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精选5篇)
按照决算管理的相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负责制定全州经济作物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发示范推广、成果鉴定,指导农业科研、教育工作。
(3)积极配合农口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德宏州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
(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协调并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5)提供经济作物技术、信息服务。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经济作物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2015年我站按照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2015年全州咖啡计划新植面积5000亩,低产园改造5000亩,由于咖啡价格下滑,2015年没有新植面积,完成低产园改造5000余亩。二是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对生物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要求,2015年全州柠檬计划种植面积3000亩,目前完成新植2929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97.63%。全州柠檬累计
种植面积4.8万亩,主要在瑞丽种植。投产面积0.76万亩,总产0.46万吨,平均单产600公斤,总产值1818万元。三是今年由于橡胶价格下滑,割胶收入偏低,开割面积减少,2015年全州民营橡胶累计总面积16.62万亩,开割面积7.01万亩,累计产量5000吨,总产值5302万元。
2、热带、亚热带水果产业推进情况
2015年全州水果种植总面积19.53万亩,预计总产量11.17万吨,预计总产值2.94亿元,面积超过1万亩的水果品种分别是:柑橘种植面积9.16万亩,产量0.85万吨,桃种植面积 1.87万亩,产量5.08吨,香蕉种植面积4.46万亩,产量5.08万吨,西瓜种植面积3.25万亩,产量5.01万吨。今年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因此2015年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均比去年下滑2.5%、26.95%、15.52%。
3、项目的申报、管理及开展情况
2015年,我站加大了对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力度,通过积极努力全年共申请到省、州科技项目6个。为确保下达的项目在实施后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我站加强了对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
(1)、实施德宏州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德财发[2014]8号)下达的《德宏州1000亩烟后甜玉米套种蔬菜州级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在陇川县户撒乡建设烟后甜玉米套种蔬菜技术示范推广基地1056亩,示范带动全乡甜玉米种植6300余亩。同时开展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5亩,引进甜玉米新品种2个品系共8个品种进行试验。表现最好的是:双色先密和HL—010品种产量均在1.3吨以上。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60亩,亩产达1400公斤,较非项目区亩增产600公斤,亩增收840元。开展技术培训4期,培训人员556人次。项目于2015年6月15日通过专家组的检查验收。
(2)、实施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下达的《德宏州2015 年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项目,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完成咖啡天牛虫害、橡胶白粉病发生情况的访问和调查,收集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在芒市、瑞丽选择咖啡套种橡胶的地块,建立了咖啡、橡胶病虫害监测点2个,调查橡胶植株的总叶数、发病叶数、有虫叶数、病害级数;咖啡虫口数、发病株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百叶虫口数。同时还开展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观察,每月20号到芒市红木园采取10株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危害的咖啡病株进行观察,目前已采病株17批共170份。通过监测与预报对指导生产效果明显,农户能较好地根据测报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药物使用的同时,有效减轻工人防病劳动强度,还对本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3)、实施云南省财政厅下达的《新资源食品辣木大棚蔬菜栽培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已实施完成:(1)新建可移动钢架大棚30亩(占地),棚数69个,13770平米,开展辣木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30亩,目前已完成整地30亩,育苗1.5万株,直播6亩。开展辣木栽培技术培训2期,培训人员115人次。
(4)、实施德宏州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达的《德宏州2015年100亩白花油茶种植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完成计
划任务的100%,其中:在陇川县户撒乡隆光村委会实施完成116亩白花油茶种植示范,推广白花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白花油茶无公害生产技术;白花油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人员304人次。
(5)、实施德宏州科技局下达的《瑞丽市大等喊农业科技服务》项目,项目实施时间:2015年5月—2016年6月,计划引种种植美国山核桃10株、美国无籽石榴20株;建设砂糖桔栽培种植示范区3亩,并且开展技术培训4场次,分别是砂糖桔种植技术培训、砂糖桔中耕管理、砂糖桔病虫害防治技术、砂糖桔套袋技术及采后管理等。培训人员4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余份;建设柚子栽培种植示范区1亩,带动农户种植30亩。目前项目正有序开展。
