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课程设计(推荐10篇)
1.1资料的可靠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设计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一个微小的误差就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工程水文设计活动中,所依据的基础材料要比较可靠。在具体设计活动中,资料的可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资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水文情况;②资料数据能够满足工程水文设计的精度要求。所以在具体的工程水利设计活动准备阶段,设计主体要从保证资料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对设计资料进行内容和精度方面的审查,只有基础材料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才能保证成果的合理性。
1.2系列的一致性
系列的一致性是对工程水文设计的一种内在要求,具体表现为工程水文设计的基础资料应该是在同一自然条件下产生且属于同一类型的水文因素。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不能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剂量单位的水文因素混为一谈。
1.3资料的代表性
水文现象的总体是一个无限总体,而目前在水文计算时无论如何延长所具备的资料系列,对总体来说只是一个样本。样本系列与总体的接近程度越高,则系列的代表性就越好。现行水文计算的频率分析法是以样本的统计参数去推断总体的统计参数,从而预估未来的水文情势。在推断时,有必要分析考虑这一抽样误差。通常认为,样本容量越大,其抽样误差越小,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好。
2评价标准
在实际的水文设计活动中,影响水文设计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极多,同时,因为主观设计因素的限制,设计活动本身就存在较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复杂的设计实际导致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对设计结果的评价都会优先考虑安全,以设计的安全为第一因素,同时兼顾设计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提升工程水文设计的效率,控制工程水文的成本。在具体的工程水文设计活动中,基础的判断因素主要有两个:①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基础设计;②设计活动应该以保证设计的安全为基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应该留有一定余地,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
3评价方法
3.1相关性检查
相关性检查是工程水文设计评价的重要形式,在当前工程水文设计活动中,设计人员只重视对工程水文数据内容的计算,忽视了工程水文计算的相关性分析。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评价人员不能只从数值计算的表面出发,还应该深入到工程水文设计的当时当地,以普查、分析、筛选的形式切实核对工程水文设计内容的相关性,保证工程水文设计建立在一个逻辑清晰、相关性明确的基础上。
3.2频率曲线检查
在工程水文设计评价活动中,频率曲线检查能够反映出工程水文设计的周期性内容和水文环境的变化趋势。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环境下,工程水文设计的频率曲线检查应注意:①评价资料要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②严格按照各种曲线的评价要求,同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的侧重点。③在工程水文设计的频率曲线中,历史洪水的考证期对参数影响极大,是频率曲线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该着重考证。综合频率检查是频率检查活动中的最佳形式。
3.3成果合理检查
常用的合理性检查方法有:与不同计算方法的成果进行比较;与流域内站点、已有工程设计成果比较;与邻近流域地区综合分析成果比较等。
4结束语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
学习方式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6]。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办学水平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中国高校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教育部发布了《意见》, 第11条特别强调:高校应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 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 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 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 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来茂德指出, 研究型大学要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推进本科研究性教学, 在研究中教与学,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2,3,4,5]。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现途径
《工程水文与及水利计算》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水利类专业一般将其划分为必修课。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 主要介绍水文学的基本知识、水文计算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作用在于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水文计算和水利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为将来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不但理论性强,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 而且计算实践要求高,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计算方法。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即以教师讲解为主, 配合书中的例题, 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加之计算部分主要以现行的规范为依据,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背景下, 难以满足需求。同时, 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扩展空间, 教学方法与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相似,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研究型学习: (1) 在问题的引申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2) 在问题的推广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3) 在方法的探讨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4)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6]。
三、《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研究性教学案例
水文频率分析 (hydrologic frequency analysis) 是根据某水文现象的统计特性, 利用现有水文资料, 分析水文变量设计值与出现频率 (或重现期) 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按照我国相关规范规定, 在进行水文频率分析计算时, 频率分布曲线线型一般应采用皮尔逊Ⅲ型 (P-Ⅲ) 曲线, 统计参数可先用矩法初估, 再用适线法调整确定。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均能对这一方法具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 能够满足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但是, 在目前出现的非一致性条件下的频率分析, 直接采用教材或者规范中指出的方法不能满足需求, 尤其是学生在后续攻读水文水资源方向研究生中的过程中, 本科教学内容并没有为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 结合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多层次需求, 在该部分内容探索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 该部分也是实践研究性教学良好的教学素材。
(一) 教学内容的引申
关于频率分析, 现行教材或者相关规范一般做如下描述:“国际上关于线型的选用差别很大, 常用的线型达20余种之多”, “我国分析一直采用P-Ⅲ型曲线”。这样的描述方法往往让学生形成思维惯性:频率分析与P-Ⅲ型曲线的适线存在等同性。因此为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求, 可以将教学内容引申到: (1) 采用P-Ⅲ型曲线就一定科学吗? (2) 如果不采用P-Ⅲ型曲线, 又应如何推求制定频率下的设计值?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引申, 将问题引导回到频率分析的本质。
(二) 引入问题的解决步骤与思路
1. 如何评价一种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的拟合好坏?扩展到数学问题中的误差分析。
2. 如果能够通过误差分析之后, 选定一种拟合较好的理论频率曲线之后, 如何进行概率密度参数估计的问题?扩展参数估计的数学问题。
3. 在参数估计的基础上, 如何进行指定频率的设计值计算?
