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读后感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传统读后感(精选8篇)

论传统读后感 篇1

何为“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的沉淀。”它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它是“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

“传统”何以存在?近代以来中西方的学者中很多人都把“传统”与“理性”对立起来,都想通过人的“理性”来驱逐走“传统”,驱逐走“克里斯玛”。而希尔斯告诉我们:“实质性的传统都是人类原始心理倾向的表露,都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的原始心理需要,读后感《论传统读后感》。”我们需要宗教,需要信仰是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它们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关怀。正如前面所述“理性化”仅仅是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他也并没有完全实现。作为人我们不仅仅需要理性,我们还需要生存,生活,生产的意义,我们需要心灵的关怀。因此“没有更好的、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旧传统就会死灰复燃。”因此我想中国也需要“启蒙运动”,也需要“新教改革”。所谓“不破不立”作为一种规律事实上应该到过来说,即“不立不破”,没有更好的新东西,旧的总会从头再来。中国只有根据新的现实,建构出与之相符的传统——一种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才能改变现在的现状,维持长久的繁荣。

论传统读后感 篇2

“虚实”最早即发源于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 道是“无”, 即“无名”“无极”, 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 道是“有”, 即有固定性、差别和界限。“道”具有“无”和“有”这双重属性。“道”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或者说, 是“虚”和“实”的统一。老子在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縠,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对于车轮、陶器、房屋的论述, 启示我们万事万物都不能只有“有”“实”, 而没有“无”“虚”, 虚实是相互作用的, 二者缺一不可。老子强调“有无相生”, 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空虚, 正因为有这种空虚, 才有了万物的运动、变化、生生不息, 从而开启了后世古典美学中“虚实相生”的思想。

庄子继承并丰富了老子的“虚实”思想, 在《庄子·天地》篇中说:“皇帝游乎赤水之北,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 遗其玄珠。使知索之不可得, 使离朱索之而不得, 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皇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其中“玄珠”象征着“道”, “知”象征着理智, “离朱”象征“视觉”, “吃诟”象征“言辩”, “象罔”象征“无形和有形”“虚和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是无法用视觉、理智、言辩得到, 只能通过有形和无形、虚实结合的“象罔”形象获得。吕惠卿注说:“象则非无, 周则非有, 不皦 (明白) 不昧 (昏暗) , 玄珠之所以得也。”这里的不皦和不昧、明白和昏暗, 就象征着虚实结合。宗白华也根据这些注释, 认为:“非无非有, 不皦不昧, ‘象’是境相, ‘周’是虚幻, 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因此, “象罔得玄珠”启示我们创作中注重“虚实”的合理应运。

在老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周易》进一步发展了“虚实”这一传统美学思想。《周易·系辞》写到:“一阴一阳谓之道”, 即阴阳相互变换、组合, 构成了万事万物, 也说明阴和阳、刚和柔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对立和统一是“道”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在书法中讲究“力”与“韵”, 画作中讲究“刚健”与“婉媚”, 诗词歌赋中讲究“韵”与“骨”。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也讲究“虚实相生”。

在中国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同样的民族审美心理, 因此在许多文论及文学著作中“虚实”这一美学观点都有所体现。但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与批评家在批评和鉴赏文学作品时, 直接使用“虚实”这个范畴来进行评论的并不常见, 他们往往会用到其它相关概念, 如有无、阴阳、形神、动静、疏密、内外、详略、显隐等在意思上有相似涵义的词语。有学者就认为虚实范畴是一个衍生功能极强的元范畴, 它派生出了许多诸如虚实相生、虚实相半、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等一系列的子范畴。

历来都认为文史哲一家, 所以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继承传统的哲学思想, 也是注重写意的, 但也有很多情调“写实”的文学作品或者文论著作。

《论衡》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 但其中也包含了王充对于文学创作的许多独特的见解, “疾虚妄、求实诚”是《论衡》一书主要的思想。他在《论衡·超奇》一篇中说:“实诚在胸臆, 文墨著竹帛, 外内表里, 自相副称, 意奋而笔纵, 故文见而实露也。”王充针对当时盛行的神学, 提出了要“实诚”, 反对“疾虚妄”。他认为作品内容的真实是最重要的, 做文章不能只依靠外在的“文”, 而应该在内在的“实”上下功夫。内在的“实”不仅要求作品所记录的事件要真实存在, 并且可信, 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现状。还要求作品揭示的哲理必须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所以, 只有“精诚由中”才能使其文“感动人深”。

