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培训心得(精选12篇)
80年代以后,随着高科技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有效供给的增加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手段,经济日益趋向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期望值日益提高。以往企业庞大的组织分工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率的提升,反而成为组织快速应对市场的绊脚石。
传统的分工理论是分工越细操作越简单,则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现代社会,一方面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片面追求分工精细,强调专业化,使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日益复杂。管理环节越来越多,管理成本越来越高,结果致使整个企业效率低下,以至于走到了分工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以办公室自动化为例,职能部门之间的运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由机器去完成其复杂的作业流程。
近几年来,流程管理不仅成为管理界学术研究的热点,更在国际企业界形成讨论和应用的热潮。美国、日本以及西欧一些国家的企业都争先恐后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
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 软件产品已经影响到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 人们对软件作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对软件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渐增强。
然而, 软件缺陷 (bug) 是伴随软件产品开发过程而产生的敷衍品, 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也不能完全消灭软件缺陷。因此,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尽早地引入软件测试技术来保证软件质量, 降低软件缺陷率, 已经得到软件业的认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文档和产品产生, 对这些文档和产品进行严格评审和测试, 可以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找出与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中的不符合项。对软件的缺陷的早发现, 早处理, 能够大大减少传统软件测试在软件产品成型后发现问题、修改问题所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1 软件缺陷管理
软件缺陷管理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跟踪管理, 并记录软件缺陷的状态信息, 保证每个被发现的软件缺陷都能关闭。软件缺陷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流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软件测试流程管理其在本质上就是软件缺陷管理的文档化、规范化流程。
1.1 软件缺陷报告
软件缺陷报告 (bug报告) 是测试过程中提交的最重要的文档。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测试计划, 并且比其他的在测试过程中产出的文档对产品的质量的影响更大。它记录了软件bug发生时的环境、步骤及相关结果, 以保证修复错误的开发人员可以重复报告的bug, 从而有利于分析bug产生的原因, 定位bug。因此有效的缺陷报告能够:
(1) 减少开发部门的二次缺陷率。
(2) 提高开发修改缺陷的速度。 (3) 提高测试部门的信用度。
(4) 增强测试和开发部门的协作。
要想写好一个好的缺陷报告应遵循以下的条款:
(1) 精简:缺陷报告要清晰而简短, 用最直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最有用、最重要的信息。
(2) 准确:确保上报的每一个bug都是有效的、可验证的, 而不是因为自己理解、安装、错误操作等其他因素而产生的bug。
(3) 中性:用客观的语言来描述bug, 在描述中不添加任何个人性格语言色彩。
(4) 精确:清晰地描述bug产生的步骤, 保证语言的干净, 有条理。
(5) 定位:根据公司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对发现的bug进行准确定位, 并尝试用最简短的步骤来重现这个bug。
(6) 归纳:尝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
(7) 重现:检查上报的bug是否可以重现。如果不是可重现的, 应说明问题的偶然性。
(8) 隔离:上报一个bug进行相应的bug隔离, 写清发生此bug时的环境信息。
(9) 检查:同行评审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2 传统的软件测试流程
当一个软件项目要进行相应的测试时, 一般都要经过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环境及用例设计, 实施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评估测试, 最后给出相应的测试报告这几个流程。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到, 传统的测试流程虽然和软件工程中的V型开发模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是测试流程和开发流程还是两个独立的流程, 在软件测试流程的前期, 只是单独地做计划, 没有对软件的开发流程编码前的所有操作进行相应的审核和评审。真正开始测试也是等到软件产品成型后, 才运行测试用例。在软件开发周期中, 缺陷发现的越迟, 其修复的代价也就越高。因此, 要想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就必须将软件的测试贯穿到软件的整个开发流程中。
2 基于开发过程的测试流程
根据软件开发流程的特点, 软件的开发流程可分为:产品立项、需求调研、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几个阶段。那么与之对应的测试的各个阶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 黄条右端表示该流程的截止时间, 若两者有重叠部分, 表示两者可以进行并行处理。测试流程在项目立项时就与之同步启动, 并且覆盖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这就要求在进行软件测试过程中要考虑审核和评审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文档和产品。在测试流程的各个阶段需要评审的文档和产品如图3所示。
在软件测试流程中加入考虑对软件开发流程各个阶段文档集产品的评审, 那么就要对相应的评审或测试结果进行文档化, 形成新的软件缺陷报告或记录。项目组长或高层人员通过对这些文档的阅读, 可以清楚地知道软件在开发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能将因前期设计问题出现的软件缺陷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证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测试流程中各个阶段产生的记录文档如图4所示。
基于开发流程的软件测试流程具有以下的优点:
(1) 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加入软件评审和测试工作, 保证了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2) 摆脱了传统测试流程和开发流程相互独立, 软件测试只针对成型软件产品负责的状况。
(3) 针对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评审和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文档化。有利于项目组长或高层进行质量把关。
(4) 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全程评审或测试, 可以大大减少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后期工作量, 有利于对软件进行优化和升级。
3 结束语
任何软件开发组织想完全消灭软件缺陷都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除了要有严格的开发流程和开发标准外,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全程引入软件质量保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软件开发流程各个阶段的文档和产品的评审和测试, 形成详细的文档化结果, 是保障软件产品质量和减少后期工作量的有效管理方案。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 软件缺陷数量的不断增加, 这个管理方案的优势就会更为显著。
本文的创新点:将传统的软件测试流程和软件开发流程相结合, 通过对软件开发流程中各个阶段文档及产品的评审和测试, 形成详尽的文档资料。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测试流程的缺点, 根据软件开发流程各个阶段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基于开发流程的测试流程, 通过对开发流程中各阶段文档和产品的评审和测试, 形成详尽的测试文档, 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保障软件质量, 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关键词:软件测试流程,软件开发流程
参考文献
[1]郑翠芳, 吴志杰.基于软件开发流程的软件缺陷管理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1-3) .
