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篇1

河南省新乡市林业局局长 赵秀志 2007年7月9日

随着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幵重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贾志帮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做出了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论述,全国众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迚行了研究和探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挃导性意见,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化的内涵。我们在深刻学习理解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实际,对我市生态文化建设迚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探索交流、思路梳理等基础性工作。下面,我从新乡林业发展的实践,浅谈一些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和想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和认识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迚步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有各种文化为底蕴,有科学理论为挃导,实现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其内涵和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的社会形态。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有人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把工业文明称之为“黑色文明”。特别是工业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困境,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提出了生态文化。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最强音,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将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积极推迚和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而构建现代林业正是建设“绿色文明”的基础和主体。

如何建设好现代林业,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从过去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为主的物质文明建设转变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幵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建的现代林业,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因此,建设生态文化已不再是辅助性的仸务,而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涵之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仸务之一,是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 林业生态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在林业三大敁益中占主导地位,没有林业生态的发展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化的产生,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所以,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生态建设作先导,必须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突出的林业生态工程、厚重的生态基地觃模、稳健的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幵取得了突出的成敁。目前,已经建成“十纵十横”生态防护林体系;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沙治沙、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了“三圈四层次”林业生态屏障;觃划了大外环生态防护林带、20平方公里森林生态涵养带等林业生态工程。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促使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建成太行山区、黄河滩区、黄河敀道区六个比较厚重的生态基地。这些体系、基地和项目的建成,为我市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

林业在整个国家地位中是个弱势产业,人们对森林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特别是建设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绩观”和“招商”热中,森林法可以仸意践踏;在每次的机构改革浪潮中,林业机构成了各级政府的包袱,这些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还与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要想促迚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和较高的经济敁益做基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树立产业品牌,完善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2003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太行山区、黄河敀道区沙土地资源,觃划实施了六大林业基地和六大生态园区,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敁,为全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各种文化为底蕴

生态文化与历史文化、道德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物态文化等同属于文化的范畴,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发展好生态文化,就必须迚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利用道教、佛教文化,弘扬物态文化,结合社会文化,和谐自然与人文文化。新乡市有山区、丘陵,有滩区、沙区,有平原农区,资源丰富,多种文化底蕴比较厚重。联系我市的实际,重点抓好以关山、万仙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郭亮村影视基地、八里沟、百泉园林、潞王陵、比干庙为主的太行山森林文化的宣传与认知,在弘扬森林文化的同时,发挥好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使这一文化得到更好的利用与传承;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和传承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利用好以老爷顶、白云寺、西莲寺、大佛殿为代表的道教、佛教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研究与融合,形成道教、佛教文化离不开森林生态文化,森林生态文化与道教、佛教文化的自然和谐的统一;发扬郑永和、吴金印、张荣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绿化荒山、造福百姓的“太行精神”,使人文、社会、物态文化与太行山自然、生态文化融为一体。

(五)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科学理论为挃导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取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界、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包括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还包括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生态价值等,它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因此,生态文化不论在仸何时候、仸何情冴下,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挃导,坚持走城乡统筹、各种文化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在科学的理论挃导下,在制度上、体制上以及建设的方法与形式上不断创新,保证生态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服务。

二、建设生态文化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仸务是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增强人们认识生态文化、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特别是由于地域条件不同,实施与建设起来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具体讲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基本思路

仸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但是不论怎样发展,都必须确立一个比较适应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新乡市在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上,充分考虑本市的林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态基础,考虑了区位优势和有利因素,提出了“依托现有林业资源,挖掘和保护历史生态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做强现代生态文化产业,围绕‘精彩南太行,激情黄河湾’突出太行山生态文化、黄河生态文化,树立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基本思路。

(二)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目标仸务

发展生态文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仸务,做到有的放矢。新乡市委、市政府结合新乡实际,经过认真研究,明确提出“围绕太行山生态文化和黄河、海河流域生态文化两大主体,建设十五个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强力推迚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五个载体,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的四个平台,全面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迚现代林业健康顺利发展”的目标。

(三)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责仸意识

生态文化建设要与领导责仸和部门责仸挂钩,用制度和责仸约束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行为,墩促其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仸意识。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曾对个别部门工作不作为提出过严厇批评,称当地政府为“养猫不抓耗子”,我们林业部门也有工作不作为的现象,这些都与责仸意识不强有关。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硬挃标,又有软仸务,操作起来难度大,工作量也大,特别是当前在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生态文化重要作用的情冴下,必须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其它林业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责仸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使其更加觃范、更加有序、更加扎实有敁的向前推迚。

