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弊大于利四辩(精选5篇)
一、关于短期支教提高自身能力
1、请问对方辩友,短期支教究竟能提高自身什么能力?
2、作为一个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自己还没有良好的沟通教学能力?(对方辩友既然有良好的沟通教学能力,那么对方辩友应该就不需要通过短期支教这个过程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了)
3、根据同济大学对大学支教团队的研究显示,65%的支教大学生存在对当地环境不适应和与受教学生沟通不畅的情况,在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沟通方法的情况下去进行支教,这样是不是不合理的?
(支教大学生在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就盲目去支教,这就造成了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这是不是不合理的?)(关于短期培训的问题:对方辩友认为只需要进行了短期培训就可以进行支教,那么也就是代表您方认为短期支教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吗?)
4、根据同济大学的调查,90%的支教大学生只参加了一次支教活动,并且支教后不再过问,这是不是代表大多数的支教大学生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没有以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的支教经历是没有意义的?
二、关于短期支教能带给当地学生新的视野
1、请问对方辩友,有55%的支教团队存在学生少,志愿者多的情况,是不是存在贫困地区学生被支教的现象?
2、有很多普通大学生的教学理念与当地老师的教学理念不同,那么在短短的一个假期内要让学生多次改变学习模式,这是不是会影响当地学生的学习呢?
3、短短两周时间,究竟能给贫困学生带来什么改变,一旦支教者离开,他们又要接受传统的教育,由于他们不能及时巩固复习支教者支教的内容,这样的支教是不是没有意义的?
三、关于解决教育资源贫乏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短期支教的时间一般为什么时候?(大多为暑假或寒假)
2、很明显这个时间并不属于正常上课时间,等到贫困地区那些学生真正开学了,支援者们也早已离开了,这样支教是不是不能解决教育资源困乏的问题?
结:
支教确实一项光荣的公益活动,然而大学生短期支教却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大部分支教大学生都属于非师范专业学生,而他们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难以合理地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尽管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源于自己的一份爱心,然而这份爱心却并不一定有效,反而可能会带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很多麻烦。
关于对方辩友提到的观点,我想指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关于短期支教能够提高自身能力的问题。作为一个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在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如今80%的支教大学生没有提前准备支教内容的情况下,不应该去通过支教这个过程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关于短期支教能够开拓贫困地区学生视野的问题,作为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合理地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开拓视野。短期支教的内容有80%的团队是临时准备的,并不构成完整的体系,其实这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很多情况下只是支教大学生陪贫困地区学生进行了一些趣味游戏而已。
三、关于短期支教解决教育资源贫乏的问题,短期支教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假期,这并不能改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
短期支教很多情况下只是给被支教地增加麻烦而已,学校要为支教活动进行许多准备,根据同济大学的调查,100%的学校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学校暑假期间的安全保障负担。
普通大学生没有合理地教学方法,不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同时由于短期支教时间较短,当地学生与支教老师之间并不能构成默契,这种情况下他们去进行贫困地区的教学支援明显是没有意义的。
况且,大学生这个群体还处在努力学习知识的阶段,不应该将宝贵的假期时间花费在短期支教上。相比于短期支教,大学生有很多更好地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选择,也有许多更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可以选择。
我们不否认支教是一项光荣的活动,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去投身贫困地区教育,而不是利用假期这个短暂的时间由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大学生去支教。
9月,暑期结束,莘莘学子又一次迈进了校园,为自己的梦想积蓄知识、积蓄能量,为自己的大学梦而坚守奋斗。许许多多的孩子经过一个暑假的各类培训班,终于要迎来新学期了,他们怀揣梦想,执着追求。
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它给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学高等教育为21世纪的人才战略输送了血液,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之中,中国也在逐步发展,展示着大国崛起的雄心。虽然扩招给学生更多的教育机会,但标榜的高素质教育也没那么有力度了;而且,高等教育的开销也是很大的一笔,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轻易承担的;再加上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更多的人开始衡量大学的利与弊,开始质疑高等教育。
