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精选8篇)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1

1.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让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同时还应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3.小学数学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使学生受思想品德教育。4.小学数学教应完成的三项任务: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术知识、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等。

(2)培养一定的能力: ①计算能力。②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③初步空间观念。④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重视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选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

(1)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需的数学最基础知识。(2)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技术发展的需要。(3)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6.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编排的原则: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段,螺旋上升。

(2)突出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纵、横两方面的联系。

7.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符合的两个基本特点:(1)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2)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8.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想方法。

(2)结合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①敏捷性; ②灵活性 ;③独创性。

9.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注重直观与发展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5)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10.、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种方法:

(1)讲解法;(2)谈话法;(3)练习法;(4)演示法;(5)实验法;(6)阅读法。

11.几种综合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2)尝试教学法(3)自学辅导法

12、.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

13、.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备大纲)。(2)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3)了解学生(备学生)。(4)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备教法)。(5)备自己。(6)教具学具的准备。

14、.学期授课计划的拟定的内容:(1)提出全学期总的要求。(2)对学生情况作简单分析。(3)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4)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课题。(5)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

15.课时授课计划的内容:

(1)教学内容或课题。(2)教学目的要求。(3)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4)拟定教学过程。16.新授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复习。(2)导入新课。(3)传授新知识。(4)巩固练习。(5)课堂作业(6)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17、.练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2)作练习前的指导。

(3)课堂练习。(4)练习评讲。(5)布置课外作业。

18、.复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复习的内容与要求(2)复习。(3)练习。(4)评讲。(5)布置作业。

19.、检查课的组织方法:

(1)提出检查要求。(2)检查。(3)收集检查结果。20.、讲评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情况小结。(2)阅看试卷。(3)重点错误分析(4)订正错误。(5)布置作业。

21.上课的基本要求:

(1)有明确切的教学目标。

(2)恰当地组织教材。(3)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4)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6)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紧凑,效率高。

。22.、常用的导入设计法有: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2)巧设悬念,启迪思维。(3)开门见山,简捷明快。(4)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23.、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抓教材重点,突破难点。(2)精心设计提问,优化课堂教学。(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4.、练习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针对性

(2)层次性

(3)思考性

(4)趣味性

(5)多样性

25.小学数学的整体知识结构:

(1)认数与计算①整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②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③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④百分数的认识。

(2)量的计量;

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②重量单位:千克、克、吨;③容量单位:升、毫升(包括体积单位);④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

(3)几何初步知识

①认识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及其面积计算;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及其体积计算

③球的初步认识。

(4)代数初步知识

①用字母表示数;②简易方程(ax±b=c,ax±bx=c);③列方程解应用题。

(5)统计初步知识 ①简单的统计表;②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处理;③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6)应用题

①基本应用题(也就是简单应用题);②复合应用题(以三步计算为主);③分数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④百分数应用题。

(7)比和比例

①比的意义和性质;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③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26.统计的初步知识的知识结构:

(1)统计的初步知识

(2)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处理

27.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3)鲜明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5)实用性原则

28.小学数学评价的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内容

①学习状态的评价②学习心理的评价

③学习成果的评价

④思维品德的评价

(2)对教师评价的内容

A.教师素质的评价

①政治素质、思想素质②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理论素质

③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④教态、板书

B.工作能力的评价 C.教学过程的评价

D.教学成果的评价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

①课堂结构安排

②教学密度③驾驭课堂能力

D.教学方法

E.学习方式

F.学习态度 G.教学手段

H.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概念的教学教法

1、以旧引新法、2、直观引入法、3、区别比较法

三、数与代数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二)原则

1.过程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四、数与代数的教学方法

(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二)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重视数与代数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法(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

1.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2.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3.培养思维能力。(二)、原则

1.现实数学原则、2.自主学习原则、3.渗透原则、4.“再创造”原则、5.反思原则、6.教育性原则

(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 1具体情景中学习2要准确把握“尺度” 3在操作中完成

