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1篇)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多年来,农村小学在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上存在一些棘手问题,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让学校校长,教师大伤脑筋,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安全管理机制不到位,有些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严密,不全面,有的甚至不可操纵,只是纸上谈兵,成为应付检查的空洞条文,再是监督检查不得力,有布置无落实。

二是经济条件制约,办学条件差,装备设施简陋,不规范,有的年久失修,隐患重重。

三是大多数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或长年在外打工,认为学生上学了,学校就是他的监护人,很少去关心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学校成了学生安全教育的“单干户”。

四是社会环境复杂。(1)农村生活无规律,学生从小养成放荡不羁的坏习惯,无拘无束难管理。(2)周边地理环境复杂,池塘沟渠很多,给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带来诸多隐患。(3)由于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学校无条件实现封闭管理,一些小商贩小摊位的“三无”食品充斥校园需要,零食卫生成了影响学生健康而无法制约的天敌。

通过长期对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及调查研究,本人认为,要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增强“三个意识”,完善“两个机制”。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1 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一是有存货管理规章制度, 但管理不到位的, 操作人员图省事, 出现不按操作流程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存货流程不规范, 在存货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的标准化。三是内部控制薄弱。造成存货管理纰漏;第一, 仓管人员责任心不强, 疏于监督和管理, 造成存货的损失;第二, 由于企业的库容不足, 货架、货托以及结构等问题, 出现乱堆乱放, 造成积压, 锈蚀、变质现象。

1.2 农村中小企业仓库存在问题的渊源

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发展企业的雏形以乡镇企业为主, 由于受资金、土地等诸因素的影响, 发起人或首创者因陋就简, 其规划和设计没有远瞻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增长, 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施, 都是东拼西接。其布局、库容不足、结构不合理显现;使企业的存货管理与生产经营对接不畅, 从领料开始到产成品入库, 生产工序和物流达不到流水作业。在二次创业中,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将镇办、村办、集体、破产、金融部门抵押到期无法偿债的企业;通过改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 个体等不同性质的企业, 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转制后部分企业面临扩大生产规模、新品开发、技改、调整产业结构、转产等诸多问题。受当时政策出台滞后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多数企业在用土地、房产时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等手续。两证的缺失, 对企业融资造成困难;由于资金缺乏, 原有厂房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库容不足等, 不能及时得到改造, 存货库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1.3 存货微机网络管理及信息化问题

一是农村中小企业中, 财务软件普及率高, 实现财务软件办公、电脑记账、网上报税。但在库房管理软件及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配置相对滞后。大部分企业仍然沿习传统单一的人工操作流程, 未实现网络软件自动化管理;二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库存管理规范, 透明, 数据及时准确, 以最小的资金占压, 最快的周转速度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4 存货管理专业人员的配置问题

一是存货管理人员职数配置不足, 一人多岗多职的, 闲时应付, 忙时混乱, 日积月累, 造成存货管理混乱;二是人员的学历偏低, 部分人员对网络管理等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高;三是存货管理人员中, 老、弱、病、残占有一定的比例;四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多, 裙带关系, 沾亲带故居多, 也是造成管理不能到位主要因素之一。

1.5 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料盘点存在应付、敷衍情形。企业仓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情况, 在进行月末、季末盘点时, 基本不是静态盘点, 保管员一面发货、一面进行盘点, 盘点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 只有到年终时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二是仓库管理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我们对仓库管理的各流程规范的相当详细, 但仓库管理员在执行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手续不全便办理入库、出库。三是仓库管理流程长, 在实际执行中处理过于缓慢。四是物料种类繁多, 收发频次高, 仓管人员配置不足, 给仓库账目及时性带来一定的挑战。四是仓库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不匹配, 多数企业的库管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2 加强中小工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制定存货管理制度, 首先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入手。定岗、定员、定责;加强存货收发存管理制度, 仓库保管人员收到材料时要严格把关, 有相应的分析验收报告,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回;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 做到收发存无误。达到保证存货安全和节约资金的目的。建立存货盘点制度, 定期进行实地盘点:为保证存货账物相符, 要对存货进行盘点。一是由财务部门牵头, 盘点生产车间的在产品及产成品, 盘点仓库的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及时发现库龄较大的存货, 及时销售、清理, 避免造成资金沉淀;二是明确仓库的管理职能与职责;三是制定存货管理操作规范流程;四是部门的衔接与人员的管理等。采用存货分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联络, 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解决制度呆板的弊病。制度的确立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2.2 要加大对存货管理的投入确保网络信息化普及应用

一是硬件的投入。加大对库房的投资力度, 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合理布局、规划、设计库房, 达到有序物流、便捷生产。二是对软件的投入, 做到财务软件与库房存货管理软件相匹配。目前, 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 仅仅在库房管理中应用一套财务软件来满足核算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 必须满足以下几项的管理要求:

(1) 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 要形成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稽核监督的流程, 以避免在管理当中出现控制风险, 给企业造成损失。

