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精选8篇)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篇1

2014年陕西高考理综仍采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I卷)。今年与往年总体相比,分值没有变化,但试题结构略有改变,原来29一般考查代谢部分今年考查了细胞部分,是一道实验题图标类减少,填空题、简答题分值较大,实验考查更加突出。大多数试题仍属于中等难度。试题严格结合教材,更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核心概念使用前提的理解。试题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以核心知识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考生信息获取等多种能力及基本技能的考查,加大了知识点之间迁移与融合的力度,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部分非选择题和选择题的题干均来源于教材或对教材的简单延伸,充分展现了回归教材的趋势。

按教材分类如下:必修一总体考查比较基础,主要侧重于实验。必修二分值有所降低,但难度有所增加,突出考查了遗传推理部分,本次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与往年不同,将遗传难题放入了选择题考察。必修三总体与往年变化不大。选修部分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出现了与必修知识的结合题型。

一、试题特点如下:

1、试题严格结合教材,重点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014年理综生物试题严格结合教材,尤其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识记、理解层次的知识,以低、中档题,非选择题直接考查生物学术语和教材中的结论性知识的理解,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作为考题的背景材料。如第1题考查的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70页问题探讨部分,该图中涉及到了甘油的跨膜运输方式。第6题考查的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73页种间关系部分。第29题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116页和第54页。第30题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81页和第82页。第31题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8页和第32页等。

2、突出考查核心概念的应用及使用前提

今年高考无偏题和怪题,这与我们考前的复习重点一致。选择题第2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第4题重点考查质壁分离实验材选取的要求。第32题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使用前提及应用。共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有: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内环境稳态、呼吸作用、质壁分离、遗传系谱图、种间关系、有丝分裂实验、细胞核功能、群落演替、遗传学实验、杂交育种和单克隆抗体等。

3、加大了知识点之间迁移与融合的考查力度

选择题第3题就是一道典型的必修一与必修三的结合题。学生必须熟知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内环境的定义才能迅速得到正确答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也涉及到了必修一细胞和必修三免疫的相关知识。

4、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加大对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第31题涉及的是渗透压平衡,意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第32题是关于杂交育种的,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知识涉及不深,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考生必须思维缜密,表述严谨,方能得到高分。

5、实验考查力度加大

如第29题考查了课本中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对实验技能和概念教学的考查,立意新颖; 本次生物高考试题共涉及到的实验有:光合作用、质壁分离、有丝分裂、遗传学实验等。学生只有更好的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细节步骤才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的应对。

6、试题紧扣考试说明,突出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等多种能力 2014年理综生物试题紧扣考试说明,重点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生物学现象的分析、图表和资料的分析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等。如第5题的遗传系谱图和选修部分的图表等。“获取信息能力”是考试大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试题中的信息以文字、图表和图解的形式表达,比较直观,能够熟练的获取、处理、运用信息是此次高考中得心应手的关键。

总之,纵观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试题,整套试题能够较好的契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在题目难度上稳中有降,但在能力要求上并不放松。重视教材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关注考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复习备考回顾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真反思上一年的生物复习的方法和过程。从高考方向的宏观把握上,主要结合考试大纲和教材,考虑到04年高考试题难度上应不会太难。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刻意去追求难度,而是要求学生从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基础题和典型题着手弄懂弄会。从复习过程看具体如下:

1、认真研读、正确理解《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中对高考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都作了必要的论述。所以我们就认真研读,正确理解《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同时重视对历年高生物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2、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同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3、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熟练的情况下,强化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我们结合《三维设计》进行教学,狠抓主干知识,从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点是很有成效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我们要求学生一定不要脱离书本,注意强调学生要充分利用课本,让学生把知识点在书本上落脚,布置学生读书,把书本读懂、读透,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把课本上的内容掌握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在复习中我们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限时训练(周练)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习题讲评时,不就题论题,而是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努力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的目的,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同时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三、主要成功经验

1.计划科学合理

2014年高考高三生物备考计划时间、内容、方法措施等都较科学合理。时间安排上:高三第一期完成高中生物三本必修内容和选修3的第一轮复习,5月12号前完成专题复习,5月10号以后学生自主归纳盘点。从复习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的,学生有大量时间自主归纳盘点。

