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驱力》有感(精选5篇)
《自驱力》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对于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来讲,搞清楚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来制约自己去更好的努力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况,要用好的心态去对待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只能失败。那些成功者,也都是用好的心态去对待成功与失败,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到达理想的彼岸。
所谓自驱力又称内驱力,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内驱力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内驱力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来看凯普所说的自驱力,当属于工作驱力。自驱力分成认知的自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归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
该书提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工作需要跑起来才能实现并完成自我更高的奋斗目标,工作的很好完成并不决定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
对这本书的认真阅读使我认识到,贯穿整个工作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你个态度。没有不满意的工作,只有你不满意的态度,没有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有你不愿付出的态度,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而是你没有准备并跑起来的勇气。只要我们有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地付出,才可能有丰硕的收成。我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仔细地面对工作,让自己真正跑起来,在工作用心去体验,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
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别人无可挑剔,这是各行各业工作取得成功的唯一法宝。如果你做到了,你不用担心没有人看不见,没有人不认可你,如果你是金子,总会闪光。也许你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汗水,但我们坚信你一定也会收获比别人更丰硕、更甜美的果实。
在教育中,为追求工作上的完美,他们时刻在反思自己:
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会想自己是不是对知识把握不到位、不全面?
当学生课堂不集中,有学生厌学的时,想到的是教学方法是不是要改进?如何改进?
当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今后如何做会更好……
他们总是在寻找自我如何改进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不好的原因,他们永远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寻找学生为什么要学,为什么不学的原因,他们总是希望学生更有活力。日积月累,他们形成了自己追求完美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他们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竭尽所能。人家要他们走一里路,那么他们肯定自觉自愿多走一里路;他们独辟蹊径,义无反顾,比常人做的更纯粹,更无畏。他们拿到最后一块石头与拿起第一块一样地小心谨慎,他们总是认为最重要的一块石头就是此时拿在手中的这块。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声名赫赫的希尔顿并不比你拥有的时间多一秒钟,为什么偏偏是他达到了众人瞩目的高度呢?
他们拒绝接受中庸之道,他们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任何东西都不是他前进的障碍;不管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也不管他面临艰难险阻,他总是能通过内心的力量驱动自己,脱颖而出,勇往直前。
你或许认为自己太差劲,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和概率微乎其微,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现在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或者从事的工作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只要你有追求完美的品质与意志,那么任何障碍都有阻挡不了你成功的步伐。
现在开始请你比别人晚睡一小时来阅读,早起一小时来工作,到教室走一走,到宿舍逛一逛,找几个学生座谈……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你多坚持一会;当别人走累了,你多走一步路,既使你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你工作十年、二十年之后一切将不可估量。
如果人们仅仅把追求完美当成目标和结果,生活会因不完美而苦恼、沮丧。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何必太关注事情的结果呢?
杨 方
《自驱力》一书是美国著名作家凯普除《没有任何借口》之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自驱力”的伟大力量,驱动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来自员工的内驱力。
本人摘录了《自驱力》这本书具有哲理性的话语,分别是:★你投入工作中的量与质,可以决定你的整个生命的质量。★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更彻底。★作为一名员工,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除非你愿意在工作中超过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则你便不具备在高层工作的能力。★如果你的想生活赐予你什么,首先你必须得付出。★谁说一定要事事计较报酬呢?有时候吃点小亏,反而能获得大便宜呢!★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只要你下定决心全力以赴,每天付出更多的热情和汗水,那么财富、地位、名誉,甚至遥不可及的幸福都会如期而至。
《自驱力》这本书告诉我们,对待本职工作,应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不必做得最好,力求做得更好。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乐其业,对工作有热情、激情,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 作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和考验,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水平,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中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诚敬业、乐于奉献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工作的顶点。就如《自驱力》中的希尔顿一样!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这种对待工作的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求是业务能力强,而且是应该有爱心、有耐心,乐于奉献。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他们的心中就有多重!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时,虽然我们留下的是一身疲惫,但换来了他们身心的安康。当看到一个危重患者重获新生,一个家庭重拾幸福,医生的所有付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绝对是那么有意义、有价值„„。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
凯普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不知不觉的人,一种是后知后觉的人,一种是先知先觉的人。说的是不知不觉的人工作辛苦,不知为何工作,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后知后觉的人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落入工作的痛苦里面,媒体汲汲营营奔波劳碌。先知先觉的人不一样,他是在为自己工作,他是在享受工作,因为工作正是他生命成长的一个契机、机遇,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而非聊以糊口的工具,他对 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为之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看到这里,感觉自己的心灵和思想都受到强烈撞击,经受着洗礼,深受启示。我不禁问自己,“我属于哪一种人” ?回想自己走过的几十载春秋,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也得到一定的回报,随着年轮的逝去,偶尔也有想歇一歇、停一停的想法及做法,现在想来,不就是在像不知不觉的人靠拢了吗?突然觉得后怕起来。《自驱力》一书犹如警钟,震醒了我,还好为时不晚。
有一种努力叫被动,那是因为钱的激励,有一种拼命叫我愿意,那是因为梦想的动力。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扎扎实实的健康卫士,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医院是我工作的平台,我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工作中我必须做到爱医院、爱岗位、爱患者。我靠医院生存,医院靠我发展。我定当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我们的医院,时时处处维护医院形象、维护医院利益。我定当热爱自己的岗位,把职业当作事业,立足岗位做贡献,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岗位上闪光,为医院的发展努力发挥聪明才智。我定当爱患者,并感谢他们。医生是什么?是可以以性命相托的人,可以告诉你一切隐私的人,可以脱光光让你检查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他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和关爱。正如老师应该感谢学生,因为是学生给了他讲台,演员应该感谢观众,因为是观众给了他舞台,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患者,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为他给了我岗位,才让我有了养活家人的那 3 份工资。我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诠释我的职业。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没有危机意识,就看不清自己的处境,没有忧患意识,就看不清与别人的差距,没有使命意识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时刻牢记为患者负责,为自己负责,为医院负责。用“责任重于泰山”来警示自己。切实树立责任意识,时刻牢记为患者负责、为自己负责、为医院负责。
