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因式分解之平方差公式法(精选10篇)
课题: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2)
国标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江宁区麒麟中学 曹会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通过整式乘法逆向得出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推导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讨论等数学活动收获数学知识,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因式分解?
2、判断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1)a21(a1)(a1)(2)(a1)(a1)a21
1(3)x1x(1)(4)abacda(bc)d x3、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8m2n2mn(2)9x2y212xyz4、平方差公式如何表示?你能说一说这个式子的特点吗?
(二)创设情境
★试一试
1.9921是100的整数倍吗?为什么?你是怎样思考的?
2.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①572562;②962952
(三)探究新知
★做一做: 2你能将x25因式分解吗?你是怎样思考的?
★议一议:下列多项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吗?
(1)x2y2(2)x2y2(3)x2y2(4)x2y2
(5)64a2(6)4x29y2
由学生总结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的特点。
国标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麒麟中学初一年级
(四)例题精讲
例1.填空
(1)x2-16 =()2-()2=()()
(2)9-y2=()2-()2=()()
(3)1-a2 =2-()2=()()
例2.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36-25x2 ;(2)16a2-9b2;
(3)16a281b2(4)14m2
思考: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步骤是:(1)(2)课堂练习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222222(1)36x;(2)ab ;(3)x16y;(4)xyz9
例3.观察公式a2b2(ab)(ab),你能抓住它的特征吗?公
式中的字母a、b不仅可以表示数,而且都可以表示代数式.尝试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p)2(xq)2(2)9(ab)24(ab)2
课堂练习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29(2)(xa)2(yb)2
(3)81(ab)216(ab)2
例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4-1(2)a5-a3(3)4a2-16
思考: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时应注意什么?
课堂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2a3-50ab2(2)8a22
例5:实际应用:如图,求圆环形绿化区的面积
课堂练习4:课本P73页 练一练第2题。
(五)知识拓展:数学补充习题P42页5、6题。
(六)课堂小结: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数学补充习题剩余题目 35m15m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练地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知道因式分解的要求:把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进一步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和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并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你能叙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吗?
问题2: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3:你能将a2-b2分解因式吗?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其实是整式乘法的逆用,•也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2.提公因式法的第一步是观察多项式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没有公因式,•就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对该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3.对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多项式,不能说不能进行因式分解.
[生]要将a2-b2进行因式分解,可以发现它没有公因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多项式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形式,所以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a2-b2=(a+b)(a-b).
[师]多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向应用,就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如果被分解的多项式符合公式的条件,就可以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称为运用公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师]观察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项、指数、符号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最后得出下列结论)
(1)左边是二项式,每项都是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
(2)右边是两个多项式的积,一个因式是两数的和,另一个因式是这两数的差.
(3)在乘法公式中,“平方差”是计算结果,而在分解因式,•“平方差”是得分解因
式的多项式.
由此可知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出示投影片
[做下列填空题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迅速地把一个单项式写成平方的形式.•也可以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避免出现4a2=(4a)2•这一类错误]
填空:
(1)4a2=()2;
(2)42b=()2; 9
(3)0.16a4=()2;
(4)1.21a2b2=()2;
14x=()2; 4
4(6)5x4y2=()2.
9(5)
2例题解析:
出示投影片:
[例1]分解因式
(1)4x2-9
(2)(x+p)2-(x+q)
[例2]分解因式
(1)x4-y4
(2)a3b-ab
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求解,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学生解题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并对各种错误进行评析.
[师生共析]
[例1](1)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1)中的2x,(2)中的x+p•相当于平方差公式中的a;(1)中的3,(2)中的x+q相当于平方差中的b,进而说明公式中的a与b•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甚至是多项式,渗透换元的思想方法)
[例2](1)x4-y4可以写成(x2)2-(y2)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了.但分解到(x2+y2)(x2-y2)后,部分学生会不继续分解因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回顾因式分解定义后,•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是必须进行到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2)不能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a3b-ab•有公因式ab,应先提出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解:(1)x4-y4
=(x2+y2)(x2-y2)
=(x2+y2)(x+y)(x-y).
(2)a3b-ab=ab(a2-1)=ab(a+1)(a-1).
学生解题中可能发生如下错误:
(1)系数变形时计算错误;
(2)结果不化简;
(3)化简时去括号发生符号错误.
最后教师提出:
(1)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要化简:
(2)在化简过程中要正确应用去括号法则,并注意合并同类项.
练一练:
(出示投影片)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x+y)2-49(x-y)2
(2)(x-1)+b2(1-x)
(3)(x2+x+1)2-1(xy)2(xy)2(4)-.
Ⅲ.随堂练习
1.课本P196练习1、2.
Ⅳ.课时小结
1.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出这个公因式.
2.如果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第一步考虑用公式分解因式.
3.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15.5.3.2 公式法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悉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3.会用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练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根据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和推测什么叫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2ab+b2
(2)a2-2ab+b2
[生]将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写即是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同样道理,把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写即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师]能不能用语言叙述呢?
[生]能.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问题2其实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即:a2+2ab+b2=(a+b)2,a2-2ab+b2(a-b)2.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
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a2-4a+4
(2)x2+4x+4y2
(3)4a2+2ab+12 b
4(4)a2-ab+b2
(5)x2-6x-9
(6)a2+a+0.25
(放手让学生讨论,达到熟悉公式结构特征的目的).
2222
结果:(1)a-4a+4=a-2×2·a+2=(a-2)
(3)4a2+2ab+12111b=(2a)2+2×2a·b+(b)2=(2a+b)2 422
2(6)a2+a+0.25=a2+2·a·0.5+0.52=(a+0.5)2
(2)、(4)、(5)都不是.
