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用药制度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猪场用药制度(共10篇)

养猪场用药制度 篇1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类型上,生猪的老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等)继续肆虐,新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加,并且许多生猪疫病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且发病症状日益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如仅仅单凭患猪的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很难得到确诊,而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时日,往往容易延误生猪疫病的最佳防制时机;另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虽然有些疫病目前已经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供利用;有些疫病虽有疫(菌)苗可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往往猪群发病后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受损,免疫机能下降,常常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时甚至治疗无效。因此,对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疫病的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体保健的观念,并根据养猪场周边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药物预防方案,筛选出最佳防治效果的药物,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以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笔者结合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的养殖实际和本人指导养殖场防控生猪疾病的经验,谈谈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及其注意要点,以供参考。

一、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

(一)季节性预防用药

在生猪养殖的一年四季中,随着温、湿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养猪场生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随着外界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如猪的机体抵抗力减弱,猪群的疫病发生率就会增高,极易引起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母猪无乳综合征等病的发生;而在气候骤变的天气以及冬春寒冷季节,则极易引起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和冬春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养猪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应在运用疫苗预防的基础上,全群可采用脉冲式联合用药的方式,防控生猪疾病的发生,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林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各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灵活合理使用。如用支原净100g/t+金霉素300g/t,对于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用1周,后备母猪、种公猪每月应用1周,小猪、中猪分别在12周、17周各用药1周,可有效地预防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二)阶段性预防用药

在生猪生产上,根据其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将生猪划分为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生长育肥猪以及种公猪和种母猪等多个阶段,而种母猪又可分为后备(空杯)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三个阶段。在生猪不同的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一些猪病的发生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仔猪红痢,主要侵害出生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的仔猪;仔猪白痢,常见于10~30日龄的仔猪;球虫病,一般7~21日龄的仔猪易感染;蓝耳病,仔猪1月龄最易感染;而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仔猪水肿病,则常见于断奶后2~3周的仔猪。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可以根据生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来预防生猪的一些疾病。如仔猪出生后2~3天内,每头仔猪肌肉注射补铁剂100~150mg(如生血素),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每头1ml,10日龄仔猪每头再加量注射1ml。仔猪在3、7、21日龄分别注射3次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每次0.2ml),仔猪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半个月,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可有效地预防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三)应激性预防用药

应激是指猪群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同时刺激时(如仔猪断奶、免疫注射、去势、驱虫等),所出现的非特异性的全身性反应。猪群发生应激往往容易引起生猪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猪群的生长发育迟缓,繁殖性能下降,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应激反应的大小常常与生猪的品种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外来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强于培育品种,其中皮特兰、比利时长白、台系杜洛克高于其它品种,培育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高于本地品种。而引起生猪应激反应的因素则较多,如天气过热或过冷、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潮湿、仔猪断奶、猪群混群或换圈、仔猪去势、猪群运输、防疫注射、疾病治疗、饲料及饲喂方式突变等,均有可能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在生猪的饲养管理上,除了应尽可能减少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的因素外,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类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2、电解质、镇静剂或中药制剂。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刺五加、党参、延胡索,并结合维生素C、维生素E的使用,可使猪群适应气温聚变的能力加强。再如适当降低饲粮中的抗原物质;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加藤菌、生态畜宝)、低聚糖(如异麦芽糖、异麦芽酮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酶制剂(如非淀粉多糖酶、淀粉糖酶、脂肪酶、蛋白酶、蛋白——淀粉复合酶)、酸制剂(如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乳酸、醋酸和磷酸)、防腐剂(如双乙酸钠)、糖萜素、中草药添加剂以及抗菌促生长剂(如盐霉素、土霉素),同时加大微量元素(如锌、硒)和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的添加量,可有效地降低断奶仔猪应激疾病的发生。高温季节除了应采取一系列防暑降温、改变饲粮的配比等技术措施外,在母猪饲粮中添加维生素C200mg/kg、维生素E60mg/kg、小苏打300mg/kg和电解质多维150mg/kg、吡啶羧酸铬300~600 mg/kg,可有效地减轻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四)驱虫性预防用药

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生猪寄生虫病主要有猪蛔虫病、猪鞭虫病、猪结节线虫病、猪疥癣病和猪弓形体病等。生猪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可以通过外表观察、粪便定期检查和屠宰时剖检进行监测,通过检查监测,可以发现一个养猪场甚至同一头生猪,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病的现象是相当普通的。因此,规模化养猪场要有效地防治生猪寄生虫病的危害,对猪群的驱虫最好采取统一行动,其中预防性药物驱虫是防治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主要技术措施,养猪场在具体对猪群采取的预防性药物驱虫工作中,至少必须把握四点:一是养猪场驱虫必须要对全场所有猪群统一进行,以防止驱虫猪群和未驱虫猪群间的寄生虫疾病的交互感染;二是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在统一药物驱虫后,应间隔3个月再驱虫一次;三是仔猪应在保育阶段后期或生长阶段各驱虫一次;四是对引进的种猪应再并群前10d给予驱虫一次。

规模化养猪场给予猪群预防性驱虫,选用药物应以安全、高效、广谱、低毒以及减少猪群应激为原则,如选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复方驱虫剂,它不但能驱除生猪体内的线虫类和螨类早、晚期幼虫和成虫以及原虫,而且用药的安全性能好,养猪场可以放心地用于包括怀孕母猪,甚至重胎临产母猪在内的各阶段猪的驱虫。