(6)、实施德宏州科技局下达的《辣木大棚蔬菜栽培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实施时间:2015年5月—2016年6月,目前已实施完成:在芒市风平镇芒别村委会新光村民小组新建辣木大棚蔬菜栽培示范6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20%;在芒市风平镇芒别村委会新光村民小组设立辣木技术服务点,帮助辣木种植户解决辣木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辣木种植户提供技术咨询。根据辣木栽培管理要求开展辣木种植技术培训2期,培训203人次,完成计划任务的101.5%。
4、其它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好“三农”服务和送技术下乡工作。2015年累计接待来访果农500余人次,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二是抓好优良品种繁育、示范推广工作。全年累计培育各种果苗14622株,为全
州良种种植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抓好花圃示范推广工作。全年累计培育苗木65000余株。四是抓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年累计召开咖啡、橡胶、辣木、蔬菜等各种经济作物技术培训会18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
二、部门基本情况
本单位现有编制18人,实际在岗职工17人,财政全供养17人男性7人,女性10人,其中专技人员15人,管理人员2人,工勤1人;离退休人员12人,其中退休7人,提前退休5人。在编实有车辆2辆。
三、部门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本单位决算总收入366.0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60.04万元,占总收入的98%;其他收入6万元,占总收
入的2%。
收支总表部门决算总支出347.15万元,其中:基本支
总收入总支出347.15,49%366.04,51%出218.82万元,占总支出的63%;项目支出128.33万元,占总支出的37%。
基本支出218.8万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19.9,9%189.9,91%2015年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
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5
转的日常支出218.8万元。与
上年对比增加69.1万元,原因分析:人员工资增加,经费开支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98.9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1%;办公经费、印刷费、水电费、汽燃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19.9占基本支出的9%。
(二)项目支项目支出128.33万元0.08, 0%6.89, 5%0.83, 1%0.95, 1%0.07, 0%1, 1%0.8, 1%0.25, 0%0.02, 0%5, 4%9, 14%6.02, 5%0.46, 0%87.48, 68%出情况。201
5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咨询费劳务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设备购置租赁费公务接待费专用燃料费年用于保障本单位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28.33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6.42万元,原因分析:由于本经济作物项目增加,故项目经费开支增加。具体项目开支包括:办公费0.83万元、印刷费0.08万元、差旅费6.89万元、培训费6.02万元、专用材料费87.48万元、咨询费0.46万元、劳务费18.49万元、维修(护)费5万元、会议费0.2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02万元、办公设备购置0.95万元、租赁费1万元、公务接待费0.07万元、专用燃料费0.8万元,合计128.33万元。开展工作情况,严格按照上报的实施方案和批复组织实施项目,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5年部门一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31.37万元9.88, 3%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31.37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95%。与上年对比增加71.93万元, 原因分析由于本人员工22.93,7%72.61,22%225.96,68%资增加,实施项目过多,故支出增加。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科学技术支出22.93万元,主要用于商品服务支出22.93万元;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61万元,主要用于退休费72.61万元;
(三)农林水事务支出225.96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114.24万元,商品服务支出108.55万元,办公设备购置0.95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25万元、生活补助1.97万元;
(四)住房保障支出9.88万元,主要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住房公积金9.88万元。
五、“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德宏州经作站201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2.6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46万元。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减少2.59万元,主要原因是2015年以来,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厉行节约,节省开支,减少公务接待及公务用车,故三公经费较去年有所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本单位2015年未因公出国(境)。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本单位未购置公务用车,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2万元。运行维护费2.2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2.2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5年本单位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9批次,43人,公务接待费开支0.46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0.36万元,主要用于接待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上下级单位公务活动产生的费用。
