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精选8篇)

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 篇1

------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汪松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21

发表于《考试周刊》2014年第36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接受英语教育,因此,近年来,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蜂拥而出,这样对专业的幼少儿英语教师的需求也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对襄阳市多家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现状和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对师资培养模式做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幼少儿英语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现状,师资培养模式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eachers in Young Children’s English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on the teachers’ training mode

Wangsong, Li Shangm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bei, 441021)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young parents.They hope their children to receive English education earlier.So in our society, more and more Young Children’s English Training Institutions come into being so that the demand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s for children has improved.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in these English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discusses the teachers’ training mode connected with her own major English education.Key Words: Young Children’s English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eachers, the teachers’ training mode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接受英语教育,因此,近年来,襄阳市涌出了大量的幼少儿英语培训机,这些机构成为在学校之外开展幼少儿英语教育的主要基地,这对幼少儿英语教师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襄阳市多家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现状和师资培养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对这些培训机构的师资现状和师资培养模式做了初浅的探讨。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选取了一些在襄阳市有一定市场的英语培训机构,包括小新星英语学校、鹏智教育机构、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学校等共51名教师,其中49名女教师,2名男教师,50名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对他们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学基本情况、教师培训情况等做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师个人基本信息

教师的年龄多集中在20~30岁之间,其中20~25岁的教师有29位,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6.9%;26~30岁的有17位,占到33.3%,30~35岁的有5位,占到9.8%。大多数教师的教龄在5年以下,其中,1年以下教龄的有18人,占到35.3%;2~4年教龄的有24人,占总数的47%,5~9年教龄的9人,占总数的17.6%。

教师的专业方面,37人毕业于英语专业,有4人毕业于教育类专业,10人毕业于其他专业。教师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其中本科30人,占到58.8%,专科21人,占41.2%。

有23名教师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8人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3人通过专业四级考试,还有10人没有通过任何水平测试。

总体来说,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教龄较短,整体学历档次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

二.教师教学基本情况

1.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

78.4%的教师表示,选择从事幼少儿英语教育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爱好,还有少数教师认为目前是为了生计别无选择。近90%的教师看好幼少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前景,少数的教师认为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会考虑自己创办培训机构。调查表明,多数教师喜欢自己的职业,对于自身职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80%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工作一般,无所谓满意不满意,只有2名教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表示有机会会换工作。

2.教学实施方面

1)教学准备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都会了解自己学生的英语水平,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主要备课内容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大多数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TPR),部分教师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法。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多数教师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录音机、电视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90%的教师表示其所在培训机构使用的教材是购买现成的已经出版的系列教材,比如《洪恩幼儿英语》《剑桥幼儿英语》等;还有一部分是机构自己编写已经出版的教材,如小新星英语学校有自己的教材,还有一部分机构针对少儿开设有《新概念英语》。教师选择教材的主要标准是:教材形式丰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内容和他们的生活较贴近;教材适合本机构的一些特点,另外有些机构的教材跟现在学生在学校所学英语教材一致,也走些应试教育的路子。

整体来看,这些培训机构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多样,教学形式较单一,在备课过程中,多数教师忽视对幼少儿的心理特征的关注,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年轻教师不太注重纪律管理,控课能力不足,也忽略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教学评价方面

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测试、家庭作业、口试和竞赛的方式,评价标准除了注重英语的对错、发音准确与否以及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单词、对话或课文等,还应同时注重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参与课堂内外活动的频率与效率等,但是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进行评价,存在太多的随意性。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机构领导、同行老师和学生家长。领导和同行老师主要是通过听课、评课以及检查教案等方式进行评价,家长们则是通过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来进行评价。

因此,大多数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应该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体系过程化。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是否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能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该是从测试成绩,家长的要求和反馈,机构领导的笼统的评价为重点。

评价的主体应该从机构的行政领导转变成聘请英语教育或者儿童教育专家进行点评和评价;应该从没有深入接触课堂教学的家长,转变成教师之间,同行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自评相结合。只有从专业出发,评价的主体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使得评价科学和公平,才能促进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积极性。

4.教师教科研基本情况

在大多数培训机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教师们进行教科研活动,但是内容仅仅限于教学研究活动,没有系统的规划,如听课评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等,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绝大多数教师表示从未在正规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教学论文,近85%的人表示独立进行幼少儿英语教学研究比较困难或者非常困难。在自身教科研存在的最大问题方面,有75%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创新意识,70%的人认为英语教学相关理论欠缺,撰写论文能力差。

