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来历与传说故事(精选8篇)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人类社会初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广大先民对于神秘的大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这种敬畏思想是人们心中最神圣的主题, 而星辰作为天体的一部分, 也具有神秘莫测的特征。因此, 基于对宇宙天象的观察和想象以及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牛郎织女”的神话才得以产生。
“牵牛”和“织女”是古时人们对于星辰的命名, 文献中最早记载“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便是《诗经·大东》, 短短几句诗歌就将天空中的星辰人格化, 构造出了“织女、银河、牵牛”这三个意象, 为“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提供了基本要素。
至西汉时期,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人格化已由萌芽阶段逐渐走向雏形期, 人们开始将虚无飘渺的星象神话融注于现实生活中。到东汉末期, “牵牛”“织女”这两位人物便成为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写成于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诗人以女性的视角切入, 描述了与牛郎被迫分隔在河汉两侧难以相见的痛苦。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 牛郎织女由最初毫无关联的两个星辰逐渐走向融合, 开始形成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传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该神话传说的形成期, 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牛郎织女”故事的成熟思想和大体框架, 曹丕、傅玄和曹植的等人的诗赋中均对其寄予了想象的元素, 使之成为相对完整的爱情故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引南朝梁殷芸的《小说》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 天帝之子也, 年年机杼劳役, 织成云锦天衣, 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 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纴, 天帝怒, 责令归河东, 但使一年一度会。”此时, 该传说的主要人物、情节发展与最终结局都已经形成。六朝时代男子仙女的主题在这一故事中得到更为鲜明的展现, 同时孝子董永的故事也推波助澜, 并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互交融。
唐宋时期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将“牛郎织女”的传说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俗生活之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该故事被古代诗文频繁引用。可见唐宋之际“牛郎织女”的传说已与七夕节完全融合, 依托于文人笔墨之下, 其文化内涵也逐渐提升。至元明清时期, “牛郎织女”传说才有了和如今流传相一致的比较完整地故事。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由最初的星辰崇拜到至今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 并在每个时期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体现了华夏五千年深远持久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七夕节俗的演变与“牛郎织女”传说的相互渗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七”是一个神秘的数字, 对于“七”这个数字的崇拜最早来源于北斗七星“明令时序、授以农事”的星辰崇拜。因此, 古人更是不愿错过七月七日这两个阳数相连的好日子, 于是在这一日里, 流传着很多中国传统习俗, 包括制药、曝衣、晒经书、乞巧、降神迎神、祈求平安、祈祷驱鬼辟邪和农业丰收等, 但均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毫无关联。
随着朝代的更迭, 这些习俗逐渐趋于淡化, 唯独乞巧这一七夕重头戏愈演愈烈, 不断推陈出新。刘歆的《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这是西汉妇女穿针乞巧的例子, 此时这一习俗仅仅是出于对织女星的崇拜, 祈求妇女能够像织女那样穿针引线, 宜其家事, 并未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联, 而它们真正的交汇融合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 现实的悲惨遭遇激发了他们内心渴求生活安定平稳的希冀, 恰巧在这一时期, “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已经成型, 只是每年相见的日子没有确定, 于是人们开始将七月七日这一拥有丰富多彩习俗的节日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相互关联, 产生了西晋初在傅玄《拟〈天问〉》中“七月七日, 牵牛织女会天河”的说法。周处《风土记》“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桥”的记载则是为“牛郎织女”于七夕这一天在银河相见提供合理的条件, 使这一传说不再显得空洞无凭借。人们凭借大胆的想象, 将这些毫不关联的元素集结在一起, 融入到“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 使之成为一个拥有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的完美无瑕的爱情故事。因为融注了太多人们的思想感情, 所以老百姓们对于这一传说高度重视, 并且将自己的心愿融入到了该传说和节俗当中, 希望通过乞巧的形式得以实现。
