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推荐9篇)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1

(一)通过以下形式实现就业的可计算为就业率

1、毕业生通过学校或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或正式接收文件,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定向、委培单位或地区就业。

3、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①毕业生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

②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4、升学: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升入本科、考取第二学士学位、中专升入高校或博士入站进行科学研究。

5、毕业生出国、出境学习就业,并且报到证开回生源地或将档案、户口委托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或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就业代理。

6、毕业生与省内外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出具接收函,由于用人单位的因素暂不能开具报到证,并将报到证开回生源地,或者将档案、户口委托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或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就业代理。

7、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将报到证开回生源地,或者将档案、户口委托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或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人事代理的,同时提供聘用单位所在地人社部门鉴证材料。

8、毕业生参加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就业。赴我国西部或本省边远贫困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志愿者。根据本人志愿,毕业生可将档案、户口委托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或省毕业生就业市场代理,或者将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及志愿服务单位。

9、毕业生回生源地区,由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安排或推荐就业,或在城镇社区、农村建制村(含自然村)实现就业,并出具安排或推荐就业的证明信或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证明。

10、科研助理: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被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所承担的民生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重点项目聘用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工作。审核时须提供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究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签订的服务协议。

11、选调生: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审核时须提供地市级党委组织部门的选调手续。

12、除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以外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正式协议或出具接收手续的就业形式并出具其他就业材料的,视为其他灵活就业。

(二)下列情况不计算为就业率

1、毕业生待就业

指毕业生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委托省毕业生就业市场代理或将就业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

2、毕业生暂时不就业

包括无就业愿望、拟升学、出国、出境、身体健康原因及其他原因暂不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委托省毕业生就业市场代理或将就业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2

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 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都作为院校重点工作来落实,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与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如何把毕业生就业统计管理工作以及就业跟踪管理工作落实好成为了关系学院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因素。但是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 由于绝大部分院校还是以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及初次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 主要的业务流程方式围绕学院工作人员采用电话、即时通讯工作等工具以询问的方式获取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作为初次就业率统计的根据而进行, 但是这种传统的业务流程方式忽略了现阶段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特点, 现阶段的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频繁跳槽, 职业稳定性低, 从传统上的主要关注职业薪酬方面转向主要关注职业发展空间方面的转变等特点。在这种作用背景下, 通过传统业务流程统计的初次就业率就不能反映该院校应届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 就业工作业务流程管理的重点就需要转变为了解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转换, 职业发展空间, 职业稳定性, 晋升机会, 能力培训, 自主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就业跟踪管理体系中来。高职高专院校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 半年就业率来评价毕业生就业情况好坏的标准, 而是需要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管理体系, 而且基于传统的业务流程统计初次就业率方式需要不断地重复更新数据, 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成本。因此, 需要针对现阶段应届毕业生的特点从关注数据重复统计的就业率初次统计业务流程方式向关注毕业生动态就业情况的就业跟踪管理业务流程转变;本文提出应用管理学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结合基于工作流的就业跟踪业务流程重组方式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管理工作当中, 实现优化业务流程, 引入优秀管理模型,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合理配置管理资源, 提高就业工作效率等优势。

1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流程重组

由于传统的就业指导统计工作处理流程缺乏处理过程的记录和跟踪, 在数据统计操作过程中认为干扰的因素大量存在, 导致数据的业务处理过程没有按照标准的业务流程进行, 得到的分析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实际需要, 业务处理过程中重复而手工的登记修改导致就业数据信息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处理效率得不到很好滴控制与度量, 过度依赖于人工分析与纸张登记, 无法实现数据潜在信息量的挖掘, 无法很好滴实现处理数据的查询、检索、跟踪、统计等, 高职高专院校已经投资的信息化环境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采用工作流系统对就业工作流程进行管理, 实现业务流程半自动化,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院校信息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满足就业信息数据跟踪反馈的要求。

工作流 (WorkFlow) 主要解决基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而实现业务执行过程的部分与整体的自动化, 从而提高业务流程工作效率。工作流方式使得业务流程参与者与用户之间按照某种工作流预先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 管理信息与任务执行过程自动进行, 从而实现预期业务目标。流程自动化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与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RP) 技术相结合实现管理系统各种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业务流程自动执行, 流程过程数据统计分析, 信息流实时监控与信息跟踪等工作, 大大缩短了流程的生命周期, 提高系统的工作及执行的效率;同时工作流管理系统方便用户分析业务流程的弊端, 给予业务流程重组 (BRP) 一定的支持, 是系统业务流程重构技术的实现与延伸。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业务流程管理方面主要还是重复的手工统计数据以及人工分析数据方面, 重复且繁琐的业务流程方式导致了以此数据为根据而进行的就业指导改革工作产生了误导的作用, 由于现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不再是静态数据的层面, 而是转向了以数据信息流跟踪为主导的动态过程, 因此, 必须重组初次就业率统计业务流程。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以动态信息流自动跟踪为目标的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支持。