(2) 满足账面数量及时准确的要求。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个订单从接收到发货需要的时间很短, 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3) 满足工单限额领料, 材料直送现场工位的管理要求, 出于现场的资金占压及成本浪费的考虑, 信息化在库房的应用应满足产品生产按工单定额领料要求, 仓库保管员可按生产部门下达工单和系统提供的定额提前备料, 并按生产部门的要求将材料直送工位, 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同时它还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种报表满足管理的需要。货物查找快捷, 操作人员依据计算机存货的编号检索, 点一下鼠标显示存放地点、品种、规格、数量、进货的单价或入库的生产成本等指标。也可随时查询库存各种存货数据, 及时提供给会计核算的资料。还可将业务部门、仓库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对接。实现人机对话, 相互监督, 高效运转。

2.3 加强人员的培训

管理的源头就是选人、用人。只有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才能管理到位。一是企业在选拔存货管理人员时, 要任人唯贤, 挑选品学兼优, 工作仔细的人员, 充实到存货管理一线。二是对在岗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包括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拣选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工人、材料搬运工等。使每工作环节, 环环相扣的, 杜绝存货的管理纰漏现象发生。

2.4 加强仓库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配齐配足库管人员,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二是严格按照制度和存货业务流程标准操作, 加强对存货的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三是满足库位管理及先进先出的管理要求,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对存货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提升, 有条件的企业也在利用计算机系统达到库位管理及先进先出的管理要求, 企业可利用实物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达到先进先出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仓库材料都有保质期, 温度等储存条件, 如果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有可能不能完全做到先进先出, 使储存的材料出现过期变质的可能, 企业可利用系统实时提供材料先进先出的批次, 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迅速找到需先进先出的货物, 以达到先进先出的管理目的。

摘要:在国内金融自由化、企业国际化及证券市场多元化等趋势发展的影响下, 存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提出改善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对策, 阐述了科学的存货管理的改进与实施。

农村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3

首先,经济条件的制约。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但受区域经济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多属砖混预制板结构,抗震性能差,且楼面容易剥蚀。校园大部分围墙过矮,安全隐患重重。另外,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设施简陋,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不齐全。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随着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许多农民工子女就留守家中,由爷爷奶奶看管。而老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隔代教育造成了留守学生自由散漫、安全意识淡薄。老人们对孩子大多溺爱,使孩子性格自私,容易产生矛盾。老人们对安全知识知之甚少,这给学校的安全教育带来很多不便。孩子们大多是步行上学,有的孩子的家离学校有二三公里远,这样的环境条件无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再次,农村社会环境复杂。农村居住区域分散,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问题,另外周边地形一般比较复杂,有的沟河渠道密布,容易造成溺水和受雷电击的问题。而且农村生活无规律,有的学生从小养成放荡不羁的习惯,无拘无束难管理。加上学校周边的小店、小摊上所卖的饮料、小吃等,相当一部分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其卫生、质量让人担忧。这些都给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

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在农村,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认为学生上学了,学校就是他的“监护人”,很少去关心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学校成了学生安全教育的“单干户”。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家长在吃住方面的卫生要求不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就差,更谈不上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使学校的一些安全教育内容不能达到家校一致。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投入

从财力上,要把安全投入列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预算,构建安全投入保障体系。每年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把安全经费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经费预算。学校校长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从人力上,最好成立学校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督察和指导学校安全工作,使安全监督日常化,聘请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并分散到各学校,学校也可联合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二、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

应加大投资,在城镇兴建农民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限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农民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针对农村复杂的社会环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可通过举办讲座和开设宣传栏、法制课、安全教育课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也可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训练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流程以及事故报告流程,并进行实践演练,让广大师生熟悉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这样,既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又便于出现事故时能有效应对,且在第一时间准确上报。

四、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加强家长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农村各小学应当与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以及登门宣传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共同商讨保障学生安全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落实。这样,学校和家长共同携手,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学校是培育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如何搞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校园,还校园一个祥和、安宁的环境,已经成为学校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校园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问题依校园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校园及周边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及学生人身及财物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事件(包括校外人员对教师学生的侵害及教师或学生相互间的侵害)等等;二是因校园管理及在校人员对社会造成的违法犯罪等危害事件。近年来出现的校园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有:

1.校园火灾、校舍倒塌、学生集体中毒、雷电袭击等致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2.校园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伤亡、学生因心理因素跳楼自杀、在游戏或活动中受伤害等等事件。

3.学生之间械、纵火、投毒等校园暴力事件。

4.外来暴力侵害校园,犯罪分子向弱势群体施暴,校外人员参与斗殴、打击报复。

5.校门口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伤亡事故屡见不鲜。

(一)校舍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校在校舍、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以及教学用具、设施设备等方面还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如:南教学楼是C级危房,学校设施陈旧,供电线路、消防管道老化、瓷砖时常不定期脱落,存在严重事故隐患;随着学校在校生的增多,学校后勤设施滞后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律,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过于虚无飘渺,没有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所以,各个学校很难做到依法进行安全管理。其次,学校管理者人本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没有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管理还处于安全事故后的补救阶段,并没有重视安全事故前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干预机制并没有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系统。最后,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大部分学校的宣传黑板报等很少涉及安全内容,仅仅在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突击性地填充了一些安全内容进去,造成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以致灾害来临的时候,学生惊慌失措。

