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

校园环境的建设可以彰显出一所学校的整体涵养和气质,正如校园环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校园的景观如何,它更能够从一个侧面清晰地反映出学校的魅力与精神内涵。因此,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更充分地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学术的氛围,沐浴在大学的优美景观里,享受着大学精神阳光的洗礼。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校园环境的现状,结合我校环境现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更进一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文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特成立调查小组结合多种调查方式对全校各学院学生进行信息采集,展开深入调查。

一、深入探究校园环境现状

我调查小组围绕调查主体多管齐下、深入了解校园环境,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调查座谈会以及随机访问的方法协同进行校园环境的调查访问工作,被访者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进行的相得益彰。我组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同时随机访问了100名校内学生相继进行了两场调查座谈会。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校园环境的总体印象也是相当不错的,超过60%的学生对当前总体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很高。在我校的自然环境方面,60.1%的学生认为校园自然环境很优美,38.3%的同学认为一般,只有1.7%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校园环境有点差,对于校园建筑景观有53.0%的同学认为建筑景观简单朴实,特色不多,60.7%的同学表示如果学校对校园景观能够进行改造创新表示很期待,可见,我校大学生对于目前的校园自然景观是相当关注也比较满意。在人文环境方面,50%的同学认为我校文化氛围很好,47%的同学认为文化氛围一般,仅仅3%的同学认为文化氛围差强人意。依据上述调查表明,我校校园环境现状是比较可观的,同学们也是相当关注校园环境并且对于有些方面满意度很高。但是,其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

二、抓出问题,深入浅出齐分析

1、自然景观中透露出人文气息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同学们对校园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达到53.0%的同学认为校园建筑物简单朴实,没有太多特色,并且希望能够推出彰显本校特色的建筑景观。有的同学提出,是不是可以在西校区西湖的东南角建造一处亭子,既增添雅致又方便休息。为此,我们小组成员也对此展开调查,首先我们在西校区北门展开了随机访问,有76%的同学认为西校区北门石壁略显单调、空旷,89%的同学认为如果在石壁上刻有聊大校训将会更加美观,更加大气,更加能够彰显出聊大精神。另外有86%的同学认为如果在西校区南大门的草地上增置以植被构成的聊大图标将会别有一番气质。

除了对于已有景观进行改造以外,我们还以调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探讨关于东校区生物制药旁边小丘地的开发问题,通过讨论97.8%与会人员认为此处太过于空旷亟待开发,会中与会人员积极讨论各抒己见,89%的同学对于在此处置办古树稀林美化环境的提议非常赞成,当提及要在此处设立“思考者”的雕塑时,同学们各抒己见,69%的同学持保留意见。会议最后要求给此处起一个名字,我组一致认为“卧龙丘”一名较为合适,并可以与西校区的“栖凤林”遥相呼应,并且在两处设立“学生活动和思想交流基地”为同学们交流思想学术研讨以及文艺活动举办提供一个公众平台,有48.9%的同学认为较为合适,15%的与会者并不同意此提议。为此,我们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2、人文气息中注入精神理念

另外在人文环境方面,达到90%的同学认为校园文化氛围较好,但是其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图书馆自习室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座位很难找到,尤其是在考试周到来之际,其况更甚,因此图书馆占座情况更为突出,如果是在图书馆内设刷卡定位装置,即在图书馆门口安设刷卡设备,刷卡之后立即有一处座位显示你的学号,即为你的预定,防止滥占座行为,实行“一人一卡一座位”的形式,有71%的同学能够支持这一提议,由此表明图书馆是校园人文环境的核心,更是同学们摄取能量的宝库,是同学们异常关心的校园环境系统。同时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有66%的同学认为我校垃圾污染情况并不严重,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一点,校园的清洁程度不仅仅说明我校校园卫生搞得好更重要表明的是在(我校文化),(我校精神)的熏陶下的(我校文明)已是蔚然成风。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调查显示,垃圾来源44.4%来自于小广告的张贴,30%来自于校园内部人员随手丢弃导致。两大症结异常尖锐,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遏制,除了加强举办校园活动之类的,加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引起大家重视,使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管理加以保障。

3、校园环境美不美?谁决定?

