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篇1

小的时候,只要让他吃饱了,睡够了就好了,完全不用考虑太多其他的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也逐步开始变得叛逆与爱顶嘴,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任何事都听父母的,随便哄两下就好了。

这时我们就要懂得学会倾听他的心声,要学会帮他分析问题,引导他去正确地解决问题。他开心的时候我们跟着他一起开心,他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帮他排解,他失落的时候我们要给他打气。总之,我们要能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无话不谈,让孩子充分信任我们。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儿童的生活我们也都经历过,因此我们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里来看待童年,我们应该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童年生活是短暂的,一去不复返,想想我们小时候,那时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的下一代享受到了这么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份快乐。

《父母规》学习心得 篇2

《父母规》由曲莫先生所作,并经海内外多方专家研讨修正而成,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计 1722 字。

《父母规》 主旨来自 《易经》 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下巽上):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父母规》在语法格式上与《弟子规》、《三字经》相似,采用三字一句,两句或多句连意。虽作者力求押韵顺口,但为避免因刻意“古文学化”而造成阅读困难,因此,也未求全篇押韵,总体上既有古代文学之色彩,又不失现代文学之通俗风格,因此阅读轻松,浅显易懂。

通过阅读与学习《父母规》,发现《父母规》是关于父母成长、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

《父母规》将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德教育与以西方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能力教育相结合,集古圣贤之教与当代中西方家庭教育学之精华,结合传统道德学、中医学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学之要义,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等各个层面,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最佳读物。

《父母规》的核心主旨是“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小家和谐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大国就安定了,而小家之和谐,全在于父母之修行,父母修行好了,子女自然就正了,家道自然就齐了,天下就和谐太平了。

阅读《父母规》时,最先读到的是“开篇诵”。“开篇诵”是这样说的:“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今为父母,责任重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读到这里,已经有了许多感悟。以下,是我对《父母规》的“开篇诵”的一点心得。一 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

父母就是儿女的天地。我们常说人生天地间,天地生我育我,实则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父母生我育我。“恩”字由“因”和“心”组成,由内心产生出的恩情是真正的,也是最大的恩情。父母的恩情即由心而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父母之恩连接古今,同样连接中外,是最自然、最真挚、最博大的感情,如此大恩,又怎是天地可比。父母之恩情是亲子关系维系的最原始的力量,也是亲子关系发展和经营的最强大的基础,只有当儿女真正了解并认同这一点,亲子关系才能融洽、健康、稳固、和谐,同时也快乐地发展。二 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

山河秀美,美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物,总是会让人心驰神往,令无数人赞叹。峰峦如聚的山,碧波荡漾的水,自古以来就受尽无数的赞美与欣赏,这二者自然是天地之间称得上“好”的事物了。只是,若儿女不孝,想必再好的景色,再好的山山水水也无法让内心真正愉悦。相反,若儿女孝顺,虽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想必心中也是极为欣慰与快活的。

三 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

人最原始的技能学习来源于“模仿”。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包括一些看事物的态度、具有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会传承到或者说“复制”到子女的身上。所以,对子女影响最深的,不是通过书本或课堂等其他方式受到的教育,而是父母本身。所以,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儿女的一生。四 今为父母,责任重大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可是也反映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父母的责任很重大。重大到何种程度呢?前面的几句话可以反映出父母会影响到子女的一生,进而会影响到一个家庭,而社会就是由家庭这一个个小单元组成的,所以,作为父母,影响到社会也未可知。五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父母“诚意正心”,自修其身,进而用自我的修养齐其家,是多么的重要。六 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

父母慈而子女孝,互相关爱,互相包容,自然合家欢乐。七 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

家庭和睦,则心情和顺,自然事事做起来都顺手顺心,若所有家庭都如此,自然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通过对《父母规》的阅读和学习,我也总结出了作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一点心得。一 以子为镜

唐太宗曾说他拥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父母,每个人都还有另外一面镜子,即自己的子女。从子女一出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影响着子女。子女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模仿学习着父母的各种行为甚至是想法。所谓“潜移默化”,父母在子女身上留下的印记是明显且不可磨灭的。所以,在子女的身上,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子女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待事物的一些看法,甚至是一些性格。所以,子女的行为往往可以提示着父母给自己的子女传承了一些什么,自己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二 以子为友

在传统的思想中,往往会认为父母与子女在家庭关系中是有着“等级”的差别的。父母往往比子女高上一等。这往往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子女往往对父母具有距离感,不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父母规》中,虽然要求子女对父母尊敬、尊重,但更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的关系。所谓“以子为友”即与子女交朋友。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友谊关系,可以相互倾诉、相互讨论,更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交流。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双向的,父母渴望了解孩子,孩子也渴望了解父母。所以,作为父母,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主动与孩子交谈,让孩子了解自己,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许多孩子在向父母交谈时的压力与顾忌。会更有利于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也会从中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与成长历程。一种“友谊”的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和谐的也是快乐的亲子关系。拥有这样的亲子关系,家庭自然也会和谐美满,进而整个社会也会和谐。三 以子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也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个老师。因为孩子是没有受过社会污染的、是最纯洁的、代表人类本心的。这些品质,是现代人最为需要,也是最为缺失的。所以从孩子一出生,不仅仅父母担当了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担任了父母在对待事物方面的老师。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和优秀的品质,也需要父母去发现、去寻找、去欣赏,甚至去学习。

在曲莫老师对《父母规》的根本精义的解读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大人”一词的解读。《父母规》开篇就提到:“父母者,大人也”。所谓“大人”,不是指生理年龄到了一定时候