(三)校园周边商业环境的综合影响

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校园安全形势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来看,校园安全形势的好转有赖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的彻底好转。不良社会文化,特别是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是学校安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校园附近的商场、杂货店,烟酒、刀具等对青少年来说绝对不安全或者不适宜的商品琳琅满目;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以及酒吧、卡拉OK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校外的一些不法社会团伙对教师、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四)学校缺乏心理干预机制

处在少年时期的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 还是思想观念,都处于学习、成长的过渡阶段。他们行为上有时表现出很明显的矛盾性: 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情绪化与理智、盲目与自觉、理想与现实。他们易于激动、烦躁不安,常因一点小事被感动,或者振奋、激动;或者动怒、怄气, 甚至争吵;或者泄气、消沉。他们可以表现出为真理和正义献身的热忱, 做出惊人的、壮烈的举动,也可以由于盲目的狂热而做出一些蠢事或坏事。如面对学习、就业的压力, 或者遇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迷茫, 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过激的方式发泄不满、报复社会,导致学生群体中的危机事件发生。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没有及时的进行辅导、教育。学生很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

(五)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影响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包括自然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自然火灾、雷击、山体滑坡等,或者社会原因如战争、国际恐怖等,不可抗力是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意外事件是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是由于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的偶然发生的伤害事故。意外事件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个因素。

二、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对策

(一)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

应该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应抓紧制定学校法及学校安全法,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学校安全(如学生意外伤害学校、学生、家庭到底该承担多大比例责任等,现只能依靠民法等)。

(二)建立和完善校舍和校内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园安全基础设施体系。

(2)制定安全巡查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重于防范,所以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各种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一些安全事故多发地带,更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三)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加大投人,加大校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学校的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上、会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学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要舍得投人,花钱保平安、保稳定。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卫队伍,招聘一批受过安全保卫专门训练的综合素质高的保安人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对全校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安全服务和援助。二是完善各重点部门的防范措施,如加固门窗,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道路上设臵减速带等,加强物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在重要部门、要害部门设立消防监控中心、电子报警系统等,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四是要做好保卫工作,真正选用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具有一定文化资历的优秀人员选入保卫部门,提高学校保卫人员待遇是充分发挥学校保卫机构职能作用的有效激励机制,要按各级教育、公安部门有关文件执行提高学校保卫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加班补助。

(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安全事故演练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师生生形成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锻炼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努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学校同时建立对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职老师承担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效的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是有效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学校领导不能把安全事故管理当作是一种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负责,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要作为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部门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负全责。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选拔具有富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惊不乱等素质,具有亲和力的人员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校园危机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完备。

(六)营造家庭、学校、政府互动合作的环境

搞好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都应通力协作,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固的安全网”。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方面的心理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学生帮助辅导,防范于未然,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强化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学校应当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态度汇报给家长。家长应当将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一旦发生不良倾向,应及时报告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事件的发生。

(七)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公安、城管、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协同配合,重 点整治校园周边的流氓滋事、无证饮食点、黑网吧、网吧及营业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接。

(八)上(放)学期间在校门口周围设臵机动车禁停标志,严格禁止车辆停放,对违规 停放的应给以处罚,并有民警、交警在这里疏导交通。

(九)彻底解决学校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校用水、用电、取暖设施进行大维修(并更换过期灭火器、消防应急灯、安全指 示灯)。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5

邮编:425306

永州市道县审章塘学校胡昌敏

小学一级教师

联系电话:***

[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它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各个方面。农村教育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

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虽然正在向更好的形势发展,但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始终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也明显增加,对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承认,农村教育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且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在新的形势下不断产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观。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问题

总的看来,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国家投入不足,农村教师生活环境条件差,农村学生辍学比例居高不下,农村教育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已呈现出一种文化性贫困状态,农村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落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经费缺口大。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做了很大努力,但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问题的产生,如基层政府财政困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短缺等。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种种困难。

农村义务教育在制度保障上不到位。农村义务教育不是真正意义和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在教育投资结构上,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偏低,农村贫困地区减免学杂费的比例较低,使得许多适龄儿童失去了受教育机会。城乡学校的设施、师资、条件的差距扩大仍在加剧。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物力资源极度匮乏的境况。

比如笔者所在县为例,由于财政困难,对教育投入不足,没法按规定下拨教育专项经费,导致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严重短缺。按省、市文件规定,中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是180元/生/年,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是145元/生/年。我县学校公用经费基本需求量为1600万元/年,而全县学校每年学杂费的总收入为1290万元,短缺310万元/年。由于维持学校基本经费仅靠每期每生的学杂费(小学60元/期/生,中学70元/期/生),学校还要承担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公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单位上缴部分经费。学校教研教改、基本建设、基本福利无法保障,全县87.6%的学校负债运行, 截至2006年12月1日止,全县教育负债6000余万元(不包含普九欠款1820万元)。由于学校建设和维修经费无法保障,使得学校的正常工作很难运转,但学校的正常开支再所难免。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高,城乡教育资源存量差距大。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等各方面不断吸收、更新、充实自己,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目前的现状是在很多地方教师缺编现象非常严重。在农村从教的教师如此之少,并且在农村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普遍能力水平不高、学历水平较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不高。农村基础教育的生活条件差、学校条件差、待遇低等现实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农村教师的基本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的进行了。

