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共8篇)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1

高 刚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直以来,贵州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已培育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为贵州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受基础设施、土地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如下8个方面。

1.农业产业分工“粗放雷同”导致产业化发展难以形成聚集区

从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看,9个地州市的农业产业分工基本重复,缺乏细的专业分工,什么都搞最终什么都没能形成大产业。正是由于每个产业的规模都“不大”,导致不少龙头企业面临着原料供应不足的难题。同时也因为什么都搞,导致每个产业都“不小”,但是由于没有现代化企业及时消化,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投入市场又显得“过多”,容易对市场造成冲击而降价。这种因产业建设“多而不强”而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徘徊不前的情况,在贵州各地极为普遍。2.农业生产过程“独立分散”导致产业化发展基础不牢

尽管在纵向比较上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快速发展,但其覆盖面仍然很有限,贵州省工商局发布的2009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成员总数为53968人,从人数规模看,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成员人数约为16人。成员在50人以上的仅有164户,占总数的4.88%。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部分有农民合作社的地方,组织的带动作用也不是很明显,农业生产依然主要是独立分散的小农经营。而从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情况看,其效率也不是很高。以印江自治县2009年土地流转的情况为例,该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面积的15%,并且大规模成片流转的比例较少。3.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导致产业化发展资金缺乏

支农资金的使用对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科学管理使用支农资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使用缺乏整体规划,部门各自为政。目前,贵州省参与支农资金和农业产业项目管理的单位多达10余家,对于支农资金安排及项目实施缺乏协调和整合机制。二是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不高。三是政府引导不力,资金浪费严重。四是信贷支持僵化,产业发展艰难。一直以来,信贷资金是农业产业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由于承借对象为广大农民,贷款范围广,数额小,风险大,收益低,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提供这种小额贷款,转向支持单个项目投资成百上千万元的大项目,由此导致绝大部分农民难以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能力。4.农产品深加工“量少质低”导致产业化发展徘徊不前

贵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效益差,不能适应当今消费提出的多样化、高品位、高营养、无污染等要求。

5.农产品品牌“不强不弱”导致产业化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各地都认识到农业品牌的重要性,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农业品牌,而且都有一定范围内的知名度,但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却很少。也就是说,各地的品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都“不弱”,因此,各地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品牌。但是,因为都“不强”,各种品牌也就缺乏与全国甚至世界竞争的能力,只能相互间在省内市场里竞争。导致我省诸多农产品品牌陷入“内部混乱竞争,外部鸦雀无声”的尴尬境地,这是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不能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原因。

6.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产业化发展处于低级粗放状态 贵州省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存在以下问题:农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总体不足,尤其是基层专业队伍极为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专业人才更是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从农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看,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懂经济和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由于人才的短缺,使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业的流通、加工等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也就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低级粗放的状态。

7.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导致产业化比较收益低下

首先,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立体条件先天不足,山地农业的比重十分大,导致农业生产投资的非生产性成本过高。其次,受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的生产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各投资主体农业产业化投资的积极性。8.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导致产业化的困难增加

在贵州,农产品的流通很不顺畅。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一是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使储藏运输设施不足,手段落后,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二是市场建设滞后,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现象突出。三是农户生产分散,流通中介组织偏少,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较低,销售渠道较窄,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五是信息和科技服务不到位,农产品流通引导不力。

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贵州实际及省委相关发展思路,针对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困境,提出8方面的对策建议。

1.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解决产业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在贵州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绝不能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光仅仅放在扶持龙头企业上,而应把工作重心前移,注重对农业特色产业区域的规划与培育,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工业化、标准化与品牌化经营。

要在全省形成各种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的大型农产品产业带,尽量避免各地产业建设重复雷同、缺乏特色的局面。在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规划,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情况等规划出贵州的几大产业带,产业带的建设一定要在“大、专、特”上作文章。2.推动土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

一要在稳定承包责任制,分离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集中、规模、增效、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形成政府、农民、产业化经营者三方共赢的局面。二要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妥善处理撂荒土地。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流转必须规范有序地进行。具体要规范土地流转原则、形式、审批程序、土地用途,流转期限及土地级差等,以使土地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土地撂荒处罚、流转补偿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三要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土地流转中各方面的积极性。四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体系。

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方面。一是在扶持重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注意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农民合作社。二要尽快出台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三要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拓宽服务增收渠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实现农产品的增值,使合作经济组织和会员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3.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改善农业融资环境,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难题方面。一要切实重视解决农村金融“空洞化”的问题。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借贷组织等多种形式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要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建立农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地的流转,将农地使用权这种固定的财产价值变成流动性较高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扩充农地贷款资金来源。三要完善农村金融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加快农村征信工作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等等。4.多层面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主体,实现农业工业化。

农产品深加工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龙头企业,二是农民合作社。因此,要实现农产品深加工,首先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其次,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5.注重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提升贵州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一要整合资源,注重打造贵州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品牌。二要实施原产地与地理标志保护农业品牌,着力挖掘传统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迅速培育和壮大地方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与产品,真正实现农产品资源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当尽快将农产品的原产地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尽快出台相应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明确主管部门和行为主体。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产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技术服务与经营管理不足的问题

在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农技服务与推广的人才队伍方面。一要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强县区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组技术服务网络。二要解决农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的辛勤付出能获得相应的绩效报酬,满足他们在服务农业产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物质需求、深造需求、交流需求、信息需求。三要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在农村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培训上的作用。四要为农业科技人员自主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发展新的农业产业项目提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引导作用。五要在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等方面对基层农技人员倾斜,以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坚持招商与引才相结合,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二要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三要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出突出贡献者的奖励力度。四要加紧对农业生产一线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五要挑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农业生产队伍。

