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要求(通用8篇)
一、课前说话
1.每节课前,请两位同学阐述一句有关教育教学的名言警句(前面有人阐述过的,则不能再阐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限时3分钟。
2.学期结束,每位同学须整理出自己的有关教育教学的名言警句(不少于100句,要求能背诵其中的30句),以笔记(纸质)的形式提交。
二、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要求:
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做到人人参与,有效参与。
②课堂讨论时,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③其他小组在授课时,其余小组须针对授课情况进行质疑和评议。
④本课程学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需提交一份关于以上合作学习内容的论述稿(电子稿),可选定其中的一个内容展开阐述,阐述时必须结合案例。字数不少于3000字。
⑤本课程学习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本组合作学习的总结。总结应包括如下内容:本学习小组的名称及名称内涵的阐述、成员、合作学习的内容、各成员(附照片)在学习中的表现(评价或鉴定,评价或鉴定应体现个性化特点,字数不少于300字)、合作学习中的心得与体会(2000字左右)。
2.合作学习内容:
任选本学期的某一学习内容,授课(三个课时)。其中,理论授课1课时,案例授课2课时。
本课程学习结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授课课件。
三、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关键词:武术教学,教育,兴趣
简单来说,武术教育是以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19世纪末,以洋枪洋炮为标志的“火器”在中国出现,由于它的军事价值远远高于大刀长矛类的“冷兵器”,从此以后以大刀长矛类为标志的武术在军队中开始遭受被冷落的命运。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导致了民间习武人群的减少,那些希望通过练武走向“达官显贵”的人突然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及前进的动力,“凡欲以武取功名者,因科举已废,遂多改事它业[1]”,这句话恰好说明了这种现象;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导致了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下降,曾经一段时间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被取消了。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就是意味着武术技击功能失去了较多发挥作用的空间,尤其在当今时代社会治安系统较为健全,武术在个人防卫方面也难得有太多的用武之地,这更加剧了武术技击价值的失去。可以说“火器”的出现导致武术的发展进入了寒冬,几乎让武术遭受了消亡的厄运,也让武术教育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许多武术人士开始探寻武术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的问题。武术教育在当前社会形态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许多武术界学者提出应该发挥武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让武术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确实武术教育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武术教育只有突出了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作用,相对于传统武术的教育方式,现代武术的教育方式很难发挥出传统武术教育的许多功效,这从现代武术教育的成果—接受过现代武术教育人群各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量、道德水准、意志品质等方面变化反映出来。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武术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分析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道德水准等的本质及规律,提出当代武术教育的教学过程对学习者严格要求及兴趣引导的必要性。
1 武术教育当代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
许多武术学者指出,在当今社会武术教育主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许多科研论文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也是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在这里分开进行叙述。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武术文化,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作用,应该说武术教育是传递武术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二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非武术民族文化,由于武术是在传统哲学、伦理道德、中医学、传统美学、传统军事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武术文化中内含着这些文化的许多因素,所以通过武术教育在传递武术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传递其它的非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让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各精神内涵在习武者思想行为中得以强化,现阶段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把民族精神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发扬光大。提升道德水准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提升习武者的道德水平,道德既针对人伦关系也针对个人修养,所以武术教育既要提高习武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道德素养,也要提高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等个人修养。
2 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
上文中已经阐述了实现武术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这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武术教育要真正地实现这些功能价值,也并不那么容易,要从教育目标、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地落实,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方面之一,在这里从武术教学角度出发,认为武术教育要真正实现主体功能价值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一方面,从提高武术技艺水平来说,要想练就精湛的技艺、发展充沛的体能、积累丰富的经验,都要求对学习者进行严格要求。想练就一身格斗真功夫,要求习武人不断的努力,就像武谚说,“欲求真功湛艺,非下苦功不可”[3]、“欲得其中真妙法,苦磨苦练得天机”[4],要求习练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千遍”,从这些专家的话语中可以断定要想在武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要求习武者不断刻苦努力。从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理论来看,这也符合“三从一大”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负荷量”中的“从严”要求的,只有要求习武人技术不断精益求精、体能不断突破极限,才可能造就一身真功夫。但是,这种对习武人的严酷要求光靠习武者自觉坚持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外在要求的协助下才可能更好地做到,这种“外在要求”主要是武术教学中由教师施加的,所以,为了让武术习练人学到更好的功夫,必须对其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提高习武人的武德礼仪水平,也要求武术教学过程中对习练者严格要求。武德是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武德内容也是包括习武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要求和对习武人的个人修养的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武德要求习武人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这些武德要求主要来自一定社会的主流道德要求,李印东博士把它称之为外源性的武德;在个人修养方面,武德要求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自强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武德的养成要是靠对习武人的严格要求慢慢养成的,尤其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尤为重要,在那些只注重武技的传授而不重视武德教育的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武德提升是没有太多作用的。
3 武术教学也必须对学习者以兴趣引导
“严师出高徒”一直是武术教学尤其是传统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应该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自从“火器”在军队中取代了武术的位置后,武术在“火器”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很难再像“冷兵器”时代那么辉煌,享有那么崇高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再吸引那么多的学习者,因为武术失去了能激发民众学习自己的动机的最佳要素—技击价值,再很难像“冷兵器”时代让民众离不开自己—或为了防身自卫、或为了辉煌腾达、或为了保家卫国。在当今时代,武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应该全方位的革新自身以应合现代民众的胃口、满足现代民众的需求、激发现代民众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民众学习武术。作为武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武术教学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一直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武术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对武术课兴趣,让学生在学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享受武术教学课的整个过程,才能提高武术课的效率和魅力。
