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文学常识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诗词文学常识(精选8篇)

小学诗词文学常识 篇1

1、“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

2、卢纶的《长安春望》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阳刚之美”。

3、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其声凄切、哀伤。又名玉笛、短笛、芦笛等。

4、刘著的《鹧鸪天》,从“寄与吴姬”的字面看,当是作者入金后客居北地时怀念远在江南的一位女子的怀人之作,貌似“香艳”的爱情词,实际上蕴含着刻骨铭心的亡国之恨。

5、吕岩,字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相传曾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黄粱一梦”后经点化得道。

7、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童子的顽皮淘气,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运用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9、朱熹在“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句中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10、“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中“一”的意思相同。

1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雨雪”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

12、《采薇》了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13、《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来增强抒情效果。

14、杜甫的《春夜喜雨》写于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于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花重锦官城”中“锦官城”就是指成都,“花重”是说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16、“明月别枝惊鹊”意思是月亮升上树梢时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喜鹊,“别枝”是指月光移过树枝。

17、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

18、《天净沙

秋》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是题目。

19、《天净沙

秋》中尾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用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20、“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21、“潇潇暮雨子规啼”中“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22、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休将白发唱黄鸡” 意思是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巧用比喻,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24、乐府初设于秦,是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武帝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5、“北斗阑干南斗斜”中北斗南斗都由七颗星组成,形状像斗,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的“折柳”指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以表达惜别之情的习俗。

27、“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写出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

28、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

29、“衡阳归雁几封书”,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湖南衡阳的回雁峰,便不再南飞,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所以,衡阳雁就成为古人传情达意的信使形象,常用来寄托思念亲友、留恋故园之情。30、元日: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31、“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句中,桃是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3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就是指山西的杏花村。

3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中,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

3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⑤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借松树的坚韧顽强,表明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

3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3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38、“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的修辞,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39、《江雪》中塑造的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4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两句批评了“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

41、王冕诗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中化用了王献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小学诗词文学常识 篇2

华夏文明几千年来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思想与智慧结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更加经久不衰。我喜欢在一个清闲的午后,捧一杯香茗,执一本古诗词,氤氲在金色的阳光下,慢慢享受。这时的我,可以静下来,跟着先贤们的脚步,步入那个遥远而又诗意的梦。在那个梦里,时而看见将军醉卧沙场,指点江山;时而闻到春日莺歌燕语,花香习习;时而听到思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而瞥见学子郁郁不得志时的艾艾自叹。兴许,那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文学。以文学抒发自己的人生,又以自己的人生填补着文学那片花圃。

有句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自己对于这句话深表赞同。我们学习语文其实不仅仅是学习基本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气质和自己的修养。相信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一些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非凡气质的人,人们往往也被这样的人所吸引。这样的人,不需要太美的妆容,过于华丽的衣饰来装点,更不需要聒噪的语言,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他们的气质往往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往往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间溢出来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更喜欢从一个人的言谈里捕捉他的人格与修养。因为,一个人的言谈太过于明显,彰显出这个人更加流于表面的涵养。

我想说的是,提高语文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读书,尤其是先祖们为我们所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语文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一次次阅读和体会中,寻找同作者之间的共鸣,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非汉语莫属。汉语中最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古人的诗词歌赋。诗词歌赋中透露出来的简洁精练,意味悠长都让人觉得回味无穷。苏轼一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没有一个“思”一个“愁”,却处处体现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愁。提高语文成绩,其实不仅仅是卷面上的分数,在一个语文老师看来,最重要的莫过于提高一个学生的文学修养。语文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学修养对于一个有素质的人又是何其的重要,诗词歌赋就是我们最最直接的老师。当你的话里开始慢慢渗透起一两句古诗文,当你的作文中慢慢开始运用你所熟知的经典,你的文学修养就已经开始渐渐地竖立起来。看到你的文章,你的试卷的老师没有理由不去肯定你。当我们把这样的方式带入我们的生活中去的时候,语文成绩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超越语文的修养,这是一张试卷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修养,将会伴随你的一生,叫你一生受用。