正方观点
上大学利大于弊
“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讨论来讨论去已使人满脑混沌。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的进一步扩招,教师资源匮乏的矛盾越发剑拔弩张,大学生们头上“天之骄子”的光坏也随之淡化。正是大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现阶段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失衡,蓝领型岗位需求旺盛,这更加坚定了某些“大学无用论”者的观念。
然而,“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除了在知识上有更多的积累外,其意义更在于精神品格的进一步升华和洗礼。我们时常习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但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是有失偏颇的,没有精神的身体只不过是一副沾满铜臭味的皮囊,毫无实质内容可言。一个北大毕业的硕士生月薪8000却招来自己父母的不满,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北大硕士生应该是年薪百万的大富翁;北师大教授董藩的“到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让其学生听而生畏,更令众人大跌眼镜。一切向钱看,一切以金钱为标杆,如此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蔓延似乎让人忘记了大学的本质。
大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为高精尖知识奠定基石的教育。它能带给学生一种理论框架,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而不简简单单是专业技能的工具。高等教育让学生在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升华。大学让学生更加趋于理性,理性地对待这个世界,处理矛盾处理危机的能力也变的灵活多变。
而且,大学给了一个人一种生活阅历,即使是玩乐享受,或者是挑灯苦读,都是一种丰富的经历。大学里有朋友有师长,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花钱也买不來的资源。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缓冲期,让学生可以更快的去适应社会,而不那么脆弱的难以接受现实的磨难。
大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是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奇思妙想的发源地,知识文化在这里被传承下去,也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大学给了人们美好的梦想,同样的,它也是梦想实现必须经过的一站,有了这里的努力才会有更为广阔的人生。
反方观点
上大学弊大于利
大学校园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但也是让学生梦碎的地方。这句话是大学生们经常调侃自己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也不难看出大学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甚至说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弊端。
大学扩招至今,使得数以万计的学子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千差万别的学生都挤进了原本属于精英教育的大学校园里,人才也就参差不齐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抵挡住这些诱惑的人没有几个,学生不再关注学业,老师不再关注教育,校园的教育功能也逐渐在消亡。学生在学校学会了吃喝玩乐,开始享乐了,变得懒惰了,已经学不到什么知识了。直到他们要离开象牙塔的时候才发现大学没有学会什么,工作的时候才会去恶补知识。大学完全在浪费教育资源,浪费我们的青春和生命。
大学是一种通才教育,不像技校或培训机构,会使学生学到一种专业技能。这也就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没有专业的技能,公司又要花时间去培养,在成本预算面前,企业会选择价格更低技术更专的技校生。而大学生也只能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放下高贵的姿态从头开始学起,这么看来,大学教育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
高等教育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轻松承担的。高昂的学费也不一定换来饱读诗书的优秀毕业生,相反,大学生毕业之时都很少学到什么东西,之后他们也必须开始面对生存压力。
这样的大学教育能有多少用处,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梦醒的时候其实梦已经破碎了,读大学其实并没多少好处,也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无非是一种经历罢了。
总结陈词
《中国青年报》曾载文指出:“即便我们难以厘清到底是经济结构还是教育问题的原因,即便目前中国需要众多不必靠大学来镀金的蓝领工人,但必须警惕的是,‘读书无用论’一旦成为一种文化障碍,那这个社会贫富分化的局面除了某种制度不公平的原因外,又多了一层文化桎梏。消解这道文化桎梏,也许比消解制度不公更为困难。”
大学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想上面一段话讲的很有力量。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是全面能力的培养,学生了解到的、学到的是全面的、理性的东西,他们的视角、眼界更宽,更能着眼世界、放眼未来。当然这要通过一个人自身的刻苦学习、勤奋修养才能得到,需要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一切资源。但是,没有读大学的也有成功的,也有出名的,这也不难解释。他们也要默默努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文化,才能不断适应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