流程一:自我准确定位
除了北京和上海是考前填志愿,全国大部分省市是考后估分填志愿和出分填志愿,我这里主要介绍这两种方式。
考后估分填志愿估分填报志愿省份的考生自我定位主要是通过平时在模拟考生中多练习,多估分。查找、分析自己估分准确或者不准确的原因和方法,尽量让自己的估分符合实际分数,但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估分的过程中,你能保证自己估得比较准确,但却不能保证别人估分准确,因此,还是要充分把平时的成绩以及模拟成绩作为估分的重要依据,要在估分前就对自己欲报考的学校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出分填志愿对于多数省份而言。目前实行的是出分出线出名次填报志愿。相对而言,这种办法对于自我定位非常容易,但同时因为高校招生咨询口径不同,也非常容易出现“扎堆”现象。使有的高校录取线非常高,有的高校录取线非常低。但出分出线出名次的平行志愿多少能够缓解这种情况。
温馨提示大家在确定自己的成绩段位以后,我认为应该遵循一个大体的志愿原则:
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成绩较低的考生。奔实用。
流程二:搜集相关资料
一般来说,搜集资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欲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②欲报考高校的近3-5年在本省份的录取分数。
高院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有效形式,是高等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同学们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全面了解高等学校的情况,重点对招生章程的内容进行研究。了解高校的录取原则,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填报。高校招生章程的内容包括:高等学校的名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高考语种的要求、男女比例、录取原则、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原则以及对有特长学生的录取原则等等。
通过高校的招生章程,你可以了解高校是否为“211”或“985”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是省属高校。高校是否存在几个校区。高校专业的录取是否有级差,同分情况下如何安排专业,对于平行志愿省份投档后是否退档,加分是否计入专业安排……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高校录取是否存在专业级差。
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讲,对于那些重视学校,觉得专业排第二位的同学,就可以查询各高校录取的最低分:对于特别重视专业的同学,尽量参考平均分数。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使用平均分数未免过于保守。特别是对于中等成绩以上的考生,还是应该更重视学校,因为一所好的学校,可以给你更为广阔的平台。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一所“985”“211”高校的一个相对差一点的专业和一所普通高校的好专业中进行取舍,我认为选择学校就更为重要。因为一旦进入重点高校,一般来说,都会有转专业、主辅修的相关政策来弥补专业的不足,虽然目前转专业并不容易。而且很多单位特别是我们普遍认为的比较好的企业,招聘都会限定“985”“211”的高校,即使你的专业非常好,但因为学校属于普通学校,可能也没有进入此类企业的机会了。
流程三:大范围圈定欲报考学校范围
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重点批次,重点批次是指重点线上的考生主要的关注对象,也就是提前批和一批。一本二本之间的重点批次是二本学校。依次类推。比如作为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就需要在提前批次和一本批次各确定大概13-15所高校,在临近批次,也就是二本高校中找大概10所左右高校,对这些高校进行资料分析。
流程四:资料分析和咨询
圈定了欲报考学校,就需要对这些学校的资料进行分析了,在对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时。我推荐使用分差法,即使用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与当年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来作为参考判断的一种办法。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本省控线”“二本省控线”“专科线”等。
以南开大学在重庆市近三年的文科录取情况为例:
从表中不难看出,南开大学在重庆2007-2009文科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高于重庆文科重点线40-50分,2010年和2011年之所以分数比以前要高一点,主要是因为重庆在2010年实行了平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各高校录取分数都会普遍提高。这个原因我会在下期文章中介绍。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的一位重庆考生,如果他能比一本线高出60分以上,考入南开大学的机会是非常大的。由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划定已经综合考虑了本省当年的招生计划总数、考生成绩、考生排名等,因此差值法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可行的科学办法。
在此我举个今年指导志愿的例子,这个考生是陕西的文科考生张晓天,自我分析如下:分数599,当年重点线543,分差56,陕西的省内排名650,我指导她做了一个志愿分析表(表3)。
流程五:确定志愿表
流程银行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从农信社发展的战略出发,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从业务发展和业务创新出发,进行流程规划与建设,建立流程组织架构,明确流程运行中的合规要求,确定业务条线和管理环节的岗位责任,监控与管理流程操作中的各类风险,评审流程运行绩效。
在以往的工作中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虽然某一项工作有头有尾,但却忽视了中间环节的质量,缺少了实质性的东西,致使部分员工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心理,虽费工、费时、费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工作效率。实行流程化,把全程工作具体化,具体到每一名员工,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明确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考核,“能者上、庸者下”,根据实际能力配备相应的人员。能够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主动地去想工作,主动地去干工作,积极地去完成本职工作,这样其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合规意识也会相应提高,并能达到自我修正、自我约束,挖掘潜力,实现自身价值。
