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与答案(精选4篇)
第1章 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二、名词解释 1.财政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3.市场失灵
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现有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固有的缺陷和弊病,统称“市场失灵”。
三、问答题
1.财政活动带来的各种益处有哪些?(1)、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2)、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3)、提高民族素质(4)、促进国民经济发展(5)、提供生活补贴
2.现实生活中的税收活动有哪些?
人们在享受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的福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居民和企业通过缴税等方式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来源。(1)与个人利益有关(2)对个人消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3)与生产和消费结构等社会经济相联系(4)
税收关系到提高民族综合素质(5)税收关系到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3.国家财政税收遇到的挑战有哪些?
(1)如何提高基本建设的效率。国家耗费巨资负担投资兴建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基于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如何统筹安排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利益,如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社会效率,成为一个问题。(2)行政事业费用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支出占据了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3)如何为生活困难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政府负有保证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职责,然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事故等生活苦难的公民,政府如何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一个问题。
4.描述财政的特征有哪些?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它由国家来组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4)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畴的分配(5)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
5.论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a.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b.财政本身是一个分配问题。属于经济范畴。c.财政的产生的两个条件
财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第2章 财政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二、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为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
2.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及其机构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等方面的支出。按照被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消费特征,购买性支出可以分成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两个大类。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公共劳务收费法
“公共劳务”是指政府为形式其职能而进行的各种工作,包括国防建设、行政工作、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住宅供应与公园的建设与维护等。公共劳务收费法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三、问答题
1.简述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地质勘控费用,(4)科技三项费用,(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0)国防支出,(11)行政管理费,(12)价格补贴支出。
2.简述财政支出的重要地位?
财政支出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简述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1)财政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2)政府通过采购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增加就业机会。(3)、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4)、政
府在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产业结构转化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如通过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等手段,可以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减少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性失业以及产业结构转换中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4.简述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
(1)财政支出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外移,此时是否会对物价产生影响,要视社会总供给曲线的情况而定。(2)财政支出中的不同组成对物价的影响程度不同。购买性支出可以全部转化为社会总需求,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转移性支出中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需求,另一部分转化为积蓄,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较小。
5.简述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第3章财政收入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B
二、名词解释 1偿债基金法
这是运用预算拨款和专门资金来源,建立债务偿还基金,通过基金运作和增值,保证国债偿本付息的制度。
2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
3财政收入
从形式上看,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维持政权机构的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收入中筹集一部分财政资金的活动;
从本质上看,财政收入是政府参与价值形式的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
4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偿性原则,通过借贷方式获取的财政收入,其基本特征是偿还性、临时性。包括内债和外债。
三、问答题
1简述税收为什么是各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来源? 1税收最能体现公共财政的非市场性质 2征收面广、收入及时
3对市场经济有广泛影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简述企业收入的定义和企业收入的类型
企业收入是指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凭借经济权利和资产所有权参与国有企业经营收入的分配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1)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方面的财政收入,包括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2)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财政收入,包括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使用权转让取得的财政收入;
(3)财政投资借款偿还性的财政收入(已并入国家开发银行系统)3简述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
组织财政收入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的关系,还关系到不同对象的合理负担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1.利益兼顾原则
2.增产节约、开辟财源原则
3.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展经济杠杆功能原则 4.区别对待与合理(公平)负担原则 4简述公共收费的含义和类型
公共收费是指由政府为某项特定公共服务或授予某项特权而制定的、用以补偿全部或部分供应成本的价格。公共收费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公共收费可以分为使用费、证照费、特定估价3类 5简述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收费进行融资的适用范围
(1)对于具有广泛外部效应(如基础教育和医疗免疫)、效用不可分割(如警察和消防)的公共服务,一般性税收来资助比较合适;
(2)对于只能供成员有限的小群体直接使用的公共服务,更适合通过公共收费来资助。例如公路、煤气、水。
(3)其它既可以通过税收,也可以通过公共收费的公共服务 6简述国债的特征和分类 国债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国债的发行与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对于国债,买与不买,或者是买多少,完全由资金持有者视本身的情况自主决定。
(2)国债的发行是有偿的。(3)国债的发行较为灵活 国债的分类
1.按地域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2.按发行凭证可以分为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 3.按偿还期,分为有期国债和无期国债。
4.按国债推销方式,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5.按国债流动方式分为自由流通国债和非自由流通国债。
第4章财政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A
二、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2复式预算
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连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3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4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财政收支计划。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5分税制
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三、问答题
1简述国家预算的类型