2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马丁 (James Martin) 提出的, 马丁认为数据类和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 而对数据处理的业务流程和步骤是经常变化的。因此, 本文中所述的就业跟踪管理系统就是应用战略数据规划的方法对传统就业工作数据处理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的重组以适应经常变化的业务流程需求。按照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要求, 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个自顶向下规划的过程, 管理系统的任务目标应该适应业务流程重组的需要, 系统的构建分为业务模型构建、主题数据库建立、子系统划分三个步骤。本文中的就业跟踪管理系统在业务模型分析构建阶段主要根据工作流业务流程重组的要求分析确定就业跟踪管理系统中的业务范围与职能范围, 从而确定该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利用UML技术根据业务模型明确业务模型的处理过程, 分析就业跟踪管理系统实体与活动的范围并利用例图合理体现管理系统中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 使用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指导该系统设计过程要求分析阶段所完成的业务模型具有完整性、适用性、持久性的特点。分析好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后就可以建立系统的主题数据库了, 本文中所述的管理系统主题数据库面向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 根据战略数据规划方法要求就业跟踪管理系统有满足3NF规范的基本表组成, 使得开发的管理系统独立于应用程序从而满足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应用扩展的要求;完成了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后就可以根据业务流程重组及工作流技术要求进行就业跟踪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与模块的划分工作。

3 就业跟踪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就业跟踪管理系统与传统的就业率信息统计系统存在着本质上的具别, 就业跟踪管理系统是对传统就业率信息统计系统的拓展, 使用工作流的方式实现就业率统计系统体系的拓展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间数据共享的集成要求, 是对就业率信息统计系统中业务处理过程方式的重组, 就业率信息统计系统注重的是毕业生一次电话访问数据的登记与归类, 不涉及数据在时间范围上的有效性特征, 不涉及就业数据有效性的分析, 不涉及数据的跟踪修改特性, 与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固有特点不相吻合, 就业跟踪管理系统注重的是业务流程处理的半自动化, 把相关的重复性的数据业务流程转嫁到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半自动化实现当中, 就业跟踪系统关注的是就业信息的动态变化特征, 采用就业指导课程学分的方式把修改义务从教师转嫁到毕业生本身中, 注重信息的跟踪修改分析流程, 就业跟踪管理系统与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重点关注职业转换, 职业发展空间, 职业稳定性, 晋升机会, 能力培训, 自主创业能力等特征相适应。根据本文当中分析要求, 使用战略数据规划方法设计基于工作流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的就业跟踪管理系统概要设计如下:

1) 使用工作流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流程的分析可知, 应届毕业生就业流程主要分为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院校收集处理就业信息、毕业生准备好应聘材料、根据招聘要求投递简历、用人单位审核确认招聘人员、学校发放就业推荐表与报到证给学生等几个步骤流程, 根据业务流程方式使用工作流方法抽象出业务模型过程。

2) 本文所涉及系统主要是对上面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流程的重组与扩充, 在使用工作流方法改造传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扩充了系统对于毕业生就业信息后续跟踪的要求, 根据要求抽象出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管理业务模型。

通过应用战略数据规划开发应用管理系统和对传统的就业信息统计业务流程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思维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分析了传统就业工作业务流程的弊端重构出基于工作流的就业工作业务流程管理方法。

4 结论

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工作与该院校的招生规模和发展前景息息相关, 关系着一个高职高专院校生存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的步伐, 每个院校的管理者们都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加以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规模以及教育意义的改变, 以往用初次就业率以及半年期就业率来体现一个院校就业工作好坏的标准正在改变, 现阶段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毕业生有着他们特有的就业心理状态及新式就业的特点, 如果我们还是利用旧的思维和旧的业务流程来管理和分析这群独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后规律显然已经无法适应, 基于此, 本文通过利用战略数据规划的方法来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力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把繁杂的就业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分析原有就业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不足之处, 提出基于工作流对就业管理进行流程重组;以上的分析和研究为就业跟踪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业务模型及流程模型,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规模的发展和现阶段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关注点的变化, 以初次就业率及半年期就业率为管理目的的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必将向以就业信息跟踪及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服务为中心的跟踪管理服务系统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娜.工作流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05.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3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高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11.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SQL Server Useing in Database Stat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Yang Xuelin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629000,China)

Abstract: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quires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employment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large number of university-level schools,the need for some employment data,statistical analysis,the use of traditional VF9.0 statistics operation is very inconvenient,but more appropriate to use the SQL Server database employment statistics in college students.Therefore,SQL Server database statistics i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se of employment data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SQL Server database on the employment statistics i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se of in-depth discussion,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SQL Server database;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Data statistics;Useing

一、前言

目前教育部要求高校报送的学生就业报表众多,高校办学层次众多,需要进行一些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传统的VF9.0数据统计操作非常不方便,而SQL Server数据库是Microsoft推出新一代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是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端到端的数据解决方案,比较适合用于高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因此,SQL Server数据库在高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

SQL Server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在Windows NT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在SQL Server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将SQL Server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的Windows NT版本。Sybase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操作系统上的应SQL Server安装界面用。

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如下:

(一)高可用性

SQL Server的失败转移集群和数据库镜像技术确保企业向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交高度可靠和可用的应用系统。

(二)管理工具

SQL Server引进了一套集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应用编程接口,以提供易用性、可管理性、及对大型SQL Server配置的支持。

(三)安全性增强

SQL Server旨在通过数据库加密、更加安全的默认设置、加强的密码政策和细化许可控制、及加强的安全模型等特性,为企业数据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性。