三.师资培训模式情况

在对各培训机构教师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所有教师都表示接受过职前培训,即岗前培训,主要是教学法和教材的培训。在调查上岗后所在的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是否提供在职培训时,有22名教师表示经常有培训,主要是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教学法以及不同的教材的培训;有26名教师表示偶尔有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学法和教材进行培训;有3名教师表示从未接受过在职培训。另外,在大部分培训机构日常教研活动中,对教师才艺和教学技能如简笔画、儿歌舞蹈、游戏、课件制作等的训练也是重要的培训内容,这对辅助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在调查中,几乎90%的教师们表示自己的教育理念需要加强,教育活动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5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和英语系统知识需要提升;45%的教师表示自身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足,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好。

因此,对这些培训机构的教师们来说,最需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英语能力、丰富他们教学方法的培训,这对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和教科研水平很有用。

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小学英语教育和幼少儿英语培训方向)的我们,通过平时的专业学习,我们知道,适用的幼少儿英语教育师资应该具备几个模块的素质(理论+专业+技能):第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儿童英语教学相关理论;第二,扎实的英语语言素质,特别是英语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三,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包括才艺)。

因此,在对这些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关的儿童教育理论课程,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艺术技能(简笔画、儿歌律动、舞蹈)的培养和增设游戏、儿童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丰富他们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针对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专业背景相对复杂,专业知识各有侧重但能力又不够全面的情况,在职后培训中,应充分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从不同教师的不同情况出发,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职后培训的原则应该是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之前较欠缺的能力,培训内容和形式不能搞一刀切。

我认为,培训机构可以和我院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就像小新星英语学校一样。我们学生可以通过见习实习形式、顶岗方式等到机构去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我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他们的教师可以通过职后培训的方式让我们的老师去给他们培训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培训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他们自身的教科研素质;这样就可以实现校企双赢。

启示和结语

通过调查襄阳市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现状和师资培训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这些培训机构的师资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这些教师大都年轻、热情、热爱幼少儿英语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中有一部分教师具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富有教育经验。虽然教师们在教育理念和科研能力方面有待加强,但是通过职后培训和自身学习,我们相信,这些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吕芳.儿童英语教育机构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 [J] 《山东教育》杂志,2013年第26期

2.董玲.一项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带来的启示 [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8期

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 篇2

开展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是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笔者任教的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哈幼专”)历来重视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训,在课堂教学之余已开展一系列学生活动尤其是英语课外活动,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何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外活动中来,更好地使英语课外活动成为英语学习与实践的第二课堂,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申报了黑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高等幼专英语学科课外活动设置模式的研究”。研究伊始,笔者对哈幼专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外活动的现状与问题,以期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优化本校英语学科课外活动体系。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哈幼专2011-2013级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在校生。

2.调查内容: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客观选择题与主观问答题相结合,内容包括学生意愿、活动现状、建议要求等共17个问题。

3.调查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现场回收。对调查情况的分析分为三部分:单因素分析,双因素分析和关联性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整体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或“很喜欢”英语课外活动;8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活动对英语水平提高有帮助,近80%的学生认为参加英语活动不仅是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更是个人生活交际的需要。这些表明学生对英语课外活动总体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从学生对现有课外活动形式的兴趣倾向上来看,“英语歌曲、影视、短剧”获得了近50%的学生的欢迎,说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玩中学”的方式,对于在学习之外的娱乐活动中加入所学内容并不反感。同样得票超过40%的还有“考级专项辅导和幼儿英语教学类拓展训练”说明学生们很重于英语在学业和就业的重要性,并乐于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巩固这方面的能力。

2.比较分析。(1)专业差异。各专业学生在对课外活动的喜好和认为对自己的帮助方面都显示出了差异。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与翻译比赛”和“英语演讲培训与比赛”的选择比例均高于其他专业,分别是9%和11%,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专业活动。在对“你课外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和“你参与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的回答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扩大知识面”和“锻炼英语口语”的选择比例高于其他专业;而在“增加阅历积累经验”和“结交朋友”方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选择比例明显的高于其他专业,高达27.3%和30.3%。笔者认为这些差异所表明的更多的是各专业学生间对活动中不同能力发展方向关注程度的差异,这种关注度的差异最终也可能成为其群体发展方向的差异。(2)年级差异。调查结果也显示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频率较低,和对现有课外活动的满意度也是最低的年级。一年级则相反,是表示“经常要参加”课外活动和认为课外活动形式“丰富”、“比较丰富”比例最高的年级,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一年级学生对校园环境还有许多的新鲜感和很大的好奇心。这也要求一年级教师需要积极对其进行引导,不仅是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也同样需要。

