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共7篇)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 篇1

申办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核发业务,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市药监局石景山分局提供一些制度模板,仅供企业参考。企业可以按照模本,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

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

2、经营场所内不得吸烟,喝酒,进食,不得存放与保健食品存放无关的私人杂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3、经营场所内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

4、经营场所要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蟑检查和打扫卫生;

5、不得在经营场所内用餐,如需用餐需在统一规定的区域内;

6、灭蚊灯,老鼠夹,杀虫剂等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事经营活动的每一位员工每年必须在具备体检资格的医疗机构或CDC体检一次,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加做肠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与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工作;

3、员工患上述疾病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病愈要求上岗,必须在指定的医院体检,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

4、公司发现有患传染病的职工后,相关接触人员必须立即进行体检,确认未受传染的,方可继续留岗工作;

5、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佩戴胸卡,勤洗澡,勤理发,注意个人卫生.6、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两年.采购制度

1、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保健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2、要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如有必要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

3、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4、索取并留存所经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产品检验报告书复 1

印件;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从经营企业购进的,还应索取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复印件;购入进口保健食品应索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5、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6、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4)超过保质期限的保健食品.(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健食品。进货验收制度

1、凡采购的保健食品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验收,核实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内容,并建立验收记录;

2、购进验收记录必须注明保健食品品名、批号、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内容,验收记录至少保存有效期后2年;

3、对验收不合格的保健食品直接存入不合格区,报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才可办理退货或销毁处理并做好登记;

4、进货台帐和索证资料不得涂改、伪造。

储存及库房保管制度

1、保管员要按照产品储存要求做好养护,保证产品不变色、不变质;

2、保管员对储存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上报负责人并放入不合格区;

3、保管员应在专用货架摆放产品;

4、保管员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确保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5、库房要做到干净整洁,符合库房码放要求。

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

1、对质量不合格的保健食品不得采购、上架和销售;

2、不合格保健品须与合格产品分开存放,并挂有红牌警示标志,设专人、专帐管理;

3、对验收中发现质量可疑的保健食品,验收员应拒绝接收,并向负责人报告,不得擅自退货;

4、对储存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要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放入不合格区,并向负责人报告;

5、不合格保健食品的报损和销毁要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培 训 制 度

1、定期学习保健食品有关法律、法规及所经营产品的专业知识;

2、对新录入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3、做好培训档案工作。

销 售 制 度

1、所有销售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和产品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2、销售人员应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 篇2

1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简介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金2500万元, 主营面包、西点烘焙业生产及连锁销售。其已在A城市开设28家门店, B城市9家, C城市4家, D城市7家。截至2011年底, 连锁门店已达到48家。公司拥有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中央工厂31400平米 (其中A城市中央工厂10600平米) , 公司员工560人, 技术研发团队18人 (其中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烘焙大师5人) 。

2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B城市物流配送现状

2.1 配送商品的品种及其保管方法

M食品B城市生产配送的面包品种主要分为甜软类面包、丹麦类面包、吐司类、蛋糕类和慕斯等, 它们的储存保管要求各不相同。甜软类面包的保存时间相对于其他几类来说比较短, 特别是奶油类面包, 像毛毛虫以及泡芙, 还有里面有蔬菜、肉类的面包, 像三明治、大阪烧和寿司, 其保质期更加短, 这类面包如果在当天晚上七点半之前还未销售, 即必须半价处理。丹麦类面包保质期相对于甜软类面包稍长, 其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存放两至三天, 所以这类面包安排在第二天下午半价销售。吐司类的保质期可以达到三至五天, 而且只需常温保存, 所以吐司类的前两天正常销售, 于第二天晚上或第三天早上即开始半价销售。可见面包类的保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只要掌握它的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 注意不要销售过期商品即可。

蛋糕与慕斯的保存条件差不多, 但相对于面包的保存, 蛋糕与慕斯的保存条件要求相对较高, 而且慕斯比蛋糕的保存条件要求更高。由于慕斯易融化, 所以必须在低温下保管, 而且在路途中的运输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保证慕斯的完好无损。在门店慕斯也只能保存两至三天, 时间稍长, 慕斯便会缺水边干, 影响口感, 从而影响销售。所以, 慕斯第二天晚上即开始半价促销。

2.2 门店送货流程

为了确保商品的新鲜度, B城市各门店每天的货源都是通过当天配送, 货源主要来源于本城市两个生产门店和A城市中央工厂, 配送路线见图1所示, 整个公司采取的是自营物流配送模式。配货送货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A城市中央工厂不配送货品。这种情况下, 分别将两个生产门店生产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 在十点之前分送至各门店, 确保各门店早上有充足的货源。下午再将剩下的甜软类面包跟丹麦类面包在两点之前分发至各门店。

(2) A城市中央工厂配送货品。A城市中央工厂配送货品亦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由A城市送货至B城市。B城市各门店早上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还是由两个生产门店正常供货。A城市中央工厂生产完面包干点后, 于下午两点之前由A城市直接送达至B城市其中一个生产门店, 再由B城市配送车辆将货品以及两个生产门店所生产出来的待配送货品统一分送至各门店。

二是从B城市直接到A城市中央工厂取货。B城市各门店早上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还是正常送货。下午, 从B城市安排配送车辆至A城市中央工厂取货, 同时安排车辆将两个生产门店下午生产出来的待配送货品分送至各门店。