(五)紧急性预防用药

如某一地区一旦发生生猪传染病流行,必须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根据生猪疫病的种类和实际情况迅速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保护易感动物,如属于生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扑灭、销毁、深埋、并对病死生猪尸体作无害化处理。对于一般的病猪及可疑猪应立即隔离观察和治疗;对于尚未发病的猪及其受威胁的养猪场,应在加强观察、注意疫情动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疫病的种类和性质采取相应的血清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如发生猪瘟流行时,对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所有猪(除哺乳仔猪外),每头一律用猪瘟弱毒疫苗6~8头份的剂量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一周后猪群可得到有效地保护。对于无疫苗可使用或使用苗免疫尚未产生免疫力的受威胁猪群,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性投药,养猪场对预防性药物的选择,应针对当时、当地疫病流行的类型,并结合当地实际的药物使用效果或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预防性药物。如发现养猪场发生生猪链球菌病流行时,可在全群的生猪饲料中按200~400g/t加入磺胺-5-甲氧嘧啶,并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粉,连续应用2~3周进行紧急性预防用药,可有效地防范生猪链球菌病在养猪场的流行。

二、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注意要点

(一)树立尽可能减少各种药物使用的观念

养猪场应根据生猪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生猪免疫程序,有效地控制生猪的疫病发生,从而有效地尽可能减少各种药物的使用;在防制生猪的疫病时,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有毒的药物,特别注意防止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合成类驱虫剂的滥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贮藏时,应将饲料、饲料添加剂与药品、消毒剂、灭鼠药、灭蚊药或其他化学药物分门别类贮藏,谨防饲料中混入其他药物,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受潮霉变,以防霉变饲料招致有害毒素物质残留;严格生猪的用药管理,养猪场要充分认识滥用药物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增强对畜产品安全性及环境保护的再认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的使用;生猪的饮水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饮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均不可超标,生猪饮用消毒水和猪舍内使用消毒剂,不仅要确保其有效性,同时还要防止药物残留,食槽和饮水器必须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注重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以及一些合成化合物等滞留性强的药物替代产品开发,从根本上杜绝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二)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对生猪疫病的防制,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注意改善养猪场的环境条件,提升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以有效地防止场外的疾病传入,降低养猪场原发性疾病的感染率,杜绝或减少其他疾病继发性感染的几率。同时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减少和杜绝应激因素,避免降低猪群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可使用一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营养素,并加强对饲料来源(如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污染的生物因子的监测力度。此外,要加强疫病的诊断与检测,摸清养猪场多重感染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病的种类,建立养猪场完善、合理的监测方案,实施种猪场疾病净化,建立健康的种猪群,从而全面提升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定期有效的消毒制度,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带病猪(包括带病种公猪精液)从外引入,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时刻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制意识和群体防制意识,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综合防制措施。

(三)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药物

预防性用药应根据养猪场当时、当地以及本场疫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有计划地定期使用药物。养猪场为预防生猪的某些疫病,而不是在饲料与饮水中长期添加某种药物,如若这样,就会既增大了养猪场的用药成本,又极易引起生猪机体内有益菌群的失调,同时还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规模化养猪场一定要根据其使用药物的药理特性和药敏试验,策略性地合理使用药物。在预防性用药过程中,养猪场既要考虑到猪种、年龄、个体的差异,又要兼顾到药物的用药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的残留和药物的耐药性等问题,如养猪场发生猪气喘病流行时,养猪场为了提高其药物疗效,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而在饲料中已添加有盐霉素的情况下,又使用防制生猪气喘病疗效较好的药物如泰勒菌素,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泰勒菌素的毒性增强,从而造成大批猪的死亡。

(四)树立猪肉食品的安全观念

规模化养猪场的饲料和饮水安全是生产安全猪肉食品的源头,因此,养猪场在选用预防性用药的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猪肉》的行业标准,使用药物时应符合《允许作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杜绝《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的违规使用,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同时要严格执行用药的休药期等有关规定,以确保猪肉食品的安全。

(五)规范使用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药物

对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药物如氟苯尼考、病毒唑、利巴韦林、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等,因其对生猪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值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在生猪疫苗免疫前后的不规范地使用,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白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免疫应答,因此,对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药物应规范地使用。

(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如艾蒿、鱼腥草、蒲公英、车前草、辣蓼等,这些中草药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抗菌、消炎、调节脏腑机能、增进食欲,增强生猪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催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宰、不产生抗药性、安全经济实惠等优点,如将其进行适当地加工,有针对性地作为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到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料中,既可有效地防止仔猪拉稀,又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因此,中草药添加剂作为预防用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养猪场不妨尽可能地一试;再如黄芪、党参、当归、何首乌等补气类中药均具有活性物质成分,这些药物除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之外,还可提高生猪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机体抗病力的作用;另如“增乳散”由王不留行、益母草、当归、通草、黄芪、丝瓜络、甘草等八种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既能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又能防治母猪产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养猪场用药制度 篇2

1 禁用违禁药物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在动物性食品中禁止使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 根据2002年农业部第193号公告, 我国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列举了β-兴奋剂类、性激素类、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硝基化合物等21种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欧盟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有阿伏霉素、洛硝达唑、卡巴多、喹乙醇等30种;美国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有氯霉素、克仑特罗、乙烯雌酚、地美硝唑等11种;日本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有氯氢吡啶、磺胺喹恶啉等10种, 而且日本对进口动物性食品重点监控的兽药种类经常变化;香港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包括氯霉素、克仑特罗、乙烯雌酚、沙丁胺醇等7种。这些兽药和化合物都是违禁药物, 必须严禁使用。