在调查中,校园环境满意度虽较好,但是仍存在种种问题。那么评判我们校园美不美的标准又在哪?有的同学说自然环境,有的同学说人文环境。但总结以后,我们认为自己生活在的校园还是美丽的。那么为什么既然多数同学认为校园美丽,还是会提出种种不满?那么到底应该由谁决定美不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在的需求,面对这有些令人不满的校园环境,同学们真正做到了什么?学校美不美,主要是在于我们自身的保护与体会,真正从细节,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让校园美丽的时候你不在有不满!

最后同学们对于校园环境提出的建议中,50%的同学认为应该加强做好重视校园环境的宣传力度,他们认为对于校园环境应该加强做好海报宣传或者是校媒体宣传力度,使构建和谐优美校园环境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可以组织一次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讲座,或者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细处着手,以小见大,建立长效机制。真正让学校美丽起来!

三、雄关漫道奈何,上下求索不舍

显然对于校园环境建设,我校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并且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我校大学生较高的满意度。但是对于校园环境的不断改进和推动并且注入新的校园精神文明与活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只要抓住问题症结,各个击破,定能进入所愿。雄关漫道奈何,吾将上下求索不舍!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2

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态度。2009年7月至9月份,唐科院校园经过百天综合治理,10月份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全院师生面前。已在学校就读一年的08级学生,暑假后开学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亲眼见证了校园发生巨大的变化;而09级学生一入学就踏进我们整理一新的校园。校园环境经过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带给全院师生几多惬意。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维持清爽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高职院大学生学习生活氛围?

1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校园物质环境的态度和寻求解决措施,2010年4月院心理咨询室课题组随机抽出08级和09级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关于校园物质环境的小型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分08级和09级的两种,只有部分问题不同。共有430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30份,回复率100%。

在“对学校的物质环境满意程度”调查中,60%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34%的同学表示一般、基本满意。可见,大多数同学对自己将生活三年的“家园”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对校园物质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差无几。

08级:调查271人,如图1。09级:调查159人,如图2。

在问09级同学“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大门,看到图书馆楼墙面上彩色的‘校园分布地图’,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时,54%表示能尽快寻路或很快熟悉校园。

在“你能指出校园内与一般大学不同,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地方在哪里吗?”只有4%的同学没能指出来。在“空间设置上,校园能满足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吗?”有96%的同学答能满足课余散步休闲,有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

在“你认为校园环境的优劣会影响您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吗?”约93%同学认为会受影响或有时会影响。说明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的校园物质环境对有效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当问及“如果你第一次扔垃圾没扔进垃圾箱,你还会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吗?”5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再次把垃圾扔进垃圾箱,32%的同学表示有时会有时不会。在“你认为维护校园良好环境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上,90%的同学认为是学校所有人的责任。

在“你认为校园内哪些因素会给予您的安全感?”时,有96%同学认为路灯的数量和亮度、场地开放型程度、交通秩序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在“如果校园内多张贴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标志,您认为会帮助改善环境吗?”的问题上,有73%的同学认为肯定会的或可能会有影响。同学们对于校园环境普遍表示满意,但揪其细节,也能轻易列举出不足之出,可见同学们平时对于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很高,但破坏环境的行为,又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说明学校对于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包括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忽视这种教育意识。

2 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建议

2.1 增加一些斜向的捷径

“校园草地、场地、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这是为了缩短路程、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外校园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甚至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以便尊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我院建设中没有尊重这种行为习性,故在草地中有几条人踩出来的小路存在。

2.2 加强校园绿化环境

调查中“你认为学校的绿化环境好吗?”,有63%的学生认为一般,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校园内的绿化还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将校园绿化建设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2.3 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

合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为我们的需求和目标服务。院科技报告厅的使用中出现地面、椅面被随意弄脏、椅子被损坏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议或讲座的组织使用者,在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每次都要不厌其烦进行提醒和教育,长期以往学生一进入会议室就会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破坏公物和乱扔废弃物的行为,相信科技报告厅就能发挥其良好的使用功能。

2.4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

我们建议各系领导、辅导员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思想,使环境保护意识在师生心里生根发芽。

