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精选10篇)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篇1

第二课时:气温的空间的分布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既复习了旧课,又增加了一点难度。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绘图,教师注意在下面引导和提示,然后把画的比较好的图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来)

二、大屏幕投影:练一练

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教学新课:

三、气温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4.4,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4.5—4.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篇2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一套﹑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炎热的夏天过了,我们都感到了秋天的寒意,同学们的衣着也由单薄的夏装换上了较厚的秋衣,这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经常提到气温这个词。气温就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教师)气温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那么,气温到底怎样测出来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页“气温的观测”。

提问:⑴气温的观测用什么工具?(温度计,放置离地1.5米)

⑵通常一天进行观测的次数、时间?(4次。8时﹑14时﹑20时﹑2时)(教师)过渡:气温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还是不变的? 请学生举例,得出:“气温是变化的”(教师)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有规律吗? 举例:早晨冷,中午热。夏天热,冬天冷。引出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教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大屏幕出示图3.10(教师)指图提问:

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值? 学生答:日均温。日均温怎样计算呢?

学生答:4次气温数相加除以4。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依次类推。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内每天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教师)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1、气温日变化

大屏幕出示图3.11“气温日变化”图,看图提问: ⑴图上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学生答:分别是一天的时刻﹑气温度数。

⑵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温度数。

学生答:14时即午后2时(约31℃)﹑4时即日出前后(约24.5℃)。(指导学生用直尺﹑三角板在书上的图上量。)⑶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 学生答:气温日较差。(31℃-24.5℃=6.5℃)

⑷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通常,从日出前后到午后2时左右,气温不断升高;从午后2时左右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不断下降。

⑸读出不同时间的气温值,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2、气温年变化

大屏幕出示图3.12“气温年变化图”,看图提问: ⑴图上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学生答:分别是月份﹑气温度数。

(2)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从1月到7月,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从7月到来年1月,月平均气温逐渐下降。冬冷夏热,四季变化明显。

(3)读出一年中各月的月平均气温,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就是年平均气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大屏幕出示图3.15“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学生观察用三角板﹑直尺算得出: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约22℃﹑7月。⑵最低月平均气温约1.5℃﹑1月。⑶气温年较差22℃-1.5℃=20.5℃

⑷该地气温年变化:夏热冬凉,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过渡:这堂课学习了气温的一些知识,如何绘制气温曲线图,让我们一同来完成活动1。

3、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教师)在黑板上简要画图作示例说明。

强调“平均”、“相等的温度差”、“用点标注”、“平滑的线”、“写图名”。在绘图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绘图中的一些问题: ⑴图幅大小要适当。

⑵纵坐标选取的刻度大小应便于标出气温的最低值和最高值。⑶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线点处标上点。⑷曲线应光滑,不能是折线。

(学生动手)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画图,其余学生动手绘图练习。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气温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而且知道了气温的变化。那么,气温的分布如何,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生活 二﹑气温的变化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1、气温日变化: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变化:气温年较差

3、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通过教师引导,学会阅读和使用气温分布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努力探寻自然奥秘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投影片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不同时间气温的变化规律,即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新课教学

三、气温的分布

PPT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⑴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⑵运用等高线是表示地面的高低。⑶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⑷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⑸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陡 ;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⑹等高线是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洼地。如果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山顶。

教师设问:地球表面高低不同,我们能用等高线图表示出来。那么,世界各地的冷热也不同,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表示出气温的水平分布呢?

大屏幕出示图3、16,思考:

⑴这张图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图比较相似?(等高线地形图)⑵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同?(相同)⑶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4℃)

⑷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于四周气温,表示的是低温中心;

如果中心气温高于四周气温,表示的是高温中心。

⑸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仿照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引导学生看图,分析、讨论、抢答。

(教师)过渡:学习了等温线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气温是如何分布的? 大屏幕出示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教师引导)⑴这是一张什么图?