2.3 仓库材料配送情况

B城市仓库设在四店书院巷店, 9家门店日常所需材料物品均是从该仓库中领取, 如奶精粉、可可粉、各种果酱、裱花用的淡奶油、布丁液以及咖啡杯奶茶杯等等。每周一各门店盘点店中货品, 统一向仓库叫货, 仓库根据各门店的叫货单发放所需材料, 于周二随同当天待配送货品, 统一配送至各门店, 并且每周只配送一次, 当周内如果某门店的某物品发生缺货, 只能通过门店间相互协调使用, 仓库不再补发。

3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活动存在的问题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主要是依靠人力和普通厢式货车开展的配送活动, 配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和技术落后, 操作机械化水平低, 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 完全实行的是手工分拣、人力搬运、人工配货与包装。因此, 经常会出现作业速度慢、效率低、破损率高和出错率提高的现象[1]。其配送活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3.1 货物配送不及时

由于大多门店的货品全都依赖配送, 因此, 经常出现缺货现象, 而一旦发生缺货, 势必影响商品销售, 影响门店利润。尤其对于不配有裱花间的门店, 蛋糕都是靠配送而来, 如果因为配送不及时, 耽误顾客取货, 导致顾客等待时间过长, 势必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从而影响顾客对门店的满意度。货物配送不及时的原因可能有:第一, 由于选择的运输路线处于上班高峰期, 导致无法控制到达时间;第二, 在运输过程中, 车辆发生故障或遇突发事件等耽误了送货时间;第三, 由于生产设备损坏或糕点师傅操作失误等造成不能按时生产出货。第四, 由于装车配载时作业效率低下, 从而影响了作业速度。

3.2 货物配送中易发生损耗

货物是以格斗装运的形式配送至各门店, 所以在配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损耗现象。比如格斗在搬运过程中, 由于员工素质较低, 缺乏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 经常性的粗鲁操作, 势必会对一些易散或易断裂的面包造成损伤;或在运输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迫, 频繁的急刹车和颠簸, 都有可能对格斗里的货物造成冲击, 导致货物变形甚至损坏。尤其对于蛋糕的配送, 易出现款式变形的情况, 而损耗变形后的商品, 势必影响销售。

3.3 门店众多, 货物易被混淆和错搬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在B城市已接近有9家门店, 大多门店每天的客流量较大, 所以从整体来说, 每天的叫货量亦相当大。由于配送系统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大多以人力来完成配送任务, 再加上每天的格斗数很多, 所以配送过程中易出现混淆现象, 造成C店的货送到D店, D店的送到F店, 从而可能造成需求量大的门店没货可卖, 而需求量小的门店囤货过多, 增加了报废量。如果发生错误的数量巨大, 还需重新返回送错门店调换货品, 这种情况不但增加了货损的几率, 还增加了多项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及人工成本, 无形中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4 门店人员不清点到店货品, 导致货品数量出现差错

由于门店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要求及流程操作, 经常在没有认真清点来店货品是否与发货单一致的情况下, 一到货就直接出货上架, 最终因为发货数和收货数不一致, 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从而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更有甚者, 有时根本无法追查出责任人是谁。

4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措施

食品配送不同于其他行业配送, 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性, 食品配送要求高度清洁卫生, 同时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食品具有特定的保鲜期和保质期, 食品物流对产品交货时间即前置期有严格标准;食品物流对外界环境亦有特殊要求, 比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而且鉴于M食品连锁企业批量小、种类多、快速性的配送特点, 针对其配送活动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B城市配送体系进行优化。

4.1 专设生产型配送中心, 缓解生产门店压力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在B城市已有9家门店, 不久之后, 后续门店将会陆续开业, 如果B城市所有的生产压力都落在两家生产门店上, 势必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 何况这两家生产门店还要承担各自门店的销售任务。所以, 建议在B城市专设一个生产型配送中心, 由其承担B城市所有货物的生产和配送任务, 从而将生产与门店销售分开。同时, 将B城市分公司的办公室、仓库以及员工宿舍全部与此生产配送中心集中在一起, 这样既可以方便集中管理又可以合理利用既有资源, 节约总成本, 达到利益最大化。

4.2 科学选址并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建设

现阶段B城市仓库在其中一家门店的二楼, 这给仓储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尤其对于一些相当重的物料的装卸搬运操作更是如此, 比如面粉、生产件以及裱花间需要的物料等。因此, 应在充分考虑各门店的分布状况、地价、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对拟建的生产配送中心进行科学选址。为了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建议在城乡结合部, 选择平坦且宽敞的地方, 采取租赁的方式来建设生产配送中心, 并且增加具有冷藏和保鲜功能的普通平房库, 应用电子标签技术、仓储管理系统等来提高整体自动化程度, 这是提升配送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4.3 合理组织和安排配送作业流程

在M连锁经营企业内部, 配送操作的主要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图2所示来进行,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 要做到手续简便、节约时间、保证质量, 因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能大大减少作业时间, 提高作业效率。要做到准确快速的发货出货, 必须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发货流程[2]。现阶段, 两家生产门店由于生产压力过大, 经常影响出货, 而发货的前提是必须有货可发。因此, 要解决送货流程的源头问题, 必须首先改进生产烘焙间的作息时间, 把烘焙的上班时间, 适当的向前调整三个小时, 也即是烘焙间可以凌晨四点开始上班生产货品, 待大堂上班和前场准备工作做好之后, 即可出货, 从而保证各门店一开店就有货品销售, 不至于出现空柜的尴尬。