4 结语
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体现武术教育的魅力、实现武术教育的主体功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武技传授、武德教育等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武术教学必须重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武术教学课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严格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广大武术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14-15.
[2]中共中央宜传部.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3]姜周存.学拳、用武、育德—武术三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1-3.
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要做好下列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要从教学实践者向实践与研究者并重转变。
我们教师长期从事教学的第一线,通过长期的教学体验,我们可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如果我们能在实践的层面上不断研究教材、总结教法,再不断学习和借签他人优点,而不是一味的在形式上搞八股文,按部就班,我想这对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会有一定的提高。
二、要由生物课程的传授者向实施与开发者并重转变。
人类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要求广大的教师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教师具备二次开发课程的能力。我认为我们教师,不论年轻还是中老年教师,都要努力创新,要具备挖掘教材的能力、对教材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能力,开发新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能力,尽快完成从教学新手向教学能手、进而向教学研究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改变。
三、要从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与学习者并重转变。
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也许有人说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了,不需要学习了,这肯定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不需要学习了。
四、要教案的执行者向生物课堂教学的创造者转变。
教案是一份蓝图,它是上课的前题,过分地一成不变的依赖教案,将会束缚自己的教学行为,必须创造性地运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灵感的火花,要及时地抓住它,控制它,它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每次都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全部讲完,我们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
五、要从师道尊严的长者向亦师亦友转变。
我们教师平时在课堂上总是以权威自居,而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走下课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我们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差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切忌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其自尊心。后进生就像被灰尘盖住了的宝石一样,拭去了上面的灰尘,他们就会闪闪发光。也只有我们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聆听这位“老朋友”的课。
不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又该如何去学习呢?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有效的学习呢?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由“理论家”向“实践家”的转变,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尝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如讲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改变,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静止的,实际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采用指导学生做染色体模型,剪好两个大小性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中间用图钉钉起来,这样可以活动,然后模仿课本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从而使静止变成动态。
二、引导学生由“验证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通常都是验证性实验,它是指先有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探究性实验是指知道实验结论再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课本中的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如果仅仅注重实验是否成功,不注重对新知识的探索,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验证性实验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变为可列出探索的实验。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所需温度条件,室温、体温(用掌心握住试管)、隔水加热和酒精灯加热等条件下(酒精灯加热应安排在四周无人的实验室一角进行),反应的速度和颜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对照实验现象。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课本要求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如果颠倒顺序或同时加入,甚或用斐林试剂替代,结果怎样?在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时用双缩脲试剂能替代斐林试剂吗?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都要求碱性环境,那么酸性环境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这些探索性的实验都可以实际操作。
三、引导学生由“重结果,轻过程”向“轻结果,重过程”的转变。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总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不管是生物实验结论的得出,还是生物难题的解答,都往往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所以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观念,在做实验完毕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试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生特别留意,从而且总结出一些常规性的错误。并在解答生物题目过程中,遇到学生问问题,不正面说出答案,而是反方向提问题,你认为那个结论是正确答案?你的做法是如何的?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而不是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得出答案。要真正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克服犯这样的错误,因而过程很重要。
四、引导学生由“他主、孤立、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1、结合实际
学习书本上的内容,经常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我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有关课程的理念,我们就可以回想以前和现在学习的课程,延伸课本中的内容,也可提高我们自身的积极性。把我们现在所学的理念和实际联系并加以思考,这样我们便可以充分的了解课本知识,学得更加透彻。例如在学习课堂教学管理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案例,来进行虚拟情景模拟,让同学们来尝试怎样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课堂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习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分小组讨论,大家相互合作,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3、加强课外阅读
第一章
1、多层面理解 课程 和 教学 的概念: 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学科本质观)2.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3.课程即预定的教学计划(手段本质观)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目标本质观)
1.教学即教授 2.教学即教学生学
3.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试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