7.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较收益。

在降低非生产性成本方面,应优化政府财政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土地整治、良田改造、水利建设等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尽量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成本的投入数量。在降低生产性生产成本方面,一要保障农资供给,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农资生产、运输、经营等环节给予优惠和扶持,以缓解农资生产、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二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特别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批零差价的管理,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行为,确保政府各项价格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三可建立农资风险调节基金。四要建立农资补贴机制,同时加强农资淡季储备力度,发挥农资储备企业的经营优势,平抑市场供应价格。

8.优化农产品流通条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流通不畅问题。

一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编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各地已有的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三要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并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五要鼓励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提供人才保障。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2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国内民用直升机保有数量为207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向横向拓展,国内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呈大幅增长态势。2014年民用直升机采购量为141架,增幅为32% ,居亚太地区首位,交易金额约为30亿元,对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引致需求达到100亿元。

国外市场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均GDP达1. 3万美元时,每百万人拥有直升机数量为6架,美国现拥有民用直升机数量21715架。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民用直升机保有量为574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经济较发达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基准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人均GDP 1. 3万美元的发展目标,预期该地区的民用直升机的市场需求量约为1200架; 西部直升机的需求为东部地区的25% ,约为300架,国内民用直升机需求总量为1500架左右。以市场上需求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2吨级直升机作为均值计算,每架机价值约为2000万人民币,市场容量约为300亿人民币,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带动将达到1000亿元。

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振兴中国航空产业,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0年底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低空空域开放政策。政策放松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容量被撬动,通用航空产业蓄势发力,势必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新增长点。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明确了通用航空任务审批和管理的部门与流程,简化了使用自有机场及在自有空域内飞行的审批程序,对该领域内的飞行经营活动,如飞行培训、飞行训练、飞行体验和空中游览等项目的市场开发产生积极影响。2014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对后续低空空域改革做出了系统性部署,在沈阳、广州、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飞行管制分区进行真空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二、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 通航市场环境不完善

2010年我国低空开放至今,国内仅有少部分地区实现低空空域开放,并没有连成片,通航机场数量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与国外成熟的通航市场相比,我国的营运环境也有较多不完善之处,申请空域或航线批复手续复杂、费用标准不透明,飞行申请涉及民用、军用空管多个部门,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在欧美国家,民机起飞提前1小时申请航线就可以得到批复,而在我国则需要提前几天甚至几周申请,极大地增加了通航公司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了民用直升机产业市场容量的扩张。

2. 研发体制不健全

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处于领跑者地位的国外直升机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研发体系,内容覆盖预研、设计、制造、销售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流程。而国内的直升机研发体系是基于国家用途的直升机研发经验而形成的,基本能满足国家用途的直升机研发需求,不太适应民用直升机研发的需求。随着我国民机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加,时有借鉴国外直升机公司的先进经验, 包括一些研发体系文件,但受体制约束尚未形成一套覆盖全寿命周期的民机研发体系,有关研发体系的应用研究也十分缺乏。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用直升机公司都不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如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西科斯基飞机有限公司、唐山安沙特、青岛勃兰特利、西安西捷飞机有限公司、席勒( 中国) 飞机有限公司、四川蓝天直升机有限公司、九江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俄直升机技术( 青岛) 有限公司和中欧飞机有限公司等,大多是合资企业,主要是从事改装和维修服务,虽然计划生产国外成熟的直升机机型,但目前只是国外直升机公司的代工工厂,尚不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更不具备研发能力。国内唯一具有完整研发能力的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沿用着计划经济下的体制,从直升机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资源分配、经费安排都预先指定了详细的计划,这些指令性计划将设计创新、生产流程圈定在固定范围之内,难以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去综合优化每一环节,也难以对全流程实施适度合理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中航直升机公司下属的设计所与制造厂都是独立法人,拥有独立的人事权与财务权,制造厂考虑如何节约成本,设计所考虑如何完善基本设计工作,厂所各自为政,总公司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反而缺乏话语权,在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上存在诸多矛盾,难以从一个更高、更宏观的层面上统筹解决,产学研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迟迟未能形成。

3. 市场竞争压力大,资金投入不足

国外直升机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截至2014年,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已占有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份额的40% ,随着中国买家对轻型单引擎和轻型双引擎旋翼机的优先采购,这一数值在未来将增加到60% ,继续挤压中国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空间。面对国外成熟直升机公司的强大压力,国内民用直升机产业的资金投入显得捉襟见肘,除AC352直升机项目外,其它型号的研发资金基本是单位自筹。以中航直升机公司为例,由于民用直升机在研发、制造环节存在着厂所分离的体制性障碍,产品销售收入为主制造厂所有,在国家投入不足、 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的约束条件下,设计所很难自筹大笔资金持续投入民机研发工作。由于研发投入的匮乏,使得国内民用直升机产业想在短期内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变得十分困难。