叫大人,而是“能觉察,是开悟,能控已,是大人”中的这个“大人”,第一,要能觉察,能觉悟,第二,还要能管控住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而要成为“大人”,在《父母规》中也给出了我们方法。《父母规》 的 “最后告” 篇中说 “长幼侣,三良师,伴我行,明明德”。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关于《父母规》”一段里谈到的:“生命是在关系中成长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父母规》是一套关于父母成长、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也就是说,人的父母,孩子,伴侣,(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个伴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三种人,这三种人,是生命中最好的老师,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生命就是在关系中成长,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才能“明明德”,走出“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回到生命的本来面目,回归赤子心,而孩子是最接近这种状态的,所以,《父母规》在第五篇的第九则中说“赤子心,一生修,何不见,圣人伴。人皆言,父母者,子女师,今终悟,子女者,父母师,教育子,乃大修”。所以,最好的修行,就是在红尘中修行,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红尘中的亲密关系中修行,最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红尘中的亲密关系中的亲子关系中修行,也就是“教育子,乃大修”之含义!愿父母可阅尽《父母规》精要,得其所悟,育其子女,成其家庭,影响社会。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篇3

有幸接触到《父母规》这本书是我的幸运,有缘与本书相遇,让我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提升自己,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拿到《父母规》的当天,我爱不释手,一口气从头到尾诵读一遍,遇到生疏字翻字典查阅,其中的教子方法,育人经验,做人的道理等等尤其令人深思。之前,我们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运用案例详细讲解,将《弟子规》的每一条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如今诵读《父母规》,逐句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所作所为,再回忆自己教育孩子的心理路程,感受很多。

《父母规》共六篇,句句饱含真理,教给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和即将为人父母的人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亲。作为家长,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为孩子树立榜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埋怨孩子的不听话,不懂事,要多看看自己,看看我们的祖辈们。一个家族,勤俭持家,宽以待人,老实厚道,诚实守信,耕读守业,把家庭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下去,必定会福荫子孙,泽备后代的。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烙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坐立行走,吃饭穿衣,方方面面都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父母规》开篇就指出了父母的重大责任。有时候走亲访友,接触到的孩子有的很有礼貌,有的不懂礼节,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日常的教育差异很大。

我作为一名教师,接触的学生很多,从孩子的言行和举止就可以看出他的父母的一些情况。比如,有的孩子书桌里面很乱,书本没有次序,胡乱摆放,孩子的背后很有可能是一个生活上没有条理,不爱收拾家的妈妈。有的孩子衣服穿得很不干净不注意个人卫生,估计他的父母也是不拘小节的人。所以,“子不教,父母过,子有失,父母耻”。还记得前几年新闻媒体报道的著名歌唱家之子李某某开豪车在小区门口与一对夫妇因车辆剐蹭大打出手,李某某将对方打至住院治疗,之后,著名歌唱家到医院给被打夫妇二人赔礼道歉并赔付医药费。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为儿子的鲁莽行事很无奈。仅仅时隔两年,李某某又出事端,伙同他人在一宾馆将歌厅女服务员轮奸。面对如此不肖子孙,著名歌唱家因极度伤心而入院。仔细想一想,都是孩子的错吗?不是,恶果早已种下了。据李某某的邻居讲,李某某小时候很乖,但是,老年得子的著名歌唱家对孩子特别溺爱,孩子平时要啥给买啥,有时候孩子用手扇爸爸的脸爸爸还是乐得合不拢嘴。从中可见,种下善因才可得善果,种下恶因,必定要收获恶果。早年著名歌唱家与结发妻子离婚,丢下孤儿寡母不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另寻新欢,这种恶因只能带来恶果,孩子不成器,其实是父母造的孽。

作为父母,我们要修身养德,教育子女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父母规》中讲到“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淳朴善良的父母一定会养育出爱国爱家的优秀子女,古有岳母刺字,才有岳飞的精忠报国。今有英雄的母亲,养育五个孩子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姑姥姥,空闲时我常去探望她,每次她都讲以前的旧事,从姑姥姥的口中我知道了曾祖父当年被日本人迫害致死,原因是曾祖父当年把八路军的十几名伤员藏到了我家地窖里。那时曾祖父是村长,全村人谁都不知道伤员的去向,最后我的曾祖父被日本人压倒了县城,据说受尽了酷刑,灌辣椒水,最老虎凳,手指甲缝里钉竹签,烙铁烙。可怜我的曾祖父真是一个硬汉,愣是一口咬定没有见八路军的身影。我爷爷和二爷把我曾祖父拉回家时人已经凉了。就是那一年,我二爷参加了八路军,之后参加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二爷又奉命开往朝鲜战场,1952年,二爷在朝鲜战场牺牲。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的大门口一直有一个红色的“光荣之家”牌匾。那是曾祖父和二爷用生命留给后世子孙的财富。