(一)国外的三种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
2.包含模式一是大教学小课程 ;二是大课程小教学。3.循环模式
课程与教学是两种系统,虽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二)我国的三种不同见解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2.相互独立论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3、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一)教学思想的孕育二)课程思想的前期准备(2)建立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系统教学理论的形成二)系统课程理论的形成(3)繁荣发展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繁荣发展二)现代课程理论的繁荣发展 4.你对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怎样的认识?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三)注意扩展学习第二章
1、比较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二)行为性目标取向:具体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适应性、生成性、过程性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开放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2、分析讨论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的三个来源
一)对学习者的研究二)对社会的研究三)对学科的研究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目标分解 二)任务分析 三)起点确定四)表述目标 第三章
1、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三种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2、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注意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3、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
(1)学科课程:以本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中心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
综合课程: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分科课程: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 必修课程:由国家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选修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
显性课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隐性课程: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 第四章
1.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确定教育目标二)选择学习经验三)组织学习经验四)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2.课程设计的模式:
一)塔巴模式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三)奥利瓦的扩充式模式 3.教学设计的过程:
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确定教学步骤三)制订各分支步骤的具体教学活动四)选定评价方式五)对自我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第五章
1.、怎样理解课程实施的含义?
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实施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的。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
2、比较分析课程实施三种不同的取向: 一)忠实取向二)相互调适取向三)课程创生取向
3、分析讨论教学实施中的教学艺术:
教学实施的导课艺术教学实施的组织艺术教学实施的结课艺术
4、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发现法4)实习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第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第四,教师的素养条件、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五,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 第六章
1、课程与教学评价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遵循课程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客观规律,选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二)客观性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过程和结果都要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确保评价的信度
(三)方向性原则:针对评价的价值取向来讲的,在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会产生不同特点和趋向的教学评价
(四)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要能够吸收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评价的理念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2、教学评价的实施方式:
一)随堂听课二)测验评价三)实作评价四)档案袋评价 第七章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
(一)目光示意法
(二)人际距离法
(三)动作暗示法
2、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教学计划管理 1.制定课堂规则2.制定课堂常规 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1.课前准备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 2.课堂管理
(1)导入(2)展开(3)结课 3.课后管理 第八章
1.、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 1.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1.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2.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三)课程与教学实施的发展趋势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课程 2.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四)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来看,各国的课程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两种倾向:中央集权制(如苏联、中国、日本等)和地方分权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1)评价标准的多元;(2)评价内容的多元;(3)评价主体的多元;(4)评价方法的多元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点: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More:
1、《礼记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2、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雄辩术原理》(也译《论演说家的教育》)
3、《大教学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专而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4、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F.Bobbitt)出版《课程》一书,这被认为是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标志
5、泰勒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也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被称为课程研究中的“里程碑”
6、王克仁的《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1928),是我国比较早的综合性的课程论专著
7、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 选择题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 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
C.现象·问题和规律 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A)A.《礼记,学记》 B.论语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7、19世纪中叶,(D)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A.赫尔巴特;B.赞可夫;C.怀特海;D.斯宾塞
8、校风属于(C)。
A.显性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
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A、个体审议 B、集体审议
C、讨论 D、实践活动
11、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C)。A、巴班斯基 B、加涅 C、布卢姆 D、顾泠沅
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D)。A、实验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3、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D)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习惯性目标
