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6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1

课程目标

1.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它测量力的大小.

一、导入新课

情境: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受到力或付出力.人们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楚霸王项羽的力气大,也用“手无缚鸡之力”来描绘文弱书生.那么力的作用效果会是怎样的呢?“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力看不见,又怎样直观地去表示力呢?

二、备课要点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学生讨论、作图、观察等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1)对力的理解.(2)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1)力的图示.(2)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弹簧测力计原理.

三、知识点击 1.怎样认识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推、拉、提、压、吸引等的作用.

②力是物体问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③力的作用不一定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如推力、拉力、压力等.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等.

④一个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茬研究力的时候,我们把受到力的作用称为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力的单位

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如拉力、压力、浮力等.但重力用字母G表示,而摩擦力则用字母.f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三种情况: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其中速度大小的改变有:a.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运动由慢变为快;d.物体运动由快变为慢.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拉一根皮筋,皮筋被拉长;用力掰一块橡皮,橡皮变弯;用力挤压一个塑料瓶,塑料瓶变瘪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形变.

注意:①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其中任何一个改变了,都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②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也不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④重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压力则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探究:溜冰场上,甲推乙,乙受力;乙也推甲,甲受力(图8—1—1).将合在一起的甲、乙两把刷子错开,两者的刷毛都将变形(8—1—2).

说明:溜冰场上的两人都会向后运动,说明甲、乙两人郡受到J,采目对方的推力,合在一起的甲、乙两把刷子错开,刷毛都变形,说明两把刷子都受到了来自对方的阻力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当甲物体对乙物体作用一个力时,乙物体反过来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4.怎样测量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对一个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接触的两物体之间存在着挤压.压力、张力、托力、拉力、推力等在本质上都属于弹力.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

弹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2)认识弹簧测力计.

图8—1—3所示为弹簧测力计及其结构图.由图可看出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指针、拉杆、刻度面板组成的.观察刻度面板可知:①“N”表示力的单位牛顿;②刻度是均匀的,分度值是0.2N;③量程是0~10N.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有三条:①调零,即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不能超过量程;③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④测量时拉杆、弹簧不能与面板相摩擦;⑤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相垂直. 5.怎样用图表示力(1)力的三要素

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会随之改变.(2)力的图示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简称有向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应注意:

①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②线段的箭头指向要跟力的方向一致.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的末端.

③线段的长度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画出力的比例标度,即一个刻度所表示的力的大小.至于按多大的比例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标度应与力的大小为整数倍的关系.如果在同一物体上受几个力时,表示几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个比例标度.否则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④物体通常用方框来表示.

总之,画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

(3)力的示意图

只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对线段的起点和长度不作精确表示,这样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

注: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四、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一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探究准备:一个能吹得较大的气球,一小段硬塑料管,剪刀,硬纸片,细线.

探究过程:①将硬纸片剪成20cm×15cm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纸片的中心线的两侧对称地剪开两条平行的缝,缝长约5cm,两缝之间的距离也为5cm,将中间的硬纸片折起,如-图8—1 4(a)所示:

②用剪刀在折起的纸片的中心钻一个孔,将硬塑料管插入气球嘴并用细线扎紧,吹起-气球,堵住管口,将气球嘴从折起的纸片上的孔中拉到纸片右侧,如图8—1 4(b)所示.

③松开口,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出问题:①松开手后,气球边放气、边带着硬纸片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气球的运动方向与气球嘴中的硬塑料管喷出的气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怎样? ②气球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方向如何? 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认为物体问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活动内容二

阅渎材料

牛顿

牛顿(1642~1727)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出生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两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牛顿小时候性格稳健、谦逊、沉默,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器械,喜欢读书、绘画.牛顿在读中学时,对自然科学就很感兴趣.对日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有整理分类的强烈嗜好,做过许多笔记,他的性格和才华深得他的校长的赞扬. 1661年,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考入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比他的同学要大四五岁.在学校,他除了认真听讲外,还攻读了光学、几何学方向的名著,表现了对当时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尖端成就有着快得出奇的理解力,深得他的老师巴罗的重视和赞赏,并于1664年经过考试选作巴罗的助手.

1665—1667年,由于席卷整个英国的毁灭性瘟疫,牛顿被迫躲到人口稀少的乡下。度过他科学生涯的最旺盛时期,后来在科学上的主要成果的基本思想都是这两年形成的.传说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地球引力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瘟疫过后.牛顿重返剑桥大学,锋芒毕露,当年就被选为“选修课研究员”,并被授予硕士头衔,1669年,巴罗把自然科学讲座教授的职位让给了牛顿.