(四)可伸缩性

SQL Server可伸缩性的先进性包括表格分区、复制能力的增强和64位支持。

三、SQL Server数据库在高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中的运用

(一)分析服务

SQL SERVER分析服务迈入了高校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实时分析的领域。从对可升级性性能的增强、到与微软Office软件的深度融合,SQL SERVER将帮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将数据库智能扩展到每一个层次。

同时,SQL Server数据库还能统计列及数据对称信息以产生更精确的分析。如一个表有a字段的索引,其中a共有两种值1和0,共10000条记录,为0的记录有10条,为1的记录有9990条,这时如果没有进行列数据不对称的统计信息,那么oracle对a=0及a=1条件查询都会进行索引,但实际应用对a=0的索引性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而a=1的索引反而使性能下降。所以说索引特征值分析信息对应用索引产生重大影响,精确的信息使SQL Server数据库不会使用不应该用的索引。

(二)数据传输服务(DTS)

DTS数据传输服务是一套绘图工具和可编程的对象,您可以用这些工具和对象,对从截然不同来源而来的数据进行摘录、传输和加载,同时将其转送到单独或多个目的地。

(三)数据挖掘

引进四个新的数据挖掘运算法,改进的工具和精灵,它们会使数据挖掘,对于数据量较大的高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而言,都变得简单起来。

(四)报表

Reporting Services将Microsoft Business Intelligence平台的用户群体延伸至那些需要使用分析功能的用户。它通过web服务进行报表嵌入和管理,可以用大量的交互和打印选项,以各种不同的格式个性化设置和提交报告。通过将报告以数据源的形式分发至下游商务智能,复杂分析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参考文献:

[1]金英,孟洲平,成秉辉.在VB中实现格式文本输出的方法[J].农机化研究,2003,03

[2]李玮,董军,姚顺忠,陈榆生.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S1

生物统计申请和就业 篇4

今年和同学一起申请的生物统计,说点申请和就业的东西。

我这一同学申请上了哈佛的生物统计fellowship,在public health 学院,今年大陆地区这个方向为数不多的幸运儿,还有一个印度阿三,一个新加坡的。此女本科应用数学(非北清复交),生物统计小硕,聪明,但更关键的是很努力。当然导师是个在中国的美国人,推荐信和选学校的帮助有一些,最重要的是老师的项目很匹配申请这个方向,也许这是许多学生渴望而不可求的吧。有些学术会议,但主要开拓本专业方向的眼界。

生统一般都在 Public Health 或 Medicine下面,常和数学或统计专业联系紧密,有些老师也是两边兼职。生物统计(Biostatistics)专业在美国和中国大都设在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学院或系。在中国Biostatistics又时常被称为“卫生统计。”由此可见生物统计和公共卫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今天我就来简单谈谈生物统计是如何为公共卫生事业和科研服务的。在讨论之前首先我从生物统计员的角度来定义什么是公共卫生。从下图可以看出,生物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及其包含的细胞和器官)。而公共卫生研究的对象是“人群”以及其所处的环境。狭义上来说,前者关注的是疾病在人体水平上的治疗,后者关注的是疾病在人群和社区范围内的控制。广义上来说,二者关心的都是健康,只是角度和范围侧重点不同。

Public Health主要分以下学科:流行病(Epidemiology),社区健康学(Comunity Health Sciences),环境和职业健康学(Envior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s),和健康服务(Health Services)等。当然了,也有很多其他的学科(例如妇幼保健,卫生政策,健康教育和促进,卫生经济学)也算公共卫生的范畴。现在你该明白了,公共卫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是仅仅用“预防医学”就可以概括的。

在治药和临床研究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临床实验的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中(例如吃降压药的一组和吃安慰剂的一组),这就保证了疗效在组间的不同是由不同的治疗方式。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他混淆因素造成的(比如说一个组的年龄偏大等等)。

在研发领域,Biostatisticians可以起重要的作用,帮助药厂和医生发明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从生物统计的角度讨论一下西医中最核心的一个思想,那就是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biostatistics这个专业的主要去处是制药公司(Pharmaceutical industry/companies,俗称药厂)和biotech(生物技术公司)。life science, biomedical的科研机构也吸收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医学器械公司比如Boston Scientific,Royal Phillips(飞利浦)等的一些部门也需要接受生物统计培训的人。或者简单点的说,只要有significant amount of biomedical data需要统计分析,就需要biostatistian。这里面药厂是主要出路。

biotech 一般都比较小,都是靠各种风险投资或者某些基金赞助的,东西做出来就上市或者被大药厂买掉,否则就死掉。年初的时候调查显示,全国40%多的biotech年底之前如果没有新的funding,会关门。biotech公司里最大的两头牛,一个是洛杉矶附近的Amgen,另一个是san francisco的genentech。

生物统计的就业现在还是比较好的。这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就业差距很大,硕士毕业的,一般是从事低层次的工作,大多是statistical programmer的样子,重要性也比较低;博士就不同了,大公司还是很需要博士层次的做深层次的研发R&D。

