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推荐10篇)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1

1.完成上级计划指:采掘审批计划内的工程量

2.主要指采掘计划

3.掘进工作面的劳动组织说明书、循环作业图表,必须科学。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台账(应记录工作面隐患和工作面)。设备管理

1.掘进面工作面外部运输设计

掘进工作面运输设计:包括煤量运输和材料运输两部分,且人工运料距离不超过300米。

2.掘进运输装备设施的安全措施,包括:调度绞车、轨道检查(绞车检查记录、刮板机检查记录,掘进机检查和记录)技术保障项目:

1.监测预报: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的分析和处理制度,分析处理闭合台账。

2.每月一次的: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书(总工签字)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报告记录(地质科,施工方记录)

管理系统:

1.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制度

2.掘进工作面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制度

4.工程质量验收

5.设备检修制度

6.掘进工作面岗位责任制(掘进机司机、打眼工、放炮工)技术保障项目:

1.技术资料档案化管理:从掘进工作面计划—设计—探放水—探放水验收—现场管理—工程质量验收—隐患排查—每月施工总结—工程验收(资料档案化指以上内容集中存放在一起)

2.每月施工巷道技术工作总结

12图版:

1.临时支护图(无)

2.允许掘进施工进度记录

规程措施:

1.有审批、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

2.有每月复审签字和复审意见

3.巷道开口措施和通知单,巷道贯通措施和通知单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2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质量

质量标准化就是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对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等在内的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就煤矿而言,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多数矿井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断层、坡多、、弯多、线长、自然灾害多、体制复杂, 以及小煤矿特有的用工性质决定了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在目前新形势下,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应该是:矿井的采煤、开拓、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供电、供水、供风、供暖等相关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 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 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 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矿井长治久安的需要, 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

1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思想认识相结合

首先要提高矿主、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认识, 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认识和提高的转变。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 统一思想, 强化矿主、职工安全质量意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要让矿主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同其前途、利益紧密相连, 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讲质量, 抓质量标准化必须抓安全工作标准化, 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 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事实上, 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从一开始就和安全生产紧紧绑在一块。

2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要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规定要求、结合小煤矿的实际情况, 组织实际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的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 以激励为主, 奖罚兼顾。真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

3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培训教育相结合

培训教育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毋庸置疑, 其范围非常广泛, 既包括职工特殊工种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包括对各种管理制度、标准的学习教育。培训要采取脱产、半脱产、业余、全员培训等多种形式, 在注重专业理论操作标准学习的同时, 更要结合实际现场培训, 以提高岗位实际动手能力为主, 通过培训教育使每一个工人都有一技之长或多种能力, 个个成为行家里手。要注重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工作, 要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进行安全培训, 认真执行"培训学习达不到要求不准上岗"的规定要求, 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培训部门及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 高标准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做严。

4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

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首先要提高矿主和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使矿主了解到本矿标准化与其他矿的差距。采取走出去取经学习, 引进来吸收利用, 各矿每隔一定的时间要互相交叉检查, 通过检查学习对方的长处, 改正自己的不足。自身建设要注意长远规划与短期建设相协调, 既要制定矿的长远规划同时要制定短期目标。要按季、按月制定标准化工作进度计划, 有计划、分步骤的执行。计划进度要考虑不同单位、队组的实际情况, 要从小到大, 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

5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班组建设相结合

班组是小煤矿的基层组织, 班组成员在作业中能否坚持标准是小煤矿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坚实的基础。加强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要做到:

5.1 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意识, 明确安全教育在班组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性,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5.2 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

5.3 考核。安全标准学习要有计划, 有检查, 有考核, 要真抓实干, 持之以恒;

5.4 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上下齐动员, 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5.5 班前班后, 对重点岗位上的职工,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要针对安全薄弱环节, 提建议, 补措施, 抓整改, 提高班组安全意识;

5.6 行动硬。对违章违纪的职工严格管理, 做到奖惩兑现, 使班组“三不”伤害制度落到实处。一个优秀的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严密的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培养一批优秀的班组长, 这不仅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而且还能激发广大职工的巨大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所蕴藏的潜能。

食品安全需要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 篇3

食品安全的统一标准

以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而国家标准又分为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还有一些产品根本没有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不完整,标准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

1我国的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上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农业初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已达到80%以上,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1995年制定的食品卫生法,仅规定了291条食品农药残留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则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同时,相关分析方法落后,操作流程长,费工费时,对伪劣假冒产品,特别是恶意掺假产品的辨别能力较差。

2同一产品有几个标准,如葡萄酒,就有一个国家标准和两个行业标准,此外还有企业标准。导致市场上葡萄酒产品鱼龙混杂,质量不高。再如苹果,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苹果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原商业部颁布的苹果销售质量标准。

3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等重复交叉,层次不清,例如黄花菜,按照卫生部关于干菜类食品的卫生标准,含硫量不能超过0.035毫克/千克。但农业部颁布的相关标准,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两个政府部门对黄花菜含硫量的规定相差两千多倍。不仅让执法机关陷入尴尬,百姓也迷茫,到底哪个标准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益?当年,沈阳市卫生部门根据卫生部的标准对市场上的黄花菜进行了查处,“毒黄花菜”事件波及全国各地,使黄花菜农和生产厂商叫苦不迭,损失惨重。后来在国家多个部门重视下,黄花菜的含硫量标准才得以统一。

4有的标准空缺残缺,适用性较差: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共将近3000项,但内容不全面,指标设计涵盖范围窄,且存在空白,再加上检验方法不配套,计量单位不规范,由此导致标准的适用性较差。据了解,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体系相比,我国果蔬标准缺乏一些重要食品加工原料的质量标准和分级标准,无法实现对产品质量认证及优质优价,贮藏运输及包装标识标准不能满足果蔬贮藏流通需要,还缺乏二氧化硫、镉、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

5部分标准不配套,技术含量低,缺乏前瞻性。目前,我国已组织制订农业国家标准400余项,行业标准1040项,并启动了农业行业标准制订修订专项计划和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专项计划。但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还很不健全。