14、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A、基础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综合性
15、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惠勒模式 D.情景模式
16、“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A)组织课程内容。A、序列 B、横向 C、直线 D、水平
17、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C)。
A.学术中心课程 B.综合学科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经验课程
18、“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 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D)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
19、“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20、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C)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1、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A .赫尔巴特 B. 乔伊斯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22、成功教育教学模式属于(C)。
A学导类教学模式 B目标类教学模式 C创造类教学模式 D情境类教学模式
23、首次描述现代教学基本形态的著作是(D)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布鲁纳的《教学过程》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4.(D)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内在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5.“发现教学法”的创立者是(D)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26、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语文教学方法是:(B)A.八字教学法 B.六步教学法 C.六课型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27、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C)
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 28. “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 哲学流派的影响?(B)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
29.___B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 30.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的“教育测量之父”是(A)A.桑代克 B.布鲁纳 C.泰勒 D.布卢姆 3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是(A)。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32.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A)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33.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34.文纳特卡计划的创始人是(C)。
A.博尔文 B.凯勒 C.华虚朋 D.柏克赫斯特 35.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B)。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赫尔巴特
36.(A)是以评价课程的整体为对象,以确定该课程的价值、效果、需要为宗旨,以选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37、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所出版的著作是(A)
A.博比特《课程》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C.查特斯《课程编制》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A)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3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C)存在的。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40、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 更佳。(C)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
63、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朝B、唐朝C宋朝 D、明朝 答案:B 6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著名的命题是由()提出的。A、卢梭 B、洛克 C、斯宾塞 D、第斯多惠
答案:C 65、()是最早出现,且流行甚广的有关课程定义的一种观点。A、课程即学问和学科B、课程即书面的教学计划 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D、课程即学习经验
答案:A 66、传统教育派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三个中心。A、教师、课堂、活动B、学生、课堂、活动C、学生、经验、活动D、教师、书本、课堂
答案:D 67、()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形象地说明了教与学的关系。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 D、孟子
答案:A 6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卢梭
答案:C 69、()倡导的是问题解决教学。A、布鲁纳B、杜威 C、夸美纽斯D、克伯屈
答案:B 70、认知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组织()课程。A、螺旋式 B、直线式 C、圆周式 D、轮型
答案:A 71、()最先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A、布鲁纳B、巴班斯基C、布卢姆D、赞科夫
答案:B 72、范例教学的创始人是()A、布鲁纳、巴班斯基B、布鲁纳、瓦根舍因 C、瓦根舍因、克拉夫基D、克拉夫基、巴班斯基
答案:C 73、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目的是()。A、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B、促进社会变革 C、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
答案:A
74、()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5、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是()取向的表现。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6、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取向,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被视为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缺乏相对独立性。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7、()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D 78、()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这是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课堂教学D、道尔顿制
答案:A
79、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于1967年提出的两种评价类型。A、布鲁纳 B、布卢姆 C、泰勒 D、斯克里文
答案:D 80、()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A、目标游离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B
81、()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A、布鲁纳 B、泰勒 C、布卢姆 D、斯克里文
答案:B
82、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A、实践理性 B、科技理性 C、工具理性 D、解放理性
答案:A
论述题
1、结合实例阐述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 答题要点:(1)设计单元教学目标(2)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开展群体教学(3)形成性评价(4)矫正学习(5)形成性评价(6)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2、联系实际,谈谈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答题要点:(1)分析课程来源,确定基本目标(2)选择学习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学习结果 每点展开论述,并注意联系实际。
3、如何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
答题要点: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解释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般倾向于研究性学习的狭义理解,而且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范畴:(1)学习目的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2)学习方式基本上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3)一般从社会、学科和学生三个角度来确定专题;(4)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
