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的翻译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商隐无题的翻译(通用8篇)

李商隐无题的翻译 篇1

【作品简介】

《无题》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全诗构思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制得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蜡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传诵千古。

【原文】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解】

1.无题: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有相思之意,“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4.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5.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心上人。

6.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7.殷勤:情深意厚。

8.探看:都是探望的意思。

9.东风:春风

10.残:凋零

11.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12.镜:照镜,用作动词。早晨梳妆照镜子;镜:名作动,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13.但::只

14.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15.夜吟:夜晚吟诗

16.殷勤:情谊深厚。

17.看:探望

18.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翻译】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

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隐喻相思)

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思念和孤独)

李商隐无题的翻译 篇2

本文也欲围绕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就以下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和浅见。

一、无题诗的范围

对无题诗的范围, 学者们似乎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张明非介绍了对无题诗界定的几种方法:“一种着眼于题目, 认为标明无题、以首二字或篇内二字为题、题目本身无意义或与诗意了不相涉者, 均可归为无题;一种着眼于题材, 认为一部分写艳情或爱情的诗, 即使有题, 也可归于无题, 如《圣女祠》等;一种着眼于体裁, 认为除内容须写爱情外, 形式必须是七律。界定方法不同, 无题诗范围自然难以确定, 一些研究者在讨论时, 便将自认为属于无题却未明确标题的统称为准无题诗。”[1]因此, 不同学者在论文中所标明认定的无题诗具体数目亦各有不同, 现略举几例:如汤翼海认为无题诗应为15首, [2]刘学锴的《李商隐》中认为有17首, 许总所著《唐诗史》中认为有19首, 王灿认为有51首, [3]何剑平认为有68首, [4]阎海翎认为有99首, [5]等等。

依照冯浩《笺注李义山诗集》的分类, “无题诗”计有:五古二、七古一、五律二、七律七、七绝五, 共17篇。但是“幽人不倦赏”一首, 冯浩《笺注》作“失题”, 旧本则都连在“八岁偷照镜”之后, 题作《无题二首》;《唐音戊签》分入五古中, 亦题作《无题》, 所以如依旧说, 将“幽人不倦赏”一首划入, 共得18篇。但汤翼海先生在其文中指出:

无题诗见于通行之玉谿生诗集以无题为题者十七首。然纪昀谓“幽人不倦赏”五律乃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误合为一者。可信无疑。又“白道萦回入暮霞”, 一曰《阳城》, 既别有题, 当非无题矣。故均不为考释。又李义山诗集辑评卷上有“蝶三首”, “长眉画了绣帘开”及“寿阳公主嫁时妆”七律两章均归附于此题之下。纪昀谓此二章乃冶游之词, 误入于此。冯浩编为无题二首。此二章诚如纪昀所言, 盖冶游之词, 非写蝶也。拙见以为此二诗编于“含情春晼晚”无题诗前后, 差近之矣。此类诗谓之失题则可, 谓之无题则不可矣。

综合以上各家看法, 我以为汤翼海先生观点最为可取。从十七/十八首变为十五首的原因, 汤先生已经作出解释。至于所谓从体裁 (必须是七律) 或是题材 (爱情诗/艳情诗) 着眼, 我以为并非无题诗的界定标准。先说体裁。从冯浩的分类来看, 无题诗中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均占一定比例, 并非七律一家天下。虽然张尔田认为“无题诗格, 创自玉谿。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 方可宛转动情” (《李义山诗辨正》《无题四首》后) , 但已有学者指出了张氏此说和其处理无题四首的自相矛盾之处。[6]因此此说不足取。再看题材:如果说有一部分爱情诗/艳情诗应归于无题诗, 那么问题是:1.这样的爱情诗/艳情诗归入无题诗的标准是什么?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诗无题吗?抑或接近无题诗的意境?2.如果无题诗以爱情诗/艳情诗为主要题材, 为什么历代方家会感叹“无人作郑笺”、“词旨微晦”?爱情诗/艳情诗的诗旨不是一目了然么?至少这类题材的诗不会有“涩僻难解”的声名。那么这样的分类是否值得我们商榷呢?因此, 仅仅以爱情/艳情来概括无题的题材似乎有失片面, 作为无题诗的界定标准也就失之偏颇。当然, 关于无题诗的题材内容之争, “爱情说”、“寄托说”、“泛论说”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各派见仁见智, 各有所长。此题不在本节讨论范围之内, 另当别论。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 即“摘首二字为题或以篇内二字为题、题目本身无意义或与诗意了不相涉者”亦为无题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李义山诗集三卷》条下言称:

无题之中, 有确有寄托者, “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 “近知名阿候”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 “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者, “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 误合为一者, “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 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 殊乖本旨云云。 (纪昀《三家诗评》与此字句近似, 而意旨全同。)

纪昀的看法, 至少能代表一部分学者的看法。相连误合为一者, 汤翼海先生已有所澄清, 那么摘首二字或以篇内二字为题呢?我以为这类诗和无题诗还是有区别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诗之三百篇十九首, 词之五代北宋, 皆无题也。非无题也, 诗词中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 每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李商隐有意创制无题诗格, 自是“诗词之意不能以题尽之”, 既然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来概括诗旨, 那就“无题”好了。而以诗中二字为题, 则有欲说还休之意, 几近一语道破。否则, 为何李商隐不作统一处理, 将此类诗全部以“无题”命名, 或是以诗中二字为题?何必多此一举?当然, 这只是我的个人拙见, 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纵观李商隐全部诗作, 十五篇的数目只在六百多首诗中占0.33%强。但就是这十几篇无题诗, 也成为各派学者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