4. 重取证轻市场,缺乏整体营销战略规划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体系,企业沿袭了过去的习惯与做法,对产品还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对获取型号合格证投入较大的关注和精力,对市场开发研究较少,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户观与成本观,对用户的信息反馈反应迟缓,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对成本控制观念淡漠,对市场开拓缺少整体销售战略规划,导致许多订单落入国外竞争对手中。国内企业销售手段单一,通过航展展示的方式或被动地等待客户上门,缺乏灵活的营销手段对潜在的客户进行产品推广,缺乏多元化销售渠道及销售策略,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心理及公共关系等方面赢得顾客的合作与支持上还缺乏经验。例如,销售直升机产品首先必须对产品非常熟悉,其次必须对客户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顾客的营运情况、飞行计划、飞行时间表、驾驶员以及公共关系、 财务状况等,才能按客户的需要定制合适的机型,通过解决客户的各种疑难问题来获取市场口碑,促进产品销售增长。截至目前,这些执行标准国内的直升机企业很难做到。

在缺乏直升机技术先发优势的前提下,国内直升机公司零部件寿命及可靠性需有较大提升,价格上需要对用户进行一定的让步,售后服务要更加贴近用户的心,这样才能与国外直升机公司进行竞争。事实上,由于售后服务人员的编制、薪资的许多管理权限并没有下放到售后服务部门,直升机企业的售后服务队伍通常是临时组建的,在人员调配上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难以对个人技术服务能力做有针对性的长期培训,在提升售后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工作熟练程度上困难较大,造成系统协调难度大、问题反馈的时间人为拉长、解决问题不及时等弊端。由此引发客户投诉,会直接损害公司的整体形象, 进而动摇客户对国产直升机的信心。

三、促进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在符合WTO准则的提前下加大政策保护的力度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从起步到现在,仅仅二十余年,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直升机产业相比,尚属于幼稚工业,应当在不违背WTO准则的前提下,运用与幼稚工业保护有关的政策条款展开扶持,如增加政府采购,并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及出口退税; 设立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本行业; 对有潜力的民机项目、新技术研发给予经费支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直升机产业的发展经验,将我国直升机产业做大做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为波音公司、罗宾逊直升机公司提供免费信息,以便于企业决策,并采取投资抵减( 用于减免销售税等) 、研究发明抵减( 研发投入抵减税收) 、制造性财产税抵减、提供可免税的工业发展基金( 投资人可获得接近免息的长期贷款) 、提供雇员培训补助等措施,为直升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法国政府为支持欧洲直升机公司( 现更名为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 的发展,曾给与了大量长期的无息贷款,为欧洲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扶持、培育民用直升机产业,适当的政策支持才能激活民用直升机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促使其像高铁一样成为具备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增添新亮点。

2. 加快推进直升机产业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推进直升机产业市场化改革,给予行业龙头企业充分的财务权和人事权,促其转型为真正的、自负盈亏的实体企业,以产业重组的方式将人为割断的产业价值链接续完整,解决研发与生产、销售分离所带来的矛盾; 充分调动国内、国际资源,切实降低由沟通不畅所产生的高昂交易成本,推动民用直升机产业长足发展。在民机项目管理上,借鉴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企业通过市场选聘人才,建立专业、稳定的民用直升机设计、制造、适航管理、委任工程代表和制造工程委任代表团队; 建立满足市场要求的专业营销团队; 建立满足国际标准的综合后勤保障化团队; 建立包括试飞员、试飞工程师和机务在内的专业试飞人才队伍。改革薪资考核奖励机制,使员工报酬与市场业绩、企业绩效相匹配,使管理层的报酬与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一致,才能有效激励人力资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缺乏技术先发优势的约束下,唯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协同发展,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零部件寿命及可靠性,做好售后服务的同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程度的让利,才能依靠本土市场的发展与国外直升公司展开竞争。

3. 逐步完善民用直升机研发体系

融合各种资源,建立健全民用直升机产业的研发体系,内容覆盖基础研究、预先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并积极运用于型号研发中。引导企业不断完善设计保证体系,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中国民用航空局( CAAC)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和欧洲航空安全局( EASA) 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能够被CAAC、FAA和EASA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支持体系、运营与维修体系。引导企业按照适航要求制定系列研发程序文件、建立自己的核心数据库,并加强组织管理、设计控制、制造过程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确保企业在全寿命周期内向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与保障。依托 “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以大项目为牵引,逐步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官产学研金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直升机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

4. 引入新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众所周知,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出现过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通过联合研制,或将设计图样以及生产线销售给亚洲国家的方式,解决民机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西科斯基公司在20世纪末研制S - 92直升机,也曾联合许多国家一起研制,这样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又可以开拓新市场。当前国内直升机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问题,政府应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 “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引导、带动民间资本有序地进入民用直升机产业;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将设计图样和生产线向潜在国外市场推售,积累民机发展资金; 鼓励企业以军民联合或国际合作的方式研发民用直升机,降低研发风险、分摊研发费用。在个别民机项目上,还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金组建新的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以技术入股, 按照投入比例参与利润分配,不仅可以缓解民机研发经费问题,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促进民用直升机产业健康发展。

5. 建立健全供应商评价体系

高效运作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是增进民用直升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应综合考虑供应商公司的基本资料、质量体系、管理团队、员工数和生产设备、认证等因素,对供应商采取评级管理。对民用直升机面向全球实行公开竞标采购,统筹国际国内供应商资源,适当地引入一些国内民营企业,扩展供应链的选择范围; 建立健全供应商数据库,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财务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监控和全寿命周期的追踪管控; 不断完善供应商激励机制,推动供应商持续改进,目标一致,不断挖掘产品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努力缔造用户、供应商与设计所、制造企业“共赢” 的繁荣局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直升机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面对通航环境、研发体制、资金投入、重取证轻市场以及营销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幼稚工业保护、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民机研发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用直升机产业,幼稚工业,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于翔,王霞.开展直升机融资租赁业务促进航空应急救援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10(10):30-32.