对于农金系统,流程银行建设的关键是精细化管理,它是一场管理模式的改革,通过这种转变,以保证农商行能够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健康发展,这种改革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销售服务流程导入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金融业更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中之重,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精髓在于将一个有限的服务点,拉成一个非常精细的服务过程,而在这个精细服务过程当中,创造出超越以往的价值。作为我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金融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加快我行网点转型步伐,加速人力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我行国际品牌形象,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我行全面展开了网点销售服务流程导入工作。
本次网点销售服务流程导入工作于十一月上旬在我行的各基层网点展开,为期五天,主要内容包括培训会议、会后小组讨论以及模拟训练。在培训会议上,我行邀请了深圳仁脉盛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师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优质服务的理念和具体服务流程的操作方法,为我们规范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了可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支撑。会后我行的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业务讨论与心得交流,加深了对网点销售服务的理解。在培训会期间的模拟训练及日常工作中,我行员工将所学知识与心得体会积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规范了日常销售服务流程,强化了优质服务的理念。
虽然这次销售服务流程导入培训会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它令
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受益匪浅。首先,让我明显感觉到的是我行销售服务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了为客户提供服务时态度的变化:我们将学习的办理业务标准化七步服务步骤,如笑相迎,双手接,快速办,提醒递,目相送等,完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客户体验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还包括我行产品销售业绩的变化:导入销售服务流程以来,我行营销过程、客户转介都相比以前更顺利也更高效。这些变化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服务就是营销,服务就是竞争力。
其次,这次销售服务流程导入培训,让我们清晰的明白了什么是优质服务,以及如何以优质服务营销产品。优质服务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脚”去试客户的“鞋子”,我们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体验客户的感受,才能明白客户需要什么,从而以更好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呢?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态度。在提供服务是我们应多为客户着想,细致入微地体会客户的需求,将最优质的专业服务提供给客户。只有在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适当的询问与推介产品,才能让客户更容易接受,产品的营销才会事半功倍。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市场环境每天都有新情况的出现。我们的工作方法也应时时变化,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紧跟形势,积极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适应工作环境的新要求。我行的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我们有热忱的工作态度,更要求我们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行动。因此,我们将
案例解析》课程培训心得 参加凯德智汇 《标杆商业地产成本精细化管控流程、制度及案例解析》培训心得
本人于10月19-20日参加了《房地产设计与成本管理细节执行力》培训学习,虽然只有两天的学习时间,但倍感受益。
培训开始:讲师对房地产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一些分析:简要介绍了房地产的几个季节。春天:前几年房地产最火热的时代,排队购房, 深夜开盘,炒房热,靠的是政策的优越;秋凉,现在房地产降温的过度时期,三级市场洗牌,购房者的观望,投资者的资金压力等。严冬:房地产严冬季节是否会来临?怎样面对?房地产从春天到冬天过程中,房产公司盈利下降,加上近年调控政策持续从紧,土地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利润空间被蚕食。地产企业再次“过冬”引发“成本保卫战”!现在的万达则是更多的向一些商业地产进军,万科正在向制造业学习,他们的对策之一:加强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细节深化,投入增加了,收入降低了、利润压缩了,必须向成本管理要效益,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未来企业的生命线。
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项目策划、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之上,建立成本管理体系与实施作业过程成本控制。合约、合同的管理尤为重要,采购供方的选择和现场的管理都与成本有关
联,动态管理的纠偏,责任体系的建立都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怎样做好工程管理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变更和签证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变更具体在变更投入是否合理,有的直接影响销售,变更要考虑盈利,销售好又快,变更的成本盈利就在其中,反之就是成本亏损,对设计变更要慎重考虑。
选择什么样的资源,选择什么样的乙方,怎样的品牌定位,这些都是公司基于市场状况而定的,还有公司的经营计划的制定,目标的要求都是很大关系,都要考虑进去。
一、成本管理分三个方面:目标成本、动态成本、责任成本。
1、目标成本:整个项目需有明确的目标,花多少钱、建多少栋楼,定格什么样的层次水平,服务对象是哪个阶层,尤其是资金管理目标的建立、怎样使用资金合理分配和安排资金的细化分析、注意市场的变化和材料价格的变化作出分析,关键是控制点的确定,有控制点就有主要的目标。
2、动态成本:怎样控制成本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主要落实到每个点面去,要管理好每个点面,怎样检查、核算你的钱花到哪里去,花去的钱是否有好的成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计算才能看得出来。成本与财务接轨的问题,怎样去结算成本,分期分批的界面在哪里,成本的盈利在哪里,怎样体现出来,都是动态成本管理的工作。
3、责任成本:责任成本体系是通过确定责任主体和评价部分,通过经济指标的设定执行和考核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责任成本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及水平,加强不同专业、不同流程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分工负责,有机协调的成本管理体系,体现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
责任成本的分解方式:
根据成本的科目对各项目费用的责任部门及主要职责予以说明,包括控制内容,控制要点和手段,形成成本控制的指引。根据合同分类,将目标成本分解成1、合同控制清单:将合同签订、履行的责任落实到合同责任部门,以各部门成本责任的完成来保证目标成本的完成。
