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精选8篇)
体育专业寒假实践的进行能有效地培养自己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观察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体育专业寒假实践报告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体育专业寒假实践报告一
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体育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了更多。下面我将这两个多月的实习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加强学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了xx大精神,仔细体会“xxxx”渗透在教育领域的意义,并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了体育新课标。在课余时间,我阅读教育书籍,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己。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实习期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三、我的思索。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困难,也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1、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换一次脚,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2、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3、上课期间,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也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告诉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体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乐于接爱不同观点,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对进一步促进完善新课标的评价方法起着积极的意义。
4、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体育专业寒假实践报告二
通过实习,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提高了教学能力,熟练掌握了一些教学基本技能,并且向实习学校展示了我院体育系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实习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肯定。下面就此次实习工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见习准备阶段(第1周)
我到达实习学校后,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实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并对我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我研究讨论体育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在试教前将教案交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指导教师批阅,获得同意后,在小组中作试讲,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顺利上好课。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和实习教师的具体情况,我分配了班主任工作,深入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实习阶段(第2—7周)
1、教学工作: 见习结束后,我正式进行教学工作,实习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和球类运动展开教学。初中体育课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刚从大学课堂学生角色进入中学课堂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所以我又听了几节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2、班主任工作: 在教学的同时,我深入学校班级工作,协助原班主任管理好所在班的日常工作。在学生工作上,我获得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原班主任几乎将全部工作放手给我,让我充分得到锻炼。
3、课外体育工作: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我协助学校做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工作。同时,实习学校还每周开展球技交流赛,既增加老师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又强化提高了球技。
(1)做好实习总结:实习教学工作结束后,我及时检查自己在实习中的态度和表现、成绩及问题所在,提出努力的方向。
(2)请实习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这次实习做总结。指出实习生的优、缺点,提供合理建议。并在实习鉴定上做了意见,肯定了这次实习取得的成绩。
(3)回校后作总结报告,确定实习成绩。
二、主要收获
1、这次实习使我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控制课堂气氛,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活跃。
2、更加熟悉了班级工作,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
3、本次实习中由于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赢得了实习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为我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三、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前提。为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领导,我系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管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我系选派了工作认真,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他们对实习学生敢于严格要求和管理,受到实习学生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次教育实习,我发现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对教材体系、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能力有所欠缺,不能从整体上理解知识结构及教法特点,不能按教育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鉴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应加认真总结教育实习工作,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寒假实践报告三
一: 社会实践的背景
从1997年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国家已不再负责大学毕业生的分配,毕业生完全进入市场自主择业。特别是XX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由于短期内毕业生增幅巨大,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xx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xx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露之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民生难题。据教育部统计,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XX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而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也就是说,超过15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二:社会实践的目的
对于我来说此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学会与人交往。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已过去了一半,暑假将至及至,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为迈入社会及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我选择了切身的投入社会,锻炼自己;同时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工作可以赚取下个学期的生活费,补贴生活,为家庭减轻负担。
三:社会实践的过程