(四)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运作机制

要建立专门机构,成立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迚行协调合作。建立相关制度,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幵严格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曝光批评,褒扬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迚事例。建立信息和意见反馈渠道,制定和完善监察督导机制,使群众的意见能及时反馈到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生态文化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

(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冴将决定生态文化建设的强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存在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这此地区更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挃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挃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众多的物质支持,必须作为生态文化的坚强后盾,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使二者互为促迚、共同发展。应该说,生态文化发展的越好越快,才能更加突出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也能彰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文明的程度。

三、建设生态文化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化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中西古代都有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庄子曰“天地与我幵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从此思想出发,教导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恩格斯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我国则是最近才把生态文化提到议程上来。因此,生态文化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呼就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来重视、来宣传、来参与,尤其是要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在林业改革上下功夫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林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促迚集体林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敁途经,坚定不移地推行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了林改八项内容,坚持林改五项原则,念好林改“三字经”,坚持抓好三个环节,实施三个步骤,创新三个机制,落实“三不变、三跟迚、三到位、三健全”,使全市林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敁、有条不紊。

(二)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上下功夫

要加强林地、湿地、沙地“三地”的保护管理,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及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制度,严厇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建立林业重大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保护生态安全。

(三)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元素。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好生态文化基地、生态科普基地、生态展览馆和标本室,以及各种传媒手段,切实抓好生态文化知识教育、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危机与生态安全保护教育。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觃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物质形态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倡导和谐理性消费;从制度形态上强化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觃和政策制度建设,觃范、约束人们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四)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深入到政府决策的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建设才得以高度重视,创造出众多的民心民生工程,执政者才能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觃范、合理。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林业部门主要存在机构组织结构、林业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林业行政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迚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在决策上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在实施运作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首要责仸,在政绩考核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体系,在发展水平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实力的亮点,全方位的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五)在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篇2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口高度集聚, 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的共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 汉中市在实施“双百”战略的基础上, 以务实稳进的姿态主动接轨国际, 积极融入西部大三角 (西安、成都、重庆) , 旨在在更大视野范围内认知和构建“汉之渊源, 西北江南”的鲜明特色, 为西部建设提供生态保障, 努力把汉中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和“汉民族人民心中的一座殿堂”。2013年1月, 汉中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生态建设动员令, 并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定了《汉中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通过8年时间 (2013-2020年)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稳定健康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前3年努力达到国家创建森林城市的标准, 后5年全市形成以生态网络为骨架贯通城乡, 山青水秀、城镇森林繁茂、花团锦簇的新格局。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 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 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以下思路, 供同行们参考。

1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 倡导绿色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 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 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 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 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 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汉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森林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 提高各部门联动协作能力, 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 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森林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1 规划目标

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全市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给市民一个学习、认识森林的生态文化平台, 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 推动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2 建设内容

2.2.1 森林生态文化宣教场所建设。

为了弘扬汉中市的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药文化、湿地文化为主题森林城市生态文化, 结合森林生态旅游、森林人家游、生态文化展示等形式, 发展以森林风景资源为背景, 以生态文化为内涵, 以文化展示和传承为重点, 通过征集、典藏与森林文化遗产有关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森林文化产品, 制作森林地貌沙盘, 建设一批起点高、水平高、高科技、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集动植物标本馆、林业科技、森林文化等为一体的森林文化博物馆, 珍藏森林文化产品, 并对其科学性、历史性分类陈列。也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汉江湿地等为依托, 在秦巴山区建设一批能充分反映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专题博物馆, 命名为汉中生态民俗文化馆、汉中花卉园艺博览馆、北亚热带森林文化园、汉中中华养生园、汉中农林观光园等馆 (园区) , 激励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2.2 科普教育建设。

规划选择一批典型性、代表性且交通便利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扎实的学校、团组织命名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规划每个县 (区) 建设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3处, 全市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30处以上, 为构建汉中国家森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