到了唐宋时期, 人们更加重视七夕节俗, 活动之盛令人咋舌。同时文人们也竞相出台, 开始通过描写七夕与“牛郎织女”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见,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与七夕节俗已经不单单只是下层普通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 同样也是文人士大夫和上层社会所关注的话题, 足以见得其对于人民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元明清时期, 七夕习俗已经遍布全国,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 水面生膜, 绣针投之则浮, 则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形者,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形者, 谓乞得巧。”在此值得一说的是甘肃西和县的乞巧活动, 包括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阶段, 赵逵夫先生在《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的文章中已有详细的说明, 不再赘述。
旧时的《乞巧歌》唱到:“乞手巧, 乞容貌, 乞心通, 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姐妹千万年。”从这些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七夕乞巧所“乞”的内容逐渐宽泛, 既包含了女性对于智慧和美的追求, 也传达出了中国文化中儒家“仁、礼、孝、大团圆”的思想, 这正是“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交融中更深层次的内涵意蕴。
三、“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的深层关系
纵观“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牵牛”“织女”的星辰崇拜当中, 包含着先秦时期“男耕女织”的传统思想, 他们的故事, 正是落脚于当时社会的封建统治和礼教势力破坏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不断充实这个带着悲剧性质的故事, 丰富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将他们二人作为勤劳善良, 忠于爱情的典范, 经久不衰地传颂, 并赋予了该传说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使其具有现实性的同时, 又具备了社会意义。
七月七日作为岁时性的节日, 最初是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毫无关联, 然而在他们各自演化的过程中逐渐碰撞, 相互交融, 最终人们淡化了七月初七原本存在的习俗, 唯独将乞巧延续下来, 与“牛郎织女”的传说交杂在一起, 并逐渐扩充其内涵与形式, 形成了如今的固定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的交融存在着历史必然性的特征。首先是两者的最早起源都是源于星辰崇拜;其次, 两者的交融有着巧合性和互补性。“牛郎织女”传说在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不完整的特征, 表现在时间的不确定, 虽然人们流传的是一年一次相会, 却没有具体指明在哪一天, 因此, 该传说需要寻找一个能够依托的时间使之不再空洞无依据。恰巧七月七日是古人心目中相当吉庆的日子, 它的“乞巧”习俗中的“穿针引线”与“织女”的纺织工作有着相似之处, 为了使这一节日能够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以它将“牛郎织女”的传说融入到七夕节俗当中, 各补所缺, 从而达到共同发展演变的最佳效果。这不单单是一种巧合, 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将有相似互补性质的文化与习俗相互交融, 使文化民俗化, 民俗文化性。当然这一切的发生也离不开古代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加之文人们敏感的情绪推波助澜, 在他们充满浪漫色彩描述中,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的联系更加紧密, 最终被人们世代传说,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 在七月七日最初的习俗中, 就已经有乞巧的节俗, 女子祈求得到穿针、结线、织布之技术, 能在家中、社会中得到尊重, 求得生活的安乐。在传承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了这一习俗与“织女”纺织有相似, 才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并不断扩充乞巧的愿望, 并不是很多学者所认为的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才产生七夕乞巧习俗的观点。
综上,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七夕节俗能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精神文化依据, 七夕节俗因为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内核而具有继承和弘扬的价值与意蕴。同时七夕节俗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能够广为流传不至于虚无飘渺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七夕节所举行的各种活动来寄托自己虔诚求得幸福的心意和获得各种技巧的诚意。这种形式也是对中国传统观念中女性美的提倡, 而织女作为这段民间文化的主角, 其身上所流露出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专一坚贞的美好品质, 也是中国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人们通过七夕节俗的形式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弘扬正是两者相互交融所展现的最高层次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屈育德.神话·传说·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2]王爱科.牵牛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的起源[D].青岛大学, 2007.
[3]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4]刘学智, 李路兵.七夕文化源流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6:57-62.
