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通用7篇)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篇1

一 课题的基本情况

《以校为本,创办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005年9月筹划立项,2006年3月—2009年3月是本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09年9月是本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区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实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作和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研究计划得到落实、活动开展组织到位、校本科研基本形成、预计研究成果比较显著。下面,就校本研究实际,将本课题阶段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学校开发的环境、科技、陶艺、信息的校本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的倾向;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改变科研是教师“身外之物”的看法和认识,改变科研活动只是围绕一个固定的课题所做的单一周期的研究的做法,使科研与我校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我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创建结合在一起;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 课题研究的具体形式

﹙一﹚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

1、工作台式:如科技作品、陶艺作品的制作等。

2、个体式:如环境调查、计算机操作表演等;

3、集体活动式:如环保宣传日、陶艺节、科技节等。

﹙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教研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已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四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探索出一种操作模式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式。针对课堂教学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我们采用的操作模式是:“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各教研组结合本课题教学模式的初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现在各科的教学模式第二次修订已经完成:例如:陶艺组:“诱思探究分课型”的教学模式;科技组:“问题”式探究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师生互动,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探索教学操作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具体操作方式为:课堂案例式教研。案例式教研分为自研式汇报课、出外学习课堂实录、多人同上一堂课。自研式汇报课:

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校本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研究思想,体现研究的价值,凸现自己的研究特点。出外学习课堂实录:

教师出外学习自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回校之后针对教学实录谈自己的感想,引发其它教师的共鸣,形成共同参与并提高的局面。多人同上一堂课:

两三位教师上同一个内容,按照各自对教材的解读进行40分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演绎;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生成的把握。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真切的帮助,让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的案例式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亲身体验,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

(二)建立起了学习型教研组。1.加强了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求教研组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校本教研课例研究。制定教研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制定了教研组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有各教研组的教科研活动时间,学习的内容分为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建立异校交流制度。每个学期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教研组至少交流一次。

2.开设了科组大讲坛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科研成员的凝聚力,使科研组内形成互相研讨争鸣的学习氛围,使组内的老师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来,我校开设了科组大讲坛活动。科研组成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一个校本教研的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交流,百家争鸣﹑各取所需,通过汇总解决共同的疑惑等。在充分活动后,教科研组可以推举出几个主讲人就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质疑问难。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团队整体水平大大提高。

3.建立了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校本教研各学科教科研成员的教育资源系统势在必行。建立正阳小学校本教研网,在网上创立校本教研主页,具体分设五个大类: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平台是论坛。具体操作是每次活动,先由组织者发主贴,上面分别有活动的通知、主题、意图,然后是执教老师跟贴发教案、说课稿或者是教后反思,接下来是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跟贴进行评议,甚至可以是针对有些老师评议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CAI课件放在网上,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在教学中所需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下载,这样能大大地拓宽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展信息来源。

4.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校本教研的阶段性成果已硕果累累: 环境学科:

2006年 参加省环保局组织的绿色学校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经验交流汇报。2008年 环保主题活动“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吉林日报》《长

春日报》上给予报道,在吉林电视台“新闻参考”栏目中播出。

科技学科:

2007年 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校称号。2008年(1)被评为“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

(2)在“长春市科技活动周”期间,长春市副市长钱龙生﹑市科协副主席邢文和绿园区领导参加了我校科普图书和科普教学仪器赠送仪式,长春电视台给予了报道。(3)获长春市航模展演一等奖(4)获吉林省航模比赛一等奖

(5)被评为“吉林省第十六届科技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信息学科:

2008年信息技术学科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学科组

信息组陈姝煜老师在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陶艺学科:

2008年 高妍老师在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生制作的陶艺作品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五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校本教研是一个崭新的事物,我们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缺少系统而成熟的经验,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再研究﹑在总结。另外,在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实施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如:教师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校本教研还需要与之相适

应的研究机制。这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永无止境地探索。

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将面对现实,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努力开拓校本研究的新局面,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以上,是我校三年来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个缩影。谈不上经验,只是针对我校校情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报告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正阳小学课题组