谈文学情感与诗词吟唱 篇3

张春晓谨志。2015年12月14日。

你是把别人写的文字,用自己体会到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多少要依傍着它(文字)一点,不可能按照自己想的就怎么念。原文比较整齐,不断地重复的,你的调子就可能简单一点,比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或者白居易的《琵琶行》,它基本上就是十字句一联,两句为一联,或者七字句不断地重复,所以它的变化不是很大。如果是词,它本身是长短句,所以你跟着它来念,你也可以在感情上起变化,而那种十个字一句,不断重复的,你所可能起的变化就少。比如说像白居易写这个弹琵琶的声音,变化很大,但是它规范为七个字,你的吟唱也只能在那七个字的范围以内。这个是被限制住了,没有办法的。音乐家不一样,音乐家可以打上谱子,比如说李劫夫谱毛主席的诗,语录歌他也能谱,为什么呢?有的部分可以反复重唱,这个变化就大了。我们吟唱还没有哪两句多唱两遍,还没有这种反复重唱的方式。所以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是根据它的句型,第二是根据所体会到的诗歌本身的感情,在这个基础上,轻重之间可以有些变化。这个是说文字比较整齐的。但是词就不同一些,你比如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它这个本身有变化。

体会作者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了解作者当时写这个作品的时候的心情。你比如说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这个曹侍御我们还没有查出来,可能也不是一个很得意的人,如果他高官厚禄,他跑到广西那么远的地方干嘛。因为一般来说,作文官的人都是越在京城,越靠近皇帝越好。宋朝的晏殊,一直作宰相,有个妓女唱一首词,唱道“千里伤行客”,这说的是走到外面很远了。晏殊就很生气,他说我做官从来没有离开京城五百里,你干嘛说我千里伤行客②。唐朝的地方官、武官,他越在边远地区,就越独立(越好),而文官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皇帝越好。柳宗元贬官在永州,根本不能离开,国家法律规定他不能离开,所以他就只能就说“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而这个“破额山前碧玉流”是景,“骚人遥驻木兰舟”是情,是曹侍御的情。因为他老远看到柳宗元在这里,他也想来这个地方,他想到这边来的,这包含在诗句中不言而喻。所以他就“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是行动上的不自由③。

比如还有比较熟悉的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整个是讲南宋亡国以后,西湖荒凉冷落的景。这“一抹荒烟”就将元朝的蒙古铁骑把南宋的首都临安糟践的不成样子,一起就包括进去。这也就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临空在写。“国破山河在”,只有山河,山河是自然的东西,没有人,“城春草木深”,草木还在茂盛,人呢?也没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四句都是讲,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人,全部逃亡了。安禄山的叛乱是带有种族矛盾的叛乱,不是纯粹的地方叛乱,这种叛乱带有种族矛盾,所以杜甫的诗里面,写了许多有关于胡人、骆驼的。他一回来把他所经历的文化什么都带过来了。所以张炎这个《西湖春感》事实上是亡国之感,写亡国以后的一个春天。你读这首词的时候,你会体会到他这个感情念的时候,即使它有这个框框限制了四个字、四个字、五个字,但你慢慢就可以把这个感情注入进去,这个变化比较大。“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吟唱)。鸥都有新愁,人呢?鸥是古人认为是最闲的,它终日在天上转,其实这是个误会,它要找鱼吃,它肚子饿,是不是?但古人还是认为鸥是很闲的。所以古人称为闲鸥,有谁说忙鸥?

你们要想学啊,不要一下子读出很多,或者有一个那个乐谱在那里,就是了。选一首反反复复念,反反复复念然后你就习惯了,你再套到别的作品上去。一般来说朗诵啊,七言绝句和这个五七言律诗、词比较好念,五言古诗,特别像五言绝句这种比较难念。因为它太短了,特别是用仄韵尤为短促,如果用平韵,声音会拉长一点。仄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韵很短很促,所以就很难念。你们可以拿一首词,或者一首诗反反复念它个若干遍,慢慢地会有用处。这个的用处在哪呢?假设你读古人一首诗,你有一种体会,就是说有一种激动,有一种感觉到要接受它的感情的那种冲动,这个时候你念的对你有帮助的。这是我上次讲胡小石先生,他念这个有种非常投入的状态,我们确实都被他吸引住了。那时候他就五十多岁,满头白发地走来走去,到现在为止几十年了,大概从1933年、1934年,(到现在)多少年了,我的印象还很强④。这个东西对于你们,帮助你们理解古代作品有好处。

散文也是这样,我选的韩愈的那个《送董邵南序》啊,你看那个文章那么短,它好像每走一步都在转弯,它不是走的一条直线。因为当时军阀割据,凡是在中央功名方面失意的都跑到河北的幕府里去。董邵南是个很有才能的一个人,但是唐朝是通过进士考试才能出路比较好,他没有考取进士。这个旧社会的这个考试啊,可以叫作“开冤枉铺子”,专门卖各种冤枉,不靠本领,靠运气的。董邵南要去河北,来见韩愈。韩愈是一个非常爱提拔后进的人,但这时韩愈没有办法,他又不是皇帝,可以特赐他进士出身,只好让他走,这时不能留他,但是又想留他,就是这个文章的意思。他说河北那个地方是个非常能够提拔人才的地方,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那是个很能赏识人的地方,你去去看,现在是不是有所改变,希望你能够有出路,不过万一没有出路,怎么办呢?他说皇帝还是希望你回来……就好像那武术大师练什么八卦掌一样,每一步都在转。每一步都在转。去去读延声,去去又收回来。他真有本领,所以这种散文呢,你就可以根据它里面表达的感情,声音会不断地起伏变化。