二、无题诗的研究方法

前人研究无题诗, 多结合李商隐生平经历、社会背景来分析创作动因和心理状态, 并以史料为依据, 对无题诸诗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品评。但因受到“知人论世”、“文以载道”等儒家观念的影响, 有时难免矫枉过正, 言过其实。叶嘉莹在《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中说:“中国的说诗传统与中华民族固有的思想, 实在有极密切的关联。在中国固有的思想中, 自当推儒家与道家为二大主流, 其影响及于后世者亦最为深广。在中国文学批评方面, 当然便也不免受有这二派思想的明显痕迹, 形成受儒家影响的`托意言志'派和受道家影响的`直观神悟'派。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践道德, 故其影响及于文学批评时, 便形成`说理则以可实践者为美, 言情则以可风世者为美'的一种衡量标准。因此说诗人乃经常喜欢在作品中寻求托意, 并且好以作者之生平及人格为说诗和评诗的依据。……中国自《诗经》、《楚辞》以来, 比兴讽喻之说可以说早就为此派尊立了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本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 但如果一概而论, 认为事事都有托意, 自然难免横加猜测, 误入歧途。另外, 我们知道诗人的作品总是多少带有自己生平经历和内在情感的痕迹, 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也并不会因此形成一种映射关系, 每一首诗都能在作者的现实生活或生平经历中找到本事。艾略特也曾说过类似的看法:“诗人的心灵活动可能部分地或纯然地依赖诗人本身的经验;然而诗人本身的穷困苦楚和他创作的心灵之间是有分别的;……艺术和事实之间永远有绝对的区别。”[7]姑且不说这种区别是不是绝对的, 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点:艺术源于生活, 却是高于生活的。

学者张尔田在《李义山诗辨正》中的观点:“`近知名阿候'一首, 必有本事, 非戏作艳诗也。至`万里风波'篇, 则确系无题, 不得谓本有题而失之。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 只有寄托、本事二种, 细玩全集自见。”尽管张尔田认为无题诗俱有本事、寄托, 但终不能面面俱到, 自圆其说, 他也有找不出寄托所在的时候, 其时只得语焉不详。他一方面批评纪昀“纪氏于玉谿一派本未深考, 且其妄下注释矣”, 另一方面他自己却不能对寄托或本事自圆其说, 难以让人信服。

张尔田长于史学, “其年谱部分, 应有而有, 弗蔓弗枝, 诚不愧谱之正宗。史文每条下钩稽条贯, 曲达旁通, 唐集人事之讨究, 自今已前, 无有若是之详尽。”张氏在史学方面才干非凡, 确实令人瞩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史事史料的搜寻比附, 是否能完全深入地剖析作品的内涵, 直达作者的本意?

黄宗羲较早注意到诗与史的关系:“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 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 但见以史证诗, 未闻以诗证史之阙。虽曰诗史, 史固无藉乎诗也。”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一) 但有意识地将诗文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 当推陈寅恪先生为首创。陈寅恪认为:“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 以研求问题, 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陈寅恪以诗证史或诗史互证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其所著《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中, 其原则是:一是甄别资料, 博考而慎取;二是用诗证史, 必须辨别“古典”和“今典”;三是诗文证史不仅以诗文为史料, 而且诗史互证, 方能融会贯通。

卞孝萱先生在《邓之诚与〈清试纪事初编〉》一文中总结了学术上以诗证史的传统, 卞先生认为“以诗证史, 实有两派:一派为黄宗羲———邓之诚, 采用纪事形式;一派为钱谦益———陈寅恪, 主要采用笺释形式 (如《钱注杜诗》、《元白诗笺证稿》、《钱柳因缘诗释证》) 。”[8]刘师培也提出, “《全唐诗》中所载感时伤世之诗, 均可与史书互证。” (《读全唐诗发微》)

我以为以史证诗 (文) 和以诗 (文) 证史是两种可以互相结合、互通有无的研究方法, 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但以诗 (文) 证史时, 尤其需要注意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几点原则。王静安先生亦云:“……三百年来治之者近十家, 盖未尝不以论世为逆志之具;然唐自大中以后, 史失其官, 武宗实录亦亡于五季。故新旧二书于会昌后事, 动多疏舛。后世注玉谿诗者, 仅求之于二书, 宜其于玉谿之志, 多所扞格也。” (《观堂集林》卷23玉谿生诗年谱序) 那么, 如果研究者能够避免各位方家指出的片面偏颇之处, 研究自然会有心得和成果。当然, 亦有学者对“以诗证史”的方法不以为然, 认为不足取。[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关于李商隐研究的方法和视角逐渐多元化, 除了已有的研究方法, 不少学者尝试使用西方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结构学、语境学等不同方法, 对无题诗的构思、结构、意象、境界、艺术风格/特色以及无题诗的成因等进行探讨, 一时间热闹非常。这种局面势必在日后的研究中持续下去, 促成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三、结语

囿于篇幅, 本文只是选取了李商隐无题诗研究中的两个并非热点的问题, 简单谈了谈自己的愚见。关于无题诗, 其实还是有大量可供研究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李商隐所作的无题诗虽然数目不算太大, 但是李商隐之前基本上没有无题诗, 李商隐之后, 也没有一位诗人在无题诗上压过他。总而言之, 李商隐是无题诗的鼻祖, 也是倾注心力创作无题诗的诗人。

无题诗中, 大多是哀怨感伤的作品, 呈现浓厚的缺月残花的情调, 钱谦益在《注李义山诗集序》《有学集》卷十五称:“义山《无题》诸什, 春女读之而哀, 秋士读之而悲。”虽然“无一言经国, 无纤意奖善” (李浩《释怪》评义山诗) , 但是诚如纪昀所谓的“无题诸诗, 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遣, 以曲传不遇之感, 故情真调苦, 足以感人。” (《诗评》评“何处哀筝随急管”一诗后) 。香艳而不轻薄, 清丽而不浮浅 (刘大杰) , 仍然不失为名家的文学佳作, 而孙德谦所说的“义山之诗韬华耀采, 促弦锦瑟, 自写其玄愁;香烛哀筝, 非关于附物。” (序张尔田《会笺》) 也不算是言过其实。