3.关联性分析。我们对比分析结果中对参与过的和喜欢的活动的兴趣变化来看,“英语角”、“英语国家交流访问”和“英语广播、影视”喜欢比例多于参与的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表明这三类活动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其他的几种类型却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阅读英语读物”。换个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较容易接受的这三种活动形式,客观的看是和学生的身份关系不大的,更接近与社会性的角色。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强计划性和持续性。本校每个学期初应该有目的地制订出整个学期的英语课外活动计划。英语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组织的大规模的英语课外活动计划。另一个是以教学模式呈现的英语课外活动课计划。

2.针对性和广泛性相结合。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活动形式。

3.学生主体性与教师指导性。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主管理能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应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实施,教师退到幕后当“顾问”;但是要使英语课外活动有一定的深度,既有科学性、专业性,又有趣味性还需要教师大量的指导和帮助才能使活动更具吸引力。

摘要:本文为“高等幼专英语学科课外活动设置模式的研究”课题的前期调研报告,旨在对高等幼专英语学科的课外活动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地,分析此类院校英语学习中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外活动的态度,讨论英语课外活动对不同学生群体全面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注重差异,因势利导地开展活动,设计适合此类院校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活动形式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使其更好地发挥课堂延伸的作用,更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高等幼专,英语学科,课外活动,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将英语童谣融入幼专英语语音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 语音 童谣 幼专

幼专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儿英语启蒙教学工作,其自身英语语音是否标准,对幼儿英语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幼专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在英语语音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多数幼专院校传统模式英语语音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认读国际音标中的48个音素,随后要求学生根据音标准确拼读单词,再之后是掌握单词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语调技巧。这种英语学习模式比较枯燥,也未能突出幼专院校英语教学的特色要求,缺乏与学生毕业后任职工作的有效衔接。幼专学生毕业入职面对的教学对象是3~6岁的幼儿,教学内容多是英语童谣(nursery rhymes),由于多数幼专院校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并未将英语童谣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学生入职后仍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学习才能胜任幼儿英语教学工作。这暴露了当前幼专院校传统的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导致了所教非所用,直接影响了幼专毕业学生第一任职能力的生成。因此,笔者认为,幼专院校英语语音教学,既要打牢学生标准的语音基础,同时教学内容也应与学生职业技能的生成有效结合。

英语童谣节奏鲜明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悦耳和谐,这些都源于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首先英语童谣押韵鲜明。英语童谣属于诗歌范畴,押韵是其主要的韵律特征。其次英语童谣韵步明确。因此读时就会感觉抑扬交错、节奏分明。

近年来,随着英语语言的时代进化,英语童谣的语言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韵步格式也变得不拘一格。但是,英语童谣始终保持着押韵的特点,读唱起来依旧朗朗上口、好学易记。

综上所述,英语童谣对于提高幼专英语语音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此前已有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开始运用,但往往由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师资水平有限、英语童谣选择不贴切、学生缺乏主动性等多种因素,导致该项工作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还不够系统、规范和普及。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要合理确定英语童谣在幼专语音教学中的比重

要充分认清将英语童谣融入幼专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克服思维惯性和认识误区,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切实将英语童谣纳入幼专英语语音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总体筹划、科学安排、有力保障,从而使之摆脱处于配角、从属性的尴尬地位,走出仅由少数专家学者及个别教师探索推动的困境。根据笔者组织开展英语童谣教学的实践经验,建议幼专院校英语语音教学应持续安排一年时间,每周不少于2课时,其中应安排不少于1课时的英语童谣教学时间。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英语童谣教学最少应持续12个月,才有可能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固化。

二、要优选适合幼专语音教学使用的英语童谣

英语童谣的数量巨大,教师要针对所学的语音甄选童谣,力求童谣能够切实对所学语音起到相应的帮助作用。如果一个童谣主要练习[au]的发音,当教授[au]的音标时就可以融入该童谣。切忌选择押韵感不强、与所授语音缺乏关联的童谣来配合语音教学。

三、要对担负英语语音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

要对幼专英语语音教师运用童谣教学开展集中培训,包括学习英语童谣的语音类别、适合用作语音教学英语童谣的筛选、运用英语童谣组织语音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提高英语童谣教学的普及性和规范性。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分析英语童谣的语音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的语音类别,懂得不同类别英语童谣对纠正英语发音的帮助作用,最终能够有节奏地吟诵童谣。

四、要引导幼专学生自觉将英语童谣资源深化拓展

一是要使学生懂得英语童谣与语音学习的紧密联系,主动利用英语童谣有意识地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明确学习英语童谣的必要性及对其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要引导学生以学到的英语童谣为基础,采取换词的方式进行续写,或进一步将童谣内容拓展为故事、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将自身原有的语言知识融会贯通。三是鼓励学生围绕童谣主题,设计相应贴切的动作、服装、造型等,加入肢体表现形式,最终能够形象地、惟妙惟肖地进行表演。四是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整理类似更多的英语童谣,为毕业后迅速胜任幼儿英语教育积累素材。

