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篇1

推荐理由:毕竟是经典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结局,让孩子读来心里暖暖的,充满美好的正能量。有些篇幅太长的,建议让孩子分两三次读完。相比之下,《伊索寓言》的篇幅就短得多,而且大部分是动物当主角,比较适合孩子的阅读口味,其中的道理任凭孩子自己感悟,无需家长过多讲解。

推荐书目:彩画版《小布头系列》《笨狼系列》《神奇校车》

理由:《小布头系列》《笨狼系列》的彩画版童书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还有非常温馨的画面,都很有吸引力。孩子如果有个别字眼不懂,看看插画,就能明白书里的内容。而且这套书也因为那些美丽的图画能让孩子百翻不厌。

图画版《神奇校车》也非常适合好奇心很大的男孩子阅读。这套书涉及了很多科学知识,可以说是一套非常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只不过内容没有《十万个为什么》那么丰富,但是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一套很不错的科普入门书籍。

推荐书目:《木偶奇遇记》《小王子》《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甜心小米》《没头脑和不高兴》《长袜子皮皮》《稻草人》《小巴掌童话》

推荐理由:这些都是相当有名的长篇儿童文学作品(《小巴掌童话》是短篇童话集),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儿童。

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系列很贴近现代孩子的生活,虽然都是长篇童话,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困难。而且,杨红樱的文字比较温馨,就像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孩子们在快乐和甜蜜很快就能看完一本。

殷健灵的《甜心小米》也很温馨,读来心头暖暖的。好的故事书主人公会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书中的童小米很多做法可以让孩子效仿。如小米先写完作业再看课外书,小米给爸爸写信,小米为自己吃灌汤小笼包时没有考虑外婆而难过。一个天真善良、懂事乖巧的小女孩就浮现在孩子的面前。《甜心小米》系列的后三本写了小米随妈妈工作来到贫困地区,这让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看到另一个世界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虽然基调有点悲伤,但是读来悲悯之心油然而生,同情心就是这样产生的。

推荐的这些书籍有些文字和道理还是比较深奥的,所以适合二年级下学期(或即将升上三年级)的孩子阅读。如果有些地方孩子是囫囵吞枣地读过去,家长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些书都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孩子们从这个暑假开始,整个小学阶段都会不时地把这些书翻出来再看,每次看的体会都会不一样。

推荐杂志目录:《我们爱科学》《中国少年报》《宝葫芦的秘密》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篇2

同事中很多前辈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 我便去请教: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最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于是, 有的教师特别强调自己的学生喜欢阅读书籍, 因此在平日里他们不会对学生阅读课外书横加指责, 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阅读课外书籍的机会, 希望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以外广泛涉猎。

一、学生几乎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

我的一个女学生, 今年13岁, 她活泼可爱、落落大方, 她的爱好是上网、看电视。我问她:“你爱阅读书籍吗?”她回答得毫不犹豫:“爱阅读书籍!”可是一旦限制了她上网、看电视的时间, 无论身旁有多么精美的书籍, 她都提不起兴趣。如果她旁边的朋友在看书, 她也只是随便翻翻书, 试着搭讪, 央求别人和她玩一会儿。看来, 她所谓的“爱阅读书籍”并未落到实处。确实, 我班能保持阅读习惯的学生不多, 能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的学生更少。

其实, 阅读书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 使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 令人更富有想象力、更具备创造力。高尔基说过:“要热爱书, 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会鼓舞你的智慧和心灵。”因此, 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喜欢书籍、热爱阅读。

二、让学生找到阅读书籍的乐趣

1. 让学生喜欢阅读书籍

喜欢读书的学生, 只要一看到喜欢的书, 就会两眼放光, 在急切中快速地阅读。因此, 教师不必费心。不喜欢读书的学生, 书籍根本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为此, 教师必得费一番心血。具体而言, 要做到两点。一是寻找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并朗读给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听, 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读书大有裨益。二是让喜欢读书的学生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一起探讨读书的益处, 在自由的交流中, 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就会慢慢地对读书产生兴趣, 并领悟到:阅读可以增加阅历, 阅读可以启迪智慧, 阅读可以涤荡心灵, 阅读可以带来快乐。

值得注意的是, 阅读书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而言, 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用成年人的评价标准来界定学生的读书范围, 尤其不能要求学生只读能够提高考试成绩的书籍。二是请喜欢读书的学生为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朗读神话故事、名人传记、科幻小说等书籍中的精彩片段, 力求使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发现, 在课本之外还有那么广阔而丰富的阅读世界。

