行制裁。但英法却暗中与意达成秘密谅解,对意并没有实行石油禁运。结果意大利不到一年就吞并了阿比西尼亚。1936年7月,在英法活动下,国联停止了对意制裁。1938年11月16日,英法正式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第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不干涉”政策 1.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阵线政府的成立

近代早期(15、16世纪),西班牙是殖民掠夺的先锋,但由于没有经过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故后来长期落后,政治上直到要上世纪30年代还保持着君主政体,封建势力控制国家政权,外国资本掌握经济命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西班牙沉重打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93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君主制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实行了社会改革和土地改革。

但在西班牙社会处于转折时期,左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进步力量)、右翼势力发展都迅速。1933年,法西斯组织——长枪党成立,同年11月议会大选中,建立了亲法西斯的政府,遭到工农和进步力量强烈反对,有些城市爆发武装起义。

1936年1月,西班牙共产党与社会党、工人联合总会、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等签订人民阵线公约,组成人民阵线,并颁布了施政纲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月16日,人民阵线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

2.西班牙内战以及德意与英法的对策

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反动势力的仇视。1936年7月,弗朗哥将军指挥军队在各地发动叛乱。由于人民阵线内部各派力量不团结,缺乏统一指挥;德国、意大利分别派遣5万、15万大军支持弗朗哥。结果,1939年3月28日,叛军与德意干涉军攻占马德里,建立起弗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英法予以承认。4月,弗朗哥加入德日意《反共产国际协定》。

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德意武装干涉和英法“不干涉政策”的结果。1936年7月25日,法国政府发表声明,法国在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并禁止向西班牙共和国出售武器。8月1日,法国又呼吁各国达成禁止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议。8月8日,法国下令禁止任何物资运往西班牙。8月15日,英法两国互换照会,保证禁止向西班牙及其属地出售武器,“不干涉”政策正式生效。8月下旬,德意表示同意英法的不干涉建议。

9月3日,英法等27国缔结了《不干涉协定》。9月9日,成立“不干涉委员会”,英国人任主席。因此,英法的不干涉政策,起到了绥靖法西斯的作用。

第三、美国的中立政策 ——另一种形式的绥靖政策 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置身于欧洲冲突之外,反对干预和卷入其他大陆的战争。他们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情绪,推动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1935 年8 月31 日,即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前夕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1935 年10 月3 日,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0 月5 日,罗斯福援引《中立法》,宣布对交战双方实行军火禁运。由于禁运不包括原料和战略物资,因此它有利于工业较发达的意大利。

1936 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随即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8 月,美国政府宣布“不干涉”政策,美国第二次运用“中立法”,宣布自己严守中立。但实际上,美国既没有禁止弗朗哥向美国购买石油和各种燃料,也没有禁止德意购买美国的武器与战略物资,而只是禁止人民阵线政府从美国得到军火和物资,因此,美国的“中立法”,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起了同样的作用。

第四、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协定》 1.苏台德问题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就把侵略目标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早在1937年6月,希特勒就制定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工业发达,人口1500万,其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占950万,德意志人320万,其他如匈牙利人、波兰人等200万。德国人占总数的23%,主要集中在苏台德地区。

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且是法国的盟国。为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制造民族纠纷,开动宣传机器,攻击捷克斯洛伐克人“迫害”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

1933年10月,在希特勒扶植下,苏台德的德意志人成立了以汉莱因为首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法西斯党,接受德国的秘密资助,根据德国驻捷克斯洛伐克使馆的指示开展活动。

1938年4月28日,汉莱因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谈判,向其提出八点纲领,要求苏台德区完全“自治”,遭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谈判中止。

2.慕尼黑会议

9月26日,希特勒发表演说,攻击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宣称无论如何须在10月1日拿下苏台德区。同时,他玩弄骗术,又向英法抛去橄榄枝,说什么绝不同英国打仗,也不希望同法国作战。并别有用心的赞扬张伯伦争取和平的努力。他重申,对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9月29-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墨索里尼在会上拿出一张由德国事先起草的协议,英法立即同意。9月30日凌晨一点,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及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在3个月内满足波兰、匈牙利的领土要求;英法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境不受侵犯。

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也被召到这里,但无资格与会,只能在隔壁房间等候“判决”。协定签订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召到会议室,责令其全部执行,不得作任何答复和发表声明。

9月30日上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开会,决定接受协定。下午张伯伦飞回伦敦,一下飞机就向欢迎的人群挥舞着9月30日上午与德签订的《英德宣言》,踌躇满志,声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从此,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但达拉第回到巴黎后,却忐忑不安的对欢迎人群说:“为了和平而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

12月6日,法德以同样方式签订了《法德宣言》。

《慕尼黑协定》后果:

A.大大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慕尼黑协定》(工业发达、30个陆军师,装备粮食,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B.使苏联倡议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希望完全落空,加强了苏联同英法的猜疑与分歧,有利于希特勒离间苏联与英法的关系,阻止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粗暴地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国主宰小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进行妥协的一次交易,是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

总之,《慕尼黑协定》将欧洲又一次推向了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4. 四国三边外交谈判

四国三边谈判各国的目的不同,是谈判破裂,不能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原因。在谈判过程中,苏联重在拉笼英法,想建立集体安全体系,防范德国,而英法重在笼络德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而德国重在拉笼苏联,竭力避免两线作战。

1.苏联为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

30年代,面对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共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构想,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33年11月16日,与美国建交,还先后与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比利时、卢森堡建交,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

1934年9月18日,加入国联。并多次在国联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提案。

1935年5月2日,苏法缔结《互助条约》。5月16日,苏捷缔结《互助条约》。规定,一方遭到德国入侵,另一方要协商援助。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号召各国共产党行动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 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从1939 年4 月中旬到8 月下旬,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这是一次为世人关注、极为重要的谈判,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问题。一是张伯伦对苏联的敌视与偏见。3月26日,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必须承认对俄国极不信任,我不相信他有能力维持有效的攻势„„而且我怀疑他的动机。” 二是波兰的反对。波兰始终不与苏联合作。由于英法毫无诚意,谈判陷入僵局。

3.英德秘密谈判

英德秘密谈判与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同时进行,始于1939年5月中旬,延续到大战开始。谈判中,英国首相张伯伦及其顾问威尔逊和外长哈里法克斯都亲自出马,作出精心计划和安排,其积极性与对苏谈判的消 15 极态度成鲜明对比。实际上,英国将英德谈判放在主线的位置。

8月3日,英国提出与德国和解的具体建议:①缔结互不侵犯条约;②发表英德声明,缓和政治气氛;③谈判发展对外贸易;④谈判德国在东南欧的问题;⑤谈判原料问题;⑥签订互不干涉协定;⑦裁军。

德国要求:英国承担不援助第三国的义务(如波兰);放弃对德包围政策,解除对波兰及其中小国家的安全保证;并中止英法苏结盟谈判。

英德秘密谈判终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主要原因:

①德侵占捷克后,英国国内反绥靖政策情绪日高;

②张伯伦的目的是与希特勒划分势力范围,但希特勒的目标是征服全世界,矛盾无法调和;

③此时希特勒已作好向英法开战的准备,其外交重点转向与苏联订约,他想利用英德谈判,麻醉英国,破坏英法苏谈判,达到避免两线作战的目的。4.苏德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苏联面临着极其复杂和险恶的国际形势:第一,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战火即将蔓延到苏联的边境;第二,在东方,日本在1939年5 月向苏联寻衅,挑起诺蒙坎事件,苏联军队正在同日军进行激烈的局部战争;第三,张伯伦政府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但又被迫改变不与苏联进行任何联合的僵硬态度;第四,希特勒要称霸欧洲大陆,其战略方针可以先东后西,也可以先西后东。他看到英法两国军事准备不足和对德软弱的态度,决定先进攻英法。为了避免在同英法作战时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使苏联保持中立。面对这种形势,苏联为击破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避免首先卷入同德国的战争,对德国改善两国关系的外交试探采取灵活的策略对待。苏联在与英法谈判的同时,又同德国进行了秘密谈判。

苏德谈判是在极其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希特勒的最终目标是要夺取世界霸权。就要避免两线作战,为此,希特勒调整了外交政策。

首先,希特勒降低了过去的反苏调子,主动与苏联改善关系。早在《墨尼黑协定》后不久,德国就主动开始与苏联接触。1939年1-2月,德苏进行了贸易谈判,随后恢复了两国的贸易关系。

对于德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攻势,苏联的态度最初是十分谨慎的,而且一直比较冷淡。直到6月,英德秘密谈判,7月英法苏政治谈判破裂,8月英法苏军事谈判又无进展,三国结盟前途渺茫。此时,苏联没有理由拒绝改善德苏关系。8月23日,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

第一,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第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

第三,缔约双方政府今后将彼此保持联系,以便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况,进行协商;

第四,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第五,如果缔约双方在某种问题上或其他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接触时,缔约双方应当只通过和平方法,友好的交换意见或者必要时设立调解委员会,以资解决这些争端或抵触。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