4.4 不断创新配送模式

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三种配送模式。对于选择何种配送模式, 连锁经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来进行选择。对于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来说, 现阶段还处于规模扩张初期, B城市还只拥有9家门店, 此阶段应集中优势资源, 配合企业的规模扩张战略。所以, M食品连锁企业可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共同配送, 如联合其他食品连锁企业开展,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一个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 达到各取所长, 发挥联合优势, 节约总成本[3]。

当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 增强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时候, 可考虑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 其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 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当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已完成规模扩张阶段, 发展成为实力非常强大的连锁企业的时候, 可在已建的生产型配送中心的基础上, 添置配送资源, 开展自营配送, 此时可以充分发挥配送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5 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与路线

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就是用最少的动力, 走最短的里程, 花最少的费用, 经最少的环节, 以最快的速度把货物运至用户手中。确定配送路线涉及的因素很多, 主要因素有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合理配送中的路线选择问题实质上往往是多目标的, 也就是说, 一条从产品供应源的路线要受到一个以上的目标影响。目标可以是运输费用最少、运输风险最小、运行时间最短或需求满足情况最好等。在一般情况下, 配送时间快、配送里程短、配送费用省是考虑合理配送的几个主要目标, 它集中地体现了货物配送的经济效益[4]。

目前, B城市的9家门店间相隔距离较远, 如果在人流量较大的上下班高峰期, 或者是在人口较密集的市区, 势必会影响送货车辆的行进速度。所以, 必须要制定一套更优化的配送方案, 重新规划配送路线。可充分考虑门店要求的送达时间、地理位置、卸货条件、交通路线和各时间段的交通状况等因素, 进行配送路径的重新选择和规划, 重新规划后的配送路线如图3所示。同时要求配送人员在遇特殊情况时, 能根据当时的路况, 灵活选择较优的配送线路,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货品送达各门店。可见, 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和路线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时间, 缩短运距, 减少迂回运输, 降低物流成本。

4.6 不断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必将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信息化, 就是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与电子化手段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链管理, 形成连锁企业物流的支撑体系, 进而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与高效益[5]。因此, 物流信息化建设会对连锁企业配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现有物流配送业务, 将信息系统划分为采购入库系统、销售出库管理系统、物流运作管理系统和财务结算系统等四大主要子模块系统进行开发, 将连锁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等情况,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和反馈, 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只有通过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 才能使连锁经营企业配送系统高效有序运行, 才能促进连锁经营的高效和增值, 提高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经营能力。

4.7 开展对全体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公司内部人员学历层次差距较大, 部分员工不能正确操作信息系统和处理货品, 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出错率较高。公司应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还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大专院校等理论研究机构进行相关内容培训, 增加他们的阅历, 提高其工作技能, 再通过这些优秀员工从正面去影响其他员工, 从而使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还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方法, 比如为员工创造一定的自学条件, 可以征订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书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心得, 甚至可以与物质利益挂钩;还可以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 如上夜大、函授等, 并可以考虑给予学费上的支持。唯有高素质的有学习力的人才, 方能造就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6]。

4.8 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

M连锁经营企业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来支撑其不断庞大的“身躯”, 比如物流配送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都应进一步完善, 保证配送服务质量, 其具体要求即是拣选无误、装车无误、送货时间无误以及货物运输中无污损等。为了降低配送成本, 单靠某一部门、某一门店是不可行的, 这是一个协作的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过程。一方面, 可以扩大生产配送过程中的作业面积, 为糕点的装卸、搬运, 提供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 为保障面包的配送安全, 定期对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各种设施设备、送货车辆的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 及时排除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规章制度。

配送体系要展现出标准化和专业化, 作为配送人员首先必须统一着装, 强化配送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做到“精、细、严”。“精”即精准的将糕点完整的送至每个门店, “细”即在送货过程中注意细节, 细于点滴, 细于服务, “严”即严格按照送货要求执行送货安全制度, 保质保量完成送货任务。同时, 在配送体系中, 适当增加必要的设备, 减少不必要的设施, 从而不但能提高配送工作效率, 还可大大降低工作出错几率。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 每一阶段的配送体系都应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修正, 从而得到不断完善。总之, 配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不断修正、循序渐进的过程。

5 结论

总的来说, 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连锁经营企业的绩效是密切相关的, 配送体系的发展是连锁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 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只有不断建设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才有助于连锁经营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来说, 从专设生产工厂, 缓解生产门店压力、科学选址并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合理组织和安排配送作业流程、不断创新配送模式、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与路线、不断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对全体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等建议。其不断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势必成为其未来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毛小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54-56.

[2]徐双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8, (33) :83-84.

[3]高文华.江苏区域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17) :36-37.

[4]郭玉杰.农村连锁超市客户配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 2012, (31) :95-97.

[5]孙淑生, 樊瑶.浅析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优化途径[J].商场现代化, 2010, (5) :2—3.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经济效益 ;提升管理; 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浮现的问题

1.风险评估不足。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现在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2.管理观念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预会计工作,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3.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范围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只能分解,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以保障所有者、债务人、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利制衡的效果。

4.信息系统容易失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建立独立的会计组织。当今会计部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也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得到重视和提升。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业务越多其财务工作也就越繁杂,对会计工作也就越高,因此要实现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一个稳定的、独立的会计组织以全方面的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极其重要的,同时给予会计人员相应的管理监督权力,以充分调动其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在建立独立组织之外也应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严格限制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防治会计人员以权谋私,并加强对其的考核,保障企业财务工作走向科学化、有序化道路。

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对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更是其中确保企业稳定生产、高效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其内部审计提高管理能力,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组织,在企业的运行中承担着经济监督,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具有监督、评价、咨询、控制职能。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它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和有效,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在监督的同时,确保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产权制度。只有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化。一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二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外部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员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三要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对企业一系列重要的经营活动发挥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