2. 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为了促使学生热爱阅读书籍, 充分交流讨论, 教师可在每节语文课上拿出5至10分钟安排一个学生给大家朗读一段有意义的文字, 这就促使学生们在课前认真阅读书籍, 寻找有意义的文字, 可以是名人名言, 也可以是一则故事的精彩段落, 还可以是某一社会新闻。所谓“有意义”即有话题, 可以让大家展开讨论, 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了, 不仅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爱讨论的良好习惯, 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3. 让学生在家也读书

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中阅读, 在家中也应阅读, 这就要求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 家长爱阅读, 这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 促使孩子也爱阅读。因此, 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 (例如, 家长会) 敬告家长:“热爱读书, 是父母可以赠给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热爱读书可以改变一切。”

4. 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籍

目前, 我校开展了多项读书活动, 提供给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很多, 有红色经典、名家百篇等, 这些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书籍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有些学生对这类书籍不感兴趣, 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们明白:在阅读书籍时, 阅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红色经典、名家百篇可以阅读, 漫画、绘本等也可以阅读, 但必须是健康且有益于身心发展和思维拓展的好书。这样, 学生们才能享受读书之乐, 真正做到快乐阅读。

5. 让阅读陪伴在行走的路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到底是读万卷书重要, 还是行万里路重要?这个问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为什么不可以“边行路边读书”呢?因此,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生活中处处都是读书之地。例如, 我们到一个地方参观, 会看门票上的简介, 这是阅读;又如, 我们旅游时会看景点介绍, 这也是阅读;一位学生曾告诉我, 她在武汉游玩时, 参观了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昌起义纪念馆, 那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感觉熟悉而亲切。由这种熟悉而亲切推及开来, 她可能对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影响等知识产生兴趣, 从而拓展其相关知识的架构。

适合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探究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探究

“数学阅读”训练的目标是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目标的培养要有一个载体,毫无疑问,数学课本和课外数学材料是数学阅读的载体。那么,具体哪些材料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呢?经参阅多家资料,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内容作为本次课题研究中学生阅读训练的主要载体。

一、教材中的概念、定律、性质、公式

教材中的概念、定律、性质、公式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这些内容语言精炼、准确、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概念教学中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死记硬背的错误做法,而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数学活动,以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构建数学概念,去内化定律、性质和公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二、图形题

看图题在小学各册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如课本上的图片、线段图、几何图、统计图等,如何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理解图中一些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述,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用不同的叙述表达图意。

新课程教材中有相当丰富的插图,都具有形象直观、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的特点,有着文字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插图,认真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补充、矫正和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学习目的。

三、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最头疼的是做应用题,考试时不少学生应用题失分最多,许多学生不会读题,看不懂题,理不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应重视应用题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应用题的技巧,培养学生严密、有序的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他们不能把一句话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更不能前后连贯地、系统地全面理解应用题的题意,换句话说,应用题教学的关键不是分析数量关系,而是理解题意。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如何理解题意呢?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狠下功夫。也可以这样说,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审题的方法是:“一读,二划,三复述,四表示”。一读就是读题,初步感知题意;二划就是在题目上面划符号,找出重点词句,理出脉络,使题目简单明了;三复述就是复述题意,使题目变得详细,题意清晰;四表示就是画一张图表示题意,使题目变得一目了然。

四、计算题

计算题也是学生出错的一个主要方面,有的学生错在读错了题中的数字或符号,有的学生错在没有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加强计算题阅读指导,对正确理解文字题、应用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计算题读题的要点:一是看清做题要求;二是要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三是要弄清运算顺序。

五、教材中的总结语

这里的总结语是指教材中对概念、定义、性质、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数学课本上的这些总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它们,完全领会这些表述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反复仔细地阅读,咬文嚼字,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以求把握其本质,同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使其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内化。比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教材的文字,并标出重点词“末尾”,引导理解“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这样,通过标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来加深理解记忆,学生就能够很快掌握小数的性质了。

六、教材中的拓展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教材中读一读、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阅读材料内容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可以从欣赏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开拓学生的视野去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三年级教材中介绍了分数写法的来源、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七巧板的来历、指南针的来历、古代计时工具等,内容相当丰富。学生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兴趣昂然。又如四年級的从古代结绳记事到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再到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等反映了人类在数学方面发展进步的资料。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阅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目标。