我工作的地方就在我们学校里面的奥林羽乒中心,工作的大体时间是每天早上的八点至晚上十点半,日常的主要工作是陪来此锻炼的人打羽毛球,并且负责清理打扫馆内的卫生,另外对初学者进行指导示范。四十三天来的社会实践工作,我干的大多是体力活,每天工作量都很大,记得刚开始的一周每天晚上回去后胳膊都会累的酸痛,浑身软软的无力气,但是我告诉自己这是过度期,过了这几天就会好了。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打工没几天我就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虽然破点但是还可以。;老板给我的月工资是一千一,其中的提成要看你自己的本事,每多教一个学生月工资就会随之增长,我很幸运一开始我便收了两个学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他们讲要点做示范,我很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打球虽然他们都是初学者。每天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住所到馆内再从馆内回到住所,每一天累并快乐着,我的球技也有所增长了,我现在可以熟练的掌握运用左手打反手球,每一天我都努力进步着,我一共收了七个学生,老板把我的月工资涨了三百,我很高兴,现在每一天我都过的很充实虽然累点,休息的时间少了,但是我感觉我获得更踏实了,我可以自己挣钱了虽然不多,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在我的七个学生当中有一个上小学的,年龄也就十二三岁,他妈妈送他来时说他眼睛不是很好,我特意留意了这个学生,他长的很清秀白皙,但是却显得单薄瘦小,记得那天我又和他打球,不知怎么了我发球他老接不到,即使我发很简单的他也是接不到,我莫名的感到生气,就说了他几句,谁知道他却眼睛红红的,我的心像扎了一下是的,看他这样我很心疼却什么也没说,快下课了他妈妈来接他,我看到他赶在他妈妈来之前去洗了洗脸,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像是犯错了是的。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耐心的教他,我显得很疼惜他,他眼睛不是很好,每次打球时我都缩短用眼时间,教他技术要点,慢慢的它可以跟我连打十几个会合了,我很高兴那天。打工的几十天是很单调的,但是我却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我教的那几个学生都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生来无忧无虑,脾气却很大,不能说,他有很多理由在那等着你。打工的这些天很累,每天早上都要打扫卫生,还要打扫厕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变得成熟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四:社会实践结果
四十三天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上,我真实的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我学会了节俭,怎么做可以最省钱,买到物美价廉的食物与东西,不该花的就尽量不花,我一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第一次那么深刻的感受到挣钱真的好辛苦。我住的地方离馆很远,为了工作方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为了节省几元钱我跟卖主大费口舌,要是以前我会直截了当的给钱拿车,是实践工作教会了我节俭;在工作上,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责任感,不管我们以后做什么工作,责任感是任何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虽然我干的都是体力活会很累,但是每一天我过的都很充实,在陪人打球的过程中我既锻炼了自己又提升了自己的耐力,为我以后更好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在人际交往上:在这里打工每天都可以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我更加的坚信对人真诚的重要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都是我们大学生迈入社会所必须要学会和拥有的,每一天都用真诚的微笑迎来每一个来此锻炼的人,然后用诚挚的挥手向每一个人告别。和社会上的人交往还让我开拓了视线,使我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学会如何做事,怎样做人;在自我成长上:这次打工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目前的位置,都说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我真的感受到了,虽然我干的都是体力活,但是我的工资待遇并不高,毕业后要想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并不容易,现在我更应该好好利用剩下的时间为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这次打工也使我认识到学历差别以及地位的高低,每天打工都眼看老板的脸色,这使我更加有了奋斗的动力,我坚信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五:社会实践总结
1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规划以及实践教学状况研究
为了确保前期调查结果更加具备代表性特征,课题设置方向便随着全国范围内已经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客观数据资料收集。结合实际规划方案观察,涉及目前招生规模缩减现象极为显著。在专家理解角度看来,此类状况与生源问题毫无干系,必须透过学校教学实力与学生就业前途方面仔细审视,在此背景条件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吸纳人数出现缩小结果,这恰巧与既定人才资源需求标准产生矛盾冲突。首先,本专业规划成果自古以来就难以迎合多元市场需求标准;其次,市场岗位充斥着诸多不确定特性,加上学生就业观念一直停留在过往阶段认知形式,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体制中已经难以立足。现下社会体育专业在市场经济架构中已经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关于学生科学实践教学力度的整改活动几乎可说是势在必行。有关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针对此类专业设置的阶段人员吸纳数量形式主要借助以下表格数据表现:(如表1)
1 . 1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活动理解程度的客观阐述
各届学生对于社会体育实践性教学模式理解程度千变万化,毕业班认知效果基本被定义在清楚范畴之内,低年级便停留在模糊视角局势之中难以自拔。依照过往记录数据观察,这类认知效率会随着年级上升不断提升,说明这类实践性理论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应该主动抓紧一切力量挖掘社会新生工作人员对于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有关异质化年级学生对于体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理解状况如表2所示。
另一方面,各类高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性教学力度审视效果,与学校整体领导能力、名声产生必要的关联形式,特别是在地理元素广泛交接前提下,部分经济条件雄厚的城市会对高校整体资源供给灌输必要的灵活适应因素。结合实践经验分析,要真正适应学校专业体育管控节奏效率,就必须联合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学生发展前景开拓。关于不同地区体育专业院校对于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视效果如表3所示。
1 . 2关于教学进度完善状况的总结
结合实际访谈策略进行不同体育专业院校内部师生采访,从中掌握既定教学方针对于实践性教学成果的影响状况。按照过往采访经历分析,关于上述院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性教学进度调试功效都较为理想,这明显是教学大纲的引导功效,证明按照其指示方向实施细化调试方案必定能够换取事先设想的结果,令专业人员能够如愿各司其职,为社会化体育事业贡献一生精力。
2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科学探索与合理规划
2 . 1职业素质形态规划
结合实践性教学经验分析,有关各类岗位在理论实践应用上衔接效率紧凑。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养标准:思想品德与核心业务积累深度足够丰富,能够自觉按照组织指导锻炼动机指引方向调试阶段教学目标,并且需要长久维持全面性的工作能力。作为新时代体育教师,其应该针对广大社会群体进行特殊运动指令设置,其与管理对象始终稳定着某种平等交流关系,尤其在激励、合作理念广泛交接前提下,时常激发各阶层人员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按照这类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项目,但是实践性教学能够令学生更早得接触到社会,使得该有的职业素养形态得到充分展现。
2 . 2强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力度的措施分析
按照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规划能力与综合素养标准审视,涉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手段,应该借助特殊教学环节进行时空因素整编,妥善处理好教学体系与优化途径的关联,使得已经充满理论内涵的教学方案能够更加具体。实践教学可说是此类专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固定人才模式基本都借助其彰显核心价值,是促使专业人员将理论知识成功转化成为技能实践能力的基础。这类教学任务就是围绕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同步延展,确保各类先进技术资源与改革方案的供应力度,令广大学生主动投入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并且完成事先制定的成果校验标准。
2.2.1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体系
联合实践小组进行体育专业实践改革方案制定,包括实习经费与阶段规范项目等,其中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引导地位。在见习--模拟教学--实习“台阶递进式”实习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做保证。计划进一步调整和建设一批新的教学实习基地,两年内建设好以临汾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得到有效地实施。
2.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根据专业需要引进一批基本功较为、扎实的专业教师。同时还可以挑选个别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去接收培训。打造一批专业理论知识深厚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2.2.3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把实践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牢牢把握“六环节一制度”。“六环节”: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技能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一个制度”,即“教师职业资格证”、“运动员技能等级证书”、“运动员裁判证书”,每一位毕业生在毕业时,根据专业要求,可以获得多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运动员技能等级证书、运动员裁判证书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实践性教学思路调整,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成效势必得到全面提升;尤其在目前新兴理念广泛交接状况之中,若要将整个专业引导方向梳理完全,就必须时常开放组织管理格局,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多标准的体育人才资源,促进全民健身终极目标的早日实现。