3 小结

校园使用白色塑料袋的调查报告 篇3

1.设计调查表

为了能够准确地进行调查,同学们精心设计了如下调查表(表1)。

2.调查方式与过程

调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入班调查,二是校园随机调查。入班调查,由地理老师联系高一到高三每个年级的两个班,利用晚自习三节自习课调查。校园随机调查,选在下午5:50的课外活动时间。共发放调查表556份,有效调查表505份。

3.调查统计和汇总

调查结束以后,同学们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转化为百分率,并把高一、高二、高三的调查表对比到一幅表上,直观有效,便于分析(表2)。

4.调查结论及分析

(1)从早餐到晚餐,学生外出就餐人数比例增加,但使用塑料袋比例降低。学生受作息时间影响,早晨6:20起床,6:50上第一节早读,时间紧张,所以外出就餐的人数最少,不管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外出就餐比率最低,正因为时间紧,所以少数外出就餐的同学,绝大多数是用塑料袋带回来,故使用塑料袋的比例最高。而下午的时间最宽裕,晚上是自习课,外出时间宽松,学习压力较小,故外出就餐比率最高,但是因为时间相对宽松,所以在外直接就餐比例大,用塑料袋带回来的比例最低。可见,时间的宽紧,是影响学生是否用塑料袋非常重要的因素,和外出就餐的比例,并不绝对呈正相关。

(2)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外出就餐比例增加,使用塑料袋比例也逐渐增加。随着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三,对学校食堂的餐谱和周边环境越来越熟悉,另外,自主意识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执行力也有所下降,外出就餐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从高一到高三,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时间也越来越紧张,使用塑料袋的比例也在增加。

(3)学生的环境意识淡薄。高一学生的环境意识和遵纪意识较强,高二、高三学生的环境观念受现实和学习时间的影响较大,使用塑料袋的比例增加,环境意识下降。可见,学生的使用塑料袋习惯和环境意识,并没有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明显改善,而是更多地受学习压力、学习时间以及周围同学的影响较大,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意识和观念。

5.意见及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从高一到高三,学校应形成整体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加强对环境意识的教育;第二,加强管理,必须要有配套的规定和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如实施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第三,改善学校食堂的餐饮质量和就餐环境,满足不同档次的需求;第四,校方、物业和城管部门结合,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对校外的小摊小点,规范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改善学生就餐卫生条件。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4

——以河北大学为例

09级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21年始建于天津的天主教会学校——天津工商大学,先后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综合大学,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迁至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周边环境也备受关注。前不久,我们在河北大学对校园周边环境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2份。调查从校园饮食场所,休闲娱乐场所,文化市场,校外住宿,以及校外总体状况5个方面着手。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处理,我们发现:当前河北大学周边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校外饮食场所:杂乱无章,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在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由于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与品味,有50%的同学到校外小餐饮就餐,但又对食品的安全性及卫生状况比较担忧。另外有58.5%的同学认为这些小餐馆与小吃店经营不规范。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校容校貌。

因此,我们呼吁学校加紧与执法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的合作,加在对学校周边饮食卫生安全的检查,监管力度。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校方急需做的是改善学校的饮食条件,增加学校食堂菜色的种类和花样,完善后勤保障,同时对校外的环境与社会有关部门协调实行责任承包。

<二>休闲娱乐场所:杂而无序,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显示:由于网吧的自由性大,符合大多数同学的休闲目的,使得在众多的娱乐休闲场所中,网吧成为最大的休闲场所,远超过其他休闲场所。

有78.4%同学在双休日上网,但对网吧的安全隐患表现出极大的不安,而在“对休闲场所经营是否规范”这一栏调查中,只有4%的人认为经营规范。在男、女生分开的调查中,且女生去休闲娱乐场所多受朋友、同学的邀请。在“去休闲场所是否影响学业”这一栏调查中,60%的男生认为对学习影响很大,而女生认为影响一般。

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然而学校的管理不够完善,学生出入娱乐场所的频率提高。在此状况下学校这一角色该做点什么呢?是否该加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投入?是否该加强与社会部门的合作?对有安全隐患的网吧进行整顿呢?