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名题、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都是滋养学生数学学科涵养的丰富素材,都是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的阅读材料。教师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将阅读这些课外材料的所得讲给同学们听,与同学们分享,可以讲自己读了以后的感想,通过交流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好奇,对生活数学的渴求,在趣味中享受数学的快乐,在激情中领略数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阅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排名 篇4

尼古拉斯·卡尔(著)

“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这本书会让你看到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的另一面。

2 《定位》

艾·里斯 / 杰克·特劳特(著)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系列文章刊载之后,引起全行业的轰动,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闹话题。本书适合所有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3 《史记》

司马迁(著)

《史记》是一本丰富多彩的生动的人物画卷,其中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不下一百多个,而这些人物形象又大都带有一种后代任何写人文学所没有的突出特点。面对这样一本记录中华之根的煌煌巨著,你还等什么?

4 《社会契约论》

卢梭(著)

本书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均体现了本书的民主思想。

5 《目送》

龙应台(著)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6 《欢乐的经济学》

戴维·亨德森(著)

这是一本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向读者普及经济学思维、传达自由至上理念的书。

7 《1984》

乔治•奥威尔(著)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8 《孙子兵法》

孙武(著)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9 《Facebook效应》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著)

本书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该书值得所有希望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同学深入了解。

10 《资本论》

马克思(著)

该书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科学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研究各种学科的知识分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巨著。

11 《山海经》

中国先秦古书,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中国的许多传统古书根源都在《山海经》之中,其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代又一代士人的启蒙书籍,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回溯本源所应当读的。

大学生读的励志心理学书籍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

这是一本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没有长性的心理原因、做梦的男女差别、为什么偏有人喜欢排队……希望这些新颖有趣的案例能带给您与其他心理学读物不一样的新鲜感!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积极心理学是哈佛选修课程中人数排名第一的课程,同时也是哈佛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的课程。本课程首次欠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终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话题涉及自我突破、成就、情感关系、自尊、精神力等热点。

《每天改变一点点》

本书涉及到寻常人生活中普遍会遇到的生活难题,通过对这些难题的深入分析,找出破解的思路。本书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让那些束缚我们的精神枷锁不攻自破。

《职场潜伏心理学》

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当代心理学体系》

适合男大学生励志书籍阅读推荐 篇5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

《心灵鸡汤》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励志读物之一,以其简短、精炼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 后泛指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两人皆为美国励志演讲者,曾帮助数百万人找回勇气,他们合作推出《心灵鸡汤》,获得了“全美《纽约时报》第一名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更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欢迎。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作品有《心灵鸡汤》1—6集、《心灵鸡汤——激励女人》、《心灵鸡汤——致天下有情人》、《心灵鸡汤——亲情记录》等书。

“鸡汤”(CHICKENSOUP)一词,在欧美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物品,尤指滋补品。《心灵鸡汤》其书如其名,旨借其中浸透关爱与挚诚的字句,犹如香浓滚热的鸡汤滋养键轭饥肠一般,润泽那些在生活风雨中被擦伤冻僵、被尘封垢污的心灵,使之回复初始的光彩和活力。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篇6

一、激发阅读兴趣

高尔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黑塞曾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 不要迷信任何模式, 必须走一条爱之路, 而非义务之路。”因此, 在推荐学生阅读时, 我就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

首先, 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比如, 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冰心奶奶的文章,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 冰心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等;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 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一摞摞的书都被他啃了下来。

其次, 结合课文学习的内容, 引导学生对名著产生阅读的欲望。比如说, 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 引导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学习《三顾茅庐》时, 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还有, 用电视节目指引学生阅读经典。比如说, 要求学生读《水浒》时正好是电视剧《水浒》热播的时候, 可以经常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谈论《水浒》, 很快, 学生就迷上了《水浒》。学校附近有的小卖店都有关于《水浒》的人物卡, 学生集了好多, 没多长时间他们就搞清楚了《水浒》复杂的人物关系。好多的情节社会背景, 也都感兴趣了, 可以说学生读《水浒》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很多好的课外书籍营养丰富, 读一遍往往吸收不来或吸收得很少, 因而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受益。

第一步, 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的内容并对内容作一个简单的讲解, 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步, 整体感知阅读。学生初读作品, 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特点。同时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查阅工具书, 记在阅读笔记上, 以备交流、检查。