2 合理预防用药

2.1 根据季节预防用药

春季潮湿容易发生球虫、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等肠道疾病;夏季高温高湿容易发生中暑、发烧、采食量下降等疾病;秋季老鼠猖獗容易发生弓形虫、衣原体等疾病;冬季阴冷容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根据季节的发病特点, 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用药。

2.2 根据免疫预防用药

每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千变万化, 免疫时间也不尽相同, 根据免疫的猪群、免疫时间段预防使用抗应激的药物, 如多种维生素, 一般在免疫前后3 d使用。同时猪群免疫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避免免疫抑制和免疫失效。

2.3 制定全年用药操作规程

根据猪场疾病流行特点, 制定出各种猪群的预防用药操作规程, 特别是种猪群的用药, 是猪场的重中之重。例如, 某规模种猪场引进后备种猪的预防用药操作规程如下。

1) 拌料饲喂治疗肠道疾病的抗生素或中草药7 d, 同时拌料饲喂驱体内虫7 d, 拌料饲喂防霉剂20 d;

2) 进场3 d后给猪注射各种疫苗, 注射疫苗前后3 d拌料喂多种维生素;

3) 第2、3、4周治疗衣原体, 维多力康550 g/t料连喂;以后每半年一次或根据检测情况用药。

4) 第33~39天再拌料驱体内虫7 d。

5) 第40~49天用驱弓净连用10 d, 治疗弓形体;混入猪群后每半年用1次。

6) 驱完体内虫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驱体外虫;以后产前10 d (上产床前1周) 驱1次。

3 针对病因用药

猪群中总存在个体差异, 根据猪的症状和病因进行治疗, 如发烧, 肌肉注射安乃近、阿莫西林等退烧药;球虫腹泻灌服治球虫药物, 治疗效果明显。不同的疾病临床上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的放矢, 才能事半功倍。

4 按疗程用药

一些疾病的治疗疗程短则1~3 d, 多则15~30d, 用药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种猪群衣原体的预防用药, 每半年1次, 每次拌料维多力康550 g/t, 连喂21d。种猪驱体内寄生虫, 连续拌料饲喂伊维菌素7 d, 停药25 d, 再连续拌料饲喂伊维菌素7 d, 才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5 严格执行休药期

猪场疾病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 篇3

1.后备种猪

每吨饲料用支原净+金霉素或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拌料,每月应用1周,直至配种或配种前连续集中饲喂1周,以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2.种公猪

每吨饲料用支原净+金霉素或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拌料,每月应用1周,同时加用氨基多维或鱼肝油粉拌料,以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增强公猪性欲,提高精液品质。

3.经产母猪

(1)母猪产前产后1周用利安欣(利高霉素)拌料,以预防产后感染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

(2)母猪产后1小时内肌注得米先10毫升,以预防产后生殖系统感染。

(3)母猪断奶后用林肯霉素或阿莫西林拌料4~5天,可防治乳房炎、子宫炎,提高受精率。

(4)条件允许的,母猪配种前2分钟肌肉注射20国际单位的催产素,可提高受胎率。

4.仔猪

(1)1日龄口服新霉素或链霉素1次,可抵抗早期感染,防治仔猪下痢。

(2)3日、21日龄各注射牲血素1次补铁,可有效防治仔猪缺铁性贫血。

(3)3日、7日、21日龄每日保健注射得米先,可有效防治猪呼吸综合征和下痢,促进生长,提高断奶整齐度,减少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和猪瘟等引起的继发感染。

(4)仔猪断奶后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甲氧苄氨嘧啶(TMP)拌料,饲喂1周,可有效预防猪的水肿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及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

(5)第12周龄(育成转育肥期),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拌料饲喂1周,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综合征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5.育肥猪

(1)每月饲喂1周利安欣(利高霉素),可有效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日增重。

(2)在每年春秋气喘病易发生季节,每月用泰乐菌素拌料1周,可有效防治本病的发生。

(3)在冬季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多发时,用痢菌净粉+病毒灵粉拌料饲喂,能有效防治本病。

养猪场管理制度 篇4

第一部分

配种技术员

1.公猪供料P15#-P16#4-5斤天,(根据公猪生理需要两种料适当调配)超或节约都罚(按年饲养头数计算)。

2.空怀母猪供料2.8-3.2斤按日饲养头数计算,不要求母猪饲喂其它料.根据母猪的生理阶段该喂什么料就喂什么料,母猪料无论超或节约均受罚,发多少另定,此罚款年中工资时兑现。

另外:饲喂后备母猪可放宽到1700-2000斤。

3.母猪流产,死,致残等而淘汰事故率4%,每超一头罚50-100元凡因致残或有不治而淘汰的均应列入此内而不应列入淘汰率内(注计算时以平均日饲养头数为准)。

4.母猪淘汰率25%,因病不治或致残的不计入此内,并以平均日饲养头数为准计算。

注:一胎母猪的淘汰由技术员来掌握。

5.母猪年产胎次:经产母猪年产胎次平均2.5胎年,第一胎平均胎次2胎年。

注:计算胎次时分上半年与下半年两个阶段,即3月31日以前补充的后备母猪平均年产2胎,3月31日至8月20日之间补充的后备2胎,8月20以后补充的后备当年可不产仔。6月30日以前淘汰的经产母猪1.25胎,6月30日以后淘汰的母猪应产2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应产窝数,每多产一窝奖20元,每少产一窝罚20元。平均窝产活仔数在9头以下罚款500元,窝产活仔在11头以上奖500元,平均窝产9-10之间不奖不罚