6检测方法不一致导致标准不一致:不久前,上海消费者状告雀巢食品含转基因成分,由于我国对转基因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最终导致消费者败诉。一审中,因原被告双方对选择检测机构有分歧,法院指定上海市农科院对食品进行检测。上海市农科院采用《巢氏PCR方法》检测后,发现食品中含有转基因大豆。雀巢方提出异议后,上海市农科院又采用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检测,结果没有检测到转基因成分。而第二次检测结果成为法院判决的重要依据。

7标准的技术内容与相关法律不一致,给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带来困难:例如,火腿目前共有《火腿卫生标准》等六项标准,其感官指标规定二级鲜度的色泽,表面可以有霉点,组织状态为肉身稍软,气味、风味略咸,脂肪有轻度酸败味。但《食品卫生法》第六条:“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形态。”两条规定不一致,大大降低了《火腿卫生标准》的使用价值。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重复、不冲突,也不留空白。据了解,老百姓最关心的乳品质量安全统一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今年下半年就会出台。

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后,关键是公众如何获得食品安全标准的信息?《食品安全法》不仅赋予了公众的知情权,还规定了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机关向公众免费发布信息,以及方便公众查阅的义务。

食品安全的统一管理

以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种“政出多门、管理交叉、责任不明”的多头分段监管体制。监管部门的数量多时甚至达到20~30个,形成“十个大盖帽管不好百姓一顿饭,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现象。

一是管理体系中存在职责交叉和管理“真空”,形成“不好管、管不好”的状况。有人将这种体制称作“五龙治水”,即由卫生、质检、工商、农业、商务部门形成多头监管;还有人称这种体制中有“八个婆婆”,即由农业、质检、卫生、工业、商业、环保、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八部门分段监管,有时一个环节多个部门插手,有时多个环节一个部门监督,体制错综复杂。以猪的监管为例:第一个环节是生产兽药的企业,由农业部兽药局、工商局负责;第二个环节是使用兽药的养殖业,由农业部管理;第三、四个环节是作为兽药载体的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由农业部负责;第五、六个环节是生猪收购和屠宰企业,除个体和私营业者外,均由商务部门负责;第七、八个环节是销售及卫生监督,是由商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部负责。

问题是许多部门都在执法,又各自执法。卫生部门查许可证、卫生标准、生产环境;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规范;质检部门查质量标准;工商部门管违法经营。四家检测机构都有权依据法律的规定,各自实施或者委托食品检测机构进行食品卫生质量的抽检;在信息公布方面,四个部门都有权公布自己对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的结果;在行政处罚方面,四家分别根据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行政处罚。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部门间责任不清的现象非常突出。一旦出现了问题,各部门纷纷找借口互相推诿,而且辩解理由都很充分,导致责任不清,难分主次,使部门问责流于形式。

二是经济转型时期拜金主义和无道德现象削弱了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上的行为自律。有费可收、有利可图的事情,则多家监管,“打篮球”,争利益,有媒体形容为,“一个部门前脚刚走,另一个部门后脚就来了”;而有责无利或责大于利时,则“打排球”,互相推诿。

《食品安全法》完善了食品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全程监管体系:从三个层次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第一,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全国范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可以掌握全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弥补监管环节之间的漏洞与空白,使段与段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消除“都不管”地带;同时,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卫生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的安全;实现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监管。对于分管部门不履行职责监管,造成危害的,将追究相关部门以及领导人的责任。

第二,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

此外,还对媒体的监督等有了明确的规定,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以往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中,各家媒体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报道不尽相同,使原本就弄不清楚事实的老百姓更加迷茫。尤其是一些媒体为吸引公众眼球,或断章取义,或扑风捉影,发布一些不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制造信任危机。因此,统一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质量标准化内业资料 篇4

二、通风 巷道贯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矿技术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1次通风系统审查、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反风设施检查; 3 防爆门应符合规定,每半年至少检查1次;(有检查记录)4 5 6 7 8 9 10 每年进行1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计划应按规定审批,反风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有报告)

矿井应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不应超通风能力生产;(核定报告)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测风报表)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外部漏风率每年至少测定1次,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直建军15%;(报告、记录)矿井(采区)主要通风机应安设监测系统,以监测主要通风机及电机的运转情况,并按规定安装正压计、负压计和全压计等监测仪器仪表;(运行记录)

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掘进巷道应安设2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具备相互独立的两回路电源,并能实现自动切换;(切换记录)不应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前应制定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应设立瓦斯工作防治领导小组和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文件)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瓦斯超限,应立即13 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按照事故处理,查明瓦斯超限原因,落实防治措施;(瓦斯超限记录)14 矿井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二氧化碳赋存参数,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应编制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计划,按规定备案并严格执行;高瓦斯15 和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应制定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并严格落实,瓦斯治理效果符合相关规定

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检查工交接班等瓦斯检查及管理应符合《煤16 矿安全规程》规定(交接班记录);无空班、漏检和假检;每月应编制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17 瓦斯排放,应有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的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且有记录

瓦斯检查工应持证上岗,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检手册、瓦斯调度台帐“三统18 一”;通风瓦斯日报、瓦斯监测日报每日上报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并有记录 19 瓦斯检查仪器、仪表应完好,并按照规定进行校正和检定(校检报告、记录)20 突出矿井应按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和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文件)矿井应按规定对煤层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报告)。突出矿井应绘制矿井(采区)瓦斯地质图

突出矿井(采区)应编制专项防突设计、措施计划和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相关规定审22 批

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应按规定审批,23 并严格执行(防突措施);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应经矿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审批(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或消突报告)21 24 25 石门、立井、斜井等揭穿突出煤层前应编制专项防突设计、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应按规定审批,并严格执行(专项防突设计,消突报告)

防突装备、仪器、仪表的管理、检定符合相关要求;防突资料(各种记录、台帐、牌板、效果检验报告等)管理应符合规定

定期对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的浓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测定。泵站每小时测定1次;26 主干、支管及抽采钻场每周至少测定1次,并根据实际测定情况对抽采系统及时进行调节(测定记录)27 抽采检测装置、仪器、仪表齐全,定期校正,台帐,记录齐全

矿井应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安全监控人员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

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使用6—12个月应升井全面检修,井下装置的完好率29 就灰100%,装置的待修率不超过20%,并有检修记录

安全监测设备每月至少调试、校正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无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10天应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进行调校,并有调校30 记录,每10天应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试验,并有试验签字记录,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检定