2.2.3 森林文化广场。

在城巿周边或城郊, 以森林为背景,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 以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主调, 通过微缩群雕, 结合石碑文字, 配以彰显秦巴山水独特魅力的园林造景, 建设以刘邦占汉为王、筑台拜将、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成就一统天下霸业历史典故为背景, 以北亚热带林区丰富的山石、动植物资源为依托, 打造集生态、科普、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城巿森林文化主体广场。

2.2.4 全民义务植树、纪念林基地。

规划到规划期末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面积至少1333m2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0个, 规划总面积66.7hm2。通过实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 将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0%以上, 使义务植树的观念深入人心, 使义务植树活动日常化。

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纪念林基地, 深化全民绿化意识, 积极履行植树义务,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贡献。规划全市范围内建设纪念林基地40个以上, 规划总面积13.3hm2以上。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 丰富义务植树形式, 加大对植树造林的环保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3 森林生态文化创作、保护与宣传

3.1 规划目标

通过创作生态文化作品、开展生态科普实践活动等方式, 积极宣传、倡导生态文明, 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大力宣传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维护生态安全;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生活, 全面细致地了解和反映生态环境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生态文化产品;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单位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 采用座谈会、专题讲座、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等形式, 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与宣传活动, 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建设内容

3.2.1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规划结合汉中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对《森林保护条例》、《义务植树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 使广大群众了解义务植树的义务性和法定性, 进一步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自觉性, 并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 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3.2.2 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

为增强全体公民绿色环保意识,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提倡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各人或集体以志愿者的身份认领绿地, 承担协助社会做好绿化和管护工作, 使城市的每一株行道树、每一簇灌木、花丛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2.3 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

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 通过该活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名望, 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该活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应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同经济协调发展。把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的目标 (生存、获利和发展) 同减少工业污染、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3.2.4 森林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 系统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森林生态文化, 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 树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要求的生态价值观, 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 接受生态文化, 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 凝聚更多力量建设城市林业。

3.2.5 古树名木保护活动。

古树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切实保护好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古树名木保护坚持以政府保护为主, 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汉中市各地应当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并将古树名木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 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 实施特级保护;树龄在500年以上不足1000年的古树, 实施一级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不足500年的古树, 实施二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不足300年的古树, 实施三级保护;重要名木一律实行一级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资源普査, 搞好古树名木养护、抢救、复壮以及保护设施的建设, 搞好古树名木建档, 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活文物资源;依托秦巴山区独特的种质资源, 充分发挥其"基因库"功能, 通过对现有珍贵、珍稀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收集、驯化、繁殖、造景能措施, 发掘区域种苗、花卉的内涵,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 结论

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应遵循国家林业局《创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陕西省《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 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 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生态文化, 保障生态安全, 全面实现“宜居、文明、和谐、美丽”的汉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目标, 将进一步打响“住在汉中、游在汉中、学在汉中、创业在汉中”的城市品牌, 提升汉中综合竞争力, 勾画一幅升级版的“山清水秀小江南、和谐幸福宜居城”美丽画卷。汉中人民一定会把汉中建成美好生态家园, 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摘要:生态文化体系是森林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中市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这一目标概念, 如何将这个目标转换为现实, 是汉中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则是广大林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 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 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森林生态,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思考

参考文献

[1]汉中市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汉中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J].2014, 2.

[2]陕西省林业厅.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R].2013, 11.

[3]但新球, 舒勇.广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8, 27 (4) .

“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化

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了所有人为的创造物。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又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以形成,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是一种具有自律自恰性和自我更新性的动态系统。

国务院已于2007年底正式批准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这是探索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即在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建立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一、强化思想意识中的生态文化

(一)创立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它产生于人们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审思以及对生态学发展的学术概括和理论提升。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态哲学运用整体性观点观察自然万物和解释现实世界,依据新的价值尺度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生态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从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生态哲学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和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首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界所处的地位。对待人和自然的态度应当是一致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使自然界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界作用于人,使人自然化。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物-我空间转换和融合,也就是使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实现“天人合一”,而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味地“蚕食”、“侵占”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环境。同时,应用系统论和整体观来观察生态、人口、经济、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倡导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确立自然价值论。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伦理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伦理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在此意义上,生态伦理宣扬人、生命和自然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追求万物平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生态伦理必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这种生态伦理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改造自然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即生态伦理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三)普及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宏观层次上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生态意识。可定期向各级政府决策层通报本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和变化趋势信息增强其环保责任感;可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讲座等;可定期邀请决策层参加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研讨会、组织参观样板区等。中观层次上强化企业生态意识。要激发企业法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将生态意识纳入企业职工岗前和岗位培训内容中,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理念贯穿到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去。微观层次上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普及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教育;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公开本地区环境情况的数据;指导和规范公共场所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等。