生物统计就业的最好地区是东北部和加州。东北部从new jersey/new york一带一直到massachusetts,有很多药厂,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也在这一带。massachusetts的科研机构也非常多,可能是美国生物医学方面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方了,美国NIH10%的钱都被boston周围这巴掌大的一点地方拿到了。哈佛和麻省理工所在地cambirdge城里制药业巨头分支和小生物技术公司遍地都是,不少生物技术公司就是这两个学校的老师们创始的。哈佛的一些科研机构,每年也招一些生物统计的毕业生来工作,而且很多工作招的是master层次的。New Jersey上个世纪80年代是制药行业的统治中心,后来衰落了,公司们逐渐转移到San Diego和Boston,再加上wyeth和shering-plough被兼并,地位肯定是完了,不过药厂应该不会在这个地区消失的。北卡据说也很不错,因为便宜而且人力资源丰富,一些药厂选择在那里开设分支。

美国统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5

美国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

应用统计学是指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遇到的具体方法问题,它是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也是理论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其就业前景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包括数学家,统计学家,运筹分析人员,计算机程序员,教师,财政分析员,公司会计,证券分析员等职业。

2、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很多学校把生物统计设置在公共健康学院(SPH,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里面。其就业前景是:毕业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很好找工作。博士生可以在大学做老师;可以在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做分析;有的毕业生也进入金融和保险行业;可以在医院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3、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论的结果更深入地分析研究统计资料,通过对某些现象的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加以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型。其就业方向:金融和保险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高等院校、国家统计部门;各类公司等。

4、金融统计(Financial Statistics)

金融统计是央行和各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督等。其就业方向:(1)证券基金类;(2)银行类;(3)四大会所;(4)监管机构;(5)大型垄断国企;(6)保险类;(7)其他(投资公司,担保公司)。

★ 音乐教育硕士就业前景

★ 美国社会学就业前景

★ 美国金融工程就业前景

★ 美国留学生回国就业前景分析

★ 体育新闻就业前景

★ 数控机床就业前景

★ 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

★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 俄语就业前景如何

大数据就业前景好吗 篇6

爬取了一个月内4600份大数据领域职位需求,生成一份大数据市场需求报告。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从几个主流招聘网站爬取了大数据相关的职位信息,最终生成一份《大数据职位需求报告》,帮助大数据领域的从业者了解目前大数据领域职位的需求情况,为大数据领域的从业者或者即将进入大数据领域的朋友提供帮助。

1.大数据领域,具体细分领域的需求情况。

我们将大数据领域细分为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云计算等四个具体的子类。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领域整体还是偏基础分析方面,这也就是为何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开发的需求量巨大,而偏高级的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子领域则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及早投入还是有比较大的前景的。而作为偏基础设施的云计算领域,虽然已经有火的苗头,但从目前看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2.听说大数据猿们的收入很高?

在整体的分布中,5-10K的猿类占据了大头,但从月薪10K之后可以看到依然有不少的需求分布,特别是40K以上的高薪酬依然有64个JD需求出现。

3 .我刚毕业,你们需要我吗?

经验不限的已经占据了近一半的需求,在剩余的需求中,1-3年的大数据中低级工程师的需求比较高,3-5年的大数据中高级工程师需求次之,对于5-10的“砖家” 依然还是有需求的。

我们想想,大数据这个领域真正的发展有没有超过10年?一些就要10年背景的人,那只能呵呵了。当然,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开发经验在10年以上的,那是可以理解的。

4 .我才本科毕业,我的学历够吗?

所以,本科毕业的朋友们,俺在这里告诉你们,本科太够了,大数据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高,这个领域的主力大军依然本科生与大专生。所以,作为本科毕业或者专科毕业的你,是不是该松一口气了,再也不用担心你找不到大数据相关的工作了。

大数据就业情况怎么样?薪资待遇怎么样?相信这些是想要学习大数据的伙伴们首先就会考虑的,也是最重视的问题吧。科多大数据作为DT时代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当然也把大数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7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于1957年由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 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7年计算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首批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工程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过去50多年中,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力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此, 我们统计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2011-2015年大学毕业生 (包括本科生437名和研究生566名) 就业去向数据, 分析规律、探讨原因, 并针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建议。

一、近五年就业总体状况

表1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生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其中就业去向分为六类: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协议就业、指令性就业、灵活就业、出国升学和待就业。从就业率来看,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很高, 直到2014年开始才有所下降 (92%) , 与此同时待就业率明显升高,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未完成三方签约、留学申请中等原因造成的未最后“落位”, 另一方面可能是近两年本科生改变了常规的就业观念, 更多人坚持自己的理念而选择自主创业或谋求求职储备。指令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在本科毕业生中2015年才出现, 虽然所占比重很小, 但展露出本科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开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2014年始本科毕业生出现了待就业人数且比例高于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皆高于95%, 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更是一直保持在100%。这说明, 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在2012和2013年略有下降, 分别为95.35%和96%, 其他年份则是在98%浮动, 2011年则达到了100%。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11年才摆脱, 并且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经济拉动快速平稳, 资金投入量大, 相对而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2012年始国家重工业产业出现回落, 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对减少, 但从统计结果看, 对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未产生大的影响。由于国家和相关单位每年的指令性政策不同, 每年指令性就业的研究生人数也会不同, 博士研究生基数小, 所以指令性政策就业对博士研究生的统计比率影响较大, 在2011和2013年指令性就业分别达到了22.2%和26.6%的相对较高比例, 2012年为13.3%, 其他都在4%以下。灵活就业在毕业研究生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硕士毕业生, 灵活就业每年都占到了一定比例, 博士毕业生只在2013年出现。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是“待就业”的状态 (< 5%) , 这可能是就业难易程度, 择业观念、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情况特殊、个人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此外, 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并没有暂不就业的毕业生, 说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积极性并无问题。

