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重要还是他律(精选7篇)
有这样一则寓言:风筝和线手牵手在天空中飞翔,风筝不耐烦的对线说:“老兄,请放开我,不要限制我的自由。”线劝说道:“老弟,我的责任就要限制你。否则,你就会失去飞翔的自由。”风筝不听劝告,拼命挣脱了线的束缚,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后不久,便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自律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许多伟人以自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宋濂不受锦衣美食的诱惑刻苦读书,朱自清宁死不接受美国救济粮,鲁迅在桌子上刻上“早”字提醒自己做事要及早,周总理毕生严于律己,勤俭廉洁,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自律使他们成绩斐然,自律塑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他们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由此可见,明辨是非,做有自律性的优秀中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要求。只有每个人都自律,学校生活才能和谐,社会秩序才能正常维护。自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学生、全体公民的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严格要求自己,收获自律的硕果吧。
对方辩友为什么班级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你们有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成绩存在差异,如果不是自律的原因,难道对方辩友是在说老师教学不公平了?现在不少高校都提出要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不是有利的说明了自律的重要性吗?一个人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然后才是融入社会的。所以,人应该具有自主性。其实,人的素质并不是要到紧急关头才表现出来,而是无时不在的。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你一个人遇到危险,并且又不能求助的时候,你是选择:什么都不做的去等待他人,还是选择自救?乔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将法律施用于他人的人,他自己当然应该服从这一法律。”这说明什么?我们不言而喻。国家为什么提出以德治国,其原因很明了嘛。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总依赖于他人是不切实际的。他人的监督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随时随地跟着你。所以,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修养究竟如何,关键还是他的自律能力。朋友,你希望整天生活在他人的监督之下吗?那样的人生是真正的人生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独立生存?再讲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吧。现在,我们都面临着考试,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考试制度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而是取决于你的自身压力,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和自我的约束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的去探索,你怎能不成功呢?假如每天连作业都不完成,而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学习中没有严格的律己精神,那失败将属于你。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而我们更需要自律。在大街上捡到钱包,是应该放入自己的兜里还是交给警察?在商店被多找了零钱,是假装不知道还是还回去?这些现象反映出:他律和自律哪个更重要。试想,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使我们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他:首先,我认为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解释并不完整。何为他律?他律就是他人对自我的培养、教育;
外部规章制度,对个体的约束、规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广而言之,人一生中一切外力的作用都可称之为他律。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还是自律,我方认为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他律是指他人的约束与监督,更多的是现实世界种种规则,大自然存在的种种法则,以及人类社会的社会规范,只有以此为基石,自律为辅导,才能更加顺应世界,增加自身对世界的索要。仅仅靠良知自省是否就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人们所希望的良好学风?是否就会出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德奇迹?如果说古人还有这样的观念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是不会再抱有这种天真简单的想法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在仅靠自律难以遏止滋生蔓延的种种不道德、坏学风的消极现象面前,就更不会把培养和造就理想道德人格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依靠个人良知和道德自省之上了。新加坡人的素质高吧,那并不能说是人的素质原本就高,而是来源于制度的约束,例如新家坡人都不乱扔垃圾,是因为有高额罚款的制度.首先,他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人们总是通过他律达到自律。人说日三省吾身,认为这是自律。我要问:省什么?我想省的是我的为人处世,我的师德是否符合规范或普世的要求。这规范和要求,就是他律。他律有约定俗成,也有决策者制定。但一定是在自律无法解决师德的情况产生他律。这样看来,自律显示不能解决师德问题。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的利益面前,难免不受诱惑,不讲师德,这正需要完善法制,加强他律。自律相对于他律,具有趋利性、盲目性、易变性;然而他律相对于自律,则更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目前的他律建设,各地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概括起来不外两大类:一是偏重他律性的,另一是偏重自律性的。属于他律性的举措,诸如制定各种规范学生的条例、规章、准则;;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开展评比、检查、监督、评估活动;,对扶正抑邪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助于向自律转化,是必要的。次,他律是自律的保障和制约,实他律,相对于自律,更加有利于成长,更加有利于思想道德的成熟,更加有利于自律能力的培养。而自律则指的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对各种法规自学的认识,是没有处在监督下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他律”指的是道德法律等对个体的约束。社会正是在这种两种方式的结合下有效地实现师德的,一味强调师德自律,或偏重师德自律,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既不务实,又不现实。践证明,没有他律的制约,自律仅仅是虚置的,无力的,他律的缺失使脆弱的自律机制难以抵御社会不良的冲击。