第三步, 咀嚼阅读, 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 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 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在学生有层次的阅读中, 教师要和学生一样, 一遍一遍地阅读, 并在书中作评点, 随时和学生交流心得,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二、培养阅读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经典阅读, 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每天在学校给学生规定固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籍, 规定必读的书籍, 并定时上交读书笔记, 使学生在读后有思考、有总结, 这样效果会更好。

教师要重视家校联系, 构建校内校外沟通、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班级设立图书角, 开放校园图书馆, 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建议家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气氛, 家里要有报刊、书籍。当学生有时间时, 随时可以拿到一张报、一本书来读,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经过较长时间的引导、阅读之后, 有部分喜欢语文、精力充沛的学生往往不满足教师指定的作品, 往往提前阅读或者让老师推荐其他名著。因为他们体验到了静静读书的乐趣, 尝到了激烈争论的甜头, 而这类现象的出现, 可以在班内或校内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

2015年值得阅读的商业书籍 篇7

自2005年以来,英国《金融时报》和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每年都评选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2014年的获奖者是引起全球反响的《21世纪的资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015年FT/麦肯锡最佳商业图书奖颁给了《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The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Mass Unemployment)。该书作者马丁福特(Martin Ford)获得了《金融时报》和麦肯锡颁发的3万英镑奖金。

FT/麦肯锡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的评奖标准一直是“对现代商业问题提供了最令人叹服且最有趣味的深刻见解”。对机器人时代的展望并不是什么新话题,已经从科幻小说作家的最爱,变成了科技写手的热门话题,这些人大体分为两类,其中乐观派的代表,比如《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抢走许多我们的工作,但我们不应该抗拒,而是要与人工智能共同工作,所以我们要与人工智能,要与机器人更好的来进行合作”。

而马丁·福特对工作自动化的未来做出了令人不安和常常令人消沉的分析。马丁是硅谷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创始人,作为机器人革命、人工智能、工作自动化领域的专家, 马丁认为“过去应对技术干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培训和教育的强化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现在就决定,将来是要看到全面的经济繁荣还是灾难性的经济不平等和不稳定。” 他认为“或许需要从根本上重建我们的经济规则”,以减轻机器人和自动化的进步带来的冲击。他提出建立保底的基本收入,即“公民红利”,作为一项根本性的补救措施。

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兼此次评选委员会主席莱昂内尔·巴伯(Lionel Barber)称《机器人的崛起:大规模失业的威胁与科技》“行文紧凑、研究深入,是公共政策辩论领域的又一佳作。”《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的中文译本已于2015年5月与英文本同步推出,建议感兴趣的作者可以找来读读。

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破旧立新过程中总是有赢有输。在这个战场上,曾经席卷整个市场的黑莓(BlackBerry)则成为了最大的输家之一。

入围FT/麦肯锡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的六本书籍中,就有关于黑莓的记述。《失去信号:黑莓離奇崛起与惊人陨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Losing the Signal: The Untold Story Behind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pectacular Fall of Blackberry),作者是《环球邮报》的记者杰基·麦克尼什(Jacquie Mcnish)和肖恩·西尔科夫(Sean Silcoff),该书回顾了黑莓是怎样被技术革新甩出局的。作者认为一个公司不论其品牌有多么强大,只要低估对手就很容易走向衰落。当黑莓意识到苹果的威胁时为时已晚,苹果已经夺走了它的市场。

《失去的信号》这本书也在《华尔街日报》2015年值得推荐的商业书籍名单之内。《华尔街日报》说《丢失的信号》一书是一本优秀的老派业内人士的商业记叙,是近期难得一见的作品。它应该会令不少首席执行长惊出身冷汗。

《华尔街日报》推荐的2015年的商业书籍,有一本估计中国读者会很感兴趣,那就是《阿里巴巴的世界:一个令人称道的公司如何改变全球商界》(Alibaba’s World: How a Remarkable Company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Global Business)。阿里巴巴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埃理斯曼曾经是阿里巴巴公司的第一位美国员工,从2000年至2008年,波特·埃里森曼在阿里巴巴公司网站与阿里巴巴集团担任了副总裁,在不同阶段领导了该公司国际网站的运营工作,搭建了国际市场。这样的身份和经历,让作者具备便利的视角来讲述该企业的兴起以及公司创始人马云的故事。作者也阐述了公司在成功的道路上所犯过的错误。早期过快的扩张和收购雅虎中国是最大的两个错误,作者说,“马云[微博]非常有领导力,却并不懂技术。”搜索引擎更多的依赖于技术而非营销,马云错误的策略导致了雅虎中国的疲态,阿里也因此错过了中国搜索引擎的最大机会。