摘要: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在此阶段的国民健身意识也同步增强。在异质化社会体育项目广泛交接过程中,涉及市场化、产业化实践经验丰厚,为了进一步适应创新时代阶段人们对体育专业文化的理解,高校必须加大对其实施科学规划的力度。因此,该文具体联合数据调查与数理统计手段,对已经开展专业体育实践性教学项目的高校体系架构实施科学拆解,发现实习基地与师资建设活动中积累的隐患问题众多,课程内涵方向也难以精准定位。面对上述状况,为了巩固社会合作等级层次,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就必须联合各类实习教材以及人才培养动机标准进行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希望借此烘托体育专业的存在价值,为人民丰富的健身生活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
【摘要】本文主要对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在拓展训练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认为校企双方资源互惠互利、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双方完善管理措施是在操作中应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得出了共同协商、资源互惠、学生受益是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体育专业 ; 实践教育基地 ; 拓展训练
【基金项目】2013年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体育专业学生拓展训练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64-02
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7号)颁布之后深入开展研究的。根据文件的精神,要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1]。我校在拓展训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鞍山市同心人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一、体育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学校需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找到所需的有用之才,表面上双方没有矛盾。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双方的沟通脱节造成了企业找不到所需之才,学校也没有培养出社会有用之才。所以校企双方必须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校企双方资源互惠互利
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企双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我们在与同心人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中充分地运用了双方的有利资源。同心人除了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地、器材外,我们聘请同心人的专业师资为我们学生上实践课;我们学校为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包括学生、教师在同心人工作与学习,提供同心人拓展训练在学校内各种活动的宣传与开展,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等;共同进行基地的建设。
(二)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协商,共同探讨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增补、授课的学期等方面都达成一致的共识,培养学生通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宣讲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以及培训专业的实际工作技能与技巧。我们专业拓展训练的部分课程都是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为我们讲授,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目的,这是为企业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
(三)校企双方完善管理措施
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教育的见习、实习、实践等,都是学校实践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要评定学习成绩的,这是大学学习的内容;但是同时这也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工作的内容,是企业评定员工工作表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与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的协议中,明确地规定了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他们具有绝对的评定权力(校企双方协商,但是以企业为主)。因为能够成为合格的员工,那一定是合格的学生,企业只会为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提供机会的。
二、拓展训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合作成功的经验
(一)共同协商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必须是在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之间,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下进行的。所以双方的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是最根本的前提。我们与同心人拓展训基地的建设中,双方进行多次的协商,对于甲乙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规定。学校方我们达到了为学生提供确实可行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任务,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就业机会的目的;企业方达到了可以找到大量的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的成功运营提供了保障的目的。我们的合同是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和签订,形成了良性的、可操作的合作模式。
(二)资源互惠
校企雙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尽量挖掘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对方提供可实施的条件。学校拥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我们尽量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为其所用,我们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培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大二、大三到企业兼职工作,大四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或签订就业协议;还有我们的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可以为企业所用,为企业提供人才保证。企业为我们提供专业的实训场所,我们学校没有拓展训练实训基地,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场所,让我们学生体验到了真正的拓展训练实训内容。同时宣传与教育的工作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三)学生受益
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知识拓展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合作与团队精神提供场所,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校企双方建立实践基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培养人才,让学生从中得到益处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后都会对新生进行一次大型的拓展训练,让学生体验到拓展训练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都会在全院中进行一次拓展训练的培训,让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到拓展训练的行列,可以到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进行兼职的工作与学习,可以获得一分部的资金的奖励,毕业季可以签订就业协议,获得企业的保障,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得到锻炼与成长;就是毕业后不在同心人拓展训练中心工作,那也从中得到了专业的训练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各方面工作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学生受益是同心人拓展训练实践教育基地成功的最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2-03-16)[2014-01-10].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6/c_122844249.htm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工学结合,实现职业院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师资培训,本人于xxxx年xxxx月至xxxx月在“xxxx有限公司”公进行了顶岗实训工作。顶岗实训期间,在系部领导和实训单位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本人深入到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锻炼、学习,积极做好了与实训岗位相关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顶岗实践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实训单位概况
二、顶岗实训的基本情况