⑵这张图与以往我们见过的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 ⑴这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⑵从图例、等温线等方面描述。

(教师引导)请学生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描绘0℃、10℃、20℃等温线,在图中发现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会有很多发现。如:⑴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⑵一般情况,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⑶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较为平直。

⑷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判断所在区域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教师)那么,同一纬度地带,陆地和海洋气温有没有差别? 设问:夏天中午和晚上站在河岸和水中的感觉?

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

(学生抢答)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回答:

中午河岸气温高,河水气温低;晚上,河岸气温低,河水气温高。

(教师引导)同学们都有这种感觉,推理:在同一纬度(同一地点)的陆地(河岸)和海洋(河水)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气温的变化规律。

归纳总结:由此可以推断“陆地”和“海洋”之间也存在这种差异。得出结论:受海陆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

2、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教师承转)同学们对气温的规律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继续探究,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作答: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过渡:刚才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气温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那么,气温是否受地形影响。

(教师)提问:同学们爬过山吗?有什么感受?谁来描述一下?

(学生抢答):爬山时,在山脚下穿短袖衬衫还觉得热。到达山顶,感觉冷,还要加衣服。

(教师)这说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据观测,在同一地点,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同步练习题 篇3

1、下表是我市气温资料,完成:

月份123456789101112

平均气温(°C)13.115.019.522.526.027.227.325.023.419.916.815.1

(1)在网格座标中绘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2)我市最热月是月,气温年较差是。

(3)根据表中资料,概括描述一我市气候的基本

特点(季节变化特点是):

冬季,夏季。

2.右图是学校气象小组一天的气温观察记录,这一天的日平

均气温是A.6℃B.8℃C.10℃D.12℃

3.一般来说,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12时左右

C.午后2时左右D.傍晚

4.北半球海洋上,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

5.下列月份中,最适合去南极考察的是()

A.1月 B.4月C.7月D.10月

6.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7.中山最高峰五桂山(海拔531米)某天测得山上的气温是15℃,此时山下某地(海拔约30米)的气温大约是()A.21℃B.9℃C.18℃D.12℃

8.从全世界范围看,气温分布()

A.从高纬向低纬递增B.从高纬向低纬递减C.从沿海向内陆递增D.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9.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北半球海洋C南半球陆地D南半球海洋

10.读右图(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

(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在月。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在月。

(3)该地气温年较差是℃,写出计算过程。

(4)(注意:气温高于15℃为热,0℃-15℃为暖,0℃以下为冷)

那么,该地的气温季节变化特点:

冬季(12、1、2月),夏季(6、7、8月),

四季变化(明显/不大)。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经线)平行,这是因为气温的分布主要

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2)在图中分别找出20℃、10℃、0℃、-10℃等温线,由这些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因为纬度越高,获得太阳光热越(多或少)。

(3)找出20℃等温线、南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线之间,也就是气候五带中的带。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

(4)找出-10℃等温线、南北极圈,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纬线)以内,也就是气候五带中的带。世界上最冷的大洲是。

(5)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弯曲),原因是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小)(注意看图:等温线在海洋上比较平直,在海陆交界处比较弯曲)。

12.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篇4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天气的概念②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③学会测量气温,并了解百叶箱的作用。④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图片、天气预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构成天气的各个要素。②通过“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气温的观测,体会到百叶箱的原理和作用。③通过讨论与交流,体会到气温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STSE教育,深切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天气的概念,二是介绍天气的第一个要素—气温。本节内容的作用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承上),同时天气现象由很多要素构成,从第2节至第4节分别介绍天气的各个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与气温联系密切(启下)。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陌生,易于接受,都有切身体会,但这种感受比较肤浅,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安排观察天气现象图片和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观测气温的活动,通过讨论、探究、实验、分析,使学生对天气的感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重点难点

重点:天气的概念、测量气温的方法

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引入:大气的分层,对流层的特点(强烈的大气对流运动),这种特点形成了对流层复杂且多变的天气现象。活动2【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出示天气现象的图片:刮风、下雨、闪电、霾等,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桐乡市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天气包括哪些要素。桐乡市气象台某日的天气预报: 【市区天气】今天白天多云,今天夜间多云

温度:19—26℃

【风向风力】东北风3-4级【降水概率】10%【相对湿度】 :65% 【气压】 :1016 hPa

3、讲授天气的概念,突出关键词“短时间”,思考与讨论,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鹅毛大雪

四季如春

烈日炎炎 长夏无冬

4、想一想:①你注意过在什么情况下蜻蜓会低飞? ②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什么?