未成家时,不知肩上的责任。作为一个儿子,又是家中的长子,我16岁失去了父亲,我和弟弟全靠母亲的拉扯长大成人,母亲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我小时候,母亲对我很严厉,从来不娇惯我,在我的记忆里我没有吃过零食,所以我现在仍然没有吃零食的习惯,我感谢母亲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母亲朴实善良,邻里关系异常的好,谁家有事母亲都去帮忙,街坊邻居都对母亲的淳朴宽厚十分赞赏。现在母亲岁数大了,我和弟弟不在身边的时候,赶到农忙时节,都有街坊邻居帮忙收麦收秋。而母亲,总是把邻居家的孩子们领到我们家里照顾孩子们。我从小没有说脏话的坏习惯,这也是母亲对我和弟弟要求严格的结果。母亲不准我说骂人的话,更不准说脏话。到了现在,我也有了儿子,儿子继承了这个良好的品质,从来不说脏话,不骂人。我感恩母亲的严厉与教诲。我还要感恩母亲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吃苦。父亲去世后,我一蹶不振,是母亲鼓励我振作起来,努力学习。终于,我在母亲的鼓励下考上了大学。在等待通知书的日子里,我自己找了一份建筑工地的活计,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干活,晚上加班到十一点,烈日、酷暑、劳累、满手的血泡„„那些日子,我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能够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我常想,我能够面对失去父亲的痛苦和困难,其他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母亲的爱让我记忆一生,享用一生。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是班长。有一次,我和弟弟闹着玩,不小心被摔碎的农药瓶子扎伤了脚。因为天气已经暖和了,加上玻璃碎片上有残留的农药,我的脚时好时坏,一直养了三个月才好。三个月里,不管刮风下雨,母亲每天背我去上学,我们家距离学校4里多地,母亲一天两趟,一直背着我去上学,而且,我没有迟到过一节课,每天早晨我第一个赶到学校开门,因为我是班长。母亲用她无私的爱铸就了孩儿的求学之路。这是母亲留给我一生的记忆!

如今,我已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但我从学习《父母规》之后,更加认识到作为父母的重大责任。我在回忆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我是如何教孩子说话,教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不说脏话的好习惯。拿出《父母规》逐字逐句进行比对,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孩子还在母体内时,我记得我因家庭琐事和爱人吵架,冷战了一段时间。唯一感觉对得起孩子的是我每天去给妻子买鲜牛奶,有了每天的二斤鲜奶,儿子才能健康。儿子出生后,我们还是因为家庭的琐事闹翻了,那一次,儿子差点没有了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了,看着儿子渐渐长大,我也希望孩子健康地成长,学到更多的知识。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和爱人一起送他上学,我仍然记得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没有哭,很坚强。之后的几年里,风风雨雨,一步一步走来了。我很庆幸,儿子上幼儿园的每个月里几乎都是全勤,只发过一次烧。儿子六岁时上小学了,我没有给孩子压力,只要快乐学习就可以了。六年级毕业了,儿子上初中了,我和儿子之间的隔阂也产生了。

也是在拿到《父母规》的前一天,我动手打了儿子,以至于我们两人不说话。儿子说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说我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暴力。我之后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孩子有了错误要从父母生上找原因。难道说我们做父母的做了哪些不好的事情,种下了恶果?还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种下善因。诵读《父母规》之后,我反思自己的育子方式,的确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正确,水到渠成,方式不对,适得其反。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较快,思想不稳定,性格还未形成,要运用适当的方式疏导和理顺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规》交给了我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父亲,我要潜心研究学习,争取做一个好父亲,好老师!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篇4

放暑假了,女儿考了班里倒数。我开始慌了,我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认真想想我与孩子爸爸平时也遵纪守法,孝敬父母,辛勤工作,并不存在家庭气氛紧张,父母行事乖张没有做好榜样的问题啊!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没有别的孩子优秀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更加严厉的要求孩子。我前一段时间常常一连声地问我女儿:“为什么别的小孩能考满分,而你考这么少?为什么你的字能写好却敷衍了事,不好好写?为什么我让你做的题目不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为什么不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总是乱扔?为什么在无人处故意欺负弟弟让他哭?为什么你总是吃手指头改不了?为什么你不能把你应做的事做得完美,不被我批评?„„”当我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双目含泪嘴唇紧闭,不发一声。这个时候我就更着急,总是火冒三丈的说:”为什么不说话?说出你的理由来?每天吃好的喝好的,要求这要求那,你有什么资格提要求?„„“再喊一会儿,我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开始打她。当我正为孩子迷茫着急的时候,学校发下的《父母规》让我看到了希望和方向。我反思自己,我在教育孩子时从来没有像对学生一样的耐心和鼓励,对待孩子我犯了《父母规》中失教,专教,伤尊,迁怒等问题,是我自己没有耐心教导孩子,还总想她就应该是最优秀的,使她因被忽视而产生无助感和失败感,缺乏信心和感染力。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使用权威,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太多太多的错误教育让孩子深受其害。我也认识到家长这个”“职业”还真不是好干的。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 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我有幸在孩子还有机会转变的时候接触到《父母规》,这是我在英华最大的收获,我期待学校的培训让我学到更多,让我教育好别人的孩子的同时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以下是我在观看《父母规》时的收获:

1.孩子和父母是复印件和原件的关系,要想复印件好,必须原件好;原件改变,复印件才会变;原件真的好,孩子才会和你说真话。2.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错!3.在学习中,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孩子还是家长,相信过程并耐心地去坚持都是必须的。这好比开车,你驾驶的里程越多,你就会开得越自如。

4.教育孩子时,当道理和情感发生冲突时,要保留情感;当情感和成绩发生冲突时,也要保留情感。

5.在某种程度上说,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一定要用心去对待孩子,这是你一生的幸福!