<三>校外文化场所:盗版猖獗,层次不高,品位断档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46%的同学光顾的校外文化市场是书店,占最大比例。且见得最多买得最多的是考研与过级方面的书。调查中了解到同学们普遍认为周边文化市场内容不丰富,层次不高。更有84%的人表示见过盗版音像制品及书籍且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读书的质量与品位。更让人吃惊的是有大量的暴力、色情书籍“安危无恙”的摆在书店里。对音像制品的内容83%的人认为不健康,而只有2%的人认为健康。

由此观之,学校应与工商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盗版、暴力、色情书刊,其实图书馆系统完全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对图书馆进行改革,完善借书规章,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效,使同学们有个安读之所。

<四>校外住宿:外移多内患,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是正道

随着高校管理条例的改革,越来越来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外租房,校外住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满学校的住宿条件,二是为了考研。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68.3%的人赞成校外租房,认为这样有利于生活与学习,而只有14%的人反对校外租房,另一部分处于不确定状态。在问及怎样控制校外租房时,有58.1%的人说尽量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而在“影响校外租房的主要问题”中,有46%提到租房的人担心校外的治安及安全。

<五>校外总体状况:交通、卫生、安全状况亟待改观,情况不尽人意

80%的人对学校的交通状况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多认为街道过窄,车辆过多,车主抢客无序,引起交通混乱,危及到学生的安全。由于学校周边人员复杂,学校外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有72。8%的同学见过或听说过校外周边发生犯罪行为。57.2%同学对周边治安不安,希望学校及相关部门对周边进行治安整顿,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有49%的同学不满校园周边卫生现状,并认为这与摊主或店主有很大的关系(占75.9%),50%的同学说要处理好街道卫生,主要应规范摊主行为使其自觉处理好自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应与交通部门通力合作,加紧道路的扩建,取缔学校内外的“危险杀手”;完善后勤部门,丰富学校内的商品市场;加强校卫队;确保校园安全。同时与社会有关部门合作,整顿卫生安全不合格的小摊和餐馆,确保在就餐的安全。

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5

你们家光线真不好,我家才住2楼,光线都比你家这4楼强。屈飞扬第一次来我家便如此说。唉,刚搬进来时特亮堂,可是两年后,前面这幢楼就拔地而起,光线就这样了。真不知道那幢楼怎么还有人买!

调查

今天正好老师让调查居住环境情况,我就趁放学后的时间,询问了爸爸妈妈和住在一楼的叔叔阿姨。一楼的叔叔阿姨都说前面的楼与我们的楼距离太近了,采光不好,使他们家既阴暗又潮湿。妈妈也说,两楼距离的确太近了,幸亏我们家楼层高是4楼,采光还能凑合,不过通风效果差了点。而且四周绿化面积太小,几乎没有什么花草树木。本来盖那幢楼的地方是要建一个小花坛的,不知怎么就成了高楼了。

分析

现在的开发商只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他人利益;有关部门也有责任,他们监管不严,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开发商提供便利条件;国家也没有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有效政策和规定,搞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买房人自身也有错误,急于求成,生怕房价飞涨,便委曲求全,随便抢购房子,使开发商有机可趁。

建议

环境垃圾的调查报告 篇6

而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询问我们学院的运输垃圾的老伯得知,环境学院每日平均生产八车的垃圾,一车800kg,合计6400kg。赣州市人均垃圾日产生量为1.2公斤,环境学院在校人数1万余人,可知环境学院较多的人有环保意识。我校的垃圾箱安排合理,有正规垃圾箱102个,非正规垃圾箱146个,运用电动三轮车进行运输,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据调查,得知大学生对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关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责任贯彻实施在日常生活中。而且我们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导致平时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落在实处的原因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识的问题。

因此,在大学生群里中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才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调查方法:实地踏勘

1、固体垃圾的含义

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或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通称为固体垃圾。

2、固体垃圾的来源

垃圾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一般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垃圾从场所来分类,分为:宿舍、教学楼及图书馆、食堂和体育馆。

而通过场所的不同及其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归纳出各个场所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别。