2、设计:开发设计部门落实成本目标。
3、招标:采购部门负责在招标中落实成本目标。
4、签约:签约部门负责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合同。
5、履约:项目部、工程部在建造实施中实现目标。
6、最后是建立成本管理架构的确定:a、投资管控型b、战略管控型c、运营管控型d、职能管控型e、矩阵式管控型f、项目管理型。
二、确定考核成本的可行性:
实施方案设计是这方面的重点,设计图出来后要把资金框死在这个范围内,设计主体图纸出来后要概算出成本的范围,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目标的调整可行性:
目标成本的调整是有条件的,整体规划的调整、产品定位的调整,开发计划的调整都是要考虑进去,只能有限制的调整,不能随意调整,不能无限制的调整,会影响整体规划和总目标的实现。
“三大纪律”:结果导向: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施。过程导向:开发过程中全方位方案优化管理。效率导向:实施过程中图纸管理。
“八项注意”:注意现场布局管理、注意招标环节、注意合同制定和执行、注意签证变更、注意配套管理、注意现场管理措施、注意组织协调关系、注意成品质量。
1 体检工作特点
1.1季节性
受北方气候影响,个人体检及各单位体检多安排于每年3~6月、9月~次年1月。
1.2体检项目多
各单位依据经济状况、人员年龄特点、工作性质等不同选择体检项目,故差异较大,应加强把关各环节,保证检查准确无误。
1.3受检人员多
受检人员年龄、性别、职业不同,对体检工作配合度差异大。应及时掌握体检者心理状态,及时调整不当局面,使之沟通良好、默契配合。
2 体检护理
2.1 体检前护理
2.1.1 预约:
须提前3d与护士长预约,护士长负责填写团体体检预约安排表,包括单位名称、预约时间、体检时间、体检人数等。根据体检中心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按体检合约填写体检通知书中体检时间、项目、注意事项及要求等,并交付体检单位联系人。体检单位根据体检通知书要求,在体检前1~2d登记体检人员姓名、电话,以便联系。
2.1.2 准备:
体检组护士提前3d准备,包括:(1)打印体检项目条码:按要求填写单位名称、体检者姓名、年龄、性别、检查项目等。(2)物品准备:护士长指导并检查如血压计、体重计等物品准备。若有行动不便或需特殊照顾的体检人员,应备好轮椅并建立临时绿色通道。(3)体检前1d通知餐厅按体检人数准备早餐。(4)检查各诊断室、检查室设备是否齐全。
2.2 体检中护理
护士长应亲自指导、协调体检全过程,保证体检顺利进行。
2.2.1 安排导医工作:
专职导医应在体检每个环节热心为大家服务,合理分流受检人员,便于对体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将受检人员按项目分组分流,合理安排体检人员及时间,保证体检人员“不拥挤,不扎堆”,保证体检快捷、有序进行。
2.2.2 体检后护理:
体检当天下午护士将各科体检报告进行汇总与整理,若当天体检结果不全应妥善保管体检资料,对体检报告中姓名、年龄、性别、单位有误的化验单应及时与单位联系,核实确保无误。对各环节责任到人,把好每一关。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每年常规进行1~2次健康体检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接受。如何短时间做好大批量体检工作,是护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故应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理念为基础,全面提升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立综合性、连续性的全程保健服务模式。了解受检人员特点,统筹安排护理工作。积极指导、协调、安排体检各环节,营造和谐、有序、愉快的体检氛围,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1.自我准确定位。自我准确定位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己分数的定位,二是对于自己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职业规划方面的准确定位。
高考分数的准确定位,又分为考前报考、考后估分报考和考后出分报考三种。对于考前填报志愿的省市,考生的自我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考生要充分利用模拟考试、平时排名,准确定位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样本法,参考自己平时成绩、模考成绩等在中学、所在地区的位置,了解本中学往年与自己名次相当考生的录取情况,参考这些信息来判断自己的位置。
对于考后估分报考志愿的省份,考生自我定位主要通过平时在模拟考试中多练习,多估分,查找、分析自己估分准确或者不准确的原因和方法,尽量让自己的估分符合实际分数。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估分的过程中,你能保证自己估得比较准确,但却不能保证别人估分准确。因此,还是要充分把平时的成绩以及模拟成绩作为估分的重要依据,要在估分前就对自己欲报考的学校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多数省份而言,目前实行的是出分出线出名次填报志愿。相对而言,这种办法对于分数自我定位非常容易,但同时因为高校招生咨询口径的不同,也非常容易出现“扎堆”而使有的高校分数非常高,有的高校分数非常低的情况,但平行志愿多少能够缓解这种情况。
自我准确定位的第二部分就是考生对自我性格的分析。考生应结合自己以及家长的帮助逐步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职业规划路径,结合分数自我定位来做好学校志愿的选择。
2.搜集相关资料。一般来说,要搜集的资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省内高招政策和高校相关信息。
对于省内高招政策的详细了解,是我们填报志愿的重中之重。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省内高招政策,我想多谈几句,志愿填报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可是总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这提醒我们在关注志愿知识时,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志愿填报的“大道”。
那些不可思议的事
前两年,重庆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侄子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志愿填报错误,导致掉档复读。这个孩子的分数已经上了二本线,考上一所本科大学本是探囊取物。怪就怪在填报志愿的那天,他太有信心考上这所大学了,自己在网上操作时没有仔细检查和反复核实,在二本的第一志愿填报了这所大学的独立学院。因为缺乏一些志愿常识,他连独立学院和本科大学的层次、性质的区别都没有搞清楚,想当然地认为这所独立学院是这个大学的一个分支学院,导致本科二批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
重庆那一年只实行了一本批次的平行志愿,二本批次按志愿优先的传统习惯录取,这个孩子也没有关注这个政策,后面几个志愿胡乱填报,没有梯度,第二、第三志愿也因高校名额已满未被录取。最终这个孩子不愿意到三本批次学习,只能无奈复读。一家人伤心难过,后悔不已。
混淆了一般本科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名称,是这个孩子犯的第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忽略了重庆“一本志愿平行,二本志愿不平行”的录取政策,志愿无梯度,是这个孩子犯的第二个错误。而这两个常识性错误要一年时间的复读来补救,无疑是令人非常惋惜的。
志愿的大道
我们对于志愿的填报,往往更重视高校的录取政策,却容易忽视省(市、区)招办的录取政策,但后者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志愿的大道。目前介绍志愿填报技巧的文章很多,但有不少都是站在一个很小的角度来看问题,忽略了大政策、大方向。志愿填报是个系统工程,一定要系统化、细致化地全面了解。