(1).知识的“内化”、(2).在对比中区分、(3).在联想中创新、另外,渗透、迁移、说理、猜测、估算等教学方法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教法

(一)目标

1.使学生具备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识。

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3.培养他们从随机(或统计)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在面对不确定情景或大量数据时能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使学生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

(三)、统计与概率的常用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的参与性、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3关注不确定现象的教学、4、培养学生获取数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教法

(一)目标 1.综合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沟通联系。2.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从中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数学学习情感。(二)原则

1.创造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情商教育原则 A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常用教学方法(一)激活活动兴趣类

1.情感沟通法、2.情境渲染法(二)提高活动能力类

1.操作训练法、2.想象创新法

(三)活动评价反馈类

1.自我评价 2.小组互评3.教师点评 4.分层评价(四)实践类

1.调查、2.体验法

(五)信息整理类

1.文献查阅法2.筛选法、3.比较法、4.归类法

2009年小学数学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饿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15.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6.“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17.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8.在第二学段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19.要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0、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

21、小学数学教材广义地说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音像教材)、(辅助教学软件)等;狭义地说,仅仅指(小学数学教科书)。

22、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线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充分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与儿童的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3、编写小学数学教材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4、小学数学教材的最小的组织单位是“课”,它包括(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和一个练习)。它是逻辑上相对独立的、而又较为完整的具体课题。

25、教材的较大组织单位是“单元”,它是指在(知识系统)和(逻辑关系)上较为完整,在(技能、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或应用上)相对独立的部分。

26、每册教材由若干个大单元组成;每个大单元由若干个小节组成;每个小节又由若干(例题)和(习题)组成。

27、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

28、在某一部分教材中,关系全局、直接影响其他知识点的学习的那些知识,叫做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或者易于引起混淆或误解的教学内容,叫做教材的(难点);对于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有着决性作用的教学内容叫做教材的(关键)。

29、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内容、语言、思想和方法)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0、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语言和工具。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数学化)的趋势。

33、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

3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5、数学课程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智力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6、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由于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使学生(思维清晰)、(推理严密),并善于(独立思考)。

37、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8、《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9、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40、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41、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

(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42、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4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饿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5.在第二学段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46.要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7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把握这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个知识点的(地位)、9作用)和(前后联系),弄清这部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除以上基础知识方面的分析研究外,还需分析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中要达到哪些(能力培养)的要求,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德育、美育)等非智力因素,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4、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答: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5、推进小学数学校本研究经常采用哪些基本策略? 当前,在小学进行校本研究,通常可以采用如下策略:(1)以教学实践和课程实施为重点,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2)从单纯的课例设计,向“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的方向拓展。(3)以校本行动研究为手段,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4)整合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

6、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7、数感主要表现在?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8、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答: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9、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

答: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10、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

答: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11、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

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12、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

答: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13、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与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意义如下 重点

关系全局、直接影响其他知识学习的那些知识 主要的教学目标; 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或易于混淆和误解的内容

教材的难点一般也构成了教学的难点 关键

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容

除知识外,还包括解决难点的途径与方法

14、从宏观到微观,对教材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分析全套教材;结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分析一册教材;对即将开始教学的一个大单元(或小单元)教材的分析;对一“课”教材(一个练习和练习前的基础知识)的分析;对一节课教材的分析。

15、分析研究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练习设计时,应达到哪些要求? 答:内容上的针对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思维角度的多变性;训练要求的差异性;训练过程的循序渐进。

16.“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P119)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17.“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答: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18.“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19、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0.“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P104)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1.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P114)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 其一是基础性: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其二是层次性: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三是发展性: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注解。其四是开放性: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收。