骈文就比较困难,骈文太规范了,文字很美也有感情。“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充满了感情,情同景粘合得很紧,但不是像散文那样大开大合,这个文体,同朗读体会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外形你依靠它存在,你受它的制约,所以朗诵有这么一些情况。但主要的呢,需要实践,要实践。念很多,念一首词念一首绝句,或者一首律诗,念它个比如说一个月,慢慢地在念第二首的时候,那个基本的套子在那边,然后你慢慢地就会感觉兴趣,最后你能够达到目的。当你被那个诗里面的境界情物所写的吸引住,你想用声音来表达它,这样慢慢的,可以作为学习的步骤。我也劝你们学着做一点旧体的诗词文章,不论做得好不好,没有关系,会做同不会做是两码事。如果即使不能,你最好有点艺术创作的经验,会拉胡琴啊,会跳舞啊或者什么,使你这个理智活动啊,掺杂进些感情色彩,对你有帮助⑤。

牛彩云杨园园 整理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 《程千帆老先生吟唱》音频见于http://www.56.com/u21/v_ODkxMzI0ODI.html。共计吟唱作品13篇,总时长18分钟。目次为:五言律诗(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七言律诗(唐)杜甫《登楼》;五言古诗(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七言古诗(唐)白居易《琵琶行》;七言绝句(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小令(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煜《浪淘沙》、(宋)晏几道《临江仙》;长调(宋)柳永《八声甘州》、(宋)姜夔《一萼红》、(宋)张炎《高阳台》;散文(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骈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② (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晏元献早入政府。逮出镇,皆近畿名藩,未尝远去王室。自南都移陈,离席官妓有歌千里伤行客之词。公怒曰:‘予平生守官未尝去王畿五百里,是何千里伤行客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③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表达了诗人在贬谪中对自由的渴望。满腔抑郁不平之气,而以委婉曲折的手段表达出来,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于作者命运的深切悬念,所以特别动人。它不但是柳宗元最好的七言绝句,也是唐人七绝的杰作之一。”(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35页)

④ 程千帆先生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素心会”演讲《两点论—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漫谈》中回忆道:“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我到胡小石先生家去,胡先生正在读唐诗,读的是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讲着讲着,拿着书唱起来,念了一遍又一遍,总有五六遍,把书一摔,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此处所说胡小石先生事,即指此事。(程千帆述,张伯伟编《桑榆忆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1页)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 篇4

一、诗

(一)古体诗 1.古体诗

①四言古诗——《诗经》最早;②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③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2.乐府诗——标题加上“歌”、“行”、“引”、“曲”、“吟”、“歌行”

(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1.绝句——①五言绝句;②七言绝句 2.律诗——①五言律诗;②七言律诗;③排律

二、词

1.最初成为“曲子”、“杂曲子”、“曲子词”,也称作“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起源于隋唐,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盛行二衰。原本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2.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0字)②按风格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刘永、李清照)

3.词牌——也称词调,指写词一句的乐谱,决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

三、曲

1.散曲——①小令(短小的曲子);②套数(散套)2.戏剧——①杂剧;②传奇(已供演出的剧本)

▲上古时代

没有文字,只有口头传唱的歌谣。

▲春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周初到春秋305篇诗歌,又被成为“诗三百”。汉代始被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多用赋、比、兴收发,四言为主,重叠反复、现实主义。

▲战国

屈原(屈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开创楚辞新体诗,著有《离骚》(自述性质,古代最长抒情诗)。西汉刘向所编《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诗经中的“国风”与“离骚”合称“风骚”,称为文学的代名词。

▲两汉

乐府民歌,又称“乐府诗”、“汉乐府”,是可以配乐的诗,叙事性强。乐府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音乐机关,负责作乐、训练演员、采集民歌。名篇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三国

三曹,建安风骨。

曹操(魏武帝),著有《魏武帝集》,代表作《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曹丕(魏文帝),其《燕歌行》是中国最早的七言诗。

曹植(曹子建/陈王/陈思王),著有《曹子建集》,三曹中文学成就最高,代表作《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白马篇》。