人的一生,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世界上有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执着。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放弃很容易,但你最终会一无所得,坚持很难,但你最后一定会大有收获。你勇敢,世界就会为你让路,你无惧,命运就会为你屈服。过去的你,今天的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健康,如果人生是一棵树,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没有健康的身体,荣华富贵皆烟云。二是心态,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只有修炼一颗淡薄宁静的心,人生才会风清月明。健康需要锻炼,心态需要修炼,命运只在自己。
人生的意义不是躺在床上的百无聊赖,也不是坐在家里的无所事事,更不是走在街上的无所适从,而是和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有的人一生成就、风光无限,有人才华横溢、笔下生辉,有人成熟稳重、办事果敢,有人简单快乐、幸福一生„„
你可以远远的欣赏,但不要羡慕。成功是牺牲了安逸换来、才华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得来,成熟是历经沧桑而来,简单是用豁达的心胸索来。面对别人的成就,问问自己,我昨天付出了什么,换来明天的什么?坦然面对、笑对一切,比无休止的抱怨要强。
记住,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永不停息的脚步,回头望望走过的路,低头想想经历的事,抬头看看前方的灯,才发现人生之路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生活持什么样的心态,拥有什么样的心情。
水,看似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看似通透,不是因为她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人,看似简单,不是因为他没有心机,而是在于大智若愚,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坚持多久。千万别奢望光有热情就得偿所愿,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是持续的力量。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 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能不能活出自己,不是力而是心态,当心宁静如水,不卑不亢地活着时,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自驱力》读书心得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关于首富王健林的小段子,叫做“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乍一听,一个亿,那叫小目标?细细思量,一个亿对首富来说可不就是小目标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若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每天本本分分做着手头的工作,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大概这辈子也就是“差不多”的人生了吧。
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是选择保持现状,还是选择勇往直前,结果将截然不同。《自驱力》这本书从五个角度来阐释了工作精神即工作态度的问题。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作,工作最终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去工作,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态度。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并不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而取决于每个人的态度,态度即信念,有信念才有可能。
书中提到一句话,“幸福的第一要素是有所作为”。那如何才是有所作为呢,首先我们要做的便是改变自己安于现状的态度。就像那句俗语说的,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让每个人都设立一个目标,不思进取的人会设立已经能够做到的目标,好高骛远的人会设立遥不可及的目标,而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人会设立踮踮脚或者跳一跳便能触及的目标。我们便要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人,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做完今天工作的前提下给明天的工作做个铺垫,再比如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再学一样一直想学却没学的事。要想有所作为,我们还要做到全力以赴。书中有段话写的特别好,“‘最’绝不是绝无仅有,没有人要求你必须成为一个首相、一个富翁或完美得没有一点瑕疵,那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标本。”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并不是要做到别人无法超越,而是于自己而言,超越了自己。就像希尔顿说的那样,“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当我们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做到了最好,我们会感受到收获和成功的快感,这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历程,一种宝贵的财富。
要想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工作的主动性。从小到大,父亲总是给我讲一个买土豆的故事。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李四却原地踏步。李四想不通,老板为何厚此薄彼?于是老板给他们布置同样的任务,到集市上去一下有没有卖土豆的。一会儿,李四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又问。李四赶紧又跑到集上去看,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呢?”“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李四委屈地申明。而张三呢,他也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但他已经把数量、价格、质量都问的一清二楚,并且带回了样品,分析了卖土豆的可行性。张三和李四就是两种员工的代表,一种是“要我做”的员工,一种是“我要做”的员工。“要我做”的人永远只会拿固定的工资,做固定的职位。而“我要做”的员工,量变到质变,总有一天,财富、名望将如约而至。
在这两年里,我渐渐的懂得了:不能把对生命的怜惜和救助化为纯粹的工作,这更是一种生命中对爱的本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一位护士都是真正的天使。是的,正如美国作家凯普在《自驱力》一书中所说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态。 拥有自驱力的人,就是拥有着强大内心动力的人。他们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愿意为之奉献一切,不计任何报酬。
从学校毕业后,我满怀激情来到这里做了一名普通的导诊护士。工作中的我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热情主动的为患者提供各种咨询服务,负责预检分诊,检验报告单的登记发放,对老弱病残危重病人实行全程导诊,维持大厅排队秩序等等。在两年多的工作中,我认为当一名导诊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巧。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在我们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但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
这将是一把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微笑了,病人就能感受到你的态度、你的亲切。
作为一名护士,我认为一名真正的好护士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更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人。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 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我们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他们身心的安康。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我们每天积极地工作,为的不是能被所有同事认同并选为领导,而是为自己也是医院的一份子。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先知先觉的人,就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要把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人。我们是在享受工作支配工作,工作就是我们的业余爱好,工作带来的乐趣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工作的历程。工作不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把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把自己的生命赋予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