6.工资发放:出生活仔数.母猪每产一头活仔数(以打耳号为标准)得工资2元,净增1头可得工资2.00元(交到保育舍为准)。准胎率低于85%罚款500.00元,准胎率95%以上奖500.00元。

7.工具的发放:每年胶鞋2双.毛巾4条.手套4双.肥皂2块.扫帚每栋6把.铁铣2把.配种手套2双.灯泡每年4个。

8.药费:每生产一头活仔(以打耳号为准)应供药费1.00元超或节约按市场价格奖罚。

第二部分

妊娠母猪饲养员

1.母猪应供料:4.2-5.2斤按日饲养头数计数,根据母猪的生理和自身需要用P16#母猪料无论用超或节约均受罚,具体罚多少.根据市场的价格%年终兑现。

2.母猪流产,死,致残等而淘汰事故率3%,每超一头罚50-100元凡因致残或有不治而淘汰的均应列入此内而不应列入淘汰率内(注计算时以平均日饲养头数为准)。

3.工具的发放:胶鞋每年2双,毛巾2条,肥皂2块,扫帚每栋6把,铁铣2套,灯泡4个。领超自付。

4.药费:每生产一头活仔(以打耳号为准)应供药费0.3元头.超了罚.节约奖(按市场平均价格的%比奖罚)年终定。

5.工资的发放:

(1)每生产一头活仔(以打耳号为标准弱仔不算)可得工资5.00元。

(2)年平均每窝超过1头弱仔,每超过一头弱仔罚款10.00元.低于一头奖励10.00元(指窝产仔弱仔部分)。

1.母猪应供料:每头P16#5-7kg天(按年生产窝数计算,计数方法:生产前7天至断奶30天止)超或节约均罚。

2.乳猪料的供应:按28天断奶每头应供乳猪料3公斤.要求乳猪料平均长6公斤,乳猪料节约奖.超过部分按数量以市场价%奖罚。产房交出仔猪重不得小于5kg.要求仔猪出生7天开始上料。

3.饲养不当致母猪流产.死亡.致残有病不治而淘汰事故率超过1% 每超1头按种猪价的30%罚款。

4.工资发放:

出生一头活仔(以打耳号为准减掉弱仔)7.00元头.成活一头弱仔(交保育舍为准)10.00元头。重量工资.每公斤(减出生重)0.3元。

5.奖罚办法:年平均窝产仔10头以上奖10.00元头(超出部分),年平均窝产仔10头以下

不奖不罚,低于9头10.00元/头。年平均窝产仔12头以上每头20.00元(指 第三部分 产房母猪饲养员

超出部分)。

6.工具的发放:胶鞋每年2双、毛巾2条、肥皂2块、扫帚每栋4把、铁铣2套、灯泡10个、烤灯24个、插座14个、插头14个、烤灯线30米、口罩4个、桶1个、脸盆1个。

7.电费供应:每窝应供电42度(按年产窝数计算)超出自负.节约归己。

8.药费:交出一头健康仔猪(交到保育为准)1.50元/头.(不包括疫苗.消毒液)超出自负.节约归己。

9.其它费用:产房修修补补按产房全年费用高与低平均取中间值,高罚、低奖,(新产房除外)。

第四部分

保育舍饲养员

1.保育舍应供料:颗粒料:每交出一头应供颗粒料5kg,高档料1.3:1/公斤,P12# 2.2:1/公斤至出栏。

2.药费:交出一头健康仔猪(交到育肥舍为准1.50元/头。(不包括疫苗.消毒液)超出自负.节约归己。

3.工具的发放:扫帚4把、铁铣2套: 桶1个、脸盆1个,胶鞋每年2双,毛巾1条、肥皂2块。

4.工资发放:每交出一头健康仔猪(净增头数)3.00元/头、每交出栏重量0.30元/公斤。残次及死亡不计工资(残次按死亡计算)、按重量应供料。

5.奖罚办法:成活率97%(按接猪数计算),节约1头奖50.00元,超1头罚50.00元,注明:节约用水、用电,如发现一次罚款10.00元。

1.育肥猪应供料2.2:1/kg,2.8:1/kg,3.2:1/kg,3.7:1/kg至出栏。

2.奖罚办法:节约每公斤0.4元,超每公斤0.4元。第五部分 育肥猪饲养员

3.药费:每出栏1头健康猪1.00元(不包括疫苗.消毒液)超出自负,节约归己。

工具的发放:每栋育肥猪舍每年可供扫帚12把,铁铣2套: 桶1个、脸盆1个,胶鞋每年2双,毛巾1条、肥皂2块,灯炮3个。

4.注明:其它一些应急工具有当班负责人按量报分场主任在决定。

5.工资发放:每出栏1头健康猪2.5元/头,每出栏1头健康猪重量0.30元。残次及死亡不计工资(残次按死亡计算)按重量供料。

6.注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如发现一次罚款10.00元。

7.奖罚办法:成活率98%(按接猪数计算),节约1头奖50.00元,超1头罚50.00元。

1.出栏1头种猪(装车费)2.00元,商品猪1.00元,淘汰公母猪2.00元,死及瘫猪5.00元/头,(残次猪没有费用),内部转猪保育转育肥每头0.30元/头,其它内部转群及其它费用酌情处理,(不包括产房和母猪转群)。

2.消毒:保证每星期消毒1次,每次50.00元,发现1次不做的罚款50.00元,注明:这项工作必须做到位,做到无漏洞.无死角。

3.内部人行道及房屋保证每星期打扫1次,圈舍内部的粪便每天打扫1次,内圈每天3次,给猪带来一个清新干燥的生活环境。

4.每栋的消毒池保持三天换一次水和烧碱,达到每次进入房间的消毒效果。

第六部分

合理用药制度 篇5

为切实做好合理用药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避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及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医院设立由医务、药剂、护理、检验、临床及感染科专家组成的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大或价格昂贵的药物进行审批。