春节的传说一:驱赶年兽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春节的传说二: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春节的传说三: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帮忙探查。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远古时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场灾难。夏无雨,春无风,秋无艳阳,淫雨满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庄稼无法种,田荒地芜,人畜遭疫,人类面临灭顶之灾。那个被人们称为帕雅晚的人,见到如此光景,决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禀告天王英达提拉。他以4块木板作成翅膀,腾空而起,冲入天庭,将人间遇到的灾难报告了天王英达提拉。英达提拉调查得知是负责掌管风、雷、电、雨、晴、阴的天神捧玛点达拉乍无视捧玛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规,凭借广大神通,蓄意作乱。而这个捧玛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天神均对他无可奈何。为惩处这个乱施淫威的天神,英达提拉装扮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到捧玛点达拉乍家里去,被捧玛点达拉乍长期禁闭在深宫中的7位女儿,对这位英俊伙子一见钟情。7位女儿决心大义灭亲,拯救人类。面对娇女,捧玛点达拉乍终于吐露了秘密,最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赛宰”(“弓”为弓、“赛”为弦,“宰”为心,意为“心弦弓”)。姑娘们探得秘密之后,将自己的父亲灌得酩酊大醉,乘机剪下他的一撮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他们刚把弓弦对准捧玛点达拉乍的脖子,他的头颅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玛点达拉乍的头是只魔头,落地喷头,火势冲天。7位女儿扑向头颅抱于怀中,魔火顿灭。为扑灭魔火,7位姑娘只好将魔头抱在怀中,不断轮换,直到头颅腐烂。姐妹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一次水冲洗身上污迹,消除遗臭。捧玛点达拉乍死后,树鲁巴的麻哈捧重修历法,执掌风雨,使人间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修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历法的六月作为辞旧迎新的年节。人们在欢度新年时,相互泼水,以此纪忘那7位大义灭亲的善良姑娘,并寓驱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传至今。
据民俗专家考证,千古神话“牛郎织女”演绎所在地作出最新论证,即山西省的和顺县与河北省邢台县接壤一带的天河山。天河山被授予“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和“中国‘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荣誉称号。景区保存有大量牛郎织女生活遗迹,主要有天河梁、织女洗澡的南天池、鹊桥、清溪沟、瑶池(锅穴)、以牛郎命名的二郎峡、牛郎峪、牛郎庄、织女庙以及世代流传的民间口头传说等。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濉?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汉江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又名爱情节。
七夕情人节的传统美食
1、索饼
吃索饼是古代的人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
2、饺子
在很多的地方都是在七夕节的时候吃饺子的,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里面放入一枚铜钱、一根线和一个红枣,如果是吃的时候可以吃到钱的话就是非常的有福气的。
3、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
4、巧果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是七夕节必备的点心,谚语说:七夕吃巧果,能使人巧。
5、巧酥
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个别地区一直流传到现在。
七夕古诗词
1、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2、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3、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意》
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7、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古诗十九首之一》
10、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11、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2、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13、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5、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晏几道《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17、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璞《七夕》
18、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19、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0、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七夕节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鹊桥相会的传说密切相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千古流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小说之一,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版本如下:
牛郎是一个命运凄苦的放牛娃,因爹娘早逝而随兄嫂生活。心狠的哥嫂不但对其百般虐待,最后还为了独霸家产把他赶出家门,只分给他一头老牛。然而,哥嫂没有想到的是,这头老牛竟然是被贬下凡间的灰牛大仙,它不仅能说人话,还知道天上仙女下凡沐浴的时间和地点。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趁仙女沐浴时抱走了一位仙女的衣裳——这位仙女乃是天上专司织锦的织女。失去衣裳的织女无法按时回到天庭,又被牛郎的真情打动,于是留在凡间,与忠厚老实的牛郎结为佳偶。婚后,织女教会了乡亲们养蚕抽丝织绸缎,还为牛郎育下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很幸福。那头老牛在死前,叮嘱牛郎剥下它的牛皮,悉心保存,以备日后之用。
织女私自下凡与牛郎结合一事,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遣天兵天将下凡,将织女强行带走。情急之中,牛郎记起老牛临终的嘱咐,急忙披上牛皮,挑上一对儿女乘风追随。牛皮发挥着神力,眼见就要追上织女一行,王母娘娘却拔下了头上的玉簪当空一划,顷刻之间,在牛郎的眼前就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银河,将他和织女分开。但痴情的牛郎不忍离去,他带着儿女苦苦守候在河边,而隔河相望的织女也终日哭泣,再也织不出美丽的云锦。
时间长了,王母娘娘也被织女和牛郎的真情所动,许可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每到这天晚上,人间的喜鹊都会飞往天上,在银河之上架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就靠这座鹊桥共赴佳期。相传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在人间是看不到一只喜鹊的。而在黎明之前,喜鹊们必须飞走,牛郎织女也得赶在鹊桥消失之前匆匆话别,回到银河的两边。