进入公司顶岗实训期间,公司相关人员的热情接待使我快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在实训期间,我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上班时,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并到动漫制作各部门观摩学习;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 在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虚心向企业相关同志请教。通过学习,逐渐了解了动漫制作过程各方面的有关工作,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在为期6个多月的实践过程中,在公司的安排和辅助下,我进入到了公司动漫培训学校,同动漫培训学校的培训老师在一起办公,第一时间地了解企业对新进学员的课程具体安排和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学习了三维动画的模型、动画、材质和灯光渲染、特效、合成、模型和动画知识。具体动漫专业知识学习和对学员培训项目过程体会如下:
1、影视模型与渲染
通过对建模、材质、灯光、摄影、色彩、构图、MattePainting、解剖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使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独立制作出影视级的模型与渲染作品,确保学员能够胜任动画公司、影视公司、次时代游戏公司的高端模型师、贴图师、灯光渲染师等岗位。在专项模型训练方面,主要强调各类专业模型的设计训练,包括道具、建筑、环境、场景、卡通角色、写实角色、动物角色等;专项贴图材质训练方面,将学习各类不同模型的UV展平技术、贴图纹理绘制、程序纹理设计、MentalRay光照与渲染高级技术;综合运用Maya、ZBrush三维雕刻、Photoshop等,实现专业级别的影视场景与动画角色模型设计、游戏角色与场景设计。
2、数字角色动画
主要是在Maya软件平台上进行角色动画的学习和训练。前期将全面围绕动画师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动画理论展开,中期课程将结合前期所学的故事板、动画速写、动画表演、运动规律、动画法则等传统课程,对角色动作进行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此部分课程将以基础运动规律贯穿始终,包括:基础运动(物理的运动)、角色基础控制(走、跑、跳等)、角色动作设计(复杂的情绪表现)、角色表演技巧(人物性格表达、情绪表达)、表情动画、口型动画、多个角色混
合表演等。后期课程主要学习影视特效电影中的仿真类角色动画和游戏动画,涉及动作捕捉数据的采集、修改和应用(包括人物和多足动物)。学员在这一阶段可以预先感受到行业的制作要求和工作气氛,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一次练兵。本课程不仅针对专业影视动画公司的动画师岗位,毕业合格的学员还可胜任影视特效电影的仿真动画、游戏开发中的游戏动画等,拥有更宽广的就业空间。
3、影视特效与合成
主要是为电影与电视特效制作工业培养三维特效制作、后期合成人才。主要学习使用Maya、3ds Max等高端三维动画工具、Nuke等后期合成工具、Boujou/Match Move/ SynthEyes三维跟踪合成工具、RealFlow高级流体系统、Mental Ray/RenderMan高级渲染系统等进行专业影视特效与后期合成的训练和学习。系统学习包括:三维建模、灯光材质、高级渲染、动画、粒子特效、刚体特效、流体特效、布料仿真、毛发仿真、烟火和建筑物崩塌、各种自然景观特效模拟(爆炸、崩裂、烟雾、星辰、光环、浪花、飓风、瀑布、沙尘等)、群集技术、后期胶片调色、抠像合成、变形特效、时间扭曲、实拍影像与三维场景的跟踪合成、全息仿真渲染、MEL脚本语言。就业方向为专业的影视特效制作公司、影视广告制作公司、影视动画片制作公司、影视后期合成公司、电视栏目制作公司等。
三、顶岗实训的体会
在六个多月的企业实践工作中,通过学习了解、广泛调研、亲身体会,我获得了第一手关于校企结合办学、以行业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资料,加深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研究的进行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收获之余,更多的是思考。从中,我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体会:
1、开阔了思路和视野,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六个月以来,在专业比较对口的实践岗位上,本人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并能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提升。通过参与公司的对学员课程培训,本人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训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培养了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了学习积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顶岗实践工作之余,我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反思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学校和企业虽然属于不同行业,但是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在两个行业都是适用的,两者都应该积极适应社会形势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谋求更大突破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增加积累,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六个多月的实训,我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接触新领域,研究解决新问题,培养严谨科学的教学理念,保证自己的业务水平永不落伍。
3、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水平,在公司顶岗实践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会的问题积极与企业的动漫老师请教,在六个月的顶岗实践结束时,考取一门所从事动漫设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关于在2012级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课程的通知”(研究生教学[2013]1号)相关要求和时间进度安排,应于2013年11月29日前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课程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在东北大学—鞍钢自动化公司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习的学生已提交总结报告,本次不再提交)。现将有关要求规范如下:
1、报告由封面(见附件1)、目录、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环节工作计划书(见附件2)、正文、工程实践(实习)环节鉴定表(见附件3)、实践环节课程登记(成绩评定)表(见附件4)、参考文献(如有)、附录(如有必要)等组成。
2、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环节工作计划书因已提交学院备案,此次可以用原先的版本和内容,无需导师和学院负责人再次签署意见。
3、工程实践(实习)环节鉴定表分2类。
(1)到企业工程实践(实习)的学生使用“工程实践(实习)环节鉴定表-企业实习”,需由学生填写实习总结(限500字,不得超页面,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企业导师写出鉴定意见和给定成绩并签章,由实习企业负责人签署鉴定意见并签章,加盖公章;
(2)由导师自行安排工程实践(实习)的学生使用“工程实践(实习)环节鉴定表-导师自行安排”,需由学生填写实习总结(限500字,不得超页面,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导师写出鉴定意见并签章,无需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
4、正文应按照《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格式规范》要求撰写。正文部分内容应至少包含工程实践(实习)内容、实习过程、主要成果、心得体会(总结)等内容,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或标准排版20页)。
5、报告装订时,封面、工程实践(含专业写作)环节工作计划书、正文、工程实践(实习)环节鉴定表、实践环节课程登记(成绩评定)表、附录(如果必要)均独立开始。
作为大二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结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受益匪浅,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就业的现状,体验一下工作,这学期的假期我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在假期期间找了一份工作,进行实践锻炼。
二、实践目的及意义
本次实践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锻炼自己专业知识的实践方面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衔接,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到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另一方面我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来赚取相应的报酬来减轻家中的负担;而且从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也更加了解了超市,还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很多东西,真的令我受益匪浅。
一般来说,大学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实践在帮助高校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实践,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三、实践内容
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在超市销售各类奶制品,学习超市的经营文化、销售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礼仪等各方面的知识。凭着对该超市营业额和产品的了解和与其它超市的对比,突出该超市产品的优点和超市的良好信誉,积极开拓消费源,向顾客推销各种优质奶制品,完成超市分配的任务。
四、实践经历