宿舍:一次性碗筷、果皮、易拉罐、食品包装袋等

教学楼及图书馆:废弃文具、废纸、食品包装袋、废弃饮料瓶、果皮等

食堂:剩饭剩菜、塑料袋、纸巾等

体育馆:废弃水瓶、饮料瓶、纸巾等

3、垃圾的分类

按照垃圾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1可回收垃圾(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

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3、2不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3、3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随着冬日的北风到处飘舞,特别是悬挂到树枝、建筑物的犄角、石块等处,红黄白绿,随风噼里啪啦的飘舞。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3、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4、固体垃圾的特点

(1)垃圾成分复杂、数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组成以有机物成分(厨余、果皮等)为主,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无机含量、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持续增长。由于目前大学是社会的缩影,生活垃圾已经向城市垃圾发展,其中化学品的含量越来越高,致使这些垃圾被填埋地下数、甚至上1都不降解。

(2)各场所垃圾类别区别明显,但交叉性大。由于里各个场所功能性的差异,垃圾的类别区别较明显,如在教室中一般以废弃的文具用品为主,而食堂则以剩菜剩饭及一次性碗筷为主。但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不规范,导致该出现在食堂中的剩菜剩饭在宿舍中和教室中也大量存在。

(3)垃圾未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处理不合理。中的垃圾筒都未设置分类装置,所有垃圾都投放在一起,导致回收垃圾难度较大。特别是未设置电池回收装置,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4)垃圾堆放点多面广,但也相对集中。由于学生是在整个学校各个角落活动的,所以垃圾也随着活动范围而散布于学校的角角落落。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宿舍、教室和食堂。

(5)垃圾处理方式比较原始,对环境破坏较大。在学校中的垃圾一般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不仅未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充斥在整个中,对学生及教师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5、固体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地表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6、调查结果

(1)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x1:基本不关注;x2:十分关注;x3:偶尔关注;x4:有相关宣传时会关注)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7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 如2010年福建省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件、2011年浙江德清血铅事件、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2013年湖南镉大米风波等, 这些严重的污染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口诛笔伐, 有色金属企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件背后也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企业环境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造成的社会监督缺失, 加剧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忽视, 督促企业尤其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有效促进整个行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多是基于年报进行的, 在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逐年增多的情况下, 仅仅考察年报数据难免以偏概全, 笔者拟对有色金属上市公司2012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及其中的环境信息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

我国于2008年5月正式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首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规范。随后,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促进上市公司重视并改进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应主动披露环境管理信息。2010年9月, 环保部发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征求意见稿) 》, 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 定期披露环境管理信息。此外, 国内很多学者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也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和研究。肖华 (2001) 针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设计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环境问题比较敏感, 但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仅为30%, 因此得出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自利行为, 是企业对公众压力作出的回应。王建明 (2008) 发现外部监管制度压力促进企业环境披露。路晓燕 (2012) 等认为上市公司股权性质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相关,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比起非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沈洪涛 (2012) 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明显的趋同现象和显著的模仿行为。

二、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概况

(一) 样本和数据来源

沪深两市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共有75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 剔除在2013年度刚刚完成重组转型的赤峰黄金、盛和资源、银泰资源3家, 本文选取其余的7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目前, 国内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披露环境信息。样本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来源于巨潮咨询网, 数据采集全部通过手工搜集所得, 相关财务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

(二) 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情况

在所调查的72家样本公司中有25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有7家发布了环境报告, 其中驰宏锌锗、西部矿业、锡业股份、豫光金铅、海亮股份同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通过对104份报告的统计和分析, 发现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披露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环境信息, 而且全部样本公司都有披露, 为了分析方便, 将统计的环境信息内容归纳为41个大项, 并按照一般性环境管理信息、节能环保指标信息和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分成三类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性环境管理信息包括公司环保理念和方针政策、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环保荣誉、环境风险预防和控制等, 主要来自于年报的董事会报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部分, 以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节能环保指标信息主要包括“三废”排放、节能降耗指标等, 主要来自于董事会报告的“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情况”部分以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环境会计核算信息是包含在财务报表中的环境信息, 通过查阅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进行搜集, 如在建工程———环保节能技改项目、管理费用———排污绿化费、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政府补助资金等。

