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篇1

一、20我国人口的基本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月28日发表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2年的中国人口发展呈现以下5个特点。

(一)总人口继续增长,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

2002年中国出生人口1647万人,出生率为12.86‰,死亡率为6.41‰,全年净增人口8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45‰。到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128453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统计,以下同)。从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变动趋势详见表1。

表1中国人口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2年与相比,出生率降低了0.52个千分点,死亡率降低了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低了0.5个千分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说明中国人口已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人口已进入平稳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城镇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全国农村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20末全国城镇人口48064万人,占总人口的37.7%,全国农村人口79563万人,占总人口的62.3%。2002年末,全国城镇人口5021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全国农村人口78241万人,占总人口的60.9%。从2000年11月至2002年末短短的两年之中,城镇人口增加了4718万人,农村人口减少了2498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降低了3个百分点,说明农村人口继续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三)少儿人口比例继续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继续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继续加剧

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0~14岁人口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年末该年龄段人口28716万人,占总人口的22.5%,2002年末该年龄段人口28774万人,比2001年末略有增长,但是占总人口的比例继续下降,为总人口的22.4%。这说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着应有的力度,出生率低水平控制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11月1日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69%,2001年末为9062万人,占总人口的7.1%,2002年末为9377万人,占总人口的7.3%,这个趋势表明人口老龄化在继续加剧。

(四)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岁至64岁之间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我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正进入青壮年,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基数大,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末劳动年龄人口85011万人,2002年末劳动年龄人口90302万人,2002年比2001年增长6.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抚养比呈现重大变化,详见表2。变化最大的是少儿抚养比,从1953年的61.17%下降到2002年的31.86%,减少了近一半。老年抚养比自1964年以来一直在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是因为老年人口规模相对于少儿人口还比较小,而同期总抚养比受少儿抚养比下降的影响,下降的幅度也很大,由1953年的68.61%下降到2002年的42.25%。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老化,少儿抚养比会进一步下降,但下降速度会有所减慢,老年抚养比会缓慢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同时总抚养比的变化趋势仍继续下降。

表2中国人口抚养比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上述这一人口变动趋势,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一个时期内都比较低的局面,并且在这个时期,即人口进入高龄社会之前,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总抚养比不高,社会负担较轻,这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积累养老保险基金都十分有利。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开启时期”。从中国人口动态分析,“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大致从1990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到前后,人口总负担系数将会降到最低点。20以后,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总负担系数将逐步停止下降而转为上升。所以我国必须紧紧抓住“人口机会窗口”开启的有利时机,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五)《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行,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中国第一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结束了长期以来主要依据政策和地方法规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它对保证公民生育和家计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彼此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法分为七章四十七条,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生育调节、奖励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法律责任等有关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各个领域都做了周密的规定,从而使全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 二、2002年我国就业状况的回顾

自从深化国企改革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以解决。近年来,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国企下岗未实现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由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失业率又有所上升。

(一)经济稳定增长,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就业问题,朱F基总理、吴邦国副总理率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贸委、财政部、总工会等领导同志分别就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是促进再就业的主体,“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把促进再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家宝副总理主持召开了全国服务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表了《以扩大就业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把服务业作为近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6月国务院召开了11个省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经济稳定增长,2002年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到200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740万人,比2001年末增加了75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78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840万人。

(二)国企下岗未实现再就业人数有所减少,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

200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决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这次会议明确了以下四个重大问题。

一是必须明确再就业的重点方向,增加劳动就业主要应是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就业方针。要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在促进就业和再

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定的政策界限,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四是必须继续加强再就业服务,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之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积极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到2002年末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就业人数由近年来一直居于五六百万人下降为410万人,比2001年末减少了105万人。

(三)政府颁布优惠政策,下岗再就业人员得到实惠

党中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充分的调研,审时度势,于2002年9月30日正式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就业工作负主要责任,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确定建设项目时,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

为了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中宣部、监察部、中央编办、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下岗再就业人员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8个配套办法,内容涉及享受优惠政策对象认定、收费减免、税收扶持、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人员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等方面。截止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8个配套文件全部出台下发。这标志着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在2002年已经完成,下岗人员在再就业中获得实惠。