此外,在秘密附件中,双方划分了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解除了苏联长期以来对英法搞“祸水东引”的忧虑,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暂时起到了避战自保的作用。为加紧发展经济,扩军备战赢得了时机。对苏联来说,在政治上、道义上有所损失,也妨碍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但确实是现实所迫。连丘吉尔也不得不承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固然是残酷无情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极其现实主义的。但是条约所附秘密议定书涉及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它粗暴践踏了小国的基本民族主权,是一种强权政治的行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德国外交的一个胜利,德国利用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其免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它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 年9 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 年9 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历时整整六年。它经过法西斯国家的战略进攻,交战双方攻守互易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战略反攻三个发展阶段,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这场战争的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当时中国人一般称它为“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了战争的旋涡。这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2.日本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是由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于1940年8月提出的。9月演习成功,获军部认可。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驻地。1941年11月26日,南云忠一中将率日本特遣舰队(共60艘,其中航空母舰6艘),从日本千岛群岛出发,航行12天,于12月7日黎明到达珍珠港以北,开始展开。

7点55分,日本第一批飞机183架开始轰炸,历时45分钟。8点45分,第二批飞机171架开始轰炸,历1小时。9点45分结束。舰队返航。

美军被击沉、损失各种战舰40多艘,飞机260架,伤亡官兵4500多人(飞行员)。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死亡200多人。这是战争史上最成功的突袭战例之一。幸好美国的航空母舰出航了。

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日本对美、英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相继对美宣战。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英联邦、拉美对日宣战。中国于12月9日,对日本正式宣战,12月10日,对德意宣战。

日本偷袭之后,对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进攻。至1942年6月,日本占领了泰国、菲律宾、关岛、威克罗、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与英美形成对峙局面。从此,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偃旗息鼓了。

3.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从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 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 牵制了日本主力, 扼制了日本北进, 推迟了日军南下, 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为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和世界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牺牲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 也是一次真正全民卷入的战争,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战胜入侵之敌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雪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步伐, 使中国自明中叶起300多年走下坡路的历史面临振兴的转折机遇。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的基础, 打破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取得了在联合国中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完整, 在国际上肯定了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以弱胜强、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并为战胜法西斯承受巨大民族牺牲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极为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充分体现的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全民团结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英勇献身精神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的极其生动的血和火的宝贵教材。

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1)落后就要挨打。强者同样需要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但是落后者是必然挨打的。唯有国富民强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 才能减少在战争中的损失, 并为最终战争侵略者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全民抗战路线必胜, 分裂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 而中国共产党在促成和维护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着主导作用, 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真正核心。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保证,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如此。没有双十二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不可能有全面抗战的开始的。而抗战的整个进程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3)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是最终取胜的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正确方针成为夺取抗战彻底胜利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广阔的敌后战场, 和正面战争相互支持和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例如19世纪初对拿破仑的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和国际联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协约的缔结不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而是在战争后期开始进行的。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 年2 月4 日—1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其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此前的莫斯科三外长会议(1943 年 10 月)、开罗会议(1943 年 11 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 11 月 28—12 月 1 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 月 9 日—26 日),都可看作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 月17 日—8月 2 日)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或体制)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几乎每项雅尔塔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他们既合作,又争夺,使雅尔塔体系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登上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的并开展联合反霸斗争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它将在走向21世界的世界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在《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写入了五项原则。1954年6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休会期间, 周恩来总理成功地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是首次在联合声明中肯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日子。这五项原则现在概括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与发展主潮流的时代产物, 它在提出后的40年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 违反了它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也可能发生对抗,以至军事冲突,遵守它, 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经济发展水准不同, 也能友好相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述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内容。

2.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深远影响

1955年4月18-24日万隆会议召开,包括日本在内的29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亚洲国家有24个。在会上我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 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4月24日,万隆会议发表最后公报, 提出了国家关系间的十项原则:①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基本人权;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尊重符合联和国宪章的自卫权利;④不干涉他国内政;⑤一切国家民族大小一律平等;⑥不为大国特殊利益对它国施加压力;⑦不以武力侵犯它国;⑧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⑨促进相互利益和合作;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亚非会议的意义首先在于, 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非人民的觉醒,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主宰的, 由亚非人民自己解决问题的国际会议, 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其次, 和平协商, 求同存异, 独立和平, 友好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了亚非人民反帝、反霸、反殖、反种族主义的斗争武器,40年来它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 为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 它还极大地推动了六十年代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以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尼的苏加诺和加纳的恩克鲁玛为核心。1960年5月发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6月在开罗举行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代表参加,通过了参加会议五项条件的文件: 实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卷入大国军事联盟;不参加大国的双边联盟;不准外国在本国设立军事基地。宣布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 奉行独立自主, 和平, 中立的政策;拒绝和任何大国结盟;奉行团结协商,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反帝、反霸、反殖、反种族主义的政策。

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25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并无成文的章程,也不设总部, 但是定期举行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议, 协 17 调不结盟国家的政策。从1964年在开罗举行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起47国代表参加,到1995年的第十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参加,它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结盟运动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团结反霸斗争和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酝酿;推动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也制约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势力, 维护和平与发展主潮流。不结盟运动具有不结盟性质, 反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性质,和不稳定性以及深受外来势力影响的性质。

4.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七十七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 是在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集团。196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发大会上, 形成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参加国的成员有所调整,到1984年有127国参加。

七十七国集团的1967年10月阿尔及尔会议通过了《阿尔及尔宪章》;1971年10月的利马会议通过了《利马宣言》;1976年2月的马尼拉会议通过了《马尼拉宣言》和《行动纲领》;1979年2月的阿鲁沙会议,通过了《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谈判纲领》;1983年4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纲领》;1986年6月的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

此外, 七十七国集团对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1975年2月阿尔及尔会议通过的《工业发展与合作宣言及行动计划》;1980年2月新德里会议通过的《新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和1986年5月 巴西利亚会议通过了《巴西利亚声明》等都做出了贡献。

七十七国集团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它动摇了超级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它加强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酝酿, 并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5.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霸斗争

1960年9月14日,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伊朗、科威特等国代表在巴格达聚会,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亦称“欧佩克”。后来,阿尔及利亚、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联酋、厄瓜多尔等国陆续加入,使其扩大为包括13个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剥削,采取共同行动保卫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权益。欧佩克设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以及有关的委员会。总部起初设在日内瓦,1965年后迁至维也纳。欧佩克成员国通过每年两次大会,协调石油政策、反对欧美国际石油垄断财团对石油生产、提炼、运输、销售各方面的严密控制,维护自己的收益。

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储藏地和石油产地,也是原油输出地。70年代初, 中东的石油资源一直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世界上最大的八家石油垄断公司,控制了中东石油开采的37%, 其中有5家属美国的垄断公司。在1973年年中东战争期间和其后,中东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团结一致,开展石油战,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了石油标价和石油价格,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收回石油企业股权和实行国有化。

中东石油战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掠夺廉价石油资源的时代, 开始了第三世界国家真正掌握石油资源主权的新时期, 这对于第三世界维护其它资源主权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主地位, 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矛盾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触发了70年代以滞胀为中心的结构性经济危机;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列强长期以来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 推动了国际反霸斗争, 也分化了西方大国的政策, 迫使欧洲共同体和日本修正同第三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它还加强了产油国的经济实力,维护了民族经济和主权尊严, 为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并在短期内形成了海湾石油致富国;它也显示了团结反霸的巨大威力,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运用经济武器来制裁在经济上远超过自己的发达国家。

维护海洋主权和资源, 是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智利等九个拉丁美洲国家通过了《关于海洋法宣言》;同年拉丁美洲21个国家又通过了《拉丁美洲关于海洋法的宣言》;1972年又有10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国家通过了《圣多明各宣言》,坚持保卫200海里海洋权的立场,提出了200海里“承袭海”的主张, 由此,拉丁美洲国家兴起了维护海洋权的斗争。并迅速发展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的运动。到1983年,提出200海里领海、经济区或渔区已有89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共74个。1982年12月10日, 在牙买加签字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有119个国家, 到1985年有159个国家和实体。

此外, 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霸斗争还反映在南北对话的开展上。南北对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就建立国际经济秩序进行磋商的初步尝试会谈。南北对话取得实效的是欧共体和非加太组织的合作, 集中反映在四个洛美条约的签订上。

80年代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重要。1979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集中反映了南南合作进入了新时期。198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有26个国家参加的南南合作会议和同年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提出了一系列南南合作的具体措施。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曲折发展的启迪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曲折发展,是世界现代史必需回答的问题

第一, 从世界历史的长河看, 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苏联革命和建设75年, 需要一个摸索的实践过程。如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纲领宣称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取得“完全的、最后的胜利”, 要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建设论;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在二十年内要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 现正处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论;戈尔巴乔夫则在苏共二十七大修改为社会主义完善论。所有这些, 都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第二, 原有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 走上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匹敌或赶上他们, 要真正站住脚是困难的。

第三, 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 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 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 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试想英、法、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巩固都要花费200年、86年(1789-1875)、和一百年(1775-1877), 何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呢?