农村现任中小学教师一般由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民办转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组成。近年来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福利待遇差,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很少到农村中、小学学校任教。而农村中小学挑大梁的骨干教师则是过去中师毕业,之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另一部分占较大比例的是当年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这些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由于教师进修在管理上的失误,造成了“泡沫”文凭。很难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不少中小学骨干教师拔高使用,调离到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校任教,于是所缺岗位由代课教师填充。一些农村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评价的实行,并没有给目前的农村教师带来改变。

近些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农村与城市在教育之间也形成了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差别上。在农村,中小学房屋紧张,危房比比皆是,教育设施,器材落后。农村学校拥有的只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在人均校舍面积,人均图书册数,人均教育经费上两者也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农村教师素质城乡差异越来越悬殊,农村较城市本身吸引力就差,加之农村教师普遍工作量大,福利差,使得近年来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三)学生负担重,学费支出占收入比重大,辍学现象严重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导致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受市场经

济的影响和宏观调控的波及引起,职工下岗、干部分流、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特别是社会上少部分文化层次低的人照样能挣钱致富的现象,使得读书无用论又悄然而起,一部分目光短浅的学生家长在看到孩子升学无望而失去耐心和信心,借此让孩子辍学打工挣钱,这在当前的农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其二,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落后,学生因为家境贫困而辍学,也是很值得引起人们关注和忧虑的问题。2003年农村人均学杂费1653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6.3%,而这些还只是官方数字。学杂费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成为仅次于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的第三大支出。对于农村人均收入低于627元,且仅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2900万农村贫困人口来说,根本无力支付这笔费用。据初步统计,中西部贫困地区约有240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资助,他们将面临失学的困境。

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如同逆水行舟,步履艰难。

(四)办学目标、办学方法不合理

现在农村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高等学府输送优等生。而优等生仅仅就指那些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把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说成是“成绩优秀”进行标榜是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传统,这个传统束缚了教师一辈又一辈。到如今,新的教育体制尚未健全,新一辈教师继续挣扎在“传统”的束缚中。事实上教师还跳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还被应试教育束缚手脚,加上农民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还存在农民意识,使教师放不开手脚,只忙于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思想素质差、身体素质差,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中,缺乏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此外,还有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管理无序,质量落后,领导班子管理水平不高,对教学任务、还不是很明确,工作不负责任等情况。由此,农村基础教育的道路将更加坎坷。

四、对策和应对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应在保持现有的对农村基础教育支持力度不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村基础教育长远保障体制的建立提供重要契机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使之法制化,规范化。

首先,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适当地调整城乡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地区的经费投入。尽管中央已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但城乡居民收入区别仍在不断扩大,再加上各种福利差距,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在短期内都很难消除城乡地区的教育差异。所以,我们要在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的前提下,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在各项教育经费投入上,要重视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此外,应确保资金到位,不能只说不做。要通过有关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抓好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1)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待遇。确立合理的工资结构,增加劳动报酬,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增加原有工资成分的比重和新的工资成分;确保工资按时足额的发放,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给予农村教师各项优惠政策,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

只有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落实好《教师法》关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有关规定,把其落实程度与当地领导的考核联系在一起,以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达到稳定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目的。同时,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医疗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村教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达到鼓励和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员积极到农村从教的目的,农村教育的质量才会有保障。

(2)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基础教育,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

队伍。建设合格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因此,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就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来抓。

(3)对教师的发展强调自由、个性的发展。要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人差别,要建立健全各级中小学教师进修和培训机构,按所需来招聘教师。学校和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基地和内容。农村教师离校接受培训,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而不像现在这样由教师自己承担或学校承担。培训部门要由教育部门加以必要的监控,以提高培训质量。

(4)实行适当的升薪晋级制。将农村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农村教师自觉地积极地接受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全体农村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科学教育行为。

(5)应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农民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全社会来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端正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思想

要从根本上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农村基础教育要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农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不应把为高等学府输送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五、结语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古人云“为人师表”,意思为作为老师应在某些方面成为表率。但是现在一些小学老师当中出现了一些师风师德的相关问题。我认为这已经非常急切了。原因在于,农村小学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本来就相对较弱。如果在硬件上已经存在差距,老师作为软件业漏洞百出的话,会有损到学校的有序运转,甚至会威胁到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故而,我想就我看见的、我了解到的多地情况就农村小学师德师傅建设问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教师人数过少;

2、学生人数过少;

3、教师自身角色的多重性。如果只有一个老师存在行为不端的行为,我认为是这个教师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的原因。但如果这不是个例,我觉得就应该引起重视。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很多教师表现出在教学中自由散漫,对学生不负责任等行为,我认为主要就是以上的三个原因导致。

