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此要写好述职报告了。好的述职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交流个人述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交流个人述职报告1时间过得真快,我由黄甲小学到华阳锦江小学交流的工作悄然已过了三年。这三年对我来说是个磨练的历程,学习的历程,成长的历程。
三年前,教育局为了实现双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要求每个学校都要派教师进行交流。当时,我已是一个有着10多年教龄的老师,虽然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也颇受领导的重视,但长期在一个学校任教,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对教育的认识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当老师们都在犹豫,都在观望时,我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到锦江小学交流。<回来后,我与班主任商量,我们为他垫付了最后几个月的生活费。孩子和他的父母都感动了。原本成绩很差的他在毕业考试中竟然考出9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后,一些孩子相约回母校看望我们,他也来了!虽然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虽然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声向老师倾诉感激和想念,但我能感觉到他用他的眼神在说什么。我认为,这是对一个老师最真诚的回报!
这一年,在全县毕业班统考中,锦江小学六年级的综合排名在全县居第五名。而我们的六年级数学平均分9463,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完美成绩!
20xx年,我担任四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
四年级五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特殊在大多数孩子家庭条件优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进行了实地家访,采用建班级QQ群的方式指导和帮助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和我们进行交流,而且交流十分有效。几乎每天回到家,我都会查看家长的留言,家长们有的告诉我孩子进步的喜悦,有的则向我倾诉教育管理孩子的烦恼和困惑,不管多忙多累,我都会认真地一一回复,尽管这样做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我的工作时间,但我觉得这样的家长联系是值得的,有价值的,我愿意为此付出。
仅仅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有了明显的转变,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认真完成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在我考前因外出学习耽误整整一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仍由年级第四上升到第二,而且与第一名仅仅相差01分!
这学期,我报名参加了双流县中小学校长助理的选拔考试,可不巧的是,就在笔试的前一周,班主任肖老师生病住院了。又赶上轮到我们班值周和国旗下讲话,这可累坏了我,班上上上下下就我一个人,虽然学校临时安排了一个老师来帮忙,但因为不了解情况,所有的`工作也几乎由我亲自来做。我在学校完全没有一丁点儿的休息时间,每天回家的时候累得连话也不想说了。而考试就安排在周六早上,因此,事先看过资料,准备在这一周进行强化复习的打算也成为泡影了,勉强参加了考试,考出的成绩很不理想,勉强进入后面的面试和组织考查环节,但最终无缘晋升。
我没有抱怨世事弄人,没有抱怨命运不公。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一线教师或许更能实现我生命的价值。
三年来,锦江小学关注我们交流教师的培训提高,多次派我外出学习,在北京,吴正宪老师的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给我很深的启迪,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维层次,才能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在深圳,有幸聆听了华应龙老师的智慧课堂教学,华应龙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我记忆犹新,也深深影响了我的课堂。
花开花落,三年的交流已经接近尾声,回想三年来点点滴滴的成长与进步,我的思绪难以平复。
作为交流教师,我们是辛苦的。交流之初,不仅要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家长和学生,还要面对“不好管理的老师才派出去交流,教学工作整不好,领导不喜欢人才派出去交流”的流言,有时候,真的觉得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但这一切都得很快地适应过来。每天穿梭在奔波的车流中,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每天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2个小时左右。再加上紧张而繁忙的教学工作,其中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我们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特殊的身份,使我们同时得到两个学校的关心和培养。虽然我们离开了黄甲小学,但黄小的每一次活动我们都参加了:外出考察培训,工会活动,评选优秀,甚至是一次小小的聚餐,学校领导都想着我们,每次都打电话邀请我们参加。在锦江小学我们是主人,回到黄甲小学我们也是主人。领导真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着来自两个集体的温暖。我们常常觉得,我们既是黄小人,又是锦小人,既是锦小人,又是黄小人。我们带着黄小的“责任”去锦小,现在,锦小又让我们多了一份锦小的“情智”与“和谐”。三年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两位校长不同的管理风格和艺术,黄小的大气与锦小的严谨已成为我们身上不能抹去的两种元素。我们把黄小的“责任意识”带到了锦小,我们也将把锦小的“情智与和谐”带回黄小。三年来,学校间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彼此的和谐发展,我们也成为了两个学校交流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虽然我只是众多交流教师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像我这样的交流教师,我国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又向前迈了一步。
三年很长,因为每天都是那样的奔波,忙碌和辛苦,三年很短,悠悠岁月,三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我们相信:三年的交流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在未来的岁月里,让我们带着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爱,我们的坚持,出发!
教师交流个人述职报告2交流的行列。在开发区小学学习期间,我任教五年级六班的数学和三年级四班、五班、六班科学课,并且担任五年级六班的班主任。工作期间服从工作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遵守办公制度,有事及时向领导请假。
在教学方面,认真钻研教材,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快乐轻松。在王校长听完我讲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后,他亲自提到了自己的教学经验,着重指出此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确诊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明确指出探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大胆让学生出错,当时课堂上学生的设想是错误的,但王校长却说不怕出现错误,只要是学生的想法就去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真理在学生心中才会留下扎根的记忆。由此也让我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慢慢来,相信你能行。”
在班级管理上,本着顺应孩子天性的观点,及时与家长沟通,实现学校、家长双赢。与之刚来有学生在中午打架,没有集体观念来说,这个集体进步许多。无论是跑操,还是打扫卫生区,我亲自上阵指导;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与其进行心理沟通,采取人文管理的方式去管理这个班级。让五年级六班成为一个团结向上,健康成长的班集体。
与同事友好相处,不保留自己的长处,虚心学习同行优点,及时纠正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缺陷。自己所写的城乡教师交流体会得到乔淑娥老师的指导。
在开发区小学学习期间,体会到了一家人的亲切,也收获颇多,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为基点,努力工作,争取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做一个政治思想觉悟高的教师。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处处做同事们的表率。
二、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俗话说:“小学教师是‘万金油’”,这就要求小学老师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平常我非常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我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三、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任现职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教导主任工作。在执教中为教好书、育好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特别是我们地方的留守儿童比较多,而这些孩子在家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我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
平时在教学中,我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一开始,就重点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包括生活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健体的习惯,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课外,我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学困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孩子。几年来,我所担任的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经常获得“流动红旗班”和“先进班级”。
四、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世界大学城的教师个人空间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和使用。
二、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连锁、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等15个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所选的调查对象,针对各年级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各项调查数据统计如下所示:
1、调查的学生当中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布:
本调查以随机的形式进行,其中男生占调查人数的22.7%,女同学占77.3%,男女学生比例相差比较大,这与我院属文科类学校以及学院本来的男、女学生比例有关。
2、调查对象中各年级人数所占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7%,大二学生占77.3%,占大部分,大三学生占11.7%。
3、在校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电脑:
有自己的个人电脑的人数(65%),没有电脑(34%),没做选择(1%)。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具有自主学习的条件。
4、是否知道有“世界大学城”的教师个人空间网站:
知道(51.7%),不知道(48.3%)
此项调查显示在调查的学生中近半数人不知道有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
5、教师个人空间的访问情况:
没有访问过(55.7%),偶尔访问(39.3%),经常访问(5%)
这项数据结合前一项的数据表明对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知道的人越少,它的访问量就越低了,而此项调查显示经常访问空间的人数只占调查人数的5%,是非常低的。
6、教师空间的建设满意度:
满意(21%),比较满意(19.3%),还行(35.3%),一般(24.4%)。
满意度指学生对已经建好的教师个人空间的满意程度,是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个人空间进行的评价,这项数据表明,学生对教师个人空间建设整体评价比较满意。
7、访问教师个人空间目的是什么?