3.在代数教学中,我们往往碰到学生计算不过关的问题,你有过什么困惑?你是怎样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 【答案】学生对题目好像一看就会,一动笔就出错,对此教师感到非常困惑。其实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感和符号感的意识,只会机械的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缺乏具体情境的体验,这是过去传统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根据新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心算、口算的能力,先动脑、动心、动口,再动笔;同时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1)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指标,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指标上的发展,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也促进其综合应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水平及综合应用数学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评价主体之一。在教师的评价上,我们着重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又善于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评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基于此认识。

(3)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后归宿,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敢“创”,乐意去“创”,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才会利用丰富的想象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活跃思维的产生,就要求教师给予他们良好、充足的活动空间,以足以支持思维的活跃性和持续性。

5、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答: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 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

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分析要点: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阐述小学空间与图形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课程教学风格的变化趋势。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2

1 英语情境教学法

情境是教学实施开展的重要元素, 特别是对于外语教学, 依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的出发点是创造条件, 以促使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 该方法将交际目的和学习手段相结合, 旨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以, 情境教学的开展, 不仅营造了多样化的教学氛围, 而且便于师生更好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课堂角色中去。

1.1 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1.1 加深学生对材料的感性体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教学作用就是引导, 引导课堂教学建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上, 学生在积极的语言环境中, 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同时, 在情境教学法下, 学生更能真切的感知材料, 并把实际生活元素与材料相结合, 将学生与外语的距离拉近, 这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1.1.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

对于外语的学习, 语言感很重要的。在情境教学法下, 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 将枯燥的英语课堂变成活跃的学习阵地。这样, 学生在兴趣的积极引导下, 自主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效率高、语言感好, 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素养的基础。

1.2 情境教学法的情境创设途径

1.2.1 展示实物

通过实物展示, 可以将陌生的英语词汇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元素, 进而便捷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 实物展示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突出实物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性, 方可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例如, 单词指向于生活的文具或食品, 教师就可以一边展示实物, 一边对词汇进行解释, 这样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和理解。

1.2.2 图画教学

通过图画教学, 可以将抽象的英语知识具体化。教师以简洁的笔画、挂图或插图的情境形式, 对课文内容进行呈现。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英语学起来困难, 多半是课文内容模糊, 无法吃透文章本意, 进而出现学习吃力的问题, 而图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图画教学更迎合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

1.2.3 模拟表演

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 抓住其心理因素, 对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模拟表演之中,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而且强化了英语的实际运用, 是一种良好教学方法。例如在对话常用句式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模拟表演的方式, 进行贴切生活的活动教学。教师让一位学生在教师外, 角色扮演开始后, 学生敲门, 此时角色扮演的另一外“演员”就问道, who is that?敲门者回答道, It’me.Jack.“Hello, Jack.welcome to my home.”这种表演的实际教学方式,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1.2.4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情境教学的主要依托。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 创设丰富的语境, 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例如, 在构建看病、就餐等生活情景时, 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创设大量的生活用具和背景音乐。同时, 利用多媒体塑造教学情境, 人物画面更加的色彩鲜明, 符合中小学生的特新需求。又例如, 在描述异常party时, 教师就可以播放一段英文场景的电影party, 并对相关的文字进行加大、加粗的醒目提示, 这样就可以形成鲜明而灵活的课堂教学,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营造积极而上进的课堂氛围。

2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目前, 正大力推行任务型教学法, 以促使英语教学的改革。任务型教学法, 是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学习方法, 强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形态。这样一来, 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

2.1 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2.1.1 任务阶梯型原则

实际教学任务的设计不是教师主观臆断的, 而是需要整合教材内容, 针对学生的特性特点, 设计出有梯度感的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 任务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层层深入的。也就是说, 整个“任务链”要仅仅依托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进行科学的设计在, 这样才能体现出任务教学的作用。

2.1.2“在做中学”的原则

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更多地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中学习英语, 这样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在整个“做中学”的过程中, 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以促使教学有效的开展。