(三)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
1. 提供研究文献。
本科阶段学生对文献查阅的掌握不能和研究生相提并论, 因此, 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 核心的研究文献需由教师事先提供, 由学生回溯、扩展, 查阅解决上述问题的文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信息收集的能力, 为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
2. 提供研究数据。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引入内容的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需要的数据, 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素材。
3. 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
上述研究内容涉及到大量的计算过程, 而这些计算是很难用手工计算完成, 因此, 事先准备相应的计算工具是必要的。在本例中为学生提供了easy fit试用版, matlab软件及必要的代码。通过学生自己上机计算, 有效提高学生掌握新工具、新方法的能力。
4. 批阅学生的研究性成果。
通过该例的实施, 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提供成果,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论文撰写能力, 学会清晰地表达研究成果, 通过教师的批阅、讲评, 可为进一步学习和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四、小结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先导作用, 对学生解决新问题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 对人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在《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教学中, 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很多基础和优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必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其实施途径也必将多样化, 本案例只是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其根本目的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新华.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52-54.
[2][英]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候定凯,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67.
[3]霍益萍, 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1) :8-10.
[4]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6) :42-45.
[5]来茂德.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推进本科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7) :28-29.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文测验;影响
中图分类号:TV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0-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水文资料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位置与防汛抗干旱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加重要。但由于大量开发的水利工程影响了河道自然水流规律,使得相关水文基础设施、测验站发生了很明确的变化,也改善了水文站的工作环境等。
1 水文资料的测验与整编方法
水文资料是水文计算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精度,为使获得的资料可靠、一致、具有代表性,及时获得相关水域的实时数据,基本上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1 水位流量关系
选取一段时期,如一个月内的该水域水位,并套用上一年度同时期地点的水位流量的关系推流,通过流量过程对照图。可使用临时曲线法进行定线推流。
1.2 流量组合
水域上游通常受水利工程影响比较小,水流较平稳,水位与流量相关性相对较好。以水量平衡为基础原理及水的传播性特点,选取一段时期内的水位与流量绘制过程图加以对照。
1.3 连时序
通过特定时期所计算出的H-ADCP数据,采集流速数据(整点),选取定点时间与流量点为依据,绘制水位与流量过程线。
2 水利工程对水文测验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径流的影响
水利工程使河流或径流在时空分布上出现了改变。对于洪水的每一次冲击,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洪水水流进行程度不同的调节蓄水、削峰错峰。在相同的水位情况下,水文数据不变或发生较小变化时,由于水利工程的蓄水作用,上游水域受回水影响后水位抬高,正源于此,在同一水位的流量,比没有水利工程的情况下要小。而在水位枯季,水利工程的作用则是使水流量增大,平均分化了河流的分布,使水流量变得平缓。同时水利工程的调节蓄水作用,减少下流可能出现的不稳定脉冲次数,延长中型水量时间,缩短低水流量持续时间。在其影响下,水文资料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失真情况,连续性与一致性会受到影响,水文资料随之产生变化,使资料的可用价值降低。
2.2 影响水文站网
水利工程同样对水文站网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形式分为:(1)水利工程如果设在水文站控制面上,将改变天然水流的水量规律,造成资料失去其真实性。(2)水利工程如果设在水文站控制面下,致使水文测验位于回水区,测验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3)水文测站上下游水闸过多,产生流域闭合不了,要增加多个测验点才能准确测量。(4)水利工程如果直接建在水文测验段,便会使水文测站失去其意义。近年来,城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为了迎合环境改善、旅游的需要,大量建立了一些坝体,使水文站的水流量测验受到很大影响,无法进行正常测验。
3 减少水利工程对水文测验影响的应对方法
3.1 加强水文工作管理
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水文工作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在水文站网建设上已初具规模,布局合理,并开始取得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但是水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等待解决。首要加大水文工作的投资,解决水文工作的经费问题。严格按照水文工作的发展规划执行并做好投资、预算等工作,加强水文财务经费管理。再者,加强水文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与条例规范。
3.2 水文站网的调整
要以全局统筹的眼光来规划水文站网,将其视作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系统,在不断分析、验证、调整中进行。对影响严重的水文站及时调整与改进,对于一些提供水文资料失真的、集水面积小、历史久且不能满足当今水文资料研究需要的小站,考虑取消亦或减少项目,合并到其他水文站等方法。但此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解决工程上的技术问题、还原度、可靠度问题。
3.3 添加辅助断面
如果出现先建水文站,后建水利工程的情况,且导致水文站测验面直接位于测验河位上,使其失去设站意义的,考虑添设辅助断面的方法或迁移测验站位置方法,以提高测验精度,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要求,维持其连续性。
3.4 提高测验质量
若水利工程影响了水文测验质量,用常规手段又不能检测达标时。引入并使用先进的测验仪器便成了途径之一,以解决低速和流向的测验难题,满足水文资料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水文的研究调查,建立相关的测报模型。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水利工程一直在国民基础建设设施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防洪、农业灌溉、水力发电、航海运输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及发展带来了便利,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了人们着重发展的课题。
在我国,水利工程大量兴建,但其中一些缺乏建立的依据性与必要性,反而使得相应河流、径流的水文测站的测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文测站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水文资料的长期、连续、一致性,给水文资料的真实性造成了困难。因此,在我国水文测站与水利建设的协调仍需严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麒琳.浅析水利工程对水文测站的影响[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10).