查看老师的教学资源(62%),装扮自己的空间(5%),交友(6.3%),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6.7%)。
这项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访问教师空间的目的明确,以学习资源和完成作业为主。
8、空间教学和传统教学两个教学模式,学生更倾向于哪一个?
空间教学(17.4%),传统教学(10.3%),两者结合(72.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是学生最想要教学模式。
9、班级现任教师利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的情况:
一个老师都没有(32%),只有个别老师(56%),有大部分老师(9%),全部老师(3%)
在班级现任老师使用空间进行教学的调查中,只有个别老师使用空间教学的人数占了总调查人数的半数以上,甚至某些班级没有一个老师使用空间教学占了32%,这说明使用空间教学的教师非常少。
10、教师个人空间内容建设情况:
课程教学视频(34%),课程教学课件(31%),教学资料链接(36%),其它(7.3%)
这表明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种类多,为达到拓展自己知识的目的,学生更希望从教师的个人空间里找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
11、使用教师个人空间进行教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便于师生交流(21.7%),便于课程教学(33.5%),节省课堂教学时间(27.8%),减少教学环节(16%)
从调查可以看出空间教学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其教学优势。
12、空间教学是否可以脱离传统教学?
可以脱离(16.3%)不能脱离(83.7%)
这表明空间教学模式还不能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空间教学虽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现阶段,空间教学还不能完会代替传统教学。
13、空间教学推广的必要性调查:
有必要(59.6%),没有必要(12.7%),无所谓(27.7%)。
从数据表明,推广空间教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4、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在问卷调查里我们设置了意见和建议这一项,热情的学生给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在以在几个方面:
(1)空间内容建设,学生希望空间教学的内容应与教材相结合,多增加教学资料链接和教学视频,视频应简短易懂,文档做到能够下载。(2)教学方法,学生建议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按学生的风格制定教学计划,添加前卫元素,多创新。(3)互动方面,学生希望利用空间教学能够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和提问环节,建议建一个笔记空间,可晒笔记和写笔记。(4)推广方面,学生建议大力推广空间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空间教学的优点,使学生真正愿意从心底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是有学生认为,目前空间教学还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空间教学应该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权衡空间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利弊,做到两者互补。(5)学生反映“世界大学城”用户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太复杂,交作业比较繁琐。
四、结束语
综上,本调查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讨论,初步形成以下结论:
自2010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推广“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http://www.worlduc.com/)以来,我校大学生访问教师个人空间现状不是很乐观,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师本人利用空间教学人数不多,学校推广力度还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世界大学城这个学习平台。2、学生本身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小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而学校机房仅用于教学,没有对学生另行开放,所以这小部分人无法达到网络学习的条件。3、“世界大学城”平台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反映用户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太复杂,交作业比较繁琐,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不愿进入平台更谈不上到平台进行学习了。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本调查报告以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学生对职教新干线教师个人空间了解和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和使用。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空间,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一、交流教师的法律关系定位
教师交流有两种:其一,“人走关系动”式交流,如,2006~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在五城区进行了沈阳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师交流,采取的是“人走关系动”式的交流和轮换。其二,“人走关系保留”式交流,这是目前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教师交流模式,交流教师并不与派出学校脱离关系,而是在一定期限内在工作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服务。“人走关系动”式交流实质上是交流教师与原单位脱离法律关系,与新单位之间建立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但是“人走关系保留”式交流的法律关系就相对复杂,也最容易发生纠纷。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人走关系保留”式教师交流的法律关系。
要弄清交流教师的法律关系,首先必须从实行教师交流制度的初衷进行解析。教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管是政府牵头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还是学校自愿结对的教师交流,教师所执行的均是派出学校的任务。从这点考虑,交流教师实际上是受派出学校委派、在工作学校完成本职工作,其在法律上应当构成委托关系。
教师与派出学校的关系。基于委托关系,交流教师执行的仍然是本职工作,其与派出学校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这种关系可能是人事关系,也可能是聘任关系。交流教师只要完成派出学校交付的任务——在工作学校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即可视为已经完成本职工作,在派出学校的工资、福利待遇、年度考核、职称职务晋升均不应该受到影响。
教师与工作学校的关系。基于委托关系,交流教师在工作学校完成的是派出学校与工作学校约定的工作。但是交流教师所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交流教师应当服从工作学校的教学安排与管理。派出学校在考核交流教师的工作时应听取工作学校的意见,工作学校对交流教师的工作评价应当是派出学校考核交流教师的重要依据。从工资、福利待遇来说,由于教师交流制度旨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工作学校并不需要向交流教师支付任何报酬(虽然大部分学校会象征性地给予补贴)。
交流教师、派出学校、工作学校三方权利、义务的保障。由于教师交流是新生事物,最初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觉来保障,但随着教师交流的频繁,交流教师、派出学校、工作学校的权利、义务经常出现得不到保障的现象。由于交流教师不受工作学校的人事管理和工资管理,也就会出现交流教师不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由于交流教师不在派出学校工作,有些派出学校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不考虑交流教师;由于工作学校条件比较艰苦,为了鼓励优秀教师到这些地区交流,许多派出学校会对交流教师作特别的承诺,但事后往往不能兑现这种承诺。因此,为了保障派出学校、交流教师、工作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教师交流制度,促使教师交流制度健康发展,三方的权利、义务最好是用协议的方式加以明确。地方政府也可以用政策规定使这种权利安排制度化。
二、交流教师与劳务派遣
教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务派遣相似。劳务派遣关系,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在教育实践中,的确存在学校使用劳务派遣教师的现象。如个别学校为规避与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强制性规定,将原来使用的临时工通过劳务派遣加以解决。并且,随着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学校为解决临时岗位问题,利用劳务派遣的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交流教师与劳务派遣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一,教师交流与劳务派遣的本质不同。劳务派遣是为解决用工单位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欠缺而设置的劳动用工制度,其目的在于降低用工成本。教师交流制度则是为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农村教师水平、实现教育公平而设置的。
第二,教师交流与劳务派遣所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要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但交流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法律。交流教师与派出学校之间根据其法律关系分别适用行政法或民法,交流教师与工作学校之间主要依据派出学校、工作学校、交流教师三方的协议,派出学校与工作学校之间更多地需借助地方的政策规定。