第四, 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它必然遭到来自资本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和遏制, 以至颠覆, 这种外部环境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 无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整个说来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切不可躺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睡大觉

要不要改革, 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 或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问题。而如何改革则同样关系到革命的成败问题, 苏联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杀车。30年代以来约半个世纪没有重大改革举措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80年代后期不顾实情的急剧改变带来的灾难都说明了这一点。回避改革过程既不能使人们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也不会有助于人们理解怎么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剧变。

苏联近半个世纪的过缓改革进程, 并未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 从而带来了积重难返的困境, 使苏联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 即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上在和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扩大;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实践上的社会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理论上的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以及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苏共领导和实践上苏共领导层特权腐化严重丧失先锋性。这些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内因。

如果把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唯一道路和模式相混同, 这显然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本世纪以来, 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既面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军事和经济封锁、政治包围以及思想文化的演变, 妄图扼杀社会主义制度或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另一方面, 又充满着推行苏联唯一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样化道路间的曲折斗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 绝不应拘泥于唯一的苏联模式

东欧的失利和苏联的解体说明必需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反对全盘苏化和全盘西化, 必需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 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还有中国模式等各种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资本主义在以发展为主, 同时存在严重困扰的双重趋势情况下, 腐朽趋势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原因受下列因素制约。

第一, 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机制的调整, 在当代还有相当的余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面。

其次, 社会生产力在当代世界所起的加速发展作用, 对危机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消。

第三,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仍富某些活力。以被普遍认为是实力地位开始相对衰落美国为例, 它的某些活力表现在: ① 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集团垄断所有制和私人经营兼顾;② 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

③ 垄断主体的民主共和制, 以垄断资本民主为主体的利益集团化,政治民主化趋势;④ 以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共和主义为主体的思想多元趋势;⑤ 向全球开放的外来移民潮以及美利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当代世界多样化统一的发展特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来, 世界的政治生活、经济制度、社会物质生活、思想文化观念和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 呈现了极其多姿多态而又相互依存的多样性统一的生动画面。当代世界上55亿多人口,数以千计的民族和种族、操着数千种不全相同的语言和语调、信奉一千多种不尽雷同的宗教信仰、展现了绚丽多采的文化生活及其千差万别的政治经济活动和制度, 生活在五大洲七大洋的同一个地球上,无疑这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然而这个地球现在变得越来越小, 生活在地球上220多个政治实体的人们越来越相互依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在加速度地发展, 无疑这又是一个走向趋同存异的世界。和50年前相比, 面向二十一世纪, 这个地球的多样性统一特色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各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当代世界的多样性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两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力量对比的消长和不平衡发展、多样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 迅速发展为遍及欧亚和拉丁美洲十余国, 突破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孤立和单一模式的发展, 打破了世界资本主义秩序的一统天下, 为多样化的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注入了新鲜活力, 开创了两类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竞争共处的新局面。在50年的竞争共处中各自发展自己, 展示优势, 揭露对方的弊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各有得失, 但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即: 不能相互取代,而要相互共存和平竞争;不要相互对抗, 而要求同存异;不要相互排斥, 而要相互开放。

其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元性。当代世界发达资本国家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深表现在五个相互联系的明显特点上。

1)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当代西方经济呈现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的交替情况;在两重趋势中,主要趋势是发展尤其是波浪式的发展。虽然,当代西方世界经历了8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但是发展的时间更长。从总体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较普遍现象, 而不只是个别现象, 不只是在个别国家、个别部门、个别地区和个别时期。虽然, 腐朽趋势在深化, 但是, 很难说目前在总体上腐朽趋势已超过了发展趋势。

2)垄断和竞争交替运行。在当代西方世界虽然自由竞争的基础地位不变, 但是自由竞争的独占地位早已发生动摇。垄断现象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的主要特征, 而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45年以来的当代世界, 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开始了国家垄断资本为主兼顾私人垄断资本和跨国垄断资本发展的新阶段。进入70年代以来, 国家垄断资本、跨国垄断资本为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同时兼顾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同时, 垄断和竞争相互交替和日趋完善, 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 逐步完善了反垄断和公平竞争的法规。

3)经济发展与改革调整相辅相成。西方国家的改革已从单纯应付危机型改革转向结构性调整型的改革。各个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功能, 并逐步注意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

4)不平衡发展和相互依存同在。一方面, 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的1/4世纪里美国独霸、日本西欧依附的态势逐步发生变化;70年代以来美国霸主地位开始相对衰落, 形成以美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力态势。另一方面, 西方世界集团化、区域化和一体化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区域化的趋势加强,80年北美经济区、欧洲联盟经济区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雏形的酝酿是它的集中表现。一体化的趋势在70年代以来也有迅速的发展, 联合国发挥着经济协调的作用。在西方世界的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中民族化占有重要地位, 各自的国家利益仍占中心地位。

5)社会经济现代化和局部生活贫困化共生。20世纪下半期西方世界的丰裕社会是和局部生活相对贫困化相联的。西方国家的高度现代化是和福利保障社会化分不开的, 普遍发展和完善了福利保障社会化制度,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福利国家。

第三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就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考察, 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仅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而且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扩大。

第四, 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扩大当代世界特别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尤为明显。无论就民族独立道路、就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来说都 19 很明显。1992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1990年时阿联酋人均GNP为19860美元, 而最低的莫桑比克仅80美元,两者相距竟为248倍。1992年阿联酋人均GNP为22,260美元, 而莫桑比克降到60美元, 两者相差371倍。

第五,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性发展。苏联、中国和欧、亚、古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原有国情和基础很不相同, 起步时间不一, 在各自的发展中又受到政策得失和外来因素的制约, 在发展道路和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第六, 各国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如前所述当代最有影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政治思潮充满着多元特色。

由上可见, 在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总走向中,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发展是普遍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和文化艺术等领域概莫能外。它不以社会制度的变更而转移, 反映了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离开以至否定当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 片面强调普遍性、统一性、全球化, 势必导致不符合国情、球情和实情的错误判断。当然同样重要的是夸大多样性、不平衡性, 否定普遍性、统一性, 也势必导致错误结论。

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

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相互依存和统一性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 影响全球的科学技术、世界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等经济联系的加深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带来的全球性重大影响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它大大加速了社会生活的全球化趋势、推动了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全球影响、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趋势。在当今世界, 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世界性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等经济联系的加深和集团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相互依存, 各个地区和国家协同发展则互利互补, 对抗拆台则损人害己。

其次, 超越国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人口控制、资源合理利用等影响全球问题的协调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当代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全球性的, 大气质量的恶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水资源污染和匮乏、森林和草原植被受严重破坏, 土壤沙化和耕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和稀有资源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对于全球的环境恶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加强环境合作,在环境和发展领域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成为各国义不容辞的义务。

至于当代世界人口激增, 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而且加速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老龄化成为世界性首先是发达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代世界的心移民浪潮和难民问题同样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各国协调对策。发达国家人口在全球人口中比例的急剧减少更使发达国家对21世纪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忧心忡忡。

第三, 维护世界和平, 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关系为全球关注的大事。50年来, 新的世界大战未能爆发, 这无疑是全世界人民和绝大多数反对世界战争的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结果。今后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上, 要防止新的世界大战重演, 依然依赖于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协同奋斗, 基于全球性依存有增无减, 一旦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将很难说有真正的胜利者。

第四, 杜绝毒品和预防犯罪, 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 控制艾滋病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显然, 这类社会问题的影响早已越出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全球性毒品生产、贩毒和禁毒;打击各类形式的“黑社会势力”、预防全球性类似劫机、杀伤无辜贫民等恐怖性犯罪;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的泄漏和使用;控制艾滋病、鼠疫等致命传染病的蔓延和医治癌症等致命病症;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犯罪活动;预防和打击信息革命以来出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传煤体犯罪;以及影响全球的自然和非人为灾害的防犯等问题都需要各国政府采取协调行动。

第五, 各国普遍面临的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发展和改革是当代世界的主潮流之一,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都无一例外地普遍面临的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

跨世纪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这种有利机遇在当前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解体后、世界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世界和平主潮中可望继续保持国际和平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在这个当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尽管局部战争增多, 但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现实可能性总的说来是相对缩小了。中国有可能赢得更长的世界和平的国际环境, 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大业。在新的格局形成中, 一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结束, 多极共存中新兴力量发展机遇增多, 有可能突破旧格局的传统框架开创新的局面。国际形势在利弊相较的总体上说是利多弊少的。

第二, 新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新产业革命同步发展的机遇。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纪之交已进入新的突破时期。在这场大变革中固然现代化强国、科技大国占有基础和实力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和前两次科技革命时引起的变化一样, 后起之秀往往会异军突起的。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的总形势,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在内有一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新的大变革中, 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就给处于起飞时期中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开发生产力的难得机遇。