这本书的中文版名为《阿里传:这是阿里巴巴的世界》,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并不高。

同时入围FT/麦肯锡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的六本书籍中,还有《非理性行为:解读行为经济学》(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ural Economics),这本书也出现在2015年《经济学人》杂志的年度六本经济类书籍中。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人们总被认为是纯粹理性的行为者,然而事实上,人们的决策也受到偏见和冲动的影响,这些偏见与冲动往往与逻辑毫无关系。何以人们的行为与经济模型预测的不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正是《非理性行为》一书的核心,该书的作者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通过这本书告诉你其中的奥秘。理查德·泰勒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这门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建立了更广泛的影响。

《做不完的事:女人、男人、工作、家庭》(Unnished Business: Women Men Work Family)在《经济学人》杂志的书单里被归入文化社会和旅行类。不过同样入围了FT/麦肯锡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该书的作者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曾是一个国际关系专家,2009年,斯洛特成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掌控的国务院旗下政策规划司首位女性司长。但由于这份工作让她很难成为贤妻良母,于是两年之后,她选择了辞职,以此获得更多时间陪伴她的两个处于青春期的儿子。

如今是斯洛特“新美国(New America)”智囊机构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她在《做不完的事》中描述了讲解了为什么社会组织形式需要彻底变革,企业和个人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让职业男女平等,才能够使得工作和生活平衡成为现实。《经济学人》杂志说,该书的论述充满理性光辉、思辨清晰且富有感召力,超越了雪莉·桑德伯格。

除了知名媒体选书,2015年的书单名人,除了传统的比尔·盖茨之外,又增加了一位扎克伯格。这些有钱人终于有时间来通过阅读来思考人生了,不过看看商业大亨的书单你会发现,原来他们已经不再阅读商业书……

适合社工阅读的书籍及电影 篇8

培育社工理念的书籍

1,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

版社 施韦泽自传,上海人民出

2,特蕾莎修女传(2010),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德兰修女传精装版(2010),上海三联书店;

3,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2005),山东画报出版社。

4,林达(2007),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三联书店。5,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三联书店2006年。

6,黑柳彻子(2011),小豆豆和小豆豆们,南海出版社。

7,刘瑜(2011),送你一颗子弹,上海三联。/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2009年。8,罗尔斯(2001),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网易公开课上的《正义论》课程也值得看。)

9,阿瑟·克莱曼(ArthurKlainman)著/方筱丽译(2007),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上海译文出版社

10,阿马蒂亚·森(2009):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贫困与饥荒(2001),商务印书馆;

12,以自由看待发展(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曾家达(2009),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中国社会出版社。

培育社工理念的电影

1.泷田洋二郎(2009),入殓师

2.ChristopheBarratier(2004),放牛班的春天

3.亚历桑德罗•阿曼巴(2004),深海长眠

4.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98),海上钢琴师

5.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四百击

6.范 桑特(1991),我自己的爱达华;大象(1999),无法安宁(2011)

7.陆川(2004),可可西里

8.李•丹尼尔斯(2009),珍爱(Precious)

社会学基础类专业书籍

1.理查德·谢弗(2006),社会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吉登斯(2003),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4.柯林斯(2006),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

5.乔纳森·H·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瑞泽尔(2003),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

7.布莱恩·特纳(2003),社会理论指南(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8.乔治·瑞泽尔(2005),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9.杨善华,谢立中(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基础类

1.格里格(2003),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2.韦德·塔佛瑞斯(2006),心理学的邀请(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达菲(2006),心理学改变升华(第八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5.库恩(2007),心理学导论(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6.戴维·迈尔斯(2006),心理学(第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7.阿伦森(2007),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巴隆·杜兰德(2006),异常心理学(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社会工作实务书籍

1.韩晓燕,陈赟译(2010),社会工作技巧演示,格致出版社

2.查尔斯·H·扎斯特(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中国人大出版社

3.朱眉华,文军主编(2006),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童敏(2008)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费梅苹,韩晓燕,马庆强(2010),《青少年正面成长课程》,学林出版社