第一,教师人数过少。在云南的大多数边缘农村学校,学校人数超过十个人的已经算比较大的学校。因为学生本身规模较小且不受重视,学校教师会变得自由散漫。而且被分到边远农村教书的教师如果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会加剧这种教师群体的怠惰之风。除此之外,在教师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学校领导官僚作风盛行,很容易点燃在校教师的逆反心理。最终导致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从而造成一些师德师风败坏的问题。简单说来,因为学校的教师总体人数较少,很容易在边远的农村地区滋生自由散漫的情况。

第二,学生人数较少。现在经过大规模的合并,学生的人数已经有所增加。但依然有一些台偏僻不能合并的学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生的人数越少,教师安排的教学就越随意。只要在场的学生应允的情况下,有些教师甚至会提前下课、上课打电话等。因为学生人数较少,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监督也就变少。很多老师便觉得“山高皇帝远”,对仅有的学生放之任之。导致这些边远地区的孩子升学之后跟不上其他学校的教学进度。我认为这也是提升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方面。

第三,农村地区的老师,往往不光是老师,还是农民。他们即使是每天在学校上班,也会在下班后务农。可以说,农村的老师比城市的老师承担的角色更佳复杂。因为角色的多样性,很多老师会混淆自己角色之间的界限。会利用自己的职权,让学生帮助其处理一些家庭事务等等。我认为这些行为虽然不构成损害师德师风,但应该尽量杜绝。因为这会让人民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家长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以说,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提高要比城市老师师德师风的提高紧迫的多。因为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已经落后很多了,如果再没有一个合格负责的老师,那么农村和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故而我认为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必须成为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将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对策。我们都知道,边远农村小区,教师人数少和学生人数少说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在客观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策略。

第一,针对教师人数少,缺乏监督、缺乏动力,导致教师自由散漫的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实现学校的扁平化管理。何为扁平化管理?就是将学校这个组织将层级化降到最低。应该弱化学校领导的层层管理,将在校的每个老师都变成学校的主人。边远农村小学不同于大学校,学校事务的专业性并没有那么强。不需要想大学校那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批。如果加强校内的民主建设,每个老师都有发言权,都给它们一定建设学校的话语权。不光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学校的有序运转。当然在农村小学推行扁平化管理的中心就是“去官僚化”。很多边远地区的校长,虽然学校不大但架势十足,“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的官僚主义作风将会导致教师心中觉得不公,降低教学积极性,出现一些师德师风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去除学校官僚化,推行扁平化管理。

第二,针对学生人数少,缺乏监督,上课自由散漫等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教师同家长的交流,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指标。农村小学有着不同于城市小学的特殊性。应该给予农村小学教师一定的空间,根据当地的教学环境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但是这个空间必须要是同学生家长交流之后没有异议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好这种空间的度。不应该将留给农村小学教师活动的空间变成自己自由散漫的借口。这就要求,我们不光从道德上约束教师,还应该从规则上进行约束。当一个小学定下来了某种适应的策略了之后,应该将之量化并考察。比如我知道的一些农村小学强行规定,每个小学班级都必须有教师同家长的微信群。这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同家长的沟通,为自己教学方法的变更提供更多的监督和建议;另一方面因为家长会不断询问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更加尽责。故而,我认为从规则和指标上进行约束是减少师德师风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针对农村小学老师角色多重化,导致混淆角色界限,对教学工作不够用心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两方面下手。第一方面就是利用“先进带动后进”。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师,他们大多没有得到过正规的大学教育,特别是一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大多是通过函授取得文凭。我认为现在下去的新教师必须要承担起“先进带动后进”的责任。在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上加大宣传和鼓励,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让更多拥有多重身份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超过其他角色,从而更好的味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第二,适当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补贴或者工资。为什么农村小学教师很大部分还在务农?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当教师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整个家的生计。如果将它们的薪资水平提高,他们将在村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又什么理由不带好农村的孩子呢?

农村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通过调查, 我逐渐了解了造成以上情况的一些原因, 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面窄, 内容缺乏

近几年来, 农村小学虽然也有了图书室和阅览室, 但很少开放, 形同虚设。而且, 学生手中的课外书籍报刊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除了读规定的教科书外, 所阅读的课外读物很少, 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 这是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的一大原因。再者, 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也很少。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 学校、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 反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学校、教师怕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事故, 也就“因噎废食”, 不敢组织活动了。诸如春游、秋游、野炊、参观、访问等一些好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简直成了“天方夜谭”。没有课外活动, 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素材, 怎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呢?