2.备课组老师团结合作

2014届高三备课组共有4位教师,是一个相当团结讲究合作的团队。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共同探讨、畅所欲言。

3.方向准、理念新

在今年的高三备考中,我们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结合陕西高考的特色和命题规律,坚持狠抓主干和基础,注重能力训练的备考思路,对偏、特难知识大胆舍弃,细的基础知识让给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堂复习抓住主干和能力训练,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的题目都是坚持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侧重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尽可能是新情景新材料的题目,在设问上适当增加用生物学知识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原因的问题,这些都与今年的高考题高度吻合。

4.高效率、重落实

在今年的备考中,我们坚持效率至上、落到实处的原则。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复习效率,二是教师的工作效率,如测试后的阅卷,我们生物备课组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完成阅卷任务,并做好试卷分析,为试卷评讲做好准备。重落实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对学生学习的跟踪辅导上。

四、不足之处

1.一轮复习还不够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有部分同学不清或者是被忽视,关注度不够。

2.我们多年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而高考命题是以人教版为准。3.不能模式化建立高考答题模板。尤其今年第30题由填空变为简答,学生就感觉题型变了,无从下手。

4.一二轮复习用书《三维设计》难度过大,建议使用中等难度的复习备考用书。

五、2015年高考复习策略

(一)一轮复习备考思路:

1、重视教材,回归教材,强化基础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加强系统复习,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③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2、强化生物学术语、规范答题用语;

3、关注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新情景材料题的需要,实验材料情境题的需要 ;

4、研究学情,落实分层教学,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专题形式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5、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6、同时做好选修一和选修三的复习工作。

(二)二轮复习备考思路

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主干、突出重点,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间的纵向、横向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

通过我们四个人这一年的努力,我校高考生物全校平均分达到59.20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可见过去一年我们的复习还是很有成效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篇2

一、总体方针

加强集体备课, 注重整体作战, 我们生物组在高考备考中, 认真研究课标、教材、考纲, 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坚信只有吃透考纲, 才能把握住教学方向。只有吃透《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 才能抓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才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点。学校要求在开学一周内拿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 这种计划必须具体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 具体到重点、难点, 并要求人人心中有数。我们高三生物组始终做到“五统一”, 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基本教学内容统一、作业和练习统一、考试统一。

二、巩固双基

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 只有打好了基础, 能力才会提高。在一轮复习中我们立足课本, 利用自组题、自编题, 以大多数的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 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细而全, 根据考纲的要求, 实行拉网式清理, 覆盖所有知识点, 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 对重点性的基础知识, 逐人、逐章、逐节地过关 (我们把这个叫“挨个过筛子”)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 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 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 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复习中我们注重抓好学生以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 审题能力。

在平时的授课中,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 将概念中的重点字词圈点出来, 明确运用范围, 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提取出问题中的重要信息, 过好审题关。

2. 分析综合能力。

我们备课组每人定期寻找新题型, 以自组题的形式及时提供给学生。再通过一定量的解题训练, 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 教会学生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 表述能力, 即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表述答案, 这一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教学模式

我采用的是“讲—练—考—练”的教学模式。“讲”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的讲授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在讲授之前应熟悉教材、精心设计, 内容上要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结构上要求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还要重视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练”, 即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做到当堂消化、当堂吸收, 它不仅是理解巩固知识的活动, 而且是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练”不仅是为了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 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设计练习要注意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多方考虑, 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又要根据学生实际, 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题, 每一道习题要能承担一定的训练任务,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应注意习题设计的新颖和形式的多样, 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 巩固知识、发展智能。

“考”, 每周同步检测 (40分钟) 、学科组半月一测 (40分钟) 、年级每月一考 (90分钟) 相结合。

考后“练”的是“练和考”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由每位教师轮换负责找题, 以自组题的形式灵活巧练。

三、分层教学

尖子生的培养历来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尖子生, 我通过进行有效的思想工作和方法指导, 使这些学生首先树立起考取名校的信心, 鼓励他们学有所长, 学有进步。提高尖子生的生物成绩是高三乃至全校的重要目标, 是提高我校声望, 促使学校教育长远发展的工作重心。