《以校为本,创办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篇2

一、某高中逐层考评与关联性评价的相关情况

某高中在学期结束时由教学管理职能处室和年级组成考评委员会, 对教研组实施考核。考评分为综合考评和单项考核。综合考评由教科室负责, 主要对教研组专业管理过程和发展成效实施评定。除了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查外, 再就是特色项目的评定。在考评方式上一般是针对教研组呈现的物化成果、教研组业务档案的检查, 结合教研组工作述评和针对教研组发展实际提出问题的答辩来实施评定。该校在实施对教研组评定时, 采取的评价方式为:查验教研过程材料、查验和评价教研成果、听取教研组长的述职报告, 最后是由评委实施评估确定等级。

对教研组的分项考评主要是因为职能处室和年级承担的管理责任实施分项评估。该校对学科教研组考核确定为对教研活动、教学成绩和师资队伍发展成效三项考评。其中, 教研活动评价分为对学科教研组统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备课组层面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两大部分。评价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活动的管理和学校对教研活动质量的评估。教学成绩考评主要包括教研组所管理的备课组常规成绩统计率和学科发展率。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是指教研组和备课组推荐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教育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的参加者, 对其参赛活动过程实施指导, 通过打磨聚合学科组的智慧, 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过程。由于各学科组发展基础不同, 举行机会的不均等性, 因此采取加分制度, 但各项有一定的上限。最后一项是由教学管理人员、资深型教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评委实施行政评价, 通过对教研组专业发展档案检查、教研成效的评定, 结合教研室的述职报告、回答问题的优劣实施评价。

(一) 上位评价

对教研组的评价我们称之为“上位评价”, 它是对备课组实施评价和对教师实施专业考评的前提。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学校对教研组综合和单项评价流程如下:

综合评估是学校考评委员会针对教研组的专业发展过程和专业发展成效实施评定, 结合述职报告和问题答辩进行评议。单项评估是是由各评价主体对应各自的管理内容实施的评定, 教科室针对校本教研, 教务处针对常规性检查和教学研究活动, 年级针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成绩实施评定。以教科室针对校本教研的评价为例, 如表1所示。

通过对教研活动过程、常规教研活动、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成绩的评定, 形成了综合评定成绩, 如表2所示。

(二) 中位评价和下位评价

备课组是课程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 既要通过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通过集体备课和常规教学的督促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还要对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负责, 因此其评价主体应当是教务处、年级和教研组, 我们把对备课组的评价称之谓“中位评价”。

处室和年级的职能决定了考核的分工, 具体来说, 年级对备课组的考核主要侧重备课组集体备课、赛课和教学技能达标等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各项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成效;教学常规各环节的落实及质量;备课组学科教学成绩等。其中, 年级对备课组的考核教学成绩部分要占到总分值的60%。

教研组对备课组的考核主要侧重备课组成员参与全校性学科教研活动情况;备课组承担校本教研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备课组集体备课、赛课和教学技能达标等活动开展的质量, 备课组教研绩效等。

考核分工与考核内容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备课组和年级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考评是“下位评价”, 其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对应如下:

二、逐层评价与关联性制约的实施

学校考评委员会负责制订对各教研组的考核方案, 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制订对所属备课组的考核方案, 各年级的备课组再根据教研组评价方案制订对所属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方案, 各评价主体根据管理内容分别对管理对象实施考核, 在同步进行考评的过程中, 不会因为上一组织考核的进度而影响下一组织的进程, 只要对分管的组织和教师个体依据考核成绩形成一个排序, 就实现了考评的目的。只是在最后依据上一组织对本组织考评的结果, 对其形成的序列实施分等, 就完成了对备课组、备课组对教师的专业考核。在逐层考核中各组织呈现如下特征:

1.学校依据对各教研组的考核结果将全校教研组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教研组给予组长不同的奖励, 并给予所属备课组不同的等级差别。其中A、B、C三个等级分别占全校教研组总数的三分之一。

2.教研组依据对所属备课组的考核结果将所属备课组划分等级区别评价, 具体是:A等教研组所属的三个备课组考评等级设为2A、1B;B等教研组所属的备课组设为1A、2B;C等教研组所属的备课组设为1A、1B、1C。