因此,无论您读不读大学,要想成功,就必须要靠勤奋、刻苦、努力,不断学习知识文化,不断了解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主席,评委,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述,但其中的偏颇之处请让我来一一指出: 一,对方辩友所述诱惑侦查损害公民如个人隐私等权利(基本人权,扩大公权力)但首先,诱惑侦查与一般侦查的目的都是惩罚犯罪这恰恰是保证公民的基本人权,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其次,诱惑侦查只是一般侦查的补充手段,而对其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这是为了保障人权;最后,诱惑侦查只是法律程序中行政环节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其他各个环节中仍可进一步保障人权。
二,对方辩友认为在犯意诱发中的种种弊端
但首先,对方辩友以偏概全,以点盖面,将犯意诱发与诱惑侦查相混淆,我们应该明确犯意诱发只是诱惑侦查中的极小部分,他的一些不足也不能掩盖诱惑侦查打击新型犯罪的巨大作用与利好;其次,犯意诱发的主体是有潜在犯罪的人,而非一般人民群众等各种使用条件原则,证明其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可规避的三,对方辩友诱惑侦查并不具备合法性,无法可依
首先,我方所说的合法性的是合乎法理而非法条,诱惑侦查的目的是维护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其次,诱惑侦查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打击了犯罪,而法律上缺乏了条文与之相适应是立法的缺失,而非诱惑侦查的弊病
四,对方辩友认为诱惑侦查具有价值取向的不正当性,甚至使侦查机关陷入道德困境
首先,诱惑侦查是本质的价值取向是打击犯罪,维护公民权利,而诱惑只是手段而已;其次,诱惑侦查只是一般侦查的补充手段针对特殊犯罪,这决定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并非通法,因此上述问题只能是侦查者自身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问题
五,对方辩友会诱惑侦查可能会出现浪费司法资源,妨碍司法公正等情况 首先,这种种情况的出现是诱惑侦查的执法者使用不当,制度规章的不完善等造成的,而并非诱惑侦查本身的问题;其次,上述的种种问题只是可能出现,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使用得当这些问题都是可规避的,那对方辩友不是在杞人忧天吗?
其次,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双方的交锋点。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学生们都仍未成熟,大多都自制力较差。并且用其所谓的二八原则一竿子便打死了在场的大多数人。原来我们这群大学生在对方辩友眼里是如此的心智未开,无知低能呀!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当今的大学生们都如对方辩友所定义的那样。那么,我们就更需要宽松式管理来为他第一,宽松式管理的标准。宽松式管理不等同于宽松管理也不等同于不管理。对方辩友在辩论过程中断章取义地认为宽松式管理就是管理的宽松。死抓“宽松”二字,却对辩题中的“管理”避而不谈。在没有理解宽松式管理已经是一种完善的体系,拥有相应制度的前提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就是因为宽松式管理,所以同学们才会沉迷游戏、上课睡觉或是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不良现象。在对方辩友如此的强盗逻辑下,我是不是也可以本末倒置地认为只要使用非宽松式管理,那些犯错的大学生们都能会头是岸呢?这些在其他的管理方式下同样都存在的问题根本不足以论证为是宽松式管理所带来的弊端。同时我方直接质疑,您方在辩论之前有没有明确地区别过宽松管理和宽松式管理的概念。
第二,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自由精神的争议。我方认为这个自由不是狭义的学术自由,更不是纯粹的放任自流,而是对于大学生这个过渡群体的思想解放。试想,一个规定了你星期一上自习,星期二谈恋爱、星期三打辩论等等时间的地方,它还能不能被称为大学。同样作为大学生,请问在场的各位是希望自己在课余生活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呢?还是喜欢学校制个时间表出来规定各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回答必然是自由,这便充说明了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本性以及大学核心价值的适合。
第三,双方对于大学生这一敏感群体的争议。对方辩友很不负责任的告诉我们这次讨论的对象,们提供一个培养自觉自主性的平台。
总结陈词:
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网络舆论对于司法的影响是趋于这个态势的,那么就是利大,反之则是弊大。而现有的网络舆论,能否让我们往这个目标更进一步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对方辩友说了什么。
他们说:网络舆论,有利于程序公正。理想情况下是可以这样,而当下的网络环境无法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因为网络话语权依然没有能力还原事件的原始过程,更多的是揣测和过度解读,夏俊峰事件,民众对城管的厌恶和夏俊峰妻子雇佣网络推手的炒作,舆论一度信假为真,所有这些舆论的共性在于,营造所谓“事件透明化”的过程中并没能让人们获得理性的思考,何有程序公正可言?
他们还说:网络舆论,有利于实体公正。实体公正的具体实现是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为基础的,但我们信手拈来看一下实际,张金柱案,“不杀不足以泄恨”的舆论迫使一件普通的交通案最后过度宣判,成为立即死刑,舆论很高兴;邓玉娇案,使得虽构成过度防卫却因舆论同情弱者,最后妥协地无罪释放,舆论认为这是胜利,而事实,这些看似顺应了民意的审判,却无不在严重损害实体公正和司法独立!