促进临界生的发展和提高是高三一轮复习的重要工作, 我结合几次考试成绩, 综合分析, 圈定人选, 分析他们的具体情况, 建立临界生档案, 进行跟踪帮扶, 定期找这些学生谈话、交流和沟通, 肯定成绩, 指出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进方法。事实证明, 这八年我们采用这种有针对性的敦促方法, 为高考本科达线数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针对后进生, 我强调以本为本, 抓课本, 抓基础, 拿基础分。首先, 在课堂上不放松, 经常在课堂上提问, 让他们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们。其次, 我认为校长提出的学生考试试卷张张过关, 题目条条过关的方法, 虽然工作量大, 但是从事实情况看, 效果显著。这样, 既能带动后进生, 又能促进尖子生, 也能提升中等生, 真正做到推中补差拔尖三到位。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三生物复习 备考策略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备考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内容逐渐趋于科学化和多元化,考试题目不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固定内容,而是创设了多种情境,将生物知识点融合在实际案例中,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复习前,必须认真研读和分析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从而熟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做到有针对性地讲解。事实上,通过横向比较历年考试大纲中的增减变化,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当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一规律不仅在生物学科中得到了验证,在其他高考科目中也有明显体现。例如在2013年《山东高考说明》,通过对比往年的考试大纲,其中增加了“典型题示例”,并明确提出该部分考察内容涉及“在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而在当年的高考第18题中就有该方面知识的考查。

虽然近几年高考内容都有小幅度调整,但是总体的考试纲要并没有发生变化,教师只要做好提前的备考分析,熟知高考重点、难点和变化点,明确生物复习备考的计划和目标,并在后期知识讲解、模拟考试中有针对性地体现,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化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考生最终的复习成效。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主动融入学生的圈子,通过交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优势与不足,并尽可能地制订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复习备考计划。通常情况下,高三生物备考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复习目标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基本上消除课本内容的盲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章节复习。该阶段的复习内容要紧密结合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按部就班地完成知识点讲解,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务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熟练掌握。同时,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在一些常识性问题上可以适当减少讲解时间,在一些易考点、重难点等方面可以适当增加讲解时间。基础知识在高考中占据比重较大,通过这一阶段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能拿的分一分不丢”。

第二阶段主要是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要求教师在复习中串联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在习题的选取上要研究历年高考组卷特点,对考点和知识点有机重组,抓重点,精心编写专题,在教学中要放眼全套教材,深挖情境,以点带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全卷的、全局的角度出发找到考题的设置技巧,以精致的知识主干带动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科学地熟练驾驭各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此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月初。

第三阶段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重点工作是综合运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能力解决新遇到的问题,将专题复习和高考模拟测试交替进行,特别是在后期要加强学生答题技巧、方法指导,所以每次测试均要为学生创设高考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此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开发潜在的考查元素,另一方面要科学地整合双基知识,合成运用,研修临场技巧,进行限时训练,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选取小而精的专题予以强化,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科学表述的能力,增强防错能力,提高得分率。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卷中实验技能的考查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不仅有对教材实验的原型考查、变式考查,而且创设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活学活用,并进一步考查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提高和研究所需的实验思想、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更立足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育。

探究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命题走向多瞄准当年或近期生物、化学或医学领域的重大成就。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和考纲中的实验,时刻关注科技前沿,不断捕捉有用信息,自主开发命题材料,并针对不同的实验情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论的培养,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达到有备而战,在考场上能沉着应对,心中有底,笔下有神。

参考文献:

[1]黎永红,苏志刚.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J].中学生物教学,2010(14):154-157.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篇4

黄顺葵 班级:清远市生物1班 学校:清远市华侨中学 发布时间: 2011-11-18 21:46:14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备考目标

当高考复习已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该如何备考呢?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

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那么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呢?根据10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下面就二轮复习谈谈本人的一些备考策略,希望能给一些老师有秘帮助。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复习策略

1、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计划中要体现几个方面: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每天的复习任务和进度,这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5)适时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根据模拟考试情况进行分层次辅导安排等。

2、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仔细研究2011年《考试说明》,搞清楚两项内容:一是内容和能力的要求,明确“考什么”;二是深入研究对考纲的解读,特别是试题的分析,明确“怎么考”。同时,我们还比较了最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找出了其中的不同,通过研究这些不同,更加准确地把握高考的方向。在准确把握大纲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教材和教学大纲,以指导我们的平时教学,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新教材中提到的一些生物学新的概念和发展成就是考试常用的题材,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之学有方向,学有方法。