6.韩晓燕(2007):《“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课程架构及课程设计手

册》,学林出版社

7.韩晓燕(2005);《中国离婚单亲家庭青少年需要——上海个案研究》,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8.伊根(1999),高明的心理自助者(第五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9.Dennis Saleebey(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华东理工

大学出版社

10.罗肖良(2005),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11.Gerald Corey(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2.Jocobs(2000),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3.霍克西玛(2007),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三版),世界图书出版社

14.Rita(2001),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5.刘梦(2003),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16.罗斯(2004),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韩晓燕/朱晨海(2009),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2.阿什福德(200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

(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扎斯特罗·阿什曼(200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中国人大出

版社

4.费尔德曼(2007),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四版),世界图书出版

5.彭华民主编,徐愫主编(20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

6.郭静晃(200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台北:杨智

中大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推荐阅读书籍分享

1.《社会工作社会学新论》,周永新,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2.《社会工作社会学》,丽娜·多米内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发展的幻想,许宝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休斯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6.社会工作: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加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

为例,张和清,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

7.坚守信念——给社工学生的30封信,甘炳光,陈伟道,文锦燕编著,香港城

市大学,2006

8.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曾家达,高鉴国,游达裕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篇9

推荐学生看的书目:

《西游记》 吴承恩《三国演义》 罗贯中《红楼梦》 曹雪芹《水浒传》 施耐庵《史记》 司马迁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

《鲁滨孙漂流记》/笛福《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其他作品《匹克威克先生外传》、《雾都孤儿》《三个火枪手》大仲马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人与海》海明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

《绿野仙踪》莱曼·弗兰克·鲍姆

《 少年文艺》《昆虫记》《童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

《根鸟》曹文轩《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沈石溪

《小战马》《红脖子》加拿大作家西顿

《荒野的呼唤》《海狼》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孤岛野犬》《赤鸟》日本作家椋(liàng)鸠十

适合小学生暑假阅读的书籍 篇10

关键词:书籍设计阅读行为书籍形态

书籍的形态随着社会形态、审美改变和艺术流派等的综合影响,自身有着结合功能性的微妙变迁。伴随着装帧工艺的改进和纸材印刷的革新,促使书籍形态呈现多样化的改变。以中国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为例,由一开始厚重的简策,到收纳方便的卷轴和册页,都无疑悄然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和阅读习惯。作为当今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查阅方便的纸质书给予了知识的物性载体和继承性。

在当今信息数码化的年代,人们查阅资讯已经可以随处可得,携带随行式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也受到了年轻一族的喜爱,但纸质书以其特有的工艺与书卷味使其在书籍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暂且稳固。人们之所以还钟情于纸质书,除了纸质书有收藏知识的功能,更因为纸质书所带来的视、触、听、嗅、味“五感”的感官體验是电子书所不能媲美的。书籍与人在阅读时间中所形成的互动也通过“五感”分别产生了大众和个体特殊的效应。书籍从可卷可折到翻页都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行为,纵观中国古代造书,为了减轻书籍重量和减少书籍存放的空间,古人从材料和工艺上改善了阅读生活的品质,书籍变得越来越轻巧,并从造价上尽量满足大众百姓的需求,让知识更为普及传播。

一、书籍设计与阅读行为的关系

书籍形态的改变和人们的阅读行为都在相互之间彼此影响,书籍即为人类服务,也可以改变阅读的行为习惯。未知的空间感和流动的时间感都是爱书之人翻阅纸质书的钟爱之处。人与书之间的交互不仅是传达和吸收信息,更是以一种对话模式,一种集合肢体语言和心理感知的对话模式进行交流。不仅人的行为可以令相对静止的书籍活动起来,而书籍凭借本身无限的可能性也改变着读者的惯性阅读。

如今书籍设计是集“装帧设计”、“编辑设计”和“编排设计”整合式而三位于一体,书籍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书封和装帧的单调处理。纵观书籍消费市场现有的书籍形态,普遍中略为大同小异,每本书的差异大多只是书籍细节、纸材质感的改变而已,书籍设计的共性过于普通往往会陷入模式的框架之中,书籍的个性也无法得到张扬。书籍设计在针对书籍信息和书籍形态同时,我们是否思考书籍与人之间相互形成的微妙影响。如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师韩济平教授所说的“书里没有的东西,书是希望它能到书里来的;书里已有的东西,书是期待着它改变的”。在面对书籍设计逐步陷入共性的窘境时,我们可以从改变之中进行逆向思考,既然书籍设计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行为,我们也可以从惯性存在的阅读行为中去寻找书籍的新变化。