6.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7.很多时候,比别人优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过去的自己更优秀。8.你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学做这些事的机会就越少。你已上瘾,不做觉得难受,却早忘了这样做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9.我们可以骗一个骗子,但绝对敷衍不了孩子。孩子可以清楚地看透 我们,我们很难逃过儿女的眼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塑造、熏陶和潜移默化上。

10.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 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11.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要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可以是给孩子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还有,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

12.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们对他批评过多。如果孩子凡是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敌意和强制。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如果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如果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因为我们捉孩子的话把,翻老账。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我们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如果 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我们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如果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我们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如果孩子逃避、退缩,是因为遭到了我们的轻视和打击。如果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我们替孩子做的事情和决定太多了。

13.冲子女发脾气,会泯灭孩子的灵性,让他们愈加愚笨福薄,还会让他们得头痛病等各种疾病。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子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泯灭了孩子的灵性。日积月累,孩子的灵性被牢牢的禁锢损坏了,智慧便无所从来,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这都是用脾气管孩子的结果。君子反求诸己,要改正自己,改变自己的性格,你变孩子就变。“儿孙不用管,全凭德性感”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变我们生气发火的脾气秉性。对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办法,率是统帅,把孩子的性格往好的方面引导,要经常找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在表扬的同时,劝化引导孩子改正不良的习惯嗜好,帮助孩子打开灵性的宝藏。

愿天下的父母能从学会无条件的爱自己开始,用一颗平等。尊重、欣赏与接纳的心和孩子沟通,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更美好的 明天努力加油!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5

《弟子规》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受众,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较乖巧,也很孝顺。有时候自己很喜欢吃的都愿意和我分享,经常用自己做的爱心贺卡,写上温暖的话,表达心中对我的爱,每次都让我感动。“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没接触《弟子规》前,自己比较随性,很多时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践行《弟子规》后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特别在孩子面前想让孩子学习好的品行,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我会尽量帮忙!其实做好事是让人非常开心的事,就像徐老师常说的“因为有爱,所以生命有阳光!”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是我从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说“你待别人好,别人也会待你好!” 我也常跟孩子说“学会感恩,感恩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给你知识的老师,感恩批评你的人,感恩给我们帮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自私,比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对她说“你忘了什么了么”她马上接口说“噢,谢谢妈妈!”不管她是不是感动,但我觉得养成一个习惯是很难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宫,买水喝自己的长刷不出来,刚好有个不认识的阿姨也在买水,她顺手就递给我一瓶,她执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儿走到她身边深一深地鞠躬“谢谢阿姨”阿姨很开心,我也很感动,我觉得女儿长大了,学习《弟子规》知道感恩了!

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集锦9篇) 篇6

自从践行《弟子规》以来,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了很多,从先前什么都不干,只要动动嘴巴,大人就都帮他做了。特别是爷爷奶奶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让他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养成了骄纵的坏习惯。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来一字一句背弟子规,一字一句的践行,并写践行日记,明显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来,看到他拿一个拖把在拖地,虽然拖得不是很干净,但那种发自内心想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的心,让我感觉他长大了。家里来客人也会主动打招呼,问好;也学会关心人了,奶奶头晕,会主动帮奶奶拿药,倒开水,还不忘了说声小心烫着。爷爷喝酒,会劝爷爷少喝点,当心高血压,会为他人着想。时不时做点事情还不忘套用两句弟子规。比如帮奶奶捶背就说是入则孝,就是要孝顺长辈,帮妈妈盖被子说是冬则温等等……

所以说从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来看,弟子规确实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孝顺了很多,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诵读经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为子女做好榜样,大家一起践行弟子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篇2: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我小时候没读过《弟子规》,虽然也懂些孝道之类,却面窄识浅,更无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自从学校组织孩子们学习《弟子规》,我也有机会跟着儿子从头到尾通学了一遍,我才发现,《弟子规》确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它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却凝聚着儒家千年流传下来的处 世哲学与诸多的生存智慧。《弟子规》给了我很多触动,《弟子规》让我和儿子一起重新成长,《弟子规》让我做了一回“有修养的人”。

其实,学校刚开始让孩子们背《弟子规》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后来,在孩子读译文的时候我却被其中的道理和感悟深深的吸引了,这其中的寓意和指导方向不正是我天天思考的如何培养孩子正确成长的育儿经吗!。尤其是里面三字押韵的节奏,更加让人明了易懂又清晰好记。那一个个催人警醒的小故事,那一句句谙世谨身的警句忠言,让我流连忘返,感受颇多。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刚刚学完这一段,孩子就明显的改变了挑食的坏毛病,以前吃饭挑三拣四的身体瘦弱多病,慢慢的,不仅长胖了,还长壮了,亲戚们还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来《弟子规》就是偏方;“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一段对我儿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以前就爱摇腿扭腰,没有一会儿闲着的时候,后来,他一闲摇的时候我就念这一句,再后来,他自己一摇晃自己就会想到这句,渐渐的,他就板住自己了,现在,他同学的家长还夸他长大了,老实了,我认为是《弟子规》让孩子成长成熟了。

在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的过程中,不只是孩子有收获,我也是受益非浅。《弟子规》对人的一些行为规范很细节化,几乎是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被浓缩于其中。通过和儿子一起学习《弟子规》,我也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努力将《弟子规》的内容付诸于行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竟明显的比以 前“有修养”了,从而也增强了自信,而这种做“好人”的自豪感又反过来促使自己去更进一步的美化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了进步和提高的效果。

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篇3: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转眼间,儿子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在这一年目睹了儿子的变化,心里非常欣喜。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得益于《弟子规》。儿子一节一节地学习《弟子规》,看做人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然后践行,用这些来规范约束我们的行为。

儿子小时候一个人在老家和爷爷、奶奶过,被老人宠着护着,俨然一个小王子。孩子养成了动不动就对老人和家长发脾气的不良习惯,稍不如意就撒泼打滚。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便以“尊长前,声要低”适时提醒儿子,没多久儿子对老人使性子、发脾气的坏毛病就有了改变,我及时表扬了他,让他坚持下去,不致出现反复。