皎然在《诗式》序言中说:“夫诗者, 众妙之华实, 六经之菁英。”他认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要以“真情性”为基础, 这样才能成为“六经之菁英”。他在评价谢灵运的诗歌时指出“康乐为文, 真于情性, 尚于作用, 不顾词采, 而风流自然。”即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 加上独特的艺术构思, 才使谢灵运的诗歌达到了“风流自然”的境界。

到了明清时期, 传奇、小说家们更加注重真实性, 并把真实放在首位, 认为作品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真实。如叶昼在鉴赏《水浒传》时就使用了“逼真”“传神”等与“虚实”表意相似的词语。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就说:“不说鬼神怪异之事, 是他气力过人处。《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 便是南海观音救了。”, 认为《水浒传》的优点就在于真实。

“虚实”理论是丰富、复杂的, 它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对其展开深入地研究, 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同时“虚实”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它可以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中直接使用。如果作家在情节构思中, 能合理使用“虚实”这一表现方法, 必然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必然能够促进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2]王思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

[3]吴建民.古代文论中的“虚实”方法及其当代意义[J].河池学院学报, 2010.2

论传统读后感 篇3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求同存异,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二、结构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两个或几个概念往往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比如“文化传统”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是文化传统—,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当然,这并不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里用的就是对比结构。同理,若要论证“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这一观点,可以从“好言似蜜,沁人心扉,美化人情关系”“恶语如刀,剜人心肉,割断你我情义”正反论证。“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顺境可能使人丧失斗志”“平庸者一定平凡,平凡者未必平庸”“名师出高徒,高徒未必出自名师”,正反对照的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用在句段内,也可以用在段落之间。

论传统勇毅及其当代价值 篇4

论传统勇毅及其当代价值

勇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勇包含临危不惧、遵循道义、体仁能慈、明智善断、勇于改过;彀包含刚强坚韧、锲而不舍、笃志不移.勇敢刚毅就要见义勇为,见恶敢斗;要勇于敢,勇于不敢;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改革,锲而不舍.

作 者:许亚非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5(8)分类号:B82关键词:文学流派 萌芽 孔子 儒

论传统孝慈道德及其现代价值 篇5

论传统孝慈道德及其现代价值

孝慈是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孝的`内涵包括祭祀,赡养,敬养,无违,劝谏,惜生,继志,尊老;慈的内涵主要有亲爱子女,教子有方.孝慈道德有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家庭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民族美德的弘扬.

作 者:许亚非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23(3)分类号:B823关键词:孝 慈 道德规范 现代价值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6

题目: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梁磊

学号:3112370077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 创新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凤姐,兽兽,伪娘,**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至博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生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

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4、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 1.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2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2.1 探寻文化融合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我们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2.2 如何重塑中国文化

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意见。)

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重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

二、外国利用其本土文化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本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2-103,l13.

[2]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9—42.

论传统读后感 篇7

琵琶的演奏技巧技法丰富多彩, 基本可以分为右手技法与左手技法, 其中前者包括弹、挑、滚、分、摭、勾搭、轮、扫、拂、摇、凤点头等, 后者包括按音、换把、跳把、过弦、打音、带音、吟、揉、推、拉、绰、注、绞弦、颤音、顿音、泛音等。这些繁复且有难度的技巧技法在演奏中都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演奏者本身的基本功与对古曲的理解。而这些基本技巧技能的养成需要初学者持之以恒地不断练习。在诸如此类技巧技法的学习与训练中, 每位琵琶名家均有自己的观点与方法, 而陈爽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奏经验归纳了琵琶在初学阶段需要练习和掌握的一些演奏技巧与技法及其要诀。在为初学者指明常犯的错误的同时, 更用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讲述如何尽快掌握演奏技巧, 剔除指法中影响音色音质的不和谐, 以最饱满的情感付于乐中, 以最美的乐感去打动感召他人。