二、临床及相关科室必须坚持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原则。

1、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医师在接诊病人后应该尽量、及早认清其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严重的程度,制订适当的用药方案。在诊断明确以前采取一定的对症治疗,但应注意不要因用药而妨碍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要根据初步选定拟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该药作用的一切因素,扬长避短,仔细制订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投药时间、疗程长短,以及是否联合用药等内容的用药方案,并认真执行之。

3、及时完善用药方案用药过程中既要认真执行已定的用药方案,又要随时仔细观察必要的指标和试验数据。以求判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包括在必要时采取新的措施。

4、少而精和个体化用药方案要强调个体化。除必须联合使用的药品外,应当尽可能地体现出少而精的原则。

三、督查办法。

1、成立督察小组:

组长:兰炳炎院长主任医师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成员:文家福主任医师骨科专家负责日常督察工作萧药剂科主任主管药师负责具体督察工作王际芹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日常督察工作

刘道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日常督察工作

袁友华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日常督察工作

胡兴媛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负责日常督察工作

汪尧顺医务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协调工作

2、每月一次地针对门诊、病房医生所有的病历、处方进行抽查,并汇总督查结果。

3、每季度召开一次评审会议,专题讨论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以及合理治疗的情况,对合格的予以表扬,不合格的予以批评教育。

四、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云南协和医院药剂科、医务科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篇6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对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全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实施的监督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1.医院成立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归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管理,全面负责全院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2.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①临床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

②临床药物治疗应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选择适当的药物。同时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降低药品费用。

③临床医师在药物治疗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需按照医院《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执行。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用药方案。

④临床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有明确的医学依据而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⑤临床医师使用毒性药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⑥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处方权限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⑦临床医师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⑧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⑨临床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药物安全性监测,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或药害事件按规定报告,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在病历中记录。

3.合理用药分析评价 ①医院实行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每月对医院使用排名前十位的药品、抗菌药及平均处方金额前十位的医师进行公示,对不合理用药积极进行干预,对使用超常的抗菌药按规定停用。

②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和病区病历,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点评并公示。

③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定期检查、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公示及经济处罚。

④药品调剂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拒绝调配。

4.监督管理

①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下设合理用药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评价、监督及检查工作。

②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③医院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药物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违规事例、人员进行惩罚。药剂科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决策。

猪场预防、治疗用药误区分析 篇7

1 预防、保健用药误区

1) 漳州某猪场应用某饲料加工厂生产的中猪料 (后调查有添加盐霉素) 。该场猪群因预防气喘病, 在饲料中又添加了泰妙菌素, 随即发生了上百头猪以后肢瘫痪为主要症状的药物毒性反应。

2) 漳州某猪场因预防小猪白痢、猪沙门氏菌感染, 在饲料中添加了超量的喹乙醇, 引起小猪群中毒, 表现为体重下降, 精神萎顿、无力、被毛无光泽等临床症状, 一些小猪逐渐消瘦, 直至死亡。

2 临床治疗用药误区

2.1 地塞米松磷酸钠

该药用于治疗炎性、过敏性疾病等, 猪的一天用量4~12 mg, 以前常用于母畜的同期分娩。近年来, 养殖户滥用、超量使用地塞米松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某猪场因哺乳和断乳小猪体温升高, 每头小猪的注射量达10~20 mg, 甚至连续用药, 不仅不能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 而且还影响了小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某猪场10多头怀孕母猪体温升高、不吃料, 畜主给每头母猪注射了30 mg左右地塞米松和抗生素, 虽然母猪退烧了, 但却发生了流产、死胎现象, 没有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2.2 缩宫素注射液

有10 u/m L和50 u/5 m L两种规格, 主要用于母猪助产、催产。目前, 养殖户应用该药物主要在分娩前 (羊水破后) 、分娩中 (产下2头仔猪后) 和分娩后, 每胎必用。存在着由分娩前的助产演变为滞产、难产, 大剂量的缩宫素还促进过早泌乳, 与哺乳仔猪的需要不协调, 甚至造成泌乳抑制或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因此要注意分娩母猪胎位不正、产道狭窄时忌用催产药, 建议3胎以上使用缩宫素, 于分娩后促进胎衣的排下使用该药为宜。

2.3 青霉素粉针剂

市场上有青霉素钾、青霉素钠两种产品, 规格有80 u/瓶、160 u/瓶和400 u/瓶, 需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一些养殖户喜欢选用中药 (中草药) 针剂类稀释, 如麻杏石甘注射液, 在气温较低 (摄氏12℃以下) 时, 容易出现絮状物, 以至注射时不能使用;有的用林可霉素注射液稀释, 产生浑浊、絮状物或沉淀, 严重影响药效;有的用磺胺类药稀释, 因磺胺类药注射液为强碱性, 与本品混合注射可破坏青霉素的抗菌性。有的养殖户长期选用氨基比林、安乃近等稀释本品, 据有关资料报道, 还会引起母猪颗粒白细胞减少症, 影响免疫效果。

2.4 林可霉素注射液

每支2 m L、0.6 g, 临诊上用于治疗畜禽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特别是耐青霉素而对本品敏感的细菌感染, 也可用于防治猪密螺旋体性痢疾、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等。有的养殖户用本品注射液给小猪口服, 有的注射哺乳仔猪, 甚至给妊娠母猪注射而引起不良后果。据报道, 林可霉素内服能引起马、兔和其他草食动物致死性腹泻、肠壁水肿。给猪注射本品还有疼痛刺激。

