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具有魅力(精选14篇)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当然,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它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很自然的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一、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出现过一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去这种情况?
生:有
师:是啊,我就知道我校某班的同学洋洋一不小心把同桌聪聪的作业带回家去了。同学们想想看,不只是聪聪着急,洋洋也很着急。这时洋洋应该怎么办呢?
经过片刻,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办法,张磊说:“打电话,让聪聪来拿。”董子悦接着说:“我认为是洋洋错拿了聪聪的作业,应该给他送去。”朱荟茹同学说:“还有个好办法,就是打电话约好,一起从家出发,在中途相遇。”这时,课件一步步出示同学们想到的三种办法。
方法一:洋洋给聪聪送作业。已知洋洋每分钟走70米,走了12分钟。(让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
方法二:打电话让洋洋来拿。已知聪聪每分钟走60米,两家相距840米。(你知道聪聪走了多长时间吗?)
方法三:两人同时从家出发,面对面走来,经过7分钟两人相遇。已知洋洋每分钟走65米,聪聪每分钟走55米。(你能根据这些条件得到两家之间的路程吗?)
在学生读完题后,板书相遇问题核心内容:两人同时出发,面对面走来(相向而行),在中途相遇。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反思: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这种事,司空见惯。要求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把作业本送回同学的身边。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根据学生想的办法,与学生一起编出了两道学生已熟悉的简单行程问题,和一道相遇问题。前两道题即起到了复习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道一人的速度和时间能求路程,知道路程和速度也能求时间,那么,知道两人的速度和走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求路程吗?怎么求?引发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探究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案例:
师;为了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同桌之间相互配合,来演一演洋洋和聪聪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这一过程好吗?
反思:
学生开始分角色扮演。有的同学用手中的笔来代替洋洋和聪聪在桌子上走,有的同学用手来表示,当我走到学生中间去的时候,有的同学想下位走一走。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让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演给同学们看,他们在我的口令下,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完整的表现了送作业的过程。但当我问同学们,他们两人在送作业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很多同学认为不相等。此时我想,同学们肯定看到他们两人走的路程不同,就认为所用的时间也不同了。路程是能看见的东西,而时间只能体会感觉到,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再次让学生演一演,老师强调“同时”出发“中途相遇”,等学生表演结束后,我再次问学生“他们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吗?”这是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相同”。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弄懂了相遇问题的重点内容,“两人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所走路程之和等于总的路程。”
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这一情境之中,主动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去发现,理解并学会了新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合作,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略)
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不管是已知两个工人的工效和时间,求图书室的面积,还是最后一道题目,继续导入时的情景,洋洋给聪聪送作业未相遇,而求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都力求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组织学生有兴趣的思考与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
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要想让课上得轻松,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们很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没有问题的教学,如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问题,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把学生引入“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用平面截几何体》,在讲授这一节时,我设置了如下情境:
1. 如果将一个苹果切成两半,你能想象切面会是什么形状吗?
2. 如果切一些黄瓜段儿,得到三种不同形状的切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怎样切的?
3. 如果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豆腐时,截面又会是什么形状的?
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情境进行设计,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探究、思考、合作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究,自己动脑尝试解决问题,品味到成功的愉悦。
二、创设实验情境,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
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激发进取的创新精神,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场所。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矩形》一课时,我用四根木条制作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边演示边提问: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问题1: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
问题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以外,还具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呢?
问题3:通过观察矩形的对角线,你能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什么重要性质?