3、确立教学专题、建立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大多是专题复习,根椐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我们把生物学的复习划分成九个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现代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实践。实际上这些专题的名称就道出了大主干知识的标题。如果说第一轮复习中已强化了小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了章、节、单元的知识网络,那么第二轮复习中强化大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大主干知识网络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研究多年高考试题知道,以能力立意为主是一惯坚持的原则,既然是能力立意,就是围绕考查某一方面的能力展开试题,而不是强调知识点和知识面,所以必然根椐某一主干知识考查能力。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展开的试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如知识迁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考查了一再强调的基础知识。

另外还确立了考前增分策略的专题,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材料信息题”、“实验分析设计题”、“曲线、图表分析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进行透彻分析,使学生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4、注重选修的复习

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到的知识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所以高考命题中可以直接考查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历年高考选修都是必考内容,并且题量在逐年增加,而考试形式也逐渐从相对简单的选择题向简答题、实验设计题过度。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迁移和应用,具备一定的综合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高考命题中选修教材也可以与必修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对某一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同时选修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不少热点,如艾滋病(免疫部分)、基因工程等也是考纲所要求的。进行选修部分的复习,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在对大主干知识复习时,多联系选修中的内容,对选修中内容复习的更详细些。二是命题和选题时,多练习与选修有关的题目,同时讲评时,能联系选修的尽量展开。三是选修内容多以识记和理解为主,在复习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引导和指导。

5、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掌握,归根结底要反映到解题上,所以进行习题训练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模拟练习中可使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当然,在模拟训练时,并不是什么题都做,也不是越多越好,在练习中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题量过大,做练习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所以老师要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帮助他们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6、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课堂容量大,所以教师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在重点问题上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课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同时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解题活动和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基于此,我们生物组老师在进行每个专题复习前,都要把课本和资料认真地分析比较和联系归纳,以更清楚地启发学生系统总结,使复习过的内容条理化和网络化、形成有序记忆,从而把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等通过课堂分析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同时结合典型例题的深入分析,归纳解题模型,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7、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极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作为考试素材的内容增多,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借助此类热点问题为背景,通过编写练习题,培养学生分析加工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依据课本知识点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所以我们在每一个专题的复习中都特别强调相关的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基因工程、沙尘暴、食人鱼等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水稻基因组的测定、克隆人、艾滋病与吸毒等等,并且教会学生将这些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作解答的技巧和方法。

8、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1)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有问题不能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次模拟考试:模拟测试的成绩在一定限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不要过多关注分数高低,而应认真总结,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从而在后面的复习中进行强化。教育学生根据年级名次及分数,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对优势科目巩固的同时,要加强劣势科目,达到全面发展,利于高考的成功。

(3)树立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合适的阶段目标,为自己的学习增添动力。

(4)引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学生要结合教师的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以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教育学生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能过死,要具有强的可操作性。

(5)做好心理辅导:由于高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9、重视训练求发展

高考复习,二轮复习是重中之重,学生训练时间长短的适度、数量的恰当和作业难度的适当尤为重要:

(1)课堂巩固作业:每天 15----20 分钟,一天一张活面纸1页,一般为6+2+4道题强化训练。

(2)周练:每周一次午练,时间30分钟,题型与高考相同,题量相当。把一周来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检测。

10、指导学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轮复习知识复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并及时对相关知识块进行整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经常翻看,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这样可以确保一轮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

11、加强日常教研工作

(1)组织教师间互相学习研讨。

本学期计划上好两课。一是“示范课”,由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上,目的是给年青教师一个参考,使他们有一个分析的案例。高三8个教师中,4个较有经验的教师本学期各上1节“示范课”共4节。二是“汇报课”,由新上高三的4个青年教师各上1节,共4节课。“汇报课”、“示范课”均要进行课后的评议、讨论。

(2)除要求老师公开课必听外,平时多互相听课,一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并要求每节听后写出自己的评议。