地面中心站值班应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接收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31 及时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建立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数据库,并有备份,其中安全监测,瓦斯抽采系统数据要保存2年以上,人员管理数据要保存1年以上 28 32 安全监控系统报表、账卡,图纸资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矿井应建立、健全防灭火管理制度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建立火灾33 应急预案 34 按规定进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报告),并制定防灭火措施 35 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应按相关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和制定防治自然发炎的专门措施,采掘工作面作业规定应有防治自然发火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每1处火区都应建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火区管理卡片,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并制定火区管理制度;启封火区应有计划和经批准的安全措施

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37 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配备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明确规定 38 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配足防尘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开展煤尘爆炸性鉴定;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系统,并有相关图纸、记录、台帐

矿井应编制洗尘计划,定期冲刷巷道积尘。主要大巷、主要进回风巷每月至少冲刷139 次积尘,其他巷道清扫积尘周期由各矿技术负责人确定,并有记录可查。井下巷道不应有连续长5m、厚度超过2mm的煤尘堆积 40 测尘仪器、仪表齐全,并定期进行校正、检定(报告)

矿井通风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满足安全需要,并符合有关规定

每月由矿技术负责人至少组织1次通风隐患排查,并有排查记录;由矿工主持召开至42 少1次通风工作例会,并有记录可查 43 通风区(队)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各工种要有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44 矿井应编制年、季、月通风工作计划及总结,建立健全矿、区领导值班记录 矿井应编制无计划停电、停风等应急预案,贯彻落实通风相关措施,并有贯彻签字记录

有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瓦斯抽采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防灭火系统图等;有通风调度值班记录、通风(反46 风)设施检查及维修记录、防灭火检查记录、测风记录,有瓦斯调度台帐,密闭管理台帐,煤层注水台帐,瓦斯抽采台帐等,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45 47 制定通风仪器、仪表保管、维修和保养制度 48 瓦斯检查工、防突工、通风监测工、瓦斯抽采工、瓦斯抽采泵司机等人员应按要求定期培训(每次培训应考核,有记录可查),证件应按时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三、地测防治水

1、应建立以下制度:

⑴各级岗位责任制;⑵生产安全联席制度;

⑶专业隐患排查制度;⑷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 ⑸预测预报制度;⑹矿井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⑺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⑻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⑼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⑽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⑾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保管、发放制度;

⑿ 防治水工作实施细则(大水矿井);

2、应有经过批准的工作计划,并分解落实;

3、每月召开1次业务工作会议

4、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无冲击地压的瓦斯矿井设地测部门;

5、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无冲击地压的高瓦斯矿井设地测部门和地测总工程师;

6、有地质勘探报告

7、有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8、有井巷地质素描图

(1)井巷地质素描图有正规的专用原始记录本,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2)井巷地质素描图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9、地质预报内容齐全,有月报和临地性预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10、突出及高瓦斯矿井各主采煤层均应有瓦斯地质图,11、贯通、开掘、放线变更、停掘停采线,过相邻巷道(空间距离小于巷高或巷宽的4倍)等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

12、测量原始记录

13、储量计算图

14、储量计算成果台账

(1)储量变动批文、报告完整,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

(2)定期分析回收率,对不合理丢煤从技术上提出意见和要求,并能如实反映储量损失情况;

(3)矿井、采区、工作面结束有损失率分析报告;每半年进行1次全矿回收率总结;

(4)丢煤通知单完整无缺,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

15、及时填绘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1)有地表塌陷裂缝治理台账、(2)村庄搬迁台账;

(3)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情况表

16、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1)有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记录规范,保存完好;(2)建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防治水基础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认真收集资料、整理台账,并每季度修正1次(3)水文地质图

17、水害预报

(1)预报内容齐全,年报、月报、临时预报及时下达,预报要评价突水危险性,提出水害处理意见;(2)在水害威胁区域进行采掘前,应提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报告编制、审批、提交程序应符合规定要求;

(3)对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以上的矿井,年初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4)矿井应根据整体生产布局,有针对性地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防治水计划。

18、矿井防排水系统健全,设施完善,每年进行联合试运转,编制联合试运转报告;

22防治水技术要求(1)防治水工程有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按程序审批,工程结束有验收报告;(2)对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地段,有相关探测资料和记录;(3)探放水工程设计有单孔设计;

(4)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应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报废的煤窑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5)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年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

(6)每半年对井田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1次全面排查,并做详细记录;

(7)建立水文钻孔管理台账;

23、对井田范围及周边关闭废弃的小煤窑位置和积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威胁性,记录在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采 煤

401、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 402、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403、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记录 404、采面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制度 405、采面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记录 406、回采工作面安装措施 407、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 408、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措施 409、回采工作面过老巷措施

410、回采工作面收尾措施

411、作业规程管理制度

412、支护材料管理台账

413、工人培训教材及记录

414、工人培训试卷

415、作业前隐患排查记录#

416、变化管理工作制度

五、掘 进

501、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502、岗位责任制# 503、矿压观测 504、矿压观测记录

505、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 506、地质水文分析预报记录 507、作业规程贯彻、考试、复审记录508、作业前隐患排查记录# 509、工程质量考核、检查制度

510、工程质量考核记录

511、班组检查验收记录

512、变化管理工作制度

六、机电

601、机电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602、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603、主要通风机每月应倒机、检查1次(记录)604-

1、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604-

2、水仓清理措施(在防治水)

605-

1、矿井、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等供电地点均应有合格的供电系统设计; 605-

2、应按期进行继电保护核算、调校、整定和试验; 605-

3、应实行停送电审批和票证制度;

605-

4、电力调度室、变电所应有停送电记录; 605-

5、井下变电所、配电点应有供电系统图

606、风电、瓦斯电闭锁应灵敏可靠,按要求进行试验,并有试验记录;607、检漏和漏电保护记录

608、配有机电矿和机电管理科室

609、有供电、电缆、小型电器、防爆、设备、配件、油脂、输送带、钢丝绳等专业化管理小组,职责明确, 查文件 610-

1、岗位责任制 610-

2、操作规程

611、管理人员巡查、设备、停送电、电气试验、杂散电流、设备定期检修和电缆、小型电器、油脂、配件、输送带、钢丝绳等管理制度

612、机房、硐室及机电设备岗点应有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以及设备包机、交接班、巡回检查、保护试验、设备检修、要害场所管理等制度