今年寒假从学校回来后,我就不停的在县城附近的各条商业街上找兼职。想在寒假这一个多月里锻炼一下自己,同时也能多增长些社会实践经验。因为之前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我都有在饭店和汽车专卖店里打工过,有一定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大一暑假的时候在西安市新城区的彩艺广告公司打工,在那里确实让我学到了好多的东西,更加懂得了在工作上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但由于回来时已经快到年末,寒假工已经不好找了,而且不管是餐饮、服装、休闲娱乐和工厂企业等都不招聘在校大学生做兼职。理由如下:第一是没实际工作经验;第二是工作时间不长,学生在开学上学后留下空缺的岗位使公司又要重新招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寒假回来后的前两个星期我去应聘都是四处碰壁。家人见我寻路无门又多次失败,建议我回家待着。当时我一笑了之,因为这次我社会实践的目标就是市场营销,这是我所学的专业,这个职业不仅能提高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更能够让我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产品知识,让自己的文化修养、知识素养、社会涵养深入到生活中的实际里。使自己在面对大众、面对社会的时候能有胆识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由于我的坚持不懈,我很幸运的被庆城县百佳超市招聘为促销人员。我的职业范围就是为客户导购奶制品;我导购的产品包括伊利、蒙牛、银桥、牛奶梦工厂、光明等十几个比较知名的品牌。我的职业责任就是诚信的为客户本人及其家人介绍适合他们的奶饮,时刻做到微笑服务,把最优质的服务献给每一位客户。
每天我们早上8:30就必须到超市门前集合做早操,然后练站姿,保持微笑,然后相互整理着装,这大概要花费10到__年人也有买牛奶的,一部分是买给自己的,一部分是买来给小孩。但从整个超市营业额各个物品区销售所占比例来看,奶制品销售占前3名,据我们主管说这属于正常情况。看得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重视健康程度有明显提高。据我了解,一般包装是写有饮料两字的营养价值十分低,只有像特仑苏牛奶那样,或者产品介绍上写明所含营养成分及其比例多少的牛奶作为早晚餐食用的营养高一些,对人的身体更好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所得,我已经了解了各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及消费者心理需求。我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不足,我也慢慢地开始敢于向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奶制品,我用我热情和耐心的服务态度感动着他们,于是我的销量慢慢的升高了;我不仅知道该如何去服务,更加努力地运用我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如,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促销行为,这样一来,我的销售成绩越来越好,也得到了超市主管的和表扬肯定。
五、实践体会
第一、服务是关键
做为一个服务行业,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态度是必须的,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提高销售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提高服务质量,语言要礼貌文明,待客要热情周到,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提高超市服务水平。超市服务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顾客购物心情。顾客是来买东西的,不能让他来受气,要做到微笑服务、宾至如归。如果对顾客耐心、关心,能让顾客倍感温馨,下次顾客真的会再次光临,这样做能留得住客,而且顾客也会产生广告效应,为你们的服务宣传,会有更多的人光临。
第二、诚信是根本
不管我们做人还是做事,诚信是我们是根本,是我们成功的根基。所以说提高超市的诚信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优质的产品加上优质的服务才能诞生优质的超市。经济效益固然是根本,但是社会效益也是超市发展的助推器。要兼收两个效益,需要经营者与职工共同努力的。作为经营管理着要招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但招高学历的还不太现实,但最起码要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有了诚信的员工,就会有诚信的企业,生意也会越做越红火。
第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领头人,对企业起决定性作用。就像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的——由一只老虎率领的山羊部队,能够战胜一只山羊率领的老虎部队,足见领导者的重要角色。提高老板的素质是提高他本人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只有领头人素质高,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信誉素质和企业形象,有利于超市的生存发展。
六、总结销售技巧:
第一点:真诚
你的真诚会直接打动顾客。真诚待人不仅能从心灵上获取对方的信任,更是让顾客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凡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金碑银碑,不如消费者的口碑,顾客对我们的许可,那才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无以比拟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第二点:沟通
沟通可以使很多事情变得顺利;沟通可以使关系更加和谐,因此,我们便要主动的与顾客之间构造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顾客到底需要什么,又或者在言语中,我们可以推论出什么衣服才更加适合他,让他们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货物,从而另我们的商品交易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其实,沟通不仅在商业上能够另我们获利,但对于我这为学生而言,这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另我的口才与交流能力有了一次质的飞跃,真可谓是实现了一次”双赢”。
第三点:热情与耐心
热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的确,每一个顾客的思想,喜好都是不一样的,面对各式各样的衣服,便会不由自主的挑剔起来,这便会令你既是烦躁不安又是一份无奈,面对如此烦琐的活儿,我们是否可以坚持下去,靠的便是那份来自心灵最深处的热情。
第四点:主动
当我们用该的主动去请缨,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是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此期间,自己接触其他人,和他们的交流机会也增多了,而正因为这样,我在工作中也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所顾顾忌,怕主动请缨会招来不必要的乱子,更怕那种另类的眼神会围绕着自己打转,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灭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1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
1.1体育专业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实践性差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专业的教育指导思想都是为了培养体育教育的优秀人才,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都是依据教育指导思想制定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就要求高校调整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是沿用以往的形式,导致体育专业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的实践性较差。例如,“终身体育”教育理念[2,3]已经在我国实施很长时间,人们已经对终身体育教育重要性高度重视,但是从现行的体育专业教学工作中来看, 其教学具体实施过程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仍然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教学主线,对于长期锻炼的教学内容和健身方法涉及较少。
1.2健康教育未能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体育教育有很宽泛的功能,不仅具有培养专业竞技人才的功能,而且还能够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教育。但是受到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健康教育功能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使得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与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衔接起来,造成健康知识只是与体育教育硬性套在一起,不能起到实际的教育功能[4]。另外, 体育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体育教育工作者,从而传播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所以健康教育也有着很高的教育目的性,应该引起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
1.3终身体育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终身教育简单解释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体育教育是指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健身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就业后的自主锻炼意识。而且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终身体育锻炼的认可度极高,十分需要这方面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但是,在实际的体育专业教学中,体育不能与中小学生体育结合起来,没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得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小,课程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最终导致失去体育兴趣,未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得终身体育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5]。