1)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可以分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3)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可以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4)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5)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可以划分为总预算和部门单位预算 6)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2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1)完整性原则
预算的完整性是要求国家预算应包括政府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以国家为主体的全部财政资金收支活动情况,不允许在预算之外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
2)统一性原则
预算的统一性包括以下几点:
预算政策的统一; 预算口径的统一;
预算年度与预算时效性的统一; 3)可靠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预算的真实性要求预(决)算的各项数字必须准确、真实、可靠,既反对隐瞒收入或支出留有缺口,又反对虚收行为或虚列支出。
4)公开性原则
预算的公开性原则,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的公开、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和预算完成结果——决算的公开。
5)年度性原则
预算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时间,通常以一年为标准。3简述国家预算的程序
国家预算工作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多个互相衔接的阶段。
1)预算编制
国务院->各地方政府->人民代表大会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指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动用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调整等内容。
3)国家决算
是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由决算平衡表和文字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反应年度国家预算数字的最终结果。
4简述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原则 1.非营利性原则 2.依法治费原则
3.合理安排和节约资金的原则 4.专款专用的原则
5.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 6.稽查监督制度化的原则
5简述分税制的特点 特点:
(1)在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上,以分级分税为特征;
(2)把各级政府的事权作为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标准;(3)把中央对地方进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作为平衡各级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
(4)在上述基础上,中央与地方预算分离、自求平衡。
第5章 财政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A2B
二、名词解释 1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抑制或减少社会过旺的总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供需。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
2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减税、减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3汲水政策
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矫正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的公共投资以便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一定时期(通常是1年)的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从而是一国的外汇储备处于适度状态。
5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的一种
金融政策。
三、问答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内涵和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
包含三层含义:(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旨在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和规范;(2)财政政策有既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还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因此,财政政策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有机统一;(3)财政政策的制定依据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2简述汲水政策的四个特点
1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动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
2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来做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
3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能进行超额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
4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应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取消。3简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增发国债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3、调整税收政策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5简述财政政策的主体和目标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适度增长 4.收入合理分配 5.国际收支平衡
第6章 税收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二、名词解释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2.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依法纳税后,通过种种途径将所纳税额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和过程。它表现为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
三、问答题
1.简述税收概念及其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1).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3).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
(4).税收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需要(5).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征收 2.论述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税收
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三)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 1.税收调控目标
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调节收入分配
协调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鼓励吸引、利用外资 2.税收调控手段
3.解释税收原则中的效率原则及其计算方法? 1.行政效率
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成本/税收收入
考察税务行政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成本(税务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税务费用支出。可划分为两类,一是税务行政费用。另一类是税收奉行费用。
2.经济效率
一是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帕累托最优);
二是税制须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推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这称之为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4.简述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有哪些及其计算方法? 1.社会总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总额 /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总额 / 国民收入总额 2.纳税人个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企业所得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企业一定时期获得的利润
企业综合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企业一定时期税利总
额
个人负担率=个人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
5.税收制度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税率
(四)纳税环节
(五)纳税期限
(六)纳税地点
(七)减税、免税
(八)出口退税
(九)违章处理
第7章流转税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二、名词解释 1.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2.混合销售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包括销售货物也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劳务活动),其特点是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的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
三、问答题
1.简述流转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
流转课税自然是最普遍的税类(2).按流转额征税
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流转税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商品、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与成本、费用水平无关;
不论课税的商品有无盈利,只要发生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的行为,所发生的流转额都要课税;
(3)采用.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2.简述流转税课税对象有哪些?