方法总结: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左边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其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还有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或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的相反数,符合这些特征,就可以化成右边 的两数和(或差)的平方.从而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
例题解析
出示投影片
[例1]分解因式:
(1)16x2+24x+9
(2)-x2+4xy-4y2
[例2]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a+b)2-12(a+b)+36
学生有前一节学习公式法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总结解题经验.
[例1](1)分析:在(1)中,16x2=(4x)2,9=32,24x=2·4x·3,所以16x2+14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即
解:(1)16x2+24x+9
=(4x)2+2·4x·3+32
=(4x+3)2.
(2)分析:在(2)中两个平方项前有负号,所以应考虑添括号法则将负号提出,然后再考虑完全平方公式,因为4y2=(2y)2,4xy=2·x·2y.
所以:
解:-x+4xy-4y=-(x-4xy+4y)
=-[x2-2·x·2y+(2y)]2
=-(x-2y)2.
练一练:
出示投影片
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6a-a2-9;
(2)-8ab-16a2-b2;
(3)2a2-a3-a;
(4)4x2+20(x-x2)+25(1-x)2
Ⅲ.随堂练习
课本P198练习1、2.
Ⅳ.课时小结
学习因式分解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能将前后知识联系,做个总结吗?
(引导学生回顾本大节内容,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最后出示投影片,给出分解因式的知识框架图,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
222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98练习15.5─3、5、8、9、10题. 《三级训练》
板书设计
15.5.2 公式法
知识要点
1.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常用公式有:
①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即a2-b2=(a+b)(a-•b).
②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a2±2ab+b2=(a±b)2.
2.分解因式时首先观察有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能否运用公式法.
典型例题
例.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x+1)(x+2)(x+3)(x+4)+1,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x>0)
分析:本题的实质是把多项式(x+1)(x+2)(x+3)(x+4)+1化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可以运用分解因式的方法.
解:∵(x+1)(x+2)(x+3)(x+4)+1=[(x+1)(x+4)][(x+2)(x+3)]+1 =(x2+5x+4)(x2+5x+6)+1 =(x2+5x)2+10(x2+5x)+24+1 =(x2+5x+5)2 ∴这个正方形的边形是x2+5x+5.
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代数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a2+b2 B.-a2-b2 C.a2-c2-2ac D.-4a2+b22.-4+0.09x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0.3x+2)(0.3x-2)B.(2+0.3x)(2-0.3x)C.(0.03x+2)(0.03x-2)D.(2+0.03x)(2-0.03x)3.已知多项式x+81b4可以分解为(4a2+9b2)(2a+3b)(3b-2a),则x的值是()
A.16a4 B.-16a4 C.4a2 D.-4a24.分解因式2x2-32的结果是()A.2(x2-16)B.2(x+8)(x-8)C.2(x+4)(x-4)D.(2x+8(x-8)
二、填空题:
5.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2-b2(a>b),其中长边为a+b,则短边长是_______. 6.代数式-9m2+4n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 7.25a2-__________=(-5a+3b)(-5a-3b).
228.已知a+b=8,且a-b=48,则式子a-3b的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44b2 ②R2-r2 ③-x4+x2y2
10.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3(a+b)2-27c2 ②16(x+y)2-25(x-y)2
③a2(a-b)+b2(b-a)④(5m2+3n2)2-(3m2+5n2)
2四、探究题
11.你能想办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
①3a2-
12b ②(a2-b2)+(3a-3b)3
答案: 1.D 2.A 3.B 4.C 5.a-b 6.(2n+3m)(2n-3m)7.9b2 8.4 9.①(a+12b)(a-12b);②(R+r)(R-r);③-x2(x+y)(x-y)10.①3(a+b+3c)(a+b-3c);②(9x-y)(9y-x);
③(a+b)(a-b)2;④16(m2+n2)(m+n)(m+n)11.① 1(3a+b)·(3a-b);②(a-b)(a+b+3)3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A.1+4x2=(1+2x)2 B.6a-9-a2=-(a-3)C.1+4m-4m2=(1-2m)2 D.x2+xy+y2=(x+y)2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二、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四、探究题
12.你知道数学中的整体思想吗?解题中,•若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多方位思考、联想、探究,进行整体思考、整体变形,•从不同的方面确定解题策略,能使问题迅速获解.
你能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
①(x+2y)2-2(x+2y)+1 ②(a+b)2-4(a+b-1)
答案: 1.C 2.D 3.B 4.D 5.y2 6.-30ab 7.-y2;2x-y 8.-2或-12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会综合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3、通过对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向变形及将一个整式看做“元”进行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预见等能力,进一步体会换元思想,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难点:由于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关键是能否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因此准确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而例4分解和化简过程比较复杂,并要求用换元的思想来因式分解,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引入篇
(1)做一做: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学生上台板演)(1)ax4-ax2(2)16m4-n4 估计有部分学生只是把多项式16m4-n4分解到(4m2+ n2)(4m2- n2)的形式,教师予以强调指出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不能分解为止。(2)考一考
a、除了平方差公式外,还有那些公式? b、如何 表示?
(a+b)2=a2+2ab+b2(a-b)2=a2-2ab+b2
c、怎样用语言表述? d、公式应该怎么写?
(a±b)2=a2±2ab+b2
反过来,可得a2±2ab+b2=(a±b)2
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两倍,等于这两数和(或者差)的平方。形如a2±2ab+b2的多项式称为完全平方式.实质为: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给出完全平方式的概念。
(二)、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辨析篇 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1)x2+y2;(2)a2-6a+9;
(3)△2-2×△×□+□2;(4)m2+2mn-n2.(三)、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归纳篇 a±2ab+b完全平方式的特点: 1.有三项组成.
2.其中有两项分别是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
3.另一项是上述两数(或式)的乘积的2倍,符号可正可负.