三、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体情况分析

(一) 一般性环境管理信息披露情况

上市公司一般在董事会报告的“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管理层分析与讨论”、“公司的发展前景展望”、“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部分对公司的环保工作进行一般性介绍, 单独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的公司, 会在报告中详细陈述, 基本上以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 见表1。笔者归纳为11个大项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最愿意披露的项目包括“清洁生产审核/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创建/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 (73.61%) 、“环保守法、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是否发生重大环境事故/环保风险提示” (47.22%) 、“环保设施运行” (41.67%) 、“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 (40.28%) 、“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否通过ISO、三标一体认证” (36.11%) 。这种情况基本符合预期, 如果这四个项目的内容都是正面的, 那么串连起来, 基本上可以把这家公司定义为“注重环保工作、积极追求环保成效”的优秀公司, 当然这样讲并不是否定这些信息不重要, 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所做的努力, 很多环保表现良好的公司除了披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对其他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披露。比如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公司治理结构, 积极申报ISO/GB三标一体认证, 提前确定下一年度环保目标和保障措施等。真正让人忧心的是还有更多的一般性环境管理信息, 上市公司进行披露的比例竟然如此之低, 如公司环保理念和方针政策、员工环保培训交流活动披露比例仅为8.33%和12.50%, 说明大部分公司并没有把环保机制作为长效机制, 只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检查或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不惜以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环保投诉和环保整改” (9.72%) 大多数公司未予披露, 不清楚是没有投诉或是因为投诉太多。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进行环保治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零投诉”, 必须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让人民群众远离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水、毒气、废渣。鉴于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属于环保核查的重污染行业, 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必须披露一般性环境管理信息, 不仅让报告使用人了解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也可以促进上市公司自觉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

(二) 节能环保指标信息披露情况

节能环保指标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及节能降耗指标, 其中氨氮化合物和二氧化硫作为较为普遍的排放气体, 笔者将其作为单独项目进行了统计, 见表2。这类信息主要来自于董事会报告的“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情况”部分以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从表2可以看出, 披露最多的指标为“废水排放” (48.61%) 、“综合能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降低” (41.67%) 、“环保投入” (38.89%) , 企业对排放的污染物和资源消耗信息披露的比例相对较高, 数据信息较为全面。但从表2也可看到, 以定量的方式披露节能环保指标信息的公司比例不到20%, 大多数公司还是文字描述或者根本未予披露。对于“三废”排放, 环保部门应该会有监测数据, 公司也应该对生产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控, 这些数据公众都有知情权。

(三) 环境会计核算信息披露情况

企业财务报表中也隐含了比较丰富的环境信息, 可称之为环境会计核算信息, 见表3。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没有对涉及环保的事项进行单独实务操作, 因此在各种财务报表中都没有明显的环保事项信息, 只能通过查阅会计报表附注, 甄别企业环保事项涉及到的会计核算信息。上市公司因环保事项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上都有所体现。经统计, 披露的较多的主要在“应交税费” (65.28%) 、“营业外收入” (65.28%) 、“管理费用” (54.17%) 、“其他非流动负债” (41.67%) 、“在建工程” (37.5%) 等会计科目。

四、结论与建议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开始重视环境信息披露, 全部的样本公司都有环境信息披露, 但显著性、差异性不够明显, 多数公司选择了定性的文字表达, 对共同存在的环保指标数据, 仅有20%不到的公司提供了定量的数据信息。这说明目前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政府主导的自愿性披露办法对企业的约束力明显不足, 企业自愿披露的意识不强。“选择性”披露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 从统计数据上看, 企业更愿意披露难以考证并有助于美化企业形象的信息, 披露环境信息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迎合监管者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趋同和模仿”现象再一次得到验证:“公司认真执行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落实了污染治理减排各项措施, 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经政府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 主要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这样的文字陈述在全部报告中比比皆是。但事实却与报告中的描述相去甚远, 层出不穷的重金属污染事故让人们不得不怀疑环境报告披露的真实性。正如Ronald A (2001) 所说的“自愿披露理论是博弈论的一个特例, 其核心假设为:一个打算进行披露的主体只会披露有利于该主体的信息, 不会披露不利于该主体的信息。”鉴于以上研究结论,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建立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重要补充, 从研究中可以发现, 上市公司缺乏动力去披露强制性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 即使披露了也会选择性的披露有利于自身形象和利益的内容。建议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 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环境信息的口径。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建立一整套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完整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 要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二) 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在发布年报的同时发布年度环境报告