由于从小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只能一个个地改。记得儿子刚入学时,由于部队离学校远,很早就要起床往学校赶。为了按时起床,先是用闹钟叫,可是,因为有提前量,儿子认为还不够晚,迷迷糊糊醒来后,一看还不晚,又呼呼睡去。为此,为了赶部队的班车,老是在路上跑来跑去,有一次甚至没赶上,只好让他妈妈请假专门去送他上学。后来,他奶奶早起按时叫醒孙子,可看到孙子叫醒后一副困倦的睡态,又不忍心将他硬拉起来。后来学了《弟子规》后,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了。偶尔闹钟响过还没起床,到他床头开始诵读“朝起早,父母呼,应勿缓”。儿子一听到,一下子就坐起来穿衣服了。

以前儿子对自己的东西经常乱丢乱放,现在一做完作业,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包整理好,红领巾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桌子上,把自己的东西整齐地放好,以便第二天上学不忙乱在。现在一起出门时,儿子还老是提醒我们别忘了带手机钥匙,这正是“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功劳。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刚刚学完这一段,儿子就明显的改变了挑食的坏毛病,以前吃饭挑三拣四的身体瘦弱多病,慢慢的,不仅长胖了,还长壮了,亲戚们还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来《弟子规》就是偏方。

每当儿子淘气不听话,我就用“父母教,须敬听”来教育,小家伙也就极不情愿地按着要求去做了。走在路上看到长辈邻居也不打招呼,就说“路遇长,疾趋揖”,儿子碰到人也能热情地打招呼了。有时为了应酬,在单位有时要陪人喝酒,到了深夜才回家,儿子就用“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还告诉我喝酒对身体不好。听了之后,我以后也注意早点回家,少喝酒了。

儿子读了《弟子规》后的成长故事还有很多,《弟子规》就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导着他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儿子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耳濡目染、受益匪浅,让我们的灵魂又接受了一次洗礼。

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篇4: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在学校没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规》。看了这本书,学习了《弟子规》觉得对自己孩子帮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规》的“弟子”是学生,“规”指的是规范,学习好《弟子规》孩子是很优秀的。

《弟子规》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受众,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较乖巧,也很孝顺。有时候自己很喜欢吃的都愿意和我分享,经常用自己做的爱心贺卡,写上温暖的话,表达心中对我的爱,每次都让我感动。“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没接触《弟子规》前,自己比较随性,很多时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践行《弟子规》后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特别在孩子面前想让孩子学习好的品行,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我会尽量帮忙!其实做好事是让人非常开心的事,就像徐老师常说的“因为有爱,所以生命有阳光!”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是我从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说“你待别人好,别人也会待你好!” 我也常跟孩子说“学会感恩,感恩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给你知识的老师,感恩批评你的人,感恩给我们帮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自私,比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对她说“你忘了什么了么”她马上接口说“噢,谢谢妈妈!”不管她是不是感动,但我觉得养成一个习惯是很难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宫,买水喝自己的长刷不出来,刚好有个不认识的阿姨也在买水,她顺手就递给我一瓶,她执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儿走到她身边深一深地鞠躬“谢谢阿姨”阿姨很开心,我也很感动,我觉得女儿长大了,学习《弟子规》知道感恩了!

今后孩子的路很长,学好《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我想孩子的路会更宽!更广!怎能不会不优秀呢!

篇5: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我接触《弟子规》也有一段时间了,我通过学习《弟子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开学初,学校安排我教六一班的语文,刚跟孩子接触了一天,我的心情还是蛮愉快的。可是一天还没有结束,由于工作上的变动,学校又临时调整我教六三班的语文。说句实话,我并不想接六三班的语文,因为班里至少一半以上的孩子,五年级时我都教过,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我都领教过了,我的能力有限,我真的怕我驾驭不了。可是,既然学校已经安排好了,我也只能服从。于是,进到六三班之后,我就一直在试图用《弟子规》来改变这些调皮的孩子,没想到两周下来,孩子们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我就在不断反思自己,难道是因为我的问题才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如此胆大吗?

之后,我就试图慢慢改变我的思想,不轻易对孩子们发脾气,出现了问题耐心教导他们,平时上课多鼓励少批评,有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尽量不在课堂上训斥他们,而是趁下课时间多与他们谈心等方法来解决。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我发现六三班的孩子真的在课堂上有了些许的变化,爱说话的学生上课已经没有那么多话了,班长和组长也能起到带头作用,及时提醒孩子们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了,就连班上最调皮的桑源泽也慢慢在语文课上变得乖巧了。看到同学们的变化,我心里也颇感欣慰。

我知道是《弟子规》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给了我努力的动力,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学习《弟子规》,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六三班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喜欢我的。

篇6: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尽管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俗话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本学期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实践为主体,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从而提升道德修养。我在教授《弟子规》原文内容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把其中的精华与德育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言行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诵中学,玩中记,让诵读《弟子规》成为一种乐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拍手诵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诵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在读中诵,在诵中悟,并结合史料中有关故事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并感知《弟子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学生在课堂的反复诵读中掌握了其韵味和节奏,在课下再让小组长组织学生比赛诵读,让学生边玩边吟诵,让经典不断渗入人的心灵,从而达到了健体与健心相协调的良好效果。

二、画中解,演中悟,让理解《弟子规》变为一种享受。

课堂时间,教师通过多媒体重点播放《弟子规》的释义和相关小故事,把《弟子规》的内容用文字、图片或者音像的方式进行诠释,更注重引导孩子关注里面蕴涵的道理,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中的小故事套曲演唱,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悟《弟子规》的深刻内涵。