2.1.3 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亮点在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活动教学,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而且有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所以, 在任务型教学中, 需要特别考虑任务的趣味性, 而非单调、枯燥的任务设计, 这样反而会恶化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 要强调任务的多样化, 不仅整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而且立足教学需求, 这样才能在任务活动中, 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的。

2.2 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2.2.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法, 强调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这是实现有效任务型教学的基础。首先, 教师要灌注学生的需求, 以学习情感、情绪为切入点, 创设学生适应的和谐而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任务型教学创设条件和基础。

2.2.2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教学的对象是群体, 不是单个的学生。这就强调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情绪波动等, 这些都是任务实际的重要因素。在任务中体现学生的需求, 顾及学生情感波动, 更有助于学生切实执行任务, 任务教学的意义就更能体现。

2.2.3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因素。教师基于教材, 将学生生活中的元素融入, 创设问题情境, 这样有助于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教师的思维是多元化的, 这就强调教师的情境创设, 更多是引导学生独立思维, 获取英语学习的乐趣, 这样的教学形态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2.4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深化任务教学质量

任务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强调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在任务教学中, 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就教师提出的任务, 进行一一击破。这种教学形态, 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并且在合作学习中,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 进而获取学习的成功喜悦,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2.3 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时的注意事项

3.3.1 教学角色的定位要明确

在任务型教学中, 师生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而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引导学生在快乐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3.3.2 教学强调灵活性

任务型教学的自主性强, 特别是师生明确的教学地位, 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开展中, 要灵活多变,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好适当的调整, 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过于僵化, 把任务教学固定为简单的任务布置、完成的过程, 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任务教学, 这点教师需要特别注意。

3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 强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以构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文立足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阐述了任务型和情境教学法, 特别是情境教学的情境元素、任务型教学的针对性, 都是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在今后, 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仍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法, 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俊杰.浅谈“减负”下初中英语教材教法的处理[J].科教文汇, 2011 (6) .

[2]王芬霞.新版初一英语教材教法实践[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2) .

[3]陈霞.初中英语教材教法及问题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 .

[4]茅凤妹.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1 (2) .

反思英语新教材教法 篇3

【关键词】 教改 英语教材 教学方法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25-01

自2008年新一套高中英语教材的全面推广,新一轮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股对新教材教法探索和实践的热浪也迅速波及开来。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很多举措的效果却往往事倍半功半。因此,有的老师就干脆“绕道而行”,重新用老办法解决新教材中的新问题,即用旧的教学方法去实践新的教学内容,虽然能勉强过关,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对于新教材及新课标的把握还有欠缺,没有及时摆脱旧教本对于老师的束缚,没有及时调整好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置换,没有及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要用心体会新教材特点,因势利导

要想更好地推广新教材,首先就要吃透教材。2008年的新版高中英语教材较之先前的内容而言 ,1. 知识面更广。包括电影·音乐·科技·历史·文学·体育·健康等多个话题,这就要求老师的涉猎面要更广。2. 词汇量增大,实用性更强。3. 结构更明晰,目的更明确。“听,说,读,写”的训练从Warming-up到Exercises贯穿到底。4. 知识的传授更灵活地穿插于任务的完成中,对师生教与学的综合能力要求都更强。总之,要想充分完成这些知识的传授靠个人独立操作是难以做到的。反之,如果我们能利用教材特点,因势利导,结合备课组集体备课,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删减,灵活变动教学步骤和顺序,问题就会简化许多,既能统一进度又能集思广益,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完善,课堂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二、师生角色准确定位

传统教学中师生属于单向交流,即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普遍认为老师应该知识渊博,对学生既要和蔼可亲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则应听从老师的教导,行为规矩,单纯接受。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狭窄的,单一的,课堂气氛也多以沉闷为主。而新教材因为内容广,形式活,参与性强而必将淘汰旧的教学方法。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教师首先准确地自我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对称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目的、动机及个性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拓展自己的角色范围,师生才能共同在处理和学习这套新教材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三、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手段