(四)、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探索篇 对照a2±2ab+b2=(a±b)2,你会吗?
1、x2+4x+4=()2+2()()+()2 =(+)2
2、m2-6m+9=()2-2()()+()2 =(-)2
注意: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单项式甚至是多项式。
(五)、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尝试篇
下列各式能因式分解吗?若能,请分解;若不能,请把某一项的系数作适当改变,使之能分解:(1)a2+4ab+4b2(2)4x2-8 x+1
其中第(2)题为变式练习。
(六)、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游戏篇 22请根据你小组得到的单项式讨论:
(1)请将你手中的单项式粘贴在黑板上的合适的地方,使它能与黑板上的整式组成完全平方式;(2)分解组成的多项式。
(七)、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闯关篇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a2-10a+25;(2)4a2+12ab+9b2;(3)-x2+4xy-4y2(4)3ax2+6axy+3ay
2(5)(2x+y)2-6(2x+y)+9
(八)、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拓展篇 你能用简便方法求出
20052-4010× 2003+20032的值吗?
(九)、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小结篇
我们看过我们听过,我们想过我们做过,我对过我错过,有过激烈的争议也有过意外的收获,亲爱的同学们,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因式分解多项式;先看有无公因式。两项三项用公式;辩明是否标准式。
(十)、作业布置
四、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从引入到小结一共九个篇章,分别是:引入、探索、实践、归纳、尝试、游戏、闯关、拓展、小结,层层深入,不断推进,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层次,在探索和实践中把握新知,在游戏和闯关之中培养数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获取新知识水到渠成,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引入到小结一共九个篇章,分别是:引入、辨析、归纳、探索、尝试、游戏、闯关、拓展、小结。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游戏篇与闯关篇,对于游戏篇,我最初的设想是:把四个完全平方式拆成十二项,然后把它们分给十二个小组,而游戏规则是:认为自己分到中间项的小组在原座位不动,认为自己分到平方项的小组可以去到其他小组找能够组成完全平方式的项,然后组成完全平方式。考虑到游戏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以及整个游戏的难度,并且经过多次的斟酌,我把游戏改成了现在的模式。我觉得这个游戏还是非常成功的,也达到我预期的目的。同学们的表现特别是小组的合作精神非常地不错,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效果也不错。对于闯关篇的设计,我更是几易其稿。最初的是叫攻关篇,题目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4a2+12ab+9b2;(2)-x2+4xy-4y2
(3)3ax2+6axy+3ay2(4)(2x+y)2-6(2x+y)+9
课题:平方差公式 授课:张福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行得出平方差公式,再通过练习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1)2001×1999(2)998×1002 [生甲]直接乘比较复杂,我考虑把它化成整百,整千的运算,从而使运算简单,2001可以写成2000+1,1999可以写成2000-1,那么2001×1999可以看成是多项式的积,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可以很快算出.[生乙]那么998×1002=(1000-2)(1000+2)了.[师]很好,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算一下.[生](1)2001×1999=(2000+1)(2000-1)=20002-1×2000+1×2000+1×(-1)=20002-1 =4000000-1 =3999999.(2)998×1002=(1000-2)(1000+2)=10002+1000×2+(-2)×1000+(-2)×2
=10002-22 =1000000-4 =1999996.[师]2001×1999=20002-12 998×1002=10002-22 它们积的结果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那么其他满足这个特点的运算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呢?我们继续进行探索.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4)(x+5y)(x-5y)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生甲]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两项.[生乙]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例如算式(1)是x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2)是m与2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3)是2x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4)是x与5y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师]这个发现很重要,请同学们动笔算一下,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发现.[生]解:(1)(x+1)(x-1)
=x2+x-x-1=x2-12(2)(m+2)(m-2)=m2+2m-2m-2×2=m2-22(3)(2x+1)(2x-1)=(2x)2+2x-2x-1=(2x)2-12(4)(x+5y)(x-5y)=x2+5y·x-x·5y-(5y)2 =x2-(5y)2 [生]从刚才的运算我发现: 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和我们前面的简便运算得出的是同一结果.[师]能不能再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生]能.例如: 51×49=(50+1)(50-1)=502+50-50-1=502-12.即(50+1)(50-1)=502-12.(-a+b)(-a-b)=(-a)·(-a)+(-a)·(-b)+b·(-a)+b·(-b)=(-a)2-b2=a2-b2 这同样可以验证: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因为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后,中间两项是同类项,且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和为零,只剩下这两个数的平方差了.[师]很好.请用一般形式表示上述规律,并对此规律进行证明.[生]这个规律用符号表示为:(a+b)(a-b)=a2-b2.其中a、b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可以做如下证明:(a+b)(a-b)=a2-ab+ab-b2=a2-b2.[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能不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a+b)(a-b)=a2-b2起一个名字呢? [生]最终结果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叫它“平方差公式”怎样样? [师]有道理.这就是我们探究得到的“平方差公式”,•请同学们分别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叙述这个公式.(出示投影)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 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用它直接运算会很简便,但必须注意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应用.在应用中体会公式特征,感受平方差公式给运算带来的方便,从而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出示投影片)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例2:计算:
(1)102×98(2)(y+2)(y-2)-(y-1)(y+5)[师生共析]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结构特征,学会对号入座.在例1的(1)中可以把3x看作a,2看作b.即:(3x+2)(3x-2)=(3x)2-22(a+b)(a-b)=a2-b2 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2)、(3).如果形式上不符合公式特征,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转化工作,使它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比如(2)应先作如下转化:(b+2a)(2a-b)=(2a+b)(2a-b).如果转化后还不能符合公式特征,则应考虑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作如上分析后,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两个例题.•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板演进行评析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例1]解:(1)(3x+2)(3x-2)=(3x)2-22=9x2-4.(2)(b+2a)(2a-b)=(2a+b)(2a-b)=(2a)2-b2=4a2-b2.(3)(-x+2y)(-x-2y)=(-x)2-(2y)2=x2-4y2.[例2]解:(1)102×98=(100+2)(100-2)=1002-22=10000-4=9996.(2)(y+2)(y-2)-(y-1)(y+5)=y2-22-(y2+5y-y-5)=y2-4-y2-4y+5 =-4y+1.[师]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利用平方差公式应注意什么?