德宏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一、德宏州2008~2012年间整体发展及经济运行概况
第一, 2008年, 全州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99.64亿元, 至2012年末, 德宏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GDP) 201.50亿元, 较2008年增长102.2%, 年均增长率为18.2%;2008年全州人均GDP为8408.44元, 到2012年末, 人均GDP增长为16315.79元, 增长94.04%, 年均增幅为17.84%;下列图表反映了近5年全州GDP总值及人均GDP发展及同比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第二, 2008年全州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29.5亿元, 28.12亿元和42.0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29.6%, 28.2%和42.2%;至2012年末, 全州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57.66亿元, 67.48亿元和76.36亿元, 占GDP比重分别为28.62%, 33.48%和37.90%, 第二产业比重较五年前增加5%以上, 第一、三产业产值占比较2008年均略有减少, 产业结构在逐步调整。如下图二、三所示:
二、德宏州2008~2012年间支付系统的发展情况
(一) 2008~2012年间支付系统及结算工具发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五年, 不仅是德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全辖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是随着第一代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系统 (ABS) 的上线以及大、小额支付系统,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央银行电子对账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及网上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等的相继推广运行,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联行时期账务处理的不便性, 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 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 为全州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二是五年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金交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 截至2012年末, 全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卡总发卡量突破200万张, 人均持卡量超过1.5张。另外, 2010年央行适时推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服务, 即“超级网银”, 使得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支付工具得到迅猛发展, 加上人们越来越习惯互联网, 第三方支付工具在当地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是根据上级行要求, 近年德宏州人民银行在做好各项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同时, 从未间断向广大群众普及支付系统相关知识, 每年坚持组织开展各种支付系统主题宣传活动, 包括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支付系统校园专题讲座、到少数民族村寨讲解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银行卡知识、在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广场分发支付系统宣传资料以及对商户的上门走访等, 这些形式各异的宣传手段有力地推动着支付结算知识的普及,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全州人民的支付观念, 为进一步增加非现金交易比例夯实了基础。
(二) 制约当地支付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是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布局不充分, 影响支付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德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山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9%, 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后, 目前全州范围内大部分山区乡镇均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驻扎, 甚至有少数乡镇仍未设立任何金融服务网点, 各家银行都把好的设施和资源集中在城区, 支付结算中心也越来越远离农村, 更不用说将优秀的科技人才以及新的硬件设施配备到农村网点, 这严重阻碍了支付系统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广。
二是虽然人民银行坚持不懈的进行着支付系统宣传, 其效果却难言理想。究其原因, 一方面宣传资料中专业术语较多, 对于金融专业知识了解少的老百姓来说较难理解, 另一方面宣传频率不高, 期限较短, 一般为一年进行一次集中宣传, 导致广大群众对方便快捷的各种现代化支付系统了解不多, 这也影响了支付体系的进一步推广。
三是农户群体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低, 现金交易习惯较难改变。部分农村居民, 尤其是年纪稍长者持有一种观点, 认为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银行卡在他们心目当中显得并不那么安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在农民享有的各项财政补贴, 如:种粮直补、义务教育补贴、农资及农具补贴等, 农民更愿意接受现金结算, 即使发放存折, 也是领取后立即兑现。同时, 新闻媒体对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工具诈骗行为的频频报道, 也加重了他们对银行卡使用的不安全感。由于农村地区群众受教育水平较低, 观念较保守, 其对非现金交易工具的接受能力较弱, 加之操作流程不熟悉, 主观上并不愿意用非现金方式进行结算。
四是农村地区相对较差的信用环境, 并不能满足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发展需要。目前, 在欠发达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整体评价仍然较低, 社会整体诚信建设氛围不够浓厚, 导致其信用环境与支付系统发展的需要不匹配。