在中国诗歌文学史上, 李商隐无疑是最为出色成功的诗人之一, 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他的影响, 不仅及于同时代的温庭筠、段成式、李群玉、韩偓、彦廉诸人, 当日风行一时的“三十六体”, 正说明了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功和影响。并且晚唐之后, 源流所及, 宋初由杨亿、钱惟演、刘筠诸人所代表的西昆体, 更是以李商隐为典范, 致力于追求模仿李商隐的无题诗、咏史诗。有学者认为, “从宋初期西昆体初具宋诗风貌, 到中期的王安石、黄庭坚等大家, 以及江西诗派的典型风格, 乃至南宋范大成、陆游、杨万里所承传沿袭的宋诗余波, 无不潜存着李商隐诗歌艺术追求的影响, 尤其是`无题诗'所表现出的议论使事之风更是影响至深。”[10]在诗坛上, 李商隐的无题诗这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超越时空永久绽放, 令人心向神往, 叹为观止。

摘要:无题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情感, 描写的对象事物又是什么, 都似是而非, 莫衷一是。本文也欲围绕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就以下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和浅见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非:《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综述》, 《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2]汤翼海:《李义山无题诗十五首考释》,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3]王灿:《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诗风及其对宋诗的影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第16卷。

[4]何剑平:《李商隐无题诗之寓意与艺术创新》,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5]阎海翎:《李商隐无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年3月, 第15卷 (总59期) 。

[6]具体内容可参阅:林宏作:《读李商隐<无题>诗》,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7]艾略特:《传统和个人天赋》, 《艾略特诗学论集》, p4.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年。

[8]武黎嵩:《善述文章根血性——卞孝萱先生<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初读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2月, 第29卷。

[9]对于这一点, 林宏作先生就曾在其文中批驳了冯浩与张尔田的笺注。具体内容可参阅:林宏作:《读李商隐<无题>诗》,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初探 篇3

关键词 李商隐 无题诗 语言特色 诗词

一、“隐”

即“重旨”、“复义”,是指诗词含有双重或多重意义。纵观李商隐的诗词,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特别是要借物象来显示心象,这样,靠一般的、比较明显的比喻就不足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进而将象征与比兴融合起来。他的无题诗运用这种以比兴象征托寓的手法最为纯熟。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主要的原因是它用典较多,内容太深,以致含义模糊,举居中的颔联和颈联为例: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庄周梦蝶与望帝化鹃。“庄生”句:是写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诗人又非常思念妻子,于是,便像庄周梦幻为蝴蝶那样,弄不清是自己梦见妻子,还是妻子梦见自己,恍恍惚惚,度日如年。纵观李商隐的一生,想为国事“君前剖心肝”,但“九重黯已隔”;想追求深挚的友谊,却“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他的种种理想无疑都是没有达成的,也只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于哀怨凄断的诗歌中,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人生悲慨。

再看颈联,“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诗人联想到王氏死后,自己也就会形单影只,不禁泪水长流,“月明”便暗示泪珠大滴而圆莹。另外,诗人出身在一个“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的寒素之家,早岁丧父,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挣扎奋斗,时时感到一身之孤孑。再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热望和追求,一生的努力奋斗,现在只剩下飘渺迷离而又刻骨铭心的怀思了。这又可以看作是他的迷惘幻灭之慨。

这两联都可以做如上多方面的阐释,因此展现了蕴藉含蓄的旨意,让读者深感诗词意境迷茫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商隐语言运用之高超。

二、“秀”

即诗句应该“独拔”、“卓绝”,篇中有警策或形象鲜明的、特出的字句。李商隐的诗词中,有很多秀句,皆词句清俊、形象真切、感情真挚、议论精警。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全诗是扣住“离别”写相思的。首联第一句,乍看之下像

是平常之语,但却是千锤百炼而入纯青的秀句。诗人化“别易”为“别易难”,这是他对聚合离散的情感体验的深刻体现。“别易”,如果不是意外而别或别后可经常会见的,那么就是两情是不深挚的;若情挚意深,则别时依依难舍,难解难分,别又何能“易”?颔联是全篇的警策,它的两句诗都是秀句。其中“丝”与“思”谐音,是说相思之情未有尽期,就像春蚕,不断地吐丝,直到死了才算完结。语意双关,比喻贴切。“泪”与“丝”一样,也用得十分巧妙。“泪”是烛泪,但又暗拟人泪,喻相思之泪,从而使人体会到彻夜相思的苦味。

三、“凄”

即“凄惋”。是指在李商隐的诗中,贯注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一种身处衰世者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忧伤与哀感。这跟时代社会的悲剧,诗人自身的悲剧境遇、性格、心理密切相关。李商隐一生,寄人篱下,在命运的抗争中屡遭失败,加之晚唐衰亡破落的社会现实,三十多年中家中亲人丧逝殆尽,故他常叹有才无命,有着很强的“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悲观命运意识。这种悲观命运感支配着他,使他对人生的许多方面都怀着很深的悲慨。表现在其诗作中,所写的几乎全是无望的爱情,他的恋爱对象似乎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女子。如 《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

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是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全诗围绕“梦”来写“远别”之情,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中和梦后、实境和梦境糅合在一起描写,不但暗透“远别”是入梦之由,梦的内容也不离“远别”,而且还着意渲染了梦醒时的迷离恍惚、真幻莫辨、孤寂凄清和强烈的思念,最后才点明已隔蓬山、更复远别之恨。

四、“艳”

即“悲艳”。以艳为美,以丽为美,“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是晚唐体独有的特点,李商隐作为晚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其诗作自然也有富丽精工的一面。虽然在李商隐年轻时,由于社会政治原因,写作过少量轻薄浮艳的应酬诗和艳体诗,但在其无题诗中,“艳”主要的还是和“悲”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正如“凄”中所述,“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他往往将悲剧性情致倾于朦胧瑰丽的诗境之中,融多方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悲艳之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论文 篇4