(4)努力提高训练质量和资料使用效果。

①平时的每章测试均安排负责老师具体出题,审核,出题人,审题人共同对一份试卷负全责,务必拿出最好水平。

②对统一使用的资料,每星期备课组活动均要讨论资料在下星期的用法,保证发挥资料的真正效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3+X”的高考要求,全面进行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突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为学生适应“3+X”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发挥生物组团结合作的精神,搞好本界高三迎考复习。

二、希望达到的目的:

1、学生能熟练地理解高中三本教材的概念、原理、规律,并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三本教材的概念、原理、规律。

2、学生在自学、书面表达、获取信息、识图绘图、实验设计与分析等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3、新教师在教学技巧、教材处理、知识的熟练度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方法:

每堂课要精讲精练,要精讲30分钟,练习15分钟,以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四 时间安排:

8月份:完成《选修》本的教学

9月份:完成《必修一》光合作用

第1周: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周:细胞的结构、月考及试卷分析

第3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4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0月份:结束《必修一》

第5周:放假

第6周:酶、ATP

第7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第8周:细胞的生命历程

11月份:到《必修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五、集体备课:

每星期一的第六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要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确定每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或资料上题目的难点。

《选修》本的中心发言人:柳雄兵

第一本必修教材:彭敏

第二本必修教材:潘检保

高三生物备课组

高三生物组复习备考 篇6

高三语文备课组(褚丽萍、张蓓、吴建红、姚培灵、潘榕榕)

2009届考生已经进入总复习阶段,在前所未有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三段师生面临从未有过的严峻的备考环境——新的课程、新的考纲、新的考试方式、新的录取方式。面对这样的态势,本组教师拟如下做法,力求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突破。

在年级段“高二(下)质量监控成绩分析”的基础上,各位教师必须结合近期学生学习状态,对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基础全面摸底,熟知于心。必须对照上学期期末成绩,寻找学生成绩拔高的瓶颈与突破口(“有效入围”、成绩变化剧烈、基础扎实但成绩不佳等)。各位教师必须全面研究(做卷-对比答案-研究答案-研究题目-整体把握)浙江省2004年至2008年的语文试题以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由组长分批下发),深度熟悉、基本摸清浙江语文卷的出题思路、考查方式与目的,并结合本校近几年(2005-2008)参加高考阅卷教师带回的相关资料(由语文组合力解决),全面吃透浙江语文卷。

基于高考试题特重基础又灵活多变的特点,本备课组将“以基础为中心,以常规练习与常规检测为两个基本点”作为前期方针。各位教师必须结合各班实际,对报考不同批次的学生采用“大同小异”的复习策略,紧抓复习内容与应试技巧的落实、巩固、运用,既要扎实又必须灵活,以使各批次的学生做到备战有底,应战不慌。

在日常备考工作中,抓“有效入围”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段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文理科合计有32人(文4理28)的语文成绩进入语文一线,但有效入围只有3人(文2理1)。这既说明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兴趣至上”的无序状态,又证明了绝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很不扎实,还是学生缺乏一定思辨能力的表现。

试题研究的结果必须反映到日常教学中,且必须与备课组其他成员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用功。尤其是发现促动学生学习的新方法时,更是如此。

明年初,本学科还将进行会考。虽然是水平性考试,但因为出题、批改、划线均为省里操作,所以也不可轻视。针对段内还有不少常年处于“极端最低分”(50分以下者,大型考试中,文理总计10-20人)学生的状况,本组教师在紧抓基础复习的同时,还将在会考前充分演练,力争使绝大部分学生一次性通过会考,顺利进入后续阶段备考。

具体方面

1.基础知识

以复习用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为纲,精讲样板高考题的规律、特征、答题手法,并深入分析2004年-2008年浙江卷相关题目,配合一定数量的练习,加深、巩固、提高。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外时间必须用一定的时长反复识记一定数量的内容,尽量不留死角。

2.阅读

在暑假作业中,我们就已经要求学生每天抽出零星时间进行大致20-30分钟的阅读,保证一定文字量的刺激。进入正常学习阶段,这一时间可能不会被保证。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保持阅读,时间不限。读后必须思考:1.这篇文章说了什么?2.为什么要这么说?3.有没有更好的说的方式?这一阅读要求的反馈为每周的随笔(见后)。