2.5 替米考星注射液

目前很多兽药厂家都有生产本品, 含量有20%和30%两种剂型, 多数为复方药。主要用于防治家畜肺炎 (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禽支原体病及泌乳动物乳腺炎。有的养殖户用本品治疗患畜引起死亡, 有的用本品配合氨茶碱一起注射, 有的用本品加地塞米松治疗小猪气喘 (胸腔积水) 而引起死亡。据报道, 替米考星注射液主要作用心血管系统, 可引起心动过速和收缩力减弱, 肌肉和皮下注射可出现局部反应 (水肿等) , 要注意使用方法。

2.6 氯霉素类

氯霉素在动物临床上已禁用, 现市场上有甲砜霉素预混剂、氟苯尼考预混剂和氟苯尼考注射液 (有10%、20%和30%三种规格) 。有的养殖户在小猪饲料内添加高浓度的氟苯尼考预混剂。有的对猪体温一升高、出现呼吸道症状就肌注本品注射液。氟苯尼考虽然不抑制骨髓, 但有胚胎毒性, 妊娠母猪禁用, 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 氟苯尼考注射液药物浓度在子宫内最高, 依次为肺部和肠道。因此要注意配伍应用。

3 用药误区的原因

当前猪场出现预防、治疗用药误区主要来自于对疾病的错误诊断。

1) 凭所谓的多年养殖经验、他人介绍就对发病猪只或猪群用药治疗, 又频繁地更换药物, 其结果是治愈效果差, 导致疾病在猪场内蔓延。

2) 对患猪不测体温, 对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行为症状了解不全或观察不细致就盲目用药。

3) 不了解患猪的病变部位、范围、疾病性质, 就不能真正理解其临床表现的实质, 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疾病,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或严重的错误。

4) 个别散发时就全群投药治疗, 群发性疾病时只对个别较重的病例治疗;全身感染时按局部感染治疗等。

5) 不了解发病机制就用药, 如对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发病程度如何, 发热对机体有何生物学意义, 就大剂量使用安乃近等退烧药, 结果造成疾病反复发作。

6) 没有根据动物的日龄及体质特点用药, 如没有测量畜禽体重、没有计算采食量, 仅凭想象投药。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篇8

二、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病人(或家属)参与确认。

三、口服药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

四、注射药物必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病人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后方可用于病人。

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制度

一、重点药物包括: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等。(具体药物见附录)

二、医师开处方前询问病人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应,并告知病人和家属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药后每日查房是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三、病人和家属向医师反应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应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注意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避免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四、重点药物使用的观察程序是:护士用药前应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静脉给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滴速并留守20分钟方可离开。一组输注更换下一组液体后同样应观察20分钟,方可离开。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该观察2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不适后方可离开。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代注意事项。当班护士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询问病人用药后情况。

五、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观察。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

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特别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二、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示醒目,设置红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四、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才使用。

五、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六、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22猪场制度 篇9

为了我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保证猪群健康无病,特制定以下防疫制度:

一、加强学习、培养全员防疫意识,科学管理,增强猪群体质。

二、工作服每天紫外线灯下消毒30分钟,勤洗保持干净。

三、轮休、请假离场的职工上班时,必须在生产区隔离一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四、外来学习人员必须在生活区隔离三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五、任何员工有权阻止非场方同意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如经场方同意后方可进入。

六、送料车或送药车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再进入生产区用喷雾器消毒,人员更衣、洗澡消毒后方可进入。

七、严格按场方制定的免疫程序注射各种疫苗,免疫密度100%,不合格疫苗一律不用,免疫记录详细,以备检查。

八、生活区每周消毒一次,生产区环境消毒每周两次,猪舍带猪消毒隔日一次。

九、生产区不得带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在场职工家中养猪、狗、猫等动物,生产用具进行消毒。

十、兽医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诊治与处理。

十一、病弱猪要进行隔离治疗,当无治疗价值时,要及时进行淘汰深埋处理。

十二、病死猪只或死胎,胎衣要在指定的地点深埋,不得私自处理。

十三、定期驱虫,消灭蚊、蝇、鼠等病原微生物传播媒介。

十四、引进猪只经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诊无病,方可进入场区。

十五、以上各条全体员工要认真遵照执行违者严肃处理。

门卫制度

一、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门卫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做好登记工作。

三、门卫严格督促进出人员和车辆按防疫制度进行消毒。

四、门卫负责全场的保卫工作,并督促值班人员值班。

五、门卫负责全场夜间的路灯和宿舍区的用电启闭工作。

六、门卫负责夜间全场的巡逻任务。

七、门卫负责产品和财产的出场检验核对工作。

八、以上规定须严格执行,若出现问题造成经济损失者,根据损失大小进行经济赔偿。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猪产业标准化示范场

二00三年十一月

门卫消毒制度

为加强进场人员、车辆的消毒,避免带入疫病,确保场区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来场人员在进场前必须登记、换鞋,严格消毒。

二、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场内员工严禁外出。如果请假休息,进场后在生活区休息三天,方可进入生产区。

三、外来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参观。

四、门卫有权杜绝闲杂人员进场,并负责全场安全。

五、告知来场人员,进场后不允许乱扔烟头、纸屑随地吐痰。

六、门卫对客户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七、进出场的物品,门卫要进行检查和登记。

八、门卫及时开关好大门,严禁车辆入内,运输饲料、药品的车辆进行消毒,方可入内。

九、防疫重于一切,制度大于主管,进场人员必须遵守以上规章制度。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猪产业标准化示范猪场