三、家中行,校中做,让践行《弟子规》内化为一种本能。

教师每周一节《弟子规》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实践作业来指导孩子在家的言行,同时请家长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每天饭前让孩子给家长拿筷子和碗;送父母一件自制的礼物;给父母做一顿晚餐;给父母过一次生日等。

总之,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发现学生在学校的文明礼貌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个别道德行为问题较大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除了上课前能向老师问好,下课时能谢谢老师外,平时遇见老师都能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此外,在操场上,很难看见有废纸废物了,即使偶尔有废纸,也很快会被学生悄悄捡走。由此可见,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了,乱丢废纸废物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篇7: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自从二年级开始学习践行《弟子规》以来,吴楷阳从一个容易冲动的男孩慢慢的懂事了,有几方面感受与大家分享:

感受一:尊老爱幼,因为家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人家都特别宠爱孙子事事都帮着他做好,有时候吴楷阳也会对着爷爷奶奶大呼小叫吩咐他们做事,但现在不这样了,知道照顾爷爷奶奶的身体,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很关心,每天晚上给他们端好牛奶,做好第二天早上的酸奶。弟弟出生以后就非常的喜欢他,跟他很亲,很会照顾他,是妈妈的好帮手;

感受二:家务劳动,从二年级开始我们家的垃圾就归吴楷阳倒了,要求他每天去上学的时候把垃圾一起带走,刚开始不是很愿意,现在好多了慢慢这个习惯就养成了,现在家里的废品归他管理,卖的钱也作为他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来管理这部分零花钱,所以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家里的一些家务劳动都开始学着做了,扫地洗碗都可以了;

感受三:家里的调和剂,有时候家里大人有点矛盾他会来调和,叫我们要学会“怡吾色,柔吾声”,每次看我要发火了会叫我先笑笑,呵呵这样我的气也就消了。

当然还有很多好的习惯需要尽快养成,比如做作业的习惯,虽然现在规定作业必须做好才能吃饭,但还是得加快速度,比如整理书桌和自己的衣柜,能够主动学会承担,做一个阳光,自信,认真仔细的好少年。

篇8: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700字3篇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700字3篇。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哆嗦了几句,我反而讨厌他们。现在想想那多不应该啊!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母亲的我就应正确引导孩子诵读《弟子规》。让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母亲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所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现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700字3篇心得体会。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

[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9: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在学校没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规》。看了这本书,学习了《弟子规》觉得对自己孩子帮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规》的“弟子”是学生,“规”指的是规范,学习好《弟子规》孩子是很优秀的。

《弟子规》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受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较乖巧,也很孝顺。有时候自己很喜欢吃的都愿意和我分享,经常用自己做的爱心贺卡,写上温暖的话,表达心中对我的爱,每次都让我感动。“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没接触《弟子规》前,自己比较随性,很多时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践行《弟子规》后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特别在孩子面前想让孩子学习好的品行,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我会尽量帮忙!其实做好事是让人非常开心的事,就像徐老师常说的“因为有爱,所以生命有阳光!”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是我从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说“你待别人好,别人也会待你好!”我也常跟孩子说“学会感恩,感恩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给你知识的老师,感恩批评你的人,感恩给我们帮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自私,比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对她说“你忘了什么了么”她马上接口说“噢,谢谢妈妈!”不管她是不是感动,但我觉得养成一个习惯是很难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宫,买水喝自己的长刷不出来,刚好有个不认识的阿姨也在买水,她顺手就递给我一瓶,她执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儿走到她身边深一深地鞠躬“谢谢阿姨”阿姨很开心,我也很感动,我觉得女儿长大了,学习《弟子规》知道感恩了!

家长心得:《践行父母规》学习心得 篇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一听到这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次与众不同的班会,那次充满感恩的班会,那次充满欢声笑语的班会!

记得那是星期四的下午,看着黑板上那赫然醒目的字:“践行《弟子规》,感恩父母情”,让我不禁心潮澎湃。这次的班会张老师委托我和李圣轩主持,并和我们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班会是在我们齐诵《弟子规》总叙时,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我: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母的恩情,一起去感动我们的进步吧!

接下来是让同学们宣读自己读完《弟子规》后的感受,我们两个主持人退下讲台,让同学们走上讲台,一展自己的风采。最令人兴奋的是,你认真地听完每个同学读《弟子规》后的感受,你会发现,同学们已经将自己以前的错误,在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一一改正了。从一个懒惰的孩子到一个勤劳的孩子;从一个不守信用的孩子到一个一言九鼎的孩子;从一个习惯不好的孩子到一个习惯良好的孩子。这些巨大的转变都是因为践行了《弟子规》。所以我要说,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班会。

紧接着,我们又迎来了一场“你说我做”的游戏,要求是按照我们主持人说的《弟子规》里的内容做动作,前提条件是一定要自然,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游戏一开始,同学的脸上就一一浮现了笑容。虽然做动作时竟然笑出了声,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次。做完动作,张老师便开始津津有味地宣读父母看见孩子们的改变后所写下的感言。最让我惊讶的是,以前我们眼中的那些同学怎么转眼间就大变特变了呢?这不又是《弟子规》的杰作吗?所以我要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班会。