牛顿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著名的运动定律;在开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圆满地说明了天体运动规律以及潮汐等现象.牛顿的这些研究成果,都记载在1687年正式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本巨著.在光学方面,他主要研究了色散现象和光的本质,主要贡献是用三棱镜分解目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并于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在数学上他独立建立了微积分的基础,此外还建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等. 1727年3月20日,牛顿因患胆石症逝世,终年85年.牛顿对自己的一生是这样认识的:“我好像是站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面前未被发现.”“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因为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由此可见,牛顿是多么的谦逊. 指点迷津

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解析:力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与物体本身特性无关,A选项错;力不会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同时,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B、D选项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选项也正确.

答案:BCD 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该题考查了以下知识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A项虽然说明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但强调必须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错误的,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在它们靠近没有接触时,就有了相互吸引的力,类似的还有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B项是正确的,即相互作用的力具有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性质,而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为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由题意知C、D选项正确.

答案:A 例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本题应从力能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角度入手思考每个例子是否符合题意.“面团形状发生变化”和“皮球瘪了”都说明物体受力改变了形状,“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说明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方向,“一阵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飞舞”,灰尘由静止到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选D. 自我评价与作业答案 1.(略)2.(略)3.压力、托力、拉力、推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本质上都是弹力,因为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力.

4.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量程是5N,由于不挂物体指示不在零点,不能直接使用. 5.(略)课外活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摩擦现象,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⒉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探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及产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教具:木板、重木块、毛巾、钩码、弹簧称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目的难点

情境引入(3分钟)

多媒体展示抓鱼传鱼规则:

8位同学分A、B两队,第一位同学从桶中抓住一条鱼后,依次传给后面的同学。最后一位同学接到鱼后,再放入水槽中。共传两条,用时最少者为胜。

学生朗读规则,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感知摩擦。

直接引入新课。

达成目标:

游戏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农村学生,物理意识差,不能从物理角度去思考捉鱼游戏实际上是摩擦现象。

中的摩

擦(5分钟)

PPT展示三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滑动摩擦现象的动态图片。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滑动摩擦概念,有难度可看活动卡上思维提示,或利用桌面器材体验摩擦现象。

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工具书写滑动摩擦概念关键词

教师评价。

学生思考,学生代表利用电子白板工具书写滑动摩擦力概念关键词

教师评价。

过渡:力有三要素,滑动摩擦力属于力,利用6.1知识用类比法思考滑动摩擦力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学生代表利用电子白板工具书写滑动摩擦力概念关键词。

教师评价

达成目标: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摩擦。

2.经历观察和体验,建立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认识摩擦现象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建构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相对运动严格的概念第七章才学,但我们班学生在前面6.1练习中曾涉及到此概念,能浅显的用动作表达出来,所以本节课不特别引申。

学生知道“阻碍”即可。

通过已经学过的力的三要素的类比,引出本节课教学难点:测量滑动摩擦力。

农村学生科学词汇贫乏,经常用口语表达物理规律,不知如何用科学、严谨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如可能把滑动摩擦力说成阻力等,所以这里采用填关键词表达概念,强制学生规范用语。

难点

受的滑

(8分钟)

过渡:测量力的工具是什么?

明确实验目的。对四组有铁架台的同学提出特殊任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木块不动,下面摩擦面滑动。

学生分组阅读活动卡上活动要求。讨论测量方案,选择器材进行测量,并同步用手机录像,在课本或活动卡上记录测量数据。

小组之间互换视频,并在活动卡上记录观后评价。

教师对学生活动总评。

过渡:各组的测量数据为什么不一样?

师生回忆思考各组的测量数据为什么不一样原因。

达成目标: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通过录像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交流和反思,推进学生从学科知识习得向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转变。

沪粤版教材先学力的知识,然后才学力和运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二力平衡知识,所以本节课不对比两种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方法的优劣,留在第七章再比较。

用手机录像,同学们就必须合作分工才能完成任务。因为视频必须给其他组观看并在活动卡上写下观看后的评价,促使学生用心操作,积极交流和反思。

学生用手机自录互看,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但也可能出现教学失控、教学时间过长等不可控情况。

探究过程中蕴含了很多后面才学的知识,教学生成性内容中容易过多、过深,不易控制一个合适的“度”。

重点

关(12分钟)

体验.将木板竖直,分别用大小的不同力压着板面从上端移到下端。

引导提问:手给木板的力是不是重力?

进一步提问:根据体验,手给木板的力应该叫什么力?