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令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锦上添花。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现阶段最便捷、最有效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1. 参加网上在线英语学习新闻组、网上聊天室、电子布告栏等都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英语学习交流的平台。

2.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更是一种普遍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信息更新快,而且容量大,信息传播更逼真有效。如讲述Charlie Chaplin 一课时,我们可以先播放这位电影大师的影片《摩登时代》中的一些片段。那个身穿肥大裤子,蓄着小胡子,手挥拐杖的小个子迈着鸭子步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在教授Olympic Games 一课时,我们可将奥运会的历史、赛况及中国历届奥运会的成绩做出简要介绍或给出参考图片及录像。那些独具特色的奥运建筑,那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足以让原本枯草无味的叙述说明变得饶有兴趣,这样,师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教与学,效果难道不会更好吗?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篇4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或范画)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篇5

王凤兰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

一、咱们的老师非常用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许多好的办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细、不够深的问题。这就是对文本的研读的问题。(这位领导用了文本这个很专业的词)。去年推门听课,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家要注意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有许多常态课讲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当然需要过程。老师的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把更大的时间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大部分老师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这其实是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表现。既来之,则安之。试想一想,你在那里认真听、认真记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在那里“讨论,说其他的一些事”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些人总是不能在什么干什么事,总是来个错位,这是很可笑的。)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重点检查任务。看看咱们的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抓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情而定。现在由40分钟变为35分钟,不提高教学效率是不行的。课外预习这是一项工作,不能以零起点开始上课。要进行教材的研读,进行有效学习。老师的有效工作最终体现在孩子的有效学习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哪些事情应该是学生干的,要进行很好地落实,尤其是对整篇课文的读,将读进行到底,首先是课文课上的读,第二是课外的读。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胜溪新村小学 一年级 数学 张秀丽

2014年3月6日下午,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孝义市教研室在崇文街小学举办了每学期一次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会,所以我们市东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教材培训会。我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听了教研室人员精彩的透彻的分析讲解后,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结合我所教班级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四十多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就安静下来,个个都竖着耳朵听讲。

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关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的思考 篇7

据专家说如果非英语国家的人3~7岁开始学英语, 并不中断学习, 到成年时, 他们的英语可希望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英语水平;若8~10岁开始学英语, 则有一定的差距;若11岁以后开始学英语, 则会有明显差距。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学英语宜从儿童时代开始, 大家对如何编写能最有效地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项任务的教材、如何使教和学在课堂内外完美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极大关注。本文将从英语教材的课文设置、单词教学, 语法教学, 教师的再学习以及课外活动等五个方面论述对于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课文设置

1. 挑选地道的英语课文。

课文要尽量摘自纯粹的英美作者的文字,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地道的英语, 形成很好的语感, 与课文配套的磁带或光碟也最好由语音语调标准的英美人录制。这样可以在语音语调方面给学生打下很好的基础, 免去以后重新改正的麻烦, 就像英文中一句谚语说的,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2. 课文内容要多样化。

课文的挑选要采取多样化的原则, 避免单一。如可以选择简约版的文学名著片段、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科幻猜想、国家历史、名人轶事等, 还可以选择比较实用的生活常识, 如突遇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如何自救等。尽量把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思考与成长。现在有些国内的英语教材是由英美教育专家动手编写, 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 围绕一定的故事情节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材料情景真实自然, 故事生动有趣, 语言原汁原味, 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到地道的语言。

3. 教学方法要灵活。

现在一些幼儿英语教材很不错, 集读、写、唱、跳为一体, 不枯燥, 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中小学教材也可以参考借鉴这些幼儿教材, 课文设置尽量全面、明确, 教学方法上要大胆革新和实验。比如, 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情景化, 并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想象性改写, 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适当学习简短的英文歌曲以及配舞, 这对学生的语音和增强肢体灵活性也有很大帮助。总之, 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到课堂内外, 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二、关于单词教学