1.4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足
针对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一般以体育知识理论和技能为主,对于其他方面的课时安排较少,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较高,而文化素质偏低。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在上学期间,体育专业课程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占用过多时间,而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一般只当作辅修课程,造成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偏低[6]。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阻碍着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
1.5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不足
虽然各大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一直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进行创新,但是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实践性较差,而且社会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教材的整体教学内容基本不变,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体现了创新的思想,并且整个教学内容的弹性差[7];其次,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体制还是遵循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学习的导向性出现偏差;最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沿用以往的一套形式,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强,出现模式化发展模式。
2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要想适应新时代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必须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8]。另外,为了适应世界体育教育人才的竞争优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不仅要传授专业的体育领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其具备完善的性格、强健的体魄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2.2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新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和中小学发展的需求,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而且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体育知识,孕育体育文化,培养全面健身服务的意识。另外,体育专业教学要扩展教学内容,不仅涉及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等方面,而且要涉及休闲体育、趣味体育、娱乐体育和养生体育等领域,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9]。因此,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其教学内容要缩减竞技体育知识,多增加社会体育教学内容和大众娱乐健身内容,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3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创新
近几年,各大高校虽然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体育教育创新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沿,但是由于体育专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所以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体育专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体育专业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文化知识,制定全面、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实现体育专业教育创新。比如,采用思考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和“小集团”学习法等,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使体育课程成为一门充满活力、吸引力高的课程,让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知识传播领域,更好地推动新教改的要求,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实践价值[10]。
2.4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目前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来看,终结式评价教学体系还是占主体地位,所以,高校要想实现教学改革创新,必须要突破以往的评价模式,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11]。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成绩打分,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发展,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综合体育能力进行考核。只有通过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展成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教改型人才,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3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改实践研究
本研究是针对笔者所在学校2012级、2013级和2015级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搜集三届学生的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内容,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情况、心理健康、体质健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寻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12]。
3.1结合学校学生情况,完善课程基本目标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制定全面地课程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合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此外,根据我省的体育发展需求,将笔者所在学校体育专业教育进行多功能发展, 将课程基本目标设立在丰富学生知识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全面落实终身教育理念[13]。
3.2结合新教改思路、构建体育课程框架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内容,能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加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课程在原来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无数、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游泳、 围棋、桥牌、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网球、散打等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体育项目[14]。另外,根据体育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将体育课程变化为基础、选修、选项和保健体育几个方面,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学校体育专业通过增加项目、课程内容、课时和改变课程体系等方式,构建新型的体育课程框架,使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3.3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发展
随着应用体育的发展,学校高度重视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其确立的教学改革思路要依据该校独特的办学特色,优化教材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体育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比如,在传统武术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功,然后学习长拳、刀术、棍术、剑术和太极拳套路等,之后再将武术的文化、武德、武术比赛的精神等渗透到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再比如,学校在健美操的教学中,首先教授基本的步伐和动作, 之后学习基本的健美操套路,然后再将艺术、体操、广播操、啦啦操等课程知识渗入进来,让学生不仅学习健美操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将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操课结合起来,从而将健美操学习推向新的方向。
3.4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交互性教学