对于文言文,除熟读与背诵必修、选修教材相关课文外,对于试卷中出现的优美、典型文言文,我们也要求学生诵读。

3.写作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一篇随笔,字数、主题由课任教师灵活决定,基点是阅读的思考与问题。在部分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中,我们拟推

行提升策略(策略:让学生分析、借鉴、评改相对数量的高考优秀作文),使他们能以较稳定的状态进入高考,获得较好的分数。

对于一直惧怕作文的学生,我们准备以基准作文为操练对象,即精选2005-2008浙江高考作文评卷样卷为评析对象,要求学生模拟、改换、修正只有基准分的作文,以一定写作技巧写作,拿到最基本的作文分数。

4.复习用书与网络资源的使用

本次所选复习用书为《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它虽标明“浙江用”,但由于是逐年修订,该书在遴选高考试题时,选取的浙江试题偏少,有很多考点甚至没有浙江试题。所以教师在复习课时会将浙江卷试题分类融入。本组教师将分头制作2004-2008年浙江卷的分类课件与相应练习。另外,该书的课后练习均选自高考模拟卷,题目难度较大,对于本校选考3-4-5三批的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对其应试信心可能会有打击,教师可从其他途径选择题目作为练习,但事先必须与其他教师协商,做好精选与校对工作。

本组教师已经将所有年份的高考语文卷下载到本地,本组教师可在细心校对的基础上,选用一定数量的试题作为练习,提高优秀学生的应试水平。另外,我们还搜罗了近6年的高考模拟卷、备考心得、备考专题等数以千计的资源,以应对不时之需。

5.选修ⅠB的教学

谈高三化学实验备考复习 篇7

一、立足基础

1. 回归教材, 注重基础

近年来化学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上注重试题的综合性, 但如果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将试题拆分的话, 实际上它的综合性也就是对多种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在不同的素材和不同的情境中的组合考查。因此, 在化学实验复习中, 首先要让学生回归课本, 理解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实验的安装原理、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及结论;掌握每一种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好元素及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因为实验知识也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仪器使用知识及实验基本操作的总和。

2. 善于小结, 注重归纳

化学实验题考查的特点是涉及基本仪器多、素材广、情境丰富。如果我们仅仅是零星、散乱地让学生记住教材中出现的各个实验和一些基本仪器的操作, 不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小结, 则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素材和情境下实验知识间相互干扰, 甚至混乱出错。所以, 我在复习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纳, 例如: (1) 基本操作归纳:加热、蒸发、结晶、过滤、分液、蒸馏、仪器的检漏和气密性检查、仪器的洗涤、试纸的使用操作、滴定操作、指示剂的使用、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等。 (2) 仪器的组装归纳:从下往上, 从左至右;制备发生装置、安全装置、洗涤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等。 (3) 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类型:固+固加热型 (O2、NH3、CH4等) 、固 (液) +液加热型 (Cl2、HCl、C2H4等) 、固+液不加热型 (H2、CO2、SO2等) 。 (4) 实验题型归纳:物质制备、物质分离和提纯、定性实验 (物质鉴别、性质验证) 、定量实验 (滴定测定、纯度测定、中和热测定、结晶水的测定、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等) 、实验设计 (步骤设计、方案设计、原理设计等) 。使学生能分门别类地将各类实验知识熟记于心, 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实验知识, 不至于知识间相互干扰。

二、突出能力

1. 逻辑描述, 规范表达

在化学实验考查中, 经常要求考生描述一个操作过程, 表达一个实验步骤, 在实验复习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述水平呢?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对相关的基本实验原理、步骤、仪器理解好和掌握好, 然后让学生记住并形成解答一些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如基本性质实验操作 (怎样验证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等) , 让学生按程序性表达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经过这样的训练, 碰到这一类题型时学生便心中有数, 忙而不乱。

2. 尝试开放, 强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新的探索方向。由于试题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特征, 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思考, 试题也往往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答题时, 不同的学生因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 完全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看, 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 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给定实验仪器药品、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 不同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或结论。但这类题目会让学生无从下手, 如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29题, 既承接了2009年的开放, 还加强了学生的画图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类题型的解题训练。