学生思考,很容易回答:不是重力,是压力。

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设计测量方案。

选择器材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并用手机同步录像,记录实验结论。

小组之间互换视频,对操作过程作相应的评价。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几组手机录像,作相应的评点。

利用电子白板归纳实验结论。

达成目标:

1.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3.通过录像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交流和反思,推进学生从学科知识习得向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转变。

物理核心素养对实验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了重新概括,增加了: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在此理念指导下安排学生用手机录像,通过录像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交流和反思,推进学生从学科知识习得向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转变。

沪粤版第八章才学习压力,所以这一猜想需在老师引导下才能完成。

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法,虽然不全面但却有一定的道理,老师易“热心指导”,束缚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相互评价易出现意气相争,不能客观公正。

?(5分钟)

过渡:改变影响因素,可以改变摩擦力大小,生活中就可以根据需要有意识的增大或减小摩擦。

分组阅读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有哪些方法?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任意两组归纳成果。并给予评价。

PPT展示完整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物体间的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如汽车急刹车)。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加润滑剂;②减小压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如滚珠轴承);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学生对照答案找自己的差距。

过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中出现“滚动”这一关键词,是什么意思呢?

达成目标:

1.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阅读也是理科教学最重要的,这关乎一个学生在成长中甚至进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和接受熏陶的能力。

易出现过分依赖资料,而不是自己分析归纳。

课堂小结

(7

分钟)

1.PPt动画展示:红球和篮球运动.

学生思考红球和篮球是滑动摩擦吗?

学生个人阅读教材P21信息浏览,画出重要的知识点。

实物展示:学生在教材上找出的知识点。

学生仔细观察牙刷刷毛的方向,尝试画出牙刷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再次观看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动态图。

提问:游戏时,抓鱼感觉鱼很滑,老是从手里往外跑.学了本节知识,你们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学生根据实验结论或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办法。

3.设计思维导图,梳理本节所学知识。

4.作业1.开拓视野:上网查找关于静摩擦的知识。

作业2.找一找:家里哪些生活用品结构设计和

工作原理运用了摩擦的知识。

达成目标:

1.能举一反三利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从学科知识习得向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转变。

2.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有助于分析知识点逻辑关系。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测评没有采用常规的试题形式。

物理检测不能丢了生活之根。

学生直觉圆形的物体只会滚动不会滑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3

备课人:周志

20.2 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太阳能巨大、清洁、使用方便的优点,了解目前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利用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

(3)知道水能、海洋能、风能、氢能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4)经历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交流讨论过程,感悟讨论交流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知道开发太阳能的价值。

(6)知道开发核能的意义,认识开发利用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对核能的开发利用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核能的特点及开发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原子的链式反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新课教学:

1.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

学生阅读教材P74-75,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太阳能是永恒的动力之源?

2)吸收与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是哪四种?

3)怎样直接利用太阳能?

学生阅读,展示,师生共同归纳:太阳能的特点:

1)太阳能“巨大”:太阳向空间辐射的能量,总功率达3.8×1023kW,到达地面的太阳能达8.1×1013kW 比全世界的发电总量高出5×104倍。

2)太阳能“清洁”: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产生废渣、废气而污染环境。

3)太阳能“持久”:太阳还能发光、发热几十亿年,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展示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种方式:

太阳能——内能:太阳能热水器、用凸透镜会聚阳光以取火;用凹面镜会聚阳光以烧饭,如太阳灶;晾晒衣服、谷物等。

太阳能——电能:光伏电站、计算器上的光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供计算器使用;航天器上的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供仪器、宇航员使用等。

太阳能——化学能:太阳能制氢、露天照相时,太阳光使照相底片感光。

2、核能——造福人类的“神火”

学生阅读教材P76-78,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核裂变与核聚变? 2)什么是链式反应?

3)利用核能有怎样的优点会带来怎样的问题? 4)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链式反应;核裂变;核电站;核聚变。

多媒体课件展示: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核反应堆里的核燃料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化为反应堆的内能,使反应堆温度升高,利用不锈钢管子里的循环水把热引导出来,使蒸汽发生器里的水受热变成蒸汽,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推动蜗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蜗轮机出来的蒸汽,通过凝汽室到冷却塔凝结成水,再回到蒸汽室里吸热变成蒸汽。在建造核电站时为避免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都采用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它对环境的污染完全可以做到比火力发电站少得多,但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几次事故,主要是放射性的物质泄漏。

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太阳能与核能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三、布置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P80第2,3题及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20.2

开发新能源

(一)太阳能:

1.利用方式:转变为电和转变为热

2.特点:(1)能量巨大(2)清洁(3)分散

(二)核能:

1.获得核能的两种方法:原子核裂变:链式发应

2.特点:(1)能量密集,运输量小(2)地区适应性强(3)清洁、安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第一章教案 篇4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 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 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 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 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 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 界一致呼吁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 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 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 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 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 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 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

(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

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

(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

(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

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

电磁学、电子――电子计算机

(三)物理学的召唤

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 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 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5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弦的振动、铜片的振动、空气柱的振动等。

解析:a图中的乐器是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b图是口琴,通过簧片振动发声的,c图中的乐器是笛子,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2.三次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水管传来的,第二次响声是水传来的,第三次响声是空气传来的解析:敲击钢管的一端引起钢管的振动,振动发声,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钢管向另一端传递,也可以通过钢管中的水,还可以通过空气,但是在这三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钢管传播声音最快,空气传声最慢,所以将先后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钢管传来,第二次由水传来,最后一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3.170m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s,芳芳的听到的回声是声音传过去再反射回来走了两个距离,所以他和大山之间的距离是声音的一半。小明和山体之间的距离为:

ss声vt340m/s1s170m222

4.A

解析:声音传播10s通过的距离s=vt=340m×10s =34m,故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2×34m=17m,即大于17m.5.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发声,就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解析: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是一种转换的方法,要学会应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

6.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解析:救援人员是根据是否有生命迹象判断是否有人并进行施救,如果静静等待会失去被救的机会;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且地面上的人不易听到;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如果不恰当的话,会卡在缝隙里。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可以通过敲击水管产生声音并通过水管向外传播声音,并且声音在固体传声效果好,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最后会获得救援。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音调频率

解析: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尖细和低沉来比较音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声音尖细的音调高,声音低沉的音调高.2.粗细松紧长短改变琴弦的长度

解析: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一般情况下,弦越细、越紧、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演奏中,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弦的长度,以达到改变发音频率的目的。

3.B

解析: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各不相同,他们能接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也不相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蜜蜂飞行,翅膀每秒振动约几百次,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只振动几次,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听不到。

4.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水,调节水量的多少,由多到少依次排开,再用一根细线逐一敲打,发现它们发声的频率,由低到高,再仔细调节,可调出“1、2、3、4、5、6、7、” 8个音调,然后就可以用它演奏出简单的乐曲了。

解析:注意要保证杯子的形状、材料、厚度等相同。振动发声的是瓶子,瓶子中的水量的多少制约了瓶子振动的频率。敲击瓶子时,水的质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质量越大,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质量越小,空气柱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所以敲击时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频率响度幅度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B.解析:震耳欲聋是指的声音大,这是描述声音的响度.2、B.解析:“女高音、男低音”是指音调(声音的尖细与低沉程度)的区别,“高声呼叫、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大小,是响度上的区别.3、C.解析:不同的人的声音的特色——音色是不同的,而音调和响度却可做到相同.4、响度音调音色

解析:响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振幅: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不同大小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琴键的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不同。音调决定与物体振动的频率,弹不同的琴键,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次超听不到

解析: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在20--20000 Hz之间,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2.次

解析:地震来临前会发生次声波,次声波一些动物能够听到,而人听不到。

3.吸收

解析:路上刚下过的雪是蓬松的,它的表面上有很多的小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孔时便要发生发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声波的能量能通过口径发射回来,而大部分的能量则被吸收掉了,从而使声音的大部分能量均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所以嘈杂声小.4.7500m

解析:声音在海水中传播10s通过的距离s=vt=1500m/s×10s =15000m,故A、B两舰艇1的距离为2×15000m=7500m,即大于17m。

5.C

解析: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路面铺设沥青,可以吸收噪声;.隔音墙是通过反射,将向公路两旁传播的噪声反射回去,从而隔断噪声的传播途径来减弱噪声的。都是来降低噪声污染的。

6.禁止鸣笛

解析:此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禁止鸣笛”。

7.减轻噪声污染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6

分析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与建筑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感兴趣,有自豪感;能查找资料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自觉保护声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声音与建筑、音乐、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为四部分,本节教学方式主要以阅读讨论和讲解相结合为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超声和次声及其一些应用;

2、知道噪声的防治途径。【教学用具】立体声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实验、讲解。【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当人们掌握了声音的知识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板书: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与建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知道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都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二)声音与音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

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

2、对声音的研究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3、结合P41的图2-37,知道“双耳效应”的作用及“立体声”的形成。

(三)听不见的声音

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学超声和次声。它们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控制和减少烦恼的噪声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知道噪声的概念、现代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及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三个途径。

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四、巩固练习:当堂完成本节的自我评价和作业。

上一篇:第三人答辩状格式下一篇:湖畔的夏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