通过适当提供和创设实践的条件和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能从实践中汲取数学经验,学会探索。
三、创设趣味情境,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充分运用教材,创设趣味情境,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妙比喻,将内容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理为趣,可以增强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合力。
例如:在讲正数和负数时,我是这样描述“0”的:忘不了你就是一个穷光蛋,还忘不了你一颗公平正直的心(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忘不了你作分母时的无奈(0作分母无意义),忘不了你作分水岭时的挺拔身姿(比0小的数是负数,比0大的数是正数)……通过恰当的比喻,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消极状态,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使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四、创设激励情境,变“潜在学习”为“成功学习”
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还要经常给学生投以信任的目光,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学习知识,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了课件展示,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地完成习题时,才能进入下一关学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学生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学习兴趣很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思考”为“共同合作”
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小组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使命感。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大多数学生感到很困难,不知如何分析题意并列出方程。于是,在讲解例题前,我先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分析题意,商讨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再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听取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后,取长补短,很快地解决了难点,顺利地列出了方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究的团队精神,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六、创设竞争情境,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学习”
成功感教育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愉快的学习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引入适度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竞争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挖掘学生巨大潜能,张扬学生健康个性。
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上)《点和线》一节,有一道练习题:“有四个点,其中每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任意两个点画直线,能画出几条?”我让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竞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出的直线最多。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情境中,主动探索,努力表现自己,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建立生活与知识的链接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直观性情境
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我制作了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个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运动現象,根据运动的不同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现象的运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再现事物的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一手段,收益无疑会更大。
2.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时,师:古时候人们怎么来掌握时间的,谁来介绍一下。生读收集的资料。师:下面来欣赏一组古人计时的图片(原始人用太阳和月亮来掌握时间、立竿测日影、日晷、水钟、铜壶滴漏、沙漏等)。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古代人们计时的方法,学生边欣赏美丽的图片,边了解了相关数学文化。在学习《图形分类》时,我组织学生欣赏了许多雄伟的世界著名桥梁的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
3.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变“大课堂”为“小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活化的练习,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是一个大课题。只有高质、高量、高速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高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多媒体教学。
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呆板,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就可以提高课堂容量,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我用白板课件制作了活动的七巧板,把玩具和图形结合起来,学生觉得有趣。在玩时,我让学生亲手操作课件,从用两块拼,到用三块拼,再到用4~6块拼,最后用7块拼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动手中品尝拼图的快乐。这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体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的独特性。
我还用视频展示了学生调查到的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情况,调查各银行的利息情况,自己身边的亲人在1分钟里、1小时里都能干些什么,进一步感受1分钟、1小时的时间概念,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是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更加有趣,从而打破数学课堂的枯燥和沉闷,让数学课堂更具生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发展,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欲望和活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让数学课真正“活起来”。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生活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高效运用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题研究。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及熟悉事物出发,能极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人在生活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高效运用的课题实施中,就创设生活情境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巧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气氛严肃而沉闷,忽视了温馨宽松的乐学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首先,学生座位的安排要有生活气息。有时围成一个圆圈,像个小小俱乐部;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甚至将桌椅全部撤去,给他们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如需要组织学生讨论,就将桌椅排成四人小组式;有的需要组织学生辩论,就可以将桌椅排成“两军对垒”式;还有些需要组织学生做游戏、表演等,桌椅的排放就更加灵活多变了。
题目: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作者姓名:谭凡星 联系电话:所在单位:阳东县雅韶镇溪平小学
***
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金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金鱼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度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可课件展示角的大小变化过程),你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认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号等,长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思想,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就不要为了创设情境面随意杜撰出来,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老师设计一个这样的动画情境:几只小动物进行跑步竞赛,结果是小猫跑第一,小鸭跑第二,小狗跑第三,小鸡跑第四。许多学生对比赛结果有意见,认为应该是小狗跑得最快。虽然这些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这几个方面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教学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参考书目:
谈谈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思维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惊愕,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氛围和认知冲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创设思维情境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作 者:周文燕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刊 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高课堂活力
好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课堂上能把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故事相结合,无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心理状态, 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师把教材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童话,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 数字娃娃 “0”,接着跳出“1”“2”“3”“4”“5”“6”“7”“8”“9”, 同时出现画外音 . “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 ,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 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这个小故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人的兴趣越浓,他的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越有成效. 教师掌握学生力求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渴望接近、了解这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倾向,激发学生对此事物产生兴趣,则能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起到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的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升课堂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思考: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像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 那么,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呢? 于是这节课上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 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 我创设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橡皮,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 ,还有5角的 ,他该怎样付钱呢 ? 谁能帮帮他 ?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 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 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使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三、创设游戏情境,调高课堂魅力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在课堂教学中,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一些呆板的数学内容设计成各种不同的游戏情境,使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边玩边学, 达到教学的目的. 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 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教学“10的分与合”一课,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藏宝袋,里面装了许多漂亮的弹珠,我现在想请两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同玩猜弹珠的游戏,规则是:只要一名同学从袋中摸出几颗弹珠,老师就能猜出里面还剩几颗,同学们相信吗? 另一名同学负责数袋中的弹珠数来验证,谁先来考考老师……”经过几次试验 ,学生被我 的“快速抢答”吸引住了 ,学生眼里充满疑惑 ,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他们找出其中的奥秘,通过讨论,最后揭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数学的课堂上,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坚实而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并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空间.