3. 动手实验, 注重实践

在实验复习过程中, 我将学生安排在实验室上课, 尽量避免因纸上谈兵而导致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实验印象模糊, 似是而非。我安排了一些教材中的重点实验, 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对一些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 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边实验, 边思考, 边验证, 最后得出结论。例如, 在相同条件下, 探究相同大小的铝片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为何不同。既注重理论指导, 又注重实践验证, 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答实验题的水平。

三、注重创新

1. 精讲精练, 一题多变

题不在多, 精练则行。在实验备考复习中, 不要搞题海战术, 否则学生会既耗时又易困乏, 还收不到相应的效果。我的做法是精心设计问题, 精选题目, 让一个题目成为中心, 设计成多种问法, 带出相关原理;把一种仪器安排在多种情境下使用。既发散, 又有中心, 让学生触类旁通, 一举多得。如玻璃棒的使用, 在蒸发操作中, 在过滤操作中, 在验证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性质实验中,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 都要用到玻璃棒, 在这些过程中, 它的功能一样吗?它分别起到什么用途呢?通过这种一题多问、一问多变、一器多用的设计, 使学生的变通性思维得到发展。

2. 设计实验, 注重创新

实验设计是实验考查的最高层次。让考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关实验报告和评价是近年高考实验部分命题的方向。我在备考复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题, 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 逐渐形成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 工业制纯碱, 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 获得碳酸氢钠晶体, 它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所得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后即可得到纯碱。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2%至96%) 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学生, 欲测定某工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分别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甲组:取10.00g样品,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 测出反应后装置C中碱石灰的增重为3.52g。

乙组:取10.00g样品, 配成1000mL溶液,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 加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 用0.150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 (有关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 。完成三次平行实验后, 消耗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为15.00mL。

丙组:取10.00g样品,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 加热蒸发所得物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反复加热、冷却、称量, 直至所称量的固体质量几乎不变为止, 此时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99g。

(1) 请分析、计算后填表:

(2) 根据你的计算、分析、评价, 这三种方案中, 哪种方案最合理?

(3) 还有其他合理方案能测定此工业纯碱样品的纯度吗?写出你的设计方法。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代表性的实验题的专门训练, 能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的评价分析能力, 以及对新情境中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模式训练

全国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多以给出一套装置来完成某实验, 要求分析某种仪器、药品的作用, 或给出某些仪器、药品, 要求组装一套装置来完成某实验并分析这些仪器、药品的作用的题型居多。因此, 在化学实验复习中要重点对这种题型的模式训练,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我在训练学生解这种题型时要求他们先弄懂是什么 (即实验目的) , 为什么 (即实验原理) , 怎么做 (即找药品或分析药品的作用、找仪器或分析仪器的作用、组装仪器和实验步骤) , 不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 (即实验拓展) , 最后规范答题。

高三英语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篇8

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老师首先坚定信念:学生在高考前“爆发”出与平时无法相比的精神力量,能使他们英语语言能力再一次产生质的飞跃。但飞跃程度的高低取决我们高三老师,在最后阶段,高三老师既要当好学生的学业导师,也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因此要格外珍惜和利用好学生“爆发”出来的能量,让他们飞跃得更高,进步得更快。我们高三老师要坚定学生在最后阶段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信心,破除“5月”定型论,最后阶段的复习并非只保温而是要提升和突破。

一、使用英语是获得语用能力的增长点

English is best learnt when always used in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在最后阶段,英语的能力的增长点仍然是在使用英语的实践中产生和提高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靠老师给讲会的。冲刺阶段复习与学习应该以模仿为主,理论分析为辅,不要过分钻研为什么。有机会说英语的同学还是应该坚持说英语。有英文报刊杂志的应该坚持看,听力更是应该天天有,听说读写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总之要达到足够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量以确保学生每天都有英语的思维过程。

二、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扎扎实实的掌握。越临近高考越是要回归教材,要学生经常朗读高一和高二教材,应该让学生明白和充分相信: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可以说取决于中低档题的成功率。高考中复习一定要降低难度,一般来说高考的难度是3比5比2,也就是说,中档题占80%,最后阶段要避免高难度试题。当然,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把握住什么是基础题和什么是基本能力题,帮助学生选择质量高的训练试题和合适的阅读材料,尽量让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信心自然上升。