▲晋代

陶渊明(陶潜/陶元亮/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性情孤傲,辞官归隐,多写田园生活和隐居情趣,讴歌田园风光,对比仕途黑暗虚伪。代表作《桃花源记》、《归来去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南北朝

谢灵运[南朝],开创山水诗派。

乐府诗[北朝],《木兰辞》、《敕勒歌》、《折杨柳歌辞》。

▲初唐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另三杰: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著《王子安集》,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陈子昂,唐诗革新运动先驱,《登幽州台歌》被誉为“怀古诗绝唱”,哀而不伤。

▲盛唐

王维(王摩诘/王右丞),“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诗人兼画家,苏轼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与王维合称“王孟”,代表作《过故人庄》、《春晓》。

王昌龄(王少伯/王龙标),“边塞诗”代表之一,被誉为“七绝圣手”,擅长边塞诗、宫怨诗,代表作《出塞》、《从军行》。

高适(高达夫/高常侍),“边塞诗”代表之一,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岑参(岑嘉州),“边塞诗”代表之一,与高适合称“高岑”。李白(太白/青莲居士),“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子美/少陵野老/杜拾遗/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诗圣”、“诗史”。韩愈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晚唐

韩愈(退之/韩吏部/韩文公/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合称“韩柳”,与孟郊合称“韩孟”。孟郊(孟东野),苦吟诗人代表,擅长五言,多苦寒之音,与贾岛合称“郊寒岛瘦”,代表作《秋怀》、《贫女词》、《游子吟》。

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与元稹合称“元白”,现实主义伟大诗人,主张“文章合时而著,诗歌合事而作”。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

刘禹锡(梦得/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

李贺(长吉),“诗鬼”,代表作《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柳宗元(子厚/柳河东/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作《捕蛇者说》、《三戒》(含《黔之驴》)、《永州八记》(含《小石潭记》)、《渔翁》、《江雪》。杜牧(牧之/杜樊川),擅长七律七绝,散文化作赋,代表作《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

李商隐(义山/玉溪生/樊南生),代表作《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

▲五代

李煜(重光/李后主),南唐国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与其父李璟合刻《南唐二主词》,代表作《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

▲北宋

范仲淹(希文/范文正),豪放派,代表作《岳阳楼记》、《渔家傲》、《苏幕遮》。

柳永(三变/耆卿/柳七/柳屯田),婉约派代表,大量创作慢词(长调),扩充词的体制容量,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结成《乐章集》。

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含《伶官传序》),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成《欧阳文公集》,其《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王安石(介甫/半山/临川/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列宁评价“中国二十一世纪改革家”。代表作《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洲》。

苏洵(明允/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代表作《嘉右集》(含《六国论》)。

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最伟大文人,开创豪放词派,旷达豪迈,能“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与韩愈合称“韩潮苏海”,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四大家”。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

苏辙(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南宋

李清照(易安居士),跨南北宋,宋代婉约派成就最高。代表作《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结为《漱玉词》。

陆游(务观/放翁),绍兴人,爱国志士,中年从军,宦海沉浮,85岁去世,留下9000多首诗,诗多爱国忧民,有杀敌报国,收复北方、统一祖国的信念。

辛弃疾(幼安/稼轩),与北宋苏轼合称“苏辛”,豪放派代表,代表作《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结成《稼轩长短句》。

文天祥(履善/文山),民族英雄,状元宰相,宋末起兵抗元,被俘逼降,作《过零丁洋》。姜夔(尧章/白石道人),代表作《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

▲元代

元诗初期,从南宋过来的刘辰翁、赵孟頫等崇唐而诗风清丽婉约,从金过来的元好问、刘因等学习苏轼而诗风古朴豪放。

元诗中期,虞集、杨载、范椁和揭俱斯,号称“元代四大家”。这时出现了一批能运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著名的如贯云石、萨都剌等。

元诗末期,出现了许多直接揭露社会黑暗和阶级矛盾的作品,代表诗人如朱德润、王冕等。

▲明代

明诗初期,诗坛代表诗人为宋濂、刘基、高启,他们由元人明,诗文兼擅,对扭转元末纤弱萎靡的诗风起了良好作用。

明诗至明成祖永乐到明孝宗弘治时期,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

弘治、正德年间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等为代表的弘正体,他们提倡学习秦汉古文和汉魏盛唐诗歌,反对台阁诗。

嘉靖、隆庆年间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嘉靖体,吹嘘拟古诗风,认为诗自唐玄宗天宝后都不值一看。

万历年间,出现了以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体,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推许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苏轼。同时出现了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体,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但诗作又流于晦涩纤巧。