613、设备运转、检修、保护试验、管理人员巡查、交接班、事故、外来人员登记等记录

614、主要通风机、主提升机、主压风机、主排水泵、锅炉等大型主要设备应做到一台一档,615-

1、设备布置图 615-

2、猴车检验合格证 615-

3、绞车检验合格证 615-

4、水泵检验合格证 615-

5、通风机检验合格证 615-

6、压风机检验合格证 615-

7、瓦斯抽放泵检验合格证

616、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和接地电阻测试

617-

1、有机电职工轮训计划,不漏项,不漏岗,职工按计划培训、617-

2、持证上岗(提供电工、机电矿长安全资格证)

七、运输

701、有运输巷道断面图(复制设计专篇的图)702、运输线路质量检查记录 703、道岔质量检查记录

704、运输设备完好率现场检查记录表 705、斜井提升系统检查记录表

706、刮板运输机检查记录表(无)707、胶带运输机检查记录表(无)708、猴车检查记录表(无)

709、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记录表(无)710、钢丝绳检查记录表

711、连接装置的性能指标和试验记录(无)

712、建立健全运输管理机构,有分管运输的矿长、副总工程师和运输专职管理人员,运输区(队)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矿级管理人员文件机电矿长分管机电、运输)713、矿安监部门应明确1名领导分管运输安全工作,并配足运输安全监察员(成立安检科的文件明确1人)714-1管理制度 714-2岗位责任制 714-3操作规程

715-1作业人员培训计划 715-2资料及考核记录 715-3按规定持证上岗。

716、技术措施符合有关规定,内容齐全、完整、有针对性;(猴车的相关措施)717、运输设备选型和能力计算资料齐全完整(附开采设计方案中的设备选型计算)

718、猴车有完整的检测记录和检验报告; 719、有安全装备投入计划,并落实;

八、安全管理

801、矿级领导任命文件 802、安全管理机构的文件 803、管理制度

804、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805、操作规程

806、安全投入保障及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807、制定安全费用使用计划 808、安全费用项目管理台账 809、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810、煤矿主要负责人每月1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811、“三违”处罚细则 812、“三违”人员管理台账 81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计划

814、从业人员安全培(复)训档案

815、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安全资格证书816、每季度对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情况至少进行1次检查和总结 817、班组安全管理基本规章制度

818、班组质量验收、交接、隐患排查治理记录 819、班组长及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820、建立各类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分析、归档制度 821、建立健全各类事故档案 822、历年安全事故统计台帐 823、逐级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

九、职业卫生

901-

1、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文件 901-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文件 902-

1、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902-

2、职业病防治规划 902-

3、计划和实施方案 903、职业病防治经费 904、职业卫生档案 905、职业危害防治培训计划 905-

1、职业卫生培训教材 905-

2、职业卫生试卷 906、合同吿知书(补充合同)907、工伤保险证明材料 908、粉尘测定制度 909、测尘工操作规程 910、测尘仪器仪表台帐 911、测尘记录台帐 912、噪声检测台帐 913、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 914、演练记录(无)915、健康监护档案 916、工会组织文件 917、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十、应急救援

101-

1、应急救援文件

101-

2、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及职责 102、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03-

1、组建兼职救护队的文件 103-

2、救护队训练的相关记录 104-

1、应急预案

104-

2、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104、应急预案复审

105、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106、的应急培训计划 107-

1、火灾事故救灾演习方案 107-

2、火灾事故救灾演习报告 108、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109-

1、应急救援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设备及其联系人、联系方式109-

2、交通和运输能够保障应急的管理措施

110-

1、与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应急救护服务协议 110-

2、保障及时出动的方案

111、应急救援所需各专业的技术专家库

112、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服务等保障措施

十一、调 度

1101、设置独立的调度指挥中心,1102、调度值班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1103、调度员考勤表(至少有4人)1104、安全生产责任制 1105、岗位责任制 1106、调度值班制度

1107、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10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104-1)1109、应制定培训计划 1110、培训内容 1111、定期组织业务学习1112、考试试卷 1113、应有图纸:

(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2)井上、下对照图(3)巷道布置图

(4)采掘工程平面图(5)通风系统图(6)井下运输系统图

(7)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8)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9)井下通信系统图

(10)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11)井下避灾路线图 1114、事故报告程序图 1115、应急电话表

1116、领导值(带)班表 1117、通信录

1118、采掘衔接计划表(图)1119、领导下井带班统计表 1120、安全生产例会记录

1121、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及处理情况台帐 1122、日、月、旬调度统计报表 1123、启密闭排放瓦斯 1124、初次放顶措施

1125、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十二、地面设施

1201、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齐全(文件)1202、建立健全岗位及要害场所的管理制度。1203、工程开工手续、竣工资料 1204、有质量论证资料 1205、停送电作业制度

1206、六大件操作规程(空压机、地面变电工、绞车司机、猴车司机、主扇司机、瓦斯抽放泵司机)

1207、六大件检查、运行、维护、故障记录(在机电613)1208-

1、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1208-

2、编制消防应急预案 1209、消防演练方案 1209-

1、消防演练报吿 1210、职工食堂证照齐全

1211、职工食堂符合卫生标准,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有体检表 1212、物资管理制度;

1213、落煤台帐(由运销科提供)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5

1.设备与指标

1701101.机电设备产品合格证 1701102.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1701103.防爆设备防爆合格证 1701104.全矿机电设备综合完好记录 1701105.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现场检查表 1701106.大型在用固定设备完好率现场检查表 1701107.小型电器合格率 1701108.小型电器台账

1701109.防爆电气设备及小型电器防爆率现场检查表 1701110.矿灯完好率统计 1701111.机电事故记录 1701112.设备待修率现场检查表 1701113.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1701114.设备大修计划 1701115.月度设备检修计划 1701116.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台账 1701117.机电设备入井检查记录 1701118.电缆使用记录台账 1701119.电缆吊挂现场检查表