对于高校的录取政策、相关信息,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搜集欲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有效形式,是高等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全面了解高等学校的情况,重点对招生章程的内容进行研究。了解高校的录取原则,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盲目填报。高校招生章程的内容包括:高等学校的名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高考语种的要求、男女比例、录取原则、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原则以及对有特长学生的录取原则等等。通过高校的招生章程,你可以了解高校是否为“211”或“985”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是省属高校,高校不同校区的招生代码是否不同,高校专业的录取是否有级差,同分情况下如何安排专业,对于平行志愿省份投档后是否退档,加分是否计入专业安排,高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原则,高校是否有特殊专业或特殊要求,如男女比例等。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高校录取是否存在专业级差。
第二,搜集欲报考高校的近3~5年在本省份的录取分数。一般来讲,对于学校更重视,而觉得专业是其次的学生,就可以查询各高校录取的最低分,对于专业特别重视的同学,尽量参考平均分数。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使用平均分数未免过于保守,特别是对于中等成绩以上的考生,还是应该更重视学校,因为一所好的学校,可以给你更为广阔的平台。
第三,大范围固定欲报考学校范围。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重点批次,重点批次是指重点线上的考生,也就是提前批和一批。一本二本之间的重点批次是二本学校,依次类推。比如作为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就需要在提前批次和一本批次各确定大概13~15所高校;在临近批次,也就是二本高校中找大概10所左右高校,对这些高校进行资料分析。
第四,咨询资料分析和咨询。固定了欲报考学校,就需要对这些学校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对高校的往年录取分数进行分析时,我推荐使用分差法。
第五,缩小预报考学校范围。通过一系列资料的查询,利用分差法的分析,将学校范围缩小至3所,重点批次至5所。对这些学校进行详细咨询,包括分数、专业、学校等相关情况。后面几步是重复这一过程。最终确定志愿表。
从过程中不难看出,填报志愿的过程就是搜集资料,科学分析,进行咨询,然后逐个排除的一个过程。因此做好搜集资料,科学分析和咨询是科学填报志愿的主要途径。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主要是制造业产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成本会计围绕制造业成本核算展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完成各种产品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计算。这里强调两个字“逐步”,这表示成本核算是顺序完成,各环节工作紧密联系;这里又强调“各项费用的归集分配”这表示成本计算就是将各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逐步归集分配计入每个对象中,就形成了该对象的成本。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也是这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线索即:“①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④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这好比成本核算的主干,每个主干部分又包括许多的内容与方法。
成本核算是对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各项费用逐步的进行归集分配而完成的,每一步中包括许多的内容和方法,比如:
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包括: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燃料费用的分配、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资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折旧费用的计提分配、利息费用、税金及其他费用等的核算。这一内容的共性在于:各项费用的分配均按用途进行,属于产品直接用的又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属于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及产品直接用的但没有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行政管理部门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并分别从各要素费用所属帐户的贷方转出。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劳务性的辅助生产费用,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中计入某劳务“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发生额汇总起来,再把汇总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在它的劳务受益者之间分配,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及基本公式外,还应抓住它们的共同点:某辅助生产劳务费用经分配以后,其所属的明细帐户余额为零,最终的分配按用途进行,其他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所属的明细账户,基本生产产品
耗用的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车间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行政管理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并从所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所属名细帐户的贷方转出。
3、制造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计入某个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进行汇总,再把汇总的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生产产品间进行分配,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以上四种方法都是要求掌握的,前三种方法是将某车间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经分配后,“制造费用”帐户余额为零,不同之处在于三种方法所用的分配标准不同。而第四种分配方法与前三种截然不同,该方法在分配时不考虑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而是按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乘以某种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计算该产品本月应承担的车间制造费用,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帐户月末会出现借方或贷方余额。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是:某产品应承担的分配额计入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户,并从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帐户的贷方转出。