1、现有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应对措施:
答题要点:
(一)不足:(1)操作范例的欠缺(2)理论研究的薄弱(3)支撑理念的错位
(二)对策:(1)理论大厦的构建(2)技术水平的提高(3)课程理念的回归
4、联系实际,谈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答题要点:(1)知识背景的准备
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
(一)前置部分
1.课程名称
小四号、黑体。
2.课程英文名称
五号字、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
3.课程代码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TimesNewRoman。有多个代码的同一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
4.学时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分为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
5.学分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
6.执笔人
五号、仿宋_GB2312。
7.讨论参加人
五号、仿宋_GB2312。
8.审核人
五号、仿宋_GB2312。
(二)正文部分
(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1.25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为一个段落)间距0.5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TimesNewRoman,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1.教学目的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此处标题和每章标题均为五号、黑体,标明学时分配数。每小节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序号后用宋体圆点“.”。每小节要有内容要点即知识点,知识点间用分号隔开。
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该章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再列出章、节的标题和内容要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此部分所有小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课程考核等)。课堂讲授: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
课程其它教学环节要求:实验环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主要写明布置习题的题型(如计算题、问答题、综合设计题等)及各部分的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主要写明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采用的方式(如编制程序、绘制零件图、综合实验等);课外教学主要写明课外教学的形式(如参观、调查、做实验等)、内容等;考核方式中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
4.参考教材
多本教材用带方括号的序号标明顺序,详见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样本。
数量:3-6本。要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或社会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或公开出版的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5.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
6.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简要阐述本课程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内容增删、侧重点安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等。
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为默认值。)
土壤改良学
Soil Improvement
课程代码:L104×××
学时数:
54学分数:3讨论参加人:张玉龙,张玉玲,黄毅,李军等 执笔人:张玉玲
审核人:张玉龙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身的特点,以水利土壤改良为中心,并将水利与土肥相结合,进而达到有效地改良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主要讨论灌溉、排水理论以及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灌溉方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改良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和能力,同时结合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等其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土壤改良学的基本概念;水利土壤改良的内容和任务;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土壤改良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农业水文学基本知识(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概况,掌握农业水文学中一些相关概念,水量平衡原理及自然界水分循环的四个过程。重点掌握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四个重要过程及相关概念和特征值;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的概念及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的分布概况;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
2.水资源概况: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的自然特点;农业用水特点和缺水形势;农用水资源的水质要求;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降水、蒸发、径流和入渗:降水及其相关概念;入渗概念、规律、过程及经验公式;径流产生过程及径流特征值;土壤水分蒸发。
4.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经验频率;设计频率与重现期。
第三章灌溉原理(10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物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及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掌握灌溉、田间需水量、灌溉制度及相关概念,作物需水规律、作物灌溉制度及其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其相关计算。
1.灌溉的意义:灌溉的概念;灌溉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灌溉要求。
2.作物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田间需水量);作物需水规律;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
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4.灌水量的估算和土壤墒情预报:旱田灌水量估算及墒情测报;水田灌水量估算及预报。
第四章地面灌溉(1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面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地面灌溉的方法。掌握地面灌溉的概念、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重点掌握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
1.地面灌溉的渠道系统规划: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原则;输水系统的规划布置形式;渠线规划步骤;渠系建筑物。
2.田间工程:田间工程规划的要求和原则;田间渠系的布置;田、林、路的布置。
3.地面灌溉的方法:畦灌;沟灌;淹灌。
4.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灌溉渠道流量概述;设计净流量(Q净);设计损失流量(Q损);渠道的工作制度;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和渠道最小流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的实例。
5.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横断面的设计;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第五章喷灌、滴灌和渗灌(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喷灌、滴灌和渗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计算。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及管道水力计算。重点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喷灌、滴灌和渗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1.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灌溉管道系统的分类;灌溉管道系统形式的选择。
2.管道的水力计算:水流运动的能量守恒方程——伯诺里方程;水头损失及计算。
3.喷灌: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喷头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喷灌的优缺点。
4.滴灌:滴灌的系统组成;滴灌的灌溉制度;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及管道水力计算;滴灌优缺点。
5.渗灌:渗灌系统组成;渗灌的优缺点。
第六章农田排水(8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排水方法及一些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排水原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来源及产生原因;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农田排水的任务和排水指标;治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措施。