二、根据阅读行为逆思考的启示

“书面的阅读行为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习惯于以肘部为轴不停地翻页,循序渐进由上至下阅读”。根据人类思维常表现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具有时间线性的逻辑行为,使得人们经验性地产生用“从上向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和“从外到里”的心理模型来表达结构。固有的经验性会变成惯性,这对于书籍设计来说已经变成模式化的形态范本,书籍形态富有空间变换的特点逐渐被读者的惯性阅读行为牵制。即使简单的一扇门有往外拉有往内推,有往左、往右开启,甚至可卷,可旋转。这些方式可以根据实地的布局而改变开启。只要是可行的状态方式,都可以在事物中灵活地进行运用。“逆向思维是与人们习惯性的正向思维模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对于冲破传统思维束缚、克服思维定势有着极好的效用”面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设计师们可否从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状况中找到突破口逆向思考书籍的设计呢?本文针对书面阅读行为做出以下若干关于设计书籍的逆思考:

(一)、开本设定

开本指书籍页面大小的不同规格。我们常见的图书开本均为16开以下的,据来自书籍消费市场的观察,不超过16开的书籍较为方便读者的阅读。在各大书店更普遍的图书开本为32开,规格较小的书籍更利于读者存放和携带,在鼓励阅读和纸张环保的时代来说,中型本的书籍更受社会大众的欢迎。为了成本和发行量的需求,纵观书籍市场的开本都比较单一。开本的选择是书籍内容与用途最直接的体现,但信息的输出只能呈现在一个开本里面吗?是否小型本、中型本和大型本的规格可以相互结合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呢?

台湾著名平面设计师聂永真在为自己的作品集《RE-没有代表作》设计大陆简体版时,根据书中所呈现的4个部分的不同内容(包括草稿、图册、文章感悟和海报),分别设定了4种开本和相应不同的纸材以层次叠加融合成为一本书,这种以开本作为书籍信息的分类,可使读者更能清晰明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以个体的开本呈现让读者快速地进行阅读的同时,在触摸的感官上得到多层次的空间趣味。受此书多种开本结合的书籍设计启示,本文作者的书籍设计《广记高点》结合递增式的开本方式,即可为10栋高楼做出明显的视觉分类,又能以不断拉长的页面横度体现广州建筑高度记录的不断升高。

(二)、翻页行为

捧起一本书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从封面、环衬、到扉页再到内文,随着书页的一页页翻动,此间产生了时间的流动,也在读者视线的注视下,书不断变换着空间关系。纸质书相对于电子书所拥有的优势也在于读者可以触摸到书籍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变化。鉴于当代书籍的固有形态与装帧,读者都习惯了由左到右(外文书或港台书为“由右到左”)的次序翻阅。对于书籍这个具有想象性的空间本体来说,是否其它结构的翻页路线也可以呈现出书籍的时空关系呢?

刚古纸行北京公司设计的五周年纪念册为了表现蝙蝠主题所寓意的“五蝠捧寿”,设计师打破了由左至右翻阅的惯例,以往内翻阅后越小的装帧形式,顺应纸张特性去考究与印刷、后期工艺的结合,呈现出书籍如同宝盒开启般的层层精致。书籍的内部空间是自由的,单向的“行走”无疑不会迷路,但合理的多向“行走”导向也是更可充分利用书籍空间制造惊喜和乐趣。

(三)、观看视线

正常形态的页面在阅读时无非是眼球以左右上下的运行轨迹来获取版面信息。读者通常会寻找一个页面的切入点,去找到他们熟悉、能够理解的信息,设计师需要利用人类这种“本能过程”,用元素符号、色彩和动态吸引读者的目光得到重点信息。成功的建筑在于实用的优胜点上还能给予我们多角度的视觉观赏,书籍版面也应当犹如建筑一样提供我们多角度的观看视线。

少儿读本《逛了一圈》为例,作者在黑白两色之间运用了巧妙的矛盾空间的设计让孩子的想象在视觉转换之间产生了无尽的延展,图文正反双显,一书正反双式,观看角度可以得到了双重的乐趣。

(四)、書脊与书口

鉴于现代书籍的翻阅形式,书脊与书口在书籍的结构中是相对存在的。书脊作为书籍保护和书籍查阅中有着书籍“小舞台”的作用,书口在近年来也作为读者翻动的小平台给予可发挥的设计空间。我们都有这种体验,一手拿着书脊,一手翻阅书口的页面。这种相对的位置是否必然,是读者们都习以为常,还是可以在不改变翻阅的动作下给予两者位置的变换?