二0 0三年十一月

消毒程序

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栋猪舍全群移出后在进入新猪群之前必须按下列程序全面彻底的消毒以确保猪群安全。、先将猪舍内的地面、墙体、顶棚、下水道及所有设备,用具全部彻底清洗消毒。

2、干燥后用2%的烧碱洗刷消毒,不宜使用烧碱消毒的物品可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消毒。

3、第二天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福尔马林溶液30毫高

酸钾15克),计算好比例后根据猪舍大小确定用量。

4、生产专用送料车辆每三天消毒一次,可用0.3%的过酸溶

液,0.5%强力消毒灵或3%的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

5、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器械必须经过专用间消毒后放可进入。

6、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经过淋浴,更换消毒衣、鞋帽后才能进入猪舍。如离开猪场后重返场后要在生活区隔离。

7、产区的工作人员、送料车以及不同年龄的猪只转群时不能共用一个通道。

8、消毒时应正确使用药品及浓度,按规定配制消毒液,注意配伍禁忌。

9、毒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10、消毒时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事后认真检查,确保消毒效果。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猪产业标准化示范场

养猪场用药制度 篇10

1 猪场用药常见误区

1.1 不明病因用药

猪病防治中应避免无指征或指征不强情况下使用抗菌药, 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抗病原作用, 只有对症用药, 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案例:

安徽1200头猪场, 50~60日仔猪发病, 皮肤发红、高热稽留。药店老板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青霉素、长效土霉素, 猪肌肉注射, 连续3天, 花费5000多元, 猪死亡增加。兽医专家诊断为猪弓形虫体病, 用磺胺类药治疗, 绝大多数猪痊愈。

疾病要根据患病猪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细菌学诊断, 然后,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

注意:药敏试验只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药物的作用取决于作用部位的浓度, 浓度与药品的生物利用率、分布容积等有关。如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的药敏试验几乎相当, 但前者生物利用率比后者高一倍, 全身感染时阿莫西林效果远远强于氨苄西林, 胃肠道感染时氨苄西林效果远远强于阿莫西林。

1.2 给药途径不对

原料药适口性和水溶性较差, 原料混饲时采食下降, 用原料饮水给药, 导致药物沉淀在水槽下方, 上层药含量少, 达不到药量, 容易耐药, 下层药含量高, 极易引起中毒。

氨基糖苷类 (包括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 黏菌素 (硫酸粘杆菌素) 、磺胺脒口服基本不吸收, 通过拌料或饮水来治疗全身感染基本无效。

五年前, 注射剂占市场份额近70%, 粉散剂占近30%, 目前, 注射剂占市场份额近30%, 粉散剂占近70%。这主要因为“预防重于治疗”广泛被认可, 并且同等药物注射剂价格远高粉散剂, 另外注射产生应激。

1.3 给药间隔时间和次数不对

猪场经常出现的错误:明确一天给药两次的药品, 往往白天间隔6~7小时, 晚间间隔过长 (17~18小时) , 这样将让药物浓度长时间处于低于最低抑菌或杀菌浓度的水平, 保健或治疗效果不佳, 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1.4 不清楚药物适应的范围

猪场应根据药物特点, 合理选用药物, 如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无效, 应使用大环内酯类 (牧乐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等) 和泰妙菌素、林可霉素等。治疗弓形体感染, 首选磺胺嘧啶钠+青霉素G, 但不能混合注射。沙门氏菌感染首选氟苯尼考。猪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 首选痢菌净、喹烯酮。

1.5 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

当药量过小时, 体内药物浓度不够, 效果差, 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当药量过大时, 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大, 动物体正常菌群被破坏, 微生态平衡失调, 使潜伏在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大量繁殖, 引起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微生物顺利进入, 发生外源性感染, 所以临床用药不可随意加大使用剂量, 只要达到最低杀菌或抑菌浓度即可。临床用药重要是必须保持微生态平衡, 防止不该流失的菌群流失。

原则:“首次使用应加倍, 这是突击量的原则”,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给病原体以决定性打击, 以后根据病情减量或按常规治疗量。

1.6 不合理配伍用药

配伍禁忌有三种:理化性质禁忌, 如磺胺嘧啶钠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 便可见液体中有微细的结晶析出, 这是因为强碱性的磺胺嘧啶钠在PH较低的溶液中析出的结果。药物动力学禁忌, 泰妙菌素与聚醚类抗球虫药马杜霉素、盐霉素等联合用药, 将竞争在排泄器官肝脏的代谢, 致使聚醚类球虫药在肝脏里蓄积引起中毒死亡。青霉素不能与沙星类、四环素、大环内酯类联用, 由于后三者使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受到抑制, 细菌进入静止状态, 停止生长繁殖, 青霉素便不能发挥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案例:玉林某大型猪场, 主要保健方案为青霉素+替米考星。误区:青霉素见水分解失效, 替米考星毒性较大 (安全谱窄) 和味苦, 药效典型配伍禁忌。危害:成本加大, 代谢产物容易引发耐药因子产生, 青霉素破坏了集体菌群平衡, 联合用药不能与混合用药混同, 该产品在欧美主要用于牛乳房炎和牛肺炎。

