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精选10篇)
为贯彻落实《***创建国家慢性病统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有效防控慢性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区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政府经研究决定,现成立***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副组长:***(***)成 员:***(***)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审核创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和全面组织、实施、督导、评价和申报等工作。
2006年,宁波市卫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分级指导工作要求》和《宁波市社区居民重点慢性病系统管理推荐方案》,在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底,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市卫生局决定在市六区率先开展市级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活动。
1 实践
1.1 周密制定方案,规范创建申报
市卫生局于2007年11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六区各重点扶持一个工作规范、可学习借鉴的示范点,从而推动当地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高。
《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考虑了我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基础和现状,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注重可行性和适度的超前性。比如,要求对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和干预,以及要求2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大于10%和1.5%等等。《实施方案》还规定了一定的申报程序,要求创建点的申报必须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报当地街道政府同意后才能报送市卫生局,即创建点的申请必须基于当地街道政府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基础上,使创建工作在落实具体的措施时便于得到当地政府一定程度的财力、物力、人力或政策上的支持。《实施方案》考虑了各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差异,强调创建不一定在基础最好的社区进行,突出“可学习借鉴”的特点;《考评标准》则力求内容详细,分类清晰,考评方法和分值明确,有利于各创建点明确目标,对照落实,可操作性较强。
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市六区的7个街道最终被确定为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创建点,分别为:海曙区鼓楼街道、江东区东柳街道、江北区孔浦街道和庄桥街道、北仑区新石契街道、 鄞州区姜山镇街道、镇海区招宝山街道。
1.2 加强组织领导,坚定工作信心
在工作的启动阶段,市卫生局于2008年上半年在北仑区组织召开了 “示范点创建工作会议”,相关单位和市、区疾控中心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北仑新石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当地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情况的介绍,并实地参观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慢性病俱乐部。各地分别介绍了当地已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情况和体会,以及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创建启动阶段的工作。最后,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完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对各地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创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强化技术指导,提高人员素质
1.3.1 业务培训
创建工作初期,市疾控中心根据各地的需求,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了针对社区基层医生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基层医师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巡回培训》和《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培训》。这些培训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各地进一步落实创建工作各项措施,完善工作内容,加强薄弱环节,规范技术措施等有较大帮助。
1.3.2 检查督导
2008年6-7月,在创建工作中期,市、区两级疾控中心联合对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的创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督导结果显示,各地已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基本的工作框架已建立,各项措施正逐步落实,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存在问题主要是:①部分地方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领导小组的建立、制度的制订、人员的培训等尚不够完善;②重点病人的发现、高危人群的登记开展程度不够广;③过程性资料收集整理不够齐全和规范。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予以书面反馈,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强调各区疾控中心业务科室应加强对创建点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1.4 全面推进工作,落实各项措施
1.4.1 做好基础工作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陆续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了具体的业务科室负责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方案,开展全中心培训,进行各种形式的社区动员,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社区卫生诊断。并根据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如重点慢性病病人随访管理制度、高危人群登记和干预制度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2 落实各项措施
重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和高危人群的登记、干预是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需要病人和高危人群的良好配合。各地充分调动社区责任医生的积极性,分解任务、明确要求、开展考评,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慢性病健康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立健康宣传橱窗,建立高血压、糖尿病俱乐部,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服务,开设健康教育讲堂等。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和各种形式的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地发现和掌握重点慢性病病人和高危人群提供了有利途径。各地立足区域的特点建立适宜的双向转诊机制,初步落实了慢性病双向转诊工作。
1.4.3 展现特色工作
除了“规定动作”,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自选动作”。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优势,强化了街道政府对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投入;开展慢性病契约式服务,提高了慢性病病人的依从性,改善了防治效果。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全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提升了中医药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糖尿病人的强化行为干预和能量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三站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发现率和管理率。招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良好的社区基础,使健康教育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深化。新石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社区责任医生考评方法提高了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效率。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方面居全市领先地位,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1.5 严格把握标准,认真考核评估
在市卫生局的组织下,2009年5-6月对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创建点进行终期考评。考评的方法按照《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考评标准》,通过查阅台账资料、现场察看、居民调查、过程资料抽查、询问相关人员等,对9大类、共30项内容进行考评。涵盖组织管理、社区动员、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患者管理、高危人群管理与干预、能力建设、居民满意度、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等。
海曙区鼓楼、江东区东柳、镇海区招宝山、北仑区新石契和鄞州区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终期考评得分均在90分以上,达到了“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所规定的合格的标准。江北区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试点工作,影响了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实施,延期考评,后于2010年3月通过考评验收。江北区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故不参加终期考评。最终,有6个创建点达到合格标准。
2 体会