2. 习作千题一面, 千人一面

由于学生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在学校里, 每天都是在单调的上课、下课中度过的, 节假日也只能是在无意义的嬉闹中度过, 再加上不会留心生活, 词汇贫乏, 习作中难免出现“千题一面”、“千人一面”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 在以“一件有意义的事”、“暑假里的一天”、“放学路上”等为题的学生习作中, 差不多都写拾金不昧、帮助老人等事情。有的写拾到一元钱交给老师或交给失主, 有的写送盲人过马路, 帮助老人挑水、扫地。而实际上, 学生写的这些事差不多全是编造的, 不真实。甚至, 在写人的习作中, 每种角色都有了固定的形象, 真的成了“千篇一律”, 没有任何新意。

3.层次混乱, 无逻辑性, 缺乏想象

很多学生在习作时, 一篇文章就只有一个自然段, 有的是胡乱分成两个或三个自然段。还有的干脆无论什么作文, 一律分成三个自然段:开头、中间、结尾各一个自然段。还有些学生作文, 记事平铺直叙, 就连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表现不出来, 令人读来无味。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稳定教师队伍,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农村小学, 教师调动太频繁, 有的教师一两年就要换一个学校。由于工作调动, 教师任教的学科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今年教语文, 明年到了另一所学校又改教数学或其他学科了。由于频繁调动, 许多教师无法积累作文教学经验, 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 他们的教学思想相对落后, “什么学科都能教, 什么学科都不专”, 本身写作水平不高, 无法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缺点, 更不会向学生传授写作经验和技巧。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稳定教师队伍,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很重要的。

2.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基本的语言积累, 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结合一些活动, 开辟“普通话一角”、演讲比赛等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 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使用方言词, 使学生的作文用词规范、准确,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 扩大阅读面, 参与社会实践

农村小学每年应投入一定的资金, 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 积极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设立班级图书角, 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根据习作要求, 推荐相关读物, 引导学生摘抄优美词句, 增进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参加手抄小报、黑板报制作等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外阅读中, 还要背诵名篇、名段, 积累优美语段。还要尽可能地带学生走出教室, 了解社会, 多接触大自然, 多参加游览。学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且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 经常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接触到的人以及自己的体会及时地记录下来, 积累生活素材, 作为自己习作的第一手资料。这样, 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出现“无事可写”的情况了。

4.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教师让学生写作文时, 通常是在课堂上完成作文, 这种做法不便于学生写作。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 去图书馆、家中、校园、田野等完成作文。这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充分发现写作时所需的材料。另外、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情趣、现实生活等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见识是不同的, 命题作文往往局限于少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发挥想象, 在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 加入一些想象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 写一些童话式的、科幻式的描写未来社会和生活的作文。

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寄宿小学;校园安全;研究

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在和谐的校园里,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影响更加严重,所以减少小学安全事故是现在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在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立安全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快乐、安全、健康地成长。

一、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

1.校园安全教育差

在我国寄宿小学中的安全教育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校园的安全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虽然对于安全教育也重视,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安全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化,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导,缺乏实践,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就会出现学生慌乱的现象;其次,是校园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这将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开展一些安全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要求,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差;最后,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视尊严,如果在心理受到伤害时,教师却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所以说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校园设施较落后

在一些农村寄宿小学中,对于一些应急设施,例如,防火设施、医疗设施等都不达标,即使安装的一些设备,但都是落后的一些设施,在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甚至会有一些学校连一些应急设施都不配备,对于校园安全问题根本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学生与老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影响学习正常教学。另外,学校的一些基础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一些楼道护栏以及体育设施都不牢固,在学生使用的时候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中的经验与判断力,难免会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安全制度不健全

在农村的寄宿小学中,很少会有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使有一些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对于学习的安全监督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对于一些安全应急预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复制的,没有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如果学校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将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使事故影响范围增大。

二、解决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对策

1.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农村的小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教材知识,还应该注意对安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运用多种方法,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并且需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充实安全教育的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手段和策略,增强安全教育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在学校墙壁进行挂图,让学生时刻了解安全教育知识,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加大安全经费投入

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一方面是将经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学校的一些设施进行检查和更换,淘汰那些落后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并且更新现有设施的样式,并对使用的设施进行经常性排查,做到无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学校基础设施外,还应该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选拔一些高质量的生活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于农村寄宿小学来说,由于缺少经费,而导致学校不能够聘请优秀的生活教师,甚至都不会选择聘请,让小学生生活自理,有可能会诱发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寄宿学校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建立学校安全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论是企业、社会,还是国家,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那将会变得杂乱无章,使人们得不到安全感。所以,在农村寄宿小学建立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即使在出现校园事故时,也可以及时反应,并且做出正确抉择,使伤害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是目前教育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利用有效的方法,控制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贾水库,战先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某市校园安全现状及问题探析[J].安全,2015(10).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9

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

潘正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小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试着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探索。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农村小学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固地的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一)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发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主导作用。可是在教学中,有种种现象不符合训练要求。如有的是以问代练、满堂灌;有的在阅读训练时只是进行全班大合唱,不顾及学生的自主阅读;也有点偏爱少数优生,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只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而与语言文字脱节。课外阅读更是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没有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赶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开始讲解,对于默读很少涉及。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时间,另外有些学生钻空子滥竽充数,他们不读书思考只是做样子,那样教师对于学生不好把握,教师就统一安排时间和阅读方式。