网络时代的来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B2B辅助教学系统,将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学科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全部共享于网络平台,让学生不仅接受课上的知识,而且可以利用好课下的时间,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发展。此外,网络平台还提供了师生交互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请教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体育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好地成绩。
4结语
关键词: 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体育美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审美素质建构;美育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5042304 文献标志码: A
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要求学校体育既要“强体”,还要“育心”。学校体育应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从而收到快乐体育的教学效果,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体育教师既是美的体现者,又是美的教育者。他们不仅有发现美、创造美的任务,而且有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责任。“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1],将美育融入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学关注和实践融合。
1 审美素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育人为本的前提出发,使人从体育中获得身体之美、运动之美、人文之美,以及享受生活的人生之美,是学校体育的应有之义。相应地,要实现体育中的美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1.1 当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审美关注
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支配着人认识世界,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学关注,首先要完成体育价值观的转向。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应包含以下3个方面:1)健康:学校体育的价值基准线;2)优美:学校体育的审美追求;3)自我超越:学校体育的价值归宿[2]。“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它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当前,学界热衷于将体育作为实现客观目的(体质健康)手段的研究,较少涉及将其视为实现主观目的(审美目的)手段的研究。学校体育不仅要发现和挖掘体育的健康价值,而且要关注体育优美和自我生命超越的价值追求。由单一教育价值观到全面教育价值观的转向,要求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由原有的“强身健体”观念向“美的体验感受与创造”逐步转变。
美是无目的性的体验和无功利的愉悦。康德认为,审美具有愉悦性,具体体现为快适的愉快、善的愉快和美的愉快3种形式。快适的愉快是生理上的快感,善的愉快是道德上的满足,二者都具有功利性,只有美的愉快是无功利的[3]。无功利性的体育运动显然会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审美体验。这就要求把人文之美渗透到体育实践中,丰富主体对体育人文之美的体验,促进主体对于体育的美学追求。
体育教师既是美的体现者,又是美的教育者。他们不仅有发现美、创造美的任务,而且有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责任。要把美育融入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更加注重体育之美的体验感受与创造,更加重视体育活动之中的人文关怀之美。
1.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学内涵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要把美育融入体育,应当明确体育美学的性质与特点。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美既是客体的存在,又是主体的感受。体育之美的客观存在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着的美的因素,而美的主观感受体现在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审美素质和在体育运动时的审美体验。以下就以美学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2个维度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应具备的美学内涵。
1.2.1 体育美的客观存在
体育美学的对象在学界尚未有统一认识。综合各家的观点,体育审美的客体存在大概可以界定为人体美、运动美、人文美3个层面[4]。“人体美”是体育审美的基础,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符合自然生命形式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呈现的美,包含体态美、健康美等;“运动美”是人体运动之美,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包含技战术美、动作美等;“人文美”是体育运动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的体现,包含心灵美、精神美、意志美、社会美等。人体美、运动美、人文美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不同角度共同的彰显着体育之美。
1.2.2 体育美的主体感受
“美”的最大特点即非功利性特点,即对于个体而言,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体验是没有功利性的。虽然审美是非功利性的,但也可导致最终的功利,即可以达到某种目的,但这种目的是派生作用,而不是初始作用,即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3]。在体育实践中,体育教育功利化、竞技化、程序化并不是体育美学主体感受的应有之义,体育教师应从健康、理性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达到强健身体、愉悦情感以及美化人生的作用。
1.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审美素质
体育教师既是美的体现者,又是美的教育者。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审美素质,体育教学的发展才会枝繁叶茂;因此,体育教师不仅应当明确体育美学的性质与特点,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
1.3.1 体育之美与体育教师所应当树立的美的形象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直接实践者,其职业形象和表现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作用。教师的教学姿态、言谈举止、思想品德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学生广泛效仿的楷模;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体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形象,主要包括体态美/教态美、语言美、动作示范美、教学方法美4个方面。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美的仪表和教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讲解,用优美的动作示范,营造新颖感人的教学情境。
1.3.2 体育教师的审美素养:审美情趣、审美经验与审美能力
审美素养通常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学校体育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去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则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运动实践经验,开阔眼界,积累磨练自己的审美经验;其次,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培育自己的审美情趣;最后,体育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优化运动技能,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美的分析和创造,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
2 当前体育教育中教师审美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育的竞技化:体育教师审美素质的人文美学缺失
当前,在学校体育中呈现出“竞技色彩”愈加浓厚,而“教育色彩”被日益淡化的现象,且往往表现为强烈的“金牌主义和竞技情结”。“这种‘竞技情结即以服务体育竞技为取向,以培养竞技人才为基点,以谋求竞技利益为目标的心理倾向”[5]。体育课服务于竞技体育,无形中忽视了人文性,从而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教师审美素质缺失人文美学,学校体育价值的定位明显工具化。一方面,学校的众多体育课程已经沦为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机械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是为了顺利通过各种考试,是在各项体育赛事中拿到奖牌和获得名次,能为班级、学院、学校赢得荣誉,使得体育运动的发展缺乏文化意蕴;另一方面,大多数体育赛事运动员都是从学校选拔出来的。学校体育中的身体素质培育所进行的“训练”,也即为了更好地挑选赛事运动员而训练。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发现和输送人材,学校体育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基础,使得学校体育实践中的“人的培养”变成了“工具人的培养”,带有极为浓重的竞技功利主义色彩。
2.2 体育教育的程序化:体育教师审美素质的生命美学缺失
现代科学对人进行精细化、精致化和技术性的塑造,体育运动过程中,每一块肌肉和骨骼的效用都被彻底地计算和使用。如此,不可避免地将体育中“人的培养”过程演变为了单纯的“人的职业训练”,教育过程就变为对产品教育者的控制与训练的过程。体育教育成为人的规训,体育教师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无法让受教育者感受到体育的运动之美、生命之美。