在辩论过程中,总感觉对方将监督的重点纠缠在行政而非司法上,不知这是否在辩题的理解上存有瑕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网络舆论弊的方面。
首先,现有网络舆论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不能代表完全意义上的民意,这种从源头上并不科学的构成,究竟能否推动整个司法环境的公正,还是一个具大的问号。
其次,网络舆论大多是基于道德探讨,而非法律剖析。在药嘉鑫、许霆等案件中就可看出端倪。司法审判前,舆论对案件人员的背景进行人肉或造谣,在官二富二等强者前,舆论表示要严打,在弱者前,则呼吁法外开恩,这种过分偏好锄强扶弱的基调往往与理性的司法审判结果产生对抗。
再其次,舆论与司法的两个系统中,舆论更关注客观真实,司法更关注法律真实;舆论讲时效,司法讲程序;舆论重在有感而发,司法重在理性分析;舆论来自对报道的理解,而司法是基于对材料和证据的把握。舆论究竟是提高还是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是加强还是降低了民众诉诸法律的信心,是强化还是破坏了司法公正的前景,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承认网络舆论确有其价值,对方说得很精彩,也很热血。但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在规定的轨道内理性、适度的表达,而非藐视法律,更不能是一场司法娱乐,就像一边倒的关于“东莞不哭,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的网络舆论那样,这是扫黄期间舆论表现出来的荒唐。
综上,网络舆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情绪性和非理性的言行俯拾即是,对司法公正来说这是弊,大于利!为了司法公正,网络舆论应该是更多地关注事实而非表达情绪,也许,我们需要如同蒙上眼睛的司法女神那样,舍舆论而去维护司法的尊严!
总结陈词:
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网络舆论对于司法的影响是趋于这个态势的,那么就是利大,反之则是弊大。而现有的网络舆论,能否让我们往这个目标更进一步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对方辩友说了什么。
他们说:网络舆论,有利于程序公正。但实际上破坏程序公正的事例并不少见。一是扰乱级别管辖,使本该由基层法院审判的案件被中院、高院提审了;二是违反“不告不理原则”,舆论常以“正义使者”的角色自发地拓宽当事人的诉求;三是浪费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效率,舆论热情鼓动了当事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让一个月可以审结的案子拖延到20年甚至更久。
他们还说:网络舆论,有利于实体公正。但影响法官情感,破坏“罪刑法定”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质疑这个结论。张金柱案,“不杀不足以泄恨”的舆论迫使一件普通的交通案最后过度宣判,成为立即死刑,舆论很高兴;邓玉娇案,使得虽构成过度防卫却因舆论同情弱者,最后妥协地无罪释放,舆论认为这是胜利,而事实,这些看似顺应了民意的审判,却无不严重损害了实体公正和司法独立!
在辩论过程中,总感觉对方将监督的重点纠缠在行政而非司法上,不知这是否在辩题的理解上存有瑕疵?接着,我们一起来关注网络舆论弊的方面。
首先,现有网络舆论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不能代表完全意义上的民意,这种从源头上并不科学的构成,究竟能否推动整个司法环境的公正,还是一个具大的问号。
其次,网络舆论大多是基于道德探讨,而非法律剖析。在药嘉鑫、许霆等案件中就可看出端倪。司法审判前,舆论对案件人员的背景进行人肉或造谣,在官二富二等强者前,舆论表示要严打,在弱者前,则呼吁法外开恩,这种过分偏好锄强扶弱的基调往往与理性的司法审判结果产生对抗。
再其次,舆论与司法的两个系统中,舆论更关注客观真实,司法更关注法律真实;舆论讲时效,司法讲程序;舆论重在有感而发,司法重在理性分析;舆论来自对报道的理解,而司法是基于对材料和证据的把握。舆论究竟是提高还是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是加强还是降低了民众诉诸法律的信心,是强化还是破坏了司法公正的前景,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承认网络舆论确有其价值,对方说得很精彩,也很热血。但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在规定的轨道内理性、适度的表达,而非藐视法律,更不能是一场司法娱乐,就像一边倒的关于“东莞不哭,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的网络舆论那样,这是扫黄期间舆论表现出来的荒唐。
【经济发展弊大于利四辩】推荐阅读:
辩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06-06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50字07-10
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反方)10-26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0-07
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06-13
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06-19
区域经济发展06-01
无锡经济发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