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专业考研方向(精选8篇)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跨考网的老师为大家就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1.文学方向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17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文学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就业方向:此方向开设学校多,招生人数较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一般为教师、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17~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希腊戏剧研究、英国长篇小说选读、美国长篇小说选读、英国诗歌选读、美国诗歌选读、英美散文鉴赏、王尔德戏剧欣赏、英国短篇小说欣赏、美国短篇小说鉴赏、英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选读等。
2.语言学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9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语言学方向。
研究内容: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不同学校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使学生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动向和最新发展。语言学特别强调和重视研究生的广泛阅读,包括专业的外语期刊和近几年的语言学相关论文。
就业方向:该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现代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
3.英美文化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研究内容:研究英国、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不同学校的名称和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如有的学校该方向名称为英语国家文化研究,其研究范围就不仅限于英美两个国家了。
就业方向:多进入外事外贸部门、各大新闻媒体等。
所学课程:美国学导论、美国社会文化史、英国社会文化史、西方文化理论批评、西方宗教文化、东西方文化导论、英美文化概论、欧洲文化要义、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社会与文化、西方宗教专题研究。
4.翻译研究、翻译学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中西翻译理论,翻译史,口、笔译技巧,对名家名著的翻译作品进行赏析,并从中、外文化的不同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学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由翻译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旨意、风格的分析与理解,翻译的功能,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主的各种翻译方法,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翻译的标准等。翻译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翻译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翻译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翻译理论同步的翻译实践,使学生通过翻译实践了解和熟悉各种翻译技巧,增强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进而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就业方向:多在外事外贸部门、大型企业,大多从事翻译工作。
所学课程:口译基础、笔译基础、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文体翻译、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文献翻译研究与实践、西方翻译理论概要、翻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语言与翻译等。
5.英语教学方向
开设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
研究内容:主要进行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语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意念教学法、功能教学法、平衡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每种方法的介绍包括其主要理论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评述。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在教学研究中加以应用,为提高科研水平服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就业方向: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所学课程:英语教学法、英语测试、教材分析等。
新兴特色方向
新兴特色方向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研究特色与专业强项开设的,如南京大学的双语词典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等。
1.双语词典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研究内容:研究词典学本身的理论,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先进成果在词典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用语言学、认知科学、统计学、翻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建立新的词典编纂方法和释义模式。
就业方向:词典研究中心、辞书出版社。
所学课程:词典学概论、语义学与词典释义、翻译与双语词典、词典编纂方法论、计算语言学与计算词典学、词典学经典文献导读、语言学研究方法论、英美词典概况等。
2.国际新闻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培养适应全球传播竞争的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精通英语,熟练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
就业方向: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
所学课程:高级英语新闻采访、高级英语新闻写作、高级英语报刊编辑、高级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播音与主持、英语网络传播、英语纪录片制作、英语经典新闻作品分析、传播学理论、国际新闻研究等。
3.同声传译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等。
研究内容:这是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方向,主要学习英汉、汉英的同声翻译。
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政府涉外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
所学课程: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视译、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英汉同声传译、汉英同声传译、翻译理论等。
4.跨文化交际
开设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研究内容:以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托,比较中外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中外经济合作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系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政府涉外部门、大型外企和高校等。
所学课程:英语口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英、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专题、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语言交际研究等。
5.国际商务英语
开设学校:对外经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培养具有较强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高层次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和具体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就业面很广,既有在外经贸、国际商务中从事翻译工作的,也有从事各种外经贸和国际商务的实际业务工作的。
所学课程:高级英语口译、高级英语笔译、商务谈判(英)、高级英语、国际贸易理论、管理学、国际金融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英)、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等。
考试科目(一般包括):
①101政治(100)
②212日语或213俄语或214法语或215德语或216西班牙语(具体见招生单位当年招生专业目录)(100)
③335基础英语(含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150)
④449专业英语(含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150)
参考书目(一般包括):
《高级英语》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
《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戴炜栋著
《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松年等总主编赵文薇主编
《美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松年等总主编赵文薇主编
《高级英语写作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国强等著
《英美概况》(最新修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来安方编著
比如考文学方向的,一定要考《英国文学史及其作品选读》(一般用刘炳善或者吴伟仁的教材比较多,全英语答卷哦)。
语言学方向一般考《英语语言学》(一般用胡壮麟和戴伟栋的书,也是全英语答卷)。翻译方向: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经典教材了,还有《汉英翻译教程》,书目是参考,一般不会出课本原题,汉译英考的是运用课本介绍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词语、句子,文章,什么现代文,文言文,名家作品等等,英译汉一般是原版报刊杂志文章,英语名著节选…… 还有考英美社会与文化,就是俗称的《英美概况》,外研社朱永涛的几套教材,或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奎武的英美概况2册教材,河南大学来安方的教材……这个考的基本全是课本里面知识的死记硬背,一般书店找不到这类书,找他们的辅导书更是难上加难。
《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冯庆华著
关于英语语言文学:会学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写作,听力等基本课程,另外专业方向还要学习翻译,口译,英国和美国文学史,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文化历史,语言学,语体学等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学年:
4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备注:
英语(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