3.年级组依据对备课组的考核结果将本年级备课组按A、B、C三等区分评价, 其比例各占年级备课组总数的三分之一。

4.将教研组和年级对各年级备课组的评价结果综合, 得到对年级各备课组的评价结果, 其中包含六个等级, 即:AA, AB, AC, BB, BC, CC。

5.备课组依据本组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考核结果将组内教师分等评价, 评价等级分为四级, 即: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根据教研组、年级对备课组评价的等级不同, 备课组内教师各个等级占本组内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不同, 各等级所占人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具体如下:

6.考核赋分办法: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的满分设定为50分。被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的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考核成绩分别为满分的100%、80%、70%、60%。

7.考核结果的运用: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 每学期教师专业发展考核成绩与依照《教职工考核方案》考核成绩的总和作为教师本学期量化考核的总成绩。

校本教研工作报告 篇3

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展过程中以教科研处为主导,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战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体现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享受教育。正是校本教研,把教师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苦教中解放了出来,也把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苦学中解放了出来。通过校本教研,让我从中得到了升华。现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通过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因为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就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大家一起探讨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通过校本教研,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活动中,我们探讨了听课、集体备课、法制教育与化学课堂的练习等等活动,虽然我们的课不算是很完美,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这些都是体现我们真实课堂教学的.课。同一个主题,每堂课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点与不足之处,在分析他人之课的同时改进自己之课,再在课下加以完善。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帮助。我个人观点,对自己教学最有帮助的课其实就是同事之间的真实的课,惟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扎实的教学质量,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名师的课,我们要学的是他的教学理念,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校本教研形式的真实的课。一句话,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水平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通过校本教研,有效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篇4

为了解我县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局教研室工作部署,于2010年6月8日,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提对莫乡学区4所学校进行了校本教研的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莫乡学区4所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3所)地处边远山区,学校之间相对分散;汉、哈、维三个语种授课;教职工236名;在校学生达1700余人。调研中,调研组力求全面了解各校教育教学和校本教研开展情况,在这4所学校召开学校班子成员座谈会,听取学校领导的专题汇报4场,查阅资料200余份,访谈教师22名,深入课堂听课12节。在每个学校调研结束时,召开调研反馈会,反馈调研意见,肯定工作成绩,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和成绩

1、领导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思想上认同、接受并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校本教研的落实和开展。

调研中发现,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有一定的认识,为保证活动的开展,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巩留县中小学校本教研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都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制定了“校本教研方案”、“校本教研计划”。木小、阿小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以此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施。另外,各学校购进大量的课程改革辅导资料,并积极组织教师接受各级各类培训,不断完善校本教研的支撑条件。

2、各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教学研讨和教师

1培训活动。

莫乡中学集体备课活动已日趋完善。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展集体备课2-3次,在教研组内先确定课题,大家共同备课;再讨论交流,集全组成员智慧修订成案;根据修订的教案授课,组内成员共听;再进一步讨论完善,形成共用教案。此活动内容丰实,教师全面参与,材料齐全。

莫乡中学牵头组织学区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各学校推荐教师就同一课题上研讨课,学区大部分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课、讨论。另外,中学还选派了3名教师在学区中进行送教活动。丰富的学区研讨活动为学区各校的教师提供了交流、研讨平台。

木小开展“一课三研”的老带新教学研讨活动。即结对的师徒通过集体备课整合出教案,先由新教师执教上研讨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听课、讨论、修改教案后,再由老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上示范课,课后进一步讨论,新教师再上课的模式循环学习。此活动是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研讨基础,创新开展校本教研的师徒传帮带活动。

阿小开展教师说课、说教材活动。年轻教师说教材,促其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老教师选取教学中突出案例(亮点课和问题课)说课,既引领年轻教师学,同时又可通过讨论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校都能以“课例”研究为重点和基础,在“课例”研究中把集体备课做为研究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

3、部分学校课题研究已逐步开展,校本研究已渗入到学校常规教研活动中,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所增长。