(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失业率有所上升

2002年是全国下岗职工3年期满出再就业服务中心高峰期,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开始向失业保险并轨。企业在破产倒闭、转属转制后,新的下岗职工直接进入失业保险。一部分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下岗人员实行企业内部退养。这样过去企业包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人员一部分由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转化。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的3.6%增长为4%,失业人员增加。

(五)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弱势群体扩大

2002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适应之间的矛盾。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在;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2002年就业领域又出现了以下三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开始显现。开始扩招的大专毕业生2002年进入就业期,一些地方的大专毕业生由于在就业地域选择上的错位和专业供求结构上不平衡导致一些大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为此2002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取消不合理收费、放宽毕业生落户限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是在就业领域出现高级技师十分匮乏的现象。各种高级技师供不应求,中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缺少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弱势群体的队伍扩大。国企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3年期满,依然没有找到就业岗位的人员一般是低素质、低技能、高年龄的劳动者,他们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竞争环境中,就业的竞争力日益减弱,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弱势群体出现扩大的趋势。

三、2003年人口、就业形势展望

(一)2003年人口状况展望

据专家预测,2003年中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29275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不高于6.40‰。中国将继续保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发展格局。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市转移,规模将接近1000万人,农村就业人口绝对值仍处于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少儿人口所占比例继续下降,少儿人口在28000万人以下,老年人口呈继续增长之势,总数在9500万左右,人口总抚养比仍呈下降趋势。

2003年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得到贯彻的一年。该法所规定的各项司法机构和司法程序将全面到位,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初见成效。在2003年进入育龄期的妇女都是在1971年全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之后出生的,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是在市场经济熏陶下成长的,这些进入或将要进入育龄期的妇女们思想开放,自主性强,对自身生活质量,包括生殖健康日益关注,维权理念和隐私意识不断增强。因此要求计划生育工作要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抓超生向以服务为主导抓优生的方向转变;由过去一味重视控制人口数量向以重视优育和人口质量的方向转变;由过去依照地方法规甚至“土政策”向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方向转变。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以全体育龄公民为工作对象。

(二)2003年就业形势展望

据专家预测,2003年全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在800万以上,其依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以上,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万至8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因此仅此一项可提供500万至560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两会精神,2003年将会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事人员的比重已经由1990年的18.5%上升到2001年的27.7%,预计2003年仍会提高。第三产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这样会使就业结构朝着有利于安置就业的方向发展。

三是2002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下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重大措施,2003年将是这些政策全面兑现的一年,相信这将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在3年内新开辟1300万个就业岗位,2003年将创造300多万个就业岗位,这样2003年可以提供给全社会的就业岗位将在800万至900万个之间。

2003年就业岗位需求规模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2002年企业下岗尚未得到就业的结存人员410万人;二是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3年城镇首次进入就业队伍的人数达890万人;三是到20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大约有770万人,三者之和为2000多万人,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缺口大约在1200万个左右。因此预计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上升,预计会在4.3~4.5%之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在800万以上,企业下岗人数有望回落,达到400万人以下。 四、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努力推行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方针

(一)全面宣传、认真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全国性专题单行法律。这部法律从有关部门开始起草经历了20多年,数十次易稿,总结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吸取了国际上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想、新成果,体现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律的可操作性,目标的现实性和国际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共识。使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新水平,体现了我国国策的地位,2003年的任务就是应当全面宣传、认真实施这部法律。

全面宣传认真实施这部法律,应尤其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以全面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为宗旨,把优生优育作为切入点,把广大群众的注意力从重数量转移到重质量上来,加强出生人口质量干预,实施出生婴儿缺陷干预工程,以及高危筛查、疾病监测和预防治疗等技术干预,解决育龄妇女少生的风险问题,从而通过提高出生儿质量减少出生儿数量。

二是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法制机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责任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公示制度,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

三是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坚持属地原则和流出地配合的原则。流入地计划生育部门要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管理,推动公安、工商、卫生、房产管理等部门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在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