第三,教师交流与劳务派遣的主导性因素不同。劳务派遣的主导性因素是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要遵循市场法则,政府主要负责对劳务派遣的监管,一般不参与具体的劳务派遣事务。交流教师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派出学校来说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政府要多介入教师交流事务。从教师交流的可实现性来看,离开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甚至是政府的强制作用,教师交流制度很难落到实处。
第四,交流教师与劳务派遣的内容不同。交流教师完成的是教育教学工作,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主要由派出学校支付。而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要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三、交流教师制度对教师法律地位的影响
自愿的教师交流对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定位影响不大,交流教师与工作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基本上可以靠派出学校与工作学校的约定来解决。但问题在于,这种自愿的交流对解决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只是杯水车薪。其一,薄弱学校(工作学校)的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待遇较差,许多教师并不愿到这些学校工作,采取自愿交流不能完全满足解决教育公平的需要。其二,优质学校基于各种顾虑,不愿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工作,而薄弱学校的教师也担心到名校教学是否能够得到平等对待。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了强制交流制度。如实施教师交流举措较早的沈阳市规定,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以上者,都要分批进行异校交流。凡晋升上一级专业职务的教师,必须具备异校交流任教一年以上经历,评选特级教师以及市以上先进的,须具有异校交流经历。这种强制交流对教师法律定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学校用人自主权受到冲击。从学校法律地位的发展趋势来看,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越来越明确。《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第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的权利,其中就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依照这种规定,学校可以自由聘任教职工,但是在强制进行教师交流的背景下,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教师自主选择权受到冲击。与学校的法人地位相适应,教师的法律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将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定位为聘任关系。《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师法》第七条具体规定了教师应当享有的六项权利。从民法角度来看,既然是聘任合同,双方地位平等,教师应当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在教师强制交流的情况下,教师的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受到限制。
教师的身份定位受到挑战。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关系是复杂的,虽然人事关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建立教师与学校的劳动合同关系。在强制交流背景下,这种身份定位受到一定的影响。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同时又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流动的待遇等作出规定,各级政府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保持一致。目前,我国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管理的呼声一直很高,教师流动的困难和部分地区对教师流动的强制,使得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管理的倡议又有了新的依据。
四、提醒与建议
交流教师是为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在政府的主导下出现的新现象。从法律定位来看,交流教师受聘于派出学校,与派出学校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人事关系,为其他学校提供教学服务,其权利义务由派出学校与工作学校协商确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交流,在部分地区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对学校用人自主权、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并可能会引发纠纷。最好的方法是规范教师待遇问题,统一规定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利用经济杠杆、职称政策杠杆等引导教师合理流动。
(责 编 子 君)
我来到**小学交流学习,担任四4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家长的好评,得到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交流的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是受益匪浅的。我敬佩**的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成绩显著的教学业绩。我特别感谢分管领导何惠校长的关心,学科组**等老师的呵护,副班主任**老师的支持,难忘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的校园,**的老师,**的学生们都值得我珍惜与怀念。
201x年x月xx日,自我踏进了**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早上班,晚下班,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天7:30进教室,管理学生的晨间活动,5:10完成当天的作业批改或班主任工作才下班。
无论是学科的教研活动,还是其他学科的听课、学习活动我都会积极主动参加。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积极参加本校老师的公开课的听课评课,不管是语文,班会,综合等学科,都抱着学习的态度与执教老师、听课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在课题论证活动中,为课题组老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在这一学年中,我在学科组开课《爬山虎的脚》、《中彩那天》,县教研室送教下乡暨12学时培训中,成功执教了《父亲的菜园》,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四4班学生的班风班貌也得到了何校长的认可。
走近学生 **的学生有个性,这话不假。我们四4班共有52人,真的是济济一堂。我在一接手这个班就在前任班主任那里初步了解了情况,学业成绩两级分化,前20%与后20%都是值得关注的。在开学的第一周里,我当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后20%学生进行学前家访,熟悉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特点,尽快认识每一位学生,并把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例如:小范同学吃饭特慢,不看着基本不吃,小夏同学写作业拖拉等等。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及时地把握班级动态,顺利地对学生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开学第一个月,就发生了偶发事件,小陈在与同学追赶中门牙摔掉一角,我及时了解情况后,当晚就和副班主任上门家访,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并对老师的家访表示感谢。
尊重学生.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对学生犯错,我每次都做到耐心、细心和学生一起找原因,分析后果,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妥之处,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我们班的小胡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在父亲的打骂中长大,性格孤僻,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特别是对同桌女同学动不动就想骂人甚至动手表示不满。在我发现了这一现状之后,立即进行了家访。向家长提出我的建议,人之初性本善,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不足,教室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如何家校合力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撰写学生评语时,在董雪梅老师处学到一个好方法,写下学期评语时,在上学期的WORD上接着写,只有斟字酌句,才能避免重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
在教育教学路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一路前行,一路反思。专研教材,作业先做,课堂留足十分钟作业,所带的四4班接班时年段第六,第一学期提升为年段第四,第二学期提升为年段第二。我也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学科组老师分享。例如,开展“护蛋行动”、“水果拼盘”活动后,学生写周记就容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始终把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关注教学中的焦点,疑惑点开展研究,做课题,写论文。本学年中,主持县级课题《小学语文单元导语运用的策略研究》结题并获县成果三等奖,《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正在研究中,《略之有度,略中求精》、《小学语文单元导语有效运用的策略》等四篇论文获市县二等奖。指导姜逸轩等学生“快乐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指导沈晔欣获在县第五届“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获小学中段组一等奖并送市获三等奖。