莫乡中学申报获批了县级课题《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研

究》、《华夏歌谣唱千年》、《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后,学校各教研组以这3个课题的研究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尝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

木小申报了州级课题《课本知识与农牧区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虽然立项审核结果还未公布,但此课题已在实施中。课题负责人党辉(学校教务主任)将课题分成4个校级子课题,在各学科、各年级开展研究、讨论,搜集资料,较好的调动了全校汉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4、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调研中,通过听课、座谈,可以看出教师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学产生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

教育观念转变。无论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都有在实践中尝试新课程理念的愿望,所以大多数教师能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用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开始武装自己。

教育行为转变。大多数教师们尝试对教材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处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准备教具,如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教学图片等;课堂中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得到明显体现;部分学校开始开发校本课程,如:麦小开发了《哈萨克族风土人情》、中学开发了《莫乡野生动植物》等。

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逐渐减少,学生自主选择、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多;部分教师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活动,如观察、阅读、竞赛、游戏等,活动化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乐趣;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批评、讽刺学生的现象逐渐减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校本教研与新课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少,校本教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甚至步入误区,流入形式,亟待改进与提升。

1、领导重视不够,认识模糊。部分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对新课改和校本教研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不到位。特别是边远学校以本校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等多种客观原因为托辞加以掩饰,致使校本教研工作局面难以打开。

2、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质量堪忧。对农村学校适合什么路子来组织开展校本教研缺少系统的研究与指导;学校制度完善,但缺乏有效落实,活动中只能保证数量,难以保证质量;形式太多,执行的规范程度不够,实效不大。如:莫乡中学校本研究有规划、方案、审批、管理等较完善的制度,但未有效地组织教师申报校级小课题,只是依托县级课题进行研究,缺乏普及性,研究内容空泛。

3、基础组织功能薄弱。学校的学科教研组作为校本教研基本组织单位,建设比较薄弱。部分学校的教研组长虽然自身的教研能力较强,但缺乏组织和示范能力,在教研组活动中,仍是“查查备课作业”、“组织老师开个会布置布置工作,留下记录”的老做法,组内活动内容单调,未能很好地结合本学科特点和本组人员的实际来积极主动地

开展研讨活动,教师交流互助和合作攻关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发挥教研组这一层级的作用。

4、活动流于形式,过程疏于督查。部分学校在实施校本教研和新课改的过程中,对教师缺少有效的学习、培训和研究的质量评价。在布置教师的学习及教学反思方面,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致使部分教师钻了空子,出现了雷同甚至是别人代抄的学习心得笔记。此外,《教师成长档案》等流于形式,丧失了过程评价的功能。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应提高对“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的认识,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教研机制和管理制度,营造宽松、浓厚的研究氛围。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激励机制、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等,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营造宽松、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

3.狠抓校本教研的实效性问题。提高教研的水平和质量,校本教研要针对本校存在的问题,一抓到底,要真研究、真实践、真提高。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需

要出发,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层次和水平。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成长。教师要增强读书意识和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5.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作用。在校本教研的实施过程中,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受财力、物力的限制,我们要根据本学区、各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学区、学校形成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的研究力量,从而确保校本研究的顺利实施。

**县教育局教研室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篇5

2012年3月31日,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双辽市教科所承办的《提升教学质量校本科研教研专家报告会》。本次活动增强了我校教师钻研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素质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培训与建设教师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这次培训活动机遇难得,而且聘请的是教学方面的权威专家李元昌教授和省级科研骨干徐向东教授。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资源选拔精干的各级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

二、明确培训目标,保证培训质量

明确培训的目标与内容,让与会人员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解决教学过程的难题,并发挥其辐射作用。要求每名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做笔记,写心得体会,立足本学科的实际,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引路课,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和任务培训,效果良好。

三、层层引领,重温报告

不同的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路,我们采取有效的途径,为他们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即建立互助对子。采取市级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的形式,在给双方明确的任务与内容的基础上,我校于4月11日在多媒体教室重温了《提升教学质量校本科研教研专家报告会》。这样,在帮带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提升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四、开展交流,发挥辐射作用