[2]刘颖,张敬峰.中航工业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3(7):37-38.

[3]姜夔生,金击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航空工业发展长远方针[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5(3):16-22.

[4]汪本强,江可申.中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机制的演变路径与资源易得性[J].软科学,2010(4):112-129.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3

关键词: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9.2;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1-1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很多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地理上集中分布,包括企业、专业互动相关的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制造商和其他有关机构。

在全国,成为典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和集群区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条件:第一,市场的供应充足;第二,地方政府在推动和引领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所起到作用。对这种作用的看法存在较大争议,有些人认为政府的作用几乎不起作用,有的人则又认为正因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可紧可松的政策,才是真正促进集群形成并壮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将以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为例,分析政府对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1 发展趋势

1.1 农业呈现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趋势

1.1.1 良种化趋势 近年来,贵州正在着力开展辣椒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工作,可望提高贵州辣椒干和加工用鲜椒的单产、品质和商品质量。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00万粒以上,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40%左右。

1.1.2 标准化趋势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茶叶、水果基地建设及茶叶、辣椒生产的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已取得成效。

1.1.3 产业化趋势 贵州辣椒加工性能好,加工程度深,加工产品在传统的油辣椒和发酵辣椒制品的基础上发展辣椒风味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在辣椒碱、辣椒红素开发上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些省外、国外厂商被贵州马铃薯的生产优势所吸引,正在洽谈投资建设马铃薯加工厂事宜。

1.1.4 品牌化趋势 贵州辣椒制品己有“老干妈”、“好花红”、“老干爹”、“苗姑娘”等一批知名品牌,且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以苗族药为代表的贵州民族药工业产值增长比例明显高于全省工业发展比例和其他医药工业发展比例。贵州一批民族药生产企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己有贵州神奇、益康、益佰、信邦、百灵、宏宇等一批知名品牌。

1.2 政府管理

政府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管理者、服务提供者,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设置阈值、完善的服务,其参与可以加快或減慢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政府的支持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贵州省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贵州省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推动、鼓励扶持、规范管理、科学引导。

2 贵州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分析

2.1 贵州特色农业开发的资源条件及优势

贵州省特色农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包括自然禀赋和获得性禀赋。农业方面,自然禀赋主要指自然资源(土地,气候,水,生物)的丰富或缺少和接近的位置;获得性禀赋(后天禀赋)主要是工人掌握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因为资金的短缺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具体到贵州而言,主要是由自然禀赋和一些后天禀赋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自然资源 贵州天然的立体气候,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非耕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宜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等6大类。

2.1.2 环境污染较轻 适宜于健康食品种植、加工,有后发优势。贵州省有相对较少的大型化工、冶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少。

2.1.3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2.2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观念落后,创新力弱,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和主导产业 贵州地处西部腹地,距国际港口和发达的城市较远,在全国范围内,贵州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仍然落后,严重制约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开放,从而严重制约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又约束着大多数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2.2 粗放式生产,无序经营,没有完整的优化的产业链 大部分投资于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条件差,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建设特色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影响,特别是在贵州的社会和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无疑扮演无法比拟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规划者。理论与实践说明,准确定位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定位是必要的,政府行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定位要符合以市场为导向的要求。

4 结语

总之,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应采取开放式特色的道路。贵州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必须加强学习、培训、参观了解等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开放式意识。企业应加强文化开放式创新的培育和创新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合理的区域开放和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投资,大力鼓励海外优质资本与本地的知识、技术、人力资源和其他移民投资相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贵州省企业发展贵州特色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 兰肇华.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06,(04) .

[2] 王志凌,谢宝剑.地方政府在贵州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2007,(01).

西方现代发展观的困境与出路 篇4

西方现代发展观的困境与出路

现代社会,人们在尽情享受发展所带来的丰盛宴席的同时,却不自觉迷失到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设定的困境之中.虽然伴随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创造了一个个关于发展的神话,但是在西方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人类性的问题与困境,西方发展观的价值危机与伦理危机也进一步地暴露出来,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享乐主义、发展至上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的西方现代发展观念已使发展本身处于它的内在矛盾之中.本文旨在从价值和伦理的角度揭示西方现代发展的危机所在,并指出解决西方现代发展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一种以人类生存为基础的有约束、有节制、有评价、有规范的发展观.

作 者:柴婷婷 CHAI Ting-ting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5)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价值危机   伦理危机   新发展观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5

论文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幼教工作实例,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出路。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化 困境 出路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笔者曾经在上海市松江区某公办幼儿园工作过三年。幼儿园主要从两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是教研活动。该园的教研活动分园级和年级组级两种。分别是以全园或年级组为单位,在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全园或某年级组的教师参与的一种研讨活动,园级研讨活动每月举行一次,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则每周三定期举行,两种研讨活动都是每次持续一个半小时。研讨的内容分三类:理论学习、解决问题和公开课的研讨。理论学习主要是教师们集体学习一些新的文件或者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就是鼓励大家提出各自在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然后大家集体帮忙思考解决的办法。公开课的研讨又称“滚雪球”式活动研讨,就是大家集体设计一个活动方案,一名教师上过以后,大家再针对其上课的情况对活动方案提出修改和建议,然后由第二名老师再上,大家再对活动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如此循环,直至最后完善。其次,幼儿园规定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要上一次公开课,然后部分老师参与公开课的讨论。同时每学期每位教师还要去外园听一两次公开课,听完以后要参与讨论,还要写心得。最后,每位教师每学期还要写若干幼儿个案追踪、课后反思等文章。