▲清代

清诗初期,诗坛出现两类诗人,一类原为明臣后仕清,如钱谦益和吴伟业;另一类甘为遗民,不肯仕清,如顾炎武、吴嘉纪等。

康熙年间,王士滇以倡导“神韵说”而被尊为清代第一诗人,他的诗以七绝最有特色,表现了一种清新蕴藉的风致。

小学诗词文学常识 篇5

一、历史人物

1、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春秋》、《诗经》、《尚书》

2、孟子:春秋著名思想家,代表作《孟子》。

3、屈原:战国时我国最早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离骚》、《问天》、《九歌》。

4、司马迁:西汉时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史记》。

5、司马光: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编的《资治通鉴》是古代最大一部编年体史书,历史上与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6、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7、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8、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唐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宋代)。

9、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10、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代表作:《兰亭集序》;颜真卿:楷书四海称雄,代表作:《颜勤礼碑》;张旭:草书之圣,代表作:《古诗四帖》。

11、唐代文艺代表人物: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

12、元朝最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代表作:《窦娥冤》、《西厢记》

13、古代名家:

佛学家:玄奘

数学家:祖冲之

医学家: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航海家:郑和

军事家:孙子、孙膑

改革家:商鞅、王安石、康有为

二、中国古代文学: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4、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百科全书。

5、大型字典:《康熙字典》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字典。

6、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7、唐诗三百首:诗集、清代孙洙编,共收唐诗310首。

8、《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为书中故事。

9、《淮南子》:西汉刘安作,《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均出自此书。

10、战国诸子:春秋战国为我国第一个文化鼎盛时期,主要学术流派有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均生于此时代。综合文学常识

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3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语》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的言行语录体专集。6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9。

7李清照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佳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出自她的《如梦令》。

8鲁迅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鲁迅先生为人刚正不阿,用笔墨作武器与压迫人民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9安徒生

丹麦童话作家。他一共写童话160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话作家之一。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园丁和主人》等。10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国著名童话作家,作品有《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木偶奇遇记》等。

三、外国文学:

1、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代表作《伊索寓言》,名篇有《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等。

2、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安徒生童话》,名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

3、歌德:德国最杰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浮士德》等。

4、莎士比亚:英国最伟大戏剧家、诗人,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5、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母亲》。

6、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7、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文学小常识:

1、下列称呼指的是谁: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诗佛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鬼

陆羽—茶圣

王羲之—书圣

吴道子—画圣

2、中国现代二十八位作家的笔名和原名:

茅盾—沈德鸿

鲁迅—周树人

老舍—舒庆春

冰心—谢婉莹 夏衍—沈端先

叶圣陶—叶绍钧

巴金—李尧棠

金庸—查良镛 琼瑶—陈喆

竣青—孙俊卿

艾青—蒋海澄

柳青—刘蕴华 丁玲—蒋伟

孙梨—孙树勋

吴伯萧—吴熙成 周立波—周绍仪 徐迟—徐高寿

曹禺—万家宝

秦牧—林觉夫

姚雪垠—姚冠三 碧野—黄潮洋

柯岩—冯恺

闻一多—闻家骅

杜鹏程—司马君

杨沫—杨成业

瞿秋白—瞿爽

郭小川—郭恩大

郭沫若—郭开贞

3、名家、名著、名篇:

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唐僧 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

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及梁山108将

郭沫若——《女神》

鲁迅——《狂人日记》

冰心——《再寄小读者》 巴

金——《日出》

老舍——《骆驼祥子》

4、七大艺术门类:建筑、雕塑、音乐、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电影

5、中国书法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

6、戏曲:其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基本分行。

7、我国著名的画家擅画:齐白石(虾)

徐悲鸿(马)

文与可(竹)

王粟(荷花)李可染(牛)

郑板桥(竹)

外国著名的画家名作:达芬奇《蒙娜丽莎》、《鸡蛋》凡·高《向日葵》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8、音乐家:田汉

词,聂耳

曲,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德国作曲家

贝多芬《月光曲》、《命运》、《致爱丽丝》

9、大发明家:

牛顿—万有引力

阿基米德—几何之父瓦特—蒸汽机

诺贝尔—炸药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爱因斯坦—相对论

爱迪生—电灯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0、其他钱学森林—中国导弹之父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两弹之勋

杨利伟—“神五”飞行员

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经典诗词 篇6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石灰吟》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翻译】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

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荒村》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平阳道中》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观书》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暮春遇雨》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风吹雨浥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