③人类的某些疾病也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如关节炎)

5、说明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其余的要素与气温密不可分!

6、讲授气温的含义、单位、测量工具(三支温度计)

7、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要用三支温度计测量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8、猜测: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图,验证自己的猜测。

9、出示百叶箱的图片,了解百叶箱的基本特点。

10、思考与讨论:①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 实验:书本52的活动

在教室的走廊边观测。把一支温度计置于阳光直射下,另一支置于走廊的阴影下观测。气温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两次观测的时间应有5-10分钟的间隔。(此活动可在课前就开始进行)(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②为什么百叶箱要漆成白色?(能将投射到百叶箱上的阳光通过白色表面反射回去,箱内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这样测出的温度更准确)

③百叶箱离地面为什么要1.5米高左右?(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小,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④为什么百叶箱的门要朝北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11、生物与气温的关系

①很多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

②温度会影响某些爬行动物后代的性别比例

提问:你能否根据此表格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③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生活: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生产:春种秋收、冬天防冻 讨论:气温与人们的生活

夏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冬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

如采用洒水、晚上开窗通风、白天关窗,使用空调等方法来抗高温。如采用多穿衣服、使用暖气等方法来御寒。

12、介绍世界和中国气温之最

讨论:我们课本上有关于“气温之最”的记录,但“气温之最”的记录常常被刷新,你的预期是将创“新高”还是“新低”?为什么? 活动3【活动】活动

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篇5

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根据计算时间长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气温、某月平均气温和某年平均气温等。通常通过气温的平均情况来表达气温一天的状况,这就是平均气温。由于不同气象站,每天观测次数不等,中国气象部门统一规定,日平均气温是把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四次测量的气温求平均,还要精确到1/10度。

除了日平均气温,还有候(5天)、旬(10天)、月、年平均气温。以表达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特点。气象部门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北京时)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观测或者02时、05时、0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每隔3小时进行气温观测。为了特殊需要(如航空),甚至进行间隔1小时、半小时的气象观测。

①某日平均气温: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②某月平均气温: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温度与气温》参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3.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4、.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随机课件)5.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室内和教室外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室外温度。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3.回到教室,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或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三、气温的测量:

1.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2.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3.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共45分钟,第1部分处理综训前一节出错较多的题目,大概花了7分钟左右。第2部分是新课讲授,这一部分3个班进度不同,1班、3班进度相同,剩余2个问题,2班慢一些,剩余4个问题。2班是这节内容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对节奏把握不好,在上课过程中维持纪律方面花的时间较多,有了2班的教训,在1班和3班开始上课之前我便跟学生交代清楚两件事情,第一件不许接话,第二件回答问题想好再说,所以1班和3班课程内容进展顺利。

在1班讲述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3个规律后,我直接引入第2个规律的延伸问题“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怎么不同”,给学生展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结合两幅图回答3个问题:1.北半球1月气温和7月气温哪个高?南半球呢?2.北半球7月份,是陆地气温高还是海洋气温高?1月份呢?为什么?3.想一想:北半球海洋上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出现在7月和1月吗?,结果回答完这3个问题后学生糊涂了一大半,都被绕进去了。所以,在3班讲的时候,我立马调整了策略,前两个问题我不让学生全部看图了,而是直接问大家“我们生活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我们这里的气温是1月高还是7月高?大家看图看一下南半球是哪个月气温高哪个月气温低?你夏季去过青岛吗?那里比我们这里凉爽吗?冬季呢?比我们暖和呢还是寒冷呢?”,除了最后一小问外学生都回答很快,因为这些知识贴近生活,最后一小问我准备下次再上这个课时给学生们准备1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冬季青岛的气温和泰安的气温谁高谁低。第3个问题时我问大家“北半球1月陆地气温更低、7月陆地气温更高,这说明陆地和海洋相比,是不是同样的时间段,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呢?海洋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海洋上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比陆地早还是晚呢?”这样一点点问下去,反而是不看图学生回答快。不过回答完之后,学生要小组合作用图来验证。