画册《施本铭一众生相》的装帧方式灵感来自于宣纸的折叠存放形态,通过柔软的纸材将一本常见形态的书籍经过折叠后呈现出新形态,书脊与书口也从惯例的相对变成同居一侧,却不增加翻阅的不便性。

(五)、纸张材料与印刷工艺

我们在书店总会有这种习惯,即使是同一本书我们也会挑里面最无损坏的作为最后的消费选择。随着纸张材料的日渐精良和印刷工艺的提高,读者对于书籍的触感、观感和听觉要求也要得到综合性的满足,舒适度和书香味是即书籍内容之后更能吸引读者的感官需求。书籍纸张材料与印刷工艺是设计师给予书籍创意的载体,而书籍设计的创意也来源于书籍的本身内涵和风格体现。在读者被当今优良的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宠坏感官的同时,书籍主题和风格是否真的可以完全显现出来?

设计作品集《gmall studios》有别于我们的惯性感官体现,这本收集小型设计工作室作品的书籍书口在工艺制作上没有采取一般整齐利落的裁切方式,而是故意制作成毛边的粗糙效果。在读者翻阅的过程,页面剥落的白色屑屑会在翻动的过程中飘动在空气中,在微妙的凹凸的触感中感受犹如小型设计工作室般集聚的威力。

设计师们都努力改菩着读者的阅读气氛和舒适度,但无疑合适的设计选择才可更加显现书籍内涵与风格。视觉与工艺的传递更要符合信息所体现的精神。

三、逆思考应避免的误区

万物皆有正反两面,这两面往往伴随情境和现实应运而生。标新立异而不融合实体那只是本末倒置。“阅读行为是伴随着文字和文献的创造发明而产生的”,书籍本身也是多变的物体,从而阅读行为也可有多样化。根据阅读行为的逆思考是针对所设计个体书籍而言的,具有个性对应的特点,或许某种设计赋予此书顿然显得天衣无缝,但可能应用在别的书籍上来得牵强失实。我们要细心估量读者与书籍之间互动理解的上限,尽量给予读者新鲜感的同时,也不会增加阅读时的无序感和疲劳感。在书籍设计中要学会选择,面对书籍形态的多种可能,我们要善于大胆想象,小心选择,形式和书籍内容的完美匹配才是我们书籍设计中不可忘却的原则之一。

适合管理者阅读的非商业书籍介绍 篇11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这本书解释了科学家建立范式(指解释世界的理论体系)的过程。当异常现象出现时,相信范式的人们要么试图忽略这些现象,要么通过解释它们来使之显得不异常。最后,如果出现了足够多的异常现象,与之前范式相竞争的范式就会吸引足够多的支持者,从而取代前者。

在商业领域则不是这样。如果说有什么类似之处的话,那就是人们对于最新的流行观点过于轻信。不过,库恩的书有助于解释人们做事方式的强烈惯性。

至于如何说服他们,则可以从我介绍的下一本书里学到。

适合学生看的书籍 篇12

1.适合经管学生看的财经书籍

2.艺术书籍适合学生看的书单

3.社会书籍适合中学生看的书

4.适合高中生看的书籍推荐

5.适合小女孩看的绘本书籍

6.适合初中生看的书籍

7.适合女孩看的绘本书籍

8.适合艺术生看的书籍

9.适合高中生看的书籍

适合小学生读的励志书籍有哪些 篇13

作 者:法布尔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是一部不朽的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 虫性,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蜣螂”“毛虫”在内,都在同一个 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 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适合中学生的励志书籍有哪些 篇14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使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0xx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3、《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小说全集》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全部33篇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1篇,它们分别选自《彷徨》《呐喊》和《故事新编》。这些小说多描写底层社会普通人的悲剧,鲁迅以他如匕首般犀利的文笔批判着“麻木的国人灵魂”,希望借此警醒世人,鲁迅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4、《呼兰河传》

上一篇: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论文下一篇:教案春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