三、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清算量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
笔者以2008~2012年间德宏州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清算量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为样本,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值分别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 即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 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度, 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单位:亿元
(一) 大额支付系统资金年清算量与GDP的关系
设其相关系数为R, 大额支付系统年清算量为自变量Yi, GDP为因变量Xi;分别设这两个变量的均值分别为X軓, Y軓。
根据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
可得, R=0.9972;另据表二中数据, 利用Excel软件作散点图得:
由上图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具有高度正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可以得出, 德宏州200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Xi与大额支付系统年清算量Yi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高;德宏州大额支付系统清算量的变化对GDP的变化影响较为显著。
(二) 小额支付系统资金年清算量与GDP的关系
设其相关系数为r, 大额支付系统年清算量为自变量Yi, GDP为因变量Xi;分别设这两个变量的均值分别为x軍, y軍;根据上述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1) , 计算可得相关系数r=0.8581;另, 据表二中数据, 利用Excel软件作散点图, 得:
由图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可以得出, 德宏州200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Xi与小额支付系统年清算量Yi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德宏州小额支付系统清算量的变化对GDP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 结论
综上所述, 德宏州大、小额支付资金清算量对全州GDP的影响较为显著, 尤其是大额资金清算量与GDP的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接近完全正相关值1。
支付清算资金的增减变化量直接影响着全州GDP的变化, 也就是说, 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清算量的多少可以看作是反映德宏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晴雨表。可见, 进一步规范完善支付体系对辖区经济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对加快推进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现代化支付系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愈加紧密, 拥有一个资金安全流动的高效支付体系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如何更好地建设推广支付系统, 让现代化支付系统更好地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便成为了政策制定、执行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下面结合上述分析就基层人民银行如何加快推广本地区现代化支付系统, 以期更好地为边疆经济做出贡献提几点建议。
(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进一步推广夯实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征信体系, 建立信用考核制度, 定期组织辖内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培训, 不遗余力地宣传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鼓励其在日常交易中尽量不使用现金结算, 让广大企业了解非现金支付工具安全、高效的特点;二是规范个人信用行为, 针对辖区农户较多, 信用信息采集不完善等特点, 科学、合理地重新整合原有农户信用指标, 调整指标权重, 建立简明实用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级系统;三是加大征信知识的社会宣传频率和力度, 尤其是对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征信知识培训, 让每一位金融业者对征信知识都了然于心, 都可以走上街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社会大众宣讲征信知识, 这样既提高了宣传效率, 又可达到“一传十, 十传百”的目的。
(二) 提高各新兴支付系统的使用效率, 为全面改善支付环境提供保障
自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以后, 人民银行相继建成全国支票影像交换、境内外币支付、电子商业汇票以及网银跨行清算等系统, 这些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成推广, 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选择, 然而, 受传统观念及社会诚信度不高的影响, 其中一些支付系统的推广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收效甚微, 如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建成近六年来, 使用普及率依然不高。因此, 一是在支付系统宣传中找准重难点, 侧重宣传使用率低、社会认知度不够的支付子系统;二是联合政府有关部门, 对非现金结算工具使用率高的企业, 尽快研究出台短期财政、税务相关优惠政策, 予以鼓励;三是建议降低商业银行各种支付系统业务收费标准, 降低部分费用的费率, 以支持地方支付系统业务的发展;四是加强科技部门支持力量, 保证各类支付系统运行通畅, 使广大用户真正感受到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安全、快捷与高效。
(三) 大胆创新, 转变支付系统宣传方式, 为打开支付结算新局面提供坚强后盾