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 篇4

white(白)yellow(黄)blue(蓝)red(红)black(黑)green(绿)purple(紫)gray(灰)brown(棕)tan(褐色)syan(青色)pink(粉)

2012年武汉幼升小中常用英语单词:水果

A:幼升小必掌握的单词

apple苹果banana香蕉cherry樱桃grape葡萄 lemon柠檬litchi荔枝mango芒果almond杏仁 muskmelon香瓜,甜瓜peach桃子pear梨 strawberry草莓watermelon西瓜orange柑桔nut坚果 B:幼升小单词扩展

apricot杏子arecanut槟榔子blackberry黑莓carambola杨桃chestnut栗子Chinesechestnut板栗Chinesegooseberry猕猴桃Chinesewalnut山核桃coconut椰子cumquat金桔downypitch毛桃fig无花果filbert榛子flatpeach蟠 freshlitchi鲜荔枝gingko白果,银杏chestnut栗子loguat枇杷longan桂圆,龙眼papaya木瓜

mandarine柑桔waterchestnut荸荠pineapple菠萝

morello黑樱桃navelorange脐橙oleaster沙枣

olive橄榄plum李子pomelo柚子,文旦

plumcot李杏pomegranate石榴redbayberry杨梅tangerine柑桔walnut胡桃,核桃

2012年武汉幼升小中常用英语单词:蔬菜

常见的蔬菜(vegetables):

tomato 番茄,西红柿cucumber 黄瓜eggplant 茄子 potato 马铃薯carrot 胡萝卜radish 萝卜 cauliflower 菜花,花椰菜mushroom 蘑菇melon 香瓜,甜瓜 celery 芹菜leek 韭菜dandelion 蒲公英 pea 豌豆Onion 洋葱Celery 芹菜 corn 玉米

2012年武汉幼升小中常用英语单词:动物

常见动物:

观二幼一日常规教育的自查报告 篇5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看似平淡、繁琐,却随处蕴藏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良好的一日常规活动不但能保障幼儿的安全、创设积极的活动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提高保教质量。

常规教育就是一日常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包括对幼儿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有秩序地生活,发展幼儿的自理和自控能力。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要让幼儿慢慢理解生活在集体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

我园以《郑州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检查标准(试行)》为依据对全园的一日常规活动进行整改和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入园、晨检与晨间活动。

在晨间幼儿入园时,检查卫生、开窗通风、打饮用水、老师要热情的接待家长与幼儿,相互问好,认真观察幼儿的精神面貌及情绪表情,有无异常现象要及时妥善地处理。认真做好幼儿晨检,坚持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五记。对于生病带了药的幼儿一定要做好带药记录和服药记录,每班准备一个小药箱,幼儿带药准确掌握药品剂量、服用时间和方式、注意事项等。主班教师按照周工作安排组织幼儿进行入园活动。

二、入厕盥洗 教师指导和照顾幼儿正确入厕,正确使用卫生纸,提醒或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不限制幼儿排便的次数和时间。运用儿歌、图片等形式提醒幼儿洗手方法, 指导幼儿有序盥洗(中小班教师帮助幼儿挽袖子)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发现大小便到裤子上或溅湿衣服的幼儿,安排班级老师及时清洗、更换。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以免幼儿滑倒。

三、餐前准备及早餐、午餐

教师营造良好、和谐愉快的进餐氛围。中大班值日生分发餐具。幼儿随洗随吃,不等待,对于吃饭少、吃饭慢的幼儿,少盛多添。介绍饭菜名称及营养知识,丰富认知、增进食欲。教师幼儿进餐情况,指导正确的用餐方法和用餐习惯。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帮助,不催促,进餐时间不少于30分钟。提醒幼儿饭后漱口、擦嘴、洗手。指导中大班幼儿收拾餐具、清理桌面。

四、餐后活动和课前准备

幼儿饭后自主有序地选择区域游戏,不做剧烈运动。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活动,及时提供支持、帮助和指导。教导幼儿爱惜玩具、图书,用后放回原处。幼儿根据需要入厕,便后洗手,按照教师的要求摆放桌椅、安静入座、等待上课。

五、教学活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选择符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中有组织,有鼓励,注重幼儿情感体难,注重习惯养成,课后有反思,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六、喝水 每天组织两次喝水、上午10点左右一次,下午起床后一次,其余时间随渴随喝。