(二)农村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深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为了应付考试,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等就可以了,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自主发现少,引导求同多;教学过程、方法僵硬化等。有的教师以为课堂上形式变化活泼多样了就是新思维、新方法,有些语文课上过多的加入了非语文的内容。

(三)为了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有些教师只考虑自己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差异。在课堂上为了完成自己不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总是满堂灌,把所有的东西都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害怕课堂失控,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超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使教师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因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的设计不够丰富,教师素养必须提高。

三、解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其实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农村阅读条件主要缺乏在阅读时间、阅读方法和阅读书籍等。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以课内阅读为中心,向课外阅读延伸。做好课外阅读书刊的推荐指导,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内化为阅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阅读时间的保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其次,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再次政府还应加大对学校图书设施的投入,帮助学校建设图书室(馆),添置图书等,为学生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兴趣促使人探究”。一个对某一问题一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一事物,去探究它的特点和与其它事物间的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而“授人以渔”却能解决终身温饱。在阅读学习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自己去进行一些探究性阅读,以解除自己的一些疑惑,丰富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学须有疑,有疑则有思,有思才有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疑难的喜悦中,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产生成功的体验,保持和激发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究心理。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六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出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课外阅读,从方法来讲,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经常性地对所读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认识得以提高,方法得以改进。从内容来讲,课外阅读,可指导学生读一些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生活类、科普类和文学类的书籍。

为了更好地搞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年级: 2009 级 本 科

专业: 教 育 学 专 业

学习形式: 函 授 姓名: 杨 有 英

工作单位:陇川护国九年一贯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人们通常把在大中小学校读书的青少年公民,不论其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受到的伤害,都统称为“学生伤害事故”。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在全国各地学校频发,各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产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许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结合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就“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处理对策作一粗浅的归纳。

一、中小学校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学校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二)、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这类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增多了,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增多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村完小的教师资源力量不足,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学生自由的在操场上嬉戏、玩耍,他们由于年龄较小,不知轻重,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三)、体育课上很容易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多数村完小的老师相当少,根本谈不上专业的体育教师,加上操场、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尽管体育教师在工作上尽职尽责,责任心很强,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使他们的工作十分被动。

(四)、交通安全更令人担忧

我地区的农村车辆,私家面包车和摩托车来往比较频繁,而且最近在新修路,工程车也较多。车速飞快,学生上学放学都要横过马路,学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五)、雷雨、洪水及溺水安全防不胜防

由于进入夏季时的天气比较燃热,农村孩子喜欢到大小河、池塘里洗澡游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

二、中小学校园预防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这需要学校领导、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都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伤害事故对学生造成的损害,树立起综合防范意识。

(一)、从思想上增强保护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领导在加强自我法律意识与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应对教师开展各种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已经发生过的学校伤害事故的典型案例,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伤害事故的严重性以及防范的重要性。应注意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端正教育思想,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树立防范伤害事故发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时刻注意保护未成年学生安全的习惯。

(二)、学校成立专门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安全领导小组应定时(每周至少一次)对校舍、场地、器械、教学设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坚持以防范为主的方针。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并使之制度化,保证落实到人,记录在案。及时发现问题,上报校领导迅速解决问题,防止事故隐患。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严格履行教师职责

教师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应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严格履行职责作为预防伤害事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1)、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专业规范

学校应把学生安全工作列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经常监督检查。“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学生上实验课时受伤占学校安全事故的6%,因此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履行教师职责,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按照教师的职业规范,履行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职责,不擅离工作岗位,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训、实验课上,教师要遵循专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如体育课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活动热身,作危险动作时要予以指导和保护;化学实验课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导学生实验等,以避免学生在实验和体育课中造成的伤害。

(2)、用法律和师德规范教师行为

这就要求学校在强化教师法律意识的同时,不忘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尊严,用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防止和杜绝教师侮辱和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防止学生因此而受到的伤害。

(3)、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制约和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因而,教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犹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要制定教师心理健康保健计划,配备有关心理保健的图书

杂志,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教师心理上的各种负担。学校要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经常倾听每个教师的意见,使教师得到重视,有安全感;树立良好的校风,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注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关心教师的生活,从根本上解除教师的各种心理负担,使教师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减少因此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四)、让学生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按照其认识和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实际,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开展学生紧急救护和安全避险、逃生教育演练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掌握紧急救护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理论上的教育和实践中的训练,培养学生应付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加强家校联系,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学生校内外的安全

学校积极和家长联系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学校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组织家长培训班,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通报全国各地学生安全事故案例及当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每学年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家长做好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督促监控工作。每逢节假放假,在学生离校之前学校,由学校印发《告学生家长书》给每一个学生家长,提醒家长在节假期间做好监护工作。通过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七)、安全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努力

学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每天安排教师值班,负责安全检查,每天深入到学生中去,每天放学要组织教师护送学生有秩序地走出校门、横过马路,看管学生的上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学生活动等。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游戏该做,什么样的游戏不该做,发现学生做危险的动作应及时制止。