四是开展优质服务,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确立计划生育服务是公共产品的观念,由计划生育及其相关部门代表政府向育龄公民无偿提供,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统筹解决。要普及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尊重公民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获得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

五是依靠政策推动,树立新型生育观念。要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紧密结合起来。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方面向计生户倾斜,使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多方面的优惠、优待和照顾,使他们感到计划生育的家庭在道义上受尊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新型的生育观。

(二)把积极的就业方针视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

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之冠,中国人口众多是基本的国情之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中将继续供过于求。因此积极的就业方针是使中国由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大国的重要保证,是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本雄厚的优势、克服人力资源浪费的治本之策,是避免两极分化加剧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手段。因此积极的就业方针应当与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及治理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一道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实现积极就业的基本国策,必须把控制失业率开辟新增就业岗位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出发点。适宜的失业率是公平和效率的结合点,失业率过高,会造成两极急剧分化,必然使社会公平失衡;失业率过低,冗员充斥,必然影响效率,使“大锅饭”死灰复燃。同时失业率又与经济增长速度、内需规模和进出口贸易额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失业率过高必然说明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贸易低迷,内需不足,长期存在必然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都应把积极的就业方针,控制过高的失业率作为优先目标加以考量,同时也应当是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基本指标。

(三)千方百计扶助就业弱势群体,使之重返职业生涯

微观经济是最讲效率优先的,因为资本的投入产出率决定企业必然注重降低劳力成本,尽量少用工。而宏观经济则不仅要考虑效率优先,还应考虑社会公平。因为任何社会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天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市场机制不能全部解决就业问题,扶助就业的弱势群体,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就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对于弱势群体,不能一味认为,只要支付了“低保”资金,就万事大吉。就业的弱势群体并不以解决温饱为终极目标,他们也是社会的角色成员,长期失去工作岗位会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心理,有时会导致过激的反社会行为,甚至酿成巨大的社会灾难。因此各级政府对就业的弱势群体,除了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之外,还应千方百计扶助他们。例如通过定向培训,使之掌握市场需求的技术,通过政府购买就业岗位、通过政府为企业实施优惠政策等各项措施,使就业的.弱势群体找到适宜的工作岗位,回归社会,重返职业生涯,让他们摆脱“社会弃儿”的心理障碍,重获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趋向日益凸现,劳动关系紧张,劳动争议现象增多,甚至引起了突发的恶性案件。企业私招乱雇现象严重,不签劳动合同较为普遍,雇主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故意克扣农民工的工资,制定苛刻的“厂规厂纪”,侵犯人身自由,暴力侵权事件时有发生。相当数量的企业安全设备不足,劳动条件恶劣,甚至存在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致使工伤死亡事故频繁发生。

这些问题的出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绝非偶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立法滞后,在许多领域还无法可依。二是劳动监察力量不足,劳动执法不严。三是劳动市场发育不成熟,劳动中介组织混乱。四是劳动力供过于求,雇主处于优势地位,雇工个人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在2003年上述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一是尽快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劳动市场的行为和秩序,从法律上限制雇主对雇工权益的随意剥夺。二是大力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和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提高劳动争议的权威和效率。三是加强城镇各类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工会维权的功能,使工会与雇主之间建立正常的协商机制,使其对调节劳动关系发挥制衡作用。四是鉴于农民工的工伤风险和疾病风险比较突出,建议在农民工的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统筹的试点工作,为今后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行必要的探索。

(五)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近年来,高级技师、技术工人在劳动市场上十分短缺,这实际上是对前一个时期应试教育的一种报复。总体来说,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成绩很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尽人意的倾向:即重学历教育,轻能力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一些学生出现了高学历低能力的倾向。在学科结构方面,对一些劳动市场看好的专业,一哄而上,重复设置,使一些专业学科毕业生供过于求。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一些高校盲目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据专家预计,2003年是高校扩招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将有3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人数将达到67万之多。在这种情势下,要十分重视劳动市场所发出的信号。教育界要及时调整结构,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对高级技工的培养和训练,以满足劳动市场的迫切需求。另外,要根据国家年之前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迅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