1701120.主要机电设备检修、完好状况及事故报表 2.煤矿机械

1701201.绞车提升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202.提升绞车房司机巡回检查记录 1701203.带式运输系统安全检查表 1701204.主通风机运行记录 1701205.主通风机检修记录 1701206.主通风机巡检记录 1701207.主通风机司机交接班记录 1701208.要害场所管理记录 1701209.主通风机维修保养记录 1701210.主通风机定期倒机制度 1701211.主通风机倒机安全措施 1701212.主通风机倒机记录 1701213.压风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214.压风系统运行记录 1701215.压风系统维修保养记录 1701216.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217.主泵房设备运行记录 1701218.主泵房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701219.瓦斯抽采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220.抽放泵运行记录 1701221.抽采系统维修保养记录 3.采掘运设备

1701301.采掘设备安全检查记录 1701302.采掘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701303.刮板运输机安全检查记录 1701404.刮板运输机维修记录 1701405.带式输送机安全检查记录 1701406.液压系统安全检查表 4.煤矿电气

1701401.地面供电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402.地面供电系统图 1701403.电气工作票、操作票 1701404.井下供电系统图

1701405.井下供电系统安全检查记录 1701406.供电设计

1701407.停送电和工作票制度 1701408.停送电工作票 1701409.停送电记录

1701410.继电保护核算、调校、整定、试验记录 1701411.风电、瓦斯电闭锁试验记录 1701412.漏电保护测试记录 1701413.接地保护试验记录 1701414.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701415.综合保护试验记录 1701416.开关整定卡及入井合格证 5.机电基础管理

1701501.机电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任命文件 1701502.机电管理机构任命文件 1701503.机电业务综合管理流程图 1701504.机电管理小组制度汇编 1701505.机电各岗位责任制 1701506.机电各工种作业规程 1701507.机电管理制度汇编 1701508.设备电气布置图 1701509.液压(制动)系统图 1701510.润滑系统图 1701511.设备运转记录 1701512.设备检修记录 1701513.机电管理人员巡查记录 1701514.交接班记录 1701515.机电事故记录

1701516.机电重点岗位外来人员登记记录 1701517.机电设备综合管理制度 1701518.主变压器技术档案 1701519.主要通风机技术档案 1701520.主提升机技术档案 1701521.主压风机技术档案 1701522.主排水泵技术档案 1701523.抽放泵技术档案 1701524.提升系统图 1701525.通风系统图 1701526.排水系统图 1701527.压风系统图 1701528.通信系统图 1701529.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1701530.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1701531.大型固定设备更新改造设计 1701532.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

1701533.设备测试验收报告(主提升1次/3年、主排水泵1次/1年、主通风机1次/5年、压风机1次/1年、抽放泵)1701534.关键部件探伤报告 1701535.电气试验和电阻测试 1701536.机电职工轮训计划 1701537.职工培训记录

1701540.机电管理人员、特殊工种资格证 6.岗位规范

1701601.管理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701602.作业人员操作规程 1701603.作业人员安全措施 7.文明生产

1701701.小电气设备管理台账 1701702.绝缘用品管理台账

运输质量标准化软件资料

1711101.组织保障

1.运输管理工作职能机构 1711102.制度保障 1.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运输设备运行、检修、检测管理制度 3.运输安全设施检查、试验管理制度 4.轨道线路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1711103.技术资料

1.运输系统图、运输设备技术档案、维修记录 2.施工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

3.运输系统、设备选型和能力计算资料 1711104.检测检验

1.保险链、连接环、链和插销等检验报告 1711105.作业技能 1.管理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2.作业人员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安全措施

1711106.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培训,有培训计划、资料及考核,应持证上岗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6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公安消防部门对生产、储存场所出具的消防审核、消防验收合格文件复印件

4、防雷设施合格证和有效期内的防雷设施检测报告书复印件

5、生产、仓储和办公场所产权证明或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6、企业基本情况简介(包括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品种及规模、主要设备设施、工艺等情况,并附上厂(库)区地理位置图及厂(库)区平面布置图、工艺及操作流程简图或示意图、主要设备设施及检测清单、涉及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改造)验收及审核合格文件)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图

8、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9、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主任、自评员证书)

10、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压力容器作业工、叉车工、电动葫芦工、电梯工、锅炉工)复印件

11、特种设备(包括厂内机动车、起重机械、锅炉、储气罐、叉车、电动葫芦、电梯、工业气瓶)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有效期内的检测合格报告复印件

1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登记表复印件

13、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明凭证复印件

1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安全标签

15、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证明材料(社保缴费证明复印件)

16、【如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还应提供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证明文件、资料

17、企业原安全评价报告

公司:广东靖安安全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7

1 关于综合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最初由前苏联提出, 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指令性。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以解决重大问题、发挥标准整体效用、实现标准化对象整体最优为目的, 以成套制定和系统性实施标准为手段的一种标准化工作方式。但它具有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成套性, 依然对现在我们开展标准化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工作中, 我们应根据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把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作用于产业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不断进行综合标准化理论发展和创新实践, 构建我们自己的综合标准化理论和工作模式, 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2 综合标准化是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在以传统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体系结构中, 各行业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 行业间划分是明显的, 这是构成传统工业标准化的基础, 也是我国现行工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组成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加速融合、新技术领域的诞生、新兴产业的兴起、产业链的攀升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商业模式的演进等, 使原行业之间的边界正在改变和演进, 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现象日益显著, 如:汽车电子是电子与汽车的结合, 它涉及了整车制造、基础元器件、消费类电子、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等多方面。其标准化工作需要突破传统意义上行业划分、条块分割的观念, 要整体谋划、统筹部署、协调推进。而综合标准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

因此, 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是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对提升标准技术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标准化工作瞄准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整体性强, 更能适应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二是综合标准化工作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划分、领域分割, 适应了不断演进的产业结构, 有助于如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等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开展;三是综合标准化工作从总目标出发、通过整体谋划、统筹部署、逐级分解,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行业之间、领域之间、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相互兼容、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四是综合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了成套标准的整体效用、系统性强、实用性好、效果明显, 提升了标准对产业发展支撑的显示度。

3 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综合标准化由三个重要要素组成, 即确定的目标、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全面实施。标准综合体是指, “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 按其内在的联系或功能要求, 以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 简而言之, 标准综合体就是相互协调配套的成套标准。