第三, 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形式的提供的机遇。和1945-1990年代时的美苏两极冷战格局以激烈的政治、军事较量不同,走向21世纪的冷战后多极化格局,转向了以军事、政治斗争为后盾而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形式。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意识形态的较量虽然一直存在, 但是它实际上并在许多情况下是以退居后台的形式表现的, 并不总是将意识形态因素或什么“反共主义”作为处理国际的和国家关系的固定不变的原则基础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各国有选择发展制度、发展模式的自由、不干涉它国内政、互利互补等原则已越来越为国际反对霸权、反对强权政治的国家和友好国家所首肯。尽管西方国家不喜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也不喜欢西方国家坚持资本主义道路并把他们那一套制度和价值观强加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头上。然而这并不是说, 我们警惕西方国家的“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意味着要把意识形态因素夸大到其他因素之上, 以至忽略了导致苏东解体和新中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发展不快的关键性原因。实际上对于不同会制度国家来说都不容以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关系划线的准则, 都在实际上以利于国家利益的和平与发展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和速度、社会的进步、和谐与保持稳定情况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在跨世纪的90年代, 世界经济在起伏中保持增长势头, 而站在发展浪尖上的是亚太地区, 这种势头目前还在保持,这对处于亚太地区中心地位之一我国来说,显然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机遇。

第四, 西方国家周期性危机阴影的断续困扰、前苏东国家解体后尚未完全摆脱困境和非洲亚洲和拉美等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危机客观上也提供了中国的发展机遇。邓小平1983年说:“要抓住西欧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机”1985年又说:“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1991年说:“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 就是个机遇。”1992年又说:“要抓住时机, 现在就是好机会。”当然, 这样的机遇并不总是常在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寄希望别国的困境和发展缓慢的立足点上, 而主要靠自身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在当代世界的改革潮中, 我国正是在世纪末改革潮中后来居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上有较充分的回旋余地。

第五, 振兴民族和文化新精神提供的新机遇。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时代, 有一个在新的条件下再创民族文化新辉煌并在全球发挥更大影响的问题。中华民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有过举世公认的辉煌。15世纪前后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一个由中世纪转向近代世界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开始由盛而衰的反差,整整500多年的被动和挨打局面是我们永世难忘的。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似乎正面临着一场文化崛起的新浪潮。它的影响要比文艺复兴时期要广泛和深远得多, 但是人们对这场已悄然到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的认识还相当滞后。这对于一个走在全世界全方位开放前列的中华文化无疑带来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它既要在新的条件下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又可以充分地借鉴近现代西方和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 从而推动开创新的文化高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 20 代化的发展。一个团结振兴的新兴中华民族,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当代世界要具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强劲的竞争力;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华文化,要在全球更具有竞争力。

跨世纪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尽管中国发展的机遇难得, 但是面临的挑战和潜在危机同样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里涉及社会生产力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否建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增长,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协调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否真正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 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能否保持和发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客观地说, 在这些方面同样面临这十分严峻的挑战。

第一,实现2000年的“小康”目标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的艰巨任务。我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提出到本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的“小康”目标。这是按GNP10年翻一番的速度来计算的。1994年我国全年GDP总值是43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8%。按人民币计算“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但由于美元人民币和美元比值的变化和全国人口到1995年初已突破原定本世纪末控制在12亿的目标,1993年人均GNP只有490美元,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① 到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可能达到13亿(不包括台湾地区)。

②按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价为8:1 和“九五”期间年增10%左右的速度计算, 到2000年时人均达到800美元是有难度的。

③还必需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位数之内, 因为连年的两位数通货膨胀率使11.8%的GNP增长率大打了折扣。

第二, 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是一项新的攻尖任务。根据世界银行历年提供的全世界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三类GNP和GDP来分析, 至少达到上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时才够格称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而在现代化国家中又有上中等国家、发达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之区别。这里面的幅度和弹性是相当大的。但是因为:

① 人口在2040年前不超过17亿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② 连续60年保持年增长率为7.2%以上的增长速度,必须在世界历史上打破先例。

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硬币是十分艰难的。

④通货膨胀率务必控制在两位数以下。

⑤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以发达国家的停滞发展为条件的,世界银行几乎每年都提高了划分上中等国家人均GNP的标准。1983年上中等国家人均GNP标准为2050美元,1993年为4370 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番。因此要到达21世纪中叶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当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才行。

第三, 中国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问题上形势相当严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解决好贫富悬殊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道路。GNP和人均GNP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线。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人均GNP的情况说明整体富裕水平, 但说明不了是否共同富裕。目前在贫富悬殊问题上社会主义的中国和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谴、法国相差无几,比日本和德国要严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势必影响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四,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上要付出高昂的学费。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项完全崭新的伟大试验,资本主义的一套有用的应当借鉴, 但决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负面影响对推行改革开放,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无干扰。习惯势力、保守思想、改革过程中受到利益损害的集团及个人的不满情绪对转轨观望以至消极抵制。还会有一些人乘机混水摸鱼以图私利者, 给改革转轨大抹其灰。加上转轨没有经验, 无先例可行,有可能出现失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要求建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曲折是不现实的。这里尤为重要的关键是必须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协调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第一的检验标准。

第五, 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社会主义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预言中国要么以淡化意识形态来换取经济发展速度,要么强化意识形态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两者不可得兼。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同时真正确保四个坚持是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如果在我们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社会道德的大沦丧、政府官员的大腐败、传统美德的大抛弃, 封建腐朽的大泛滥、伪劣产品回扣之风大盛行和拜金主义大抬头, 那岂不是不幸被老外言中了? 那不是外国佬的和平演变而是我们自我演变!我们再也不能走穷社会主义的老路, 再也不能重捡起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棒, 高唱唯意识形态而不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老调。但是, 我们绝不能以淡化、软化精神力量和弱化文化道德素质换来物质现代化成果, 如果那样, 就不会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第六, 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实际上被推上了前台。和苏联在前台不同,90年代初期以来的新形势越来越显示中国的社会主义被推上了前台,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一极。中国作为“西方联盟”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现代史教案 篇2

本专题的高频考点有苏俄 (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 尤其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几乎年年考查。试题类型既有选择题, 也有材料解析题, 以选择题为主, 材料解析题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试题多以文字、图片或表格等材料为载体, 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 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 关注经济制度的创新、经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 试题还常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内容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考查。

针对上述考查特点, 给出2016年高考的备考建议如下。

1. 厘清现代世界历史的主线, 梳理基础知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并存、竞争与发展是本专题的一条大主线, 具体又分成苏联 (俄) 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与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2. 联系社会热点, 深化主干知识。本专题热点较多, 一是民生和欧洲债务问题, 包含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局限性、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福利的政策、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形成, 2008 年开始、延续至今的希腊债务危机等。二是2014 年11 月,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相继召开, 了解这些组织的由来, 认识其反映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三是2013年10月2日, 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并由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截至2015 年4 月15 日, 已有法、德、意、韩、俄、澳、印度、南非等57 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关注亚投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开行的区别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四是“一带一路”或新丝绸之路。

3. 加强比较联系, 提升解题能力。本专题各类比较点很多, 如俄国与中国革命道路、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苏联与西方工业化道路、苏联 (俄) 的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异同等。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 年海南卷历史第17 题) 1924 年, 季诺维也夫在俄共 (布) “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 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 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 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 A项错误;材料中“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说明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 认为这是“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只能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 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反对新经济政策, 认为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项错误。

变式练习1924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明确地提出:“得到明智管理的资本主义可能比其他任何可见的制度都能更有效地达到经济目标。”此观点

A. 完全否认了当时各国推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C. 准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D. 成为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紧扣“1924 年”和“明智管理”等信息解题。A项“完全”过于绝对;凯恩斯认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张对经济进行更“明智”的管理即国家干预,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凯恩斯准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C项错误;凯恩斯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 而这与20 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不存在任何联系, D项错误。

示例2 (2014 年北京卷文综第23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二战后, 美苏逐渐走向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 不属于经济上的对抗, 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为反击马歇尔计划, 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苏联在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B项正确;北约组织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 C项错误;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在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 D项错误。

变式练习学者王耀东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 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始, 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其依据是马歇尔计划

A.旨在稳定资本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

B.最早公开发出对苏联“冷战”的信号

C.导致欧洲出现两个经济集团的对立

D.造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峙局面

【答案】C

【解析】A项不仅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也是杜鲁门主义的目的, 排除;B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排除;马歇尔计划实施后, 作为反击, 苏联成立了以其为核心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欧洲出现了两个经济集团的对立, C项正确;D项与马歇尔计划无关, 排除。

示例3 (2015 年广东卷文综第39 题) 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8—19世纪, 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 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 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 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 世纪60、70 年代以来, 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 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 现代化理论从美国传入中国, 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 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要结合所学知识, 从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以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等国际环境作答;二是明确美国政府的目的 (企图称霸全球) ;三是注意提炼材料中有关20世纪现代化理论的内容 (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 。