解决农村小学安全问题的对策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 -0050-02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小学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在校门外,常有车辆逗留;校门前的公路上没有设置交通安全标志;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较多,“三无”产品、伪劣产品屡见不鲜;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室较多且有增加的趋势;猫、狗等动物常进入校园。在学校内部,有些校领导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安全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的力度不够,部分安全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部分教师对安全常识了解不多,对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平时开展安全工作时“出勤不出力”,有侥幸心、厌烦心、埋怨心;很多班主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辅导;一些C级危房未能得以维修,部分老化线路未能得以更新;饭堂的操作流程不科学,三防工作不到位,环境卫生未达标,食品采购索证难;安全演练、安全活动过少,没有开设安全课;相关安全工作记录不全,缺乏佐证材料;某些时段、区域存在安全管理盲区等。

在此,针对上述农村小学出现的安全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一些改进农村小学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机构,健全制度

学校安全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担任,要求机构人员素质过硬,权责相当,能够独当一面。在工作中,机构人员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保持沟通,相互协调。

各种计划、方案、预案、责任状的制定须由全体机构人员共同讨论,防止其流于形式。应结合本校实际,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反复讨论后再修订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使健全后的各项安全制度内容全面,与时俱进,符合教育教学原则,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可操作性强,师生参透率达90%以上,成为师生共同遵守和实施的准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把“零安全事故”作为衡量安全工作效果的唯一标准。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实行“平安创建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做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组建安全管理队伍

学校应统筹利用校内的人力资源,在学校工作人员中选出部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将其安排到学校各个区域专门从事安全工作。

(1)为门卫组增加人员,组建学校保卫科,分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四班制,全天候轮流巡逻、值班,严格管理人员出入,防止学生越墙外出,严防来自校外的骚扰及破坏。(2)在课间、午休前、晚饭后,学生活动场所必须要有专人进行安全监控。在宿舍楼梯口处设立值班室,派专人值班,负责监督学生整理内务,进行晚间查夜,实施安全监控,严防外人擅自出入。(3)成立“学生回家返校护送队”,可按外宿生上下学的路线安排人手,事故多发区、岔路较多的路线可加派人手。可安排与内宿生同村屯或邻村屯的教师护送内宿生回家、返校。(4)加派饭堂安全监督员,负责炊具消毒、采购查验与索证、食品留样,并做好各种记录。(5)组建“双休日、节假日值班队”,专门负责双休日、节假日的学校安全值班工作。

三、充实学生的活动空间

有很多校园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午休前、课间、放学后等学校疏于管理的时段,这些时段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为了保证学生在自由活动期间不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地去教育、去阻止,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与其这么费神地去“治理”学生,还不如去充实他们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没有时间去“做危险动作”。(1)在活动场所、宿舍区增加课外活动设备,丰富课外活动项目。(2)在大树下、草地上设置休闲桌椅,供学生读书、看报、休息。(3)开放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4)开设学校播放室,常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片、德育故事片、科幻片等供学生观看。(5)组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让正规的课余活动取代学生昔日的“东游西荡”,这样,这些时段的安全状况会得到明显好转。

四、丰富安全教育活动内容

学校可通过广播、标语、板报、周会、安全课等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安全逃生技能训练与演练,举行安全知识竞答活动,举办安全教育图片展览,开展安全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录像,请专家到校内作安全讲座。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不应因为担心学生出安全事故就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要求学生“这不能做,那不能碰;这个不准,那个禁止”是行不通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与兄弟学校的学生开展安全联谊活动,如野炊、郊游等,将安全知识渗透于活动中,促使他们变“老师不让我这样做”为“我不愿这样做”,实实在在地把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动。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又使学生掌握了安全技能与生存本领。

五、加大安全检查及整改力度

在校内,安全检查可分为大排查、常规性检查、节假日巡查。检查工作应坚持“三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击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抽查和自查相结合。检查应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事故多发易发地段、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要重点排查,排查过后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向全体教师通报。应建立台账,克服等、靠、要、推的思想,不折不扣地落实整改。针对校园周边的不安全因素,可由学校上报,政府牵头,联合工商、卫生、派出所、村委等部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尽量由相应部门出面解决。应形成“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立体安全检查网络。

六、保障经费投入与赔偿资金来源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保护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工程,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领导应该转变思想,尽可能投入更多的经费,除保障日常办公、会议、活动开支外,校舍维修、电路维修及安全设备更新(如安全监控视频、保卫器材等)的费用也应考虑在内,不要因为经费紧缺而导致安全工作难以正常运转。另外,学校应购买校方赔款责任险,同时动员学生购买保险,保障学生伤害赔偿资金的来源。

七、及时做好各种记录

做好安全会议和安全活动的各种记录,能为学校开展安全工作积累经验。这些记录既是学校今后开展安全工作的借鉴与依据,也是留存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证据。学校应对每一次安全教育、每一次安全活动、每一个安全整改做好相关记录,并配上图片等佐证材料,整理后进行归档。

学校安全工作高于一切,我们要克服麻痹心理,时时、事事、处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上一篇:计划暑假作文下一篇:数学分析1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