四、创设动手情境,增加课堂活力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我们可以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在课堂中创设活动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9加几”中的例题“9 + 5 = ?”,这样的进位加时,课前会让学生自己准备20根小棒,记得课堂上有孩子带了学具袋里现成的绿色的塑料小棒,有的带了20根同样大小的吸管, 有的带了20根牙签……一开课就要求学生静静地听要求,直到老师说“开始”再动手摆,有孩子动手能力强,很快就摆好了,有孩子平日家长包办较多,动手能力弱,摆得比较慢,老师会帮他或请速度较快的同桌帮他. 有了小棒这一直观教具,学生很形象地知道了结果是14,关键是通过挪一挪的方式,10个凑成一堆, 很形象地理解了凑十法的好处. 从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中, 可以看到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动手操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应该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才会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神奇钥匙”,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一、运用生活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
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能很快地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提出问题,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就容易多了。例如,教学“营养配餐”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是这样激情导入新课的:“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然后让学生交流运动员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根据营养标准合理搭配食物,那么普通人群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家人、同学说说你的理解。”接着课件展示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儿童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交流:“看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图片,很自然地会想到合理膳食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上述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生活事例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结合生活事例理解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概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本身的内在逻辑,不顾及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忽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远离学生的经验背景,学生就难以理解数学内容,无法把握知识内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了。例如,我在教学“千克、克、吨”一课时,“克”和“千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课的最后,我让学生出主意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对数学知识加工时,应特别注重生活化加工,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创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积极自主,理解起来容易,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弄清难以理解的、容易混淆的内容,把握知识的内涵,透彻理解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参加简单的生活实践,解决简单的现实生活问题,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为了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课将结束之际,我问学生准备统计什么,并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的作业:调查本班同学家庭的有关情况,发现问题。这样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整理信息能力等得到锻炼。同时,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理解、记忆、想象,应用数学知识,才学会如何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四、努力回归生活建立问题,让学生运用实践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我在教学“利息与利率”这一课之后,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模拟存钱、取钱。这样有意识地使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从而让数学回归生活、用于生活。
总而言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引导学生明白数学来自生活,同时要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达到有效优化数学课堂的终极目的。
(责编 杜 华)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就要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的惊愕,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
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气氛和认知冲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人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
新课的引入,这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若不注意思维情境的`创设,师生便不易进入“角色”,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整堂课欠佳的教学效果。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如在教学相似三解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
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学”的中心在于引导。引在堵塞处,导在疑难处,搞好引导,能有效地促进思维状态的转化。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生解疑的要求。如在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提问学生:1.你有5元钱,还了2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算出。2.你有5元饯,还了8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后能算出结果吗?
3.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进行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的引入时,先让学生解五、六个一元二次方程,并引导学生列表:各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X1、X2、X1+X2、X1・X2,并探索发现其关。
此外,在新课引入时还可通过:以旧引新――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故事激趣――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以创设思维情境。
二、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
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同化--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不能被旧知识同化时,要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思维情境是借助于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作为同化和顺应的外部条件。由此可见,在新课进行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愤”、“徘”意境。“愤徘意境”,即所谓“欲知未知
[1] [2]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问题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突破学习难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有效方法.