【答案】二战后, 美苏争霸, 形成两极格局;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变式练习在人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近代西方世界的兴起, 有很多学者认为欧洲由于其自身发展出来的种种独特性, 创造了欧洲奇迹。然而学者弗兰克则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和全球化视角指出:“……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 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 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第 (1) 问, 根据材料一中从“1870—1914 年”到“1915—1944 年”的变化, 得出英镑货币体系的瓦解;根据材料一“1915—1944年”中的多个集团, 得出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无序状态;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必修二中“大萧条”和二战的历史教训, 战后欧洲经济实力下降、美国实力空前强大等即可。第 (2) 问, 根据材料一中“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 ”, 得出二战后初期, 世界货币体系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贸组织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 (1) 英镑货币体系的瓦解;二战前, 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无序状态, 国际货币体系混乱;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二战的历史教训;战后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经济实力下降, 美国实力空前强大, 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 二战后初期, 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世界市场,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 人类进入现代世界历史时期, 它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 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 现代世界历史基本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45年: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

第二阶段1945年至今: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17 年底, 某项法令规定:立即无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永久废除土地私有权, 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堂的土地, 连同其耕畜、农具、房屋和一切附属物, 一律交给土地委员会支配, 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该法令

A.得到了革命根据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B. 彻底消除了俄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因素

C.满足了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

D. 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2.列宁在《致美国工人》一文中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 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 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为此, 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政策是

A.颁布《和平法令》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

3.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 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 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的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 有利于民生

4.读图2。它反映了美国

A.完善了福利制度

B.扩展了中央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C.破坏了联邦体制

D.成功地解除了该时期的危机

5. 资中筠在《美国的强盛之道》一文中指出:在政府改良中, 罗斯福的新政可称承前启后, 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 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划时代的影响。这里的“划时代的影响”主要是指

A.使自由主义复兴

B.缓解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局势

C.遏制法西斯势力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6.20 世纪60、70 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 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 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 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 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发展

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英国民众内心迷茫与孤独

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经济高速发展

7. 美国怀特计划强调, 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 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

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

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

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

8. 在很大程度上, 美苏“冷战”期间的冰冷“和平”, 正是靠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恐怖平衡”来维系的, 或者说, 是靠人类的求生本能和美好愿望来维系的。这说明

A.美苏“冷战”加剧世界的动荡不安

B.核威胁导致美苏的军备竞赛

C.美苏核均势客观上维护了和平

D.“冷战”期间局部战争与和平共存

9.2012 年2 月22 日,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 但在该过程中, 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

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达到目的

C.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

D.国家理想被国际歧视无情地掣肘

10.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 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 (WTO) 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 年1 月24 日启动, 以APEC清单为基础, 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

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11. 从2006 年的blog, 到2009 年的mini blog , 最受网民喜爱的应用媒体以年为单位变换 (如图3所示) 。这表明

A.传统媒体正逐步消亡

B.互联网已在世界普及

C.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

D.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12.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流行着一个被西方评论家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的小说流派。该流派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等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 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 加速节奏的跳跃, 使情节缺乏逻辑联系, 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下列作品与该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B.《人间喜剧》

C.《苹果车》D.《等待戈多》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 个小题, 其中第13 小题28 分, 第14 小题24 分, 共52 分)

13. (28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中, 这两只手相互矛盾、相互交替, 形成一种重要的历史现象——经济政策的“钟摆运动”:从注重国家干预之手的重商主义, 走向积极推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自由主义, 继而“回归”重视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 随后是新自由主义重新力推“看不见的手”, 18年后又走向欲求两只手平衡的“第三条道路”。这些政策和理论的变化犹如钟摆, 摆到极限, 必然回摆, 力图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与稳定之间调节和平衡。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1979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伊始就讲:“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被政府控制或统治着的话, 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1981年, 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演说时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影响力, 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或人民权力之间的区别……我们当前所遭遇到的困难, 和由于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

——黄安年《20世纪美国史》

材料三陈云同志说, 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 鸟不能捏在手里, 捏在手里会死, 要让它飞, 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 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 那么, 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 (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撒切尔和里根的基本经济主张及其产生的影响。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陈云观点的理解。 (12分)

14. (24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2年年中, 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 在利莫日发表讲话时强调说, 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 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 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 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二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 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 这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 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 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12分)

(2) 运用有关史实, 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9分) 综合以上材料, 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 该法令是苏俄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 D项正确;A、C两项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作用;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2.B 【解析】根据材料中“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等信息, 可知是苏俄政府新经济政策有关工业措施的内容, B项正确。

3.B 【解析】从材料中“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的表述不难判断出,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通过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 来协调企业之间以及劳资之间的关系, B项正确;《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是加强政府对企业生产的干预与指导, 而不是实行国有化, A、C两项错误;强化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而不是工业方面的措施, D项不合题意。

4.B 【解析】从图表看, 1934 年之后, 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比例逐步提升, 正好符合此时罗斯福新政实行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状况, B项正确。

5.D 【解析】由材料中的“政府改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力,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项符合题意。

6.A 【解析】从材料“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我留在这座豪宅里, 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可知, 西方国家用税收来关照百姓生活, 符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内容, 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的财政状况, B项错误;“享受着阳光午后”与“迷茫与孤独”不符, C项错误;“新经济”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 与题干时间不符, D项错误。

7.C 【解析】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反映的是二战后期美英在争夺对资本主义金融的控制权, A项是现象, B、D两项是其目的, 二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各自的经济实力, C项正确。

8.C 【解析】材料说明美苏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在客观上保证了世界的和平, C项正确;A、B两项与题意相悖;D项表述虽然准确, 但不是材料论述的主题。

9.B 【解析】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反映的是其谋求政治大国的意图, 同时材料中的“但”字说明日本已认识到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难度非常大, B项正确。

10.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通过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来推动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实施,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形式, A项错误, D项正确;B项错误, 中国目前还不是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者, 更谈不上主导作用;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且各国市场的开放并未完成, C项表述不合题意。

11.C 【解析】从题干“网民喜爱的应用媒体”可知图示内容的含义。A项从图文信息中无法得出, 也与实际不符;B项理解错误;应用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C项正确;D项与图文信息不符。

12.D 【解析】由材料中的“20 世纪60 年代”“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 加速节奏的跳跃, 使情节缺乏逻辑联系”等, 可知该文学流派与现代主义的特征相一致。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C两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D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 (28 分) (1) 以经济运行模式为核心, 以社会稳定为目的;呈现“钟摆运动”的特点, 周期渐短;存在矫枉过正现象;由单纯重视市场或计划到两者并重。 (8分)

(2) 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2分)

影响:使经济逐步摆脱了“滞胀”困境;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和调控模式;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3) 陈云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搞活经济的手段, 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体现了尊重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的思想。 (3 分) 英国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中, 成功运用计划与市场两只手的力量, 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 当凯恩斯主义失灵后,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运用新自由主义进行经济调整,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9 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 就可酌情赋分, 但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14. (24 分) (1) 目标:摆脱美国控制, 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实现独立自主;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 (6分)

背景:二战后,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法德矛盾的和解。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2) 说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美国敌视新中国有关;中苏关系的恶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减轻中苏关系的负面影响。 (9分)

世界现代史达标测试卷 篇3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建立

C.第一国际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

2.社会主义制度为今天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全面崛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与其诞生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B.苏联成立

C.农业集体化D.“一五”计划

3.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

4.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三国协约

C.雅尔塔体系D.三国同盟

5.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见下页图)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条约中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6.华尔街向来是世界金融的中心,它的一举一动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当前如此,过去更是如此。“1929年10月24,美国纽約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A.生态环境的恶化

B.经济危机迅速蔓延

C.霸权主义的影响

D.恐怖主义的泛滥

7.小华听到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上世纪30年代某个国家干预经济时兴办的一个公共工程和蓝鹰运动等,由此小华断定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是()

A.巴黎公社运动B.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D.辛亥革命

8.奥巴马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以史为鉴,出台了一系列复苏经济的刺激计划。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干预经济B.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C.采取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9.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主要原因是()

A.欧洲面临世界大战威胁

B.希特勒掀起反犹狂潮

C.爱因斯坦支持德国共产党

D.希特勒大量焚毁书籍,德国的科研条件差

10.“饮鸩止渴”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它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两国在一次会议上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1.下列重大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诺曼底登陆②德国进攻波兰③慕尼黑阴谋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1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太平洋战争爆发B.雅尔塔会议召开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波茨坦公告》发表

13.漫画能生动地反映历史。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从这幅漫画中,我们获得的最主要的历史信息是()

A.希特勒是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

B.希特勒死有余辜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D.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

14.下图中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政府签署投降书的时间分别是()

A.1945年4月8日,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2日,1939年9月1日

C.1945年5月8日,1945年9月2日

D.1945年8月15日,1941年12月7日

15.最先发出“冷战”信号,主张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西方政治家和事件是()

16.李娅同学告诉我们,1975年她叔叔曾出国到当时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留学,那么,这个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17.今天,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欧盟各国,而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有利于协调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D.有利于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18.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除了自身原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益于()

A.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B.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美国的扶持

1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经济的滞涨

20.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1952年埃及独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21.2010年9月2日,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在华盛顿举行了近两年以来的首次直接谈判。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哪两方存在冲突()

A.美国与巴基斯坦

B.印度与巴基斯坦

C.以色列与美国

D.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2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让中国这一古老说法变为现实的行业是()

A.钢铁制造业B.汽车制造业

C.信息产业D.飞机制造业

23.右图是某个国际组织的标志,她诞生于二战期间,曾经被西方大国操纵,但现在正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着贡献,她是()

A.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United Nations

C.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D.Non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24.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我国居民逐渐抛弃了传统饮食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

C.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了我国市场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25.世界名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它是20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其作者是()

A.毕加索B.德莱塞

C.罗曼·罗兰D.贝克特

二、简答题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类与生俱来具有发明创造的能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物质生活的丰富都与发明创造离不开。

(1)结合图一及所学知识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2)图二中展示的20世纪最重大的也是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是什么?