第三个节目可以说是最精彩的。因为是让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文《——,我错了》,我可是对这个节目抱有相当大的`兴趣呀!杨维丞,我们班的运动健将也上前来读自己的作文了,没想他竟然敢把他老爸的话当做耳旁风,结果被揍了一顿。唉!真悲哀呀!难道你忘了《弟子规》不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看来,他也认真践行《弟子规》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错了。所有的这些同学们的转变,哪一个能离开《弟子规》呢?所以我要说,这的确是一次有意义的班会。

我们的班会在同学们齐唱《感恩的心》的优美旋律中落下了帷幕,结束了我们“践行《弟子规》,感恩父母情”的成果汇报。

学习弟子规心得 篇8

——听傅新峰老师《走进<弟子规>》心得

有幸在2015年5月18日听了傅新峰老师的讲座《走进“弟子规”》。这是第一次亲身聆听和学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内容的《弟子规》;第一次由此较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中国2500年以来历史和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很早就有人提出了 “做事先做人”思想理念及行为准则,究竟做事先做人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做事先做人的目标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去寻根!由于中国所经历的种种历史变革和政治运动,孔孟之道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曾被当做封、资、修的东西遭批判,被抛弃。从我上小学开始就已废弃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纵观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浮气躁”的种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果,它“造就了断裂的几代,数典忘祖的几代,被西化的几代,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的,无知无畏的,麻木失落的几代人!”

我们常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力求从自身做到“清白和干净。”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是想自身清白和干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大千世界里,你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万情、万欲会每时每刻影响着你,改变着你。你只有真正明白了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需要后天养成并自我修炼的,你才能踏上“推天道而明人事”的正途。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它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断进步,走向繁荣智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而传统文化所说的“孝悌忠信、礼仪庸耻、仁爱和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真诚恭敬、淡泊勤俭、谦虚守礼、责任智慧”等等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德,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道”,也是几千年来的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核心就是“孝悌之道”。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基础,经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先生编写的用以训导童蒙的《训蒙文》,后又经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其核心内容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中国传统伦理的角度去看,可以夸张一

点儿说,《弟子规》给我们每一个人设定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即最低标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弟子规》的要求,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弟子规》是一本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教材,许多人认为它是给孩子看的、学的,对成年人没有用处。这个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先贤编写《弟子规》的初衷,是想让人从孩童开始就懂得去守规矩,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的基础。但我们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是,近百年来在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几代人所经历的教育是以实用、功利等为主要内容的,造成了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但道德缺失现象却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一种 “恶疾”,在各个社会层面演释着各种丑恶现象。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到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可以看到“德性”教育在当今中国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刻不容缓的国家大事。从中国传统观念上讲,《弟子规》是为人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所有希望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以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社会的实现从自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并且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修炼而养成的高尚品德去影响自己的子女、亲属和周围的亲朋好友,以实现正己化人的功德。

下面我以总叙开始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弟子规》总叙所述源于《论语》。而《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导子弟的科目,又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均是孔老夫子每天的生活行操,所以“弟子规,圣人训”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训导。但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弟子规中所说的113件事,是以强制性规范而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还是圣人从自性中总结出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应当说,《弟子规》中所说的每件事,都是人的本性中本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圣人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加以论证,再把它说了出来。

“ 首孝悌,次谨信”是讲“孝”和“悌”是圣人训中最根本的东西。

“孝”是一切德性的根本,也是圣贤教育的起点。“孝”是一个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下两代融为一体即为“孝”,所以上下两代不可分。“孝”字又像儿子背着老子,老子为儿子指引方向,二者紧密相连。在对孝的认知和理解上,普遍被认为仅应对自己的父母(包括祖辈)行孝、尽孝,即“孝”是针对家族、血缘而言的。但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如《论语》、《孝经》、《弟子规》及诸多佛经中都告诉我们,“孝”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只有当你认为与世界万物(包括

父母、长辈等等)为一体时,你才能有爱心,才能对待众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或说像爱自己一样)。爱心的原点在哪里?就在“父子有亲”上,即父母跟子女的亲情是爱心的原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来源于父母,所以我们与父母是一体的。但要把“一体”的认识涵盖宇宙万物,是需要有圣人之心量的。在对“孝”的认识上,有人认为对父母的话没有原则地去听、去做是愚孝,是否应提倡呢?对此,我们应从主观上去要求自己如何落实孝道才会客观地表现其孝不愚。即以《弟子规》入则孝篇中的前四句去要求自己对父母及一切长辈,长者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如果先贤要求我们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那“亲有过,谏使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去感悟、落实“孝”道的真谛。

“悌”是指友爱兄弟姐妹,是“孝”的延伸,首先要对父母讲孝道,要恭敬,其次对兄弟姐妹要友爱,要敬重。“悌”也是一个会意字,是关心兄弟之意。“孝”、“悌”连在一起,就是对上辈、同辈都要敬爱,推而广之,就要爱众人。

“谨”是指恭谨、谨慎,是一种生活态度。人只有谨慎才能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思想中的毛病、习气,才会更注意一切生活、行为细节,甚至是思想念头,并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去培养、成就高尚的情操和德性。

“信”即讲诚信。做人应当讲信用,尽管现今整个社会信用缺失,但我们都明白,一个人没有了信用,谁都不相信你了,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了。信用一旦被破坏,你还能干出事业么?这里所说的“信”还指信念,即人生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孔夫子说:“人无信,则不立”,所以在《弟子规》中也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

“泛爱众,而亲仁”是指要对一切大众存有广泛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来源于“孝悌之心”,孔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意为如你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怎么会去爱他人呢?因你对父母、兄弟都不爱,表现出爱他人只能是装样子,其中必有所图。孟子也说“亲亲而仁民”,亲亲是指对父母等亲人要亲敬,然后才能谈到仁民,即对一切民众有仁爱之心。所以“泛爱众”这种博大的爱心,是孝悌之心的发扬光大化。这一句中的“而亲仁”是说对于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主动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使自己的品德学问得以提升。其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意。