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 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专业学位,药学硕士,药物分析方向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来说的研究生培养的学位类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其目的之一,适应于特定行业或职业工作需要的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或者工程研究型人才。(1)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学术研究与职业的需要紧密相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士,主要不是从事专业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较为明显的职业要求的工作。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相比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不一样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中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学士、硕士、博士这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中国目前已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参与专业学位的各大教育院校共有431个,占中国硕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总数的60%。所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学位培养制度,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2009年,教育部提出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指标,从减少的指标中改为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而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2)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增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各个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来源于同一个层次,但培养目标有不同的明显。学术型则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专业型则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于实践应用。所以制定一套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迫切。(3)
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至药物研究开发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各个医院药房从事各类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质量的保证和合理用药等各方面的工作。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科学学位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的研究生培养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培养旨在根据医药行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创造性地从事药学领域和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是学术性与医药职业性相结合,获得药学硕士学位者,则主要从事于具有医药职业背景的相关工作。
药学硕士(药物分析方向)是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药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加强其实践方面的能力,关系到我国医药领域专门人才的发展水平和对未来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4)(5)(6)(7)(8)(9)药物分析专业方向是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干专业之一。随着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相应地提高了对该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等的基本要求。
我校药物分析方向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药物生产、流通、使用、技术转化、监管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及知识,了解药物分析最新进展;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药物分析方面的专业外文资料;具备利用医药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参考文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解决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品使用等药学实践环节中的药物分析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我校药物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药物质量研究与评价方法、体内药物分析与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手性药物分析和食品分析。
培养要求:具有运用药物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质量评价与控制、药品的注册、流通、科技成果饿转化、合理使用、临床以及社会服务等能力;能够紧密相结合药学领域的科技转化、注册与申报、生产与技改、推广与流通、药学服务以及药品监管等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培养方式: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必须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解决药物生产、流通、管理与储存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关键问题的能力。我校采取主要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学分均符合基本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课程教学中强调以问题和应用为主线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重视现场研究、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各种方法。专业实践课程是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需进行总计不少于18个月的专业实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药学及相关领域科技转化、注册与申报、生产与技改等实际问题完成一篇药物分析方面的学位论文。他们的学位论文的类型可以分为典型的案例分析、技术改进方案及专题研究等,体现出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完成,拟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1)成立研究生指导导师组:研究生入学后,由校内和校外的2名或2名以上具有副高职称(含高级工程师)以上成员组成导师组;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做出具体安排,并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
(2)成立实践指导小组:组长由校内导师担任,与校外兼职导师和实践科室教师共同组成,负责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期间的带教和考核。
(3)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3门共计6学分)、专业基础课(1学分)和专业课(4门课共5学分)、学术讲座(4学分,可在三年内修完,每次计0.2学分)和实践环节(8学分)。注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科研、流通和使用等环节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课程达到70分方为及格。学位论文答辩前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考试方式:课程考试采取平时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灵活选用开卷笔试、闭卷笔试、论文或综述撰写、实践操作、答辩考核等多种考核形式。
(4)专业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由导师组根据具体情况至少选择1个方向进行实践。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的实践训练:(1)进入校内导师实验室,实践时间6个月,记2学分。(2)在校内实践基地完成6个月的实践后,进入其他校外实践基地实践至少6个月;各记2学分,合计4学分。(3)由校内外导师组联合指导,在校内实践基地或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实践时间6~12个月,记2学分。学生选择一个药物分析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采用日常考核和专业考核两种方式来保证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
(5)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一定要根据药物生产实践的实际或者具有明确药物生产背景和应用的实际或潜在价值,涉及药学及临床使用等相关领域的药物科技转化、生产与技改等实际问题。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工作量。学位论文由校内导师和实践基地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导师联合指导,由攻读学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可以独立完成。论文形式可以以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案例分析、专题研究以及技改方案为主,论文应充分体现出研究者综合运用药学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分:实用性(占50%);新颖性(占20%)和创造性(占30%)。学位论文的字数不少于2万字。学位论文经评阅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所有答辩委员均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
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需的途径。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特别是药学硕士的培养,还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们必须改变已有的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方式,以社会的认可度和实际需要为培养目标,敢于大胆改革与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立足药学和药物分析专业的发展现状,突出我校自身特色,充分优化整合现有教学和科研资源,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不断提高药物分析专业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性的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注释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10]15号.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Z]学位[1996]30号.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Z]学位[2010年32号.
4李晓坤,冯卫生,陈随清.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121.
5李敏,热娜·卡斯木,李莉,张彤,李玉华.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探讨[J].安徽医药,2014.18(9):1810-1812.