教师们对于上述活动并不热情,甚至有些怨声载道,因为他们觉得幼儿园的工作量太大,而在园的8小时工作时间不够用。在这种态度之下,许多老师是应付式的对待这些活动,比如写那些案头资料,很多人都是东拼西凑或是从电脑上复制粘贴得来的,不少老教师现在写的教案甚至直接是抄用一、二十年前自己写的教案。总而言之,笔者感觉,虽然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幼儿园搞得沸沸扬扬,但是效果甚微。

二、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困境的思考

如果对社会上的职业进行分类的话,幼儿教师能否被公众视为一种专业化高的职业,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上一些职业能获得很高的专业化,而另一些职业不能呢?那些职业又是如何实现专业化的呢?幼儿教师与这些专业化的职业相比有些什么异同呢?

首先,就社会地位来讲,人们对幼儿教师的地位认同不一,部分人士认为幼儿教师就像中小学老师一样,也是老师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另一类人士则认为幼儿教师整天就会带着孩子玩耍,并没有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更多地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有点类似于保姆的工作性质,甚至幼儿教师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成员是抱有这种自我认同感的,所以她们羞于向别人介绍自己是幼儿教师。

第二,就收人情况来看,就以上海为例,幼儿教师的工资属于所有行业中的中等水平,福利属于上等水平。

第三,就工作性质来看,幼教工作既含有脑力劳动成分,又含有体力劳动成分,可以说教育工作更多地属于脑力工作,而保育工作更多地属于体力劳动。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现象中得到验证:许多幼教工作者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以后都觉得疲惫不堪,动都不想动,也不想说话,这些似乎更多地是由于身体累而非大脑累的表现吧。

第四,同样的班级或幼儿,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后的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不过这种差异的后果是滞后性的,往往对幼儿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我国对幼儿教师的人职学习要求总的来说不高,大多地区都是中专学历即可,即使上海、北京、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也是大专或本科即可。第五,在我国,人们进人幼教行业以后,工作一般较稳定,失业的压力较小,奖励制度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人们继续深造、学习、研究的动力不够。尽管许多幼儿园也鼓励老师们继续学习,但是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主观选择,不断学习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在同行业内获得更高的地位,但是没有进步也不会面临失业的危险。第六,社会对幼教工作者在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方面的期望值还是挺高的。因为这毕竟关乎孩子的发展,祖国未来的希望。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与专业化职业的不同在于:社会地位不高、收人不够、工作性质中体力劳动成分过多、人职学历要求不够高。

笔者认为,我国现存的条件中有诸多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1、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质属于服务行业,不可替代性低。传统观念认为,幼儿园教师保育重于教育,而保育工作的可替代性太高了,可以说任何有过养育经验的成人都能胜任。而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倾向于选择具有养育经验的人而忽略其专业化的潜质,如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等。

2、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过于稳定,而并非像律师、医生那样多劳多得,具有危机意识,他们往往是靠专业化吃饭的,越专业就意味着收人越高,地位越高,导致一种良性循环。同时,部分工作者的高度专业化,势必令另一部分非专业化的工作者失去生存的空间,最终被淘汰出这一行业。而幼儿园对于专业化进程好的教师没有奖励措施,因此教师失去了动力。而且在幼儿园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与其收人和地位不成正比。

3、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过大。一方面,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往往有三、四十个孩子,甚至多达50个。这样一种环境过于嘈杂,所以许多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很难做到研究性教学和因材施教、个案教学,只能疲于应付,尤其要防止众多的孩子出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幼儿园不需要考试,那么拿什么来评估教师的工作呢?许多幼儿园就采取布置大量的案头工作,比如写教案、写课后反思、写个案追踪、写观察记录等等,上级部门甚至以此作为幼儿园职称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幼师并没有体验到这些资料的书写对自己教学带来的真正帮助,许多人都是抄袭或东拼西凑,纯粹是浪费时间。

4、教师待遇问题。中专和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已经很难适应21世纪的幼教工作了,但是本科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去从事幼教工作,他们的待遇与同等学历的其他行业的毕业生相比,却是相对较低的,这样就打击了许多高学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太多低学历的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够,面对专业化进程势必力不从心。

5、缺少竞争意识。与一些高专业化的行业,如律师和医生相比较起来,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行业都是高压力、高竞争的,非专业化的人员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正是这种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而在这种提升的过程中,他们的专业化素养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而看看我们的幼教行业,一旦被某个幼儿园聘任,不出大错,几乎就意味着终身不会被解聘。同时,幼儿园的工资体制也是不计个人的付出多少而人人平等,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教师自然就失去了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三、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由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由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园领导的管理、一线教师的实践决定的,所以要想改革,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上来着手。

(一)国家和地方给予政策支持

由于幼儿园教育在我国还未纳人学制系统,所以幼儿教师的工资也未受到国家的保护。首先,国家应该努力改善并保障幼儿教师的待遇,从而让她们在获得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安心工作,同时国家也可以拨出一笔经费,用作鼓励她们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其次,国家也要搞好宣传工作,教育广大民众包括幼儿教师自己改变观念,意识到幼教工作对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意义,从而从内心里尊重她们的工作。最后,国家和地方应该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人职要求,采取一些措施鼓励高学历人士进人幼教系统。

(二)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

园领导应该努力完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许多幼儿园往往只注重教师们的工资和福利,却缺少激励教师们进行深造、科研的政策,导致教师们缺乏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幼儿园缺乏科研的氛围,园领导自身也没有科研意识和能力,所以只好对这块工作敷衍了事。此外,园领导还要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和工作氛围,要舍得权力下放,给教师们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教师们才能,也才敢大胆地进行研究和改革。