[2] 谢振强.在水利工程和潮水作用下的水文测验与整编方法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0(7).
[3] 杜定强.水利工程对水文站水文测验影响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作者简介:时钧(1982-),男,汉族,吉林白山人,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白山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朴官宝(1979-),男,朝鲜族,吉林白山人,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白山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
这里是丈夫走出校门走向工作的第一站,丈夫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六个春秋,其间,还是作为教师的我,寒暑假期大多都在站上度过。尤其暑假期间,正是每年的汛期,是水文站工作最最重要和辛苦忙碌的日子,他们需要昼夜24小
时值班,要观测雨量、水位,抢测洪峰流量,肩负着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测报数据,根本就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
丈夫常说,在水文站的六年,是他人生体验最多、感悟最深、收获最大的时光。其实,不光丈夫是这样,我作为一名水文职工的家属(那时,我还没有踏进水利的门槛),也有着同样的感受。那时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恒久难忘的时光,一件件一幕幕,都牢牢镌刻在我心灵的深处,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忘却的记忆。
1986年,丈夫(那时还是男朋友)水校毕业,分配到这个偏远的山区水文站。第二年结婚后的暑假,我随丈夫第一次去到了他的水文站。
直到今天,我对那次水文站之行仍然记忆犹新。
汽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大半天,直觉得车要散架,人也要散架。谢天谢地,终于在日落时分到达了目的地。晕乎乎提着行李下了车,竟辨不出南北西东。隔河相望,对面山坡上一排水泥阶梯的尽头,孤零零一座院落映入眼帘。丈夫举手指了指,“ 喏,到了,就是那!”。
我活动了一会儿僵硬的身躯,抬抬手踢踢腿,急步走向河边。然看着眼前一架颤巍巍的窄小木板桥,桥下湍急的流水,我胆怯了,望着丈夫,一脸的难色。丈夫一边伸手拉着我,一边说话给我壮胆,就那样,我眯着眼偎依着丈夫忐忐忑忑小心翼翼地过了河。
我在水文站住了半个月,生活虽然单调寂寞,但很自在充实。我体验到了山区水文人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也感受到了他们面对艰苦环境的那种淡然坚定和质朴。不通电,大家可以手擀面条,人工蒸馍,晚上挂一盏马灯,大家围在一起或侃大山或斗地主;没煤烧,大家可以上山砍柴烧火做饭;没有娱乐场所,那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就是大家最好的娱乐场地。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天夜里站上的三位职工激战洪水抢测洪峰的场面。
记得是半夜时分,我被隆隆的雷声和唰唰的雨声惊醒,下意识的往丈夫身边靠过去,感觉被子空空的,急忙打开手电筒,发现丈夫真的不在身边。我立即想起了丈夫平常对我说的人们对水文报汛人的描述:下雨往站上跑,涨水往河里跑。“一定是下河测流了”!想到这里,我一骨碌爬起,穿好衣服,披上雨衣,推开院门,我一眼看到了河面一闪一闪的灯光和隐约晃动的人影,还隐隐听到了吆喝声。我急急走向河边,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白天平静的河水这会儿竟激荡汹涌,似一头发怒的雄狮呼啸着从上游袭来,丈夫与另一职工站在没膝深的水里左挡右击,一人拿着测干,一人提着流速仪,老站长一面娴熟敏捷地指挥测流、做记录,一面提示他俩如何在水中保持平衡。
山区河流的涨水是迅疾的。随着雨水的加大,山洪咆哮着从上游奔泻下来,顷刻间,水位迅猛上涨……只听老站长一声大喊:“危险,快上岸,放浮标!”说时迟,那时快,三人立马爬上岸,站在将要漫水的桥面上,迅速把浮标一个个投放到水中。
整个测流过程,我看得气嘘喘喘胆战心惊。回到办公室,看着老站长手捧那来之不易的水情数据,看着他们紧张而细致的计算、发报,那一刻,我突然对这些默默无闻的水文人油然而生深深的敬意。尤其看到那位小兄弟的腿上被河里的利石杂草划破足有5厘米长的口子,殷红的鲜血隐约浸流出来,我的心隐隐作痛。
一晃十年过去了,1998年,我被调入水利系统,分配到漯河水文局,半路出家,成为一个水文人。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我主动要求到漯河水文站学习锻炼。作为水文职工的妻子,十余年的耳濡目染,我对水文工作已经不算陌生了。有老职工的不吝指教,再加上丈夫的言传身教,很快我就掌握了水文站的日常工作:观测雨量、水位、水温,测报流量、流速,水文测量和计算……
在漯河水文站的两年,是我转换工作角色后最新鲜最充实最难忘的时光,我们8名职工同在一室办公,同在一锅吃饭,工作上相扶相助齐心同德;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留下了许许多多铭心的记忆,其中决战2000年7月沙澧河大洪水的经历使我永远都不能忘记的,那是我们测站职工,更是我们全局水文人用生命和意志谱写的一曲抗洪战歌。
2000年夏季,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自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沙澧河流域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日降雨量超过100㎜的降雨多达4次,且持续时间长达20天,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出现了四次超标准洪水。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应用现状;应用措施
1绪论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水力学、气象与气候学及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水文预报方案、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及水环境监测预报的设计方法;
3. 具有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4. 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水文学、水资源学及水环境的发展动态;
一、从不同角度看, 水文化有不同的内涵