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0]78号) 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 并明确了环境报告书应披露的内容。在选取的72家样本公司中, 有7家公司单独发布了2012年度环境报告书, 通过对每一份环境报告书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研究, 发现其中驰宏锌锗、宏达股份、豫光金铅、海亮股份四份环境报告书的内容比较全面, 符合环保部的规范要求。笔者认为,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在发布年报的同时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在年报环境信息自愿性披露的情况下, 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并不完整, 作为利益相关者、报表使用人有权利了解企业更多、更全面的环保工作情况。

(三) 加快环境会计准则建设, 对涉及环保的事项进行单独核算和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实务操作和环境信息披露都离不开环境会计准则的指导。当务之急, 应当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准则, 并在准则指导下设置环境会计科目体系, 进行环境事项会计核算, 建立环境会计科目明细账。如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 如果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环保设备”二级科目, 则企业的环保设备从购入、折旧、报废或更新都可以清楚地在财务报表上单独列示;而不是像目前只能在“在建工程”科目下看到正在建设的环保项目, 一旦建设完成转成固定资产后, 便杳无音讯, 不知所终。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西安市;大学生;环境态度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201-01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享受越来越便利的生活的同时,生存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需要重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态度是个体对环境问题的一般态度,主要是指“个体对与环境有关的活动、问题所持有的信念、情感、行为意图的综合”(Shultz,Shriver,Tabanico,&Khazia,2004,P31)。Stern和Dietz(1994)的价值观基础理论是关于环境态度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有三种不同的价值目标,分别是自我、他人、生物。对这几种价值目标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分别是利己取向、利他取向、生物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导致三种不同的环境态度:自我中心、他人中心、生物中心。我们这次调查所采用的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刘瑞利,2010)是依据这个价值观基础理论来建立的,量表分三个维度:自我中心、他人中心、生物中心。

本次调查使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来测量陕西师师范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学生的环境态度,目的在于对西安市大学生的环境态度做一个初步了解。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4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50份问卷,共回收446份,回收率99.1%,其中有效问卷392份,剔除极端值(按1%和99%来剔除)后剩余384,有效率86.1%。其中男生184人,女生202人,大一187人,大二124人,大三23人,大四22人,研究生21人,其他年级8人。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刘瑞利编制的“大学生环境态度问卷”为调查工具,采用的是likert5点评分的设置。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处理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环境态度量表总体得分情况。

在自我中心、他人中心、生物中心三个维度的得分以及总问卷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分别是:2.4,4.4,4.42,3.74和0.7,0.48,0.51,0.56。

(二)环境态度的性别差异和民族差异。

男生在他人中心、生物中心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和在总问卷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的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的三个维度以及总分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环境态度的年级差异。

表2 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环境态度方差分析表

注:*p<0.05

分析可知,被试在他人中心和生物中心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在不同年级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被试在自我中心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环境态度的差异。

有关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环境态度量表的得分情况如表8所示。属于独生子女的学生在他人中心维度和生物中心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属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的得分,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属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在自我中心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属于独生子女的学生的得分,且得分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环境态度差异

注:*p<0.05

四、讨论与分析

虽然测出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环境态度得分的差异显著,但是大三和大四的样本量不足30人,属于小样本,并不能很好地代表这两所高校的大三大四学生的环境态度。得分的差异也许是因为样本数目少而导致的。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有差异,说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关心环境问题时,考虑的基础会有所不同。基于个人因素的考虑(比如担心环境污染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非独生子女的环境态度要比独生子女积极,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会想到为环境问题而做出环保行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总的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环境态度的构成却是不一样的。这也许是由于他们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导致的,独生子女的家庭的关注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不同于非独生子女家庭。

从问卷得分来看,这两所高校的学生的整体的环境态度属于较积极的环境态度,在自我中心维度上的得分却显示的是较消极的环境态度,可能是由于教育或生活中受到保护环境宣传的影响,使得其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少有能真正付诸行动的时间和习惯。

五、结论

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学生的总环境态度属于积极的环境态度,在自我中心维度上显示基于个人因素的考虑的环境态度表现为较消极的环境态度。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在总问卷得分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他人中心和生物中心两个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在总问卷得分上也有显著差异,在自我中心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这两所高校的学生不同性别在各个维度和总问卷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Schultz, P.W., Shriver, C., Tabanico , J.J., & Khazian , A .M . (2004). Implicit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Jour 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24 , 31-42.