一、背景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的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可见,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开发教材资源是制定教法、开展学法指导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设计、测试、评价的基础。
分解因式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也为学习分式,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基础,对整个教科书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分解因式的方法,实际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因此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具有启发性的情境,激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发现问题情境中的变形关系,并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在这一对比整式的乘法而探索分解因式方法的相关活动过程中,力图渗透类比思想,让学生体会、理解、认识分解因式的意义,感受其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归纳分解因式变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二章分解因式的第三节内容。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掌握公式法中的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2、难点:灵活地运用公式法或已学过的提公因式法进行分解因式,正确判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
3、关键:把握住分解因式的方法如提公因式、公式法等,在对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时,首先应考虑提公因式,而且应该提取彻底。
二、目标分析:
参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思维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并进一步感受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互逆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通过平方差公式逆向运算的推导得出用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领悟、分析、总结技能技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情境中的变形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与应用意识,并渗透转化的思想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活动1:下把列各式变形为一个式子的平方的形式。
1)4a2=()2;121b2=()2;9a4=()2 0.01x2=()2(x+5)(x-5)=(3x+y)(3x-y)=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由复习旧知直接过渡到新知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分析问题,发现新知
问题:我们知道,(a+b)(a-b)=a2-b2,能否将它反过来得到a2-b2=(a+b)(a-b)呢?
师:观察多项式X2-25,9X2-y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尝试将它们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并与同伴交流。生:二项;可以转化为两项的平方差(a2-b2)的形式。师:X2-25= 9X2-y2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知。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动画显示学生熟悉的剪纸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问题:(1)用语言叙述公式(体现合作)。(2)公式有什么特点?
(3)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什么?
活动4:根据你对公式的理解,请举出几个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例子,并指出多项式中谁相当于公式中的字母a,谁相当于公式中的字母b?(尽可能地让学生探索、发现)。
x2-25=x2-52=(x+5)(x-5)a2-b2=(a+b)(a-b)
9x2-y2=(3x)2-y2=(3x+y)(3x-y)
设计意图:问题是知识、能力的生长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原有认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循序渐进的探讨,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使他们体会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怎样从复杂情境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
(四)例题探究,体验新知:
例1 填空:(1)25m2=()2(2)0.49b2=()2(3)c2=()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 b2 例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例4:计算(1)6782-3782(2)852-842 “实践出真知”。教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
(1)x2+y2=(x+y)(x+y)()(2)x2-y2=(x+y)(x-y)()(3)-x2+y2=(-x+y)(-x+y)()(4)-x2-y2=-(x+y)(x-y)()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b2-m2(2)(m-a)2-(n+b)2
3、解决
(一)活动2所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思维的水平高低与基本技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起点。”
1、2题的目的,是巩固新知,对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点拨和鼓励,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第3题,增强了知识的运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同时,体现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
(六)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1、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的关系。
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3、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应满足的条件。
4、公式中字母a、b可以是任意数、单项式或多项式。归纳是一种推理的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例概括出原理(跟“演绎”相对)。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既可锻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品质。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修正、精炼阐述。这样的小结既梳理了知识,又点明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下节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反思提炼。P56习题2.4 1、2、3
四、教学方法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研究,我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进而达到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我校所开发的省级课题《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数学思维方法与应用性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明确提出预期目标:(1)培养兴趣,促进思维;(2)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3)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
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4)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基于以上的理念和目标,我确立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特点,从学生已有实际经验出发,遵循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学原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高效。因此在教学中,以自主探索为主,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师生以愉快对话形式共同探索、步步深入,合作交流展开教学,下面我谈谈为什么使用这些方法?
1、自主探索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超大规模需要,这就是 希望感到让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教师作用是要发现、强化这种探索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把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具体鲜活的问题情境和嵌于一定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并能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探索新知,从而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如教学中,通过活动1~4,让学生思考、探索判断,在学生迷惑之际,用活动3导航,让学生自己体验猜想,这样不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使他们体验探索知识奥秘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的最终目标。
2、愉快教学法
“如果我们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不仅是
孩子们的幸福,并且也是教师的幸福。这就是当代教育和教育思想家的旋律。”在教学中利用例题让学生讨论,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疑必质、有难必问、有感必发,让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把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活动,从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考虑到学生仍处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时期。在教学中采用针对性强的相应措施,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必要的动态演示,用活动紧扣对平方差公式的感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逐步由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向抽象思维过渡,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学法指导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以几何级数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引导他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数学,在实验操作中探索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自主探索,合作互动,创造性学习这样的有效 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史密斯一泰勒报告指出:“评价教育效果,不能只是测定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特征,而更应评价受教育者向着教育目标成长发展的过程”。为此这节课我作了如下的评价:
1、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从这个理论出发,我废除了过去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在本节课上,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能达到,哪些问题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学生思考的是否有条理?学生的符号表达是否较以前有所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
2、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本节课试图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中学习。如活动1~4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使他们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训练,情感得到体验,各方面都能取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有的学生不能把每一道题都做完整,但他们积极思考、交流,对这样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肯定,帮助他们积极向上。
总之,本课力求达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要由教师
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的例题就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要由教师写”。本节课自始至终,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感知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结合具体内容,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采用“问题情景——数学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解释”的形式展开,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就是人类对实际问题抽象、构建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2、设置问题导入新课,从直观的图形及其有关计算出发,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3、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设置有现实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内容上挖掘课本资源,设计有弹性,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比如:是否主动与同学合作,是否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是否表现出了兴趣,能否用数学语
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m+2)(m-2)
(2)(1+3a)(1-3a)
(3)(x+5y)(x-5y)
(4)(y+3z)(y-3z)
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5+6x)(5-6x)
(2)(x-2y)(x+2y)
(3)(-m+n)(-m-n)
3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1)(1)(-x-y)(-x+y)44
(2)(ab+8)(ab-8)
(3)(m+n)(m-n)+3n2
4、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a+2)(a-2)
(2)(3a+2b)(3a-2b)
(3)(-x+1)(-x-1)
(4)(-4k+3)(-4k-3)
5、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803×797
(2)398×40
27.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b+a)
B.(-a+b)(a-b)
1C.(a+b)(b-a)
D.(a2-b)(b2+a)
338.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 ③(3-x)(x+3)=x2-9;④(-x+y)·(x+y)=-(x-y)(x+y)=-x2-y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若x2-y2=30,且x-y=-5,则x+y的值是()
A.5
B.6
C.-6
D.-5 10.(-2x+y)(-2x-y)=______. 11.(-3x2+2y2)(______)=9x4-4y4.