七、课间操和户外活动

我们的户外活动分两次上午10:00-11:00,下午2:30-3:30。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安排不少于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教师镜面领操,动作准确到位、有力度(中大班指导幼儿领操),观察幼儿做操动作并随机指导。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组织各类活动,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相结合,确保每日1小时的体育活动。能根据幼儿脸色、出汗、脉搏等情况及时调节活动内容和运动量。根据天气变化、运动情况和个体需要,及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饮水、擦汗。

八、午睡和起床

幼儿餐后散步入厕后,安静进入寝室。会自己脱衣服、鞋子并摆放整齐。会自己盖被子,睡觉姿势正确,不蒙头睡觉。起床后正确穿衣、穿鞋(托小班在教师帮助下),中大班幼儿学习整理床铺、叠被子。有序入厕、盥洗,根据需要擦抹护肤品。中大班短发女孩学习自己梳头。

九、离园

在离园活动中,各班组织离园区域性活动,离开之前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将物品摆放回原位,将椅子摆放到制定位置。每位老师与司机家长要进行无缝对接,以学生接送卡为依据,以按手印为凭据,并热情主动地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幼儿全部离园后,协助保育员整理物品、关闭水电、门窗。

我们准备在各班中开展一日常规训练的竞赛活动,比幼儿的“穿衣、穿鞋”、“比幼儿进餐、午睡”的秩序,比幼儿起立、坐下、搬椅子的速度,比谁的衣服最干净、谁的小手最白、谁的教室最整洁,比谁上课最生动有趣、纪律最好、幼儿最喜爱,比谁的户外活动组织最严谨,安全防护最到位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我园一日常规管理的达标。

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将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谦虚好学,取别人所长。我相信,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进一步合理化、社会化、人性化、科学化。

新郑市观音寺镇第二幼儿园

幼少儿英语研究报告 篇6

专升本0401-05戴晓蕾

随着幼教改革的推进和国外先进幼教经验的传入,70年代流行于美国幼教界,被看作是“开放教育”思想具体体现的区域活动,正为我国幼教接受并采用。但是教师们首先接受了一个严峻的考验:创设活动的硬件并不难,到外面看看,书上翻翻,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所以然,关键在于怎样使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发挥作用,使幼儿充分活动、和谐发展?这就涉及到新《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师幼互动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一种教育理念:以瑞吉欧的“教师与幼儿抛接球的游戏方式”⑴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必须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们,并且使他们想同我们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1、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中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创造想象、合作探究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张扬,使他们得到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能有力地推动我国幼教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幼儿按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它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幼儿自己设定选择目标、规则、方法,在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

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一线教师和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表现。

(二)课题研究背景

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活动决定人的发展”的观点,他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而活动区活动以其个别化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中指出:在领悟《纲要》精神的基础上,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活动区的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发展。并在其中收录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区域活动对早期阅读中的多元创造能力、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美术能力、个性发展、品质的培养等都起了相当的作用;根据活动区的特点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依据和活动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认为区域内容应该丰富,多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区域设置既要符合先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有要符合幼儿个性差异特点,不宜过深或过浅;区域要有较健全的幼儿活动观察记录,以便教师评价幼儿情况,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3)。《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中收录了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现状的思考,他们认为区域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热闹的形式,幼儿被动的参与,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活动性质。其次是材料投放目的不明确,造成幼儿不是为了需要而学习。再次是教师指导欠恰当,忽略了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教师的评价笼统,对幼儿下次活动促进作用小。最后是教师太过放任自流,失去了以学习为目的的活动性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性探索研究中认为活动区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

1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4)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中收录了关于活动区内容从哪里来的探究,他们认为内容要与近期开展的主题,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身边的事物有关。(5)《学前教育论文集》中对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教师由支配者变为支持者,由讲述者变为询问者、引导者,由备课者变成记录者、反思者(6)。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观念的转变,然而如何使区域活动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使幼儿主动发展,更多的在于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加德纳认为:“在一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这说明活动中认识活动不只幼儿单项度的认识过程,而是师幼双方信息反馈与互动过程,当前“师幼互动”的观点正被教师们所接受。

(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学者的研究

A师幼互动、师幼关系对于幼儿所具有的意义

我国学者已经意识到了教师与幼儿的行为往来对幼儿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如罗鸣在《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中从幼儿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化特点出发,论述了和谐的师幼关系将对幼儿社会性观念的初步形成、幼儿口头言语能力地发展、幼儿个性的发展以及幼儿智力的初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姚铮在《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从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分析入手,将幼儿与教师的关系视为幼儿园人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交往方式的促进或促退的影响。指出,如果教师把幼儿当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就会与幼儿建立起和谐、平等、互相依赖的师幼关系,进而帮助幼儿建立起安全感、归属感,促进他们与他人、与同伴的正向交往,反之则不然(8)。庞丽娟在《幼儿教师的期望和幼儿发展》中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教师的期待”这一隐性教育力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对皮格马利翁效应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幼儿与教师在教育进行中各自内隐的心理运作过程以及双方之间外在的行为交互作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幼儿教育实践的革新,进一步对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如何是使积极对待”、“如何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正在被期待着”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9)。