通过创建,强化了社区政府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作用,增强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有利于街道政府增加对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投入;通过创建,强化了疾控机构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是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实施的重要核心,在创建工作中,两级疾控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贴近社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参与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督导质控、考核评估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创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和组织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创建街道社区责任医生素质明显提高,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得到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认同感明显提高;通过创建,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益显现。信息化是社区慢性病系统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我市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发展并不均衡,且多系统运作、多数据结构并存,数据无法共享、对接,不仅增加工作人员压力,也造成重复投资和巨大的信息浪费。为提高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解读和分发的效率,亟需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效率倍增器”。
下一步,加强与慢性病专业防治机构合作,继续做好对基层医生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同时,编印《社区责任医生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实用手册》,作为社区责任医生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参考书,促进基层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根据卫生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要求,发挥技术优势,指导社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并将其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常规工作相结合;开展调研,评估宁波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对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提出全市社区慢性病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功能,为进一步推进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创建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推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方法:宁波市卫生局制订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各地街道自愿申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落实各项措施来规范和提升各创建点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结果:通过创建,增强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强化了疾控机构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各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期末考评7个创建点有6个达到了示范点的合格标准。结论:在社区政府支持下,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工作,是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
参考文献
[1]杨功焕.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45-148.
[2]李立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写在新世纪到来之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1):1-2.
[3]张涛,崔军,张莉娜,等.宁波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6):491-492.
[4]陈健尔,张莉娜,张涛,等.宁波市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4):289-29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工 作 报 告
上报单位 联系
人
**市卫生局 **** 8******* ***************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电子邮箱 8********@163.com
2013年 11 月 31 日
目 录
一、摘要 概况..............................................................3 2 背景..............................................................4 3 成效..............................................................4
二、工作内容 保障措施.........................................................6 2 社区诊断........................................................7 3 监测..............................................................8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9 5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1 6 高危人员发现与干预........................................12 7 患者管理.....................................................1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
一
摘要 概况
**市地处**省*****之称。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双辽市历史悠久,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双辽县政府所在地郑家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后,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万。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2家,其中综合性医院2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妇婴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家,乡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348家。
近年来,我市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背景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人群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009—2011年双辽市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一直位于死因顺位的前四位,且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死 亡率,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8.6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伤害)成为引起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2011年,为全面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消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双辽市积极参加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活动。成效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双辽市紧密结合《吉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内容和要求,在保障措施、社区诊断、慢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发挥多部门合作优势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慢病防控惠民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抓保障、建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健康为重任,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2011年着力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健全服务网络、规范项目管理。
二、工作内容
1、保障措施
1.1 组织保障
双辽市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将创建慢病综合示范区工作列为2011政府实事工程,以双辽市政府的文件下发了《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卫生局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文体局、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教体局、城建局、交通局、劳动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会、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各成员部门明确分工,根据部门职能有特色地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市政府加强对辖区各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对各单位的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定期考核。
1.2 经费保障
从2012年开始,市政府要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列入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部门预算。