(一) 从文学角度讲, 水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因为水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因此文学艺术在表现社会生活时有涉及到水。文学艺术的领域非常广阔, 门类和风格丰富多彩, 但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的灵气。以水为题材, 或与水有关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绘画雕塑、音乐曲艺、书法摄影、建筑工艺等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宝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水还常常成为作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一再表白自己的文学事业只是建筑在“水”上。认为:“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 全亏是水。我对于宇宙, 认识得深一点, 也亏得水。”“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 我所写的故事, 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 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全为我在水上、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的一点忧郁气氛, 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在《自传》中又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 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学会思索, 认识美, 理解人生, 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在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开篇就宣称:“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 教育不可分, 作品倾向不可分。”沈从文把水提升到一个极高的地位, 让水成为他作品中心灵外化之声且有丰富内涵的情结, 他作品的一切背景, 都涂上了水的光影。《边城》、《长河》、《柏子》、《丈夫》、《贵生》等等, 或在溪边, 或在河上, 演出了人物的离合悲欢。即使不直接以水为背景的作品, 也带着水的色泽。如《月下小景》中微带淡绿的月光、黛色的青山, 所构成的背景同样流溢着水的光彩, 浸润着全篇的文字[1]。曾师承沈从文的汪曾祺对水也是一往情深。他在《我的家乡》里这样写道:“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听说我要到波士顿, ……希望和我见一面。……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 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便没有写到水, 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过。是这样, 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 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 也影响了我的作品风格。”[2]水为什么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两位大家的创作呢?这与水的原始意象不无关系。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 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水作为原始意象本是一种自然物象, 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之后, 已然成为了装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正像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 它已“不是以它们的零散的直接存在的面貌而为人所认识, 而是上升为观念”[3]。
可见, 从文学艺术层面上, 对水文化的理解更多地是从水文化意象上去阐释。
(二) 从哲学角度讲,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哲学中, 水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水因其自由而富于力量的秉性被看作是理想人格的象征, 并被广泛地用于喻人、喻性、喻德、喻道。在先哲那里, 水不再只是一个自然现象, 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意义, 并上升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4]。孔子说:“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孔子从人的伦理道德出发, 把水看作是君子的某些精神品质的象征。管子则说, 水, 不仅是万物的本源, 而且也产生了美与丑、贤与不肖、愚蠢与俊俏等不同的性格。老子则以水性喻人性, 认为崇高的圣人具有水的所有善性, 并列举了水的七种善性:“居善地, 心善源, 与善仁, 言善信, 事善能, 动善时”。在这里, 水性与人性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在老子看来, 人的行为应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居善地) , 心境应像水一样善纳百川而深沉渊默 (心善渊) , 品德应同水一样能助长万物的生命 (与善仁) , 说话应如潮水一样准确有信 (言善信) , 立身处世应如水一样持平正衡 (正善治) , 做事应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事善能) , 善于把握机会, 应时而动、应时而止 (动善时) 。只有这样才能“夫唯不争, 故无尤。”圣人如果真正做到如水一样, 就会心平持正, 不会被外界所扰。所以老子论述的水是人格化的水, 他追求的理想人格完全就是一种具有水之内涵的。这实际上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 使水性与人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真正凸现出“上善若水”理想人格的哲学本质[5]。
(三) 从水利的角度看, 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水务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6]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 创造和形成了极为光辉灿烂的水文化遗产, 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水利历史典籍、水利文物古迹和各种古代水利工程中。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政权的兴衰以及文化的繁荣。我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 把兴修水利作为安邦治国之策, 在浩繁的历史、科技典籍中, 留下了大量的水利著作, 总结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 记述了许多治水奇迹。我国的历史典籍汗牛充栋, 浩如烟海, 其中不乏大量的水利典籍, 除《二十五史》河渠志、沟洫志外, 还有各种专著、集子。此外, 大量的不同时期的地方志中保留了不同地区水利开发的详细记载。这些典籍是我国水利历史文化的直接载体。如《史记·沟洫志》、《宋史·河渠志》等, 是正史水利专志的代表;《水经注》、《河防一览》、《河防通议》、《治江图说》、《导江三议》等, 是关于水利的专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梦溪笔谈》、《农书》等则是涉及水利历史文化的集子的代表。至于各地的地方志, 如明清以来各省通志以及数以千计的各府、州、县地方志, 就更是举不胜举了。它们无疑是水利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展品[7]。所以, 研究我国古代水利著作, 对促进我国现代化水利建设,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技、文化价值。