综合标准化的主要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明确、目标具体

综合标准化不仅从一开始就确立明确、清晰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 而且通过对总体目标的分解, 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 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其明确的目的和量化的具体目标将始终引领着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 并依此来衡量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成效。

(2) 综合性、成套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点

所谓综合标准化, 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制定并实施标准的一种方法。当前重大的标准化对象, 如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等都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 几乎每一项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都需要系统地、综合地去解决问题。综合标准化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 建立标准综合体, 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编制出系统成套的标准并有组织地实施, 形成有机的整体、发挥系统效应, 能够更有效地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如:机器设备的成套系列化、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涉及多部门的产品制造等。

(3) 协调是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标准化是成套地制定标准, 发挥的是标准的整体效用。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竞争的加剧, 各种利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标准协调难度和复杂程度日渐增大。综合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个项目往往涉及产业链各方, 要制定和协调的标准少则几十项, 多则上百项, 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与单个标准或几个标准相比, 综合标准化的协调需要考虑的内容不仅仅是与现行标准是否矛盾、冲突, 还有标准整体是否协调、是否配套、是否成体系, 其协调的工作量和复杂度更大。因此, 协调是做好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细致地做好协调工作, 才能在应用这些标准时做到无缝衔接, 产生系统效应, 形成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完整、协调、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

4 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的关系

综合标准化工作是对传统标准化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它不再单纯地将制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 而是将解决重大问题、发挥标准整体效用作为目标。与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模式相比, 综合标准化“变目标不明确、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为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变零星、分散、孤立地制定标准为成套、成体系的制定标准, 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目的性不同

传统标准化工作以制定标准为中心, 在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把标准数量的增长作为工作目标, 即使部分标准也有具体目标, 但标准间的目标关联性不够, 整体性不强。而综合标准化则把解决重大问题、综合性问题作为工作目标, 出发点是实现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 众多标准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相互之间关联性强, 发挥的是整体效用。

(2) 方法上不同

传统标准化是把标准化对象划分为不同行业或领域, 并相互独立地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综合标准化的对象常常是横跨许多行业或领域, 需要各部门、各专业机构的广泛协作, 共同制定标准。在标准协调上, 传统的标准协调往往是几个项目的协调, 重在不矛盾、不重复, 其系统性差;而综合标准化注重整体协调, 重在标准体系的完整、协调、配套, 其系统性强。

(3) 效果上不同

由于传统标准化工作零星、分散制定标准的特点, 使标准的具体效果不易显现, 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易衡量。而综合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是以发挥标准整体效用, 推动产业发展为目的, 其标准化效果易显现, 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也较易衡量。

但综合标准化不是对传统标准化彻底的否定和排斥, 它是在传统标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 弥补了传统标准化的缺陷和不足, 是对传统标准化的一个超越, 两者应各有侧重, 相互结合。综合标准化在解决复杂系统、重大标准化对象的问题上有明显的优势, 但绝不是任何问题都需要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具体来说, 对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产业发展重大问题, 应采用综合标准化模式;对个别、具体和常规性问题, 还应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模式。这也是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相结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 综合标准化工作的程序

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要转变观念、跳出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思维方式, 要明确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对象和目标, 把关注点放在全局上来, 不要只关注单个或某几个标准, 要以实现目标为出发点考虑问题, 要站到产业发展的大局上来, 要遵照必要的程序有步骤地推进,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1) 选择和准备阶段

首先, 选择好综合标准化的对象, 应主要选择既有重大意义又必须运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广泛协调才能成功的对象。综合标准化对象的选择不易过多过滥, 应重点选择行业和领域交叉明显、产业链较长需同步推进、以及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来开展, 如: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汽车电子等。其次, 研究提出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体方案, 明确综合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运作模式。然后, 建立综合标准化的协调推进机构, 明确综合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协调机制, 积极吸纳各方参加形成合力, 为综合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2) 设计和规划阶段

要在全面分析综合标准化对象的基础上, 理清相关标准的现状、按照分目标服从总体目标、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的原则做好标准的顶层设计。要以综合标准化对象整体效益 (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最佳为目标, 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标准综合体规划是带指导性的计划文件, 它既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和确定相关科研项目的依据, 也是协调解决跨行业、跨领域问题的依据。

(3) 标准制定阶段

主要是编制具体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和建立标准综合体。通过编制标准计划确定应制修订的标准项目及相关要求, 组织完成标准的编制任务, 建立标准综合体。在标准制定中, 一是要做到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相互协调配合, 二是要积极选用现行标准, 必要时应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4) 标准实施阶段

主要是组织标准的实施, 包括标准的宣传贯彻、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价等。通过对标准实施的持续跟踪, 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综合体, 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

综合标准化工作是对传统标准化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它不再单纯地将制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 而是将解决重大问题、发挥标准整体效用作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春田.重提综合标准化[J].中国标准导报, 2008 (10) :9-18.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8

关键词:食品标准化体系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2-0041-02

食品标准化就是用来衡量食品企业发展层次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进入全球市场的主要渠道。在发达国家当中通过技术方面的优势已经制定出多项食品标准,并慢慢成为了国际化的标准。这些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人们的健康与安全,还有一方面也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进口和保护自己国家经济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关税大幅度降低和传统的非关税手段被严重削弱的状况下,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标准成为了相互竞争的有效武器。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在食品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要想和国际化标准接轨,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际上全新的标准体系、全新的生产措施不断显现,我国在食品企业当中面临较大的压力,所以说,食品企业需要进一步的加快食品标准化的进程,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针对主要的市场目标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

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发展现状

1.1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的形成了种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具备一定的配套性以及具备了基本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的标准结构体系。根据我国的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年年底,我国的食品质量的安全标准已经达到了三千多项,行业中的标准将近四千多项。制定出了一批对市场规范和有益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相关标准,比如《食品标签通用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特殊营养食品标签》等等。

1.2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在我国食品安全的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所属地方的食品卫生监管体系,建立起了食品污染预警检测体系以及食源性疾病的检测系统,2013年我国共建立各种疾病防疫站约3587个。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和乡县都建立起了通过快速检测为主要目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站。