总值型课税对象:商品生产者的商品销售收入总额,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营业收入总额,税基大,重复征税、重叠征税 不利于产品间和企业间税负平衡 税负核算简便、征管难度降低
增值型课税对象:商品生产者经营或提供劳务服务的增值额 税基缩小
在多环节征税情况下可减少或消除重复征税、重叠征税 减少产品间或企业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 税收核算和征管难度加大
3.如何去判断一个纳税人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非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1)原则标准:会计核算健全(2)量化具体标准为:
生产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商业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元
以生产性业务为主,兼营商业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4.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两税与价格的关系不同。消费税是价内税(计税依据中含消费税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税依据中不含增值税税额);
第二:两税的纳税环节不同:消费税的绝大多数应税消费品只在货物出厂销售(或委托加工、进口)环节一次性征收,以后的批发零售环节不再征收。增值税是在货物生产、流通各环节道道征收。
消费税与增值税的联系在于:对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计征消费税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为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5.营业税特点有哪些?
(1)征税范围以第三产业为主,征收范围大,税收稳定。现行营业税的征
收范围包括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以上各类服务简称应税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其征税范围主要是第三产业,税源广泛。
(2)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营业税按不同的行业设计相应的税目和税率,即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制,对同一行业实行统一税率。
(3)计算简便,税收成本较低。除少数情况外,营业税一般以营业收入全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比例税率,税款由营业收入的收取者在取得营业收入之后缴纳,计算十分简便。
四、计算题
1.(1)当期销项税额:
(200+150+100)*17%+0.4*17%=76.57(万元)(2)当期进项税额:1020元=0.102(万元)本月购进的600万元货物货款未付完所以当期不能抵扣进项税金。一般纳税人A商场发生的混合销售应征收增值税,其非应税项目(运输、安装)的进项税额,符合进项税额扣除规定的情况下,同样允许扣除,但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货物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所以不能抵扣。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76.57--0.102=76.47(万元)2.解:轮胎厂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应按门市部对外销售额计算消费税,由于门市部零售价是含增值税的价格,需要先换算再计税。
应纳税额=77.22/(1+17%)×10%=6.6万元
3.旅游企业组织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该旅行社应缴纳的营业税=(3000-1200-400-950-50)×30×5%=600元 4.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此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7000-6000)×1000×5%=50000万元
5.解答:
(1)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离岸价+软件费+卖方佣金-买方佣金+运保费)×税率=(1410+50+15-10+35)×20%=1500×20%=300万元
(2)消费税=(1500+300)/(1-10%)×10%=200万元(3)增值税=(1500+300+200)×17%=340万元。
第8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二、名词解释
1.所得税是国家以个人、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各种收益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
三、问答题
1.简述所得税特征?(1)税负不易转嫁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3)税源普遍,税负有弹性
(4)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较大
2.纳入企业所得税增税范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作为征收范围的上述所得应符合以下原则:(1)必须是合法来源的所得(2)是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
(3)既包括货币形式,也包括非货币的实务形式(4)从时间上看,是属于一个纳税年度的所得
(5)从地理位置看,既包括境内所得,有包括境外所得。3.简述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都为企业的一种净收益(2)核算目的、计算方法不同
(3)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4.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是如何确定的?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缴纳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5.所得税课税对象包括哪些内容?(1)劳动所得
通过提供劳务服务取得收益所得。(2)经营所得
通过生产营销活动取得的收益所得。(3)投资所得
经济主体通过购买金融资产、从事间接投资,凭借资本金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所得。
(4)财产所得
积累的财产在被利用、出租、有偿转让过程中给持有者带来的收益所得。
四、计算题 1.解:
(1)允许列支的计税工资=0.08×12×50=48(万元)(2)允许列支的3项经费=48×(2%+14%+1.5%)=8.4(3)允许列支的借款利息=200×10%=20(4)允许列支的招待费=1500×0.5%+(3800-1500)×0.3%=14.4
(6)向当地小学捐赠10万元不得扣除。
应纳税所得=3800-2400-600-23-48-8.4-14.4-20=689.2 应纳所得税=689.2×33%=227.44 2.解:
(1)4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8000-10000-1800-180-600×2=4820(2)4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20=16820(3)1-4月份累计应纳税额=(16820×3×35%-6750)÷3=3637(4)4月份应纳税额=3637-2170=1467 3.解