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回归模型,四川

引言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形式,将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间接地影响到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明晰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找出不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力,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劳动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人口大省,其经济发展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四川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做出统计分析,以期对加快四川省产业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有借鉴意义。

一、分产业的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本文引入劳动力资源总数这一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把就业和地区生产总值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分开作为变量,基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中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产业就业和分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之间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EP1为因变量,以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及三次产业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做参数统计检验。因劳动力资源总数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在模型中就不引入常数项,模型如下:

(符号说明: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GDP1代表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GDP2代表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GDP3代表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EP代表总体就业人口(万人),EP1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口,EP2代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EP3代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LFR代表劳动力资源总数,μ代表随机误差。符号在后文中出现不再重复说明。)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上式显示模型拟合的效果很好,但是经对数处理后的系数不能直观反映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总数之间的关系,故用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在EVIEWS中回归后变量中劳动力资源总数LFR的系数为0.685403,即每10万经济活动人口约有6.8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符合经济意义。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劳动人口众多。从模型中显示第一产业GDP与第一产业就业关系的结果看,第一产业GDP的系数为-1.723037,系数为负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对劳动力不具吸纳作用而是产生就业的挤出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是原因之一;农业现代化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是原因之一;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也可能促进第一产业的就业饱和并排挤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

(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借鉴第一产业就业模型,以第二产业就业人口EP2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第二产业具有GDP高产出的显著特征,GDP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该产业GDP的增长与其就业人口增长呈现一致变动的关系;目前,四川省第二产业GDP发展吸收就业的能力仍然很强。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如上,以第三产业就业人口EP3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比较第三产业模型与前两次产业模型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上的系数可以看出,第三次产业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有限。式中,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影响为负数,说明二次产业的增长吸纳了更多就业人口,致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相对减少。

从上可看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众消费水平低较低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

(四)总体就业与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回归分析

因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对就业人口影响较大,对各产业的就业影响也各不相同,故根据以上分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以总体就业人口EP为因变量,以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及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总体就业人口模型:

总体就业人口模型中变量LFR(劳动力资源总数)的系数为0.846424,其值的范围在0和1之间,符合经济意义:四川省经济在排除三次产业经济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可保证84.64%的劳动力就业。而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经济发展对总体就业产生了不同影响。

二、结论

三次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出现劳动力挤出效应;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快,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能够提供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还不能发挥其对就业增加的拉动作用。因此,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如要充分扩大就业,切实缓解就业压力,还应当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出考虑。

三、对策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四川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强,对促进就业具有直接作用,而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扩大城镇化建设成果,有效提升就业率。四川省作为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其成果显著,经验也得以推广。四川省还应结合地区优势和特色,重点发展商业零售、交通运输、旅游观光、各种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投资少、见效快、就业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扩大城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有效扩大就业。

3、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四川省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不高,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高素质人才却严重不足。劳动者素质高低是直接影响其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郑伟,刘前.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2]朱晓东.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3.

[3]马跃如,陈名波.中国GDP与就业人口的计量模型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0,(8).

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口就业;回归模型;数量分析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就不能增加就业岗位,导致社会稳定程度的降低,影响改革进程。因此,协调好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就业率不升反降,即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问题。因此,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稳定就已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以北京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模型,找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出现论的问题本质。

一、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本文从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中选取了1998年以来北京国内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等数据,回归方程计算由SPSS完成的。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X0表示全部从业人员,X1表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X2表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X3表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利用1998年-2002年,Y=-12685.5+25.151 X0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1%,从业人员增加25.151%。

2003年-2007年的数据首先建立回归方程:Y=-6575.128+15.836X0,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1%,从业人员增加15.83%。

1998年-2002年GDP对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拉动作用作回归分析:Y=20129.79-235.934 X1、Y=-3067.918+28.681 X2、Y=-8991.915+35.821 X3。可以看出:在前五年期间GDP每增加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负增长,减少了235.93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68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35.821%。综上初步得出GDP的增长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人口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同时与第一产业有反向变化关系。