《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一书从基本的演奏指法进行论述, 包括对弹、拍、提、摘、弹 (弹面板) 、摇、伏、煞、捋、颤、抡 (同抡板) 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将如何获得乐曲所要求的音域、音色、音质进行剖析, 让初学者以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 快速达到琵琶演奏要求的标准。

作为传统的琵琶弹奏, 需要指甲触碰琴弦, 由于左右手指法多达五六十种, 所以对初学者而言, 有很多误区需规范与避免, 在演奏过程中, 演奏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乐曲本身相违的错误, 如按弦的不实不准问题, 由于初学者力道不准、手指无力、急缓不当, 都会使所演奏的乐曲音色出现喑哑、木讷、尖锐之感, 这是噪音, 是不属于乐音的。所以在落指时, 所选用的力度要合适均衡, 不能把琴弦左拉、右推。所以说, 规避弹奏误区, 引导初学者快速地、正确地步入演奏琵琶的正轨, 是最为关键的。

有人说, 琵琶四弦的演奏必须速度快, 动作幅度大, 其实这是人们对琵琶的误读。正如《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一书所提到的, 一味地求急求快, 则心手弦三者不能统一, 最终导致乐曲失衡, 难以表达演奏者的心境, 所以左右两手急缓自然才是最重要的。陈爽在《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中结合自身实际弹奏经验, 讲出她对琵琶急与缓的理解, 并强调琵琶在弹奏时常常呈现出余音短的形态, 为了完善这种“钝、燥、干、硬”的音质欠缺, 她以密集有序的音色进行弥补, 形成“线状音色”以延长音质的时值, 达到寓情于音、以音动情的效果。如她在《十面埋伏》中第三段的演奏, 其中就包含了这种弥补性技巧, 在激昂之中, 别具幽远深沉之意象。

中国琵琶艺术被称为中国古曲界的一枝仙葩, 而作为琵琶古曲艺术的传承人陈爽, 她将自己对这门艺术最深厚的感情, 通过《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一书, 最为充分直观地表达了出来。这本书是陈爽在整理总结中国传统琵琶艺术的同时, 以自己的经验为琵琵艺术后来者释疑解惑的。同时, 她以自己多年演奏、教学的经验, 为中国专业琵琶教育创建的优秀范例, 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起到纽带与基石的作用。

论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 篇8

关键词:传统陶瓷;彩绘;装饰

陶瓷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非华人的文化世界中,其更与“中国”二字齐名,是能够代表和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文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人们不断丰富的审美元素,让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愈发变得开阔和多元,而这种所谓的“开阔”,既有来自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也有内在工艺和技法的多样性。

一、从内容上说,广泛的装饰题材

陶瓷彩绘所涉及的题材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山水风光、鸟兽虫鱼、花草人物、宗教历史、传说典故,都可以被作为重要的标记出现在陶瓷彩绘的画面之上,让这件艺术品成为大千世界的缩影。同时,在每一个具体意象的表达方式上,其呈现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如反映民风淳朴的内容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物富民丰,也有反映田野上百姓农作、牧牛和捕鱼撒网的画面;反映江山风景的画面既有大江大河、高山巍峨,也有广袤田园、浮云流苏。而在同一题材的表达方式上,釉上彩、青花和古彩的画法又各有所不同,由此让同样的题材内容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效果。而广泛的题材汲取,不仅可以让陶瓷彩绘表现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加形象的世界,而且能够促进各种技法和表达方式的有效运用,让“装饰”元素更加丰富,同时给广大从事陶瓷创造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对其寻求更为多元化的艺术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从形象上说,简洁而凝练的艺术表现