2 提升食品加工环节的标准化

食品的加工过程主要是食品与材料的增值、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起到保障的主要手段。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并不是要将全部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统一,而是要建立起严格的规范体系,比如加入何种物质、加入量的大小以及具体的加入时间等方面。对于食品加工环节的标准化,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出了部分的规范,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此外,更加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监督,使得食品加工的规范性要求得到充分的落实。

运用食品加工环节的标准化,提升仪器生产行业的门槛。对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比如无证企业、小作坊等,要严厉整顿,对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生产企业,更要加大处罚力度,比如像国外整治措施,让不法经营者倾家荡产,接受严厉的法律制裁。

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中的准入体制(QS),它只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标准化的第一步,增强与完善食品加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这样才可以对仪器的安全性加以保障。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标准化,要以类似肯德基与麦当劳的生产流程为发展目标,从食品原材料的选择、食品加工过程都要实施统一化管理,以此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检测范围上,需要满足对食品产地的环境、生产的投入品、食品加工的过程以及流通的全过程实施安全性的检测需要,并且要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的检测措施的建设;在食品检测的能力上,要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行业中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中对食品安全的参数检测的要求统一,充分运用现有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地方已经建立起的检测网络,充分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同时加快检测机构的整合,使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效率,通过条块结合的形式实现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

3 仪器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体系实施标准化

仪器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实施标准化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经过质量认证标志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对于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食品成品的检测和控制方面的标准化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具体流程掌控还缺乏一定的标准化,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当中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食品控制的标准化支撑体系,比如瑞士实施的有机农业检测体制,制定出的标准主要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流程,重点强调可持续性发展产业,增强有机农业的实践性,协调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我国的食品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当中,对食品质量的检测只涉及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检验,而对于食品生产过程的跟踪性检查却非常少。

依据当前已有的监测体系的实际状况,对日后的发展进行考虑,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整合,即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部门有效整合,成立单一部门管理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负责组织食品的安全检测体系的协调工作,建立起关于食品检测和监测体系的协调工作制度;农业部主要负责产地环境的检测、生产投入品的检测、初级农产品在生产流程中的检测、农副产品的批发以及国内动植物的检疫工作;卫生部门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信息公布,并且还要负责食品污染预警检测和食品性疾病的危害检测,质检总局要负责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制定、动植物的进出口检验以及进出境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工作;同时成立食品检测中心负责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环节的检测工作,并实现全国检测信息的资源共享。

nlc202309041742

我国在制定食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上,无论是在其深度方面还是广度方面都和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控制标准,我国规定了有62种,而在日本规定了大约有100余种,在美国规定了有115种。此外,某些发达国家对于不同的食品相应的规定了农药的最高含量。比如在日本,对大米规定为52种,但是我国在食品中规定不同种类农药的残留标准上还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

食品加工企业的优良操作标准(FGMP)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国外主要是通过FGMP规范是食品生产工作的根本要求。HACCP质量体系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HACCP体系主要是在GMP的基础上设立的关键控制因素CPP,以此来控制和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明显危害。通过HACCP体系,可以提升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重点应当放在食品中间产品的检测和过程的控制上,而食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就应当抓紧食品的卫生基础,严格实施HACCP以及相关质量体系的重点要求,控制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危害。

4 完善食品运输体系的标准化和建立起产品召回制度

4.1 对食品的储运体系标准化加以完善

食品的储运和其他产品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所以需要设立出针对性、标准化的储运体系,以此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食品的原料、过程中的产品以及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以及有毒和有害污染物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食品的储运体系必须要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HACCP体系就提出了食品储运过程中的要求,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选择出恰当的储运方式。当前我国非常缺乏的就是食品的生产流程的完整性记录,从而对食品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HACCP以及FGMP等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具体要求,不断的完善食品的储运体系。比如对于食品储运过程中所出现的温度和时间上超出了产品标准要求,则要对这部分的食品加强检测的力度,保证食品的品质,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4.2 设立食品的召回体系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说,设立食品产品的召回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召回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食品安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相关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加强食品质量的管理,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要进行第一时间的停售和召回。

当前我国首先应该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召回制度,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对人们生活和身体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提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的关键,食品生产中的标准化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方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食品标准生产体系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5 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标准化就是用来衡量食品企业发展层次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进入全球市场的主要渠道。食品质量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人们的健康与安全,还有一方面也成为了发达国家中限制进口和保护自己国家经济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关税大幅度降低和传统的非关税手段被严重削弱的状况下,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标准成为了相互竞争的有效武器,所以说,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性的控制有利于社会和人们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农业标准化的特点、难点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1(2).

[2]曾庆孝.许喜林.HACCP的原理与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林素娟.实现我国农产品国际标准化的意义及现实出路[J].学术论坛,2012,(5).

[4]张敏.食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J].茶叶机械,2011(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篇9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2007-12-17 21:37: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2)文章标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煤矿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今天,国家局安全质量标准化核准组莅临我煤矿集团公司检查和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我们集团公司的关心和重视,也是对我们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鞭策和推进。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政和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公司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

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集团公司自1986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视为企业的形象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和基础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公司上下形成了“搞一辈子煤矿,就要抓一辈子标准化”、“要安全、先达标”等理念,不论在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一直都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2004年是我们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年,2005年我们定位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年,决心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开创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并从方方面面加强了管理。去年以来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完善制度,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展开

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关键。质量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到“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安全质量标准化”,强化自觉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而要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首先必须重视它。所以我们从提高地位、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等方面对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给以了大力保障。首先,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我们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各级班子的工作业绩挂钩,作为年底考核生产单位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季度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考核的重要内容,具有一票否决权。集团公司每季度召开标准化工作会议,对标准化工作进行总结、安排、考核;各矿每月召开标准化例会,研究总结上月工作,分析问题,提出下月的工作目标、措施及要求,保证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稳步发展。