他律,是外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理性对个体欲望的约束、驾驭和把握上。社会这部巨大而精密的机器,并不能仅仅依靠每个人的自律就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如果站在社会架构和运转的角度上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为重要,因为作为他律具体化的道德规范、法律、契约、信用保障、现代制度、社会监督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外部条件,离开了这些,整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自律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内心准则。在当今社会,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个人的内心准则即价值观多元化。而不能予以控制。自律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人做一生好事却很难。而他律的约束一般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自律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力是薄弱的。自律依据的内心准则的权威性必须通过他律他律由他人引导,约束,有一定的标准,不象自律可波动性大,不能确保文明习惯的养成。
他律对中学生的文明习惯的保持有可靠性和长久性 3他律具有权威性 可见,他律相对于自律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我们要贵自律而重他律。而且,自律必须由他律引起。人最初并无自律意识,在成长过程中文明习惯受他律约束,培养,才建立起自己的内心准则,因而自律是他律的内化,他律被轻视,又何言他律的内化。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运转,他律是养成文明习惯路上的关卡,把不文明淘汰,引导走向文明!的社会舆论与法律规定在确立,没有他律,就无自律的权威性。权威性消失,又如何使自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过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意识形态也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控制下,自律如何在社会中达到统一,进而附和社会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人是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法则只能成为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因而必须用他律加以规范。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是自律的内化,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只能是无律。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
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约束来遵守道德
“法者天下之公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律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自律也在完善个人与发展社会中占有的地位,但相对于他律,自律有不忽视的局限性,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自律是自私的,有包庇性的,自律是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生好事真的很难,难道对方便有敢说自己可以自律的一辈子都做好事?因此,我方认为,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是脆弱的,只有靠他律才能使文明习惯坚强。就如一片林子中都长满虫害。你若其发展下去,来年你还能看到一片葱郁的树林吗?这时我们就要发挥他律的作用。运用各种方法来治理病害,只有外在的他律界入,这片树林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利益面前人难免不受诱惑、出尔反尔不讲信用。而这,唯有靠加强他律来解决!因此决定了自律较他律具有趋利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相对的他律则更具客观性、稳定性。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约束来遵守道德。孔庆东博士说:以往教育强调自律,强调我们的苗子,天生就是高大全,使得协作与融合精神没有了,3个中国人,就变成了一条虫了。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 吴叔达
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 但丁
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 柏拉图
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 莎士比亚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 王安石
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 德拉克罗瓦
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11、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对自己有害——原苏联 马卡连柯
12、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 黑格尔
13、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 巴尔扎克
14、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 歌德 孟子:“人无信不立,业信不兴,国无信不宁。”
2、无规矩不成方圆。
3、纸包不住火。
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5、溺爱之子不成材,小树不修不成苗。古代最著名的《孟母三迁》典故。
2、古代《孙武练兵》典故。
3、古代《房谋杜断》典故
4、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
5、儿童的启蒙教育。
6、劝阻司机喝酒。
反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靠他律。第一,是文明习惯的“养成”而非“保持”,自律只能作用于保持文明习惯,但没有人天生就有好的文明习惯,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能分辨是非的。因此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必须通过外界的约束与教育,当养成习惯之后才能通过自律维持这个习惯。
第二,我们的观点是“要靠他律”,对方的观点是“要靠自律”,而非“主要靠他律还是自律”。因此你们需要逼迫对方论证只靠自律就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果对方说以自律为主以他律为辅你们就说对方偷换辩题,实际上论证的是中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要靠他律也要靠自律。而你们完全可以说养成文明习惯不需要自律只靠他律就能完成,自律只是维持这个习惯。
第二,中学生在法律上是不完全负责人,法律上都明确强调了要对这一群体给予特殊,我们又如何相信中学生能通过自律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呢?请问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既然我们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做不到的人占大多数,你们又如何确定靠自律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真的可行?