B我国师幼互动行为的项宗萍在《从“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看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过程的问题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取向》中指出,在我国目前师幼互动中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幼儿自由活动的余地小;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培养(10)。李生兰在《中澳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比较》中认为我国的师幼互动行为还存在以下一些特征: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互动多于游戏中发生的互动;教师与集体幼儿的互动多于教师与小组幼儿、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互动;在师幼互动进程中教师多以指导者角色自居,缺少同伴式的参与性活动;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中对幼儿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留给培养幼儿自理、自立能力的机会非常有限;教师过分重视模仿、范例的作用而忽视幼儿的自我表现(11)。

C我国师幼互动模式

在探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时,周欣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分为平行式、合作式与外部干预式三种(12)。柳淑玲结合教师的个性特征将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类型分为严爱型、慈爱型、一般型(13)

D我国师幼互动已有相关成果

“九五”期间,卢乐珍教授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幼儿园教学、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研究”项目(14)。

1999年,刘晶波博士从考察与分析师幼互动状况入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幼儿园中师幼互动行为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国外学者关于师幼互动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15)。

2000年后,刘晶波博士对师幼互动从哪些角度进行了哪些研究进行梳理。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霍力岩对促进幼儿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6)。

近年来,对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比较关注。

2.国外学者的研究

A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事务性关系,而是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幼儿所经历的师幼关系状况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拉古兹说过“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所构成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家罗杰斯(C.R.Rogers)也说过:“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17)他认为,只有在“整个人”(包括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图等)都参与学习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B师幼互动模式

众多关于师幼关系模式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师幼关系存有许多种模式,并且不同的幼儿与教师间结成的师幼关系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斯拉夫(SROUFE)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即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的师幼关系也有一些鲜明的类型区别,具体表现为:温暖型、参与型、支持型、冲突型、控制型(18)。皮恩特(PIANTA)认为以教师指向幼儿的情感与行为两个维度将师幼关系分为两种模式:积极的关系与有障碍的关系(19)。布罗菲(BROPHY)遵循相同的研究视角,也有将师幼关系分成四种类型:亲近型、关心型、漠不关心型与拒绝型。从幼儿角度出发,根据幼儿在互动中的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将师幼关系分为安全型、依赖型、积极调适型与消极调适型四种(20)。

C影响师幼互动因素

国外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影响师幼关系的第一位因素是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如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与幼儿早期的人际关系经历等多个方面。认知学习理论家奥苏贝尔(D.P.Ausubel)说:“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21)他认为,任何新知识,如果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没有联系,没有已有的经验作为落脚点的话,新知识是不会引起兴趣而被吸收的。除幼儿的自身特征以外,研究者们发现,师幼关系还受教师自身的特征、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与师幼互动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受教育水平程度并不是显著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教师特征中对师幼关系状况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反省能力。而影响师幼关系的客观环境,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到的研究课题幼儿园班级的规模、教师和幼儿人数的比例等方面。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率越低,班级规模越小,教师与幼儿间形成安全依赖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还有教师人选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22)。

(三)总结

从以上相关资料不难看出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是提升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但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师幼关系: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相互理解与沟通,幼儿对教师的情感大多是畏惧和平和,教师对幼儿的情感大多是限制与不满。师幼之间较少表现为积极进取(幼儿方面)和赞许喜爱(教师方面)。这种师幼关系给师幼互动埋下了隐患。(2)师幼互动模式:区域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模式大多是“倾斜模式”(以互动进程中,教师俯视幼儿,幼儿仰视教师为根本特征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很难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只会不断滋生幼儿的依赖、抵触情绪。(3)引发师幼互动的动因:动因大多以事务性为主,比如维持秩序、解决纠纷等;而单纯性的情感互动很少发生。这样形成的局面是: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绝对权威者,对幼儿高度控制和约束,幼儿始终处于以来、服从的被动状态。这对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4)师幼互动的内容:在师幼互动行为中,内容大多是教师预设目标的完成以及对规则的强化、遵守和维

护,对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发现很少进行积极引导,生成新的内容,大多是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行为被束缚,他们所谓的探索活动都是在教师预设范围之内。在这种消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

(四)研究方向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运用互动的形式建构这一过程,以最优化的师幼互动策略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幼儿的发展。

1、通过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幼儿园教学结构。

2、通过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幼儿自主学习并获得经验。

3、通过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幼儿学习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方案。