其次,加强了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集团公司和矿两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块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规定上到集团公司总经理,下到区队长的各级行政正职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负责,分管安全的副职具体负责。同时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规定各级安监部门是综合检查和考核的主管部门,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考核、检查、指导本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从而形成了从企业负责人到职工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为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体系。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关键是有科学、严密的制度和对制度严格的落实,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物的规范管理,达到现场环境协调有序。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把它作为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对待。我们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结合实际,细化、量化、深化了检查考核标准内容,出台了《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安全综合业务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和采、掘、机、运、通、防治水六个专业的实施细则,形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奖惩体系,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第四、建立激励机制。我们一直坚持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评比,对优秀单位和落后单位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今年,我们提高了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数额,对前5名矿井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通风专业单项奖励第一名,奖励1万元。落标(指未完成规划目标的单位)的矿井罚款10万元。对作风扎实、检查到位、评级严细、原始资料齐全、上报及时的业务部门给于一定的奖励。对于作风漂浮,检查态度不端正,责任不落

实、工作不到位的业务部门进行处罚。为提高各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实行重奖重罚,出台了新的安全奖惩办法,分月度、季度、三种形式对标准化、安全风险抵押和安全奖罚进行考核,计划用于安全和标准化奖励的资金达到近5000万元。

二、精细管理,加强检查,实现现场动态达标

我们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质量标准化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一是明确责任,规范现场操作行为。从严从细分解指标,形成了从上到下逐级落实,从下到上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现场管理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指导到位、考核严细;操作层责任清晰、工序到位

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需要资料 篇10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生产方针,强化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巩固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确保动态工程质量达标,根据领导安排,结合现场实际,特制定掘进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及实施细则如下:

1.巷道工程

1.1.巷道成型及正规循环

1.1.1.打眼(迎头截割)时迎头画出轮廓线,炮眼布置、装药量符合规程规定;迎头成型符合光面爆破要求,周边眼痕率不低于50%,局部超、欠挖符合规定。眼痕率低于50%,每低10%扣200元,其它一处不符合要求扣50元。

1.1.2.循环进度及次数符合规程要求,凡不符合要求一次扣500元。

1.2.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形式选择、质量、施工操作符合标准规定;临时支护牢固有效,无空顶作业。出现空顶作业现象扣1000元/次,临时支护不符合要求,扣500元/次。

1.3.巷道净宽

巷道净宽要达到标准要求,主要巷道允许误差0—+100mm,一般巷道允许误差0—+150mm,无中线测全宽允许误差0—+200mm。任选5个点进行检查,一个点不合格扣50元。

1.4.巷道净高 腰线上:允许误差-10—+100mm,腰线下允许误差±30mm,无腰线测全高允许误差-10—+200mm。任选5个点进行检查,一个点不合格扣50元。

1.5.监测工具

施工现场锚杆、锚索检测工具齐全并能正常使用。每发现一次现场无检测工具或不能正常使用罚项目部1000元,联责经理和技术经理每人50元。

1.6.锚杆(锚索)安装 安装牢固,托板紧贴壁面,不松动;锚杆预紧力,锚索锚固力符合规定,锚杆(锚索)构件完好为合格。任选5个点,一点不合格扣50元。

1.7.锚杆、(锚索)锚固力

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为合格,严禁端锚。任选5根锚杆(2根锚索)进行检查,一根锚杆不合格扣200元,一根锚索不合格扣500元。

1.8.锚杆、(锚索)间排距

间排距误差在±100mm为合格,布置均匀,横、竖成线。任选5个点,一点不合格扣20元。

1.9.锚杆(锚索)角度、外露

锚杆与井巷轮廊线的角度或岩层夹角不小于75°为合格;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锚杆30—50mm;锚索200—300mm)。任选5根锚杆(锚索)进行检查,每有一根不合格扣50元。

1.10.锚杆压、联网、喷浆厚度

锚杆托盘压网要实,网与网的联结扣距不大于20mm并扭牢为合格;初喷30—50mm,不露网为合格;复喷喷层厚度符合规程设计要求,任选5个点进行检查,一个点不合格扣50元。

1.11.表面平整度、两帮墙基础

表面平整度≤50mm为合格,采用拉线喷浆,喷浆要拉7条线,每少一条线扣1000元,联责技术经理100元,喷浆前先除去巷道杂物并冲刷,平整度检查5个点,一个点不合格扣20元;喷浆基础不小于100mm,沿腰线拉20m线用直尺测量,检查5个点,一个点不合格扣50元。

2.材料供应 支护材料:生产厂家证件、试验报告齐全;材料材质、规格、强度等符合标准规定;巷道内有足够备用材料。使用不合格支护材料,扣1000元/次,其他一处不符合规定扣100元。

3.精细化 3.1.图牌板 作业场所设有施工图牌板、岗位工种责任制牌板及联责联保牌板、开工牌板、放炮(防冲)等安全生产警示牌板、隐患警示牌板、隐患记录台帐、洒水防尘记录、工具设备物料管理台帐齐全;施工图牌板内容齐全,要达到五图一表要求,各类牌板图文清晰、数据准确,规格符合要求,悬挂位置合理醒目,便于人员观看;图牌板吊挂整洁齐全。一项不合格扣50元。

3.2.卫生面貌

巷道内无积(煤、矸)尘;无尾工;无淤泥积水;无脏杂物和废旧物料,巷道平整浮煤(矸)不超过2/3轨枕。一处不合格扣50元。

3.3.文明生产

3.3.1牌板规格标准统一;挂衣架统一;物料架统一;风水管吊挂钩统一;电缆吊挂钩统一。一条不统一扣50元。

4.3.2风筒吊挂一条线;风水管电缆吊挂一条线;水沟打设、水沟盖板齐全完整一条线,水沟畅通,水沟位置、质量符合规程要求;坡度达到16度及以上设有台阶,台阶一条线;轨道铺设一条线并符合规程要求,道木一头齐;各类标志标注一条线。

一条线检查标准:眼看成直线。一条线达不到扣500元。3.4.定置化管理

物料集中分类码放整齐挂牌管理,物料沿掘进方向外面整齐;本班使用物料、工具、机具、设备、备件等迎头后定点摆放整齐,安全间隙符合要求。一条不符合要求扣100元。

4.验收规定

4.1每月7日、17日、25日前,各施工单位向掘进专业提交旬验收申请,申请必须明确巷道断面、净宽净高、验收位置、长度等相关数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断层、构造带、淋水带,更改支护、更改断面、扩帮、施工水仓影响生产因素等情况,必须在验收申请中注明。

上一篇:2024教师暑假读书活动方案下一篇:读后感800字名人传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