一是努力实现支付系统宣传常态化。毋庸置疑, 人民银行每年牵头举行的支付系统宣传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飞速发展的支付结算业务仍不匹配, 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将支付系统宣传工作重视起来, 必要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在宣传频率与质量方面,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真正实现支付系统宣传常态化;二是尽快实现支付系统宣传专业化。“专业化”的宣传是十分要紧的, 如何建设一支专业化宣传队伍更是棘手的问题, 基层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门应加大对宣讲员的专业化培训, 使其不仅“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应明白宣传不应只是发发资料这么简单, 更要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为社会大众解惑;另一方面, “专业化”的宣传体现在时时刻刻, 进一步完善窗口服务, 不仅是办理好日常业务, 也应承担为社会大众答疑的职责, 真正体现基层人民银行搞好金融服务的宗旨。
(四) 着力拓展支付系统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 为实现辖区结算体系均衡发展而努力
一是加大农村地区支付系统设施建设, 建议人民银行采取一些优惠政策, 如简化机构审批程序、利率差别对待等, 鼓励各商业银行到农村去开辟新市场, 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二是建议商业银行针对使用人群特点, 研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 并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农村进行推广;对于已经建成的村级“金融服务点”应建立一整套备案机制并定期开展对“金融服务点”人员的培训辅导;三是与城市相比, 农村地区第三方支付工具使用率较低, 应大力向农村地区推广网上支付, 手机银行等现代化支付工具, 在更大范围内带动这些便利支付工具的使用;四是加大自助支付工具向农村偏远地区辐射力度, 利用多渠道将自助支付设备推向农村地区, 从而实现支付结算工具推广的目的。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支付系统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所显现出来的强正相关关系愈发明显, 本文对欠发达地区——德宏州2008年至2013年的支付系统和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化, 进而提升人们对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摘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体现。只有技术人员懂技术,推广技术,农业生产者使用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最大化的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意见
根据省农委与省农技推广站农情监测调查,今年我省农作物整体长势良好。由于玉米播种期雨水充沛,土壤墒情较好,播后温度回升较快,对生长发育较为有利,玉米长势总体好于往年;水稻插秧期比去年稍早,温湿度适宜,总体长势良好;大豆播后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降水,对出苗略有影响,但后期温度上升,整体长势与往年基本持平。为加强全省主要农作物中期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玉米田间管理意见
1.中耕追肥:由于全省大部分地区前期降水较多,玉米进入拔节期后可适当提早进行中耕追肥,将追肥施入根侧耕层,施肥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耕层较浅的地块要结合深松进行追肥,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
2.节水灌溉:西部地区应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遇持续干旱,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3.加强病虫害防治:各地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发生危害地块尽早进行田间防治。
(1)玉米粘虫防治:6月中旬后,加强田间调查,如田间百株虫口达50头以上时,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Bt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建议使用高杆喷雾机进行统防统治。
(2)玉米螟防治:6月末至7月初,依据虫情测报确定时间释放赤眼蜂防治。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投撒白僵菌颗粒剂,将幼虫消灭在三龄前。
(3)玉米大斑病:提倡适期早用药,可在发病初期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对水喷雾。
二、水稻田间管理意见
(一)加强水分管理,合理施肥
(1)水分管理。分蘖初期至盛期,建议以“浅湿间歇,浅灌为主”,即灌一次3厘米左右的浅水,等到水层自然落干至田面无水时再灌第二次水。分蘖末期建议“浅、湿、干”交潜进行,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当有效分蘖终止时应适当晒田,抑制无效分蘖。孕穗开花期保持3厘米浅水层,遇17度以下低温时深灌20厘米以上“护苗保胎”。
(2)合理施肥。以养根保叶,提高成熟度,促进粒饱粒大,防止空秕粒为原则,以“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控制无效蘖”为主,根据植株田间长势确定分蘖肥及穗肥施用时期及用量。
适时施分蘖肥。对于秧苗素质弱、缓苗慢、根系少而小的秧苗适量施入分蘖肥,对于秧苗壮、返青快、长势良好的秧苗,减施或不施分蘖肥,可将氮肥后移。
注重穗肥的施入。在抽穗前20天,每公顷施纯氮50~60公斤、氧化钾35公斤。出穗后,观察叶片变化,如叶片颜色变淡,追施粒肥,每公顷施纯氮17.5公斤。粒肥中的氮肥宜用碳酸氢铵,如用尿素,需提前一周施用。
(二)病虫草害的防治
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利用并保护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进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进行化学防治。
(1)潜叶蝇:多在6月上旬开始发生,中旬为为害盛期。主要食取水稻叶肉,被害的稻叶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条纹。防治方法:在潜叶蝇卵孵化盛期,用18%杀虫双水剂撒滴,撒滴前田内蓄水3~5厘米,撒后保水5~7天,或用25%噻虫嗪悬浮剂喷雾。
(2)负泥虫:多在6月中旬发生,下旬至7月下旬为盛期。以食叶片为生,被害的叶片成不规则的白点。防治方法:可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叶片上的幼虫轻轻扫落水中,连续3~4次就可以。也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单混配进行化学防治。