交流心得体会,激发全体教师内在潜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校在4月12日举行“立足学科实际,交流学习体验,挖掘实际课堂操作方法”的经验交流会。会上,各级骨干教师积极发言,特别是李影的《向学科管理要质量》;徐晶的《在教学反思中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刘万民的《立足学科校本研究,引领教师整体发展》,受到了全校的一致好评。学习活动交流,推动了学科前沿理论与实际运用在我校的全面推行。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篇6

一、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做法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坚持以辅差培优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路,激活课堂。始终立足课堂、放眼课外、优化教法、渗透创新、深化教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个老师自命课题,上“诱思探究”研究课,将诱思探究理论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课堂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理念新、基本工扎实的骨干教师。二是结合课改,加强教研活动。利用高一课改的有利时机,教研室每月召开二次研讨会,加强了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了学科周活动;同时又派出许多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我们与山东淄博三中、佳木斯一中结对子,邀请了佳木斯一中校长到我校讲学,淄博三中为我校赠书,派部分教师到郑州四中、安徽、西安等地参加全国“诱思探究”研讨会,并在我校成立了“诱思探究”理论学习小组,有效的推动了我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许多教师的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好评。三是狠抓高

三、初三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夯实了基础。面对高中考,我校采取高三月考、联考,高考、中考直通车辅导;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抓特征,找差距;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高考升学率逐年有所上升。

(二)、科研兴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科研工作则堪称这条生命线上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势地位,在老师中牢固树立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加快教育科研步伐,增加跟踪前沿知识的能力,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水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刚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诱思探究教学论”这一课题。校领导结合“课改”学习,组织教师努力探索,提倡精导巧练,优化教学过程。

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领导更加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开学初,学校公布了《骨干教师评聘条例》,将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教学效果好的把关教师评为学校骨干教师,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师的敬业奋进的士气和为教育事业拼搏的热情。“青蓝工程”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青年教师接上班,学校工作才有后劲,教育、教学才能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学校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着重在组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经验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并定期组织全校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机会,力求给青年教师以最广阔的提高素质及发挥才能的空间,有许多青年教师成为校、区级骨干教师,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成为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

教育科研工作既能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又能提高办学品位,丰富了办学内涵,通过教育教学的不断研讨,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为___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学校调整教科研体系,完善了以教科室、教导处为龙头、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各教学班为教改基地的实验体系。实行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1)分科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二是通过听课交流、听课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根据学校提出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

(2)合作交流的几种方式

一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交流:一月一次的三级交流;校长、教导主任定期、不定期的参加教研组的活动。领导成为教研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二是教师之间的交流: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不同学科的教师共上一堂课,学术沙龙。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学习借鉴别人经验,查找不足。三是校际之间的交流,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问题进行的,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本校的力量。应搞好校与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合作教研。

(四)、任务驱动,保证质量。

(1)教研组定期活动(每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

(2)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

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每学期一次课题汇报。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课题研究经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5)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沙龙”。学校不限主题,教师自主发言,可以是本学期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理解。

(6)每个月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贵在交流学习,督促教师读书。

(7)每学期办一次专家讲座或教学指导活动。专业研究人员以其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渊博的学识,参与“校本教研”,能使“校本教研”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深层次发展。学校适时的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教学指导(先后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傅东樱教授、宁夏大学谢保国教授、银川九中陆三柄老师、中卫中学有名数学老师蒋老师等),教师们可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参与、交流、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二、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几种做法

1、内容讲究实效

校本培训工作应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注意培训的系统性,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用、有效”上作文章。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发挥被培训者的主体作用,使参加校本培训变为教师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其次,针对教师现状,充分考虑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不做重复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长期任务,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一方面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管理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以问题的提出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本着学校缺什么专业教师就培训什么教师,教师缺什么素质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2、形式灵活多样