同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经理人市场一方面会使这些高级职业人才之间展开竞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对公司高级职业人才进行约束,一旦他们因欺诈、舞弊等行为而被公司解雇,他们将很难重返市场,企业可以在经营者的竞争中择优选取企业家。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控制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监督日常的生产经营是否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的反映财务状况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等等。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了审计监督部门,这会直接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企业应该从不同职位的员工中选出,组建专门的监督小组,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经营进行监督,让其真正的发挥出审计监督的作用。在监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4.构建风险控制工具。我国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分类管理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市场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风险。

5.完善内控评价机制。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一种潜意识的影响行为,通过影响员工的潜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只有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员工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去完成。这会使企业和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员工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进行自我约束,使员工更加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企业文化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管理者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使企业形成一种氛围,使员工之间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一定会有好的内部控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使内部控制真正的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使企业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紧密整体,使员工在这样的集体下,积极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4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索要供货者的销售票据,并通过复印、存档等多种方式,记载查验情况。

二、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电子台帐;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或者销售票据。

三、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和进货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四、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经营企业应留有企业总部提供的进货查验证明或配送单据备查。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五、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向购货者开具并保留载有前款规定信息的清单或“票证通”销售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四、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

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人员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分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二、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它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一、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对行政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积极协助食品生产者履行食品召回工作。

二、食品批发经营者对零售商退回或者从零售商和消费者手中召回的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按规定退回上级批发商或者生产厂家,或者作销毁等无害化处理,并记录退回、无害化处理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一、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食品检查、贮存、运输制度

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销售食品,经营场地和经营场所的设施符合要求。

二、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的食品。

三、贮存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散装食品,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要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不得将有毒、有害物品同食品一同运输。

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确保食品经营安全,自觉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以及工商部门的检查。

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处理消费者投诉,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积极主动争取与消费者达成处理协议,不无理拒绝和故意拖延。

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5

确保员工的健康与个人卫生处于受控状态,以预防可能引入的生物性(如传染病等)、化学性(如化妆品等)、物理性(如饰物等)食品安全危害。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包装材料、食品原料、生产线和成品直接接触的员工的健康、卫生控制。

3.0职责

3.1厂部负责编制本制度,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

3.2办公室负责安排员工身体健康检查工作,生产科及各生产班组负责当班组工人的卫生控制工作。

4.0程序

4.1生产、检验及生产管理人员上岗前,须先经过卫生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公司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卫生监督员1次/月检查,填《定期卫生检查表》。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在食品加工车间工作: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每年检查一次,1次/月,新聘员工时。

4.2发现工作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产品、原料污染时,应及时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告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工作人员有无可能污染产品、原料的受感染的伤口,填《日常卫生检查表》。每天开工前检查次。

4.3个人卫生:

1)食品加工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

2)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洗手清洁。

3)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后遇下述情况之一者,各班组长监视执行洗手消毒:

上厕所之后;

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4)不得将手表和各种饰物及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车间。

5)不得穿工作服、鞋进入厕所或离开车间。

6)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前应洗手消毒,其工作服、工作帽应定期清洗消毒。

7)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8)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上述规定。

车间领班上班时负责考核人员的个人卫生遵守情况,并下班时填写《日常卫生检查表》。

5.纠正措施

a)未及时体检的员工应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许上岗,未参加培训的员工应及时组织进行食品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b)受伤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给其不接触产品的工作。

c)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纠正,班长或副班长应针对不符合情节影响程序采取适当措施,如上厕所之后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未按要求洗手消毒而进入车间作业时,报质量负责人确定处置方案。

保健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篇6

一、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1、对公司保健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公司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

3、负责签发保健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

三、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保健食品购进验收管理制度

1、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选择合格的供货方,须向供货商索取加盖企业红色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保健食品管理制度。进口保健食品必须有对应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及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证明,还应包括组织代码证,进出口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保健食品陈列的管理制度

1、陈列保健食品的货架及柜台应保持清洁和卫生,防止人为污染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销售管理制度

1、企业应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经营保健食品。

2、企业应在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卫生管理制度

1、企业负责人对营业场所卫生和员工个人卫生负全面责任,并明确各岗位的卫生管理责任。

2、应保持营业场所和仓库环境整洁、卫生、有序,每天早晚个做一次清洁,无污染物、污染源。人员培训、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1、每年应定期组织一次全员健康体检,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加做肠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保健食品管理制度。

近效期保健食品的管理制度(批发)

1、为防止保健食品的过期失效,确保企业所经营的保健食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的近效期保健食品为: ⑴、保健食品有效期在二年以上,距有效期不足一年的。⑵、保健品有效期在二年以下,距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批发)

1、为确保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保证购进保健食品的质量,把好保健食品购进质量关,制定本制度。

2、首营企业的审核 采购员负责首营企业的资料收集,质管人员负责资料审核。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管理制度] 保健食品、药品、普通食品分类管理制度

1、保健食品、药品、普通食品必须执行分类管理制度。保健食品、药品、普通食品必须分类、分区存放、专人专柜专库管理。门店必须挂有醒目标志,注明区域(或柜台),引导群众正确消费。严禁混放、互替销售。

2、保健食品、药品、普通食品的区分: 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保健食品包装上有特定的蓝帽子标示。目前国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 卫食健字(+4位年号)第xxxx号(国产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4位年号)第xxxx号(进口保健食品)国食健字g+4位年号+4位顺序号(国产保健食品)国食健字j+4位年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化学药品以h开头,中成药以z开头,生物制品以s开头,保健药品以b开头,药用辅料以f开头,以j开头的为进口原料国内分装的产品)+4位年号+顺序号。如国药准字h20030029,前四位为批准年份,后面为顺序号。