(3)结合图三说说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

(4)图四展示的是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哪个国家于什么时间建成的吗?

(5)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请列举中国政府为发展科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三、材料解析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

材料一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史称“慕尼黑会议”。会议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规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材料二法西斯的暴行。

材料三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请回答:

(1)毛泽东说:“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将是一切反动政策的发展规律。”结合材料一,说明绥靖政策的實质和恶劣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说明法西斯的罪恶行径。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说说这两次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5)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三次闪击事件。三次闪击事件后,世界上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什么宣言?结成了什么联盟?

四、分析说明题

28.阅读材料,分析说明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上海举行。世博会向来有“经济奥林匹克”之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次世博会吸引了众多经济界人士前来“淘金”。在俄罗斯国家馆日期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率领上千人代表团赴沪展开密集日程,并亲自通过视频推介有俄罗斯“硅谷”之称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吸引中国企业家赴俄投资。

材料二吉利作为民族汽车品牌和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代表之一,2010年3月28日成功收购美国沃尔沃汽车公司。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变化:上世纪80年代是以广东等地为龙头,主要加工轻工类产品然后出口;上世纪90年代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中国步入“世界制造工厂”阶段;进入新世纪,对外开放已从“引进来”向“走出去”拓展——在一些国家联合开采石油、铁矿,在不少国家承包工程项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你认为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请你分析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五、活动探究题

29.活动主题: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到两极格局再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

[“火山口上”的体系]

材料一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右图为签订和约的会议现场。

(1)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作出“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这一评价?

[“同仇敌忾”的盟者]

材料二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他们曾经是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

(2)“他们曾经是同仇敌忾的盟者”,美俄成为盟者是在什么时候?

[“两极对峙”的格局]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人类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材料三如下图。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抗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请你说说它们形成的情况。

(4)美、苏经历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冷战”开始和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多元发展”的世界]

材料四

(5)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普京的话有什么含义?苏联解体于何时?

材料五“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6)材料五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1.D2.A3.D4.A5.D6.B7.C8.A9.B10.C11.D12.C13.D14.C15.B16.C17.A18.D19.B20.D21.D22.C23.B24.D

25.A

二、26.(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1996年,世界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3)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4)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制订863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三、27.(1)实质:希望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2)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3)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日本法西斯血腥屠杀中国人民。(4)1942年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实施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5)德国闪击波兰、德国闪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四、28.(1)经济全球化。(2)材料二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3)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世界现代史教案 篇4

第七章 马其顿——希腊的兴起与扩张

一、马其顿的兴起与称霸希腊

马其顿地处希腊边疆,居民成分复杂,文明开始较晚,希波战争时期才开始与希腊人接触,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同希腊各邦往来日益增多,并逐渐随希腊的衰落而强盛起来。

马其顿是在腓力二世时期(公元前350—336年)发展起来的,腓力年轻时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也熟知希腊各邦间的矛盾。他执政后,控制了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加强王权,他还进行军事改革,创造了马其顿方阵,方阵两翼配有轻装步兵和骑兵,中间为纵深、密集的重装步兵队形。腓力凭借其富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利用希腊城邦间的矛盾,占有了爱琴海北岸广大地区。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大败雅典、科林斯、麦加拉等邦组成的联军,希腊各邦实际已处于被征服地位。次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了各邦会议(仅斯巴达未参加),会议宣布,希腊各邦保持和平,成立联盟,进攻波斯,并禁止重分土地,禁止废除债务等。马其顿从此成了希腊的领导者。

二、亚历山大东侵与帝国的形成

科林斯会议后,腓力还没来得及东侵亚洲,第二年就被刺死。其子亚历山大继位(公元前336-323年),即亚历山大三世。他曾师从亚里斯多德,深受希腊文化熏陶,颇具才能又野心勃勃。腓力死后,马其顿内部、北方部落、南方底比斯人先后骚动、起义,亚历山大全部予以残酷镇压。

从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首先占领小亚,接着向叙利亚推进,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亲率大军抵抗。公元前333年秋,两军会战伊苏斯,波斯溃败,大流士三世的家属全部被俘,大流士三世要求议和,但亚历山大拒绝和波斯议和,南进腓尼基,公元前332年将其攻灭,接着进军埃及,在亚历山大表示保护和支持神庙祭司后,埃及祭司便宣布亚历山大为太阳神之子,古代法老的继承人,亚历山大轻而易举占领了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进军两河流域,在高加美拉再与波斯决战,亚历山大大胜。大流士三世仓皇东逃,后被杀。亚历山大进入波斯本土后,洗劫了波斯几个古都的王宫和金库,取代了波斯帝国的统治。

亚历山大入侵中亚时遇到当地部落的顽强抵抗,公元前330-328年间都在中亚。这期间马其顿、希腊人中有人反对继续东进,受到镇压。亚历山大同时采取拉拢波斯和中亚贵族的政策,他自己娶一中亚贵族之女为妻。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从巴克特里亚向南亚次大陆进发,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他在此受到顽强抵抗,同时他的部下也疲惫不堪,无法再前进了,于是被迫退兵。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军兵分两路,于次年退回巴比伦城,该城成为亚历山大的都城。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征服波斯帝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波斯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已十分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很腐朽,因此亚历山大只经过两次较大战役就灭亡了波斯。

亚历山大帝国在短期中的征服中迅速建立起来,但是它同波斯帝国一样不巩固,因为他在继承波斯帝国的同时,也就继承了波斯帝国中的全部矛盾,而且加上了马其顿、希腊人与东方各族人民的矛盾,因此亚历山大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三、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的部将纷纷争夺地盘,互相混战,造成帝国迅速瓦解。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基本分裂为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

亚历山大死讯传到希腊后,雅典很快组织了一次反马其顿战争,并在开始时取得一定胜利。但从亚洲来的马其顿援军打败希腊盟军,希腊又落入马其顿之手。随后,亚历山大部将争权混战,马其顿王位几次易手,希腊各邦动荡不安。公元前276年,安提柯王朝统治了马其顿,公元前168年,罗马灭亡马其顿,希腊于公元前146年落入罗马统治之下。

四、希腊化时期的主要国家

五、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古代希腊文化的基础是奴隶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艺术和科学,”(恩格斯)从公元前四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为一些大小王国起,到公元前一世纪它们完全被罗马灭亡为止,这是希腊人统治近东文明古国的时期,这些王国的文化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有着继承的关系,当时各种著作也是用希腊文写的。不过,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也是分不开的,其中包含了东方人民的贡献。以前希腊人的文化中心是雅典,而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是亚历山大里亚。

1、科学

自然科学在这一时期有明显的发展,这与东方古国天文、数学的长期发展分不开。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学者。

欧几里德,长期执政于亚历山大里亚,撰有著名的《几何原本》13卷,奠定了古典几何学的基础。

萨摩斯人亚里斯塔克斯曾提出日为中心的假说,他认为,恒星和太阳不动,大地以圆形轨道绕日而行,太阳就在轨道的中心。不过,现存的他的唯一作品《论日月的地下和距离》却是以地心说为基础的。昔兰尼人厄拉托斯提尼曾任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长,不仅精于数学、天文、地理,而且长于历史、语言、文学、哲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论大地测量》中首次相当准确的算出地球的周长,并大体测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和距离。

比提尼亚人希帕库斯研究天文观测中的视差问题,从而首次得出了可以测定日月大小和距离的实用的方法,但是他又提出了一套太阳和月亮运动的理论,为以后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先驱。

叙拉古人阿基米德既是多种机械的发明人,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在数学、力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障碍,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方面没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相反,随着以后奴隶制社会危机的到来,这一切在欧洲几乎被遗忘了。

2、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三个流派,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出奴隶制城邦没落时期的特点。