小学诗词文学常识 篇7

1 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1.1 该句的文学性

杨万里通过这一句诗将茶的韵味描写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一阵春风吹来, 入鼻的清香扫去了一切烦恼, 虽然它不是叶子也不是花朵, 但是它依旧带着徐徐的清香。一句诗将茶的清香与形态完全展现, 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描述的是一个能够解决一切烦恼的能人, 同时衬托出茶的清香。在文学作品中, 杨万里的诗句仿佛带领着读者走进了一个春风吹过, 茶香四溢的温馨画面, 这个恬淡而平静的画面令人不忍去打扰, 在和煦的春风中, 品着一杯刚沏的新茶, 伴随着阵阵茶香, 让人的心情都会突然地宁静下来。

1.2 该句的实用性

品茶, 讲究的是心平气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 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停地向高层次的方面去追求。但是在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的节奏中, 对更多的人们来说, 他们所面对的压力在不断的增大, 这种压力不仅仅来源于工作中, 更多的压力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1]。在如今的这种社会背景之下, 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 安安静静考思考, 人们已经在喧嚣的社会中习惯了躁动, 若真是要求人们坐下安安静静思考, 好好享受片刻宁静反而成为了困难。品茶, 能够帮助人们在躁动中尝试静下心来, 品一杯好茶就如同品尝自己的人生一般, 在宁静的午后, 品一杯刚沏的新茶, 安静坐下细细思考何尝不是一种难得体验。静心思考后能够帮助人们排除大脑中过多不用的信息, 在细细的思考之后如同给自己充一次电, 将自己全身心的放松, 为下一步做出更好地准备。杨万里的一句词何尝不是体现出了品茶中那样令人向往的平和的心境。

2 闲是闲非休要管, 渴引清泉闷煮茶 ( 选自 《金瓶梅 》 )

2.1 该句的文学性

别人的是是非非不管不问, 自己渴了就煮茶喝, 对于他人的是非曲折不加以干涉。这一句可谓是直接明了,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了作者不问他人是非, 做好自己本分的情感。一句简单的诗句带给读者的是深深的思考, 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 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作者关于是非对错不闻不问, 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2.2 该句的实用性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对他人的是是非非不加以评论。就现在的社会背景之下来看, 在某些方面该句话具有很大的杀伤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情冷暖已经逐渐淡去, 社会中有很多的人已经变得淡漠, 面对能够出手相帮之事也早已变得犹豫不决, 甚至极度冷漠。这是一种病态, 是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病态。在如今的社会中闲是闲非并非不管, 而是在理性的、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发表个人的见解, 保证不偏不倚, 以事实为依据。例如, 当今的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作为一个公共媒体, 其发表的报道对观众的影响力很大, 在媒体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保证报道的每一条新闻与消息都是以事实为基础, 公正的发表看法, 拒绝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进行报道[2]。

3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3.1 该句的文学性

这一句大致表达意思是:精选好的茶叶只是为了款待志同道合而来的朋友, 修筑房间是为了珍藏值得收藏的有价值的书籍。该句对仗工整, 语言简单明了,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茶是为款待好友而准备, 房间是为了收藏有价值的书籍而筑。在该句中, 茶的作用不可替代, 体现了作者在与志同道合朋友相处过程中的开心与愉悦, 展现了一个品格高尚, 不贪图名利, 远在书籍中不断地充实自己, 丰满自己的良好的形象。

3.2 该句的实用性

志同道合不仅仅是古时候文人骚客追求的人生目标, 它也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个向往目标。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无论是在生活交往中还是工作合作上都能够更好展现很好的默契度。现如今社会中, 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已经不在少数, 而这些年轻人创业很少单独自己坚持创业, 更多人是选择和自己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共同承担一项创业的任务。在选择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时, 若是兴趣、志向以及观念根本不同, 那么在创业的第一步便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与困扰, 第一步的沟通就难以逾越, 那么在日后合作的过程中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这无论是对合作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还是合作创业的继续坚持都有着巨大的障碍[3]。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每年的就业压力是在不断地增强, 特别是每年到了毕业季时候, 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地涌向人才市场, 但是每年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远远达不到大学生们的毕业人数, 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一种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为解决这种刚大学毕业就立马失业的状况, 很多大学生已经选择了自主创业。年轻人的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 加上国家每年对创业者的大力支持,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自主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慎重, 真心值得对待的合作伙伴就应当如同张延济的行为处事一般, 准备好上好的茶叶, 用来款待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好搭档, 与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共同将事业创作送向正轨。

4 坐, 请坐, 请上座;茶, 敬茶, 敬香茶 (郑板桥)