第二、要做一位好老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
自身不断的学习,才能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交流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名师的工作室,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阅读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把交流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之中。
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作为重点。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素质要高,能够熟练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
第五、这次交流学习,我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刷新教育教学新理念。
本人通过听专家讲授、观看视频录像、参与班级讨论,积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落实交流各项工作要求。当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相信,通过这次交流,我将会对远程交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
留一抹馨香在小神
2014年九月,我来到小神小学交流学习,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家长的好评,得到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小神小学交流的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是受益匪浅的。我敬佩小神的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特别感谢校长的关心,老师的支持,难忘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小神的校园,小神的老师,小神的学生们都值得我珍惜与怀念。
一、服从安排,踏实工作。
2014年9月,自我踏进了小神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早上班,晚下班,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天7:30进教室,管理学生的晨间活动,5:10完成当天的作业批改或班主任工作才下班。
无论是学科的教研活动,还是其他学科的听课、学习活动我都会积极主动参加。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积极参加本校老师的公开课的听课评课,不管是语文,班会,综合等学科,都抱着学习的态度与执教老师、听课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在课题论证活动中,为课题组老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在这一学年中,我成功执教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父亲的菜园》,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关爱学生,甘于奉献。
走近学生,小神的学生有个性,这话不假。我在一接手这个班就在前任班主任那里初步了解了情况,学业成绩两级分化,前20%与后20%都是值得关注的。在开学的第一周里,我当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后20%学生进行学前家访,熟悉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特点,尽快认识每一位学生,并把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例如:香香同学吃饭特慢,不看着基本不吃,李鹏瑶同学写作业拖拉等等。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及时地把握班级动态,顺利地对学生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开学第一个月,就发生了偶发事件,常佳豪在与同学追赶中门牙摔掉一角,我及时了解情况后,当晚就和副班主任上门家访,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并对老师的家访表示感谢。尊重学生,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对学生犯错,我每次都做到耐心、细心和学生一起找原因,分析后果,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妥之处,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我们班的小曹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在父亲的打骂中长大,性格孤僻,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特别是对同桌女同学动不动就想骂人甚至动手表示不满。在我发现了这一现状之后,立即进行了家访。向家长提出我的建议,人之初性本善,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不足,如何家校合力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
三、沉稳迈步,一路前行。
在教育教学路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一路前行,一路反思。专研教材,作业先做,课堂留足十分钟作业,所带的班级比接班时成绩明显提高。我也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学科组老师分享。例如,开展“护蛋行动”、“水果拼盘”活动后,学生写周记就容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始终把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关注教学中的焦点,疑惑点开展研究,做课题,写论文。
一、师生要有很好的交流, 教师必须要用心, 用脑, 用眼, 用耳
首先, 要有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们要把一腔激情洒向每一位学生, 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要本着“跳出教师看学生”的工作思路, 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感受他们的处境, 体会他们的心情, 由此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 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 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 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其次, 要悉心观察, 善于倾听。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 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学生经意或不经意的外在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 “读”懂他们在一定社会情景下的所欲、所思、所为。懂得倾听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 也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在交流中, 角色的不对等和信息的不对称, 更需要教师做一个倾听者。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 又不听学生诉说, 就先入为主, 自以为是, 说三道四, 甚至捕风捉影, 横加训斥, 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三, 要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 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游刃有余。学习教育理论知识, 学习教育成功经验, 学习学生接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 学习运用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 适应学生的成熟度。在字典里, “成熟度”的定义是完全的开发或完美的条件。它也隐含了对项目为什么会成功和常见问题的避免和解决方法的理解或者明显性。所谓学生的成熟度, 是指学生的品德、个性、成就感和责任感的总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该适应学生的成熟度。首先, 要诊断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平均成熟度。其次, 确定教育内容的困难度, 使之符合“跳一跳, 摘得到”的教育原则。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类型的学生, 合理引导, 区别对待。比如, 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 采用商讨式;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 采用渐进式;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 采用能动式。
二、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还是整体的管理, 都依赖于交流和相处的方式, 和学生沟通的方式, 有三种方式
话疗: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这是最主要的一种交流方式, 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有很大的考验, 最能反映教师的教育功底。这种方式简单, 大大减少传递“误差”, 一个眼神, 一种语调对交流都起决定性作用。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到他和某老师的一段对话。“最近学习状态怎样?”, “不太好。”, “什么原因?”, “刚开学, 心还没收回来……”, “……” (约20分钟谈话之后) “所以, 赶快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尽早进入状态, 要为自己的将来着想, 你说对不对?”, “谢谢老师的指导, 我知道了!”, “好!回去上课吧!”。在这段对话之后, 该学生写到:“本来早晨睡意还未消的我想到又要面对一天烦闷的学习, 情绪十分低落, 可经过这短短20分钟的谈话, 老师就像给我吃了兴奋剂一样, 使得我顿时精神抖擞, 信心倍增, 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兴趣, 即将熄灭的小宇宙再次燃烧起来了!”这样有效的交流, 将使学生得到一辈子美好的回忆。