从表1的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看, 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所占比重远低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全民受教育条件和教育素质综合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意识到追求更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更优选择, 因此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率逐年下降, 由2011年的43.30%降至2015年的18.20%。表2还表明, 本科毕业生每年升学或出国出境的人数占据毕业生大半人数, 除2011年出国升学率为56.70%, 至今一直维持在60%以上。研究生的协议签约就业每年都占了较大的比重, 都在60%以上, 说明这是当前研究生就业的主流形式。在协议签约就业的比例中, 硕士研究生普遍低于博士研究生的原因是除2011年外 (9.6%) 每年都有大约20%-30%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升学或出国留学深造。2011年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 同年选择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比率也大幅下降。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已经司空见惯, 说明在经济、社会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现状下, 国外教育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对博士毕业研究生来说, 近五年无海外就业的先例, 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的就业环境已能为博士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发展平台,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由于语言、培养模式等的差异, 国内毕业生在国外直接求职仍有一定难度, 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分布

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受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4】“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而就业地域的流向和就业单位的性质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这种自主性、多样性、甚至毕业生的质量, 为此我们将就业毕业生按这两种典型的衡量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一) 按就业地域划分, 以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辽宁省内和其他地区为依据

如表2所示, 因为本科生的就业人员中很大比例是升学, 而留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占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辽宁省内就业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2013年以前都在60%以上。2014和2015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受国家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改革的影响。应届本科生只要获得推免资格, 就不再区分保送校内还是校外, 部分获得推免资格的本科生选择去外校读研。相应的, 其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例也由30%左右上升到50%左右。本科毕业生协议签约就业率偏低也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就业率较低, 近五年都在8%以下。对研究生来说, 留学出国人员除外, 通过对比一线城市和辽宁省内就业人数发现, 辽宁省内就业人数较多, 每年都在30%以上。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的基础设施, 而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开放门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集中了较多家科研院所与重工企业的大连和沈阳, 每年会吸纳大量的毕业研究生。此外, 部分硕士毕业生选择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就一线城市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明显高于本科生, 在2013年甚至达到20%。经济的转型使人才的流通更为通畅, 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研究生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 按工作单位性质划分, 以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为依据

对本科生毕业生来说, 很大比例选择继续求学, 造成高等教育单位接受人数比例高。除继续升学外, 大型国有企业 (如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 成为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 选择三资企业, 进入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寥寥可数。

与本科毕业生升学读研一家独大不同, 研究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企业 (包括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 成为研究生就业的主战场, 就业人数占30%-40%, 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 (如大连理工大学) 和科研设计单位 (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设计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所) 。但科研设计单位的占有率下降趋势明显;其他企业占有率相比之前有所下降。近三年毕业研究生的新流向是党政机关、部队和三资企业, 这种就业单位新流向的出现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需求。

除大学生总体就业单位性质的分布, 女大学生就业也是个热点问题。如图1所示, 对女本科毕业生来说继续攻读研究生是她们的主要选择, 只有少部分选择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或其他企业等企业单位, 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近五年未有录用女本科毕业生的记录。2015年, 更是出现了女生全部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女研究生而言, 更多倾向于国有企业和高等教育单位, 在科研设计单位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通常鼓励男生选择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生则被建议选择稳定或相对安逸的工作, “性别化的研究生培养” 削弱了女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5】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秩序和男性偏好, 使得社会更应构建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市场, 女研究生【6】自身也应发挥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的优势, 规划职业生涯并合理定位自我, 以减少求职中的盲目性, 理性就业。

显然,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就业分布按地域划分时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 “就近”原则, 即高校所在地区辐射范围, 二是“经济水平”原则, 虽然单纯的追求经济待遇并不是就业的核心要义, 但不可否认这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就业分布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时, 也能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升学作为毕业出路造成本科生高等教育单位占有率较高, 而毕业研究生除了高等教育单位外, 科研设计单位的择业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

三、专业特点对就业领域的影响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程序设计等, 因而毕业生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实验能力, 能在各种工程领域中 (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 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近年来, 力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在高新技术领域 (如信息科学、新型材料等) 就职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2011-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按就业领域统计结果见表4, 不包括出国升学、待就业、灵活性就和指令性就业 (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这里不做重复表述) 。可见, 尽管就业领域体现出多元化态势, 但传统的机械和土建领域仍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领域, 对研究生而言, 机械、航空和教职是其主要就业领域。研究生在航空领域中就业人数比例异军突起, 可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在计算力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另一方面是因为力学系的教职工很多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工作, 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从事教职工作研究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 这可能是受各大高校对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的影响的结果。

四、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就业, 可以反映一个文明社会的发展态度, 人才的多样化更是标志着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用人单位日趋综合化的人才需求趋势, 使得应聘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诚实守信的品格和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外, 还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锻炼、综合素质的培养, 到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积极拓宽其培养渠道, 为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具有针对性的建立适于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来讲, 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增强自身就业竞争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社会。【7】【8】【9】