姐妹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两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双刃利剑。它的颁布实施,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着力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决心。在学习、执行、维护两个《条例》过程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自觉做到“三律”,即:严于律已、善于他律、勇于律他。严于自律。律,本意是法则、规章,引申为约束,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严于律已者不仅可以守住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凝集人心,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身正不令而从是正说,上梁不正下梁弯是反说。其一,自己明白应当怎么去做而坚决去做。党的干部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争先进位,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自律;其二,自己明白不应当做而坚决不去做。以权谋私不应当,贪财贪色不应当;坑国害民不应当,混天度日不应当,拉帮结派不应当,不知群众冷暖不应当;不义之财不去贪,不应当的事坚决不做,这就是自律。自律是修养,更是精神境界,但最重要的是勇于战胜自己。人生有两大难题,一曰认识自己,二曰改造自己。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诱惑,而手中有权的人更甚,但在诱惑面前选择何种态度全靠自己。廉者见肴不馋,见物不沾,见钱不贪,见色不迷。相反,贪者因诱忘义,由惑丧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党员干部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考验。严于自律是立身之本、成业之基,每个人都应当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的全过程中,自觉用党的纪律、国家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以我为例”、“从我做起”,敢于用刀子割自己身上的肿瘤,做到心正去私欲,公正无贪心,身正抑邪念,唯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他律。就是通过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也叫别人律、文件律、制度律、上律、下律。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和逆耳忠言,接受批评帮助是正说,自恃高明,老虎屁股摸不得甚至给你脸色是反说。他律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强自立、战无不胜的法宝。早在中国红军成立初期,我军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前,中央又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就是最好的他律。接受他律需要放下架子,正视自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是人而不是神,坚持有错必改,有过必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真是太必要了,因为普通百姓有过不究,大不了个人、家庭或小范围受害;而领导干部有过不究,不仅误自己,还会误国家误事业,甚至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接受他律还有个对待群众的问题,一般来说,领导干部接受上级的批评容易做到,接受同级、下级的批评就比较难,而做到正确对待老百姓的批评更难,这是因为把群众看轻了,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明。一个清醒的领导干部应当把群众看得很高,把群众的意见看得很重。历史证明: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公正、群众最可敬,群众也最可怕。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把群众惹翻了,遭到群众反对,谁也挡不住。若把群众的呼声当成耳旁风,不予理睬,那么,垮台是早晚的事。接受他律,重要的是善于接受监督,监督到位,就会遏制~,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个不愿意垮台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应当把自己的施政行为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真心实意地接受监督,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勇于律他。律他是友善提醒、正面帮助、敢于惩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遵守他律、严格自律的同时,还必须勇于律他。必须承认每个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任命你职务、赋予你权力的那一刻,就把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利剑交给了你,能不能正确运用权力,是检验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重要标准。面对~现象,义无反顾地高举惩恶利剑,不徇私情,勇于斗争,扶正祛邪,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尊重。如果,不敢律他只是管住自己,那只能说是个好人而决不是个好干部,尤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如果态度暧昧,畏首畏尾,支应相诿,失职渎职,就会正气不彰,歪风滋蔓,~猖行。毛主席说:“扫帚不倒,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分子,要像反~勇士姜瑞锋那样,扬眉剑出鞘,奋力惩腐恶,对~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尽职尽责,敢抓敢管,所在单位、区域都会明朗青天春风劲,政通人和大事成。自律是基础,他律是条件,律他是职责,三者统一于一身,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
自律 他律 律他