“有余力,则学文”在《论语》中的原文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说上述六条要

求都做到了,做好了,你有“余力”了就应马上“学文”,即学习圣贤之教,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一切能培养个人德性、智慧的东西。如果你仅按照“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去力行了,而不去系统认真学习圣贤、先贤的教育,以自己的见解去“力行”,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自以为是。正如《弟子规》在“余力学文”中所说:“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力行(实践)与学文(学习)要紧密结合,即知行合一,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才能学以致用。

以上《弟子规》总叙是一个 “纲”,告诉我们做人应当具备的德性应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为基础,同时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弟子规》所讲的113件事应从幼年开始学习、培养并具备的德性(幼年未学,现在补学也为时不晚)要求,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勤于实践才能体会其真谛。正如许多人学习了《弟子规》后感悟到:《弟子规》是正己化人,做人宪法。从“正己化人”这个层面上讲,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说当我们做事遇到阻碍、不顺及与他人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去责备他人,怪罪客观,有一句话说得好“各自责,天晴地宁;各相责,天翻地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了矛盾或争论,如果互相指责会产生什么结果?但如果大家都冷静下来,从自身去找原因,然后以诚恳的态度去面对同事,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有人说某某人看他就不顺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呢?严格讲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古人说:“论人之非,当源之心”,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学好,领会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八德。所以,学习《弟子规》不仅是针对孩子们的教育,尤其当今对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很重要,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即用每一条去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不要用其处处衡量他人,要求他人,把《弟子规》当作镜子去照他人,应建立加强个人德性修养的信念和规划,培养用欣赏他人的心态去面对同事的态度,经常检讨,忏悔自己,以实现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人、教育子女的目的,并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和世界之大同。

学习弟子规心得 篇9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三通信工程的金枝。

说到接触《弟子规》,这还得从我们的Stanley老师说起。作为EEE的老师,和作为EEE的学生,相遇是必然的。但起初的接触,也只局限在教室里、课堂上。就在这学期初,我不幸的错过了Stanley老师第一次的道德讲座,可我有很有幸地参加了之后他的尊师重道的素食活动。刚开始积极参加这个活动只是为了好玩,同时又可以向老师们表达我们的尊敬之情,不可不说是一举两得。很感动的是,老师们无论是后来吃到了我们做的寿司还是因为有事没能吃到,他们一听说我们这个活动的主题后也都很感动,反而向我们表达了感谢之情。那一刻,我再一次深深地认识到所谓的“将心比心”,当你为他人着想,尊敬他人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和感谢。

开始的一两次讲座并不是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反正学业还不太重,提升人道德修养的讲座听听总是有好处的。但问题出现了,一边是学期中开始,所有的实验和“无边尽”的实验报告接踵而至,而另一边是讲座的主题逐渐确定为《弟子规》的研习(那时的我对《弟子规》的认识还不很深),摆在我面前的是纠结的选择。

学业 or 道德的学习?

身为一个爱学习的学生,我深深地懂得,学习才是我们的根本之道。如果要坚持参加讲座,一定会占用我一部分学习的时间。可另一方面,我觉得Stanley老师说得很对,当今社会的青年们太缺乏对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每次心里最纠结的时候就是每次讲座开始前的那一个小时。我可以在那一个小时里,找一千条不去参加的理由,但也可以找一千条应该参加的理由。幸运的是,每次我身边的好友和Stanley老师,都会在我要放弃的时候拉了我一把,就这样我有心无心地坚持了下来。值得一提的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弟子规》的深入学习,我开始对中国古代所高度推崇的:孝、义、礼、智、信有了自己的见解,并开始逐渐应用到实际当中。首先是孝,我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虽然经常会想到父母但我很少主动打电话给他们,都是等着他们打过来。学习《弟子规》后,开始主动打电话给父母还有姥姥、姥爷,令我吃惊的是,每次我主动打电话回去都能清楚地感受到电话那头亲人们激动、欣喜的心情。之后是对待人、事、物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我现在尽量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为他人着想,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都能看得很开,感觉整个人的脾气比以前好了很多,周围的人比以前可爱了很多,做事情比以前顺利了很多。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的。

至于学业,我的新认识是,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道德都没有,连最起码行为礼仪都没,他有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他有再多的证书、文凭有什么用?!别人会信任他么?他发明的东西会对社会、人类、自然有用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么?当然,我不是提倡大家都不要去学习了,课也别上了,而是应该好好想想做人的本质和目标是什么?很肯定的是学习一定是有用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学习和道德孰重孰轻,我们每个人还应好好考虑一下。《弟子规》当中也有提到一些学习的方法,我觉得也是很有用处的。例如“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的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通达了。),“学习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非常重要。)”

我想全XJTLU的人都很清楚,EEE的学业是最最最繁重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任务也在增加。在此,我想拿我做一个试验也好,例子也罢,向大家证明,道德和学业双丰收是完全可能的。

弟子规学习心得 篇10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好的一句经文,喜欢听表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所以被别人批评一下,会不开心很久,而且还会为自己找种种理由,现在才知道这对自己毫无助益。现在面对批评,要养成不但不会生气,还很高兴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让自己有改过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弟子规》的精化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3.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了每件事。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4.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更和谐。

上一篇:讲故事 学拼音——拼音教学方法初探下一篇: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