人们总是觉得李商隐的无题诗就像是诗谜一样的扑朔迷离,难以猜解。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李商隐的无题诗与诗谜确实有一种相似的结构。下面我们就无题诗与诗谜的结构进行一番解析。

一、诗谜与无题诗

诗谜与无题诗结构有相似之处。写作时都是先有谜底,而后有谜面。按照谜底来写谜面,谜面即诗的表层描写,形成一个比喻系统,或叫象征系统。以此来象征、影射、比喻谜底,引导读者向谜底方面联想,猜测。让人从表面的意象系统(喻)去寻找深层的作者之意(隐)。如《易》中“象”之与“意”,象是比喻系统,意是象之所指的谜底和答案。象是喻指,意是所指。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以象指意的。举一个例子来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曹雪芹拟宝钗写了一首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首谜语的谜底是“更香”。燃香当然是有烟的,因此,诗谜的首句便以烟的意象,使人朝着燃香时所冒的烟方面联想。第二句是说这种烟与琴与衾无关,即指明这种烟不是弹琴时所燃的炉香,也不是薰衣被用的薰香。三句是说它不是计时用的竹筹或铜筹(即铜漏),它与鸡人(宫中报时官员,他们用的是铜筹,而不用更香)无关,但又与计时有关。四句是说它与侍女无关,也不是夜间须经常添油的油灯,但又与夜有关。五六两句是刻画更香的特征,最后两句是说,每个夜晚,无论是风雨阴晴,时光荏苒,它都在冒烟。更香是一种为夜间打更的人特制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名更香。整个谜面组成一个象征系统,而这个象征系统的指向,就是更香。然而这只是第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它的寓意系统。整个诗谜是在暗示薛宝钗以后的凄凉的寡居命运。携两袖空烟,暗示她荣华过后,两手空空。与琴与衾无缘,是暗示她没有与宝玉琴瑟谐和、同衾共枕的命运。“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是暗指她将来长夜寂寞,无人相伴。“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是暗喻她将度过忧伤痛苦的一生。末二句是喻指,不管是阴晴风雨,光阴荏苒,她的苦痛都是无法消解的。整首诗谜典雅精工,也可以说是一首无题诗。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摧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此诗的表层意象所指,显系一首写与情人幽会,而情人不至的情诗。首二句写相期约会,等了一夜,而情人不至。三四两句,恍惚中似与情人相会,醒来是一场空梦。起来写了一封情书,却无处可寄。五六两句似回忆梦中情景,与情人相会的场所。七八两句写与情人相见之难,真是如同相隔千山万水一般。此诗的谜底,显系写自己失恋。然而此诗的第二层之意,即深层之意,又似别有所指。清人胡以梅云:“此诗内容,起言君臣无际会之时,或指当路止有空言之约,二三四是日夕想念之情,五六言其寂寞,七八言隔绝无路可寻。若以外象言之,乃是所欢一去,芳踪便绝。再来却是空言也。”(《唐诗贯珠》)这首无题诗在结构上与上面所提的曹雪芹代书中主人公薛宝钗所作的诗谜,是非常相似的,属于异体同构之作。有鉴于此,苏雪林才将他的无题诗说成是“用各种典故制成”的“巧妙诗谜”,因而戏称他为“诗谜专家”(参见苏雪林《唐诗概论》第十八章)。她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猜谜与解诗

如果说写谜与写诗,属于创作美学的范畴,那么解谜和解诗则属于读者的接受美学的范畴。做为谜语来讲,每个谜语都有一定的猜解范围和提示。如“打一字”、“打一物”、“打一人名”或“打一地名”等等。有的还指出是“谐音”或是“解意”等。这些提示当然都是诗谜的作者所给的。其实无题诗的作者也是如此。只不过是这些提示有的留下了,有的没有留下。原本在作者的心中都是有的。李商隐的诗谜有两种,一个是有答案的,一种是无答案的(其实也是有答案的,就是作者没有说或不愿说)。有答案的如《泪》、《蜂》等咏物诗,答案就是题目。如《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诗中不见泪字,但整篇都写的是泪的典故。诗面意象所指方向,皆让人向“泪”的方面联想。若抹去此诗的题目,它就恰似一首写泪的诗谜。清人赵臣瑗曰:“一二先虚写,一是宫娥,二是思妇。此二种人,最善于泪,故用以发端。中二联,皆泪之典故,然各有不同,三四是为人之泪者,五六是为己之泪者。送终感恩,悲穷叹遇,尽于此矣。七八再虚写天下之泪,无有多于送别,而送别之泪,无有多于灞桥,故用收煞。”(《山满楼笺注唐人七律》)此是诗的表层义。此诗的深层义,或说引发义,当不止写泪,而是写出了自己长期沦落下僚,怀才不遇,壮志不得实现的悲伤。此诗句句咏泪,诗面的指归也在泪,故诗人以《泪》作题。

那些无答案的就是无题诗。这些无题诗,诗面大都是写艳情的,之所以题作无题,大概是诗人故作玄虚,故意将诗的表层义,说成是喻体,即暗示读者说,此诗是别有寓义的。有时诗人故意制造迷宫,让人上圈套。如诗人曾说自己的诗是“楚雨含情尽有托”以自我标榜,故意将读者的目光,从诗面中的艳词丽句上面引开,让你去猜其他的含义。至于是否真是别有寄托,当然只有诗人一个人心里最清楚。或是真的别有寓义,或者是诗人故意放的烟幕弹,而仅是写自己的情事,只是不好明白说出罢了。而索解诗篇的人(即猜谜者),却是自以为找到了提示的。解诗如同猜谜。读者的猜解则是从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是沿着诗面所指示的喻象来寻找诗中所喻指之意的。没有谜底的谜语,就可能有多种猜解。无题诗就如同没有谜底的诗谜,在读者的心中就可能有多种答案。着重于政治与个人遭遇方面的,都从李商隐与牛李党方面的关系来加以索解。而着重于从艳情方面的,都从李义山的爱情遭遇来试探。而着重于人生哲理方面的,则从李商隐对人生的感悟来解他的无题诗。