姐妹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两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双刃利剑。它的颁布实施,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着力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决心。在学习、执行、维护两个《条例》过程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自觉做到“三律”,即:严于律已、善于他律、勇于律他。 严于自律。律,本意是法则、规章,引申为约束,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严于律已者不仅可以守住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凝集人心,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身正不令而从是正说,上梁不正下梁弯是反说。其一,自己明白应当怎么去做而坚决去做。党的干部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争先进位,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自律;其二,自己明白不应当做而坚决不去做。以权谋私不应当,贪财贪色不应当;坑国害民不应当,混天度日不应当,拉帮结派不应当,不知群众冷暖不应当;不义之财不去贪,不应当的事坚决不做,这就是自律。 自律是修养,更是精神境界,但最重要的是勇于战胜自己。人生有两大难题,一曰认识自己,二曰改造自己。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诱惑,而手中有权的人更甚,但在诱惑面前选择何种态度全靠自己。廉者见肴不馋,见物不沾,见钱不贪,见色不迷。相反,贪者因诱忘义,由惑丧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党员干部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考验。严于自律是立身之本、成业之基,每个人都应当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的全过程中,自觉用党的纪律、国家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以我为例”、“从我做起”,敢于用刀子割自己身上的肿瘤,做到心正去私欲,公正无贪心,身正抑邪念,唯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善于他律。就是通过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也叫别人律、文件律、制度律、上律、下律。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和逆耳忠言,接受批评帮助是正说,自恃高明,老虎屁股摸不得甚至给你脸色是反说。他律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强自立、战无不胜的法宝。早在中国红军成立初期,我军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前,中央又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就是最好的他律。接受他律需要放下架子,正视自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是人而不是神,坚持有错必改,有过必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真是太必要了,因为普通百姓有过不究,大不了个人、家庭或小范围受害;而领导干部有过不究,不仅误自己,还会误国家误事业,甚至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接受他律还有个对待群众的问题,一般来说,领导干部接受上级的`批评容易做到,接受同级、下级的批评就比较难,而做到正确对待老百姓的批评更难,这是因为把群众看轻了,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明。一个清醒的领导干部应当把群众看得很高,把群众的意见看得很重。历史证明: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公正、群众最可敬,群众也最可怕。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把群众惹翻了,遭到群众反对,谁也挡不住。若把群众的呼声当成耳旁风,不予理睬,那么,垮台是早晚的事。接受他律,重要的是善于接受监督,监督到位,就会遏制腐败,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个不愿意垮台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应当把自己的施政行为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真心实意地接受监督,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 勇于律他。律他是友善提醒、正面帮助、敢于惩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遵守他律、严格自律的同时,还必须勇于律他。必须承认每个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任命你职务、赋予你权力的那一刻,就把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利剑交给了你,能不能正确运用权力,是检验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重要标准。面对腐败现象,义无反顾地高举惩恶利剑,不徇私情,勇于斗争,扶正祛邪,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尊重。如果,不敢律他只是管住自己,那只能说是个好人而决不是个好干部,尤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如果态度暧昧,畏首畏尾,支应相诿,失职渎职,就会正气不彰,歪风滋蔓,腐败猖行。毛主席说:“扫帚不倒,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党员领导干部面对腐败分子,要像反腐败勇士姜瑞锋那样,扬眉剑出鞘,奋力惩腐恶,对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尽职尽责,敢抓敢管,所在单位、区域都会明朗青天春风劲,政通人和大事成。 自律是基础,他律是条件,律他是职责,三者统一于一身,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
“他律自律”相结合有效管理学员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注重加强党校主体班学风建设,探索中青班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学员管理新模式,并以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制度加以固化,推进了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搭建他律引导管理团队与载体。通过组建一支规范的他律团队,在中青班的培训实践中,注意发挥他律作用,坚持他律规范,力求通过有效的外在管理与引导,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二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紧紧抓住“规划—引导—反馈”这一基本程序,做好各项工作。三是发挥学员主体作用,自律规范出成果。在中青班教学实践中体现出“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现了班级集体、学员个人在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高度自律。(吴凌英)