12.(a+b-1)(a-b+1)=(_____)2-(_____)2.
13.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边长之差为2,那么用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差是_____.
14.计算:(a+2)(a2+4)(a4+16)(a-2).
完全平方公式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1)(x+y)2
(2)(-2m+5n)2
(3)(2a+5b)2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1)(x-y2)2
31(3)(-a+5b)2
2(4)(4p-2q)2(2)(1.2m-3n)2
(4)(-
322x-y)43(1)(3x-2y)2+(3x+2y)2
(2)4(x-1)(x+1)-(2x+3)2
(a+b)2-(a-b)2
(4)(a+b-c)2
(5)(x-y+z)(x+y+z)
(6)(mn-1)2—(mn-1)(mn+1)
4先化简,再求值:(x+y)2-4xy,其中x=12,y=9。
5已知x≠0且x+
平方差公式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a+3)(a-3)=a2-3
B.(3b+2)(3b-2)=3b2-C.(3m-2n)(-2n-3m)=4n2-9m2
D.(x+2)(x-3)=x2-6 2.在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1A.(x+1)(1+x)
B.(a+b)(b-a)
2C.(-a+b)(a-b)
D.(x2-y)(x+y2)
3.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能整除代数式(3n+1)(3n-1)-(3-n)(3+n)的整数是()
A.3 B.6 C.10 D.9 4.若(x-5)2=x2+kx+25,则k=()
A.5 B.-5 C.10 D.-10 5.9.8×10.2=________;
6.a2+b2=(a+b)2+______=(a-b)2+________.
7.(x-y+z)(x+y+z)=________;8.(a+b+c)2=_______.
119.(x+3)2-(x-3)2=________.
2210.(1)(2a-3b)(2a+3b);
(2)(-p2+q)(-p2-q);
(3)(x-2y)2;
(4)(-2x-
11.(1)(2a-b)(2a+b)(4a2+b2);
1y)2. 211=5,求x44的值.xx
(2)(x+y-z)(x-y+z)-(x+y+z)(x-y-z).
12.有一块边长为m的正方形空地,想在中间位置修一条“十”字型小路,•小路的宽为n,试求剩余的空地面积;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比较这两种表示方法,•验证了什么公式?
二、能力训练
13.如果x2+4x+k2恰好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常数k的值为()A.4 B.2 C.-2 D.±2 1114.已知a+=3,则a2+2,则a+的值是()
aa
A.1
B.7
C.9
D.11 15.若a-b=2,a-c=1,则(2a-b-c)2+(c-a)2的值为()
A.10
B.9
C.2
D.1 16.│5x-2y│·│2y-5x│的结果是()
A.25x2-4y
2B.25x2-20xy+4y2
C.25x2+20xy+4y2
D.-25x2+20xy-4y2 17.若a2+2a=1,则(a+1)2=_________.
三、综合训练
18.(1)已知a+b=3,ab=2,求a2+b2;
(2)若已知a+b=10,a2+b2=4,ab的值呢?
19.解不等式(3x-4)2>(-4+3x)(3x+4).
参考答案
1.C 点拨:在运用平方差公式写结果时,要注意平方后作差,尤其当出现数与字母乘积的项,系数不要忘记平方;D项不具有平方差公式的结构,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而应是多项式乘多项式.
2.B 点拨:(a+b)(b-a)=(b+a)(b-a)=b2-a2.
3.C 点拨: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得10(n2-1),故能被10整除. 4.D 点拨:(x-5)2=x2-2x×5+25=x2-10x+25.
5.99.96 点拨:9.8×10.2=(10-0.2)(10+0.2)=10-0.2=100-0.04=99.96. 6.(-2ab);2ab 7.x2+z2-y2+2xz
点拨:把(x+z)作为整体,先利用平方差公式,•然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8.a2+b2+c2+2ab+2ac+2bc
点拨:把三项中的某两项看做一个整体,•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
119.6x 点拨:把(x+3)和(x-3)分别看做两个整体,运用平方差公式22111111(x+3)2-(x-3)2=(x+3+x-3)[x+3-(x-3)]=x·6=6x. 22222210.(1)4a2-9b2;(2)原式=(-p2)2-q2=p4-q2.
点拨: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找准公式中的a,b.
(3)x4-4xy+4y2;
121121
2(4)解法一:(-2x-y)=(-2x)+2·(-2x)·(-y)+(-y)=4x2+2xy+y2.