伊壁鸠鲁,长期在雅典执教,是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德漠克里特的思想,他也认为万物皆由极小的原子构成,但他与德漠克里特又有不同之处,他认为,原子不仅有形状和大小的属性,还有重量的属性,原子除了作直线运动外,还可以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产生偏离直线的运动;在认识论上,他重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认为,人们在解释感觉时可能有错误,而感觉本身不会有错误,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要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就是要消除苦恼,促成快乐,而这种快乐不可能靠纵欲来达到,只能从心情宁静中去寻求;他视社会政治生活为苦恼之源,主张离群寡居以求宁静,这正反映了这位城邦没落时期的哲学家的没落的情调。

斯多葛派的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公元前335—263年),他20多岁时移居雅典,以后长期在雅典的画廊向游人讲学,得到很多人的信从,因此这个学派被称为“画廊学派”,意译为“斯多葛派”。这一学派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一方面,他们认为世界由火而生,由火而灭,很近似赫拉克利特的见解;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决定整个世界的是世界理性“逻各斯”(道)。这样,他们的哲学就又带有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色彩。这一学派很重视伦理道德说教,号召人们克己制欲,刻苦的生活,严肃的治学,他们在政治上已经摆脱了城邦的框架,认为人人都是世界公民,不论是哪个民族或哪个阶级在世界理性面前都是平等的,不过这种平等已不是城邦繁荣时期公民在权利方面的积极的平等,而是在世界理性面前或命运面前大家都很渺小的消极的平等,这在实质上是奴隶制城邦没落时期的一种悲观思想。这一派发展到罗马帝国时具有更浓厚的宿命论的悲观色彩,后来对基督教也有一定影响。

犬儒学派的创始人被认为是安提斯提尼(约公元前455—360年),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的哲学主张是:快乐基于美德,美德基于知识,并且是可以教养出来的,凡是知道什么是美德的人就会行美德,凡有此知识的人就不会失去它。他强调美德和力行,重在伦理方面的说教。这一学派的实际奠基人是狄奥根尼斯(公元前400—325年),他从故乡西诺普逃到雅典,大概受了安提斯提尼的影响。他一生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却认为:快乐得自一个人本身自然需要的满足,得自以最俭最易的方法实现这种满足,凡是合乎自然的事皆不得视为下贱或可鄙,皆可并皆应于大众之前为之。他因为这样主张并这样生活而得了一个绰号“犬”,“犬儒学派”因此得名。这一学派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秩序都持否定态度,但不是用积极的斗争方式去否定,而是用消极的回到自然的方式以表示否定,这是奴隶制城邦没落时期失望的下层人民的消极思想的反映。

总之,公元前三到一世纪的文化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有传统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以前的文化在多方面都表现了希腊各城邦公民对于现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总的倾向是积极的,而这一时期则表现出城邦没落时期人们消极的精神状态,这说明,希腊的奴隶制国家经过发生、发展而到了衰落阶段,希腊人的文化同样也经过发生、发展而到了逐渐衰落的阶段。

教学主要内容

1.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经过及影响。2.希腊化时代的历史地位、文化成就及特色。

学术争论:

1.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作用问题 2.关于希腊化文化的问题

思考题:

1、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经过与历史影响。

2、比较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的不同特色。

世界现代史学习心得 篇5

历史,记载了过往发生的种种。每一页,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都在述说着一段经历。而学习历史,则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前人的经历,学习他们的好,摒弃他们的错,参考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策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然而,世界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现代史,就值得人们去深刻体会,细细地品味。

《世界现代史》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一战后至2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1917-1929)。

⑴人类开始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时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这一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多的内战,粉碎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策动的武装干涉和叛乱,巩固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⑵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恢复和相对稳定发展。

一战使欧洲列强损失巨大,英、法、意等国经济状况普遍恶化。美国却因一战大发横财,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实现了由“英国时代”到“美国时代”的更替。日本也借一战之机,迅速崛起而成为东亚霸主,经济实力与欧美列强相差不远。在美国“金元”的帮助下,西欧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在2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以美国柯立芝繁荣最为典型。

⑶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及调整。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分割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中东、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奠定了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围绕着“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20年代调整国际关系处理各种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会议谈判、签订条约等和平手段去解决问题。其间,协约国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做了两次调整,即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德国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不仅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加快了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

⑷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出现高潮。由于一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各国呈现出不同类型和发展道路。中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多数国家还是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民主运动。它们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趋向瓦解。第二阶段: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二战”结束。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民主政治与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关健点,由此引发了世界局势巨大变化。为了摆脱危机,美英法等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走出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德、日等国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⑵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逐步扩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率先展开。但由于中、埃、西等国各自为战,未形成联合斗争,再加上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和一些大国的中立自保,30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未能遏制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⑶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问题。

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0年代,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日益严重。•1935•年至1938年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对苏联乃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损害极大。

第三阶段:“二战”后的世界(1945——20世纪90年代初)

⑴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两极格局,史称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军事优势,确立霸权地位。苏联组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针锋相对。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两个超级大国在30年的争霸中互有攻防,竞争激烈,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新、旧格局正处于交替之中。

⑵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战”后,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80年代后期,东欧和苏联的改革失误,自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中国经历了“文革”的劫难,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进一步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主要作用,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在美国资本的扶植下,经济得以恢复。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联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从1973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8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与美国相比,西欧、日本相对滞后。

70年代以来,欧共体国家和日本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以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美国称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呈现出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向发展,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⑷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兴起。

“二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力量的壮大,民族意识的增强,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90年代初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基本上获得独立,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力量继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第三世界各国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在经济上仍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它们联合起来,正在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通过对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或大国崛起)的学习,我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要坚持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的统一;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懂得改变);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等。同时我对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或中俄关系(或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的认识也有了部分增长:(1)如何健康发展:应加强对话,平等交往;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与交流;(2)意义:符合两国人民意愿,有利于两国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通过本学期对《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它,我知道了中国在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低下,因为中国贫穷落后政府腐败,其突出表现在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中都有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②两极格局:空前提高,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再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因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成为多极中影响日益增强的一极。从这些历史的奋斗经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是个真正伟大的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不管经历多少的风浪与波折,我们都能够顽强地站立起来,为实现国家目标,为改善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努力。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是党制定了正确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方针,才引领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地向目标奋斗,少犯错,少走冤枉路,让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不断崛起的新秀。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反思 篇6

课例: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二节“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课中,该课题涉及到含有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将涉及到每个国家有关方面内容分配给各个小组的同学。让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去看书,并整理出来,成约有3--5分钟左右的发言稿(各个小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要求各个小组的同学推选一名同学,作为“该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准备到讲台上来进行“新闻发布”。由于要举行“新闻发布”,所以,班上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同学都想跃跃欲试,争当“新闻发言人”。这个过程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

接着,就是第二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每个“国家”的“新闻发言人”上到讲台,而下面的其他同学则都是“新闻记者”,当“新闻发言人”介绍“本国”20年代的政治、经济、外交情况时,台下的“新闻记者”则很认真的听讲,以便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学反思《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反思》一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世界现代史教案 篇7

关键词: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自19世纪末现代农业的热潮掀起之后,各国相继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然而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目前约有8.3亿人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因此,为满足国家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摆脱农业发展的困境,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

虽然目前现代农业在各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日益暴露了很多问题,反映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资源消耗,高投低效

世界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我国已达到5%,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水资源消耗量也以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我国作为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现存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5,如果不采取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水资源问题将可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世界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的40%~80%,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我国农业投入产出比仅为5,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投入产出比已达130[2]。

1.2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008年,世界化肥平均使用量(折纯)22.5 kg/人,除草剂平均使用量(折纯)约0.17 kg/人,杀虫剂与灭菌剂使用量(折纯)约3.45 kg/hm2,主要农产品农药超标率达20%,有机氯停用10年仍有较高的检出率。以上不计环境成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富营养化湖泊达52.45%,水土流失量平均为230亿t/年,15%耕地已经不再适合农用,温室气体中约13%来自农业,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近半个世纪生物入侵种类达50万种[1,2]。

1.3 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独立性产业特征明显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各国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例如日本20世纪70年代,20~60岁劳力占农业劳力2/3以上,而到90年代55~75岁劳力占农业劳力2/3以上。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农业产业大都是独立性的产品生产,属于单纯的经济活动,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在区域生态文化价值的提升上,农业产业贡献小,一些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解决饥饿与贫困问题。

2 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20世纪末以来,现代农业产业日益成为高新技术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贡献点,也日益成为具有较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目前,农业产业在世界各国主要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

2.1 高科技

向高科技密集的集约化、精确管理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得到了应用,形成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协作配套体系,积极推动了高科技密集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不断反馈与革新,使得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成为国家农业获益的产业。例如智能化系统使得农业由经验化生产管理到如今的科学化管理,温室大棚内的精量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产品保鲜储藏技术消除了时鲜产品的季节影响等[2,3]。