2003年-2007年GDP对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拉动作用作回归分析:Y=87895.87-1314.352 X1、Y=21319.45-62.467 X2、Y=-2052.498+15.963 X3。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l%,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负增长,下降1314.35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也为负增长,下降了62.46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15.963%。

二、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分析

1.在两个阶段中,GDP的增长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关系是不同的。1998年-2002年北京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GDP波动保持了顺周期变化,而第一产业的就业波动表现为逆周期变化,而且与实际GDP波动的相关性明显要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且高于实际GDP的波动幅度。不同产业的发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尽相同,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当。2003年-2007年北京市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GDP波动保持了逆周期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波动明显要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保持了顺周期的变化。

2.经济增长对第一、二、三产业所增加的从业人员数量变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前五年期间,GDP的增长对第二、三产业都能增加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而在后五年即2003年-2007年期间,只有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比1998年-2002年期间稍微增长的。这是由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对对经济增长的有很大的推动作业。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二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大量减少,出现了负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工人增多等原因导致的。

3.通过对上述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在不同时期内,由于GDP增长所引起的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也是不相同的,其中不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拉动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可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不一定是同步增长的。北京作为首都,由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得: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同步扩大,却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紧密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万应灵药。经济增长本身既可以是就业友好型的,也可能是就业排斥型的。”,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并且排在政策优先顺序的首位。能否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弱,甚至经济的增长与就业是反向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改变。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总结 篇4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省人社厅文件要求,全县就业脱贫工程目标任务为: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家,完成5家,完成率125%;技能脱贫培训任务50人,完成53人,完成率106%。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抓好“回头看”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公益性岗位设置不规范”和“N”类问题反馈的“就业务工受影响”等问题,我县立即开展整改工作,目前均已整改完成。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人社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组,制定《xx县人社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3个专项整改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整改时限,确保整体推进、整改到位。二是健全调度机制。先后召开了全县就业脱贫“回头看”整改工作部署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全面部署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要求乡镇对照任务清单及时开展自查、梳理问题、限时整改。4月23日,分管韩县长专门主持召开“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就业扶贫整改工作调度会”,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摸排整改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深入摸排整改。4月上旬,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所有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对无劳动能力、长期在外务工的人员及时进行梳排,对不能履职人员及时进行清理,目前全县稳定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424人。制定《xx县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督查工作方案》,于4月中下旬对各乡镇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开展全覆盖督查,发现问题已及时反馈给各乡镇村并限时整改。四是提供就业岗位。针对疫情期间外出务工难等实际,积极做好贫困劳动者就业信息推介,疫情期间帮助贫困劳动者参加网络招聘会登记近2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建立村级人力资源就业服务微信群126个,通过宣传走访、发放岗位信息,帮助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在全县47家重点企业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包保制度,为118家复工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082人。

(二)落实各项贫困劳动者就业补助。为全面落实好就业补助资金各项就业政策,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对符合申领就业补贴的帮扶对象及时办理就业补贴的申报,20以来,我县共计发放就业补助132。63万(扶贫资金49。63万),其中就业扶贫车间新增就业岗位补贴0。7万,一次性复工复产补贴1。4万,贫困劳动者车间就业岗位补贴4。225万,车间吸纳就业补助3。08万,车间以工代训补贴1。4万,转移就业交通费补助22。77万,居家就业岗位补助0。5万,居家就业单位就业奖励0。15万,就业扶贫基地贫困劳动者岗位补贴11。16万,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就业补贴12。8万,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补助74。44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49。63万)。

(三)开展贫困劳动者摸底调查。根据宣城市《关于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信息摸排梳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摸排梳理,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通过各乡镇摸排上报,摸排对象主要为16周岁以上普通劳动力、弱劳力或半劳力人员,通过各乡镇摸排上报,共计摸排人员9206人,其中已就业人员5333人,未就业人员3873人(主要为因病、年龄过大、照顾家庭、学生)。已就业人员中,县内就业3224人,县外就业2109人。