[2]Stern, P .C., &Dietz, T.(1994).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 al conce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 50 , 65-84

[3]刘瑞利.大学生环境态度问卷编制及特点分析,2010

[4]李新秀.国外环境态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 2010,33(6):1448-1450

有关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9

一、问卷设计思路

开放性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的开放性特点。首先,在物质方面,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才能在其中自主驰骋。在人力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要侧重于学校教学和教师层面,但更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常被剥夺了发展决策、自我监督、注意力调整等技能的机会,这些技能对于优化学习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开放性学习背景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是引导而不是具体指挥,是推动学生努力去做而不是将自己的方法强加于学生。在制度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制度应是弹性化的,知识管理和评定常采用折中的办法,而不是整齐划一,不能对不适合考试形式的人才一棍子打死。据开放性学习环境的的特点、性质,我们将学习环境具体分为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料、人力因素、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多个方面进行设问,具体包括:

1. 学习场所。学习场所是物质环境之一,开放性学习环境是广阔的,不只局限于校园和教室,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实习基地、工厂、公园等。(本问卷题目:1,2,3,4,5,11,14)

2. 学习工具和资料。这两者也从属物质环境,但工具和资料概念的外延有一定交叉性,本试卷试题在这两方面也有重叠,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工具和资料也不局限于传统教具、学具、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它应更具广泛性,象网络、媒体、真实的学习素材、各种说明书等。(本问卷题目:7,8,9,10,12)

3. 人力因素。人力因素包括对学生学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多方面人才,主要有教师、家长、同伴、校外专业人员。(本问卷题目:13,15,16,17,19,22,23,24)

4.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属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课程体系应具多样性、可选择性,要开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本问卷题目:25,27,28)

5. 教学方式。又称教学组织,也从属于制度环境,应是一个灵活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本问卷题目:18,20,21,26)

6. 评价方式。这是直接影响学生态度、情感和自信力的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本问卷题目:29,30)

二、调查问卷

同学们,为了维护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体性,推进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现就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一次基本情况调查,你们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年级(a)高一(b)高二(c)高三

性别(a)男(b)女

请将各选项的代表符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班级是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场所。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2.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求知和交流环境。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3.能从校外生活中吸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4.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完整的校外专题调查研究。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5.城市的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能提供方便的科学学习资源。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7.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方便做实验。

关于社区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0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三班 葛英慧 20093796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人们没有较强的环境意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我在假期期间,对家乡所在小区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二、调查范围:

家所在小区各街道,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四、调查情况

通过对小区各街道的调查,我发现造成小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街道两旁的垃圾箱,不仅影响小区形象,而且造成大气污染,很多垃圾溢出了垃圾箱,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小区的大气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小区的附近有一家木材加工厂,每到冬季吹北风,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充斥着加工木材的异味,使整个小区笼罩在阴影中。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1.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2.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占40%。

3.你将废弃的电池怎样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桶的占17%,无所谓的占53%。

4.你实行垃圾分类吗?

选择实行的占57%,不实行的占43%。

5.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的占37%,不赞成的占20%,无所谓的占43%。

6.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7.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17%,没有的占53%,有其中一项的占30%。

8.你认为环保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少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保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五、结果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主要的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

其次,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垃圾填满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降解,使得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焚烧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再次,政府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未能下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最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保工作的难度。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的垃圾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的废弃,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其次,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他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再次,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的细菌,病毒

等物质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

最后,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的大量黑烟及有毒气体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六、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2.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3.环保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的政策及措施。

4.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5.实行环保奖惩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废气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管制。

6.个人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了解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上一篇:县电力局党风廉政建设试题下一篇:《生命探测仪》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