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普通食品(一般食品)和保健食品都是食品,都有食品声称: 第一种功能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须的基本营养物质; 第二种功能是有特定的色、香、味、形; 第三种功能只有保健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规定的27种保健功能)。一般食品批准文号:(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食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xx-yyyyyy号(xxxxxx指行政区域代码,yyyyyy指本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以前的格式“(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食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将逐步被取代。保健食品购进管理程序

1、保健食品采购原则及依据:在采购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要求,确保购进保健食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2、进货前的审核标准: 1首营企业:审核该企业是否具有法定资格的合法企业,生产或经营保健食品的质量信誉(证照齐全、供货质量好且稳定、价格合理、重合同、守信誉、售前、售后服务好)。

2首营品种:审核所购保健食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有法定的批准文号和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是否具有质量标准。

3审核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有关法定标准和储运要求,以确保保健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4审核与保健食品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员的合法资格。5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进合同。

3、对供应商进行多方面评审后,将情况汇总后,报经理审批。

4、凡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采购员必须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保健食品审批表>,并经经理审批,方可进货。

五、进口保健食品的采购程序:进口保健食品的采购,必须严格审核该企业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并按以下规定办理手续,确保购进保健食品的质量。

1索取和审核盖有供应单位红色印章的证照复印件。

2索取盖有该单位质量检验机构原印章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进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核对品名和生产国家、厂商。

3签订合同时应注明有关质量条款,并对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予以了解和确认。4无<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进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或无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保健食品不予验收。5进口保健食品必须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主要成分、注册证号及依法登记的国内销售代理商名称和地址。

6、采购员应按计划购货,并开具发票。

7、保管员按到货单据入库。

8、验收员按<保健食品验收管理制度>要求逐批进行验收。

9、经验收为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存入不合格品区,由采购员负责及时与供货商联系办理退货手续。

10、采购员要及时做好采购记录,其内容包括:品名、规格、保质期、生产企业、供货单位、批准文号、购进数量、购货日期、批号。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保健食品购进管理制度

1、保健食品进货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购进。

2、采购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保健食品采购必须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以确保保健食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为前提。

4、购进保健食品必须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进货。

5、从首营企业购进保健食品必须索取有关企业和保健食品的证明文件及资料。

6、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质量审核,经经理批准后方可经营。

7、购进进口保健食品要加盖有供货单位红色印章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进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随货同行。

8、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并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及其联系电话、购货数量、购货日期、生产单位、品名、生产批号、规格、保质期等内容。票据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9、购进保健食品的合同要有明确的质量条款。

10、采购员要随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库存动态,按照采购计划购进保健食品,保证保健食品定点、按时、定量、优质、优价采购,并要求供货单位开具合法发票。

保健食品验收管理制度

1、验收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培训合格,熟悉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和理化性能,了解各项验收标准内容的人担任。

2、保健食品进货验收必须在指定区域内进行。

3、进货验收必须按法定保健食品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保健食品的质量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逐批检查。内容包括:保健食品品名、规格、数量、保质期、生产厂名、生产批号、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合格证等。

4、验收整件保健食品按5%上、中、下分别取样,零散保健食品少于10瓶(盒、袋)按数验收,10-100瓶(盒、袋)按5%抽样,特殊品种、贵重品种逐一验收。

5、进口保健食品除按规定验收外,还应检查是否具有加盖供货单位红色印章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进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进口保健食品的中文标签、说明书。

6、验收首营品种,应向生产企业索要随批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

7、凡验收合格的保健食品,必须填写保健食品质量验收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企业、保质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验收员要签字盖章,保健食品质量验收记录必须完整、准确、书写工整。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8、凡经验收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存入不合格品区,并立即报告经理。

保健食品陈列管理制度

1、陈列保健食品的货柜、橱窗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人为污染。

2、陈列的保健食品质量和包装应符合规定。

3、保健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分开陈列,类别标签使用恰当,放置准确,字迹清楚,标志醒目。

4、凡质量有疑问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准上架销售。

5、对陈列保健食品,按月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架,并做处理。

保健食品养护管理制度

1、养护员应有高中以上学历,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考试合格,熟悉保健食品性能及养护方法的人员担任。

2、养护员依据保健食品的质量特性监督保健食品贮存的分类情况是否合理,贮藏条件是否合适。

3、库存保健食品按“三三四”的养护原则(每季度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陈列保健食品每月一次,定期检查陈列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做好养护记录。

4、近保质期的保健食品,易霉变、易潮解的保健食品养护周期为一个月,并建立养护档案。督促营业员对近效期的保健食品作好催报。

5、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上午10、00-

10、30,下午4、00-

4、30二次观测记录温、湿度,使库内的湿度控制在45%-75%。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保健食品的性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保健食品储存安全。

6、养护员每季度对养护记录进行汇总,做出评价分析,评价保健食品养护情况,质量管理员审核后存入养护档案。

7、养护员每年要对养护设备进行养护检查一次。

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核制度

一、首营企业:指与本企业首次建立保健食品供需关系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或生产企业;首营品种:指本企业向某一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保健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的新规格、新剂型、新包装。

二、首营企业的审核

1、向首营企业购进保健食品前,要首先验证该企业的合法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必须索取加盖供货单位红色印章的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法人签署的销售人员委托书、销售人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通过gmp认证的批准证书复印件。