三、李商隐无题诗创作的心态

李商隐创作了那么多的无题诗,写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似可解又似不可解,似诗谜,而又没有谜底。那么,他创作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应是唯恐人不知,又恐人太知。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约李商隐所写的情事有不好公开的一面,有想让人家知道又不想让人全知道的矛盾心理。全不想让人知,何必写?不想让人全知,故写成了诗谜,让人猜解。猜对了,我心自知;猜不对,暗自高兴,说明我手段高明,你猜不着。你猜对了,我有遁词可辩,可避免现实纠纷,顾全脸面;你猜不对,也不妨碍我自己感情的宣泄,作为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的记录,往事的回忆。因无题诗所写的是他难于启齿的情事,而又忍耐不住,不得不吐的感情宣泄,因而只能以曲折的表现手法,语意多岐的语言,朦朦胧胧的意境,来表达他不愿明说的情怀。一方面是必须写,不写就心中憋得难受;一方面是不便写,写得太白了会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或面子上也挂不住。他要写无题诗的原因是出于诗人的一种传达欲,或者说是感情与人分享的欲望,很想让情人或知情人分享他的感情的喜与忧。能知道其中隐情的人不能太多,只限于当事人或少数知心朋友。再则是出于诗人的一种表现欲,他是在用一种新的手法来创作诗歌,即以此来表现他的诗艺技高一筹,不同凡响。他的无题诗的写作,大多是出于这种欲人知又不欲人全知的矛盾心理。他的无题诗挠人心痒,逗人索解,故其诗欲显却隐,欲盖故彰,半遮半掩,羞羞嗒嗒,朦朦胧胧,使人如堕五里雾中,但又仿佛让你猜到了什么,引逗你不断地去猜,去想。

四、无题诗之岐解

诗谜一般是只有一个谜底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谜底不止一个。越是难猜的谜,越是这样。无题诗也是如此。无题诗的谜底,作者心中有数,只是没有说出来了罢了。但好的无题诗,也仿佛有许多的谜底,让人去猜。为什么会这样呢?钱锺书有个理论叫做“喻之多边”,即比喻有多种指向,并非与所喻指之事物皆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比喻只是在某些方面相似,并非全部相似,能划上等号。如“梨花一枝春带雨”,只是在洁白美丽而又带有晶莹的露珠的意象方面,有似于杨贵妃的戚容的美丽,并非杨贵妃的丽容就是一支带雨的梨花。因此喻象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可以与所指的意有相同之处。所谓“形象大于思维”,即是此意。喻的多边性,导致了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系统之所喻指,并非就一定是李商隐原来写诗时的意。再加上语词的多义性,更增加了诗的岐意。这是从诗的文本方面来说明无题诗可能招致的岐义。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从诗的接受者即读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明无题诗的意旨之所以众说不一。解诗者并非一定是要诗的意象符合其原意,而是为了个人的文学主张(或适应某一派文学派别的主张)或心中爱好而来理解甚至故意曲解原意,以达到解诗者“六经注我”的目的。经学家欲把李商隐看成是一个圣洁的君子,故以比兴说诗,其无题诗含有深切的政治含意。浪漫文人把李商隐看成是一个多情的才子,故将无题诗解成是李商隐恋爱的自述。哲学家把李商隐说成是一个深通哲理的哲人,故从其诗中看出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从读者的接受美学来看,他们解诗的美学观不同,爱好不同,目的不同,因之,其解也就不同。

以上原因造成了李商隐无题诗的众多的岐解。这种岐解并非就没有意义,这些岐解叠加和增添了李商隐无题诗的内涵,丰富了无题诗的意义和文化意蕴,增加了读者参与创造的兴趣,激活了李商隐诗所生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李商隐无题 篇5

1、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一号樊南,怀州河内人,唐文宗开元二年进士,授密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当时牛李党争激烈,由于李商隐早年授知于令狐楚,后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为妻,被牛党视为背恩,长期受到压抑。在党争的夹缝中,李商隐不得不离开京城,先后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下以及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为僚属。晚年辟为盐铁推官,四十六岁时客死荥阳,潦倒终身,故而诗歌常常充满着一种感伤情调。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3).先引导学生来分析这首诗。来,大家先来看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

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

它们是些怎样的意象,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

东风是无力的,百花残败凋零,春蚕到死它的丝才到尽头,蜡炬燃成灰烬,泪水方才流干,镜子里的人是愁容满面,鬓发脱落,月光是寒冷的,和“我”一样的孤寂。蓬山是神话里的仙山,缥缈不定。青鸟是作为“我”的使者出现的。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没有尽头,可见思念之深!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思念是痛苦的,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以上四句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4.大家现在知道诗的中心思想了吧,对,就是这样的。把上面的括号里的话,现在讲出来。来,大家看看这首诗的深层次的东西。结合诗人的生存环境及其他的处境,说明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吟咏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这首诗也不例外。大家都感觉到了吧?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于是诗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来,虚实变化,风情婉转。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丝”与“思”谐音双关,蜡泪暗指情人泪,使全诗深情并茂。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这首诗。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李商隐无题诗用典的意义 篇6

“用典”亦称“用事”,凡引用古时有关人、地、事、物等之史实或传说,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或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者,均可称为“用典”。古诗因为篇幅的限制,需要用浓缩的典故以达到更高更美的审美境界和艺术效果,而典故具有浓缩性和普遍象征意义的内涵,可以使作品从广度到深度,从内容到意境都发生很大的飞跃。在古诗中,诗人引经据典不仅仅是为了援引古人先贤的言行事件使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也是在于以寥寥数语蕴含丰富内容,追求作品的典雅华美,含蓄婉曲。中国古代诗人用典尤具特色者,当推李商隐,而在义山诗中用典艺术特色最突出的当属无题诗。