笔谈: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愿意口头表达, 可以借助周记的方式和学生笔谈, 让学生体会深刻而丰富的心理内涵和做人之道。我中途接手班级, 对学生还不熟悉, 学生之间已经熟识, 通过笔谈, 让我更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同桌, 室友, 及互相评价。笔谈还有记录的功能。第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动员大会, 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以为这些会议不考勤, 班级里8个男生缺勤。我新官上任三把火, 怎不好好烧一烧。我没有一个个面谈, 而是直接叫每人拿出纸笔, 将行程, 态度写在纸上给我。我把它称之为“说明书”。从中我知道他们是哪几个一起去修眼镜, 哪几个去吃肯德基了。再酝酿一下, 分批谈话, 主题就明确了。
网聊:要做到永葆童心, 与学生创造共同语言,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学生特别是新世纪的中学生在多元化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中, 他们尊重自我的内心感受, 崇尚个人价值的体现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 强调有尊严地活着。有些学生更喜欢用手机短信, 微信的方式和上网聊天的方式和老师沟通。比如在这次的文理分科中不少学生就是发短消息, qq, 微信等方式来咨询意见。但是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学生联系要注意时间, 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钱, 而且容易有“误差”。当学生用这种方式与我们联系时, 是给我们一个渴望交流的信号, 我们要设法创造条件, 及时用前两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三、细节决定成败, 在个别交流中还要注意细节
及时反馈。无论是直接的对话, 还是间接的联系, 教师对于学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都要在做出分辨和分析后, 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反馈不在于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赞赏或惩罚, 而主要在于激励和行为指导。
要讲真话、实话。“老师真, 同学真;老师假, 同学假!”这也许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精辟的语言。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圈子, 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因此, 要从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学生, 与他们真心实意地融通, 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关键词:海外交流;江苏大学;个人发展
1.大学生海外交流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家间高等教育资源交换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学生国际流动既是展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中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
“海外经历”是对本国学生拥有海外短期学习经历的统称,主要是指国内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与海外其他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第二校园”中进行学习。大学生海外经历是学生毕业后海外留学的一次前期尝试与体验。大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体验海外大学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学术科研氛围,分享教育资源,能达到开阔国际化视野、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中,这段海外交流经历产生着不同方面和深度的影响。
2.学校海外交流项目形式
随着学生需求的不断上升,海外交流项目的形式已实现了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目前主要分为四个大类:(1)海外实习项目。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赴海外的企业或大学进行短期的实习或体验,通过与当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接触、一起工作和学习,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2)游学项目。该项目类型为传统项目,可以由有能力的学院和部门负责执行,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将课程学习与文化游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对海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形成相对比较全面和整体的印象。(3)短期交流项目。国内与海外高校通过正式签约,等量互派,学费互免,提供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交流学习机会。学生需在接收院校研读课程,获得正式成绩单之后,返回派出院校进行学分和成绩的认定与转换,真正实现海内外课程的对接。(4)学历类项目:2+2等涉及获得海外高校学位的转学分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海外知名高校的联合培养渠道,项目开发单位在目前合作基础上,探索多层次、多模式的学生、教师间交流,如校际互换生、教师互访和科研合作等,以此来深层次推进校际间实质性交流,从真正意义上符合高校国际化战略理念。
3.目前学校海外交流的现状
江苏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因此,从历年江苏大学学生出国交流情况的分布来看,江苏大学每年的海外交流人数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数量。由收集的数据可见,约三成的学生会选择利用假期的时间,赴海外进行短期的交流,主要是由于假期中的交流不会对学生正常的学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且交流形式寓教于乐,费用也相对较低,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其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还有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赴海外企业和公司进行工作体验,既可以得到经验,也可以得到报酬。而交换生项目的学生比重最少,首先是由于此类项目对学生的成绩等方面要求较高,交流时间较长,花销大,并有可能会由于未能及时完成所在学校的课程学习而导致延期毕业,风险较其他项目大,并且可能引起学生家庭的担忧。
4.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我们调研小组成员实赴海外交流项目体验其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并对参加各项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小组实际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问卷发放所设计的交流项目范围广,包括美国,加拿大,韩国,台湾,香港,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交流项目,以管理科学生居多。而具体到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大致分通过正面影响、出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介绍。
4.1 海外交流经历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正面影响
(1)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知识维度的影响
江苏大学的海外交流项目几乎都是以学术交流的方式进行开展,即学生将赴海外对自己的专业进修深造。学习知识是海外交流项目举办初始的主要目的,也是根本目的。海外有着与本校不同的教育资源、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海外的阅读、作业、论文等压力推动着本校学生调整方式并适应海外的学习研究模式和节奏,相比较在本校,学生更愿意更主动地学习知识,这也是学生对自己潜能的一次挖掘,这也是海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从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有63.41%的学生参加交流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以专业学习为主,有25.2%的学生参加交流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旅游各半,另有8.13%的学生参加交流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想认识一些世界各地的朋友。此结果表明构成此次问卷的绝大部分大学生赴海外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专业学习和深造,提高自己在专业上的认知深度。另外,72.36%的学生认可并适应海外的教学模式;从授课形式上看,83.74%的同学认为讨论与自学结合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考核方式来看,80.48%的同学认为国外大学的考试方式与国内相比,课堂讨论、课下作业与考试成绩结合,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样人性化的考核更科学合理。本研究因为条件所限,没有涉及某项具体技能的学习策略,只是泛泛地了解出国学习对学生学习上的影响。以上数据及其他调研结果表明,海外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海外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海外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大一样,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要体现在课堂积极参与与老师的交流,使学生培养了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其次,海外大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大量的阅读是学习的基本要求,通过增加课堂要求来引导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使学生需要在课外完成无休止的海量阅读,在课堂上则是风暴般的交流与碰撞创新思维。
(2)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能力维度的影响