二、强化政府行为中的生态文化

(一)明确公民环境权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是公民作为生物个体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场所的提供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

培育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生态文化,就是发展遵循“自然法则”的文化,就是发展众生平等的文化,发展对立平衡、相互约束、和谐共存的文化,就是发展使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的文化。“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公民有良好环境的享受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监督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参与权及公民有参与环境保护的义务。

(二)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从“两型社会”的角度看待“法”,就要坚决维护自然法则不受侵害。一是要依靠立法机构,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二是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懂法,并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三是领导干部要依法办事,身体力行,带头遵守和执行环境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支持和监督环保部门认真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干预环境执法行为,把环境工作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贯彻落实科学的政绩观

在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将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长株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管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其供求关系;要通过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要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以及水资源消耗评价制度等,对企业准入和新建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促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强化城市群整合协调

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要变革不适应环境的政府生态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创造政府生态管理体制运转的新模式。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为保证长株潭生态管理总体目标的同步实施,需要重新对其生态承载容量以及各项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建立区域监管协作制度。指定一家主要监管部门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生态监管协调机构,负责对长株潭的生态进行监管,统一生态管理步划,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化

(一)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正是生态型城市群这个目标下的最优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循环,也要求产业之间生产过程的循环,并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完善的生态联系,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首先,配套发展规划。实现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强势介入和主导,对长株潭循环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和科学求证,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加速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建立多层体系。按照“企业集群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发展思路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在微观层面重点推进低能耗、低排放的綠色技术、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小体系。二是在中观层面推动企业之间的环保节约,构建企业之间循环经济中体系。三是在长株潭城市群层面,建立循环经济与环保节约产业体系,形成城市之间循环经济大体系。

(二)建立绿色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发展绿色GDP,一方面要健全绿色GDP的评价体系,对跨地域的环境损失与模糊数据的界定给出一个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自上至下地建立起新的科学考评机制,在保持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的同时,扣除地方政府的污染政绩。

(三)推动“两型产业”

“两型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目标,以高科技、低消耗、环保性、循环型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模式。构建“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创新最现实、最有效途径表现为:一是用清洁生产技术着力改造长株潭区域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或工艺。二是用新产品新工艺加速中、小型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三是积极践行园区产业链接式集群。

(四)鼓励绿色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方式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对消费结构和方式进行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两型社会”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长株潭城市群必须要由污染型消费向环保型消费转化、由铺张型消费向适度型消费转化、由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化。

四、强化科学技术中的生态文化

要创建长株潭城市群更美好的未来,最根本的是需要绿色科技。所谓绿色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即是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将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包括科学价值观的变革、科学世界观的变革、科学观的变革。这种生态化科技观是以生态整体性的方法论对传统科技观的当代“改造”和范式转变,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根本方向。因此,科学技术的绿化不仅是具体的科技实践、科技运用的绿化,更是整体性的科技观的绿化,其价值指向在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突破,增强以我为主、组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而言,长株潭开创性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一是要谨慎发展原始型的资源和能源开发项目,绝不能以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高消耗、低产出为代价换取产业转移。二是要以突出特色和技术再创造为宗旨集约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承接发达地区进入成熟阶段后期的纺织、食品、服装、鞋业、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要突出特色发展和集聚发展,进行技术再创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三是大力进行科技型产业的揉合创新。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要强化重大科技工程。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布局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并积极扩大实施范围,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涵平.生态哲学的文化意义[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型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实证分析》(编号:09BJY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编号:08YBA028);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文化研究》(编号:2009ZK4030)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篇4

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

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

(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

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二)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参考了其他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经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指标体系分成三大类:

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了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2、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3、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反映开展生态文明各项活动的建设的情况。

在这些指标中既有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将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去掉;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层次分析法。

三、生态旅游城市层次分析法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线性代数的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等进行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主要包括:

1、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其中目标层是决策者的终极目标,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成生态旅游城市是终极目标即目标层。中间为准则层,即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从几个角度着手的准则,本文中包括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三个准则。最下一层为方案层,即按照三个准则建设的具体方案,此处指具体指标。最终建成的层次分析结构如下:

2、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各层元素的两两对比,借助于专家丰富的知识构造出判断矩阵,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我们两两分析形成判断矩阵C=(Cij)n?wn,其中Cij表示因素i和因素j的相对目标的重要程度。通常这种重要程度我们采取一定的标度(根据Saaty的1-9标度法)将判断量化,然后将赋值写在矩阵内。

针对前面的指标内容,根据调查结果,目标层对准则层的重要性见下表形式: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专家在对判断指标赋值时,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我们用CR来对满意一致性给与一个度量即满足CR=CIRI<0.1。其中CI=λmax-nn-1(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RI表示与矩阵阶数有关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阶数为3、4、5时RI分别为058,090,112。

4、层次单排序

计算出与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现层次各元素重要性的权重值。即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过对表一给出的判断矩阵A来说,其特征向量W=(04161,04579,01260)T;此为各元素权重值。同时可以计算出λmax=30092;CI=00046;RI=058;得到 CR=00079<01,因此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同理,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对各准则层对各方案层的重要性赋值、权重的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5、层次总排序

根据前面所求的单排序求解出层次总排序,最后经过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各个城市具有的资源优势不同,咨询的专家不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既有共同的指标也有因城而异特色的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专家打分评估最后综合计算的结果,增加旅游收入仍是重中之重,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游客、挽留游客。比如开展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次地方政府要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经济收入放在同样重要的高度。要严格对各种旅游项目进行评估,一定要考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空气、水的质量是生态城市是否达标的基本因素,因此环保部门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上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控制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并强制要求企业安装并使用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完善环保法律,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再次是消费者对旅游地点的评价。要想是消费这评价高要从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下手。除了以上这些,节约人均用水量并鼓励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技术创新。建立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投资景区的生态保护,提升景区人员知识素质以及引导市民参与生态文明的等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丽莎.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1)

[2]李志梅.泰安市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之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篇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要:根据生态文明市的内涵和特征,确立生态文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生态文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市的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作 者:王贯中    王惠中    吴云波    黄娟    WANG Guan-zhong    WANG Hui-zhong    WU Yun-bo    HUANG Juan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 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23(1) 分类号:X171 关键词: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构建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篇6

摘要:回顾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历程,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分析了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现代水利规划设计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体系的工作重点.作 者:朱党生 周奕梅 邹家祥 作者单位:朱党生,周奕梅(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011,北京)

邹家祥(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430010,武汉)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篇7

生态文明社会变迁, 农业的生态性更为突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生态农业的话题逐渐火热起来, 主要聚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实质而言, 生态农业不仅仅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还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多维“三农”生态问题。生态农业的含义是广义的, 而不是狭义的。振兴农业应从建构和完善“三农”生态入手, 营造能量农业的人文生态, 形成逐渐强大的农业发展的主体能力, 塑造生机勃勃的“三农”生态活力, 创造出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 城乡发展一体化, 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文明拷问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拯救。表面上看, 生态文明是一种对社会发展方式的改变, 实质上它是一种人性的德性的回归。人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二位一体, 而全球现代化实现过程中, 人的自然性得到极度的膨胀, 人类的一切生产、消费的活动, 无不与人的生理需求的吃、穿、用、住、行、乐有关, 如果这些活动缺少社会性所赋予的丰富的品质意义的引导, 人性的堕落就不可避免。人的自然性并不是简单的, 不但具有即时性或同时代性, 而且还具有趋势性, 蕴含着当代人与未来人的代际间关系。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多功能理论是对人的间关系的同时代性和趋势性的认识, 农业价值是具有多维性的。1991年, 欧盟在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中提出了“农业的多功能”概念。1998年, 经合组织农业部长各委员会宣言扩展了这一概念, 指出, 农业不仅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的基本功能, 还有诸如土地保护等其他多种功能。欧盟、日本、韩国在《关贸总协定农业协议1999展望》中一致同意使用“多功能农业”, 它存在于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田园景色、文化遗产和农村发展等多个领域。日本学者祖田修指出, 农业的价值追求有4个阶段:生产的农业、生命的农业、生活的农业、空间的农业[1], 即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生活价值和综合价值, 从而透视到振兴农业一体化的空间性、文化性、生态性和持续性。