李商隐对于用典的喜爱,“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使他的诗“隐词诡寄”(张采田语),“深情绵邈”(刘熙载语),“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语)。但也因用典的频繁和晦涩,使诗“埋没意绪”(冯浩语),“纤曲其旨,诞漫其词”(朱长孺语),因此诗意婉曲晦涩,在可解和不可解中徘徊,以致诗人元好问读后都不免喟叹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是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寄兴深微,寓意空灵,以婉曲的艺术手法表现自我丰富且复杂迷离的情感,而被历代文人和评论家大家赞赏的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则归功于李商隐对典故的独特运用,典故的创新运用手法不仅使无题诗通过带有神话志怪色彩的意象,塑造了神秘优美富有情韵的意境,而且也曲折间接地营造了隐秘深邃的内心情感,发挥了典故意义的共性以升华情感氛围、引起读者共鸣。下文将主要围绕以上作用进行分析。

一.李商隐通过用意隐晦的事典文字的多重含义,曲折间接地暗示折射出隐秘朦胧深邃的内心情感经验。今人徐复观曾指出典故具有象征的作用,以简驭繁,着重于借用典故内涵折射层次错综复杂的内心经验。象征作用中的典故意象在诗中含义多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典故的比喻作用不同,指称倾向并不是单一的,不是用一个事物或事情说明一个道理。李商隐有别于其他用典诗人的不同就主要表现在无题诗中典故称谓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即事典文字不是一对一的指称,而是通过典故的多义性,更加含蓄隐晦地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

以《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中颈联“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为例。此联并列用典,涉及了四位历史人物,前一对人物源于晋代大臣贾充之女与他的僚属韩寿的爱情故事,此历史典故出于《世说新语》, 韩寿为贾充掾,与充女相悦,两人后喜结连理;后一对人物基于《文选・洛神赋》中曹植感甄事的传说,即曹植曾欲求甄氏为妃,可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后来甄妃被谗言所害,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了曹植,曹植曾梦见甄妃对他诉说爱慕之情不能如愿的遗恨,曹植遂作《感甄赋》。此诗中典故意义非常隐晦曲折,首先,这四位历史或传说人物共通性较少,对应关系并不显而易见。唯一的相似性表现在贾氏与甄妃都用情专一忠贞,但是这两个故事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如愿以偿,一个抱憾终身,一正一反,这样即便我们假定诗人借典立意,但也难以确定典故文字的具体指称意义。如果义山是借典自喻,那么诗人与典故人物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倘若理不清这层自喻关系,也就无法准确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究竟是用这结局一正一反的典故,意在说明爱情自有它不可扼制的魔力,表达自己相思成灰的绝望和悲苦,还是“借夫妇以喻君臣”,象征马逢伯乐而鸣和士遇知己而达的.理想遭逢?

二.李商隐着意发挥围绕典故意义的类型而滋生的审美特性以激起文化群体共同体验的共鸣来达到情感升华,从而更富感染力地揭示自我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李商隐在无题诗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者,‘万里**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无题诗中多以寄托为主,笔者认为其寄托的载体主要体现在典故中的或人物形象或言行事迹或风雅事物,从而表达多方面的情感,如自慨生平,抒发怀才不遇或美好理想;又如歌颂真诚伟大的爱情,感慨相思离苦或真情坚贞,所谓“感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四库全书》提要)

以《无题》四首其四一诗为例鉴赏借典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扬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前后同墙看。归来辗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暮春三月,阳光明媚,樱花盛开,垂杨轻拂,筝管相逐,一边是贵族女子纵情游赏、及时行乐,一边是贫寒女子无媒难嫁、自伤迟暮,两幅画面对比如此鲜明,诗中典故所寄寓的内容是可想而知的,东家老女因贫寒而婚嫁失时,正是寒士落拓不遇的象征;溧阳公主恃宠而骄,正是贵显子弟仕宦得意的象征,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美人迟暮的慨叹亦在对比中显现。诗人借典故表达了现实政治的险恶,命运的坎坷以及颇具才华的诗人只能空怀理想、政治失意的悲哀。

再如表现爱情生活的《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一)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其二) 这组诗写于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泾原王茂元幕,时诗人已登进士第并与茂元女儿结婚,又将赴京应博学宏词试,故赋诗留别闺中知己。第一首诗人展现了两个场面,一个是昨夜的情景,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画楼桂堂,相爱的双方眉目传情、心灵相通,同时那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笑语喧哗、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的场面又令人沉醉;另一个是晨钟响起,自己又要身不由己离家应差,于是转篷之叹就自然地流泻出来。第二首首句以神女萼绿华影射意中人,用秦楼客映射诗人自己,结句又以历史上“吴王苑内花”比喻伊人。“昔年相望”谓往日相思之苦,“岂知”句又表达出婚后喜悦幸福之情。两首诗均没有直接塑造女子的形象,但却通过典故中人物形象的灵活运用简洁含蓄地从侧面让读者想象到诗人爱人的美丽,并且借典故中言行事迹暗示了诗人爱情生活的和睦快乐。 如果诗人用普通语言文字在诗中翻译典故的含义,即便能做到意思的完整,也只会是冗长不精练的叙述,不仅冲淡了复杂强烈的内心情感的冲击,更重要地的是失去了经过艺术升华提炼出的精致美,这种美感是超越了个人体验感受的。诗人借用高度浓缩的典故――文化群体共有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经验,使融于集体民族的记忆和个人情感高度融合,更加有效地引起全体读者的共鸣,这也是无题诗长久以来具有无限魅力的原因。