“体育运动是一种最积极,最健康,最快乐的生命形式”[6]。体育运动无疑也是人的一种生命形式,它折射出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从人类活动的一个侧面表达和实现着生命之美。体育运动是生命活力的释放,生命健康的促进,生命自由的体验,生命状态的超越,生命尊严的张扬。在科学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体育教育成为人的规训,学校体育成为“数量化”和“序列化”的质化体系,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被淡化,体育运动的生命之美被遗忘。
2.3 体育教育的功利化:体育教师审美素质的价值美学缺失
学校体育是围绕“人的身体”展开的教育,它以人的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本质上是“人体的教育”。缺乏人体这一“人”的物质存在基础,“学校体育”就无从谈起。一方面,学校体育要以关怀学生的身体为基础,以培育发展人的身体素质为首要目的和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又要超越学生的身体,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人的其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充分体现了人生命活动的超越性。体育运动鲜明地表达了人类自强不息、拼搏进取、不断超越的本性特征。体育运动使人们不断地认识和创造体育运动的美,培养和提高人的体育毅力和学习力,使得人类发现自我并超越自身,从而达到新的精神高度的愉快;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往往把学生体育当成了能够产生竞技利益的“工具”,使得学校体育输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被虚拟化和功利化,体育教师常常忽视学生体育生命价值的超越。
3 体育教师审美素质的实践建构
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师范院校或体育院校的专业化培养,强调“学科性”与“专业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审美成为普通大众的高级需求,是个体迈向自由的必然道路。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美的需要”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本性,而且“这种本性就是似本能”,“人的似本能需要作为人的本性规定着人的发展”,它“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7]。由此,在师范院校或体育院校的专业化培养中,需要对体育教师的审美素质加以重视,并切实改革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弊端,才可能积极落实国家对在学校教育中强化美育的工作要求。
3.1 贯彻全面教育观关注体育的美育功能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要求学校体育既要“强体”,还要“育心”,应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从而收到快乐体育的教学效果,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体育与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能仅仅着力于育身体,还要着眼于育艺术、育智慧、育意志和育灵魂。学校体育应包含 “强体”和“ 育心”2个方面,育心主要体现在育德、育智和育美3个方面[8]。从育人为本的前提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应有之义。体育教师应贯彻全面教育的教育观,给予体育育德、育智、育美功能更多的关注。
3.2 建立崇尚体育运动之美的教育文化与美育观
美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其内在的包含着促进人的美感生成与审美超越的实践目的观,它以审美体验为途径,以个体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自主超越为价值旨归,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能力[9]。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美育观念渗透的主要方法,体育运动与体育美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体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愉悦。
对于“体育美在哪里”这一问题学界尚有争议。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身体美、运动美、人文美。人体美、运动美、人文美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不同角度共同地彰显着体育之美。美学以人文关怀为已任,这是美学的精神内核,是美学的本体价值。“体育美学”对高校体育建立崇尚运动之美的教育文化起到引导作用。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崇尚体育运动之美的教育文化与美育观,培养和强化体育教师的美育观,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
3.3 进一步优化以“体育美学”为基础的体育课程
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解读和设计,将体育课程提升到美学高度,这便是体育课程的美学关注。从美学视域审视体育课程,借助美学的价值观去改造体育课程,使体育课程具备新的价值意蕴。
1)完善以“体育美学”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并不是学校体育的全部,体育美学的通识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美学的通识教育,以美学为理论依据,培养学生们审美意识、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学校体育要通过体育美学的通识课程设置,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美丽的心灵,使体育教学具备新的价值内涵。体育美学的通识教育是对体育专业教育的补充,能够促进体育专业教育后续的长久发展。
2)学校体育课程要善于因地制宜地发掘校本体育课程和特色体育课程。据相关研究,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总体体育学习效果,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10]。例如休闲类运动集休闲、健身、娱乐等为目的,它不仅能缓解压力,松弛紧张的情绪,更能张扬个性、追求品位与情趣,被广为接受和喜爱。体育舞蹈、形体锻炼、健美操、瑜伽、太极、攀岩等特色运动都有其自身的美感和价值。总之,体育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上要保障体育学习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根据项目特征及各项目所发展的体育学习力素质的侧重点可分为竞技类运动、休闲类运动、健身类运动和拓展类运动4个方面的内容”[11],使体育课向着有趣、宽松、自由、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
3.4 提升体育教师队伍自身的美学素养
体育美学素养通常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各种因素的总和。体育教师美学素养的提升,不仅要积极地学习美学理论知识,也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美育实践。
1)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体育教师要定期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另外,体育教师在塑造自己完美形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2)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运动实践经验,开阔眼界,积累磨练自己的审美经验。“青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学设计美、教学过程美、教学语言美、动作示范美以及教态美等”[12]。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健康、理性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达到强健身体、愉悦情感及美化人生的作用。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学习美学知识,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体会、总结、升华,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志华,汪晓赞,季浏.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5):95.
[2]侯玺超,张秀芳.“育人为本”视阈下的学校体育价值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5(2):279.
[3]翁中清.从康德的美学原则看体育人文之美[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4):94.
[4]姜志明,陈莉.中欧古代体育审美观异同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3):52.
[5]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72.
[6]刘一民.体育存在的生命意义与表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4):12.
[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8]张秀芳,沙金.论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2):100.
[9]王建国,杨兆山,陈仁.论美育的超越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79.
[10]季浏,汪晓赞,纪伟,等.体育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85.
[11]张华文,何秋华,程龙,等.高校体育学习力培养课程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89.
【体育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推荐阅读: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结构优化09-23
体育专业个人实习报告09-13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个人总结11-04
体育专业实习大纲09-13
体育专业面试自我介绍07-02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09-18
体育教育专业简介12-19
体育专业个人简历范文06-10
本科体育专业毕业论文09-11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