(四)不断完善就业扶贫载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要求,继续扶持贫困村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对有产业支撑的,根据就业扶贫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岗位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建设适量的扶贫车间。全县累计在贫困村建设6家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就业扶贫车间4家,提供就业岗位89个,实现贫困劳动者就业15人。全县累计招募就业(居家)扶贫基地29个,提供就业岗位121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近180余人。

(五)有序展开技能脱贫培训工作。年,xx县技能脱贫培训民生工程任务数为50人,截至目前,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55人,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10%。xx皖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于5月8日-5月29日在毕桥镇政府开设病患陪护班培训,经过考试,合格53人,按照省级文件,每人每天个人补助50元,发放培训补贴和个人补助合计12。19万元。

(六)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根据上级相关文件,我县-20对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对象县财政每人每年代缴养老保险费。2020年,我县将已脱贫建档立卡对象也纳入了代缴范围,截止9月底,共有9596人享受城乡居保代缴,共计代缴保费196。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68人,代缴保费124。63万元。

(七)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局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克服自身业务工作繁重的实际困难,先后抽调2名局领导班子成员、3名干部,分别到扶贫办和帮扶村任职(挂职)。同时,根据省市县有关扶贫工作文件精神,完成我局包保村的工作任务,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从我单位帮扶联系人中抽调二分之一力量进驻包保村,深入包保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走访全覆盖、排查全覆盖。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扶贫部门动态对接,做实贫困劳动者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基础数据,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做好帮扶对象的信息跟踪,定期筛查未帮扶或帮扶措施未全面落实的贫困劳动者,切实做到“精准到户,不漏一人”,确保就业脱贫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帮扶率达100%。

二是做好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管理工作,将严格按规定规范建设就业扶贫车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扶贫车间的跟踪管理,严格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落实相关政策,切实发挥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带贫减贫作用。同时,对生产暂时困难的车间,将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帮扶,帮助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认真实施好技能脱贫培训工作。依据贫困劳动者需求,分别通过就近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就业、提供就业信息促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脱贫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帮助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促进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创业。

人口与就业的随笔 篇5

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重大的资源优势之一,但目前却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前,仍有20年时间的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每年新增近1000万的劳动人口,如果每年无法为其创造就业机会,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竞争优势丧失,甚至会威胁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意味着就业增长; 然而,许多国家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失业率高居不下,甚至出现负增长。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 左右,但却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这激发了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关系的探讨。

国内学者较多使用就业弹性系数和计量模型来分析两者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趋于下降,进而得出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加。一些学者得出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表现为阶段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从90年代开始就业弹性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小[1,2]。龚玉泉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表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趋于下降[3]。也有学者进一步分别考察了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蒋谦通过计量模型得出四川省经济增长为劳动力就业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且不同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大。李丽萍基于就业经济弹性系数得出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小,甚至为负值,第三产业则对劳动力就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4]。梁庆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得出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二、三产业就业具有拉动作用,对第一产业就业则具有负向作用,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5]。周建安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人口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带动作用下降[6]。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经济与就业进行了积极探讨,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现有的研究尺度主要为全国、单个省份或单个城市,对全国县域层面还缺乏相应的研究; 二是现有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建立单个方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只能单方向解释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对经济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不深入,缺乏变量间动态关系的研究,要想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则 需要建立VAR模型,而目前还 没有以VAR模型探讨就业变动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参考文献。由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作为相对完整的基本空间单元及省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层次,在经济行为的组织运行上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区域经济,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类型之一,覆盖面大。但目前仍没有学者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建立了经济发展与县域就业双变量面板向量自回归( PVAR) 模型,探究县域经济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为正确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确保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发展。

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1988个县为研究对象( 不包括地级市市区和数据缺失较多的县) ,选择了2001—2011年年度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1年,数据来自于2001—2011年期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用各县的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记作GDP; 县域就业总人口数则采用农林牧渔就业人数和非农就业人数的总和。为了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本文统一以1978年为基础的不变价格指数对GDP进行价值调整, 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GDP指标进行价值调整,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增强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我们采用GDP和就业人数( employ) 的对数形式,即ln GDP和lnemploy。