关于水利文物古迹和各种古代水利工程, 首屈一指莫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 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 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 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成为“天府之国”,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 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在第24届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审议工作后, 都江堰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中国水利文化的建设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平衡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 “文明”一词的含义同文化的含义非常接近, 难以区分。《书经》中有“睿哲文明”的记载, 意为文德照耀;《周易·贲卦》:“文明以止, 人文也。”孔颖达疏云:“用此文明之道, 裁止于人, 是人之文德之教。”这里的“文明”也是文德、光明之意, 与“文化”相类。相反, 在西方“文明”与“文化”是不同含义的两个词, 英语里文明作Civilization, 文化为Culture, 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中指出:“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 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 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收, 文化则必须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这颇符合西方对这两个词的定义。现代西方学者通常将“文明”视为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标识的物质文明, 把“文化”则视同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态等内容在内的精神文明。台湾学者陈启云便指出:文明一词指在特定时空存在的历史文化整体, 如古代中华文明、汉代文明等;文化则指此文明中具体而微、可以分别讨论的成分, 如汉代物质文化、语文、文学、艺术、政制、宗教、思想等。可见, 文化的外延较宽, 它与人类社会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有了人类的活动, 人化自然随之开始, 也就有了文化。而文明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的。文化与自然相对, 文明与野蛮相对;文化更多地体现着共时性, 文明则更多地体现着历时性;文化指向永久, 文明则强调状态。文明的整体可以因社会的变迁而崩溃, 文化的因子则会继续留存而积淀成为文化传统。
当然, 文化与文明二者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文化创造了文明, 文明又推动并发展了文化, 二者相依互动, 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凡一个社会文明昌盛的时候, 都是文化比较发达的时候;反之, 若野蛮盛行、文明蒙难, 必然会出现文化的危机。我国在建国之初, 只有8座大型水坝, 50多年后的今天, 已增至19000座, 其规模和地理分布也在扩展。以三峡大坝水电站为中心的1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大大小小的千百座水电站, 形成了一种“人文化成”的水电大坝态势, 人们凭借自身的知识、智慧和力量, 让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6页) 三峡水或发电或灌溉或航运或防洪的创造活动, 使三峡这一自然物具有了灵性, 成了“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新中国成立后, 虽然我国水利文学艺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在文学、戏剧、曲艺、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杂技、群众文化中都有不少以水为题材的好作品, 初步形成了由社会文学艺术界和水行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共同组成的水利文学艺术大军。但是, 这些成就与伟大的水利事业并不相称。可见, 中国的水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三、中国水文化建设对水利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水文化建设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文化产业是水利发展的支柱产业, 水兴则水文化兴, 水文化兴则水利事业兴, 水利事业兴则国兴、百业兴。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 发展繁荣现代水文化, 是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期盼, 是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大力增强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 加速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需要;有利于转变治水观念, 调整治水思路, 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水利队伍整体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科学治水, 提高水利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有力措施;是促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改善民生,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在治水实践中具有凝聚、感召、教化、引导、协调、规范、激励、支撑等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文章从文学、哲学以及水利角度对水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 并指出当代水文化建设与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阐明加快水利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水文化,水利事业
参考文献
[1]马燕萍.从水之原始意象看沈从文创作的“水”情结[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1, (1) .
[2]楚楚, 胡胜良.汪曾祺的水文化情结[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 (1) .
[3]世界文化象征大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
[4]曹琳.先秦哲学“水”观念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5]潘绍龙, 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J].东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2) .
[6]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J].北京水利, 2002, (3) .