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是产品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的费用分配,经过前面各步骤的费用分配,我们已经将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计入了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户,接下来月末我们要把该产品的上个月没有完工的(该月初)在产品费用加上归集的本月发生的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是按照核算对象逐步完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按什么对象、什么要求进行,这是费用分配的前提,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对象与要求是不同的。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命名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另外两种辅助方法,一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二是为了加强管理、控制成本的定额法。掌握成本计算方法,一方面要把费用分配与成本计算方法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结合工艺流程掌握计算方法的特点。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归集费用,从①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最后完成每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2分批法,按产品的批别进行各项生产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在有完工产品的当月,将该月归集在某批次产品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完成分配。3分步法,按产品的成本计算步骤进行各项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分步法分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对这两种分步法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它们的成本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按每个成本计算步骤开设成本计算单,第一步骤成本计算步骤按成本项目归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并在月末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在该步骤的完工产品(半成品)与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并转出完工的半成品成本;第二步骤是将半成品库发出的半成品或着第一步直接转入的半成品的进一步加工,最后将各步骤生产费用计入产成品份额加以汇总就是产成品的生产成本。4分类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按每一类别的产品开设成本计算单,并将该类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归集在成本明细账中,月末计算出该类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接着按要求的分配标准将该类完工产品的各项目成本分配给类内的各种产品,最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5定额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在计算出产品的定额成本的基础上,调整各项需调整的差异,最终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如下: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在现行定额下的定额成本+(—)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变动差异。
通过对成本会计流程学习以来,我感觉很累。因为一直都要看那些数字让人觉得好疲惫,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好多问题,好多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以前在课堂上老师说的许多话我都不是很明白,觉得好空洞,可是通过实训我懂得了很多,也许是因为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因吧,还有一些过去在课堂里的一些错误,有些是一些简单的细节问题,但是我想有一句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要注重细节,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会计人员,所以实训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成本会计最重要的就是要会算分配率,以前老师说这话时我并没有什么意识,因为那时并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在实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在做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就让我犯难了,直接分配法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交互分配法,刚做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因为平时没学好,听老师说又觉得太空洞了,但是自从自己慢慢的看书,自己慢慢摸索,我才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对外分配,什么时候不计向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通过综训我就弄明白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经过为期两周成本会计综训我对会计又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会计的重要性。不管怎么说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受益匪浅。
1.完善流程四要素。顺序合理,内容全面,方法恰当,标准正确。2.流程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减少人员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冲击、规范管理体系。3.流程的四大作用。实现个人能力向组织能力的转变;权责明确解放管理者;精简非增值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回报率,提升企业效益。4.制度和流程的关系。总地来说制度解决的是堵的问题,流程解决的是疏的问题。5.流程对于执行力主要有四方面意义1)一种协同工作的手段,2)一种测量工作能力的工具,3)一种贯通执行力的载体,4)一种可以融合多种管理体系的平台。
2.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动?