基于对工程力学专业近五年大学生毕业生统计数据的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1) 完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体系。高校除了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外, 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求职准备,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水平。因此, 高校应开设职业规划的相关的课程, 及时、准确的将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2) 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相应的, 高校应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供优良、规范的职业规划教育奠定基础。 (3) 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以培训为目的工作站, 培养大学生除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外的实践能力和处理工程问题的专业和统筹规划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能力。 (4) 选派一定数量、有业余精力的学生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包括人际关系等适应工作软环境的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应地也会增加就业机会。 (5) 以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教育制度, 开设企业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课程, 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程教学是关键环节, 既可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认知度, 又可缩短学校温室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6) 大学生自身应勤奋学习, 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培养创新能力, 形成创新思维;同时注重团队合作意识, 关心集体爱护他人, 学会合作与奉献。

研究生的就业与本科生的就业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除了2015年, 研究生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之和都高于本科生 (见表2) 。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从市场需求看,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需要的是高能“技工”, 对研究生等高职生的需求量有限;从毕业生角度看, 由于个体观念、担心发展空间小和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不规范等原因, 也使得研究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顾虑重重。为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 提高研究生就业率, 高校应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为培养标准, 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生理论研究水平, 忽略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而言, 在强化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需要适当调整求职心态, 正确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理性调整职业期待值。

需要指出的是,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涉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满意程度、二次再就业率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的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就业制度的变迁以及个体就业观念、就业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必然不断涌现出新的趋势和思潮, 带来新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因此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必然又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持续更新的过程。本文主要以统计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基础, 进行解读, 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片段性, 仅供参考。

摘要:就业是大学生教育价值实现中的关键。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大学生 (含本科生、研究生, 不含专科生) 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提取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分布状况 (依据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性质划分) 等数据。结果表明, 毕业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就近”和“经济水平”成为两个重要准则。最后, 针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力学,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分布

参考文献

[1]王鉴棋.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与成功就业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94-95.

[2]喻名峰, 陈成文, 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 (2001-2011) [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2) :79-86.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0) :43-46.

[4]陈鹏.研究生就业地域选择分析及对策探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5) :128-129.

[5]许艳丽.透过性别的棱镜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 (1) :23-28.

[6]王素梅.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12.

[7]陈高扬.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11) :69-70.

[8]钟震颖, 雷五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5) :83-85.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8

顺应改革,加强规范化企业指导。海淀局队及时调整工资统计管理方式,将科室人员从直管企业的“催审验”环节中解放出来,侧重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做好对企业特殊情况及问题的解答与记录,以及加强与北京局队的业务往来与沟通。

求实创新,规范工作流程。海淀局队从业务工作规范化入手,打造“一率两化”:科室定期召开定报数据质量总结会,提高初审准确率;针对企业填报的易错点及审核难点,编制审核手册,促使经验审核规范化;编制开发库外审核,做到相关逻辑审核程序化。同时,加强调查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月度劳动力调查工作,制定《海淀区月度劳动力调查工作质量控制办法》,从调查表抽查、调查回访、调查陪访和调查表复合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就业数据统计方法 篇9

待改进?

作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她去年完成对12所高校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就业率到了2013年9月底,约为82.4%,失业率为17.6%。其中重点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5%,失业率为19.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7.7%,失业率为22.3%。

李春玲非常不解。作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她去年完成对12所高校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就业率到了2013年9月底,约为82.4%,失业率为17.6%。但近来这些高校公布的就业率都非常高,有的接近100%。我们是一个班一个班做了调查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数字差距很大。4月8日,她对记者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在于高校将很多未就业的考学、出国、参军等学生,均纳入就业范畴。专门做就业率统计的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认为,这是不对的。就业率在经济学上有严格定义,分子分母都不包括 不在劳动力队伍的 人员,如读书和参军。本报了解到,事实上,上述问题,早已存在多年。一些高校就业统计的人士告诉记者,不是不知道错误,是因为这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做的,都在这么做,所以没办法改。高校就业率高于社科院调查在李春玲牵头所做的 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 项目中,项目组于2013年6月至10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2所高校1678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选取了4所本科院校,也包括4所普通本科院校,比如广州大学、上海大学等以及4所职业技术学院。调查结果是,毕业2个月后,即2013年9月底,1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2.4%,失业率为17.6%。其中重点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5%,失业率为19.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7.7%,失业率为22.3%。但近日记者发现,这些高校自己发布的就业率,比上述社科院项目组调查的数字一般高10多个百分点。比如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就业率分别是91.62%、90.75%、89.61%,重庆大学截止到2013年年底就业率是95%。而广州大学、上海大学就业率分别为95.68%、98.13%,统计截止日分别是2013年9月1日和2013年10月31日。北方民族大学截至2013年9月底就业率为78.5%。河南师大数字未公布,不过数字也应该不低。此外,李春玲调查之外的大学公布的就业率也很高。2013年北京大学各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4%,山东大学一次就业率为91.62%,兰州大学201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9.29%,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82%。为什么高校公布的数字那么高,可能需要仔细研究,一般名校的就业率的确很高,不过到9月份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确令人惊讶。李春玲说。而一名高校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那么高的就业率其实存在水分。据他所知,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存在逼迫学生签就业协议的现象。方法很简单,如果你不签,学校就不给你毕业证和学位证。谁能不签? 这位学生说。统计方式有差异学校逼迫学生签署虚假就业协议或许只是个别现象,行业专家认为,高校自己公布的就业率数据与专家调查相去甚远,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式的差异。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教育部规定,目前有8种情形,毕业生即可领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定向委培的,灵活就业的,升学的,出国的,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以及应征入伍的。比如北京大学就业报告给出的公式是,就业率=/毕业生总数 100%。按照此公式,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9071人,其中升学1496人,出国1312人,签协议就业4454人,灵活就业1577人,就业率就成了97.44%。待就业的仅仅232人,占比2.56%。南京大学的数字也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总毕业人数8116人,就业率达到98.73%,其中签约率为62.7%,升学率为25.06%,出国出境率为10.97%。记者注意到,李春玲项目组所做的调查中,也特别注明所统计的就业人群不包含读研等类型。事实上,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员张丽宾指出,就业率的确也不应该把参军、出国,以及考研的计算在内。张丽宾认为,如果算就业率,可以用就业签约和实际就业人数,除以总的毕业人数。还有一种算法,即用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和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得出劳动参与率。麦可思总裁王伯庆也认为,鉴于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读研比例较高,可以用非失业率来衡量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即包括国外读研和参军,但这不能叫就业率。他说,一个高校就业率达100%可能就有问题。就任何一个时间截面看,一个高校总体毕业生达不到完全不失业,总有人转换时的待业,考研的准备阶段。而片面强调漂亮的就业率数字还可能形成误导。他指出,部属院校的就业率不算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就不应该继续关注就业数量,而要关注就业质量,如工作与教育水平是否低配,薪资是否偏低,理工农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比例是否过低等等。麦可思研究表明,中国有14%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在中国约有10.4%是非志愿低就业。最近几届,中国本科的毕业半年后到一年内就业率是在91%波动,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约一个百分点。