关键词:水文信息化;水利;防汛
引言
水情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江河的防洪工程标准还不高,局部地区容易发生洪水灾害,所以加大对水文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也就逐渐的成为我国的重要任务。水利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建立节水型社会,并且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全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在给人类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也会因为特殊原因给人类带来灾害。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供应和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阻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文信息化技术是目前水利领域的重要技术改革,在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水利防汛功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水利防汛中应用水文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水文信息化技术综述
信息化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各种信息而使用的相关技术的总称,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以及进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等相关步骤的系统和应用软件,信息化技术通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不仅具有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还具有与信息技术区别开来的特征——信息性[1]。水文信息化能够有效的提高采集信息、传输实效性以及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文信息化是以提高水利,从而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水平和能力为目的。水文信息化的第一任务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水利业务,并且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为了解决水利方面的问题,比如:水利信息资源的不足,有效资源难以实现共享。由于温室效应的逐渐加剧,引发了全球极致天气的出现[2],水利防汛则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文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就改变了现代水利防汛对当代水利和水文建设的要求,即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带动水利现代化建设,进而实现传统水利建设向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水利建设转变。
2、水文信息化技术对水利防汛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文信息化技术逐渐的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信息化发展能够带动水利的现代化建设,从而有效的保证水利防汛工作的展开。目前我国主要的江河以及城市防洪工程的整体水平一般,由于全球温室效应更加加大了极端气候的频发[3],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形成的防汛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水情信息发布以及水情信息传输等系统,全面提高了水利防汛工作的效益。水文信息化技术对于水利防汛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更好的控制水情灾害,还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保护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能够满足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高效的防止水灾害的发生。
3、水文信息化各系统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
根据国家水利部门的相关信息的规划,目前,我国各水利部门逐渐的建立了防汛专项计算机网络系统,比如:水情信息发布系统、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等系统,水文信息化各系统在水利防汛中有哪些应用,我们将进行分析探讨。
第一,水文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防汛中的运用。数据库作为水文观测信息,以及防汛决策信息的获取渠道,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立防汛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防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水文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方便了相关信息的浏览查询,还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水文信息数据库通过专业的软件设置,可以保证数据库能够查询出实时的雨水情信息、水库信息等[4]。
第二,可视会商系统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防汛可视会商系统是类似于视屏通话系统,是随着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的一种新的多媒体通信技术,这一系统支持远程异地模式,可以有序的控制会议的进行。在进行紧急防汛情况中,各级中心,以及任意的分中心都可以组织防汛异地可视会商,根据防汛会商的实际要求,参与讨论交流会商的内容,防汛可视会商系统的建成能够更好的帮助控制我国水灾汛情得以解决[5],及时的安排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此外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在水利防汛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水利防汛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及时的分析发生洪灾地区的信息,并根据洪灾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救灾工作,保证在实际的救灾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帮助人们解决困难,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4、结语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在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下,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水利防汛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及时的进行抗洪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效益。实现了水利信息在线查询,最大化的实现了水利信息的应用,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席茜,叶子.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6)
[2]郭全明,张亚丽,薛选世,武芸芸.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工程出险原因及防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11)
[3]张细兵,毛冰.基于Google Earth的分蓄洪区水沙模拟与演示系统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0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对工程设计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建成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公路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指出,工程地质选线与地质勘探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 者:耿继东 王永军 GENG Ji-dong WANG Yong-jun 作者单位: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刊 名:内蒙古公路与运输英文刊名:HIGHWAYS & TRANSPORTATION IN INNER MONGOLIA年,卷(期):“”(3)分类号:U412.22关键词:地质选线 地质勘探 设计质量 影响因素
1、试论述对洪水双重性的认识?并说明如何做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20分)