222411
1解法二:(-2x-y)2=(2x+y)2=4x2+2xy+y2.
4点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中间项的符号.
11.(1)原式=(4a2-b2)(4a2+b2)=(4a2)2-(b2)2=16a4-b4.
点拨:当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多项式相乘时,根据多项式的结构特征,•先进行恰当的组合.
(2)原式=[x+(y-z)][x-(y-z)]-[x+(y+z)][x-(y+z)]
=x2-(y-z)2-[x2-(y+z)2]
=x2-(y-z)2-x2+(y+z)2
=(y+z)2-(y-z)2
=(y+z+y-z)[y+z-(y-z)]
=2y·2z=4yz.
点拨:此题若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会出现18项,书写会非常繁琐,认真观察此式子的特点,恰当选择公式,会使计算过程简化.
12.解法一:如图(1),剩余部分面积=m2-mn-mn+n2=m2-2mn+n2.
解法二:如图(2),剩余部分面积=(m-n)2.
∴(m-n)2=m2-2mn+n2,此即完全平方公式.
点拨:解法一:是用边长为m的正方形面积减去两条小路的面积,注意两条小路有一个重合的边长为n的正方形.
解法二:运用运动的方法把两条小路分别移到边缘,剩余面积即为边长为(m-n)•的正方形面积.做此类题要注意数形结合.
13.D 点拨:x2+4x+k2=(x+2)2=x2+4x+4,所以k2=4,k取±2.
1114.B 点拨:a2+2=(a+)2-2=32-2=7.
aa15.A 点拨:(2a-b-c)2+(c-a)2=(a+a-b-c)2+(c-a)2=[(a-b)+(a-c)] 2+(c-a)2=(2+1)2+(-1)2=9+1=10.
16.B 点拨:(5x-2y)与(2y-5x)互为相反数;│5x-2y│·│2y-5x│=(5x-•2y)2•=25x2-20xy+4y2.
17.2 点拨:(a+1)2=a2+2a+1,然后把a2+2a=1整体代入上式. 18.(1)a2+b2=(a+b)2-2ab.
∵a+b=3,ab=2,∴a2+b2=32-2×2=5.
(2)∵a+b=10,∴(a+b)2=102,a2+2ab+b2=100,∴2ab=100-(a2+b2).
又∵a2+b2=4,∴2ab=100-4,ab=48.
点拨:上述两个小题都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中(a+)、ab、(a2+b2)•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要已知其中两者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可求出第三者.
19.(3x-4)2>(-4+3x)(3x+4),(3x)2+2×3x·(-4)+(-4)2>(3x)2-42,9x2-24x+16>9x2-16,-24x>-32.
x<.
3点拨: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分别把不等式两边展开,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平方差公式同步检测练习题
1.(2004·青海)下列各式中,相等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x-y)2=(y-x)2
B.(x+6)(x-6)=x2-6 C.(x+y)2=x2+y2
D.6(x-2)+x(2-x)=(x-2)(x-6)2.(2003·泰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2=2x4
B.a2·a3= a5
C.(-2x2)4=16x6
D.(x+3y)(x-3y)=x2-3y2 3.(2003·河南)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x)·(2x2+3x-1)=-8x3-12x2-4x B.(x+y)(x2+y2)=x3+y3 C.(-4a-1)(4a-1)=1-16a2 D.(x-2y)2=x2-2xy+4y2
4.(x+2)(x-2)(x2+4)的计算结果是()A.x4+16
B.-x4-16
C.x4-16
D.16-x4 5.19922-1991×1993的计算结果是()A.1
B.-1
C.2
D.-2 6.对于任意的整数n,能整除代数式(n+3)(n-3)-(n+2)(n-2)的整数是()A.4
B.3
C.5
D.2
222427.()(5a+1)=1-25a,(2x-3)=4x-9,(-2a-5b)()=4a-25b 8.99×101=()()=.9.(x-y+z)(-x+y+z)=[z+()][ ]=z2-()2.10.多项式x2+kx+25是另一个多项式的平方,则k=.11.(a+b)2=(a-b)2+,a2+b2=[(a+b)2+(a-b)2](),a2+b2=(a+b)2+,a2+b2=(a-b)2+.12.计算.(1)(a+b)2-(a-b)2;(2)(3x-4y)2-(3x+y)2;
(3)(2x+3y)2-(4x-9y)(4x+9y)+(2x-3y)2;(4)1.23452+0.76552+2.469×0.7655;(5)(x+2y)(x-y)-(x+y)2.13.已知m2+n2-6m+10n+34=0,求m+n的值
11114.已知a+=4,求a2+2和a4+4的值.aaa215.已知(t+58)=654481,求(t+84)(t+68)的值.16.解不等式(1-3x)2+(2x-1)2>13(x-1)(x+1).17.已知a=1990x+1989,b=1990x+1990,c=1990x+1991,求a2+b2+c2-ab-ac-bc的值.18.(2003·郑州)如果(2a+2b+1)(2a+2b-1)=63,求a+b的值.19.已知(a+b)2=60,(a-b)2=80,求a2+b2及ab的值.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C
7.1-5a
2x+3-2a2+5b
18.100-1 100+1 9999 9.x-y z-(x-y)x-y 10.±10 11.4ab-2ab
22ab 12.(1)原式=4ab;(2)原式=-30xy+15y;(3)原式=-8x2+99y2;(4)提示:原式=1.23452+2×1.2345×0.7655+0.76552=(1.2345+0.7655)2=22=4.(5)原式=-xy-3y2.13.提示:逆向应用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的非负性.∵m2+n2-6m+10n+34=0,∴(m2-6m+9)+(n2+10n+25)=0,即(m-3)2+(n+5)2=0,由平方的非负性可知,m30,m3, ∴ ∴m+n=3+(-5)=-2.n50,n5.14.提示:应用倒数的乘积为1和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11∵a+=4,∴(a+)2=42.aa111+2=16,即a2+2+2=16.aaa11∴a2+2=14.同理a4+4=194.aa15.提示:应用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把(t2+116t)看作一个整体.∵(t+58)2=654481,∴t2+116t+582=654481.∴t2+116t=654481-582.∴(t+48)(t+68)=(t2+116t)+48×68 =654481-582+48×68 =654481-582+(58-10)(58+10)=654481-582+582-102 =654481-100 =654381.316.x<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推导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公式结构,能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探究完全平方公式,体会数形结合。
二、教学重点;
公式结构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
公式中字母AB的含义理解与公式正确运用。
四、教具;
自制长方形、正方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 想一想
1.一位老人很喜欢孩子,每当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拿出糖招待他们,来了几个孩子老人就会每个孩子几块糖。
(1) 第一天,a个男孩去看老人,老人共给他们几块糖?