三.李商隐本着“遗神取貌”的审美原则严格筛选取用典故,使无题诗中的典故都具有优雅神秘且绮丽浪漫的独特美感,从而通过这些意象塑造了无题诗所特有的意境。从诗人选用的典故的出处来看,几乎无一出自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出自诗经的也寥寥,而选自神话传说的和神异志怪小说的典故占据了绝大部分,在事典的选用上也多选用访道求仙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与诗人在青年时期曾为道童“学仙玉阳东”,受道教影响较深有较大的关系。作者沉浸于道教典籍,诗中出现大量道教名物,名物的罗列,极富仙风道气的美感,构成了诗面的美丽神秘。如“神女生涯”、“小姑独居”(《无题》二首其二),“刘郎远隔”、“蓬山迢递”(《无题》四首其一),“蓬山青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再如刘郎、宋玉、青女、萼绿华、西王母等人物,瑶池、瑶台、玉台、碧城、蓬莱等地点,这些意象都具有一种迷离幽渺的朦胧美,由这些意象构筑成的诗句自然也会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特质,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意境,并与诗人朦胧隐晦的内心情感相融合交织,成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美。

四.李商隐将多个典故灵活地安排于布局严谨且分工明确的四联诗章中,通过有机组合发挥了强大的整体的象征作用,更加多重地叠加地复杂地塑造了无题诗的意境。这种典故运用手法表现最淋漓尽致的当属《锦瑟》,此诗也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经历代文人与评论家鉴赏分析得最多者。全诗四联各有相互对应,形成了立体全面的结构,首尾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前后呼应,由众多典故并列平行组成的中二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上下对应,首尾联与中二联相互间也紧密配合,形成了完整且具有共同性的结构,增加了全诗文字含义的包容量。典故在平行结构中相互对应,使原本毫无意义联系的典故在各自的内涵上得到突出与彰显。

浅论李商隐无题诗的幽咽缥渺 篇7

关键词:无题诗,幽咽飘渺,象征性,流转性

在唐代众多诗人里, 得以爱情诗名世者, 莫过于李商隐。但是自唐宋以来, 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就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然而一般都把它们解为寄托讽喻之作。尤其是清代, 诗评家往往将其解作政治抒情诗。之所以产生众多分歧,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缥缈, 幽咽婉曲。清代王士祯《论诗绝句》言:“獭祭曾惊博奥殚, 一篇锦瑟解人难”;刘熙载《艺概》中直接以“混茫”品评李商隐之为人为诗。学者黄世中亦指出:“义山气质粘滞, 性情含蓄, 故诗脉多婉曲而诗境多混茫也。”无论是内在的诗情还是外在的诗美, 我们都能在《无题》中获得真切的体验:通过幻象营造出奇美之幻境, 并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象征与意识流手法, 将现实与幽幻、将个人生命体验和对混茫世界的哲思融合起来, 构成朦胧深邃的缥缈境界。例如《无题二首·其一》:

重帷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轻狂。

此诗由深夜追思故人, 通过“女子”的心理独白, 以代言手法书写诗人自己的相思寂寥。整首诗乍读之下, 似觉意蕴虚涵, 难以捉摸, 但是若能把握诗人意识的流转和情感的变迁, 从诗歌的内蕴和外美两处着眼则能突破审美中的困惑, 回归其真实的诗情, 破解《无题》幽咽缥缈之“谜”。

关于李商隐诗歌中的幽咽缥缈具体表现, 本人将从李商隐诗歌的象征性和流转性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象征性通常一首诗要做到缥缈幽咽而又隽永传神就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的情与景、意与象的倘恍迷离, 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的丰富和隽永。这样的诗, 在梁宗岱先生看来就可以称作“象征的诗”, 具有“一种灵幻缥缈的氛围”。此外, 李商隐的诗往往富有非现实的色彩, 他经常通过诸如刘郎, 青鸟, 蓬山, 碧城, 灵犀, 灵风, 珠泪, 玉烟等空灵的意象熔铸自我独特的空灵诗境, 同时, 又在非现实的意境中置入客观之物如风花雪月、鱼鸟柳梅等, 从而令人在非现实中感受到极致的真实诗情。比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写离愁别恨, 首联两个“难”字则将自古所有的离别之苦诉尽。非只一时一地的伤感, 甚至不限于男女情爱。接着“东风”句又给难堪的别离提供了一个黯然销魂的恍似真实的时空环境, 既像是别离的人无法忍受的伤痛的外化, 又像象征了青春爱情的美丽之物逐一飘逝, 使人无限哀愁。颔联春蚕蜡炬到死成灰, 比喻中有象征, 至情至性, 超越了历代诗歌中悲苦的抒情;看似纯粹写实之笔, 但是却感慨寄之又启人思索。颈联于细心体会中观见两心眷眷、两情依依, 两个平凡的举动, 两种平常的事物, 在一种清冷迷朦的诗境里却具有了丰富的色彩。至于末联则是近乎绝望中的希望, 是对爱情、对生命、对理想的执著不懈。此诗情境亲切可感, 但是每联都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无意叙事, 纯属抒情。他取象于生活中的细小之物, 舍弃了生活原型中的纷繁复杂, 经过精心的提炼生发, 将之升华为爱情失意中情感愈益坚定深挚的情绪表现, 那种缠绵执著和浓郁的伤感弥散其中, 构成了一个亦幻亦真的绮情世界。

学者余恕诚指出, 李商隐的无题诗之所以能写出幽咽缥缈之美, 乃在于“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 而“借以表达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 表达上又采取了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 所以“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 就连其他一些诗, 常常也是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 表现得幽深窈渺。”1的确, 李商隐的无题不像一般诗人那样将心灵中的喜怒哀愁全盘拖出, 而是通过近似象征、隐喻等手法, 给整个诗境抹上一层朦胧的色彩, 并借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只要比较一下李白的诗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李商隐独具的幽缈之美。李白的诗情如长河奔涌, 浩荡千里。在表现上则是“笔走群象, 思通神明, 龙章炳然”, 所以他的诗给人一种情感的直露与率真。李商隐则总是把情感寄托于一些泛涵的意象, 如蚕丝、灰烬、蓬山、晓梦以及泪烛残花等。同时强烈的身世之悲与对爱情的向往执著交融在一起, 构成充满内蕴的凄迷色彩, 令人难解, 或者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2、流转性李商隐无题诗的幽咽缥缈还集中表现为一种情绪的跌宕起伏, 一种时间、空间的错落流转。