与国画绘制不同,陶瓷为了在彩绘和生产时更加方便,通常在装饰形象的设计和选择上更加突出其简洁、凝练的特点,用简单的笔画和色彩描绘出复杂的意象。例如,明代民间青花盘上树的形象,就是仅仅用八片叶子勾勒出枝繁叶茂的厚重感,用寥寥线条画出柳叶随风的动态画面感。在陶瓷彩绘的漫长发展历程当中,无数人以生活为本源,将广泛的题材内容绘制在陶瓷的表面,但是这种绘制并不是精雕细刻,求真研磨,而是类似于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气韵生动”的一种境界,追求精神意境的传达,所以很多看客在观察或欣赏陶瓷彩绘艺术时,会发现上面所绘制的人物风景是抽象的、简洁的,只能模模糊糊看出一个大概的意象,却又不可能通过物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判断和检查,虽然只看到事物或者事物发展状态的基本特点,但其中却又充满了夸张、创造和想象的元素,比真实生活中所表达的意象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例如青花瓷绘的荷花,有的徒有其形而没有荷花和荷叶的经络;有的有花杆经络、但却只有寥寥几片花叶,勾勒了水的形象,能够让人轻易推测出这是荷花。这种求简、去繁的形象创造技法,在艺术与真实之间构建了一种绝佳的平衡状态,既表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妙趣横生,又不失中国艺术的气韵和意境。

三、从图案上说,汲取中国国画笔法与线条的创作形式

陶瓷彩绘的图案装饰一直以来都与中国画的线条和笔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性,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所出土的各类陶瓷文物,无论是元明清时期的青花古彩,还是汉代的彩绘陶器,都能看出用毛笔进行勾勒和彩绘的痕迹。因为创作工具的类似,故而在用笔用墨、工艺技法上都为其吸收和借鉴国画的创作元素以及图案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可能。例如明代青花瓷当中经常会出现的“竹”,从大体上看,其用色与国画极为相似,但是图案上却有些许变化。青花瓷当中对于竹叶的图案构造,强调其形状的完整,即每一片竹叶都能看到其完整的形状、不存在重叠或遮掩,但是国画当中层峦叠嶂、枝叶相压却是十分常见的事情。虽然图案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些许不同,但是对于竹子苍劲有力、不畏严寒的意境诠释却没有丝毫的“折扣”,甚至可以说,从笔法和线条上很完整地继承了国画。再比如,陶瓷彩绘中对于“树”之图案的表达,先以苍劲利落的笔法勾勒出树干的线条,然后再利用较为整齐的排线方法表现树皮,两者虽不同于国画当中“枯笔”技法,但却充分效仿其对于线条的塑造,用简练的笔法,呈现出立体的工笔画味道,让陶瓷彩绘中的意象充满了装饰的味道。

四、从工艺上说,广泛的材料为其多元化的装饰艺术提供了可能

所谓的生产,于陶瓷而言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广义上讲,从最初的形象设计、彩绘,乃至最后的烧制成型,都属于生产范畴,而只有完成这一系列复杂工序的陶瓷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艺术品,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本质上说,陶瓷彩绘虽然也属于一项绘画的艺术,但是因为其“画布”是瓷器,所以整个过程充满了工艺上的难度,这是艺术,更是一门技术。而从这个角度来说,陶瓷彩绘要想拥有更加多元的装饰效果和表现形式,还可以从基础材料的广泛性以及工艺技法的多样性上进行挖掘。比如著名的蓝色青花利用了钻石料,采用了“勾线分水”的工艺技巧,这两种选材和技法的相互融合,才让蓝色如此纯正、如此瑰丽。再比如粉彩,其与烧制青花所采用的工艺原材料有所不同。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釉上彩绘,原材料的不同、技法的创意,会让最终生成的瓷器不论颜色上还是触感上,都将有所不同,呈现更加多元的趋势。同时,中国古人在陶瓷艺术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发掘新的工艺,充分利用勾、填、洗、打、吹、彩等技法,综合形成了风格秀丽、色彩丰富的陶瓷珍品。

综上所述,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还是形象的设计,以及图案的体现和工艺的采用上,都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从古老历史中传承的部分,也有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有所创新和改变的地方,但是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很好地将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更加美好的诠释和表达,让陶瓷彩绘焕发出更加传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曹江,胡俐.浅谈陶瓷彩绘的综合装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1):130-131.

[2]陈裕雄.浅谈中国画激发在陶瓷彩绘装饰中的运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49(08):17.

上一篇:交通灯设计毕业设计下一篇:企业所得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