(三)转变观念,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篇6

——兼谈传统村落类文化遗产

冯骥才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保护民族根性文化。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并确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这是我国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是文化史上一个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前,大量出现在媒体上的信息与文章,表达着学界与公众对这一关乎国人本源性家园命运的关切;在这之后,人们的关注焦点则转向这些处于濒危的千姿万态的古老村落将何去何从。这里,想对有关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表述一些个人的意见,以期研讨。

每天消失100个传统村落

凸显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基本处在农耕文明时期。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各自发展,自成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如果没有了这花团锦簇般各族各地根性的传统村落,中华文化的灿烂从何而言?可是,最近一些村落调查和统计数字令我们心头骤紧。比如:在21世纪初的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对于我们这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可是个“惊天”数字。它显示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

如此巨量的村落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

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

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它直接导致村落消失,是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缘由。

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村落的减少与消亡是正常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村落的文明财富就可以不知底数,不留家底,粗暴地大破大立,致使文明传统及其传承受到粗暴的伤害。

进一步说,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评定的标准是,它必需“扎根于有关社区的传统和文化史中”。如果村落没了,非遗——这笔刚刚整理出来的国家文化财富中许多项目便要立即重返绝境,而且这次是灭绝性的,“连根拔”的。

传统村落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所在地。不少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精英文化,只有民间文化。他们现在的所在地往往就是他们原始的聚居地。他们全部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在世代居住的村寨里。村寨就是他们的根。如果传统的村寨瓦解了,这个民族也可能就名存实亡,不复存在。

面对着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的现实,保护传统村落难道不是一件攸关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大事逼到眼前?

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

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当今国际上把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的转型期间,能将前一阶段的文明创造视做必需传承的遗产,是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这时间并不久,不过几十年,而且是一步步的。从国际性的《雅典宪章》(1933)、《佛罗伦萨宪章》(1981)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1987)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可以看出,最先关注的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历史遗存——小型的地下文物到大型的地上的古建遗址,后来才渐渐认识到城镇和乡村蕴含的人文价值。然而在联合国各类相关文化遗产的文件中,我们只能见到一些零散的关于传统村镇保护的原则与理念,没有整体的保护法则,更没有另列一类。至今还未见任何一个国家专门制定过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法规。可是,传统村落却是与现有的两大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

首先,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

第二,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

第三,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另两类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显然都没有这样的问题。

第四,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综上所述,从遗产学角度看,传统村落是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它的保护是个巨大的难题。一方面是它规模大,内涵丰富,又是活态,现状复杂,村落保护往往与村落的发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是它属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若要保护,必然牵涉政府各分管部门的配合,以及管理者的文化觉悟;再一方面是无论中外可资借鉴的村落保护的经验都极其有限,而现有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理念与方法又无法适用。这是传统村落保护长期陷在困境中的根由。

调查启动和名录收集

中国保护的出路与转机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集研讨,谋求让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困局。

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评定的着眼点为历史建筑、选址与格局、非遗三个方面,除去各个方面的专业性,还要兼顾整体性和全面性。比如,在乡土建筑与村落景观方面,不但要看其自身价值,还要注重地域个性与代表性,不能漏掉任何一种有鲜明地域个性的村落,以确保中华文化多样性并存。再如,如果某个传统村落以“非遗”为主,其非遗首先必须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使国家非遗不受损失,不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发生。

四部局联合推行,可以统筹全局,推动有力,使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这是一个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的创造性的办法,体现了国家保护传统村落的决心。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原先习惯称呼的“古村落”,改名为“传统村落”。“古村落”一称是模糊和不确切的,只表达一种“历史久远”的时间性;“传统村落”则明确指出这类村落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的遗产与传统,有着重要的价值,必须保护。

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

传统村落保护任重道远

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确定下来,其保护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要防止把申遗成功当做“胜利完成”。其实,正是历史文化遗产被确定之日,才是严格的科学的保护工作开始之时。尤其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全新的工作,充满挑战,任重道远。

一是建立法规和监督机制。传统村落保护必须有法可依,以法为据。立法是首要的,还要明文确定保护范围与标准,以及监督条例。管辖村落的地方政府必须签署保护承诺书,地方官员是指定责任人。同时,必不可少的是建立监督与执法的机制。由于传统村落依然是生活社区,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保护难度大,只有长期不懈的负责任的监督才能真正保护好。

二是专家支持。我国村落形态多,个性不同,在选址、建材、构造、形制、审美、风习上各有特点。因此,在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方面必须听专家意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制定严格规划,由专家和政府共同研讨和制定,并得到上一级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批准。传统村落能否保护好的关键之一,要看能否尊重专家和支持专家,利用好专家的专业意见和科学保障。

三是传统村落的现代化。保护传统村落决不是原封不动。村落进入当代,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落里的人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成果的权利。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完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那种认为这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非此即彼,正是一脑门子赚钱发财所致。在这方面,希腊、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采取的一些方法能给我们积极的启示。比如他们在不改变街区历史格局、尺度和建筑外墙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改造内部的使用功能,甚至重新调整内部结构,使历史街区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民居不是文物性古建,保护方式应该不同,需要研究与尝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和谐统一,互为动力。其原则是,尊重历史和创造性地发展,缺一不可。