主席,各位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对方辩友好。我方认为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主要靠自律。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家约束。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在古代,孔子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他的时刻反省正体现了我们伟大先哲的自律意识。回到当代,走进大学的我们只有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大学看似宽松但并不轻松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自律和他律都是维持校园秩序的重要因素,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谁占主要地位,下面我具体陈述一下我方观点。
在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中,如果说他律是外因,那么自律就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法律在日益完善,而贪污腐败仍然存在,偷盗抢劫在某些地区中屡禁不止。由此可见,缺少内因,外因无法起作用,没有自律,他律只能是废纸一张。
马加爵相信大家都还没有忘记,他的学校乃至他周围的环境都存在着他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范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直至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反思,我们只能非常遗憾的说她得自律意识不强,不能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去约束自己。他律对他约束范围内的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决定了他律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自律意识,就有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大学是一个舞台,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在这方舞台上,没有太多硬性的规定,所有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定夺。这种高度自律的生活需要我们过去接受的他律来辅助,也就是说,他律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自律。校园秩序是一种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他律在此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自律才是贯穿大学生活的最主要因素。
对方辩友,同学们,当你足够自律时,面对井然有序的大学生活,你会欣喜的体会到轻轻的脚步渐关爱的默契,美丽的诱惑前坚持的快乐,辛勤的耕耘后收获的喜悦。你会惊叹,大学的生活真精彩,人生旅途别有洞天。谢谢大家。
策略:
1.陈词时用小纸板,很少用大篇的稿子。
2.注意题目范围的限制,校园秩序的特点,而且维持即具有持久性,不是一时的。
3.此篇稿件要注意提到之后的论证,分论点抽出关键词。
但是在1995年,这项规则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被告是一家网络服务商,其经营的“金融谈”论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原告是一家证券投资银行。1994年,有人在被告的“金融谈”论坛里发表了一个诽谤原告的声明,于是原告起诉被告诽谤。依据美国法律,如果媒体对传播信息的内容行使了“充分的编辑方面的控制权”时,传媒需要承担发布者的法律责任。为了证明被告是与报纸类似的信息发布者,原告提出了以下证据:
1、被告在论坛上发布了言论内容指南;
2、被告使用了监视软件,该软件可自动搜寻并删除用户发布信息中的`侮辱性文字;
3、被告雇有论坛站长负责审查信件内容;
4、被告的论坛具有撤除功能,即在站长发现信件内容不当时,可以将其删除。
纽约最高法院认为被告既然设置了论坛站长,使用了监视软件,主动行使了决定用户信件内容是否适当的权利,就应承担与该权力相称的义务,即作为发布者对信息内容负责。于是判决原告胜诉。
该案判决后,网络服务商大哗,认为这使得他们的法律负担过重,不利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此,美国国会众议院于1995年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的核心在于推行网络自由化,其中规定:网络服务商不因对其所传播的信息行使了编辑行为而负法律责任。但是该法案并未规定网络信息服务商的必要的法律责任。
看来,这个新生事物着实让立法者头疼。在,美国颁布的保护著作权的法案中,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在版权领域的法律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根据它们在信息传输、系统存储、超级链接、网上索引、搜索引擎中的不同作用,规定了可以免责的情况。这些规定体现了适当限制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原则。而欧盟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规定涉及到了他们服务的几乎全部领域。例如,在信息传输方面,在符合以下规定时,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1、没有主动传输信息;
2、没有挑选传输信息的接受者;
3、没有删选或修改传输信息。
在提供储存服务方面,服务提供者对在服务接受者的要求下储存的信息不负赔偿责任:
1、提供者确实不知为非法的活动或信息,并且在涉及损害赔偿时,也不知道非法活动或信息产生的事实背景;
【自律重要还是他律】推荐阅读:
大学生自律好还是他律好02-28
廉洁自律重在他律06-25
正确认识他律与自律11-09
党员自律与他律结合01-03
音乐的自律与他律浅议论文07-13
自律报告09-08
加强自律09-25
自律的演讲12-23
自律主题01-10
廉洁自律方面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