6朱志军,白娟,张楠楠,蒋亚超.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6-17.
7李嘉琪,杨长青,于锋等.国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药学临床技能评估中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药房,2015.26(27):3875-3878.
8任海霞,王春革,朱立勤.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查房带教工作模式的探索.中国药房,2015.26(27):3880-3882.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统计与金融系于1995年开始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研究生教育,多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毕业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分散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口碑极佳。本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金融学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金融实务和法规,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量化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中风险管理与量化金融工作的高级创新型金融人才。
硕士研究方向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01风险管理 02证券投资 03金融衍生品 04保险精算 05金融市场
06公司金融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3-数学三
④ 431-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综合:货币金融(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率,外汇与汇率,金融市场与机构,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业务,货币的创造机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公司金融(跨期选择,财务报表与投资项目分析,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有效市场,资本结构)。
金融学综合:
黄达编著《金融学(第2版)货币银行学(第4版)》(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博迪等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复试形式与内容
复试形式:面试(300分)。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业务课和英语成绩(满分400分)带入复试成绩,占57%,面试成绩(满分300分)占43%。
材料加工工程
专业介绍
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成为人类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的应用技术学科,它覆盖原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和焊接等专业。
发展前景
材料是任何技术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材料学方面的专业就业本来就相对容易,而材料加工更是最好就业的一个学科,因为本学科的市场空缺非常大。
就业方向
材料加工工程毕业生就业主要趋向以下性质的单位:材料成形设备与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与研究单位,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工程机械等机械制造企业,计算机、仪表、冰箱、彩电等电器制造企业,火箭、飞船等航天航空制造企业,军械、兵器等国防制造企业,钢铁、有色金属等型材加工企业,锅炉、气瓶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刀具、工具、标准件等五金制造企业,烹饪餐具、玩具等日用品生产企业。
材料工程
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缩写MSE)。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航空工程
专业介绍
航空工程是将航空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航空器的研究、设计、试验、制造、使用和维修过程的一门工程技术。航空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交通运输、农业、地质勘探)和国防服务的综合性工程。关于飞行及提供飞行保障的各种技术也是航空工程的内容。
培养目标
航空工程是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有翼导弹、地球飞行器等运载工具或空中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航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发动机设计、飞行器生产与质量管理、飞行力学、飞行控制、飞行器状态监测、飞行器维修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1、计算机系统结构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计算机应用技术
4、计算机软件工程
最佳答案
1、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
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
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
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 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
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的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等。
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的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3、计算机系统结构
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
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的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多核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神经网络 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及网络安全、智能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计算与集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网络理论与并行分布式算法、最优化方法、数据库
麝香保心丸——第一个“药物搭桥”
麝香保心丸,源自宋代名方“苏合香丸”。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麝香保心丸以快速缓解胸闷心痛症状、使用安全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长期以来,麝香保心丸以“最快30秒起效,83.4%的患者5分钟内缓解症状”的作用特点而成为赫赫有名的“救命药”。
但经过30年的药物机制研究和大量的病例评价发现,麝香保心丸的临床价值远不止起急救作用。每天3次,每次2粒,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同时还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实现心脏药物自身搭桥,从而明显改善缺血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大量临床病例分析显示:长期使用麝香保心丸的患者,发生猝死、心肌梗死、需要作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减少,在冠心病防治中有着重要意义。2006年1月,麝香保心丸在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方面的研究结果,荣获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这是此奖项设立以来唯一的药物研究获奖项目。
长期规则用药,减少冠心病危害
考研竞争激烈程度有多大,或许每个人公共课的成绩差距不大,而专业课的成绩则可能差距较大,因此专业课成绩的高低就成为影响录取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时,从录取的现状来看,是否跨专业并不会对专业课成绩的差距造成显著的影响,所以专业课是可以通过比较合理有效的学习取得较高成绩的。专业课程虽然五花八门,每个人的专业基础又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种统一规范的复习方式,但是大家只要找准起点,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复习,最终都会走向胜利的彼岸。
早作打算,选好方向
不少同学认为,基础期准备专业课为时尚早,但其实不然。眼下并不是要求大家投入到专业课复习中去,只是让大家确定好努力的方向,确定好奋斗的目标。专家认为,早作打算,并在复习的`一开始就确定前进的方向,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你对本专业很有兴趣,就尽量不要调换专业,但是如果你想跨专业的话,就一定要在早期的复习中要注意留心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并且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这个专业需要哪些复习资料,这个专业在哪个院校比较优秀等等。其实查阅这些资料并不需要耗费你太多的时间,但的确依赖于你平日的积累,多留心才能把握先机。
把“死的”变成“活的”
【药物分析专业考研方向】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考研指南09-23
山东大学药物分析09-22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10-05
药物分析复习题10-18
抗肿瘤药物管理分析06-21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11-15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10-22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标准07-08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06-09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的分析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