3 实证分析

Var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变量较多时得出的结果不再可靠。而面板数据的优点是扩大样本、增加观测值,将面板与VAR模型结合起来就是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PVAR)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7,8,9,10]。

3. 1 单位根检验

为了研究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 同时, VAR模型的运用也要求系统中的每个变量都是平稳变量,因此本文对ln GDP、lnemploy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平稳性。本文使用Stata软件对lnemploy、ln GDP分别进行LLC、IPS、Fisher - ADF、Fisher - pp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各种检验伴随的概率P均小于0. 05,说明lngdp、lnemploy两个变量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

注: ***、**、* 分别表示在 0. 01、0. 05、0. 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 著。

3. 2 PVAR 模型的建立

在分析县域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时,本文对序列ln GDP、lnemploy数据建立了面板双变量VAR模型。根据AIC、BIC、HQIC取值最小的准则,综合考虑模型的稳定性因素,其结果见表2。表2中3个指标均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1,则本文确定构建PVAR( 1) 模型。 为了检验PVAR( 1) 模型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AR图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所建立的模型有2个单位根,AR根倒数均位于单位圆内部,因此可判断所建立的PVAR( 1) 模型是稳定的。

3. 3 脉冲响应

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是由数据驱动的模型,其系数难于解释,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 一般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是指系统在输入单位冲击函数时的输出响应,该函数表达了给定一个随机扰动项,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如何变动,即刻画动态变化的轨迹。本人在构建的PVAR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采用广义脉冲响应方法,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时长,选取了5年为影响周期,根据研究目的,分别给两个变量一个正单位的冲击,得到县域经济与就业的脉冲响应图( 图1、图2) 。

由图1可见,县域就业水平对GDP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总体上为负向的,前4期波动较大,且在第一期达到负的最大,从第五期开始就业对经济呈现出稳定的收敛迹象,响应值趋于零。这表明在短期内,县域经济增长的某一冲击会给就业人数带来反方向冲击,说明县域经济总量的提高在短期内( 本文指5年内) 没有对就业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相反,对就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一冲击并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长期呈现出收敛现象。这一结论和其他学者通过对省域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体现出县域经济与就业间关系的特殊性。由图2可见,当在本期给就业一个正向冲击后,县域经济在前5期有较大幅度的波动,且在第一期达到正向最大响应,之后持续形成对经济的正向响应,但响应程度开始减弱,到第五期时响应几乎收敛为零。

3. 4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通过求解扰动项对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均方误差( MSE) 的贡献度,了解各类因素对某个变量的冲击作用。面板数据预测的误差方差是其自身扰动和系统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点类似于时间序列数量。在本文所构建的PVAR( 1) 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县域经济与就业的方差分解结果( 表3) 。由方差分解结果可见,县域就业的变动主要来自自身的贡献,自身的方差贡献率保持在99. 7% 左右。县域就业水平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经济水平对就业水平的波动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这种冲击相比其自身的影响较微弱,仅为0. 3% ,此后影响逐步增强,且冲击影响趋于稳定,从第三期开始,稳定在0. 5% 左右,表明县域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微弱。县域经济的变动主要来自自身贡献,自身的方差贡献率保持在98. 7% 左右。经济水平的波动在第一期同样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就业人数对经济的波动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值为0. 7% ,此后逐步增强,但从第五期开始稳定在1. 3% ,说明县域就业人数对经济的影响较弱,表明当前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不主要依靠劳动力增长,而是其他的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等。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P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县域经济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 首先,县域经济与就业对彼此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响应,县域就业对经济的响应为负向,县域经济对就业的响应为正向,但县域经济与就业的变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取决于自身状况。县域经济增长未对就业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相反起抑制作用。这一点体现出县域经济与就业关系的特殊性。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导致经济增长未能有效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县域的就业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其次,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从长远考察,我国县域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方差贡献率为1. 3% ,劳动力数量增长则主要受到其自身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增长未产生拉动作用; 相反,对其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不能忽 略就业水 平的同步 提高;在追求资本和技术的同时应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强劳动者的就业技能,确保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上一篇: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下一篇: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