1.3 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年终目标管理,有效调动了部门参与慢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双辽市出台了《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为切实减轻慢性病患者就医负担,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截止2011年底,包括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内的三项制度总覆盖人口达到37.8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5%。全市居民医疗保障人均筹资标准提高,使受益率和住院补偿比进一步提高。全市医药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有明显下降,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1.4 队伍保障
市疾控中心慢病防制科成立于2005年,现有工作人员3人,设科长1名,常规慢病工作包括死因监测、慢病健康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兼)职慢病防治工作人员,市级医疗机构设预防保健科有慢病防治专业人员。为提高慢病防控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专题培训、督导指导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2011双辽市疾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题培训1次,工作督导指导1次。我市积极参加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社区诊断
2.1 情况简介
为摸清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与分布特征,了解社区相关背景材料与社会支持系统,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综合确定健康优先解决问题,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市疾控中心综合近几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完成了2011年社区人群健康诊断、公安局、计生局、卫生局相关统计资料,2009年糖尿病基线调查相关疾病现患率调查、2009-2011年居民死亡因素监测资料等),并形成了社区诊断报告。
报告揭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致死疾病;发现目前慢性病的重点防控人群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缺少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烟酒嗜好等是人群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社区政策、经济、社会环境有利于开展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政府部门支持,卫生部门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综合防治工作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2 社区诊断报告
(此处略去报告全文,另附单行本)。
3、监测
3.1 居民死因监测
双辽市自2008年启动居民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死因统计分析,2009年双辽市卫生局印发了《双辽市2009年慢性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强化部门协作,不断健全完善监测网络体系。目前死亡因素监测系统已覆盖市区所有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率达100%,审核率达100%,通过开展经常性工作督导和死亡因素漏报调查,监测系统灵敏性不断提高。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全年监测报告死亡人数268人,近几年的死因监测分析中双辽市居民前四种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33.77%、心脏病22.85%、脑血管病及损伤和中毒等疾病,且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死亡率。
3.2 慢性病月报告制度
为加强我市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双辽市慢性病发病情况,及时有效的评价我市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的危险性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市实行慢性病月报告制度。双辽市13家乡镇卫生院、市内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红旗街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报表工作。目前双辽市高血压建档22509人,规范管理17339人,控制14566人。糖尿病建档4754人,规范管理3684人,控制3321人。重症精神病患者884人,目前已经录入国家网,全部随访管理。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1 情况简介
为深入传播健康促进理念,双辽市2011年启动实施了爱国卫生月和“健康双辽行动”宣传月活动,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健康双辽行动”,以“我行动,我健康”为主题,实施宣传教育、卫生创建、城市环境清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全民控制吸烟、疾病控制、全民健身八大行动,通过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更好的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倡正确的健康行为。
4.2 社区宣传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89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的工作要求,进行大量社区宣传工作。宣传栏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不同区域。同时,从2011年起,在我市电视台开办了《养生堂》节目专栏,请专家讲授健康知识,到目前已播出近30期,达到了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良好效果。
4.3 宣传日活动
按照“媒体宣传与阵地宣传相结合、大众传播与主题宣传互补充”的原则,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每年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活动宣传主题,深入闹市、工地、公共场所、学校、社区、集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全方位、高频度地向社会公众宣传慢病防治知识,逐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为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预防保健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日活动5次。
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5.1 情况简介
为深入开展“健康双辽”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向全市人民发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准则,在全市上下掀起“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热潮。2011年12月2日,双辽市举行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其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双辽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后,双辽市利用广播、电视、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控烟知识等,深入社区、机关、企业开展免费咨询、免费讲座等活动,引导规范市民健康生活方式。
5.2 平衡膳食
大力开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知识进家庭、厨房餐厅活动,食品药品管理局将“低盐低油”饮食列入餐饮服务行业管理人员、厨师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内容;盐务局围绕“限盐控压”主题,在食盐销售过程中加大低钠盐销售力度,不断提高低钠盐品种在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倡导低盐健康饮食;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部门加强食品流通、加工企业管理,积极推广定型包装食品采购、加工营养标签登记备案制度,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
5.3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
双辽市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活动,本次“示范社区”创建主要以常住居民为对象,以家庭为单元的居民生活和居住的行政区划为标准。坚持政府主导和倡导,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支持环境。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以科学为依据,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结合爱国卫生、全民健身等活动,在社区范围内倡导和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示范单位”和“示范食堂”创建主要以企业、学校等就餐比较集中的单位为主。示范食堂是通过提供到食堂就餐人们符合健康需求的膳食、创设食堂的健康环境以及加强对炊管人员和就餐人员的营养教育,从而改变人们的膳食和营养观念。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膳食知识培训,通过制做张贴画、板报等形式,宣传膳食营养健康知识,营造食堂营养健康氛围;通过摆放体重计、BMI尺、食物模型、膳食平衡宝塔等方式,指导职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配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一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传达给市民,居民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习惯,真正的做到“我健康、我行动、我快乐”。
6、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6.1 首诊测血压及糖尿病筛查
2011年,双辽市开展了“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实施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按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工作安排,在各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就诊人群血压结果上报,首诊血压测量率达90%以上,对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及时纳入管理队列。截止2012年5月31日,共上报高血压患者22509人,按要求及时上报四平市疾控中心慢病科。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全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筛查工作,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定期(每年4次以上)随访管理,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逐一建立健康档案,在采取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干预的同时,采取组织讲座、面对面访视、发放健康支持工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围绕“人人知血压血糖体重腰围”和“戒烟限盐控油”内容,社区责任医生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每年随访干预达2次以上,不断提高高危人群慢病知识及自身健康指标知晓率