(3)稻水象甲:多在5月末发生,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取食上表皮和叶肉,留下下表皮,在叶表面留下长短不等的白长条斑。幼虫在根内或根上取食,蛀食根系。移栽后发现稻水象甲为害时,可用三唑磷、醚菊酯、氯虫?噻虫嗪进行防治。
(4)二化螟:多在6月末7月初发生,中旬为盛期。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可在二化螟卵孵化前和孵化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32000IU/mg),10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于卵孵化高峰期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可在二化螟成虫期设置诱捕器诱杀。
(5)稻瘟病: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用40%稻瘟灵乳油、三环唑可湿粉、乙蒜素、井冈霉素等喷雾。防治叶瘟用药适期是发病初期施药,施药7天后视病情发展情况酌情再喷一次;防治穗瘟用药适期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在用药剂防治时,注意采用多种药剂混配或轮换使用原则,防止长期单一用同一种药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
(6)草害防除。水稻本田6月份以后以防稗草、阔叶草、莎草科杂草及水生杂草为主。对于种植年份不同的稻田,生长的杂草种类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防除技术、防除方式及防除药剂。
(三)除草剂药害的防治措施
避免除草剂因误用、过量使用、使用时期不当等因素而产生药害。为预防药害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稻田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二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调节好用药量和用水量;三是正确掌握用药适期;四是准备并清洗好喷雾器械,均匀喷雾。对于发生药害的地块,建议多次排灌冲洗,然后用生物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腐植酸类叶面肥等进行处理,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根系发育。
三、大豆田间管理意见
1.中耕除草:在大豆初花期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拿起大垄。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培土不超过第一片复叶。
2.适时灌溉: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进行浇灌,浇灌方法以喷灌为宜。
3.大豆蚜虫防治:发现蚜虫点片为害时,可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喷雾,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喷雾防治。
4.大豆食心虫防治:在大豆食心虫田间成虫量较大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喷雾。
1、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服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心工作, 在统筹粮油作物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围绕“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油料生产目标, 积极推进“科教推、企社户”一体化的大联合、大协作,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体系网络优势, 大力开展技术示范展示、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 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切实为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技术路线
通过加强“两结合”, 努力推进“四化”, 实现“三高”目标。“两结合”指农机农艺结合, 科研、教学、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结合, “四化”指品种优质化、栽培轻简化、田管绿色化、收获机械化, “三高”指高产、高油、高效。
3、重点工作
1) 搞好油料技术发展规划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区主要油料作物生产特点、存在问题, 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规划, 并提出油料技术发展路线和推广工作重点。
2) 抓好油料重大技术集成推广
做好油菜免耕直播、免耕移 (摆) 栽、冬油菜北移, 大豆垄三栽培、麦茬免耕机播、间作套种, 花生麦后复播、单粒播种和农牧交错带花生高产生态栽培, 向日葵“一膜两用”、盐碱地高产栽培, 芝麻稳产高产栽培及旱地胡麻高产栽培等技术的集成配套, 并配合油料作物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做好有关技术的示范推广
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中国农技推广网油料版块的建设, 不断提升信息收集、分析与发布能力, 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朋友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加强灾害预警预报, 通过电视讲座、技术培训班、农技110、手机短信等方式, 及时发布防灾减灾应急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加强产前、产后服务, 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筛选以及与企业的对接, 协助企业做好品牌创建。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 以及政府间的油料技术合作与交流, 积极跟踪、引进国际高新、实用技术。
4) 加强体系建设
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深入油料主产区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密切与土肥、植保、种子等专业站之间的联系, 研究解决油料生产和油料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强化“一主”、促进“多元”, 引导油料科研院校、涉油企业、油料专业合作组织等广泛参与油料技术推广活动, 努力形成“一主多元”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实现油料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推进。积极开展推广机制创新研究, 启动与合作社、种油大户联合开展技术推广试点工作。
5) 强化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