(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陈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为4000÷20000=20%,小于捐赠扣除比例30%)
(2)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捐赠额=20000-4000=16000(3)应纳税额(商场代扣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6000×20%=3200(4)陈某实际可得金额=20000-4000-3200=12800 第9章财产行为税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A 5.A
二、名词解释 1.证券交易印花税
证券交易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发生证券交易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证券成交额征收的一种税。证券交易双方都要按照一定的成交额缴纳此税。这里所说的证券是指股票、债券和各种投资基金等资本证券。目前我国尚未开征证券交易税,而对证券的交易行为征收印花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专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一种税。
三、问答题
1.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 2.行为税的特点:
(1)征税对象的选择广泛而灵活(2)税种多
(3)征收是根据特定时期的需要而开证的(4)征收难度大
3.简述房产税含义及其开征的意义?
房产税是以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财产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开证房产税的意义:地方税种,税源稳定,不易转嫁,有利于控制房产的管理等等。
4.简述行为税主要包括的税种有哪些?
行为税主要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 5.简述房产税的税率规定?
(1)依据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2)依据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的,税率为12%。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照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四、计算题
1.(1)乙应纳税额=60 000×5%=3 000 甲应纳税额=11 000×5%=550(2)应纳城建税=(200 000+50 000)×7%=17 500 应纳教育费附加=(200 000+50 000)×3%=7 500 第10章 税收筹划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B
二、名词解释 1.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它包括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等三个特性。
2.避税
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或者是滥用税收优惠谋取私利,这种行为虽然采用合法手段减少税收义务,但有悖于税法的立法意图。
3.避税港
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拥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负,或者只负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
三、问答题
1.简述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
答:1.税收筹划是合法的,避税是不违法的 2.税收筹划有利于长远利益,避税是短视行为 3.税收筹划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避税损害国家利益 2.简述税收筹划的三个要点?
答:(1)合法性。合法性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违法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逃税,属于违法行为。
(2)筹划性:筹划性表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纳税义务发生的滞后性与纳税待遇的不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3)目的性:目的性表示纳税人希望通过税收筹划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3.简述税收筹划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纳税期的延迟。具体方法有:税种差别的选择、税收要素、税种比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义务、边际税率的选择、纳税期的递延
4.简述跨国公司三种不同的税制模式?
1.直接税主体模式:以直接税为主,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
2.间接税为主体模式:以间接税为主,即以商品及劳务税为主题,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3.低税模式:也称避税港。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拥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负,或者之负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
5.简述衡量一国税负高低的标准有哪些? 衡量一国税负高低的标准有:
1.宏观标准:T/GDP——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2.微观标准:资本收益率=(净收益+利息支出)/总投资额 除了T/GDP外,还要看公司所得税负担率和商业课税负担率。
第11章税收征收管理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A
二、名词解释 1.税收征管
税收的征收管理简称税收征管,它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政策、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依法行使征税权利,通过一定的程序,指导和监督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正确处理履行纳税义务,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
2.发票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记载往来业务内容,凭以收付款项或证明资金转移的书面商事证明,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3.税务代理
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活动的总称。
4.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级税务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议的活动。
5.税务行政诉讼
税务行政诉讼,俗称打税务官司。它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
事人的申请,在税务机关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判决、裁定的司法活动。
三、问答题
1.简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程序?