(五)参考文献

1、张博:《“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师幼交往的思考》,载《学前教育》,2000年第7、8期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

4、《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学前教育分会编,新时代出版社,2000年版

5、《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1999年版

6、《学前教育论文集》,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7、如罗鸣:《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载《福建教学与研究》,1990年3期

8、姚铮:《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载《幼儿教育》,1994年2期

9、庞丽娟:《幼儿教师的期望和幼儿发展》,载《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4期

10、项宗萍:《从“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看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过程的问题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取向》,载《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2期

11、李生兰:《中澳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比较》,载《学前教育研究》,1993年6期

12、周欣:《试论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载《学前教育研究》,1990年4期

13、柳淑玲:《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与幼儿发展》,载《学前教育》,1991年12期

14、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载《早期教育》,1999年第4期

15、刘晶波:《国外学者关于师幼互动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载《早期教育》,2000年13期

16、霍力岩:《论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载《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 期

17、卡尔·罗斯杰:《As for teaching and some personal viewpoints that study》,北京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版

18、Sroufe,L.A.&Fleeson,J.(1988).The coherence of family relationships.In relationships withinfamilies,Eds.R.Hinde&J.Stevenson Hinde,57-71,&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Pianta,R.C(1994).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Journal Education Review48(1):1-31.20、Brophy, J.E.&Grood,T.L.(1994).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Causes and Consequences.New York:Halt,Rinehat &Winston.21、奥苏伯尔:《 EDUCATIONAL PSYCHOLOGY》,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课题研究——师幼成长的摇篮 篇7

一、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 课题研究是其中的一种。因此, 我园老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疑难问题开展实践研究、行动研究。通过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调查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 并逐渐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为目标。

1.在课题培训中充实自我

抓好园本培训工作, 努力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幼儿园发展和学校教育科研的重中之重。我们将课题培训与师资培训有机结合。每学期组织老师们赴上海、苏州姐妹园观摩优秀教育活动, 聆听精彩讲座。园内培训形式精彩纷呈, 有观摩优秀教育活动和讲座视频、课题经验交流分享、读书活动等, 每一次活动都做到有计划, 有组织, 责任到人。资料上也做得更完善, 每次活动分四块内容, 有活动记载、活动简讯、活动内容和培训心得。主讲的老师更是用心准备, 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充分发挥课件制作的特长, 结合ppt讲解, 图文并茂, 充分调动聆听者的兴趣。在课题交流会上, 年长老师把自己多年来课题研究中的所思所想以经验论文的形式向青年教师娓娓道来, 年轻的老师精挑细选班级研究案例、幼儿手工作品, 当一个个场景、一副副作品展示图文并茂展现在我们眼前时, 让我们的老教师大开眼界。提高课题实践研究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2.在课题一课三研中提高教学能力

一课三研, 连环跟进是我园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因此, 我们每学期都要围绕课题研究开展课题实践课, 采取平等对话研讨型的评课方式, 力求做到以点带面, 共同提高。每次活动年级组和蹲点领导共同参与备课、听课、磨课, 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群策群力。有的青年教师特别虚心好学, 在一磨不理想的情况下重新选课, 重新准备教具。总之, 大家在一课三研的相互学习和研讨中, 大大激发了群体智慧, 无论是上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 课堂教学能力都得到迅速提高。

3.在课题研究手册撰写中积累经验

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 这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园课题研究手册包括课题方案、课题计划、观察指导、课题研讨、课题反思性总结、课题实践课和课题论文, 为教师成功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在案例观察中, 老师们首先思考的是这个案例发生的背景, 然后通过连续的观察, 有观察实录一、观察实录二等, 通过多次跟踪观察, 再来进行案例剖析, 引发探讨反思, 为了做的更加客观实在, 我们的老师要随时拿起相机, 捕捉孩子们精彩的瞬间, 然后通过文字配插图的形式与大家共同交流。

总之, 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 自我总结研究过程中的适宜性以及今后的调整策略, 他们在积累、反思中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 周而复始, 循环提升。通过课题的引领, 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 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 将教学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 从而逐步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 提高教师的素质, 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为他们的专业化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以课题研究为手段, 促进了幼儿的有效发展

在老师们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最得益的自然是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用心投放的区域材料, 细心指导的区域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中, 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正在慢慢提高。

1.在课题研究中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我们每个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并随主题开展不断调整, 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画笔、轻泥、毛线、废旧纸盒、光盘、剪刀、胶水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大班的古镇花坊, 孩子们用彩纸按照折纸示意图折叠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牵牛花、玫瑰花。有的孩子用毛线在纸板上绕, 有的孩子用剪刀剪成一片片花瓣, 然后再拼贴, 有的孩子用轻泥搓搓、捏捏, 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 用剪、绕、贴、捏等技能做出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花卉, 孩子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小手变得越来越灵巧。