作為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她去年完成對12所高校的調查後發現,這些大學就業率到瞭2013年9月底,約為82.4%,失業率為17.6%。其中重點大學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0.5%,失業率為19.5%;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7.7%,失業率為22.3%。

李春玲非常不解。作為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她去年完成對12所高校的調查後發現,這些大學就業率到瞭2013年9月底,約為82.4%,失業率為17.6%。但近來這些高校公佈的就業率都非常高,有的接近100%。我們是一個班一個班做瞭調查的,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數字差距很大。4月8日,她對記者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瞭解到,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或許在於高校將很多未就業的考學、出國、參軍等學生,均納入就業范疇。專門做就業率統計的麥可思公司總裁王伯慶認為,這是不對的。就業率在經濟學上有嚴格定義,分子分母都不包括 不在勞動力隊伍的 人員,如讀書和參軍。本報瞭解到,事實上,上述問題,早已存在多年。一些高校就業統計的人士告訴記者,不是不知道錯誤,是因為這是根據教育部門的規定做的,都在這麼做,所以沒辦法改。高校就業率高於社科院調查在李春玲牽頭所做的 高校在校生與畢業生就業、生活及價值觀追蹤調查 項目中,項目組於2013年6月至10月,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12所高校1678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瞭調查。調查選取瞭4所本科院校,也包括4所普通本科院校,比如廣州大學、上海大學等以及4所職業技術學院。調查結果是,畢業2個月後,即2013年9月底,12所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82.4%,失業率為17.6%。其中重點大學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0.5%,失業率為19.5%;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7.7%,失業率為22.3%。但近日記者發現,這些高校自己發佈的就業率,比上述社科院項目組調查的數字一般高10多個百分點。比如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的就業率分別是91.62%、90.75%、89.61%,重慶大學截止到2013年年底就業率是95%。而廣州大學、上海大學就業率分別為95.68%、98.13%,統計截止日分別是2013年9月1日和2013年10月31日。北方民族大學截至2013年9月底就業率為78.5%。河南師大數字未公佈,不過數字也應該不低。此外,李春玲調查之外的大學公佈的就業率也很高。2013年北京大學各類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44%,山東大學一次就業率為91.62%,蘭州大學2013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89.29%,武漢大學2013年畢業生就業率為91.82%。為什麼高校公佈的數字那麼高,可能需要仔細研究,一般名校的就業率的確很高,不過到9月份就業率達到90%以上,的確令人驚訝。李春玲說。而一名高校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告訴記者,那麼高的就業率其實存在水分。據他所知,學校為瞭提高就業率,也存在逼迫學生簽就業協議的現象。方法很簡單,如果你不簽,學校就不給你畢業證和學位證。誰能不簽? 這位學生說。統計方式有差異學校逼迫學生簽署虛假就業協議或許隻是個別現象,行業專傢認為,高校自己公佈的就業率數據與專傢調查相去甚遠,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統計方式的差異。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教育部規定,目前有8種情形,畢業生即可領取就業協議書: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定向委培的,靈活就業的,升學的,出國的,參加國傢地方基層項目的以及應征入伍的。比如北京大學就業報告給出的公式是,就業率=/畢業生總數 100%。按照此公式,北京大學2013年畢業生9071人,其中升學1496人,出國1312人,簽協議就業4454人,靈活就業1577人,就業率就成瞭97.44%。待就業的僅僅232人,占比2.56%。南京大學的數字也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總畢業人數8116人,就業率達到98.73%,其中簽約率為62.7%,升學率為25.06%,出國出境率為10.97%。記者註意到,李春玲項目組所做的調查中,也特別註明所統計的就業人群不包含讀研等類型。事實上,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員張麗賓指出,就業率的確也不應該把參軍、出國,以及考研的計算在內。張麗賓認為,如果算就業率,可以用就業簽約和實際就業人數,除以總的畢業人數。還有一種算法,即用就業人數,除以就業人數和正在找工作的人數,得出勞動參與率。麥可思總裁王伯慶也認為,鑒於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的讀研比例較高,可以用非失業率來衡量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即包括國外讀研和參軍,但這不能叫就業率。他說,一個高校就業率達100%可能就有問題。就任何一個時間截面看,一個高校總體畢業生達不到完全不失業,總有人轉換時的待業,考研的準備階段。而片面強調漂亮的就業率數字還可能形成誤導。他指出,部屬院校的就業率不算低。畢業生就業率達到瞭90%以上,就不應該繼續關註就業數量,而要關註就業質量,如工作與教育水平是否低配,薪資是否偏低,理工農醫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比例是否過低等等。麥可思研究表明,中國有14%的大學畢業生處於低就業狀態,即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或半職工作,並且在本地區月收入處於最低的25%的畢業生。這一群體包括自願低就業和非自願低就業兩種類型。在中國約有10.4%是非志願低就業。最近幾屆,中國本科的畢業半年後到一年內就業率是在91%波動,高職高專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低約一個百分點。