2、质量管理员会同采购员共同审核确认供货单位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可靠性,填报<合格供货方档案表>。

3、首营企业必须由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货。

三、首营品种的审核

1、购进首营保健食品时,必须对保健食品合法性和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审核,包括核实该品种生产批件、批准文号、保健功能、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及随批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价格批文、样品以及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2、采购员还应了解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储存条件及质量信誉等内容,并按程序填报<首营保健食品审批表>,经质量管理等有关人员审核,报经理审批后方可购进。

四、首营品种应建立保健食品质量档案,并对其质量情况进行跟踪。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

一、质量事故是指从保健食品采购到保健食品贮存、销售、使用环节中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保健食品内在质量的后果,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后果。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类。

1、重大事故:(1)在库保健食品,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使用,每批次在3000元以上;(2)售出保健食品出现差错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3)购进三无产品或假劣保健食品,受到新闻媒体曝光,造成较坏影响或经济损失在二万元以上者。

2、一般质量事故:(1)保管不当,造成损失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者;(2)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超过保质期的保健食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3000元以下者。(3)消费者投诉较大质量问题。

二、质量事故报告程序、时限:(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必须立即报告经理,并由经理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2)其它重大质量事故也应在三天内由企业直接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查清原因后再做书面汇报,不得超过15天。(3)一般质量事故在一个月内查清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三、事故发生后,应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既: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四、以事故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五、质量事故处理:

1、发生一般质量事故的责任人被查实,在质量考核中予以处理。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人被查实,轻者在质量考核中处罚,重者将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3、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被查实,将追究经济、行政、刑事职责。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保健食品质量、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报表资料,文件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情报资料。

2、质量信息的来源主要有: 2、1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保健食品质量信息、质量抽检通报。2、2经营环节中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等。2、3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和食品药品检验部门检查中发现的与本部门相关在质量信息。

3、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3、1质量管理员为信息员 3、2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实用、经济。企业内部信息通过统计报表、会议、信息反馈单及职工意见、建议、谈话、走访等方法进行收集;企业外部信息通过外部调查、观察、用户咨询、分析预测等方法收集。

4、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员按季填写<保健食品质量信息报表>并上报有关部门,对异常、突发的质量信息要以书面形式24小时内迅速向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的及时通畅传递和准确有效利用。

5、质量信息实行分级管理: a类信息: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有关质量管理的信息。b类信息:由店经理决策并负责实施的信息。c类信息:由质量管理员协调并监督实施的有关信息。

6、质量管理员负责信息收集、汇总,归档。

卫生管理制度

1、环境卫生 1、1营业厅内禁止吸烟、吐痰、乱仍杂物、地面保持平整,随时保持干净、清洁、无尘土、杂物。1、2门窗、玻璃、橱窗定期擦扫,保持窗明地净、无灰尘。1、3柜台保健食品按要求摆放整洁干净、美观大方。柜台、货架、玻璃地面经常擦扫,保持干净,无灰尘、无杂物。1、4库区严禁吸烟、吃饭、睡觉、会客,保持库区卫生清洁,四壁、顶棚无蜘蛛网,地面无尘土和垃圾,门窗结构严密,有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火、防盗设施。

2、营业员卫生要求 2、1每日上岗前要穿戴干净、整洁、完好的工作服。2、2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勤剪指甲,勤理发须,勤洗澡,勤换衣,工作前洗手,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2、3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不乱倒脏水,按照要求和指定地点倒赃物、脏水,自觉维护好店内的卫生。

3、卫生设施 3、1要设置与职工人数及客流量相应的卫生设施。3、2卫生设施要整洁通畅安排专人负责消毒。

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服务设施 1、1店堂门面、牌匾清洁醒目,柜台货架布局合理,证照、服务公约齐全,橱窗美观艺术,整体效果好、起到指导消费、吸引顾客、美化市容作用。1、2店堂内布局合理明亮整洁,无杂物废物,客流畅通,保持货柜、货架营业用具设备以及仓库清洁卫生。

2、文明经商: 2、1建立卫生制度,防止保健食品受到污染,营业员上岗应穿整洁的工作服,搞好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和良好的行为规范。2、2接待顾客要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细致、一视同仁、礼貌待人。2、3营业员上岗应使用文明用语,即“请、欢迎、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不准同顾客吵架、顶嘴,不准谈笑、嘲弄顾客,不准吃零食和看报纸、刊物,做到文明经商。2、4微笑站立服务,耐心听取顾客意见,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对顾客投诉应及时反馈给质量管理员或经理。对顾客意见或投诉应做到件件有交代、桩桩有答复,设立监督举报电话。2、5销售保健食品时应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店内的广告宣传,要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内容为准,要实事求是的宣传,不得虚假、夸大、误导顾客。2、6出现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差错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健康标准: 对从事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不得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以及有可能污染保健食品的疾病。

2、体检项目 呼吸系统及胸透、肝功能全项检查、皮肤病方面检查等。

3、体检频次 3、1新员工进店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录用。3、2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持有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在本岗位工作。

4、凡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者,体检表存入本人健康档案经经理批准后持健康证上岗,凡体检不合格者立即停止其工作,调离岗位。

5、因病离岗人员经治疗恢复健康后,需持有指定医院开具的健康合格证,经经理批准后方可重新上岗。

6、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健康检查记录表、历次健康体检的原始资料及健康证复印件和患病员工离岗去向原始资料等。

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

1、质量管理员根据制定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职工质量教育培训档案。

2、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各岗位专业知识、各项管理制度、操作标准、岗前培训、职业道德等。