洪水为水资源范畴,只有相对于提防、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洪标准、承受能力而言,洪水具有双重性,可被利用,又有带来安全威胁的一面,好处:带来的淤泥极大的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是河流自然清淤的方式之一;是促使人类逐渐远离河流的动力之
一。坏处:破坏人民生民财产安全;带走上游大量泥土;破坏水质。只要我们送走多余的水,留住可用的水,留足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洪水可控、可管、可用度,这就要求我们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风险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传统的防洪理念,由与自然抗争和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水和谐,人水两利,达到服务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的目的。
暴雨集中而且较大与地表调蓄能力明显的不均匀性,加上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洪灾。就孝感而言,首先大量集中的降雨,与有限的蓄泄洪能力是产生洪涝的直观原因;其次以堤防为主的防洪工程严重不足是洪涝形成的客观原因,所以往往造成洪涝的过度提升,小水大灾,以致直接威胁孝感人民的生活生产的安全。
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是堤防还不能适应防大汛抗大洪的需要,其次是沿堤涵闸大部分年久失修,再者是分洪区的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洪水实施有效的管理,并且放大了孝感的洪涝灾害的危害,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谓的洪水管理是相对于单一控制洪水而言,这就是依照洪水的形成、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洪水主动进行管理。
(一)提升对洪水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是实现洪水管理的基础。
1、对水情、雨情、工情要及时准确,只有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实施洪水管理。
2、切实做好信息资源的整合使洪水的了解更加全面,更加具有时效性,对洪水的管理更具针对性。
3、为科学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增加调度管理的质量。
总之预测预报是洪水管理基础性工作,也是非工程措施增强防洪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下大力气做好、做扎实。
(二)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是实现洪水管理的基本保证。
1、预案必须充分遵循着用对象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科学编制预案。
2、预案必须充分尊重客观实际,所采用的措施是着用对象所能达到,并起到实际的效果。
3、预案必须充分体现责任的明确性,使各项预案落到实处,并能得到认真贯策实施。只有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实现洪水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是实现洪水管理的关键。
1、加大对以堤防水库为主的建设投入,使堤防建设适应洪水管理的要求。
2、加大对泵站涵闸的建设投入,提高对防洪排涝的能力。
3、加大对分洪区的建设投入,推进分蓄洪区建设,分蓄洪区的建设是洪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洪水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此项工作我市严重滞后,只有加快建设分蓄洪区,才是实现人水和谐,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关键一环。
即在遭遇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打击之时,今天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变动过程的复杂性,辨证看待灾害后果的双重性,真正从自然规律出发,主动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以期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承认自然灾害之“利”的一面,并不是要淡化对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因为这样的“利”毕竟是以“害”的一面为前提的。而且,害与利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我们对于灾害之“利”的获取,无论如何也必须建立在对“害”尽可能地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之上。
总之,防治洪涝灾害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使人水两利,体现保调有序,抗分有度,排蓄有章,就要从根本上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转变。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20分)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指通过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应用必要的、现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用水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用水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提高水的生产力和效率。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全面节水的原则。制度创新,自觉节水的原则。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原则。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的原则。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生态水利及生态修复:过去对生态的保护重视不够, 造成水利工程修建的越多, 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 生态问题就越突出的局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生态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生态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河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要一味的追求所谓成功的样板,须知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样,生态水利工程要在河流这些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进行,尽量保持其独特性、多样性的河流特征。
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是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破坏的重要手段,保持和维护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立以用水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建立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实现途径:
1.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革命。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都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但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使得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受到普遍的约束,需要去节水;使得全社会能够获得制度的收益,愿意去节水,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
2.节水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1)明晰初始水权。初始水权是国家根据法定程序明晰的水资源使用权。由于水资源是以流域为单元,因此首先要根据流域的水资源规划,进行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再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权指标。在各流域或区域分配初始水权时,要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需求,并注意保留一部分用水权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储备。如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初始水权分配时,首先要扣除210亿立方米的河道内生态和环境用水,剩下的370亿立方米才是可用于分配给沿黄省区的水权。