三、背诵是高考获得高分的保障

“冲刺阶段”要学生勤背诵,多模仿,多背诵较好的短文、例句,甚至例题。当然这需要有老师的指导,高三老师要帮助学生梳理要背诵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只做题,不背诵是不行的。背诵量与听说读写水平成正比。每个高三的考生都应该做到头脑中有20篇短文能滚瓜烂熟,有100个句子能脱口而出。北京四中就有这个经验,在最后关头老师帮助学生选择经典的十五篇书面表达的作文背诵。另外还建议将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练习相结合,按高考的完成句子的语法项目多背诵点好句子肯定会起作用。

四、具体措施与办法

1. 最后阶段听力部分应该是学生增分点,因此每天必须听力二十分,一直坚持到6月4号。最好将听力训练放在下午时间,尽量和高考时间同步。对老师的要求:

(1)选择字数和录音长度以及考试方向与高考形式相同的录音材料。让学生听音之前,老师要先阅读听力材料和审阅试题的难易度,检测考试的方向是否正确。中高层次学生错三个算失败,普通中学错5-6个也算失败。听十次至少要成功八次。

(2)老师上课或和学生见面要继续多说英语,不仅是一般的说英语而且要说完整的、准确的地道语言,尽量营造英语氛围。

(3)每听完一次都进行讲解,对错误应有分析,老师应对听力技巧及方法应该进行有效指导,对薄弱环节应加强训练(如数字等方面的内容),听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录音原文并大声朗读独白和精彩段落。

2.精做多项选择试题,后期可挖掘使用频率高,教材中未出现但又是考纲上的词汇,近两年高考过的词汇一般不会再考。争取让每题都有效,起作用,有针对性,符合考试方向。最后还可以将学生高三复习考试以来最容易出错的题再进行整理编辑在一起让学生再一次识记。

3.最后复习安排:4-5月间抽出六天时间,连续做完形填空30篇。每天一小时完成五篇,每篇10-12分钟。做完对答案并稍作评讲与总结。完形填空是介于多项选择和阅读理解之间能力的试题,值得大家多练。老师的难点:选择合适的,符合我省高考方向的文章。

4. 每天一组阅读,每组五篇文章,题材和体裁应多样化,生词不超纲,文章难度不高,用时40分钟,要有反馈和消化过程,其试题形式应该涵盖:

(1)猜测词义和句意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或细节(依据有七点:时间、地点、类别、程序、因果、对比和主次。)

(3)简单判断和推理:通过因果,转折,让步,比较等逻辑规则仔细找出可做依据的蛛丝马迹。

(4)理解主旨要义;往往隐蔽或隐藏在for example之前或all in all 之后。

(5)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做题不要夹入考生个人情感,对作者举的事例要注意,事例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6)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暨篇章结构(如:2007年的高考67题: The author answers the question rais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with _____.

A. stories and explanation B. facts and descriptions

C. examples and conclusion D. evidence and argument)

5. 完成句子是后期增分点的关键题,随着今年该题的分值增加,因此这一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1)中高层次的学生应该进行口头翻译练习,每天不少于30题。

(2)从现在开始每天都应该有二十题的练习量,且这二十题应该涵盖英语的所有语法内容(共13个项目)。

(3)所有该题的训练,书上原句应占其10-15%以上。回归教材应该有训练的形式与内容。

6. 短文写作也是学生增分最大的空间之一:写作训练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最佳是20分钟。所选作文体裁要符合英语的语用原则。不必猜测作文是什么内容。作文应该是7-9句,句子长短相间。老师要加强“面批”次数,面批既是和学生交流的很好渠道也是舒缓学生精神压力的机会,也可顺便将其薄弱环节以及复习方法进行点拨,争取让“面批”的学生有所突破。具体要求:

(1)避免低级错误,重视开头句子和结尾句子。

(2)书面整洁,字迹清楚,尽量避免涂改。

(3)要强调写出正确句子,加强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式的训练和经典短文的背诵,选择15-20篇精彩短文背诵。作文模式化,背诵框架结构。

(4)对中高层次的学生要强调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的运用,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知道何为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要利用非谓语动词和复合句子等结构,提高句子的层次。

7. 分类整理各地来的“信息”试卷,千万不要随便使用一整套外地的试卷将“信息卷”分门别类。经过整合处理再给学生。

上一篇:叫我如何不想她散文下一篇:高二数学必修5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