海外学习期间,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显著提升。本调研小组对参与非中国地区海外交流项目的学生进行了海外交流项目对语言能力方面影响的信息收集。在语言知识方面,有63.41%认为自己的发音有提高,66.7%认为自己的词汇水平有提高,有23.57%认为自己的语法水平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学生认为海外交流经历使得他们的语音水平、词汇量、语法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学习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学生接受语言输入与交互的机会比在国内的课堂学习环境下要多得多,在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接受的修正输入或听取外国人话语对语言的促进相当的大。针对抗压能力的问题设计分别关于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在“海外交流项目培养了我的适应能力”一题中,受调查者中89.43%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而在“海外交流项目培养了我应对挫折的能力”中,也有77.24%受调查者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另外,从海外生活的最终适应度来看,超过73%的同学感觉经过努力可以对海外生活非常适应,觉得收获很多。总体看来,国际交流项目对大部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增强有一定帮助,尤其是适应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与表现能力、学习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挑战与提升。
(3)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
海外经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学生都是一次开阔视野、活化思维的历程。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从学生参与海外经历的动机来看,开阔视野、活化思维,占80.48%。从海外经历的收获与感受来看,82.92%的同学认为有挑战、充实,10.57% 的同学认为简单轻松,共93.5% 的参与者认为达到了开阔视野、提升自我的目的。本次调查的问卷中,在“你觉得你从属于哪个概念”一题中83.74%受调查者选择了“中国”,为所有选项中最多。接下来分别为“学院”、“学校”、“国际社会的一员”、“班级”和“某省”。可见,国家意识在当今大学生的观念中占主导地位,尤其当大学生走出国门时意识尤为明显,大学生更愿意以中国人的身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亲身感受异国文化、生活,强烈的对比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我有勇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化挑战”一题中,82.11%受调查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大学生正是抱着迎接全球化的态度参加海外交流项目,与其他文化交流学习;与此同时,海外交流项目也加深了大学生对全球化的理解。总之,通过交流、吸收、学习海外的先进价值观,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正面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自身及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将产生长足、有益的影响。
(4)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从海外经历后的职涯学涯规划来看,12.2% 的同学选择国外继续求学,16.26% 的同学在国外寻求就业机会,67.47% 的同学回国求学。对于继续海外深造与海外就业的学生,海外经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问卷结果还显示,35% 的同学认为海外经历在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方面肯定能起到促进作用,59.25% 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此外,部分海外经历项目例如2+2,3+1,1+1 等,在学生完成海外经历后,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学学位,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更增加了求职砝码。
4.2 海外交流经历中出现的问题
问卷统计结果还表明,大学生在海外经历中尚存一定的问题,且大多数问题集中在国内外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差异方面。
(1)参与海外交流项目准备工作繁杂。海内外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属性、学时、学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选课准备上,反复确认选课信息,以免所选课程学分无法兑换徒增回校后学习压力;相关证件办理周期较长,效率低下,导致学生在假期期间滞学等待证件下发,耗时耗力耗财。
(2)学生可选择的范围较小。尽管学校近非常注重学生海外交流,但总体上看,与国际知名高校签署的交流项目数偏少,参加的学生人数也偏少。交流项目的层次是指交流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学术水平,交流项目对学生的受益程度。当前与国内高校签署交流协议、开展交流合作的国际一流大学并不多,交流学校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参加交流活动的成果与收获有限。
(3)海内外课程脱节,学习缺乏系统性。学生在校期间的海外经历,从本校跨越到海外高校学习两年、一年、一学期、几个月甚至几周的课程,学习缺乏系统性,有时受对方学校课程设置或者交流学习所在学期开设课程的限制,可选择的课程有限,或者交流学校根本没有设立自己原专业只能修一些其他专业的内容。
(4)文化差异带来的社交障碍方面。65.04%的同学在生活与学习中会和一起去交流的同学在一起,也有一些海外朋友,18.69%基本只和同胞在一起,11.38%和海外朋友在一起多一点,4.89%很少和人交往。对于在与海外学生合作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其次是由于不自信。
5.问题解决对策
5.1 与海外已有交流项目的学校加强合作
以学校的名义,对已有的海外交流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推动海外交流项目中在专业培养方案、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改进,简化选课过程,并配以本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与手续办理有关部门进行合作,为参与海外交流项目的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使得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准备工作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5.2 扩大交流的规模,提升交流的层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开拓渠道,加强与更多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联系,建立双方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争取更多、内容更丰富的符合学生意向的海外交流项目,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在国际知名院校学习、考察、研究、讨论与交流,满足学生参与的需求。根据学生海外交流的地区需求和目的需求,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著名学府的交换学习计划,选送大学生到这些学校开展课程学习和科研实习,提升交流的层次,真让学生受益。
5.3 加强对各海外交流项目的管理,扩大交流成果。
针对短期项目,特别是假期交流项目,学校要着力丰富交流内容,增加语言特训、强化实践交流,科研训练,活跃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使得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有更多的收获。而针对长期项目,学校应具体到专业课程的衔接与选择,让学生有适合的课可以选择,着重强调学生学习对方学校的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与对方著名教授的交流与联系,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实践、科研和独立学习、生活能力。
5.4 尊重文化差异,深度融入海外社会
海内外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引导学生接受、尊重这种差异,积极、主动使自身融入海外社会。首先要提升海外经历参与学生的英语等第二外语的水平,同时为其在国内期间创造更多的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同班上课、文化节活动等。同时,应该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中外文化差异、中外文化比较等课程,提前了解中外文化、价值观等区别,促使学生与海外学生更主动有效的沟通。再次,鼓励学生通过扩大自己的阅读、学习范围,多了解海外经历目的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增加自己的文化储备,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6.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海外交流项目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必须渗透到各个方面,才可以将国际化的成果惠及每位师生,以江苏大学学生海外交流情况为例,此类项目对他们的知识、能力思想和未来发展四个维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提升了国际视野,并增强了自身竞争力。相信江苏大学经过积极地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协调本校资源、适度调整制度安排后,可以带给同学们更多优质的海外交流的机会和完善的海外交流政策。
参考文献:
[1]李敏.教育国际交流:挑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02).
[2]李向晟,张永华.研究型大学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 统计,2006(12).
[3]钟小斐.高校海外交流的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宁波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6).
[4]王建军,张永华.大学生海外交流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 究,2009(02).