校本培训工作主要是以教师的在岗培训为主,因此要做到灵活多样。我校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要求教师每年定一本教育杂志和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摘录下来,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集中培训或请专家来校作×次专题讲座,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相结合。学校除把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传送给教师以外,还选派教学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本学期我校启动了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到家外地名校参加一周的轮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自我钻研与集体研讨结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学校的主导课题,确定好自己的教研小课题,采取分散研究,集体研讨的形式,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三、努力方向

校本教研成效报告 篇7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我校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以校为本,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理念新、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立足校情,立足学科教学,按照“全员参与,讲究实效、按需施教、科学管理”的十六字研修方针,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新路。

一、转变教师培训的方式,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强化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依照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采取务实高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促进其思想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加速转变。

1、加强对《意见》的研读、理解和实践

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 见》,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和感悟,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统一组织教师认真系统地研读“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及语文教学应把握的“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的九字方针,掌握基本教学步骤与方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努力实践《意见》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深入课改先进学校听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会等,不断提升广大教师课改理念,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2、对教师进行实践和实战式的培训

我们采用充分利用一线实际教学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实践和实战式的培训。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观看优秀课例光

碟及参加教研活动后进行研讨、交流,适时培训的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并通过课堂的实际教学加以理解运用。以此,把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师进修校组织的暑期教师实战式培训,力争出色完成进修校交给的出课任务。培训时要求教师一定要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许请假。听课时认真做笔记。开学后学校认真检查了教师的听课笔记,并针对培训情况做了详细的总结。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要结合本科教学的实际,把暑期培训中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改能力

伴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的引进,网络教研已成为一种着有实效的新型的教研形式。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远程教育光盘和绥棱教育信息网等网络平台,与县内及外地教育同行进行沟通、研讨、交流,并积极参加县以上业务对接、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把教师网上参与教研及发表教育教学论坛的情况,列入到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中,每月都要及时总结教师网上发表论谈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张贴出来。以鼓励教师参与论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教育局下发的远程教育光碟分发到老师手中,要求教师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吸纳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外,学校每周每班都安排了两节远程教育课,通过听网络课堂教师讲课,与网络课堂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鼓励教师自学教育教学书籍及教育经典名著,并认真做笔记,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业务自学笔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年终教师结合对教育大家的学习情况每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学校把教师参与网上教研及参加教育论坛的情况列入教学工作

考核中。同时,我们还对教师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方面的培训,4、加强典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帮带作用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批骨干老师的群体,通过发挥 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狠抓了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的落实。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要求每周至少深入其课堂听课一次,并进行评课、交流、指导。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观摩课或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学校还实施了“一托二”培优工程,校领导及骨干教师每人都确定培养目标,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等,进行跟踪培养。并要求这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争当排头兵、领头雁,率先更新观念,课堂教学改革走在前列,在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中要勇挑重担。另外学校积极给骨干教师创造外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机会,促使他们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5、与实验校结对子,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我校教师与县龙头学校实验小学教师结成互学对子,利用每周二、周五两个上午取消教师坐班制的时间,组织教师到实验校听课学习并与他们进行座谈。回校后分科组织教师对听课情况进行汇报、研讨、交流。通过结对互学,老师们受益匪浅,他们努力把学到的好的经验、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推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6、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过硬的基本功是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要求教师每天写一板粉笔字在教室门前展出,每周写一页钢楷,每月写一本字帖,学校每月进行教师钢楷展览,定期进行教师基本功竞赛: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进行教师钢楷比赛、教师粉笔字比赛、教师才艺展示、课改故事大赛等活动,以整体拉练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1、加强集体备课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备课方式,通过加强集体备课,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坚持每周二语文、科任,周三数学备课日,业务领导跟踪参与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对教师个人备课环节进行研讨,集思广议,对不能体现课改理念,不能体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环节进行大胆取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形成个性化的学案。要求教研组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定中心发言人,做好备课记录。教师个人备课,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及所教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能创新性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调整备课的角度,变“教案”准备为“学案”准备。使教师从根本上明确什么是“学案”,什么是“教案”,通过集体备课整理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促进学生能力形成的学案设计来。强调集体备课时,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使所设计的“学案”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案”进行二次设计,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检查集体备课的效果,除了加强集体备课的检查指导外,我们还搞了年组教研课的抽签展示活动。在头一天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第二天抽签确定讲课年组和主讲人。课后对照集体备课的学案,进行反思研讨。这项活动从开学初我们就坚持了,效果非常好,对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推动“导学议练“教学思想进入课堂,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学初,我们结合暑期教师进行的实战式培训,深入新任学年,教新教材的教师的课堂听课,检查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同时反馈暑期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使 “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得以充 分落实,我们除了利用教科研活动时间,系统学习“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外,还组织教师到中学听了落实“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观摩课,回来后分科组织了座谈,并研究了结合小学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一些方法。接着又两次安排教导处的两位主任为老师们出落实“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研究课,课后又组织了研讨活动,使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导学议练”的教学思想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并努力把它落实到课堂中。