制度是静态的、以堵为要、用以坚守,流程是动态的、以疏为主、用以执行。因此,要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制度与流程在企业管理中的权重应该维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制度约占15%而流程约占85%。制度作为约束条件,流程作为运作手段,傻瓜化定置流程、合理化优化流程可以确保管理效率、效益获得超乎想象的飞跃式提升。
3.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金蝶软件一向深耕服装行业,近日,又有新伙伴加入。由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和婷美集团主办的婷美信息化项目验收会暨金蝶服装行业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还邀请到了美国UTA国际时尚管理集团大中国区总裁杨大筠先生,他为参会的服装企业管理人员带来了“新形势下的服饰企业快速赢利与发展模式”的精彩演讲。
服装企业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分销网络遍布全国,而婷美的业务更是特殊。据了解,婷美在全国大概有1000多家商店,并且还有电视购物业务,拥有400人的呼叫中心,此外还有网购等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从产品生产到分销,给婷美集团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如今,婷美已通过金蝶服装行业版系统全面建立了统一规范的进销存管理、直营门店管理及成本、应收应付管理系统。通过统一规范的业务管理平台,从数据到权限,从报表到单据,让集团领导对集团业务做到一目了然,实现集团对业务的统一监控、审计与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时提供良好的依据。
谈及婷美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婷美集团副总裁戴赛鹰表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婷美集团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是项目成功的保证。婷美集团高层立足于未来十年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成决策体系的科学,始终对信息化保持高度的重视;其次,金蝶公司积极有效的配合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尤其体现在金蝶的服务和合作态度上。
对于该项目实施的经验,婷美集团信息化负责人杨波表示,“金蝶相关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改变婷美异地办公所面临的困境,而且对于婷美向信息化企业转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在ERP实施中,软件选型等因素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重要环节,软件选型‘门当户对’才是最好。”只有这种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前瞻性考虑、拥有强烈执行力、能够大幅提升公司形象的选型才能充分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关键词:流程管理,病案管理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案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病案书写及管理质量, 既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根本要求, 也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1]。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 病案管理已走向卫生信息管理, 由单纯的病案保管发展成为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医疗管理系统。病案流程管理从环节上对病人病案进行管理与控制, 使病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适应法律法规的要求。病案流程管理贯穿病案管理全过程, 衔接病案管理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通过流程管理规范病案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病案管理质量。
一、流程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流程化管理是指以流程为主线的管理方法。流程管理模式所强调的管理对象是业务流程, 强调以流程为目标, 以流程为导向来设计组织框架, 同时进行业务流程的不断再造和创新, 以保持企业的活动。流程化管理是在管理大师哈默提出的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哈默提出的流程再造中, 所谓流程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顾客;一个是整体。它主要通过规范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流程, 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顾客满意度为最终目标的改造流程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流程管理的基本方法, 分为三个阶段, 即流程诊断、流程优化、流程固化。流程诊断:梳理流程现状, 筛选短板流程, 明确待优化点。流程优化:针对短板流程制定标准化流程, 提升标准化和一体化能力。流程固化:流程与管理岗位衔接, 实行流程固化, 提升执行能力。
二、流程管理的实施
1. 流程诊断:
在病案书写和流通的流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筛选出短板流程。 (1) 病案流通环节众多, 病案经手人为不同科室的不同人员, 任何一个环节都可造成病案丢失。 (2) 医护人员病案书写不规范, 出现上级医师查房忘签名、页码缺失、检验单数量不完整等, 降低了病案的合格率, 影响病案统计和管理工作质量。 (3) 病案复印要求不明确, 许多病人不知道复印病历需要在什么时间、持什么证件、办什么手续来完成这个事情, 使病人复印病历出现因时间、证件、手续不到位让病人来回跑, 造成病人费时、费力、费财而抱怨。 (4) 病案质控和病案归档统筹安排不合理, 导致病案在质控和整理中出现积压, 从而影响了病案的及时上报[2]。
2. 流程优化:
针对以上病案管理中的问题 (短板) ,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 (1) 病案归档流程。 (1) 出院病人的电子病历或纸质病案必须在病人出院后72小时内提交, 死亡病案为7天。 (2) 纸质病案经由质控护士和质控医生审核无误后由病案室派专人收回。 (3) 实行《病案签收单》制度, 病案室与各科室接受病案时, 均要逐分登记核对并在签收单上签字。 (4) 病案室必须在病案收回后第二天整理录入归档完毕。 (5) 病案室认真检查病案的完整性及首页填写情况, 并妥善保管。 (6) 病案室定期清查未归档病案, 打印并下发各科室未归档者名单, 每周2次, 并及时催回病案。 (7) 要求病案三日归档率达到100﹪, 对未及时归档的科室及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及罚款。 (8)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截留私藏病案。 (2) 病案复印流程。 (1) 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保险机构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 应向医务处提出申请, 并按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 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的, 医疗机构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省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3) 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仅限于客观病历。 (4) 医疗机构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 应当在医务人员案规定时限完成病历后予以提供。 (5) 医疗机构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 由医务处通知病案室或者病区, 将需要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在规定时间内送至指定地点, 并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印或者复制。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 医疗机构应当加盖证明印记。 (6) 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 应按照规定缴纳工本费。 (3) 病案质量保证流程, 病案书写质量控制。 (1) 建立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一级质控由科主任、质控医师、科护士长组成, 负责本科室病历质量检查。二级质控由医院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日进行抽查评定。三级质控由病案室专职质控医师负责对归档病历检查。四级质控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按季对全院各科室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 (2) 进行岗前培训, 加强业务学习, 对新来的进修实习医师及新分配的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医务人员也要定期开展业务学习, 请临床医学专家有针对性地举办病案质量专题讲座。以此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病案质量管理意识, 掌握病历书写规范和病案内涵质量的技巧, 避免因病案书写不规范而引发医疗纠纷。加强病案书写质量的监督检查, 并把奖惩机制引入病案书写的质量管理中。 (3) 病案室对每天回收的出院病历要做到及时整理、编码分类、电脑信息的录入、归档上架。 (4) 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 实行动态管理, 确保病案的及时归档和完整性。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病案监管。
3. 流程固化:
将制定的各项流程与病案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接, 落实到岗位, 落实到人, 提高执行力。
4. 流程管理落实措施:
(1) 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病案管理的重要性、病案流程管理要求, 明确自己岗位在病案管理中的职责, 提高对病案管理的认识。 (2) 设置阅览室, 为利用者直接提供信息, 减少病案外借, 改进病案管理流程和服务工作。 (3) 注重病案管理专业人员培训, 包括医学知识、编码方式、信息技术、流程管理知识要求、病案复印、借阅规定等, 提高病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3]。 (4) 提高病案管理信息化程度, 根据病案信息化需求, 配备了复印机、扫描仪、病案信息管理软件等, 利用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病案质量, 提高医院甲级病案率。 (5) 加强流程管理中的各环节配套设施的建设, 针对当前纸质病案与电子病案并存的现状, 对病案存放环境进行改造, 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病案的霉变和虫蛀, 防火灭火设备的完备。
三、流程管理的效果
1. 实行病案流程管理后, 各个环节执行流程操作要求, 病案未发生丢失, 保证了病案的安全。临床与病案室交接病案由计算机登记, 发生差错或丢失能够定位在哪个环节, 便于查找。每月对病案各个环节进行盘点, 汇总出接受病案数、上月留存份数、移交份数、现留存份数, 以便及时发现差错。
2. 实施病案书面质量流程管理后, 病案的书面质量得到了提高, 甲级病历由原来的84%, 到现在的96%, 无丙级病历。病案的书面质量由管床主治医师负责, 移交时计算机登记, 负责医师签名, 若存在书写质量、缺页和检验单不完整等现象, 病案室工作人员发现就不予归档, 给予退回, 流程终止, 并追究管床主治医师责任, 从而增强了负责医师的责任心。
3. 执行病案的保存归档流程后, 各个科室的病案都有能如期、保质的归档, 缓解病案集中归档的压力, 减少病案因长期不归档而丢失, 保证病安及各种数据的及时上报, 提升了病案的归档质量。病案若不如期保质归档, 归档流程中断, 反馈到病案归档考核, 扣分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4. 应用病案复印流程后, 临床科室、医务处和病案室根据病案复印流程, 各施其职, 减少病员在复印病案的无效奔跑, 减少病员对病案室工作的不满。病案如期、保质、有序归档后, 便于临床医护人员和职能科室人员查阅, 大大提高了病员、临床和职能部门对病案室的满意度, 满意度由原来的72%到现在的96.5%。
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医疗活动的原始记录, 病案不仅为医、教、研提供宝贵的资料, 而且也在医院管理、科研统计、医疗质量、保险理赔、司法取证等方面提供可靠数据。还使病人的健康档案具有法律意义, 是医疗事故处理、相关法律鉴定的重要依据[4]。因此终末病案的安全和质量是病案管理部门核心工作[5]。流程管理强调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模式重组, 以追求企业组织的简单化和高效化, 下一个工序监控上一个工序的工作质量, 环环相扣, 层层把关。对于病案管理制度的落实、病案质量的控制、病案流通各环节的监管得到全面提升, 最终使病案管理能够安全规范、质优效高。流程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注重连续性, 以全流程的观点来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观点, 强调全流程的质量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绩效, 最终追求的是终末质量。病案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责任心, 以期适应现代化病案管理的要求,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使病案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从而推进病案质量工作的不断提升[6]。
参考文献
[1]詹光友, 王坤, 张峰.医疗纠纷中的病案质量因素[J].中国病案, 2010, 11 (7) .
[2]喻观培.病案质量问题与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7, 12 (20) .
[3]雷玉群.病案质量管理与病案管理质量[J].中国病案, 2009, 6 (8) .
[4]王世吉.电子病案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病案, 2008, 8 (9) .
[5]廖再君, 冷艳, 马娟.病案缺陷质量分析[J].中国病案, 2011, 12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