零 璇
时间过得真快,我由实验小学到江平村小学交流的工作悄然已过了一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个磨练的历程,学习的历程,成长的历程。
2014年9月初,我们一行17人正式走进了江平村小学。江平村小学是一个县城周边的学校,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学校刚刚新建教学大楼。学生没有活动场地,全校学生人数大约1200人,有18个班级,有9个班级在临时搭建的板房教室里上课。这里的老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我们的到来十分热情,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老师,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活力。大家在一种和谐、有序地氛围中完成着各自的工作,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地“井然有序”。“出色地完成各自的工作”。
2014年,我担任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我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课余,我不忘自己此行的目的,虚心向同事们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县城小学与乡村小学的教学方式差距很大,但他们的课堂组织是那么井然有序而又不露痕迹,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让人惊讶,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让人佩服。我真诚地向他们请教,和他们一起讨论。凡是有教研活动,我总认认真真地聆听,思考,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思考和探究。因此,我觉得光听教研课是不够的,我还想涉足他们的常态课堂去学习。
除了听校本的教研活动课,我还参加了全区在桂林举行的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更多老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也给我极大的影响和启发。特别是黄玉芬副校长的三年级习作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听课、学习,再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自己的课堂也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更趋完善,更趋成熟,我的交流教师展示课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同行们的极高的赞许和认同,这也让我工作得更加自信和喜悦。
这一年,我担任的三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升。这一年,有一件事我永远难忘。那是我刚到江平村小学交流的第一个月,由于自身的原因,我什么车都不会骑,只好每天打车去上班或徒步上班,黄校长看到我在校门口等车,什么也没有说,便主动开车把我送回家,这样的小事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了。这样的小事,这样的关怀,让我温暖至今。这一年,班上有个学生叫施贝,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收入很低,父亲靠赌博度日,加上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父母对他不抱希望,不闻不问。这个孩子养成一身的毛病:上课捣乱,厌恶学习,打架斗殴,欺负同学,无恶不作。我开始觉得很头疼,后来,我进行了实地家访,了解到他家的家庭情况,经常找他谈心,给他一个分餐的组长做做,他倒很勤快,总能认真地完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同学们也慢慢地接受并喜欢上他,他也找回了自信。
花开花落,一年的交流已经接近尾声,回想一年来点点滴滴的成长与进步,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作为交流教师,我们是辛苦的。交流之初,不仅要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家长和学生,还要面对“不好管理的老师才派出去交流,教学工作整不好,领导不喜欢人才派出去交流”的流言,有时候,真的觉得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但这一切都得很快地适应过来。每天穿梭在奔波的车流中,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再加上紧张而繁忙的教学工作,其中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些都不是事,最难忘的是:大热天,师生们在板房教室里上课的情景,每天在低矮、阴暗、酷热的板房里上课,汗流浃背,头顶一片热气,跟汗蒸没什么两样,更要紧的就是一节课下来,尽管师生们辛辛苦苦却效果不明显,因为板房教室房顶都是连通的,毫无隔音可言,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然而我们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特殊的身份,使我们同时得到两个学校的关心和培养。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十多年了,我深深的认识到面对这多变的世界、崭新的教育形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更新教育理念。一年前,县教育局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主动请缨:在城乡教师交流的开局之年,我迎着这缕春风,带着满心喜悦,负着沉沉的责任,踏上了全县教育教学先进校-----县第二实验小学这方热土,这个让多少农村教师向往的象牙塔。
时光荏苒,在二小执教已有一年了,一切仿佛都在昨天,初来乍到的那种不安与焦虑已荡然无存,我已融入这个团结上进的集体。回顾这一学年,心里美滋滋的,收获沉甸甸的,但也带给了我无尽的思考和遐想:
来到二小能够学到知识,可以施展才华。这与二小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自上而下,从校长到一般教师都把交流教师当作座上宾,竭尽全力促发展,一心一意教真经。
学校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城乡教师交流工作,为了确保我们顺利完成交流任务,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配档,积极提供各种条件,创造各种机会,让我们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展示才能,实际上不用专门安排,就是二小的常规活动,就足以完成各种交流任务。
对待交流教师,学校里一视同仁,一样的管理、一样的待遇、一样的安排,有时还别别地多看一眼,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二小真是交流教师的乐园。
来二小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我不能一一列举,现把对我感触较深的收获向大家汇报汇报:
收获一:师徒结对助我成长
我们来二小的目的就是学习,二小的领导没有把我们当外人,一来就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教学经验丰富、教育观念前卫、文学功底深厚的王老师成了我的“师傅”,也成了我的益友。记得第一次上校级公开课时,巨大的心理压力令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王老师不遗余力的帮助,使我摆脱困境,上了一堂“成功”的新授课。(“成功”,当然是他们对我的评价,我想这应该是在鼓励我,让我有信心进行以后的工作。)我和王老师同居一室,遇到教学上的难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与我探讨。作为教研组长和班主任的她已忙得不亦乐乎,但对于我这个“笨”徒弟,她丝毫没有懈怠过:备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指导,我在一天天地成熟起来。除了王老师这个名副其实的“师傅”外,同年级的老师、学校的各级领导,一直都在默默地关心着我。每次讲授公开课,不管事务有多繁忙,他们均要到场,认真地听、耐心地评,毫不保留,一针见血,让我受益匪浅。教育教学需要指导,作业批改、学生管理、教研教改,这些细节更需要指导,我打破沙锅地问,他们不厌其烦地讲,我也就在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初来乍到,习惯于小班化教学的我,被80多人的大班额惊呆了:黑压压地尽是脑袋。学生小、人数多、活动起来,课堂秩序很难调控,面对这群不把我放在眼里的小家伙,我束手无策。还是搭档张老师眼疾手快,把他那套成熟、独特的工作方法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管理学生光靠大嗓门、穷折腾是不行的,你要学会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去关心他们,通过交往去了解他们。在张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练字、一起办报,互相信任着、合作着„„现在的课堂已气氛活跃、秩序井然了。
收获二:教研活动提升底蕴
这对于来自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相对贫乏、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我们来说,触动是深刻的。周一下午的级部教研活动雷打不动,大家抓住这个时机,敞开心扉,通研教材,集体备课,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由不得你学不到东西——“群策群智,鞭辟入里”,在潜移默化中,你就被引入教育教学的高雅殿堂之内。
别人听自己的课,是为了指点迷津,提升授课水平;自己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学习先进,掌握最新教育理念。二小安排了很多听课活动,有师徒伙伴课、个人展示课、级部优质课、学校精典课,还有教学开放周,不同学科、不同课题,风格各异、种类齐全,这些课的质量都很高,很多课还带有研究性主题。我抓住这些难得的听课机会,逢课必听,本学期的 30多节精品课,让我收获多多,备课时不知如何下手,上课时不知如何驾驭的那种畏难情绪已荡然无存。
我们也成了受益者,虽未进课题组,但在课题的承办和实验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懂得了课题的内容、步骤和方法,为以后创设课题、研究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收获三:学习培训提升素质
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个人素质、增强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更结识了一群真挚可人的朋友。我会说课了,也会制作课件了,教学水平提高了,班级管理懂法了,更尝试着教研教改写论文了。本学年我被县教育局评为学科骨干教师,还有幸参加了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在县里组织的多种作文比赛活动中,我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奖,这一年真的是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此,让我对二小的领导和老师们诚挚地说一声:谢谢!为了完成交流任务,实现交流目标,不辜负双方领导、老师的重托,我每时每刻都想着自己的重任,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求索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在深刻地思索着:城乡教师的差距的确太大了,城乡教育的发展太不均衡了,我将如何施展所长,进行二次培训,带动原校教师学知识、促业务、提能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呢?我将竭尽所能把自己在二小所学带回我镇去。
关键词:轮岗交流;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2
一、研究目的