只有传统村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宜于人居,人们生活其中感到舒适方便,其保护才会更加牢靠。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保护。在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就是民族及其文化的所在地,其保护的意义与尺度应与汉族地区村落保护不同。对于少数民族一些根基性的原始聚居地与核心区域,应考虑成片保护,以及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是可以利用,但不是开发。一些经典、有特色、适合旅游的传统村落可以成为旅游去处,但不能把旅游业作为传统村落的唯一出路,甚至“能旅游者昌,不能旅游者亡”。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

六是细致搜寻,避免疏漏。尽管全国性的村落普查已经初步完成,但我国地广村多,山重水复之间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于传统价值的村落,没有被发现与认知,更细致地搜寻有待进行。十多年来的非遗普查使我们明白,中国文化之丰富表现在它总有许多珍存不为人知,我们不能叫于今尚存的任何一个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村落漏失。

七是尝试露天博物馆。在确定保护的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之外,还有些残破不全的古村虽无保护价值,却有一件两件单体的遗存,或院落、或庙宇、或戏台、或祠堂、或桥梁,完好精美,但孤单难保,日久必毁。世界上有一种愈来愈流行的做法叫做“露天博物馆”,就是把这些零散而无法单独保护的遗存移到异地,集中一起保护,同时还将一些掌握着传统手工的艺人请进来,组成一个活态的“历史空间”。这种博物馆不仅遍布欧洲各国,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和泰国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这种方式使那些分散而珍贵的历史细节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安臵。

八是提高村民的文化自爱与自信。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与专家的层面上,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如果人们不知自己拥有的文化的价值,不认同,不热爱,我们为谁保护呢?而且这种保护也没有保证,损坏会随时发生。所以接下来一项根本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提高村民文化自觉是长期的事,但如果只让人们拿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去赚钱是不会产生文化自觉的。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和社会各界投入、参与和帮助传统村落保护,也是推动全民文化自觉的好办法。

现在可以说,中国传统村落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它独有的价值终于被我们认识,并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外另列一类,即“中国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纳入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谱系”中。10年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经过近10年的努力,拥有了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使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得到全面和完整的保护。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如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

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篇7

一、农业保险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78年始恢复农业保险, 明显地改善了因灾害引起的农民减收。但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 自1993年随着保险业全面商业化, 农业保险导致商业保险公司入不敷出,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急剧缩减。自2004年开始, 在党中央的重视下, 全国各地展开了新一轮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 2007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五年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 年均增速达到85%。其中, 2011年,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73.8亿元, 同比增长28.1%, 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承保品种已经覆盖农、林、牧、副、渔业等各个方面, 开办区域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从损失补偿情况看, 5年来, 农业保险共计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 户均赔款近600元, 占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左右。农业保险补偿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1]但和其他保险业比较, 农业保险占的比例还很小, 2011年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4617.9亿元, 同比增长18.5%。[2]农业保险收入只占财产保险收入的3.76%。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与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极不相称, 与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也不相符。准确客观分析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 提出正确的解决思路, 对于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

(一)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稀缺性与农业灾害的普遍性相矛盾, 导致农业承保机构不足。

保险本是为防止偶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不确定的市场波动, 采取的减少损失的措施。但在农业保险的实践中, 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偏长, 经济效益显露偏慢, 且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多, 加之自然灾害和市场的高不确定性, 导致农业的高风险性。因而, 从事农业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其效益是一种难以保险的事。这就使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 成为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障碍。据统计, 1993~2006年,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为75.13亿元, 总赔付额61.84亿元, 平均赔付率83.23%。[3]如此高的赔付率, 就显著高出了保险公司的可接受范围。事实上, 过高的赔付额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任何企业的宗旨, 在利益难以保证的情况下, 一些过去从事农业保险的公司从农业保险中退出, 将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转移到其他有利可图的保险业务中, 或者干脆不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曾开展过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 再也不敢轻易问津农业保险, 即使专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也显得格外小心谨慎, 严格控制农业保险经营业务的种类。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缺失。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以来, 农业保险就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在我国城市保险蓬勃发展的同时, 农业保险却日渐萎缩, 目前, 国内只有4家专业性保险公司经营这项业务, 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 降到现在不到30个。[3]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之稀缺, 经营业务之少, 实属罕见。

(二) 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与保险机制的市场性相矛盾, 导致保险公司从农业中的普遍退出。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福利经济学认为, 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 且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4]农民缴纳保费购买农业保险, 不仅是为了保障自身收入的稳定, 而且起到了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作用,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性, 也就是说农业保险机构并不是完全为了机构自身的利益, 更多的是承担了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作用。众观世界农业保险的发展, 表现为国家越发达, 农业保险越发展, 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就提高越快。因而, 农业保险不应当完全以盈利为目的, 而应当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承担农业保险业务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商业性的保险公司, 实行商业化的市场经营模式。商业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必然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最终的经营目标。这必定会引发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与保险机制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近年来, 虽然在少数地区, 地方政府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进行了部分补贴, 但补贴的实质性支持措施并没有完全到位, 而且由于缺乏法律支持, 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引发的矛盾。假如农业保险经营失败却又得不到政府的及时补贴, 而农业保险又不是商业保险公司的法定职责, 那么保险公司就必然会减少农业保险业务, 甚至直接退出农业保险, 以维持自身经营的稳定性发展。