为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整体拉练广大教师,学校在教育局、进修校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及组织下,五月中下旬与中学一起召开了一次大型的“自主互动、展示创新”教学法研讨会暨教学开放日活动。全校十四个教学班共出了四十七节课,并把几年来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所做工作的材料进行了展示。并展出了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特色作业:低年级的铅笔字书法集锦、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一些特色作业等。中高年级优秀作文集锦、优秀手抄报集锦、学生填写的读书卡、预习本、学生的数学日记等。开放日当天全县城乡各小学都有教师前来听课。与会听课教师达二、三百人。会议闭幕式,由教师进修校辛校长主持,刘局长、李局长都亲临会场做了重要讲话,他们对学校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

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具体指导。此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整体展示了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成果,鼓舞了老师们的士气,这次开放日活动,对五小教师也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实战式培训,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了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型课堂,依照教育局《意见》精神,推广应用“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本学期我校又开展了“研、讲、评”教学大赛活动。比赛把年组集体备课的过程纳入到评比的环节中,年组教学设计也做为比赛的一个方面。将抽签确定讲课类型。要求主讲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对年组集体备课的学案进行个性化调整、修订,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教研组要依照课前预设的学案结合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针对“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及学校各科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研讨。以此,提高年组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并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同时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通过年组教师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通过做课展示课堂教学探索的成果,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评课,提升广大教师的课改理念,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次教研活动,既有个人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展示,又有团队精神的具具体体现,更有集体智慧的再现与升华。此次实战式培训,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一次拉练,尤其是当堂集体备课、评课环节,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风采,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还积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教师进修校组织的网上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主抓学科的业务领导同四年组的语文老师一起认真编写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我校单元整合的教学特色。积极参与网上对各校教学设计的评比,组织教师认真观阅,年组集体研讨,并及时将评课结果上传到进修校的教研专栏中。广大教师在参与评阅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语文教学积极落实““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九字方针 依照《意见》精神,语文学科加强了阅读和作文教学,在“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上下工夫。在四五年级进一步开展了单元版块教学的实验,在上学期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学期通过单元预习课,典篇引带课,作文讲评课,体现单元的整合,与“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写作量,体现语文教学的“增减延放”。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鼓励学生填写课外读书卡及课前预习本,写好小练笔,定期评选年组优秀作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抓好分层教学的尝试研究

依照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我校着手开展了分层教学这项工作的尝试研究。

他们先从四年数学组开始尝试实验,充分考虑到了一个年组学生存在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年组学生分为短期的A B C三个层次班,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制定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中,年组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原有认知,设计 出不同的学案,C班重点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师适当点拨;A班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师多做引导;B班充分体现小组间的合作学习,通过生生互助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在检测题的设计上,A班学生完成基本题,B班学生完成基本加综合题,C班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导向、激励功能,使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体验到成功 的快乐,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在考试测查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出不同的测试题,学困生做基本大纲题,中等生加综合题,优生再加提高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试中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试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分层教学实验,在完善学困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缩短了 班与班之间学习成绩差距,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在不同基 础上得到明显提高。确保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使 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间合作精神得到了培 养,学困生改变了不良学习习惯,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都 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也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

现在此项实验我校还在进一步研究中,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 探索,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川师信息检索学习报告下一篇:内疚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