1. 具象化。

合理使用多媒体, 把图片、声音以及动感画面等相结合, 使单词的意义更直观, 更立体, 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如butterfly (蝴蝶) 这个单词, 学习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只在花间翩翩起舞的蝴蝶, 这样对其中的fly有了更直观的体会。与单词的这样一种生动的见面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减轻背单词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2. 利用语音规则、词根和联想法记忆单词。

适当使用英语读音规则记忆单词, 如按照读音规则出现多重选择时, 适当运用联想法。如chalk, 中间是al, 还是aw或au, 很可能混淆。学这个单词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联想:粉笔的形状像哪一个英文字母?这种相似性比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chalk这个单词的意义和拼写印象更深, 容易记忆。

参考英语词根字典及有关单词的书等, 可以对单词的构成更了解, 从而对单词的意义更清楚。如单词disagree, agree的中文意思是“同意”, dis-这个前缀一般表示否定、相反, 所以disagree就是“不同意, 反对”的意思。依此方法还可以较轻松地记忆disbelieve (不相信) 和disappear (消失) 等单词。而后缀-er一般可以跟在动词后, 表施行动作的人或事物, 如designer (设计者) , lover (爱人) 等单词。适时利用英语词根的规则和意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更多单词。

3. 单词游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一些简单易行的单词游戏如crossword puzzle, 或把单词编成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把一课或几课的单词编成简短有趣的小故事, 把单词放到具体的情境中, 学生在记住故事的同时, 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单词以及单词的用法, 真是一举多得。当然, 这样做会使教师的备课量增加, 所以尽量实行集体备课, 把教学任务适当分工。等条件成熟了, 可以让学生加入进来, 对每课的单词进行分析和思考, 提供最有效最简单的记忆方法。

此外, 教师对于初学者还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形体动作、角色扮演等简单易行的方法介绍新单词。比如介绍police officer, 可以带顶警察帽子到班上。利用杂志图片、旧挂历、旧贺卡、照片等介绍新词, 学生见到的实例越多, 概念掌握的就越好。在介绍he, she, they等概念时, 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简单的人物线条画, 可以画些脸形, 表现诸如I like/I don’t like…之类的抽象概念。像walking, standing, sitting等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要表示I’m cold这一概念时, 可以装作发抖、皱眉头, 跺脚、双臂紧抱身体等。只要可能, 不妨扩大表现范围, 进行角色扮演。总之, 办法有许多种,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变化使用。

三、关于语法教学

1. 发现式学习。

上课时教师的单一讲解并不总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这会使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尽量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发现新东西, 然后再引出新知识, 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比如, 讲解英语中的名词复数时, 在黑板上先写下这样几个词组, one apple, two apples, three apples, four apples, 然后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学生会发现除了数字one后边的apple是单数外, 其它几个后边的apple都加了字母s。教师接下来解释名词复数的概念以及单词变形时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了。

2. 把语法当课文背。

英语语法是很重要的, 但也是让学生头疼的。大量的语法练习也许有些作用, 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头晕目眩, 不知所以然。所以语法练习要尽量少而精, 每条语法现象尽量能被包容在一个或几个句子中, 学生通过熟读或背诵这些句子而达到对语法规则的记忆。就像“疯狂”大师李阳, 上大学时英语很差, 连四级都通不过, 后来便发奋背诵四级真题, 大声朗读英语原著, 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英语大师。实际上这就像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常朗读句子, 无形中语法也就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而不用再很生硬地去死记硬背了。

语法是自然的、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学生的认识中的, 语法规则是在交际的总体意义前提下展示出来并加以练习的, 孤立的语法学习和练习是不容易见效的。对于初学者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 不要因为偏重语法的正确性而伤害了他慢慢树立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合格的老师不应该在学生努力表达整体意思的时候, 为纠正学生的某个语法错误而打断他。