(2) 第二天,个女孩子去看望老人,老人共给他们多少块糖?
(3) 第三天,( )个孩子一起去看望老人,老人共给他们多少块糖?
(4) 第三天比前二天的孩子得到糖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分组讨论)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填空:
(1)第一天给孩子 块糖。
(2)第二天给孩子 块糖。
(3)第三天给孩子 块糖。
男孩子第三天多得 块糖
女孩第三天多得 块糖。
(2) 做一做、请同学拼图
a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拼图
1、教师提问:
(1)、大正方形边长?
(2)每一块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3)用不同形式表示正方形总面积,比较发现什么?
2、想一想
(1)(a +b )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
(2)( a -b )
3、请同学们自己叙述上面的等式
4、说一说,a b能表示什么?
(□+○) □+2□○+○
5、算一算
(1)(2X-3)(2)(4X+5Y)
请同学们分清a b
6、练一练
(1)(2X-3Y) (2)(2XY-3X)
7、试一试(a+b+c)
作业:
P135 1、2
学生2人一组拼图交流
2、学生观察思考
(1) 大正方形边长?
(2) 四块卡片的面积分别是
(3) 大正方形的总面积是多少?
3、
(1)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
(a+b)=a+2ab+b说出每一步运算理由
(2)学生自己探究交流
4、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5、师生共同a、b对应项 教师书写
6、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展示结果
7、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指运用平方差公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和完全平方公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它是分解因式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现将几种常见思路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 直接用公式例1 (1)(江苏盐城中考试题)分解因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2)(南通中考试题)分解因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分析:(1)此题是两项式,符合平方差公式的条件。从而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2)此题是三项式,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条件。从而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二. 提公因式后用公式例2 (2003长沙中考试题)分解因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再运用公式。所以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三. 化简后用公式例3 分解因式: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分析:先化简后再运用公式。所以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因式分解
3.公式法
(二)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良好行为,体会因式分解在数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让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因式的方法。
学习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恰当地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咸阳道北中学 翟肖锋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提问:1.整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是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直入主题将完全平方公式倒置得新的分解因式方法.
注意事项:在上一课时平方差公式倒置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此课时的学习铺垫内容.
a2–2ab+b2=(a–b)
2a2+2ab+b2=(a+b)2
活动目的:总结归纳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特征,讲授新知形如a22abb2的多项式称为完全平方式.
注意事项:举例说明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归纳总结,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第二环节
落实基础 活动内容:
1.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x2y2;(2)x22xyy2;(3)x22xyy2;(4)x22xyy2;(5)x22xyy2.2.请补上一项,使下列多项式成为完全平方式.
12345x2_____y2;4a29b2______;x2_____4y2;1a2_____b2;4x42x2y_____.结论:找完全平方式可以紧扣下列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两倍在中央;
完全平方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a2–2ab+b2=(a–b)
2a2+2ab+b2=(a+b)2
活动目的:加深学生对完全平方式特征的理解,为后面的分解因式做能力铺垫. 注意事项:由于有了七年级的整式乘法的学习基础,同时对照口诀,大多数学生能顺利识别完全平方式,但少部分同学由于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的理解模糊,不能很好地掌握完全平方公式,这需要老师更加耐心地引导和启发.