气温和降水的教学反思 篇8

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我让学生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标出下列温度的等温线,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让在冬季去过海南学生象其他同学谈一谈沿途气温的变化情况。在学习降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忆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体现了我市提出的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二、不足之处: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三、相应措施: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

课改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2.师生地位的变化。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 世界的气候之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依次进行说明。

一、总体设计的依据

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地理课程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感知、发现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并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章节属于世界地理的总论部分。在本册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主要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对第一课时世界气候类型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现有水平、学习预测三方面进行说明。

1、学生的认知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读图、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2、学生的现有水平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但基础不牢固。本课时内容相对较难也比较抽象,学生分析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测

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独立归纳地理变化规律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还需逐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利用图像和图片资料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所呈现的知识以及教材的前后联系,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归纳,及分析其影响因素。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五、主要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以学定法”。根据本课时教材内容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参与读图进行教学分析。采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地理观察,地理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导学的原则,辅助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读图观察、师生问答,分析讲授、独自归纳,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情境导入,探究规律,分析归因,学以致用”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多次思考、两个问题情景、两次小组合作来完成。

(一)情境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展示两组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温和降水。观察得出:气温和降水存在着地区差异,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有没有规律?引入本课话题。

(二)探究规律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提出问题:对此图如何判读?给出读图指导,让学生明确气温分布图的判读方法,为以下的读图分析做好准备。接下来依次设置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读图观察,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辅以教学演示和直观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最后学生独立总结归纳。在探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这一部分,由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读图方法,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读图观察,然后设计具有代表性的讨论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辅以教学演示,共同得出规律。

(三)分析归因环节,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教材的难点。本着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顺序和过程进行设计。其中纬度位置是基本因素,学生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从赤道地区多雨成因示意图入手,引起学生探究成因的好奇心,进而分析纬度影响气温的原理。然后利用两个问题情境,引出其他两个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和地形,利用实验现象、地形雨等直观图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对成因进一步探究。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这部分教学步步深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影响气候因素和形成思维的方法 。

(四)学以致用环节,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使用本课所学重点知识完成任务,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提出问题,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学生思考,通过课下小组合作, 整理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 篇10

近47年(1961-)内蒙古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文章在对内蒙古118个测站47年(1961-20)气温和降水的观测记录做了基本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全区大范围普遍偏少,70年代东部偏少、西部略多,80年代东部偏多、中西部偏少和90年代全区普遍偏多为特征,特别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降水大范围偏少.尤以东部地区为重,东北部地区比常年降水偏少8613mm.在20世纪60-90年代间,全区降水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60-70年代略偏少,80-90年代略偏多,最大变化幅度为10.7mm.但值得关注的是,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总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5mm.过去几十年间,全区的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21世纪的前7年间的气温比气候均值(1971-)上升了 0.92℃,比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气温增加了1.65℃.空间变化以中部增温最多、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增温速度较快为特征,这种增温一方面受气候自然变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探测环境变化的影响.

作 者:高涛 肖苏君 乌兰 Gao Tao Xiao Sunjun Wulan  作者单位:高涛,乌兰,Gao Tao,Wulan(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肖苏君,Xiao Sunjun(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刊 名:内蒙古气象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METEOROLOGICAL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P426.61+4 关键词:气温   降水   时空变化特征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第二课时】推荐阅读: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07-04

上一篇:青力冬奥·聚力青春征文下一篇:好人还是坏人四年级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