2.排水沟的设计流量及设计:除涝(排除地面积水)设计标准;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日常设计流量的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3.田间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确定:土壤物理性质与农田排水沟沟深、间距及地下水位沉降速度的关系;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关系及其数值的确定。
4.排水方法: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竖井排水。
第七章水土保持(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侵蚀的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重点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
1.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其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2.土壤侵蚀的形式及防治措施:土壤侵蚀的形式;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3.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预报(测)土壤流失量;选择适当的管理及保土措施;土壤流失方程式中各因素的计算与测定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作业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作业:第二章1次、第三章1次、第四章1次、第五章1次、第六章1次,共安排5次。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作业(5次)等;期末成绩为期末试卷成绩。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闭(开)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简答题或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本课程原名为“农田水利学”,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已更改为 “土壤改良学”。
[1]《农田水利学》(第二版),沈阳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2]《农田水利学》(第三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
5[3]《农田水利学》(第二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4]《农业水文学》,施成熙、粟京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
4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土壤学,需要学生掌握土壤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一、课程名称应改为“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
我们认为课程名称之所以要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用“职业指导”替代“就业指导”体现了我们近年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的深化。“就业指导主要体现了‘就业安置’思想,它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进行,重在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其内涵是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高质量,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进而有一个正确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2]就此而言,前者仅仅反映了我们对其认识的形式层面,而后者则将我们的认识推进到了实质层面。而且“就业指导”中的“就”字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将就之义,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应追求的高层次性似乎有些不合。此外,就业是毕业生的事情而非其他在校生的事情,《教学要求》也要求这门课程“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使用“职业指导”这个概念更为合适一些。“大学生职业指导就是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校园生活、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过程,也是指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职业规划的各种活动过程及手段的总称。”[3]另一方面,用“生涯发展”替代“职业发展”能消减对就业指导课程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错误认识。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甚至包括某些教师在没接触就业指导课程前,经常将它理解为类似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误解。后者大多是向社会人员传授一技之长以帮助他们谋生,而前者则更为关注职业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现代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职业当中度过的,因此其生涯也就几乎成为职业生涯的代名词。”[4]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涯发展”在现代就是“职业发展”的同义语。《教学要求》指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门课程似乎更带有些人生哲学的意味,对大学生而言将成为其一生的指导。而且每年大学毕业生都有些在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对他们而言用“生涯发展”比用“职业发展”更合适。当然,获得良好的职业也是使人生获得完满的基本前提,用“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在逻辑顺序上似乎更合理。
二、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尽快奠定其学科基础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抛开实施中具体的物质因素而言,缺乏学科归属恐怕也是重要原因。在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虽然近年来有关的各种研究(当然也包括课程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似乎总有个问题被忽略或者说是遗忘了的,那就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定位研究。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定位不明是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缓慢和其他很多问题的根源。“学科是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学科标准更多地成为课程编制的导向。”[5]换言之,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做支撑,任何课程都只能是无源之水。就业指导在有些高校走不上讲堂,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科定位不明。尤其在崇尚学术的高等学府中,没有学科作为基础的课程似乎无法存在。有位老师回忆他们首次去教务处申请开课被绝,其理由竟是“这门课程好像不属于任何学科”;有些水平较高的高校申请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而申请没有通过的理由也同样是学科问题。《教学要求》虽明确了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的性质,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及相关的很多问题,但对其学科定位问题却始终还是没有进行明确界定。这恐怕也是在有些高校中即使勉强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仍有人认为这是就业部门在“扯虎皮、做大旗”。那么这类课程究竟可不可以找到学科理论基础呢?如果能找到那这类课程的学科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理论可以作为其学科视角。“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撑是困扰当前毕业生职业指导的重要障碍之一。高校职业指导除进行有关通识教育以外,其主要任务在于指导毕业生认识自身、开发潜能,从而实现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应当成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6]