作 者:韩家玲 作者单位:贵州平坝县职业中学,贵州,平坝,5611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KEJI TANSUO)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数学课堂 问题情境 创设 策略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一定的乐学情境,如新课引人时,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联想情境;讲解新知过程时创设目标情境、操作情境、游戏情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开始、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否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上好这节课、解决这个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新课开始,我想方设法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身边事情入手,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有的拿来了衣服商标,有的拿来了木糖醇盒,有的带来了食品包装……这样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百分数,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好“百分数”的愿望。
(二)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和求取新知兴趣。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数手指的游戏”:教师先示范,伸出左手,从拇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指:“一、二、三、四、五。”(再循环往复)“六、七、八、九、十……一直数下去会不会?”学生答:“会。”师生齐数。教师说:“现在你们报出一个数,老师不用数,就能马上说出在哪个手指上,你们信不信?”生1:“12。”教师说:“在食指上。”验证正确。生2:“30。”“在小指上。”验证正确。学生觉得非常惊奇,教师接着悦:“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又快又准地报出数在哪个手指吗?学了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快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
(三)精心铺垫,创设联想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圆柱的体积》前,我先组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形体体积计算上的相通之处,然后思考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想到了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验证,有效地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认知情境,提高课堂效益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合理而准确地驾驭小学数学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新知识的思维基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一)紧扣重点,创设目标情境。创设目标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求,引发最佳的学习心态。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给学生呈现下列目标:计算7.98÷4.2。①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这题的结果?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把7.98÷4.2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结果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我对学生思维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正确引导,目标层进,学生因为能够达到目标而不断产生兴趣。
(二)挖掘趣点,创设操作情境。“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操作”是孩子的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我结合感恩教育,创设母亲节给妈妈送礼物的生活情境,让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准备好长方体礼品盒,然后要求他们思考长方体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实际上是求长方体的什么?要想计算长方体礼品盒的表面积,首先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接着,组织学生小组内展开探究,通过测量数据,分别算出展开图各部分的面积和。通过合作交流,大家找到了比较容易的算法,逐步明白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观察、操作、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正确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学习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创新思维,积极性,轻松愉快
0 引言
创新思维是要求人们在原有的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的突破和组合,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概念或新成果;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供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任何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创新必须要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积极求新。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人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并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杂乱无章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有序化和条理化,使其能够有效的解决新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红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只过了9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生日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学生最愿意接受通过参与游戏,激发的数学思维。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同时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尊重学生,认真耐心的聆听每一位学生的的看法,并适时鼓励,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让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才会有“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学生才会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让在教学过程在教师预的情境中进行互动。如: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10、()20、()、30、()。一位学生回答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到底这样行得通吗?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3 把思维和交流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其得到创新的机会
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如在《小火车》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判断正误”的思维过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学生很注意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涉及的信息较多,这说明学生的开放思维发展比较好,这也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基础。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如“一只大杯能倒满几只小杯”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可以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矛盾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创新火花常常闪现。
而且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会进步,也才会获得新知或是迸发新的方法。比如,同桌互提问题,你问我答,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显得非常活跃,智慧的火花随时迸发,可以说,交流是创造思维有力的催化剂。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请大家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思维的蓝天里。
参考文献
[1]张光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石中英.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丁建强.树立创新教育思想[J].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小学数学教育.2000(7-8).
[5]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61-01
“生活即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精心引用“摸球中奖”的生活情境,自己手拿一个摸奖盒,一边说:“摸奖了!摸奖了!摸到黄球中大奖。”一边请出10名小朋友,分别摸奖,结果满怀希望的小朋友,个个落得空手而归。这时,孩子们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10个人没有一个人中奖呢?”然后,我就顺水推舟引出课题,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你就必须上好今天的这一节课。这样,巧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带着寻求答案的疑惑中,积极参与性强了,求知欲望也就高了。从而,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挖掘生活素材,自主探究新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可带学生到商店去买东西,把买来的东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边议论自己买的东西,边算一算自己花的钱数,自主与合作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极高,不一会儿,学生便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⑴铅笔和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⑵笔记本比铅笔贵多少钱?⑶每个飞机60元钱,给售货员1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经过讨论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解答,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可联系学生50米赛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路程一定,所以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甲与乙的速度比是3:5,那么他们的时间比就是5:3;反之,如果两人都跑5分钟,这时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等于3:5。这样,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正反比例的直观表象,而不是仅仅局限“积一定,成反比例;一个因数一定,成正比例”了 。再如,应用题训练也应着眼于“生活化”。这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和更新数的组成;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
总之,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翠莲《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教育教学论坛》杂志,2011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谈几点体会.
1 创设生活画面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可这样设计:“新学期开学了,大家走进校园,你会看到校门口两旁摆放着许多盆花,你知道每边有多少盆花吗?两旁一共有多少盆花吗?”、“今天大家是刚来学校的,大家互不认识,你知道我们班的每组各有几个同学吗?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吗?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吗?全校又共有多少人吗?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暂时还不知道,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从中了解到会计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有信心学好它吗?”又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可创设一个分李子的情境:妈妈买来10个李子,要你分给自己和弟弟吃,你准备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2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但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七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把例5改成“第28届奥运会冠军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他跑了全程的十分之一,你能用线段表示这个分数吗?”通过多媒体电脑课件展示:课件播放刘翔在110米跨栏中的情景,再把110米跑道抽象成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哪那一部分线段。这样,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4 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例如,在学分数乘法知识后,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具有魅力】推荐阅读:
创设情境,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11-25
小学数学课堂中自然有效的情境创设教案06-0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06-20
有效创设情境,打造高效课堂11-30
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07-04
注重情境创设回归数学本位11-30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07-03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几点思考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