3、法律、法规和的学习必须根据上级要求和有关规定随时组织学习。

4、员工的质量知识学习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的继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5、新进人员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培训,主要讲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以及有关保健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等。

保健食品储存管理制度

1、保管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保管员凭验收员签章的手工入库票验货,对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志模糊的保健食品拒收,报告质量管理员。

3、保健食品储存应按保健食品的性质分类进行储存,保健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保健食品分区存放。

4、根据保健食品储存条件,储存于相应库中 ——常温库:温度控制0——30℃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以内。——阴凉库:温度控制0——20℃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以内。——冷库:温度控制2——10℃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以内。

5、保健食品堆垛应有一定的距离,与墙、屋顶的间距不少于30厘米,与散热器或供热管道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6、保健食品储存实施色标管理,合格品区、发货区——绿色;退货品区——黄色;待验区——黄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7、库存保健食品要按批号顺序依次或分开堆码,保管员接到出库单后,应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

8、建立不合格保健食品台帐,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的严重后果。不合格保健食品的确认、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9、库房要配备窗帘、灭火器、防盗、空调、干燥桶等设施、设备,定期维修,保持良好运转。

10、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库房应设有防鼠、防污染等设施,严防保健食品被污染、鼠咬、虫驻、发霉等现象,保证库房地面无灰尘、无蜘蛛网。

11、对储存保健食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12、按规定记好保管帐,做到帐、货、票相符。

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采购制度

1、根据“按需购进,择优选购”的原则,依据市场动态,库存结构及质量部门反馈的信息编制购货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要建立供销平衡,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品种重复积压以致过期失效造成损失。

2、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保健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3、要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

4、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5、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企业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执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

6、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7、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

(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4)超过保质期限的保健食品。

(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健食品。

二、贮存制度

1、所有入库保健食品都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核实产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与批准的内容相符后,方准入库。

2、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保健食品的储存要求,合理储存保健食品。需冷藏的保健食品储存于冷库(温度2-10℃),需阴凉,凉暗储存的储存于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可常温储存的储存于常温库(温度0-30℃),各库房均应有避光措施,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3、保健食品应离地,隔墙10cm放置,各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须牢固,整齐,不得倒置;对包装易变形或较重的保健食品,应适当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翻垛。

4、应保持库区,货架和出库保健食品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

5、应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储存条件,做好仓库的防晒,温湿度监测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检查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6、应根据库存保健食品的流转情况,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在该保健食品存放处放置“暂停发货”牌,并填写<质量问题报告表>,通知质管部复查并处理。

三、销售制度

1、所有销售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和产品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

2,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3、严禁以任何形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凡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或变质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4、销售过程中怀疑保健食品有质量问题的,应先停止销售,立即报告质管部,由质管部调查处理。

5、卫生管理员负责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指导营业员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营业场所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

6、在营业场所内外进行的保健食品营销宣传(包括灯箱广告,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未取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在营业场所内外发布广告;广告批文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四、售后服务制度

1、公司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售后服务队伍,负责解答和处理顾客对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质量问题的咨询和投诉。

2、售后服务部应建立售后服务档案,对顾客提出的意见和处理结果予以登记,定期汇总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3、定期开展用户访问,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反馈客户质量查询或投诉信息,并落实相关质量改进措施。

4、对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分管负责人,必要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5、营业场所内应设立顾客意见本,服务公约,服务电话和行业主管部门投诉电话,便于消费者监督。

6、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积极予以采纳,并予以感谢。

7、制定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义务咨询,免费送货上门等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公司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

2、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3、经营场所内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

4、任何员工不得将易燃,易爆等物品带入经营场所内。

5、个人办公区间物品应摆放整齐,办公台上不得摆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6、不得在经营场所内用餐,如需用餐需在公司统一规定的区域内。

7、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办公区域。

8、灭蚊灯,老鼠夹,杀虫剂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1、仓库划分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各区应放置明显标志。

2、所有入库产品应分区,分类摆放在规定的区间,出入库帐目应与货位卡相符。

3、应根据保健食品的性能及要求,将保健食品分别离地整齐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或冷藏库,并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

4、应合理使用仓容,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库存保健食品应按保质期远近依序存放,先进先出,不同批号保健食品不得混垛。

5、仓库内应保持干燥,整洁,通风,地面清洁,无积水,门窗玻璃洁净完好,墙壁天花板无霉斑,无脱落,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霉,防火设施配置齐全,措施得当。

5、仓库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蟑检查和打扫卫生,每月进行一次消毒,杀菌,并作好记录。

6、非仓库员工不得进入仓库。进出仓库要换仓库专用鞋预防灰尘。

7、仓库内不得吸烟,喝酒,进食,不得存放与保健食品存放无关的私人杂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事经营活动的每一位员工每年必须在区以上医院体检一次,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加做肠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与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工作。

3、员工患上述疾病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病愈要求上岗,必须在指定的医院体检,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

4、公司发现有患传染病的职工后,相关接触人员必须立即进行体检,确认未受传染的,方可继续留岗工作。

5、每位员工均有义务向部门领导报告自己及家人身体情况,特别是本制度中不允许有的疾病发生时,必须立即报告,以确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

6、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佩戴工号牌,勤洗澡,勤理发,注意个人卫生。

7、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人员培训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维修,保洁,仓储,服务等人员,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培训教育。

2、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

3、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4、新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5、参加外部培训及在职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行政部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

6、企业内部培训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门与质量管理部共同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存档。