(三) 农业保险政策扶持的局限性与农业对保险需求的普遍性相矛盾, 导致农业保险赔偿面很小。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决定了它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从国际来看, 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特别重视本国的农业保险, 很多国家甚至把农业保险当做农业贷款、农村救济、农民福利等政策的组成部分, 以此来稳定农业生产和促成农业现代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保险的高费率问题。美国是农业保险实践做得好的国家之一, 美国于1938年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通过立法明确了保险机构、保费、财政投资、政府补贴、再保险、政府配合、农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纠纷处理、税收优惠等诸多方面。法国推行低保费高补贴 (补贴高达保费的50%~80%) 及免税等政策。[5]而在我国, 缺乏对农业保险的法律规范, 农业保险也没有普遍实行财政补贴, 只有少数地区对专门农业保险公司实行小范围补贴, 加之国家税务机关对农业保险也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 因此, 农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难以得到普遍推行。而我国农业是个弱质性行业, 在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偏轻的2011年, 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247.1万公顷, 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 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6]这么重的灾情, 需要普遍性的农业保险, 但有限的补贴使很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望而却步, 这就导致农业保险赔偿面十分有限。

(四) 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的滞后性与农业发展的现实相矛盾, 导致农业保险严重不足。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30多年来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主要是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对农业保险的规定十分笼统, 其中只有第155条规定:国家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出台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 对农业保险的性质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缺乏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农业保险的发展难以规范化、制度化。在实践中基本上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 造成“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 农业保险整体发展水平低的严重局面。遇到大灾之年, 政府临时出台一些关于农业保险的支持政策, 导致政府支持农业保险政策的随意性, 操作上的不透明性, 这必然严重影响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直接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加之, 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公司自身、难于分散, 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而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普遍建有再保险支持机制, 可以有效化解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尚未建立, 农业保险原保险人无法通过再保险将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出去,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导致农业保险严重不足。

三、化解我国农业保险困境的政策建议

(一) 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 明确农业保险公司的性质。

首先, 应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我国应加快立法进程, 尽快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 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以及相关机构对农业保险的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 逐步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农业风险法律体系, 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次, 要健全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待《农业保险法》出台后, 可以依照其规定,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范围的农业保险机构, 明确农业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资金运作、保险费率厘定等, 保证农业保险体系从建立之日起就进入法制化轨道。最后,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要通过《农业保险法》明确规定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的职能、义务和法律责任, 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

(二) 完善国家财政扶持政策, 明确国家财政补贴机制。

首先, 建立全面财政支持体系。针对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特点, 农业保险的国家财政扶持政策必须明确和相对稳定。国家应当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体系。包括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实行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可以考虑免除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部营业税, 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盈余, 可在一定期间内适当减免所得税, 同时允许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 以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资金实力。其次, 明确地方财政补贴额度。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在做好中央财政补贴的同时, 必须明确规定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强化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加强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运营的监管。最后, 设立社会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根据农业保险利益外溢的特点, 农业保险的开展不仅仅对农民有益, 农民只是农业保险利益链的一环, 更多的利益则被整个社会所分享。每个人都是农产品消费者, 也是农产品的受益人。为此, 可以通过增加农产品消费税, 明确社会各界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三) 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体系, 建立农业保险基金。

首先, 要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体系。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 而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决定农业保险的风险必须进行分散。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分散体系, 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建立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 从而支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为了减轻农业保险的压力, 各级政府财政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设立农业保险基金, 用于补贴保险部门的超额赔偿款及适当补贴农民的部分保险费。其次, 要规范农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农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应当紧紧扣住促进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重点, 保障农业生产经营不因自然灾害而中断, 及时向受灾的对象提供帮助。对农业保险基金的各类风险基金要分别管理、专项使用, 并制定完善的农业保险基金法规和政策, 包括农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 以及农业保险基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等, 以规范农业保险基金的运用, 使农业保险基金经营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最后, 要建立农业巨灾补偿体系。完善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分散方式, 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农业保险基金来支付农业保险的补贴, 针对可能出现的农业巨灾, 国家可以通过建立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相互结合的多层次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体系, 构建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提高抗御巨灾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晶华.我国农业保险五年保费收入超600亿, 年均增速85%[N].国际金融报2012-04-06 (07版)

[2].丁栋.中国保监会:2011年中国保费收入1.43万亿元[EB].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2/01-07/3588090.shtml

[3].田爱君.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6) :2741

[4].孙秀清.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 2005, 4

[5].牛旭斐, 吕萍.国外农业风险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科技, 2012, 28 (1) :18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8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出路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职前教育不足。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是就职后的培训问题。从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历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少高学历的农村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农村教师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农村教师的职前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2.后天培训缺乏。在职前教育缺乏的前提下,要保证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农村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完善农村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农村教师的长远发展。但是,从我国农村教师的当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培训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导致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教师的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会导致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充足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较为落后,这给农村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的提高带来较大的困难。此外,文化环境的落后还会导致农村教师难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难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这些对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为农村提供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要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根据分析,目前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能够提供的工薪福利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政府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通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补贴,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在职的农村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門应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的农村教师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这部分农村教师也将会长期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只有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重点培训,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职培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大部分农村教师均属于非师范类毕业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或许丰富,但是对于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只有当教师将教学理论灵活掌握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依靠教学理论知识的支撑并不足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农村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避免在职培训形式化现象的发生,培训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实践,以保证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3.改善教学环境,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第一,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支持,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提供制度保证;第二,要求农村学校和政府能够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和文化氛围,激发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第三,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智慧环境。通过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形式来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解决农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农村教师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教学环境,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耀华,余宏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5(10):72-76.

[2]潘琰,郭飞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91-9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小学关于快乐的除夕为话题的写事作文250字下一篇:餐饮销售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