作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她去年完成对12所高校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就业率到了2013年9月底,约为82.4%,失业率为17.6%。其中重点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5%,失业率为19.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7.7%,失业率为22.3%。

李春玲非常不解。作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她去年完成对12所高校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就业率到了2013年9月底,约为82.4%,失业率为17.6%。但近来这些高校公布的就业率都非常高,有的接近100%。我们是一个班一个班做了调查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数字差距很大。4月8日,她对记者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在于高校将很多未就业的考学、出国、参军等学生,均纳入就业范畴。专门做就业率统计的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认为,这是不对的。就业率在经济学上有严格定义,分子分母都不包括 不在劳动力队伍的 人员,如读书和参军。本报了解到,事实上,上述问题,早已存在多年。一些高校就业统计的人士告诉记者,不是不知道错误,是因为这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做的,都在这么做,所以没办法改。高校就业率高于社科院调查在李春玲牵头所做的 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 项目中,项目组于2013年6月至10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2所高校1678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选取了4所本科院校,也包括4所普通本科院校,比如广州大学、上海大学等以及4所职业技术学院。调查结果是,毕业2个月后,即2013年9月底,1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2.4%,失业率为17.6%。其中重点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5%,失业率为19.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7.7%,失业率为22.3%。但近日记者发现,这些高校自己发布的就业率,比上述社科院项目组调查的数字一般高10多个百分点。比如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就业率分别是91.62%、90.75%、89.61%,重庆大学截止到2013年年底就业率是95%。而广州大学、上海大学就业率分别为95.68%、98.13%,统计截止日分别是2013年9月1日和2013年10月31日。北方民族大学截至2013年9月底就业率为78.5%。河南师大数字未公布,不过数字也应该不低。此外,李春玲调查之外的大学公布的就业率也很高。2013年北京大学各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4%,山东大学一次就业率为91.62%,兰州大学201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9.29%,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82%。为什么高校公布的数字那么高,可能需要仔细研究,一般名校的就业率的确很高,不过到9月份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确令人惊讶。李春玲说。而一名高校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那么高的就业率其实存在水分。据他所知,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存在逼迫学生签就业协议的现象。方法很简单,如果你不签,学校就不给你毕业证和学位证。谁能不签? 这位学生说。统计方式有差异学校逼迫学生签署虚假就业协议或许只是个别现象,行业专家认为,高校自己公布的就业率数据与专家调查相去甚远,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式的差异。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教育部规定,目前有8种情形,毕业生即可领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定向委培的,灵活就业的,升学的,出国的,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以及应征入伍的。比如北京大学就业报告给出的公式是,就业率=/毕业生总数 100%。按照此公式,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9071人,其中升学1496人,出国1312人,签协议就业4454人,灵活就业1577人,就业率就成了97.44%。待就业的仅仅232人,占比2.56%。南京大学的数字也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总毕业人数8116人,就业率达到98.73%,其中签约率为62.7%,升学率为25.06%,出国出境率为10.97%。记者注意到,李春玲项目组所做的调查中,也特别注明所统计的就业人群不包含读研等类型。事实上,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员张丽宾指出,就业率的确也不应该把参军、出国,以及考研的计算在内。张丽宾认为,如果算就业率,可以用就业签约和实际就业人数,除以总的毕业人数。还有一种算法,即用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和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得出劳动参与率。麦可思总裁王伯庆也认为,鉴于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读研比例较高,可以用非失业率来衡量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即包括国外读研和参军,但这不能叫就业率。他说,一个高校就业率达100%可能就有问题。就任何一个时间截面看,一个高校总体毕业生达不到完全不失业,总有人转换时的待业,考研的准备阶段。而片面强调漂亮的就业率数字还可能形成误导。他指出,部属院校的就业率不算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就不应该继续关注就业数量,而要关注就业质量,如工作与教育水平是否低配,薪资是否偏低,理工农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比例是否过低等等。麦可思研究表明,中国有14%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在中国约有10.4%是非志愿低就业。最近几届,中国本科的毕业半年后到一年内就业率是在91%波动,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约一个百分点。地磅遥控器

上一篇:保安职业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