6.2 健康体检
双辽市历来重视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工作,仅2011年,双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企业职工、餐饮单位职工查体4950人,全市餐饮单位、企业食堂约为900余家,2011年在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进行健康体检的单位比例接近90%。
7、患者管理
7.1 患者管理
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公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和市政府办[2017]21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创建,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发挥医疗机构主导作用,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健全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科室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医疗机构规章制度,纳入各相关科室目标管理。
(二)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指导辖区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三减三健”专项行动。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为社区(村)居民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居民开放。开展职工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自身单位特点的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
覆盖率达100%。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覆盖率达100%。
(三)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的工作机制。市疾控中心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二级以上医院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四)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性大型健康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社区(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五)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学生健康体检率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均≥90%。每2年为职工体检1次。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90%。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向居民提供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服务。高危人群登记率
100%;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六)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达到基本技术指标,完成报告。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及时向上级提供人群慢性病防控有关健康信息。
(七)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总结有创新、特色案例,并及时向上级报送。
二、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成立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安排部署、落实好创建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单位要结合实施方案的内容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措施,按照创建工作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见附件),并加强科室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圆满完成。确定一名联络员,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并及时向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办公室(简称“市慢创办”)报送相关资料,协调、解决具体工作问题。
(三)严格创建。各单位要按照《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创建工作,并及时提供相关佐证资料(包括计划、方案、文件、简报信息、会议纪要、统计表格、照片等)于2017年6月1日前报“市慢创办”。
(四)加强督查。局监察室要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对创建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
根据市卫计委创建慢性病示范区文件精神要求,为了确保我辖区居民全面享受国家惠民政策,我院由中心主任召开了慢性病筛查动员会议,精心策划,安排部署,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中心认真贯彻“取信于民,服务于民”的宗旨,全力做好此次普查活动。从2018年3月*日至2011年3月*日,我中心组织人员,历经5天对辖区35岁以上人员**人进行了免费检查,体检项目有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常规、血脂、肝功肾功、心电图、B超等,其中检查出有**人患有高血压,**人患有糖尿病,4**人患有冠心病,*人患有脑梗死后遗症,*人患有脑出血后遗症,后续均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
活动期间,我中心要求各卫生室继续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高血压、糖尿病日常随访,做好高危人群登记。并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疾病防控知识。
此次活动,为进一步做好辖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大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体检费用按照物价部门收费标准,此次体检费用折合人民币****元。请求上级予以拨付。
附:体检明细。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创建活动,增强
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并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学校决定成立创建语言
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布和
副组长:公平乌恩宝玉山
组 员:图门白拉额尔敦达来萨茹拉
乌兰伶俐满都呼
蒙语文、汉语文备课组长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创建示范学校,使科普教育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进行,特成立防震减灾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并将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班级考核内容。领导小组机构成员:
组长 :罗彦(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赛买提〃努尔(常务副校长)、艾尼〃阿不来提(教学副校长)、艾尼〃阿不都克热木(德育、安全副校长)、斯拉木江〃热合曼(副校长)、程刚(副校长)
成 员 :艾尔肯〃热合曼(校长助理)、热合曼〃吾普尔(团委书记)、木塔力普〃阿木提(总务处主任)、艾则孜〃司马依(教务处主任)、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政教处主任)、卡米力〃塔西(教研处主任)、托尔地〃托和提(工会主席)、艾合买提〃克热木(党建办主任)沙吾提〃沙地木(行政办公室副主任)、艾尼〃克热木(校长助理兼行政办公室主任)
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志愿者队伍:
教师队伍:卡米力〃塔西(教研处主任)、艾合买提〃克热木(党建办主任)、艾尼〃克热木(校长助理兼行政办公室主任)、艾买尔〃米吉提(学校地震科普兼职辅导员)
杜国平(初二年级段长)、李振景、张建国(初一年级段长)学生队伍:各年级学生会干部、各班班干部。
防震避震知识
一、学校防震知识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1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2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第3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精神,加快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在示范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4.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示范区工作内容
示范区可根据本指导方案提出的基本内容,因地制宜,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工作内容。(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2.区县慢性病防控专业机构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3.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4.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 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1.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