(2)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水资源的宏观总量指标体系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单位、各企业、各灌区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实现宏观上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例如,根据国务院的黄河分水方案,宁夏拥有40亿立方米的黄河初始水权,这就是宁夏总的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宁夏再把这个总量指标层层分解下去,层层都有指标,这就是总量控制。
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用来规定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用水量指标,通过控制用水定额的方式,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标。如宁夏对74个行业、109项工业产品,制定了用水定额标准。
(3)综合采用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行政措施、科技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要特别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
(4)用水户参与管理。这套制度能否有效运转,公众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如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监督和水价的制定。用水户协会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宁夏引黄自流灌区,通过用水户(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产生了905个用水户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5)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初始水权分配后,对新增用水需求,主要通过水权交易市场,进行用水权的有偿转让来解决。这样,买卖双方都会考虑节水,社会节水的积极性被调动,水资源的使用就会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领域。例如,2003年以来宁夏、内蒙古进行了“农业转工业”的水权有偿转换实践探索,由工业项目业主投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把农业节约下来的水量指标用于满足工业项目新增用水需求,初步实现了工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多赢。
水资源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水利工作者必须肩负起两个使命:一是通过水利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水的需求;二是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不懈努力!
3、说明水工混凝土由于耐久性不良出现的病害有哪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0分)
病害:混凝土裂缝、渗漏和溶蚀、冲刷磨损和汽蚀破坏、冻融破坏、碳化和钢筋锈蚀、水质侵蚀
原因:
1)A、温度应力过大:施工中没有注意,温度控制措施不严。B、混凝土强度底均匀性差是产生的内部原因。C、基础问题,坝基勘探不名,坝基处理有软层。D、结构布置不妥。
E、由于地震或其它原因引起裂缝。
2)A、溶出性侵蚀的存在。B、渗漏量的大小与水位升降与水压大小有关。C、裂缝尤其是惯穿行裂缝是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D、混凝土的质量差是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E、止水结构失效以及施工工艺不大。F、基础帷幕破坏。
3)设计施工材料:A、建筑物流态过大。B、水流介质的影响:悬移质推移质。C、混凝土本质的质量差。D、结构设计不当。
4)A、水负温度是破坏的首要条件。B、施工质量差:水泥的品种牌号混杂,水泥品种差,砂石骨料:含泥量问题。水灰比控制不严:北方小于0.5,南方小于0.55。C、没有掺引气剂:在结冰中起缓冲作用,混凝土中含气量4.4%或以上是符合要求的。
5)碳化是混凝土本身。Ca(OH)2转化成CaCO3的过程化学收缩。A、混凝土碳化:混凝
-土显碱性PH大于11而碳化PH小于等于10所以易碳化。B、Cl钢筋锈蚀使钢筋保护层破坏。
6)污染水:A、硫酸盐:石膏。酸性废污水:酸雨。
4、如何认识岩土理论、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之间的关系?(10分)
1)、岩土材料是性质复杂的天然材料,不可能经通过完美的理论和精确的数值计算解决岩土工程的所有问题。
2)、岩土数值计算是解释岩土工作机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强有力武器。脱离实际的工程计算是没有价值的。
3)、在岩土工程中实验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应忽视试验在理论发展,数值计算和实际工程应用。
4)、岩土理论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的正确行必须有客观公正的检验对自我的预测和试验结果要有正确分析。
5、试说明高速水流中产生空化和空蚀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15分)
空化是在液体中形成空穴使液相流体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它发生在压力下降到某一临界值的流动区域中。在空穴中主要充满着液体的蒸汽以及从溶液中析出的气体。当这些空穴进入压力较低的区域时,就开始发育成长为较大的气泡,然后,气泡被流体带到压力高于临界值的区域,气泡就将溃灭,这个过程称为空化。空化过程可以发生在液体内部,也可以发生固定边界上。空蚀是指由于空泡的溃灭,引起过流表面的材料损坏。在空泡溃灭过程中伴随着机械、电化、热力、化学等过程的作用。空蚀是空化的直接后果,空蚀只发生在固体边界上。
我们以前通常所讲的气蚀现象,实际上包括了空化和空蚀两个过程。当水流压强迅速降低时,液体内部原本含有的大量微小气泡,便开始游离出来。当水流压强降低时,游离的气核就膨胀起来,形成大量的气泡。由于高速水流的高度紊动,将低压区放出来的气泡带到下游的高压区。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迫使气泡突然破灭,气泡的溃灭过程,时间极短,一般只有几百分之一秒,四周的水流质点以极快的速度去填充气泡空间,会聚达到几个甚至几十个大气压。由于低压区的气泡不断产生、发张、溃灭,冲击力不断产生并不停地连续冲击着固体边界,使固体表面造成严重的剥蚀,这就是气蚀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见,低压区发生气穴是产生气蚀的前提;气蚀则是随后在高压区内气泡溃灭时,破坏固体边界表面材料的结构。
预防措施:1)尽可能将边界轮廓设计成流线型,避免在水流中出现过低压区。
2)在建筑物施工时,尽可能提高建筑物表面的平整、光洁度。局部凸起处必须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平面,以减少气蚀发生的可能性。
3)对低压区进行人工通气,以减轻负压作用和缓冲气穴溃灭时的冲击作用。
4)对于难于完全避免气穴的部位,选用高标号混凝土、环氧树脂加填料或合成塑胶等抗气蚀能力较强的材料进行护面,可以减轻气蚀的危害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用抗蚀性能较强的材料。如钢板、工业橡皮等。
6)施工舌后,过水表面上不应存在钢筋头等各种残留突起物,对过水界表面在施工中可能造成的不平整度要加以控制。一般来说,表面存在升坎容易发生气蚀。突起比凹陷容易引起气蚀;将突起部分磨成平缓的坡面,就可以大大减少发生气蚀的可能性。
6、简要叙述高速水流的脉动特性及其危害。(15分)
水流基本流态的形成与水流运动的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速运动的水流必然会产生高速紊流,液流内部各点的流速和压强,就必然会随时间发生忽大忽小变化的脉动现象。对于高速水流,这种脉动特性尤为突出。在一般紊流的水力计算中,对压强通常只考虑时均压强,而不考虑脉动压强的影响;但在高速水流中,压强脉动十分剧烈,脉动压强则不可忽视。
脉动的主要特性:任意一点的运动要素(动水压强、流速等)具有脉动现象,为随机过程,其描述方法为:时均值——不能满足高速水流专题的研究需要;利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脉动压强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紊流的内部充满了无数大小不等的旋涡,涡体的运动导致运动要素的脉动,大尺度的渦体;振幅大频率低;小尺度的渦体;振幅小频率高。最终构成了运动要素的随机过程。因高速水流的流速很大,使得旋涡产生高速的旋转和震荡,液体质点产生强烈的横向运动,导致水流发生高度的紊动,从而使动水压强出现频率较低且振幅较大的脉动。
危害:1)增大建筑物的瞬时荷载。在正脉动压强的作用下,建筑物所受的瞬时荷载高于时均荷载,增加了对建筑物的强度要求。也就是说,在高速水流情况下,若设计时只考虑时均压强而不考虑脉动压强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就有破坏的可能。
2)可能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当压强的脉动频率与建筑物的自振频率相近时,可引起建筑物的强迫振动,影响其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推荐阅读:
水文监测范文07-02
水文文献综述10-22
小学教师下水文09-24
水文水资源规划论文09-1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排名06-29
水文化结课论文07-06
水文与水资源复习题06-08
2022年水文学实习报告10-03
关于教师下水文的几点看法11-05
水利设计合同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