2.2 高生态

向资源节约、产品和环境安全的生态型方向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快速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产优质安全的生态型产品已成为农业追求的方向[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提出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模式转变的要求,对于高档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不同国家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农业环境保护、安全产品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3 多元化

向区域优势突出的多元链型、多功能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等立地条件的不同,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调依据优势进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借助这种区域化优势,实现了农产品加工的多层次和多环节的转化增值,促进了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单一型向多元链型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1,2,3]。例如玉米在美国就有200多种加工产品,增值数倍至数十倍,效益显著。多元化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也体现在自身的多功能上,兼顾了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价值的挖掘。例如世界各地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农业服务业的兴起,充分显示了农业多功能的发展趋势[1,2,3]。

2.4 一体化

世界现代农业正向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展。由于现代化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加速了大区域范围的农产品交易乃至全球贸易的发展。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加工、储运和营销检测等体系,制定包含农业生产和加工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农业向着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展[4]。例如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程度就比20世纪90年代提高了1/2~2/3,美国78.5%的农产品物流链条为“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与连锁店—消费者”。

3 后现代农业的提出

后现代农业(Post-modern Agriculture)是近几年在后现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Jay Mc Daniel,2007),是迄今为止农业发展的最高形态,自从其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弗洛登伯格认为,后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5]。我国后现代农业网上也有关于后现代农业的概念诠释,认为所谓后现代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的,两者的概念区别并不是时间上的,而是内涵的差异,后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现代农业以生物产品生产为首要目标,以资源消耗能力为主要的技术追求,以生产能力和经济收益为主要任务,基于农业自身考察农业的发展问题,把农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后现代农业则重视农业的生物后产业、生物外产业、农业的三产融合,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能力,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是一种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农村的三生协调,农村城市化道路重视农业与其他产业、地区的协调,重视农业的产业外功能,如生存、生活、社会本性(情趣、交流与领悟)等。笔者认为后现代农业是继现代农业之后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它并不是完全独立于现代农业,而是在现代农业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转化,从强调经济价值到强调生产、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五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构建高效的农业产业链或产业群,它是全球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4 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加速提高,农业发展既有必要,也有条件跳越“现代农业”的范畴,直接进入“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突出以下6个特征。

4.1 先进性

运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管理、实施先进经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后现代农业。加强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以及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作制度研究,尤其要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和管理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物、工程、农艺、农等技术的集成应用,重视科技要素对于农业的投入[1,2]。各地应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向着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精确度和高标准的先进化方向发展。在管理层面上,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制度和政策,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后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4.2 安全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首先要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包含数量和质量2个层面,尤其是粮食安全性问题。在数量问题应对上,需要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减轻粮食及其他食物的需求压力[2]。通过科技要素的不断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在质量问题应对上,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力度,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4.3 生态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融生物适宜性、资源保育性、环境保护性、生态平衡性与能量低耗性等生态化方式于一体。后现代农业应体现人与其他生物及其环境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物种保留与资源可再生的环境。国家或地方需制定和完善资源利用保护政策,组织力量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物质循环利用问题、生态平衡问题、能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施肥、灌溉、生态养殖、农用化学品替代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全方位有效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进农业的生态化进程[1,2,3,6,7]。

4.4 多功能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体现产品供应、经济增效、景观欣赏、生态服务、科技带动、文化展示等多功能性特点。这些虽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都有体现,但综合性不强。后现代农业应在满足农业发展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挖掘农业的全方位价值,赋予有限的土地以多种功能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4.5 本原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追求农业的本原性,体现生活情趣、滋养人体、领悟人生与享受自然等特征。随着社会化发展步伐的加速,人们对于田园绿野、农事体验等方面的向往日趋强烈,很多大都市白领通常利用节假日驱车乡下,体验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以释放工作压力。因此,后现代农业发展应当迎合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给予农业以大自然的本原性。

4.6 城乡协调性

城乡协调性将是我国后现代农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征,这主要源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的国情。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对策时,需要兼顾农村的利益,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城乡统筹。例如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中的地力补偿机制,在城市生态廊道设计中融入农业要素等措施,保障农村的土地财产[2,8]。

4.7 利农性

在后现代农业发展中应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政府或企业可通过创品牌、做推介、建网络,帮助农民对接市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千家万户农民与实用科技对接;组织农资配送公司,为农民提供放心肥、平价药,做好农业后勤服务;帮助农民贷款,促进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2,9]。

参考文献

[1]YE X J,WAN Z Q,LI Q S.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vement in ModernChina[J].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02,92(2-3):261-281.

[2]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106-109.

[3]TIAN S.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he-toric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2(3):359-368.

[4]HANS-ERIK U.Energy productivity of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lessonsfrom the transition of Swedish agriculture[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Environment,1999,73(1):63-81.

[5]D.R.格里芬.精神性与社会[M].纽约: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8.

[6]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7][澳]大卫.费罗伊登博格.走向后现代农业[J].周邦宪,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06-113.

[8]陈柏峰.土地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4):57-64.

现代“雨人”的神秘世界 篇8

一周学会冰岛语

一个英国摄制小组拍摄了一部以丹尼尔为主角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制片人给丹尼尔布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个星期内学会一门外语,而且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的冰岛语。

丹尼尔在冰岛住了一个星期,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练习。一周后,当丹尼尔出现在电视节目的直播现场时,主持人说:“我真是太惊讶了。他回答了我们的所有问题。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学会了冰岛语,这真是太棒了。”

惊人的数学天赋和记忆力

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目前大约有50位真正的“白痴天才”,而英国小伙子丹尼尔·塔米特和其他“白痴天才”都不一样:他吐字清晰、非常自信,拥有“白痴天才”所特有的天赋,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

丹尼尔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是令人震惊的。如果问他4个31相乘等于多少,他能马上说出正确答案——923521。当采访他的记者说出“我出生在1931年11月8日”时,丹尼尔马上说道:“1931是一个质数。你出生那天是星期天。今年你的生日是星期三。”

除了惊人的数学计算能力外,丹尼尔的记忆能力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丹尼尔第一次震惊全世界,是在牛津大学表演背诵圆周率。在那之前,丹尼尔只花了几个星期进行准备,他说:“我坐下来拼命记这些数字,一次就可以记住好几百个。”当他出现在牛津大学时,他那惊人的记忆能力就像冲出水闸的洪水一样奔流不息,在5个小时里,他一共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22 514个数字,而且一个不差。

轻度自闭症

丹尼尔之所以被归类为“白痴天才”,是因为他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艾斯博格综合征——一种轻度的自闭症。

丹尼尔回忆说:“我高兴的时候经常会拍手,或是抓自己的手指和嘴唇,结果小朋友看到了就会学我的样子笑话我。我就用手指塞住耳朵,迅速地算2的倍数。2、4、8、16、32、64……”他说,“数字是我的朋友。它们很可靠,能让我信赖。”

如今,自闭症在丹尼尔身上还时有表现。“如果大街上有很多人的话,我会觉得在那里走路很难。如果周围很吵,我会用手指塞住耳朵。”这种焦虑感使他非常恋家,他不能开车,很少出门买东西。

开博客、写书

幸运的是,丹尼尔并没有像其他“白痴天才”那样,完全缩到自己神秘的自闭症世界里。丹尼尔认为,是自己的大家庭逼迫自己学会了适应。他说:“我的父母有9个孩子,他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意识到必须为自己做点什么。”

目前,丹尼尔经营着自己的教育公司。他还写了一本讲述自己经历的书——《生于蓝色之日》。此外,他还经常给自闭症孩子的父母进行励志演讲。丹尼尔还开了自己的博客。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丹尼尔一直试图保持低调的生活。他说,自己非常愿意充当大脑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但对于出钱让他展示自己技能的邀请,他几乎全都拒绝了。

大脑研究的无价之宝

美国加州大脑研究中心的拉曼坎德兰博士在对丹尼尔进行详细的测试后表示:“他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的表达很清晰,人也很聪明,他既可以进行社会交往,又可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反省。”

由于丹尼尔能描述自己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因此他对于研究大脑的科学家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拉曼坎德兰解释说:“大脑如何进行运算——比如,我们是如何计算出17减9的结果的,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拉曼坎德兰说:“在科学界,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奇怪的事物,往往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向,有时候更能为我们提供一把金钥匙。”

至于“白痴天才”形成的原因,拉曼坎德兰博士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受过伤。他说:“一种可能是,大脑的其他许多部分变得无法正常运作,于是病人就会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剩余的区域。许多临床证据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一些病人在中风之后,艺术天赋会突然增强。”

这个理论似乎也能解释丹尼尔的情况。丹尼尔在4岁时曾患过一次严重的癫痫症,他也相信那次癫痫症的发作促成了自己现在的状态。正是在那之后,数字在丹尼尔眼中不再只是数字,他突然拥有了一种被称为“联感”的罕见能力,即通过一种刺激能激发起另一种感觉的状态。

上一篇:车间师带徒工作总结下一篇:师徒结对活动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