7、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岗位职责

一、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1、对公司保健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公司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3、负责签发保健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负责对保健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对公司购进的保健食品质量有裁决权。

5、负责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在公司内部的贯彻实施。

6、负责选拔任用各方面的合格人员,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二、食品卫生管理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和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

3、每年负责安排公司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

4、负责监督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保证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

5、保证保健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发现可能影响保健食品质量的问题时应立即加以解决,或向总经理报告。

三、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遵守公司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采购和销售方面的管理制度。

2、采购人员应根据公司的计划按需进货,择优采购,严禁从证照不全的公司或厂家进货。

3、对购进的保健食品应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认真检查供货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工商执照>和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检验合格证>,对保健食品逐件验收。

4、销售人员应确保所售出的保健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保健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质管部报告。

5、销售时应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制度参考 篇7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业绩的一些影响

1. 企业的利润受到新的会计制度的影响。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对企业的一些业务处理方式的不同,将给企业的利润带来比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影响企业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按照以前的会计制度这部分盈利是计算在当期下利润之中。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这部分股利是用来充当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不是投资收益。在新的会计制度下,短期的投资股利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直接下降。其次,摊费用同样影响企业的利润。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企业的成本不能留待以后进行摊销,必须是一次性进行摊销。这样使得企业的利润还没有进账就已经提前影响到了。最后,补价也是影响企业利润一大因素。旧的会计制度不会影响企业的入账价值,但是新的会计制度就不同了。新的会计制度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入账价值,甚至还可能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

2. 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受到债务重组的影响。新的会计制度下,债务重组问题也是企业所要面临的。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超出债务人所付对价公允价值的那部分确认为当前损益。在旧的会计制度下,当前损益是利润来源。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这些都不再是利润的来源了,相反,这个制度还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由于这个制度的出台,短期内企业的利润可能受到影响,这样对企业发展也会是一个挑战,需要企业去克服。

3. 企业开发新产品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旧的会计制度下,多家对企业的专利和商标的保护不够,使得企业对专利的认识不强。旧的会计制度将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性的体现。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国家通过制度和法律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维护,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新的会计制度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样企业就会有动力去研发新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现代经济中,科技实力是很重要的,因此,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来参与竞争。

4. 不一样的所得税处理办法对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影响。新的会计制下,企业的税收问题改变了。新的会计政策下的税收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新的会计制度的税收更加合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是推崇这一制度的。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税收有很大的关系,旧的会计制度下,企业的税收比较多并且程序相对复杂。新的会计制度则不同,它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将大大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更加方便合理的税收程序,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5. 收入确认标准的变更对企业的影响。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下,因为收入确认标准的变化,将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调整其收入结构。这一变更将致使企业的虚拟收入情况有所减缓,自然而然企业的实际收入将变得更加真实可靠。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公司明知无力承担全额购买企业的责任,但是依然确认收入,这样造成虚假收入。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短期将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长期下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出现泡沫,虚拟经济成分太多,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新的会计制度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减少经济泡沫的产生,充实我国实体经济。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只是短期不利。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下企业应当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

1.政策机遇。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许多企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发展。新的制度将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这样的扶持,企业是欣然接受的。对于国家而言,企业发展了,我国的经济就增加了许多的积极因素。这样新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2.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好评。现在的国际环境也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现在贸易壁垒不断减少,各国的对外贸易也越来越规范,这都是企业发展的良机。在国内,国家也做出积极的努力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和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发达,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个发展时期将持续下去。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处于全球领先水平。面对这样的好时机,企业要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把握好这个发展机遇。

3.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新的会计制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新的会计制度是新生事物,没有时间基础,初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部分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利益受损,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一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企业的内部就像是发动机,只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好了,企业才能有效运转。新的会计制度下企业存在降价和跌价的可能性,这都是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库存进行了要求。企业不能库存太多,每个企业和行业都有一定量的库存要求。面对这些情况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价格机制,减少风险的危害。企业账目要清晰、透明。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要及时出台外欠款清理办法,并且要按照这个办法严格执行。账目问题关系重大,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按照国家规定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清理欠款的办法。这样企业才能加快周转,提高效率。同时不会导致社会信用缺失,还能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2)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运转效率良好。新的会计制度的出台,企业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企业提高行政运作效率,克服新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新的会计制度的发展也要依赖于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联系了。反过来,新的会计制度的更好实施和推行也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3)积极培养优秀会计工作者,提高企业软实力。新企业会计制度下,一个企业的会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了解国家的新的会计制度有赖于会计工作者的努力。只有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才会更大。这才不会使得一个企业由于会计工作者的水平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尽快适应新的会计制度,使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要求。这需要企业认清实际情况,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使得企业发展壮大。

三、结语

新的会计制度的出台,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企业的多方面进行了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经营业绩。新的会计制度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和现在的经济情况,是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要使新的会计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企业的严格执行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红云.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42-43

[2]刘涛.非正式制度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2)35-46

[3]刘开强.浅析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C]//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2010

[4]聂亦慧,黄莉,王毓军.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56-56

[5]薛华,田高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C]//2008年第十二届两岸会计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8

[6]李涛.稳健会计行为是否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效率——新会计准则下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7]盖地,孙晓妍.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目标资产税基与合并绩效——基于因子分析的经营业绩对比[C]//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8]赵月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会计管理探讨[C]//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9]徐岩,郭瑞欣,邹娜娜.中关村高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聚类分析[C]//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10]张飒.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林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11

[11]宋沁青.R&D会计制度变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D].南京农业大学,2013

上一篇:拔河比赛作文六年级400字下一篇:班主任大学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