我们通过近年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些新的认识。一方面,在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段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其中还明文提到了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因此,在我国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力资源学科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应是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的基础上获得人生发展。从《教学要求》中“主要内容”的部分看,其中蕴含了很多与人力资源理论相通之处。《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部分实际上涉及了七大学科,即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有时我们甚至打趣地将其称为上好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其中哲学是指其不光要涉及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而且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经济学是指其在“了解职业”这部分内容里,有关我国产业和行业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属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范畴;法学是指其在“就业权益保护”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社会学是指其“职业适应与发展”这部分,实际上谈的是“人的社会化”这个基本命题;心理学是指其在“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两个部分里,涉及到了大量有关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评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说其教育学则是指其“教学模式”上采用了很多不同于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最后说其涉及管理学主要是指其在很多地方都涉及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最典型的就在“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这部分。对主讲教师而言掌握这七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上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尽管《教学要求》中的涉及了七大学科,但似乎都可归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HRD的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因此与人相关的学科,可以说都是HRD的基础。但是其中比较直接的学科是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与文化学,”[7]“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一般而言,有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类学、政治学、领导科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相连;”[8]“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人的本质学说、人的个性学说和人的价值学说。”[9]
如果将这三段文字进行整合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七大学科的内容。这意味着涉及七大学科相关知识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个学科视角之下。翻开一本比较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其中基本上都包括了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基本上在《教学要求》中的“主要内容”部分都有所体现,只是两者看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前者以企业为视角而后者以作为劳动者的大学生为视角。“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等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在从逆向研究人力资源问题。因此我们似乎可以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等“解构”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全面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提高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认知度和适应性的基础上,对现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改革。[10]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常识将成为今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应添加的教学内容。
三、在课程中的创业部分增添岗位创业的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主要由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在编撰之中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个通例。在这三部分内容中前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自然,用《教学要求》中的语句表达就是“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但它们与后者的逻辑联系似乎就有些脱节。求职就业与自主创业虽然都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但它们仍存在重大差别:前者是他雇而后者是自雇。大学课程应当保持知识体系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解决两者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教学要求》似乎并没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可否考虑在修订《教学要求》时,在将“创业教育”分为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从而解决就业与创业这个两部分的脱节现象。创业从广义上来说应当包括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教学要求》中所指的创业就内容而言显然是指的后者。其实强调岗位创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所谓岗位创业是指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本职工作,在奉献社会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具体而言,在“创业教育”部分增设有关“岗位创业”的内容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增设这部分内容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知识体系上逻辑联系不严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每年确实都有些高校毕业生是毕业后马上就开始自主创业的,但大多自主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先就业、后创业”的。他们在受雇于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而这些也都是他们今后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的。这就是说对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只有先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岗位创业而后才有可能实现自主创业。其次,强调这部分内容在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毋庸置疑,源于西方的就业指导理论在中国必须实现本土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与重构,是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纵观当年美国的职业指导经过思想转换和模式重构走向了‘生涯辅导’,并成为教育体系之内的应有内容。转换和重构是艰辛的,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借鉴、本土化建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拓展的基本思路。不仅如此,还有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和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这就是本土化重构所要思考的问题。”[11]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崇尚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国家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也非常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非常讲求勤劳本分和踏实工作,国人也包括高校毕业生从心底里非常缺乏创业的激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能够吸纳大量的中小市场主体,这就给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而我国市场经济却不甚发达对中小市场主体的吸纳能力有限,而且大量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市场主体充斥市场,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还是要以强调岗位创业为主。“我们的建议是‘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自己尚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情形之下,找份能使自己积累经验、锤炼能力的工作,立足现有的工作岗位先实现‘岗位创业’,再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并逐步实现自主创业。”[12]最后,增设这部分内容还与《教学要求》中的“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形成照应,从而成为前接后者而后接自主创业的过度。如果说“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强调的更多是对职业的适应,那么“岗位创业”部门则更为侧重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两者之间应当是递进关系而非同义反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本身,就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新产物。然而这种改革似乎并没有因其出台而终止,反而将随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而继续下去,从这点上来说《教学要求》也应不断修改,以适应就业形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2][3]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
[4]贺江平,屈振辉,周红金.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
[5]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1-172.