武夷山市是个小城市,人口20多万,目前在校学生26615人,在职教师2400多人,其中体育教师80多人(有部分是兼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学校、学生的需要。在乡镇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是缺少,几乎是一个乡镇一名专业体育教师,有的乡镇学校甚至连一名专业体育教师都没有,学校的体育课很难做到规范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常规不规范、运动能力水平低下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去,让部分相对薄弱的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的对象:调研对象为武夷山市全部参与体育教轮岗交流的40位体育教师和其中的200名学生
2. 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践法;跟踪法;统计分析法。
3 .调查时间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高:在轮岗交流中,大部分教师都非常认真对待支教工作。我市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能得以成功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领导重视、政策待遇落实到位。局领导自提出要在全市开展此项活动后,始终予以关心与指导。学校领导给予的热情帮助也使支教教师感动不已,再加上家庭的支持,以至于参与轮岗交流的老师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支教生活中去。
2. 教师态度端正、积极性高:针对体育教轮岗交流情况,我们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法,得出95%的老师都对轮岗交流持赞同态度,愿意参加轮岗交流。
(1)参与轮岗交流的教师把这次交流活动看成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更是如此,每次教科研活动都积极参加,并作好记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当地学校搞好一切体育教学和研讨活动。正是这种孜孜好学的精神,使他们在支教一年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2)到市区交流学习的老师们同样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说市区学校的体育教师比较多,知识面广、业务精深,通过参与教学和教研等活动,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好学生的方法也更多了,一年来无论是在教学、运动训练和组织课余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是在乡下学校几年也学不到的。
(3)在市区学校由于体育教师比较多,很多较年轻的教师从未独自组织过大型的体育运动会,轮岗交流也给了他们独自承担教学、训练的机会。总之,轮岗支教一年,大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 参与实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理论联系实际:从调查问卷表中得知: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质等都不同,家长的观念也不同。在农村中小学,学生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不同,起点不同,师资水平差异又较大,导致后天接受的教育也就不同。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课题组是这样做的:
(1)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我市体育教师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和考试,提高自己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合理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他们的体育知识。其次,建议学校图书馆增加体育期刊读物,专业书籍,报刊的种类和数量,扩大体育类音像资料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收藏量。
(2)场地、器材方面:在市政府重视和努力下,我市的乡镇学校,场地基本上是不存在问题的,总体办学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农村学校相对城里学校来说,场地是有了,但体育器材不够完善,或是数量不足。再加上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不高,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上好、上足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但是,绝大部分优秀的教师在充分挖掘地方课程的同时还亲自动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器材来增加体育课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 教师轮岗交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的促进作用
(1)首先从教师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方面来看:参与交流的教师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多的锻炼机会。在教学方面通过在教学、训练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明确了,收获也就更大了,进步也就更快了。教学实践方面,一些从农村进城交流的教师,由于环境变了、学生数增加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了,运动能力也更强了,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适应新学校、新环境的教学,满足城里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为此、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就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为体育教师们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缩小城乡的差距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压力产生动力:在轮岗交流中,由于乡镇学校的体育老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平时很少外出参加培训或观摩,因此,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比较窄,这就要求参与交流的老师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老师在压力面前更要努力提高各方面能力,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水平和运动技术感染学生,让他们佩服自己,从而更加喜爱体育,这样就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让农村体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榜样的力量是诱发学校群体成员模仿的关健之一:老师们反映自己的课经支教老师的点评后,真正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而参与这些教研活动是最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从农村学校来到市区学校的教师,他们牢牢把握时机,以朴实的品质、脚踏实地的态度勤奋工作,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都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总之,一年来,绝大多数轮岗教师都能很快适应新的岗位,他们既为新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从新的岗位中充分汲取营养,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大家深深地意识到:一线教师如果没有科研精神,没有上进心,就无法接触前沿教学理念,最终只能是井底之蛙。
5. 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教学与运动训练:在调查中得知:一般学校每年一次校运会,极个别学校两年一次或一年两次,在我市好几所乡镇学校的运动会都是不正规的。支教老师(几乎都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到来,为当地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一年来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共进行了多次的课题研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公开课教学;说课、片段教学展示;送教下乡;参加福建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光盘制作大赛;观摩全国体育优质课;教学经验交流与探讨;听课、评课、议课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扬、共同探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是我们以前从未想到和做到的。大家明白了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进步得更快。在课题总结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坦诚相待,针对自己在轮岗交流教学、运动训练和阳关体育活动开展时的经验和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取长补短。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觉得收获挺大的。
2. 建议:课题组成员由于要完成学校繁重的教学等工作,想静下心来进行课题研究确实比较难。建议各部门要关心体育教师的健康,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课题组成员虽擅长技能,但是对于做科研、写文章水平不够高,这是我们今后必须加强学习和提高的方面,也是许多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面。由于体育教研能力的薄弱和现实生活压力,导致我们体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分析问题不透彻,针对性不强,逻辑性不够清晰,这样就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成果。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的身体负责,建议领导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骨干教师巡回讲学、送教下乡及农村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变“学校人”为“学区人”在全市开展市区教师片区内交流。在运动队训练方面,从“零”开始,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遵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合理安排训练,争取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交流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新教师个人交流汇报11-11
外籍教师的交流与管理05-29
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发言稿09-27
交流教师发言材料06-08
在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上的发言05-25
小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的心得体会11-12
实验教师研讨交流制度06-26
教师教研交流活动总结10-31
教师读书汇报交流活动材料05-24
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交流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