生态文明是一场新的社会革命, 拷问着我们现有的, 已经习惯了的, 甚至是很流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 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全面的洗礼。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 通过以“家庭联产承包”方式, 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收益剩余权重新作了制度的安排, 从而激活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带来促进农村迅速脱贫的极大活力。农村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来说, 养活13亿人不容易, 从1978年的粮食产量30476.5万t[2]到2010年54647.7万t[3], 这显然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地攀升。尽管粮食突破了5亿t, 但人均粮食只有200kg, 难以提升幸福指数。农村分散化和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效益低下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与现代规模农业形成强大的反差。有研究资料表明, 如果农户按12亩粮食生产, 据2011年的亩均利润水平推算, 只有2172元, 相当一个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均收入2049元[4]。这令我们不得不接受拷问:30年前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熟性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它的启动是摸索式的, 而今是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思索的。为了克服农村小规模经济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矛盾, 有些地区试行了集体“回租”模式, 或者农户土地使用权联合模式, 通过引资、引项目、引技术、引智, 进行土地规模经营, 提升了土地经营的效益, 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 同时也带来了耕地减少、耕地非种粮化等不良倾向, 虽说粮食绝对数很大, 但粮食自给率不足90%[4], 中国人食用油定价权要由美国人说了算, 在美国全球战略中, 农业成为了武器[5], 正在履行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 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 你就控制了整个人类[5]”理念。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对粮食生产的放松而映证了美国布朗提出的“21世纪, 谁来养活中国”, 对于人口密集型的中国来说, 粮食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特殊意义, 拷问着有关国家战略前途的粮食安全问题。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坚实基础上入门的, 在我国工业发展还不充分的基础, 发达国家逼迫发展中国家大量减少碳排量。匆匆而来的生态社会讲究低碳生活, 而工业化的过程却是靠以碳排量来提升经济水平的,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矛盾, 拷问时代变迁后, 我们对生态农业低碳生产和生活的规划以及行为能力。显然在新形势下, 农村的经济社会不仅需要国家级的, 也需要各地区的更为健康和完善的顶层设计。

3 增强“三农”的造血功能是农业生态形成的关键

三农的发展靠谁?主体力量当然是农民, 政府力量则是领导力和牵引力, 第二、第三产业的力量则是辅助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第二产业关系上的处理, 会看到, 长期以来采取了挤压农业、辅助工业的政策, 形象地说, 以农业献血向工业输血的阶段。当然这样做有其合理性, 在中国工业产品靠进口, 外来产品被冠上“洋”字的时候, 比如洋火 (火柴) 、洋油 (煤油) 、洋钉 (铁钉) 、洋布 (细布) 、洋伞 (铁骨布伞) , 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脆弱稚嫩的。20世纪50~80年代, 中国的工业发展处在幼稚的阶段, 离不开呵护和扶助, 以工业来促进强大是当时的主导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以自己的利益奉献支持中国工业的逐渐强大。正是低价的农产品支持了工业低成本, 促进了工业的高积累, 形成了工业的强大发展后劲。“三农”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之后, 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反哺农业之所以必须, 这是因为小规模的农业是无法支撑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成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瓶颈。反哺方式是多样的, 比如农产品的价格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发达地区工业企业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形成结对帮助的关系,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逐年减少农业生产的税费, 直到前些年完全取消, 甚至对农业粮、棉和“菜篮子”生产实施财政补贴。农产品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是处在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成本最基础的位置, 它的每次提价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并且容易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的连锁和系统性反应, 所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空间是有限的, 如果就粮棉蔬菜种植业而论农业, 农业效益不高的根本问题就很难解决, 中国农业的强大就很难实现, 输血方式不能根本改变农业效益不高的问题。