正确的方法:牢记配伍禁忌, 最好配备《药物配伍禁忌表》, 避免三种以上抗菌药连用, 避免同类抗生素或有相同毒副作用药物联用, 作用机理相同的抗生素不可联用。

1.7 不了解药物成分重复使用

同药品、不同厂家的产品商品名不同, 使用者不了解或没有仔细阅读产品说明, 防治疾病时重复使用了不同商品名的同一成分药物, 致使猪只中毒。

1.8 喜欢用复方药, 导致菌群失衡

危害:造成耐药性快速形成以及菌群失衡, 模糊了历史用药状况, 将增加诊断的难度, 还可能使养殖户重复使用复方药品里的其他成分药品, 导致中毒。

1.9 不遵守药物休药期, 盲目添加药物, 造成药物残留

药物停用时间为5个药物半衰期时间, 药物在体内, 消除率达到95%以上。

1.1 0 不按疗程给药, 频繁换药

不按照规定的疗程给药, 极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给以后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对细菌性传染病一定要有足够的疗程, 直至彻底杀灭病原体”。一般性感染疾病, 杀菌药一般以3~4日为一疗程, 最短为2~3日, 但最长也不要超过7日, 连续3日正规用药, 无效方可换药, 这是换药的原则!

1.1 1 标本不兼治

对一些表现严重症状的疾病要先治本, 给对因治疗赢得时间。我国猪病防治用药:疫苗>预防药>消毒药>治疗药, 万头猪场每月药费:2.5万元, 其中疫苗:8000元 (占32%) , 预防药:7000元 (占28%) , 消毒药:6000元 (占24%) , 治疗药:4000元 (占16%) , 每头上市肥猪总摊药费约为30元, 年总药费30万元。

2 当前养猪场几种主要呼吸道疾病及防治

2.1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

2.1.1 症状

发病猪场死胎数增加, 初生幼猪的死亡率高。症状常见于2~5周龄仔猪, 初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颇相似, 开始有一小群猪只出现眼肿, 精神不掁, 全身怠倦及呼吸道临床症状, 病情持续几天。没有流产的母猪则产下许多死胎, 或产下大小不均的木乃伊胎儿, 亦可能产下非常衰弱的幼猪, 并且生下不久就夭折。产下的乳猪显得精神不振, 哺乳时快速腹式呼吸。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达30%~50%, 在断奶仔猪常见呼吸困难, 生长迟缓及死亡。肥育期临床症状则较轻微, 发病猪场本病流行期为1~3月。

2.1.2 治疗与控制

迄今本病尚无特效疗法, 使用免疫增效剂可提高免疫力。使用有针对性抗菌剂有利于控制二次细菌感染。猪场应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按计划接种疫苗, 加强饲养管理及消毒。

PRRS病毒可造成死胎、木乃伊胎、第三期流产, 以及断奶前死亡率升高。还会造成生长猪的呼吸道症状以及免疫下降, 使断奶和生长阶段更易发生其他疾病。每个猪场都要尽最大的可能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防止蓝耳病感染的发生。

2.1.3 高致病性蓝耳病症状

后备母猪倦怠、厌食、发热;4~5月龄猪表现倦怠、发热, 因鼻腔腺体感染导致的脓性鼻涕, 因鼻腔腺体感染导致的流鼻涕, 胃部严重的卡它性炎症, 严重的胃溃疡, 黑色中带血红色的粪便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肝脏有明显肿大梗死, 在肝脏内复制, 形成坏死灶, 心肌细胞感染, 形成水肿, 严重的胸腔积水, 肠道变薄并有明显的出血, 肠内严重出血, 肾盂水肿, 肾脏有明显的不规则的弥漫性的出血, 皮肤变红, 皮下有水肿液析出, 病猪关节水肿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病猪腹水, 脾脏增生变长, 肺脏切面有水肿液析出, 脏外观正常但剖开时见两肾的肾盞与肾乳突均呈暗红色与轻微水肿。

2.1.4 解决之道

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使用血清型号相似的疫苗进行免疫;尽量解除猪的各种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认真严格的控制高致病蓝耳;使用从本猪场分离提纯的自家疫苗;合理的药物保健, 预防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加强消毒和蚊虫等日常管理控制, 尽可能的切断传播途径。

2.2 猪圆环病毒 (PCV2)

防制对策: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

2.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遍布世界各养猪发达地区, 近年来流行日趋严重。在临床和剖检中表现肺炎和胸膜炎的特征症状和病变。防治措施:

2.3.1 改善饲养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彻底消毒、间歇一周”, 可降低发病率。每栏之间用密闭的隔栏可防止飞沫传播, 减少肺炎的发生。饲养密度与本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如密度过大, 可出售一些仔猪和中猪, 可较好地控制本病的发生。防御氨气等有害气体, 保持舍内良好通风, 漏缝式地板下粪沟的粪尿应及时清除。

2.3.2 药物防治

新引进的种猪应隔离饲养并预防性投药;哺乳期的母猪饲料及保育舍最后一周的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策略性用药, 结合各场实际情况, 在疾病即将发生时用药, 以发挥药物防治最大作用, 同时辅助于免疫增强剂。间隔用药, 如本场呼吸道病普遍且较为严重, 应以一定的间隔, 短期用药。如5天用药, 10天停药的方式间隔给药, 可降低发病率。

2.3.3 免疫接种, 血清型一致

2.4 副嗜血杆菌病

2.4.1 病原

血清型有15种, 其中5、4、13常见。

2.4.2 临床症状

母猪流产, 公猪跛行。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乳。剖检常见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沉积在浆膜包括腹膜, 心包膜, 以及脑膜、腕关节和跗关节。

2.4.3 防治

上一篇:中原地产员工手册下一篇:半年总结大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