[6]刘英姿,屈振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职业指导应然的理论基础[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7]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
[8]陈华,黎吉秀,邓文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制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9.
[9]刘金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43.
[10]屈振辉.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新视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3.
[11]陈琛.大学生生涯辅导本土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A].赵康太.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C].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66.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65-01
0
在新课程改革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更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发散,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也有一定提高,然而,这次语文教育的转型,却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和曲解。
一、学生自主提问的缺失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将视线聚焦在教师的提问方面,提倡教师巧妙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却忽视了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考,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自主提问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杰出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质疑精神的培养。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功课,熟悉通篇文章,了解课文的背景,并形成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只有对教材有了充分的研读和琢磨,才可以提出问题。以人教版“鸿门宴”一课为例,学生应该通过这篇文章,形成自己对刘邦、项羽、范增等人的理解,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通过别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鸿门宴这段历史,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在这样的过程中,才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部分中国高中生对教师的态度都是敬畏有余,亲近不足。針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平等亲切地交流。不可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或者逻辑不清就不予理会,要以正面、积极地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由的人文关怀,学生才会敢于提问,乐于提问。
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秩序混乱
不少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过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忽视了教师在其中起到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一味地让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在讨论中东拉西扯,离题万里,最后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没有得到实际有用的结论,也没有锻炼到相关能力,违背了自主探究的初衷。
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反思自己在自主探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时点拨和启发学生思维,所谓自主学习绝对不是学生毫无头绪地瞎学,而是师生之间的共同协作,是双方智慧的碰撞。教师的人生经验,专业知识以及透彻的分析都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避免学生走进思考的死胡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要把握整个课堂的纪律和秩序,及时发现学生讨论时脱离话题的情况,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
例如,在讨论贾谊《过秦论》时,教师应该就本篇课文制定一个明确的讨论方向与学习目标,秦朝的灭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嗟叹,学生在讨论这篇课文时,很容易受到自己兴趣爱好的主观情感的影响,将整个讨论变成自己的个人秀,持不同观点的学生甚至有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争吵,从而扰乱了课堂秩序,影响了课堂探究效果。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讨论情况,避免学生的讨论偏题,走题,保持课堂的规范性和纪律性。
三、忽视了批评教育
新课程下的评价机制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充满自信,开阔学生思维,充分发掘学生潜力。然而自信过头就是自负,许多教师在理解新课程评价内涵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对学生的所有回答和表现只夸奖好的部分,而对表现差强人意的部分一概忽视不理,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表扬习以为常,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情绪,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正视批评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批评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不是在一味的表扬中逐渐迷失自己。如果教育中只有“鼓励”和“赏识”,教育就会变得虚伪,教师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奉承学生。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总是会遇见一些问题,或是治标不治本,或是矫枉过正,高中语文教师不应该惧怕问题,因噎废食,而是要勇于面对问题,勤于反思,在反思中防范于未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自己对课堂的把握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学修养,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姚清炜.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06).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07).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要求】推荐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09-21
课程与教学论11-26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复习06-06
自考本科课程与教学论06-07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0-08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10-27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资料06-23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笔记10-07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07-15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