他常常以心境造诗境, 尤其是丧妻后更是集中表现心境心绪的错综复杂。他曾自道这样的情怀:“三年以来, 丧失家道, 平居忽忽不乐, 始刻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 为清凉山行者, 于文墨意绪阔略, 为置大牛箧, 涂逭破裂, 不复条贯。”2这些复杂的情感波动不可避免地渗入其后期的创作中, 随意交错, 使作品的意识流意味益发强烈。如《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 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 更在瑶台十二层。”此诗意象和字句之间的跳跃性都很大, 可谓天上人间, 往昔今日互相交错。如果从叙事看, 简直匪夷所思。但是, 我们可以从意识的流动去把握处在迷茫失落中的心灵的幻象和幻觉, 以此将前后变化联系起来:云浆未饮, 旋即成冰, 是对过去所追求过的爱情、理想无法达到的遗憾, “如何”两句是透过沧桑往事回顾从前的执著追求, 在心中升腾起来的失落, 是对遥不可及的理想的无奈叹息。中间的跳跃变化, 既表明诗人情绪的流动变换, 又突出了诗人所追求之物的缥缈莫测, 难以追攀。这一切只能意会, 无法一一坐实。至于其中的诱因则纷繁杂乱, 导致了诗人心意的迷茫。不过唯一能捉摸的就是诗人复杂困扰的心境:对政治的执著热情, 对时世身家的感慨悲哀, 对爱情失意的遗憾失落, 对爱妻早逝后的孤苦无依……这一切都汇入了诗人创作中, 令人难以明辩。而这种感情的矛盾融会、随意流转就造成了李商隐包括《无题》在内的爱情诗的傥恍绮迷和幽咽缥缈。

参考文献

[1]《李商隐全集·附李贺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次印刷

李商隐无题的翻译 篇8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文化意象 差异

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古诗有着独特的语言特征:它们形式工整、韵律对称、意境深远。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但中西文化在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思维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也有很大不同,而古诗由于其独特的题材比其它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有难度。本文以古诗《无题》的翻译为例,着重探讨中英文化意象方面的差异及对待这种差异采取的翻译技巧。

一、古诗翻译的标准

翻译最基本的要求是忠实与通顺。但诗歌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底蕴等方面都与其它文学形式有较大差异,需格外注重意境和韵味的传达,因此对诗歌翻译有着更高的要求。诗歌译者要具备译者与诗人的双重品质(李连波,2008)。许渊冲提倡诗歌翻译的“音美、形美、意美;江枫力求“形神皆似”,其他翻译家也以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方面为侧重点对诗歌翻译提出了不同标准。其实,古诗英译没有特定的标准,译者需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二、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古诗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符号本身,更侧重传达文化。中英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句式、思维模式、文化意象、地域习俗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中英文化意象方面的差异。

文化交流活动中最棘手的就是深层文化沟通,而诗歌表现的往往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这些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古诗英译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中西诗人的感性不同,可以引起中国诗人诗兴的食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吕叔湘,1980)”。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古诗翻译方面最大的影响就是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们在诗句中的物象联想不一,如古诗中常出现的一个词“西风”,中国人看到这个词会联想到它的寒冷和万物凋零的景象,《西厢记》有诗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杨立刚, 2004)。而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联想,相反,西方文化中喜歡吟咏西风,歌颂生命,如雪莱的《西风颂》中“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还有“西风啊,是你以车架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东床上”等整句都表达了这种意象,下面笔者通过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来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无题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不能挽回,固有首句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下面是这首诗的英文翻译:

No Title

①So hard we finally met, yet separated,

spring did not last, flowers faded,

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

②Silkworms produce silk till they die,

flame twinkles till the candle runs out,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③In mornings into the mirror I am worrying aging,

so lonely I feel at nights when reading,

even the light from the moon is chilling.

④Far away from where you live,

I cannot reach you, my dear,

Hence, I send you letters sealed with my kiss.

可以看出,原诗①句中的“东风”在译文中没有体现,西方人对“东风”也不会产生东方人的联想;多出的一句“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在原诗中虽不存在,但是确有此含义,这种翻译是一种意译的做法,值得借鉴。②句中“春蚕”及“蜡炬”的翻译虽然严格按照字面翻译了出来,但是西方人看了却不一定明白,因为他们的文化中对“蚕”和“蜡”并没有东方人的这种联想,于是译者添加了“I will love you forever”,这是译者对诗歌意义解读而做的努力。③句应该说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但意境却大不如原诗。 ④句原诗中涉及两个神话故事,“蓬山”即蓬莱山,海外三神山之一,诗中指对方住处;“青鸟”是神话中的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诗中借指传递消息的人。这些中国人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西方文化并没有这两个概念,因此他们不能产生同样的文化意象,加上思维方式差异,他们在头脑中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因此④的译文也只是译出了其字面含义,让读者能够理解其概念意义,至于文化信息就不能传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古诗《无题》的差异探讨了中西文化意象差异。其实,中西两种文化在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交方式、宗教信仰、地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对中国古诗的英译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这要求译者不仅精通中英两种语言,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把古诗原文的风貌完整呈现也许是很难的事情,但只要对这些文化因素妥当处理,让译入语国家的人们理解古诗是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高嘉正.吃透原诗—古诗英译的首要之举[J].上海科技翻译, 1999(4).

[2]肖娴.古诗文化内涵翻译的句式差异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

[3]杨立刚.试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4]吕叔湘.中诗英译对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李连波.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J].理论观察,2008(4).

上一篇:中考作文:生命的意义下一篇:仓鼠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