4.1 该句的文学性

郑板桥的这一句词对仗工整, 简单易懂。据说这副对联的来源是这样一个故事开始:在宋朝时, 苏东坡前去杭州担任通判一职, 在路经过莫干山时进一个寺庙讨茶水喝。刚开始寺庙老和尚较为傲慢, 对苏轼说:“坐。”, 吩咐小和尚“:茶”。片刻后发现苏轼谈吐不凡, 再次对苏轼说道:“请坐。”, 并吩咐小和尚:“敬茶”。当最后发现该交谈的男子便是赫赫有名的大诗人苏东坡时, 立马恭敬的说到:“请上座。”立刻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这是一个文学史上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典故[4]。在这个典故中形象的体现出了老和尚在面对大诗人苏东坡时的前后的差别对比。郑板桥的这幅对联将老和尚前倨后恭的丑态展现的极为到位, 同时影射了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很多人的前倨后恭、表里不一的处世丑态。

4.2 该剧的实用性

坐, 请坐, 请上座;茶, 敬茶, 敬香茶。这是一幅讽刺当前人们行为处事表里不一、前倨后恭的对联。在这副对联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病态, 但是不仅仅是当时的宋朝, 即使是在现代的社会中, 依旧存在此种现象。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较多的地方便是教育事业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强盛发展的下一代,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不能松懈。俗话说的好, 成材先成人,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 不能够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教育上,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从小的品格的培养。郑板桥的这幅对联正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作为家长也好, 教师也罢, 要注重孩子的品格, 人文素养的提升。做人做事需要表里如一, 要真诚待人。在教育事业中, 学生们的品格培养十分重要, 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不错, 但在培养出每个优异成绩学习的基础上首要任务是注重孩子们的人文素养提升, 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5 结语

茶, 在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 淡雅的清香带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放松, 入口的甘甜让人难以忘怀。自古以后, 茶便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 在他们的诗词中留下了大量赞美茶的句子, 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茶占据了一块重要的位置, 已经是我国文学历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茶, 不仅仅带着浓厚的文学色彩, 从现代的科学角度观察来看, 茶, 本身而言有着一定的实用性, 长期的饮茶帮助人们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对自身的身体有了一个很好的调节, 已经有了科学的证明, 长期饮茶对身体各方面的好处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中不难找出茶的诗句, 不难发现古人对茶的赞美, 他们对茶的了解与现代人相比少了一份理性与科学, 但是却比现代人多了一份浪漫与唯美, 这也便是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学中, 对茶的诗句的赞美不少, 本文从悠远的历史中选择了四句就它们的文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探讨, 即使相隔年代久远, 但是茶的历史至今一直都未曾断过, 故而, 在很多充满文学气息的诗句中, 它们的实用性在现代反而更是体现的淋淋尽致, 心态平和的重要性、教育事业的重心、为人处世的真诚与热情以及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等等, 在这些充满文学性的诗句中, 依旧需要将其中的精华加以应用, 将文学与实用结合一起, 保证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

摘要:茶,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各路文人骚客对茶的评价甚高,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作者对茶的赞扬, 以及对茶的评价。本篇文章将从文学作品中的四句关于茶的诗词展开叙述, 通过这四句对茶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实用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茶,诗词文学,文学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曾昂.《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价值与当代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2:34-40.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与古典诗词教学 篇8

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叶嘉莹先生有独到的见解:“上面更着以‘日日’两字,可见春来以后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惟有‘日日’饮酒而已。日‘日日’,弥见其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的结果。”无论从表意还是起结过片的内部思路来看,这种见解似乎都无懈可击——因为可以与前文的“久”“每”“还”和后文的“常”形成呼应,更易表现主人公在“闲情”中痛苦挣扎良久的过程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结果。从诗词的起结和过片,或是从抒情角度看,都很合乎逻辑。但是认为“旧日”好也有理由:因为表现的是“曾经”这样“常病酒”不管朱颜瘦,现在呢?留下空白,为下阙的过片服务。因为举杯浇愁愁更愁,“常病酒”,现在连沉醉酒乡都无法帮助摆脱“闲愁”片刻,“现在”只能走出室外、走出花园,但是河畔看到的又是惹人愁思的“漫漫青芜,依依杨柳”,更增愁绪,使表意又沉重一层。

再如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历来为众词评家称道,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神来之笔,千古艳传。但是,读者欣赏的重心常常落在比喻的新奇上,忽视了整个语义系统。其实,上片中“永昼”(整日)之愁,佳节“又”重阳,“半夜”凉“透”这些因素亦是制约其成败的关键——“又”重阳将去年之欢愉和今时之孤寂强烈对比,“半夜”的辗转难眠才会深觉“凉透”,如此“永昼”才会“销魂”,才会憔悴而瘦——否则,怎敢喝问“莫道”?而“瘦”又从何来?同时,还要看到,看似闲笔的“瑞脑销金兽”其实也有大用——闲坐在屋内无趣,静静看着香炉发呆。下面才会把视角转向室外的黄昏东篱,重阳赏菊,才会想到将黄花自比。