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社会保障、宣传、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团委、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示范区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卫生部对全国示范区工作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卫生部成立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工作指导方案,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创建;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和培训;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示范区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履行相关职责。
(二)经费保障。示范区工作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任务。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各地创建示范区工作,卫生部将通过转移支付项目的形式对国家级示范区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三)政策保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本内容包括媒体公益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促进身体活动,加强烟草控制,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
(四)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区县医疗机构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任务。
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县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区县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指导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
四、督导与评估
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制度,组织对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示范区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
各地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见附件),制定本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及督导考核方案。
五、验收与管理
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按照自愿、逐级申报的原则,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的示范区,卫生部将按照《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附件)组织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命名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区),并予以公布。各省(区、市)可参照国家示范区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命名省级示范区。
万政〔2008〕98号
关于成立万市镇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及明确工作职责的通知
各行政村,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我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的领导,镇政府已成立万市镇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及工作职责通知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即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办公室,种植养殖环节组、生产加工环节组、流通环节组、消费环节组、宣传教育组五个小组。
(一)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
主任:姜小娟
成员:方会青钟卫民朱银宝万明朱勇
金江华张建华于少初盛志军于小平
创建办设在镇社会事务办。
- 1 -
创建办是我镇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办事机构,负责全镇创建日常性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其主要职责是:①构建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对各行政村目标考核内容。②组织宣传报道,掌握信息,上传下达。③修订完善《万市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④做好村级食品药品监督员、消费维权监督员的调整充实工作。⑤配合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推行食品安全抽检制度。⑥负责对各组和责任单位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督查,提出意见和建议。⑦负责协调指导创建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工作。⑧负责起草汇报、总结材料,收集整理台帐资料。
(二)种植养殖环节组
组长:朱银宝
工作职责: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监管。①加大对农产品执法检查力度,杜绝损农事件或因使用违禁药物引起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②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生产的农产品其农药、抗生素和有害生物残留合格率达到100%。③做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证工作,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④有计划地开展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的专项整治,杜绝“二高”农药的使用。⑤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规范的推广力度,对水产品养殖从业人员进行养殖技术、投入品管理和质量安全知识培训。⑥加强定点屠宰场畜禽检验检疫和上市肉品检验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
为。
(三)生产加工环节组
组长:钟卫民
工作职责: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①开展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食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无证生产加工行为的查处力度,基本消除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黑窝点和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用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强巡查和开展专项抽查。②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开展小企业、小作坊综合治理。③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根据上级要求全面实施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④大力推进食品生产企业QS认证工作。
(四)流通环节组
组长:万明,副组长:金献东
工作职责: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①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伪劣食品、经销病死禽畜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活动,查处打击印制和使用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②积极推进“放心店”连锁化改造进程,“放心店”向较大自然村扩展。③加大连锁超市的扩面力度,向较大行政村和学校延伸,在行政村发展农村连锁便利店。
(五)消费环节组
组长:于少初
工作职责:负责食品消费环节安全监管。①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制度。加强餐饮单位开办前审查,所有餐饮业单位卫生许可持证率达100%。②全面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业和学校食堂开展“五常法”等创建,餐饮卫生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③加强源头管理,学校食堂建立食品索证制度,重点食品和主要原料的可溯源率应达到100%。④加强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开展对土厨师登记和卫生知识培训等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审报备案和现场指导制度。
(六)宣传教育组
组长:方会青
工作职责:负责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印发宣传资料,协助举办各类食品安全讲座,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
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关心和爱护干部职工,积极促进单位干部职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单位干部职工身体素质,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含合同制职工)均可参加单位健康生活方式激励活动。
2、单位每年专项列支一定经费用于干部职工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保障了激励活动的顺利进行。
3、单位每年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先进个人评选,将健康生活方式先进个人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先进事迹在宣传教育栏进行展示,供全单位学习。
4、每年邀请健康专家对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并开展健康膳食知识竞赛,并对获奖者予以奖励。
5、单位将职工健康生活方式这一指标纳入年度评优考评。
开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推荐阅读:
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11-24
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结12-20
慢性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07-02
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10-01
慢性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01-11
城关初级中学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06-18
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06-28
五队中学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06-1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教学设计07-23
高产创建示范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