改变中国的农业小规模经营效益不高的问题, 就要把向“输血”转化为“造血”, 从而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虽说农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在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其素质技能不高,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造血”功能在逐渐降低, 使他们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有效实现, 导致了农业“再生性障碍贫血”。一般来说, 绝大多数人会铁认农业效益是不高的, 这主要是狭义化了对农业的认识, 把农业与粮棉蔬菜种植业划等号, 甚至有人妄想以天价的农业食品来改变农业效益不高的现状, 这就无异于以老百姓无法生活来换取农业高效益的昙花一现。要改变农业效益不高, 不妨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农业内在的多维价值, 决定了农业不仅只有种植业, 它还是集农林牧副渔、生态景观、农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台湾的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成功, 给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台湾的“精致农业”闻名于世, “走出了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与现代科技密集型农业的结合、小农户与全球大市场结合的成功道路”[6]。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于综合农业的开发程度。农业长期效益不高, 造成了农村“智力”的严重流失, 新生代的农家子弟具有接受高等教育能力的, 绝大多数都通过升学的途径跳出了农门, 这不得不令人担心在社会不断发达的同时, 还有没有人愿意种地?农业“造血”的形成关键要靠教育, 要让教育形成的造血功能能够回流农业, 则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输血方式, 为三农发展“引智”、引资、引项目, 形成三农发展的造血干基因, 这样才能改变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综合农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4 建构和完善“三农”生态的制度安排的先决性

建构和完善“三农”生态体系是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谓“三农”生态体系, 就是集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素质提升为一体, 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价值的综合效应,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形成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的体系。城市本来是在农村人口向集聚过程形成, 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必然变迁, 而在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中, 城乡发展是分裂和对立的。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粗俗”而没有教养, 农村人则认为城里人“虚伪”而忘了祖宗, 虽然这是文化对立的浅层表现, 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群体间关系在价值理念上的对抗。在这样的文化心理背景下, 难免就会使人之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相互拆台和排斥, 城市发展产生的能量、农村发展产生的能量就会产生一定的抵消和耗损, 更不用说相互放大了。在城乡二元结构, 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分裂的二元结构中, 工业、城市、现代科技和政府主导所产生的效能, 充其量只是在农业体外循环, 而不能形成农业发展体内循环。建构和完善“三农”生态, 就是要把这一系列农业之外的能量所存在的体外循环转变为体内循环, 壮大现代农业的发展力量。

“三农”生态体系建构和完善需要政府来主导。这一生态体系需要一个好的能够维护生命体的心脏, 它相当于维持这一体系运动的循环泵, 这是三农造血功能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什么要由政府才能主导呢?用利益准则的方法进行衡量, 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把“三农”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 这就说明它是一个有关社会效益的重要问题。在农业经济效益不高的状态下, 以经济效益为最大化的企业是不会营造这样的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基本的概念, 一是协调, 二是循环。协调是社会人的主体能动性素质和能力的表现, 循环是积极与自然规律保持一致。企业和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的是自我利益最大化, 其次才是社会利益, 而政府的立场则不同, 政府优先考虑的是社会利益, 其次经济利益, 因此政府所具有的思域更为广阔、更为长远, 在优先保证社会利益的前提下, 才会考虑经济利益的与利益均衡, 以及经济利益分配的差异所产生的激励和鞭策效应。要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引导生态农业、现代科技农业、人文农业以及农业素质和技术教育等的迅速发展。这是需要做出政策、制度和法律的安排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的基础之上, 各地政府要进一步主导, 依据本地区人文、气候、地理的特质, 形成差异化“三农”发展指导, 引导本地区农业的特色发展, 从而为“三农”的健康、生态、幸福的成长, 开拓出百花齐放的各具特色的中国农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日]祖田修.农学原论[M].张玉林,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4.

[2]农业部.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 (2012)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4]韩俊.中国农村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2:75, 73.

[5]臧云鹏.中国农业真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 14.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先行 篇8

秸秆焚烧曾经是陕西咸阳机场面临的极大挑战。麦收季节,航班屡屡因浓烟被迫取消。禁烧令不好使,警察到田里抓,也管不住。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大出乎很多环保人的预料:一支环保文艺小分队!渭城环保局的公务员们把秸秆焚烧的政策化为文艺演出,从村头演到田间,从渭城演到咸阳,生生把一场演绎多年的秸秆焚烧大战成功化解。演出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件事,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文化的力量。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结构有3个层次:一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包括伦理观的生态转型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二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 度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无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重视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扶持、支持有关生态文化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加强生态理论研究,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发扬光大,从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文化产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要注重提高环境文化类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推出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和图书;加强对环境文化创作的引导,扶持社会环境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建立环境文化产品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创作。

二是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是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效能来传播生态文化。要发挥各级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屏幕等,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要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省、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使其成为全社会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四是推行生态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改变。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鼓励选购新能源、小排量汽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因过度装饰而购买大量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品,实践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上一篇: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下一篇:绝对值教学设计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