我们只有将这些语言符号前后勾连在一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看到每个个体的价值。因此,文本分析的目的并不在于对作品做出历史的、道德的和美学的价值判断,而是要揭示文本这个“符号系统”内部各种成分构成、制约、组合的关系和规律,而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价值。

当然,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既不满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对作家、作品、文类的历史研究,也不热衷于对作品本身作逐字逐句的剖析,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规律的整体把握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所要追求的是超越具体作品、作家和时代,去探索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结构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研究。贾岛、孟郊的苦吟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最后只落得“有句无篇”的结果。其他诸如谢灵运、韩愈,亦是如此。所以,应该要像法国著名批评家热奈特所说的“人们把文学看做是无规则的信息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做是无信息的规则来看了”(《叙事话语》)。其实,张炎在《词—源》中谈论作词之法时就说“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同律诗的起、承、转、合一样,起结与过片就是词的结构之法。下文举例分析古诗词中支配和制约作品的结构特点。

单就宋词的过片(上下阙的过渡)说起。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分两片为通常所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则多为抒情。由上片转入下片,即是“过片”,其基本要求是:上片结处如奔马收缰,既要勒住,又要为下片留有余地;而下片的起处须起新意、辟新境,并且一定要和上片保持血脉联系。晚清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有言:“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词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片乃虚实转捩处。”

以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为例,上片赋赤壁之壮观,下片缅怀英雄英姿勃发、风流伟绩和自我失意的抒怀。“江山如画”束住上文对赤壁的写景,而以“一时多少豪杰”为下片主要对象的出场做好铺垫。而下片起句“遥想”承上,由写景转入怀人。上为实,其下为虚;上为景,其下为情。其过片正如词家常言的“岭断云连,水穷云起”。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也是类似:上片写情,旧情难忘,而四顾茫然,下片则虚写梦中相见之情景,情起而以景结。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很少注意到诗词的这些特征,多是孤立地品读某一些句子。换句话说,即使再美好的练字练句,也必须放在整个语言系统中欣赏,不可断章取义、挂一漏万。

叙事学分析是结构主义批评中极有价值的部分。在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确认视角的位置、分析视角的变化、视角类型的选择都是文学评论中值得阅读者注意的问题。小说和叙事类的文学作品是这样的,抒情性强的诗歌中也有视角分析的必要。诗词中视角转化的特点如下:

自我的视角:在诗词中,叙事抒情常常是以自我为直接陈述的主体。这是我国文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即古人所谓“诗以言志”。所以,诗词习惯性地成了直接表达自我的工具。

自我与第二视角转换:在作品中,为了丰富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扩大作品的深度、广度,作者有意识地变化主体。白居易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本来写的是适逢冬至佳节的孤独、寂寞,最后却说家人正在夜半时分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之人,视角的转换奇妙地拉伸了诗歌的表现范围。

第三者视角:作者似乎站在诗外,直接“客观”地陈述、描绘,让人很容易忽略抒情主人公的存在,很像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如柳宗元的《江雪》,站在画外描写一位形体孤独、却显得清高孤傲的渔翁,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暗含在渔翁的精神世界中。这个被幻化、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无独有偶,他在《渔翁》中又故技重施,刻画了另一个踏歌而行、闲云野鹤般的渔翁。遭遇柳宗元当年相同处境的苏轼,在他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里,也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虽然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富于叙事性,更注重抒情,但是耐心地分析诗词中的视角变换,也能另辟蹊径,发现其中的新意蕴。

任何一种文学解读方式都有其优劣长短。20世纪40年代起,英美的新批评理论注重文学的语言和形式,通过条分缕析的细读和修辞分析,努力把文学之为文学,具体化到一个文本和文学语言的层面来解读;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取代了细读,文学分析中对文本的注重,也被结构主义对系统和深层结构的兴趣所代替,其研究方法离开文学作品的具体细节,很少深入讨论一部文学作品,越来越趋于抽象,认真的文学阅读似乎在逐渐衰落,成了一种奢侈。这恐怕是我们今天重读古典诗词所要谨记的。当然,如果能在上述理论中汲取一些适用于我们诗词教学的部分,来变化、丰富我们的课堂,激活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也未尝不可。

参考资料:

1.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

2.张隆溪《故事下面的故事——论结构主义叙事学》,《读书》1983年第11期。

上一篇:汶川小英雄的故事下一篇:篮球教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