七夕的传统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七夕节习俗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而对于七夕有下面几种习俗:
1. 乞巧活动。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2.拜织女。在七夕的夜晚,如果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有在瓶子里插上鲜花和束红纸,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就可以向织女星默祷,默念自己的心事。拜织女的少女们都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
3.染指甲。说到七夕染指甲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而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就是染指甲,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中秋节”这个词在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但是那时候中秋节还没有成为正式的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从古至今,中秋节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习俗,比如吃月饼、祭月赏月、猜月谜、燃灯、舞火龙、玩兔儿爷、对对子、堆宝塔等。
民俗专家表示,中秋节的习俗虽然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中国风俗辞典》讲过一个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厨师制作彩色圆饼,让大家食之,以庆祝手下大将军李靖北征取得的胜利,而李靖则先捧圆饼祭拜明月,并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圆饼,就变成了一个习俗,而后的唐明皇宠妃杨贵妃则把“胡饼”更名为“月饼”。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叶等各种花色的月饼。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清代以后,月饼的制作更加讲究,无论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后来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旧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满幸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一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还有一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另有一说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汉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腊八粥材料展示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关于腊八节的谚语有什么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所以称中秋,所以这是中秋节的来历素因之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日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一说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播种时祭土地神,祈求丰收——叫“春祈”(春祀);八月中旬稻子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叫“秋报”(秋祀)。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我国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嫦娥奔月这一传说上。
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上就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西汉名籍《淮南子·览冥篇》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就直奔月亮而去,但只身独往,难免冷清。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大概是为了惩罚嫦娥的私奔,在其专著《灵宪》中说,超群绝世的嫦娥到了月亮就变成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并被罚在月宫中捣药。
但是,蟾蜍的丑恶形象和美丽的月亮毕竟难以协调,在民间,人们慢慢地为奔月的嫦娥恢复了原来的玉貌仙姿。六朝以后,嫦娥又变成了美女,孤栖月宫,非常寂寞。
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赏月改为祭月,盼嫦娥回归人间。为使她在月宫不感寂寞,人们又逐渐创造了月中有白兔和桂树的故事,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进一步演绎出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500丈,玉帝令西河仙人吴刚伐桂,可桂树有特异功能,随砍随合,所以,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到了宋代,中秋节习染成风,赏月、玩月更加热闹、普遍。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京师祭月,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在夜半之时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蟾宫折桂,喻科场得意)……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两三千年,添枝加叶,越来越完整、完美,它揭示了月宫之谜,包容着人类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同时也反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强烈愿望。
中秋的诗句
月亮,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虽然不是中秋诗词,但集中运用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人物,抒写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颂。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飓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你看,当烈士的忠魂上天,月中仙人吴刚赶忙捧出桂花酒慰问,寂寞的嫦娥舒展长袖跳起欢迎的舞蹈,引得月宫仙女翩翩起舞,以至于“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场面浩大,感人至深。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日: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杭州西湖水月亭有一副佳联云: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像力。
重庆巫峡瑶台山上有一副妙联这样写道: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有联云: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上的对联也颇有趣: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七夕节来历与传说故事】推荐阅读:
七夕节的传说有哪些09-10
七夕节的习俗与由来06-17
与七夕节有关的诗词07-11
庆祝七夕节作文:七夕节的习俗10-02
七夕节爱情短信 七夕给女朋友的话09-16
浪漫七夕节对联07-22
小学七夕节作文10-07
七夕节的起源习俗06-28
七夕节是几月09-08
七夕节活动主题口号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