四、关于教师的再学习

社会的飞速发展, 知识越来越快的更新速度, 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不仅学习新的知识, 也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还要在平时广泛阅读, 了解其它门类知识的发展, 以更宽阔的眼界来审视英语教学。就像刚刚获得2009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科院院士谷超豪说的, “抚今追昔, 我从事数学研究活动已60余年, 我一贯认为数学研究要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要不断创新和不断提高, 并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英语教师也要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英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各级领导也要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有利条件, 提供再深造和观摩教学的机会, 为教师配备较新的教学指南, 争取做到与时代同步, 与国际同步。

五、关于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是它的延续和深化。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以及培养能力。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在教师的巧妙指导下, 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 促成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活动, 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不断深化, 学生就会产生进一步的、更高的学习要求, 进而产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不仅学习上会取得进步, 而且还会在自发的意愿支配下再去设计和开展更多的活动。这些以主人翁姿态出现的活动过程, 便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如举办全班或全年级的英语角, 英文诗歌朗诵大赛, 英文演讲大赛, 英文歌曲大赛, 或者综合性很强的英语艺术节等, 发展学生智力和个性, 培养能力, 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材要选择地道、生动的材料, 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 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教师的素养也很关键, 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材,课文选择,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 (英) 斯克里温纳.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 (英) 尤尔.如何教授英语语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小学语文新教材新教法探微 篇8

一、看一看,激发兴趣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教师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学生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老师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必须仔细读课文后才知道。

二、听一听,整体感知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课文之前总是要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配乐范读后,让学生想象晴朗的夜空中弯弯的月儿的形状,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由书本知识拓展到生活知识。

三、问一问,调动思维

思维是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问才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阳光》一课时,首先老师出示课件,接着老师问:阳光可以使万物生机勃勃,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我们就没有吃的,会饿死的等等,就这样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同时学生也就很快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弄明白了。

四,读一读,深化感悟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探索,在读中感悟。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平平搭积木》一课的第四、五自然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反复自由朗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后问: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甲说,我知道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学生乙说,通过反复读课文我知道了平平非常有爱心。从学生的发言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把看图和读文结合起来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感悟出人文情怀的美德。

五、找一找,探索发现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他们的灵性,通过“找一找”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新的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要比书本知识丰富,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生活经验更為丰富。如一位农村教师在教学“ai ei ui”一课中的“儿歌”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植树的全过程。一学生说,先要挖坑,再将树苗放进坑里,接着培土,最后给树浇水。另一位学生便对教材提出质疑,教材上说:“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这句话有毛病。老师问:毛病在哪里?学生说,没有挖坑怎么栽树呀?老师说,有道理。你能把这个句子改一改吗?这位学生显得经验老到地说,应该改成:你挖坑,他培土,我去提水,我们大家一起栽树。现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岂敢低估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他这一改真的把书上的句子改得更合乎逻辑了。

六,编一编,不断创新

“编”是一种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编一编会引发出他们的灵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教师问:谁能把卷心菜的“心”这个字形象化地记住?一位有些顽皮的男孩子,手也不举,往凳子上一站说,我知道,“心”有一个卧钩,就像我妈炒黄豆用的锅儿,炒着、炒着,一不小心就把锅儿拉偏了,本来锅儿里面有三颗黄豆,结果蹦出来了两颗,锅儿里面只剩下一颗啦!如果说给“心”字编个谜语的话,那就是偏锅儿“炒黄豆”,蹦出两颗,里面还剩一颗。多么生动形象啊!从偏锅儿“炒黄豆”给我们的启示: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就不怕他们不成功;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就不怕他们不守纪;只要我们依靠学生,就不怕他们不创新。

七,画一画,优化整合

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学科整合的具体体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季》一课时,就让学生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明其理由。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用彩色笔画出来。就这样既深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更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用现代教育理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成果。

上一篇:1000字教室作文下一篇:有趣的端午节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