2.在课题研究中挖掘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非常强烈, 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进行创新的动力, 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而手工活动能满足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孩子们在做做玩玩中进行想象和制作, 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小班小朋友用小手印组成大树的叶子, 在尽情的印章活动中, 初步显示出创新的稚嫩萌芽。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咔嚓咔嚓剪胡子》活动中, 孩子们在绘本欣赏后, 老师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尝试, 有的剪成一字须, 有的剪成弯弯的月牙, 然后老师让孩子们梳理整理, 再示范要点, 在第二次操作过程中, 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打开了, 有的用对称的方法, 有的用镂空的方法, 设计出的胡子各种各样、夸张有趣。孩子们在这样宽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 学会发现问题, 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 并培养他们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 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发展。

多年的课题研究, 我们切身的感受到,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 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幼儿有效发展的重要摇篮, 对整个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依托课题研究, 让老师、幼儿快乐地成长, 让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本文从教师和幼儿两大方面阐述依托课题研究这个摇篮,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重要平台。

师幼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篇8

关键词:师幼互动;有效互动;生活活动;策略

一、创造体验成长的班级环境

1.创造体验成长的班级硬环境

班级硬环境是指班级内各种设施设备(如墙面、坐椅、餐具、便池、饮水机及毛巾等)的布置。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主要是养成性教育,集中在睡眠、饮食、来园、盥洗、整洁、离园等日常生活中实施,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必须有足够的生活设施来支持,为此教师要在保证班级中有足够生活设施和设备的基础上,注意各类设施设备的摆放位置。以换衣服这一整理活动为例,如果教师将摆放衣服的柜子放置在教室中,那么当幼儿完成这项整理活动时,教师会很容易发现幼儿存在的困难并及时开启有效互动。

2.创造体验成长的班级软环境

班级软环境是长期以来幼儿和教师间形成的班级氛围,温馨的班级软环境无疑将有助于师幼互动的开展。教师要想创造体验成长的班级软环境,就必须放下成人的思想,参与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比如,在穿鞋子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活动,从而与幼儿一起分享生活体验和各种情绪体验;在午睡活动中,教师不应该要求所有幼儿到特定时间都必须睡觉,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入睡困难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宽容,在其身边轻轻抚摸来帮助其入睡。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充分了解幼儿,重视幼儿的需求

教师对幼儿的充分了解会有助于师幼互动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要在平时多关注每个幼儿的生活行为及习惯,例如,有的幼儿不喜欢吃菠菜,教师在观察后不应该直接命令幼儿吃掉,而是可以采取讲故事的策略,以大力水手为例来告知幼儿吃菠菜的好处,让幼儿自觉自愿地改掉挑食的毛病。

2.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可能呈现不同的表现,教师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幼儿,比如,午睡时必须在十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更不能因为一些幼儿调皮或不聪明,另外一些幼儿聪明或听话,就在生活活动中给予不同的互动方式。例如,两个幼儿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能因为其中一个成绩好又聪明,而另一个成绩不好就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种不公平的做法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教育公平就是要在教育中对每一个幼儿都公平对待,为此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也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3.重视与幼儿的每一次互动

教师要重视生活活动中与幼儿的每一次互动,比如,当幼儿说想妈妈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用“放学就能见到妈妈了”这种方式来安慰幼儿,而应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明白妈妈在辛勤的工作中,从而让幼儿回家后能够懂得更多地体谅和关爱父母。笔者认为,也许教师某次不经意间对幼儿互动的否定或忽视,就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重视每次与幼儿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三、提升幼儿自身的能力

1.改变幼儿内向的个性

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到师幼互动的效果。幼儿的认知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而增长,但幼儿的个性却从小到大几乎变化很小。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安慰,在平时生活活动中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让这些幼儿不会产生自卑感,慢慢体会到家长和幼儿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变得开朗和乐观。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反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促进师幼互动质量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幼儿而言,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多是由于父母的溺爱,例如幼儿不爱吃青菜,在家父母就不给幼儿讲吃青菜的好吃,一味做幼儿爱吃的菜而导致幼儿更加挑食;幼儿上楼梯必须得父母抱,父母无论手里拎着多沉的物品都会抱幼儿上楼梯等。长此以往,明明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幼儿也做不好且不愿意去做。为此,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保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协作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将幼儿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他们在这个家里成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是否有效将直接决定着幼儿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从创造体验成长的班级环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提升幼儿自身的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就能够确保生活活动中师幼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高慧.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2]王春燕.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诊断分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7(10).

上一篇: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下一篇:统筹城乡学习培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