第三环节 范例学习活动内容:
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14x492(3)(mn)6(mn)9(2)4a212ab9b2(4)(m2n)22(2nm)(mn)(mn)2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能力;
(2)让学生理解在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不仅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注意事项:灵活掌握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成为运用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的关键,在运用整体法时,注意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和系数变化。活动内容:
例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3ax26axy3ay2(2)x24y24xy活动目的:对一个三项式,如果发现它不能直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时,要仔细观察它是否有公因式,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提公因式法(包括提取负号)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注意事项:在综合应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时,一般按以下两步完成:(1)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2)再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四环节
随堂练习活动内容:
1.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若是说出相应的a、b 各表示什么?(1)x26x9;
(2)14a2;(3)x22x4;(4)4x24x1;(5)1mm;4
(6)4y212xy9x2.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m2–12mn+36n2
(2)16a4+24a2b2+9b4
(3)–2xy–x2–y2
(4)4–12(x–y)+9(x–y)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否清楚,对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运用是否得当,因式分解的步骤是否真正了解,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注意事项:当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时,学生运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结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给学生以有效的学法指导. 2第五环节
自主小结
(1)形如________________形式的多项式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通常先考虑______________方法。再考虑____________方法。(3)因式分解要_________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103页 1.2题
三.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第二种方法,即逆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的关键就是观察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两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的乘积的2倍,具体应用时要特别关注第二项的符号。
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一般方法是:先看有无公因式可提取,然后再尝试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直到最终结果再也不能分解因式为止。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第5节第二课时
平方差公式(2)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第二课时平方差公式的运用。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拼接图形的过程,给出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而后由特例引出平方差公式之于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对特例的归纳、猜想、符号表示,将规律一般化,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归纳并利用平方差公式模型解决数学运算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数学思想,如验证平方差公式过程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在简化运算过程中体现的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与化归思想,在巩固提高环节体现的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思想等等。
本节是对上一节课平方差公式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对平方差公式的一个拓展——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应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数的简便运算问题;并从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建模思想。同时本节课也为另一个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的类比学习奠定了技能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经历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上节课也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的简单计算,通过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等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形的拼接,验证平方差公式,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发展几何直观,从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通过探索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从而归纳出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数学简便运算问题的方法,体会符号运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体会其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教学策略
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几何画板展示几何图形的拼接过程,以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从两种拼接方法中分别计算出其面积,体现等面积法,从而感受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并体会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
其次,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从而归纳出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数字简便运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教学媒体
与资源
导学案、投影仪、几何画板、PPT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与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自
主
学习
1.在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2a-3b)(-2a+3b)
B.(-3a+4b)(-4b-3a)
C.(a+1)(-a-1)
D.(a2-b)(a+b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2·an=a2n
B(x4)5=x9
C(x2y)3=x2y3
D(—a+b)(a+b)=b2—a2
3.计算:
(mn-3n)(mn+3n)
2)(5m-n)(-5m-n)
师:
1.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习题
2.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求解的过程
生:
1.独立完成问题
2.回答并解释答案
通过回顾旧知导入本节学习内容,为进一步应用平方差公式建立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互
助
探
究
探究一: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1.探究一:如图所示
1)
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则剩余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
2)
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宽是________;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1)和(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1.操作几何画板——验证平方差公式,展示图形拼接过程
2.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生:
1.认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图片拼接过程
2.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
3.同桌间交流,积极举手发言。
通过演示图片拼接的过程,令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拼接过程中面积保持不变,发展几何直观,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
以问题为驱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引导性的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
探究二:
运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
1.情境导入:王同学去商店买了单价是10.2元/kg的棒棒糖9.8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王同学就已经说出了总价99.96元。售货员惊讶的发现,结果正是99.96,于是不禁好奇:“你简直就是神童!怎么算的这样快?”王同学说:“过奖了,这是因为我利用了数学上刚学过的一个公式”
问:你知道王同学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
(平方差公式)
2.下列两个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若能,请写出计算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103×97
2)118×122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
3.归纳:满足什么条件时可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
4.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两个算式:
1)
a2(a+b)(a-b)+a2b2
2)(2x-5)(2x+5)—2x(2x-3)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师:
1.提问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2.把控学生自主思考时间,适时组织学生讨论
4.及时反馈小组代表分享的观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强调进行数字简便运算的方法。
5.根据学生投影的答案,规范书写
生:
1.根据教师的指引,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2.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3.大方展示与分享、结合投影讲解
以贴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特例引入,后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平方差公式的条件、发现规律,利用符号语言提炼出一般的解决方法,体现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在组织交流讨论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体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习上存在困难时勇敢向别人求助的意识,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巩
固
提
高
1.观察下方图形,从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现的代数结论是()
A.(a+b)(a-b)=a2-b2
B.a2-b2=(a+b)(a-b)[来源:学+科
C.(a+b)2=a2+2ab+b2
D.a2+2ab+b2=(a+b)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6
B.(a2)3=a5
C.2a2+3a2=5a6
D.(a+2b)(a﹣2b)=a2﹣4b2
3.若(x+1)(x-1)(x2+1)(x4+1)=xn-1,则n等于()
A.16
B.8
C.6
D.4
4.计算2
0162-2
015×2
017的结果是()
A.2
B.-2
C.-1
D.1
5.已知a+b=3,a﹣b=5,则代数式a2﹣b2的值是
.
6.计算:
1)204×196;
2)(2a+b)(2a-b)-2a(2a+4)
【反馈提高】
7.王大伯家把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了邻居李大妈.今年王大伯对李大妈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减少4米,另外一边增加4米,继续原价租给你,你看如何?”李大妈一听,就答应了.你认为李大妈吃亏了吗?为什么?
8.试比较7×9×(26+1)(212+1)与224-1的大小.
师:
1.巡堂并指导学生
2.根据学生的作答及时反馈
3.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订正并提点思想方法(提高题7可数形结合,提高题8利用转化与化归)
生:
1.自主完成题目,有疑问时与同学讨论或举手示意
2.部分学生板演
3.主动分享解题方法
通过不同的问题形式(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以及不同的考查方向(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与逆用),多方位、多角度的检测与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在练习中发现学生问题并纠正,强化当堂知识。
通过设置题目不同的难度梯度,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四、课
堂
小
结
1、本节课你学习到什么知识?
(1)
平方差公式
(2)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3)
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
2、本节课你了解到解决问题有什么思想方法?
3、本节课所学内容中,你发现易错点在哪里?
师:提问与引导
生:分享本节课收获
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系统的认识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
布置
1、完成练习册§1.5.2
平方差公式(二)
2、一道错题
学生独立完成、当日反思
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内化提高。
板书设计
§1.5.2
平方差公式(二)
1.平方差公式:
2.几何背景(等面积法)
(数形结合)
3.简便运算(转化与化归)
例:103×97
解:原式=(100+3)(100-3)
=1002-32
=10000-9
【教案因式分解之平方差公式法】推荐阅读: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教案11-22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课后反思12-28
公式法因式分解练习题09-10
因式分解教案免费07-25
分解因式法教学设计09-12
初中数学教案因式分解试题12-06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教案07-07
完全平方公式的教案06-11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设计11-25
因式分解练习题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