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程序大致是:首先进行税务登记,同时建立健全账簿、凭证,包括发票的管理;然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及时申报纳税,并按照规定的方式缴纳税款;事后再自行进行和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如有违反税收制度规定的行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简述税务登记有哪几种形式?
(1)开业登记: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申报办理的纳税登记。
(2)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在原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的内容涉及税务登记证件需作更改的,税务机关应当收回原税务登记证件,并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3)停业、复业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是纳税人暂停和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时办理的纳税登记。
(4)注销登记:注销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时,向原登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登记。
(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6)登记核查:税务机关对已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3.简述税款征收的方式?
税款征收方式有:(1)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其他征收方式。
4.简述税款征收的措施有哪些?
税款征收措施是指为保证税款及时征收入库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1)加收滞纳金(2)核定应纳税额(3)税收保全措施(4)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5)出境清税(6)税款追征(7)其他有关税款征收的规定。5.简述税收征管活动中纳税人的权利有哪些?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
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
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方法:平均定价法
二部定价法
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
九、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各自有何含义?它们对生产、就业有何影响?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影响:
1、购买性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具有直接影响,转移性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3、微观主体再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必须遵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十、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他的结论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第四章
十一、什么是社会保险制度?当前,它为什么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 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原因: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和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十二、试述行政管理、国防和文教科卫体事业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一种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投资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稳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还要通过外交活动维系正常的国际关系。(非生产性支出)
文教科卫体支出都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支出项目,也属于经常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
十三、试述财政在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中的职责和投入范围。
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也同此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在国家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体制下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范围:
1、对各项基金的经费支持。
2、由中央财政拨款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3、补贴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支付的不足。第五章
十四、试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特点;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建成项目却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可以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益”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范围;社会公益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性投资领域.十五、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项目。
2、资本----劳动比率最大。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十六、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及提供方式。
属性;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十七、试述财政必须介于“三农”的理由。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投入也是如此。
2、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靠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3、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
十八、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第六章
十九、什么叫财政补贴?WTO对其是如何分类的?
是指国家为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分类;禁止性的补贴
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
二十、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1、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2、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二
十一、什么叫税式支出?它一般有哪些形式?
指国家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纳税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形式;
1、税收豁免,在一定的时期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
2、纳税扣除,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
3、税收扣除,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的比率从其应缴税额中扣除。
4、优惠税率,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
5、延期纳税、允许纳税人对于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
6、盈亏相抵,准许企业以一年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7,加速折旧,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更多的折旧。8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以纳税款的退还。
第七章
二十二、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认识狭义的财政收入和广义的财政收入?
1、按财政收入形势分;税收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非税收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2、按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狭义的财政收入一般仅包含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非税收收入的预算内收入,广义的财政收入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财政收入,即所谓的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部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二
十三、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
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置疑的部分。
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
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二
十四、如何评价“土地财政”问题?
市县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近年来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被称为“土地财政”。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政府是国有土地的代表者和经营者,有偿转让使用权。出让收入纳入国库,作为财政天经地义。其收入较快主要有2个原因;
1、土地供应规模加大,2、以“招拍挂”形式提供的商业用地和商品房用地的比重加大,出让价格高。第八章
二十五、什么是税收?简述税收的“三性”。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三性;
1、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征税钱就已经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的对象以及统一的比率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二
十六、简述税收的分类。
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所得课税
商品课税
财产课税
2、按税收是否转嫁:直接税
间接税
3、按课税标准:从量税
从价税
4、按税收与价格关系:价内税
价外税
5、按税制规定:中央税
地方税 二
十七、简述税收的效率原则。
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这里的效率包括2方面要求: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就是尽可能的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征纳双方的征税费用降到最低。二
十八、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应以公平为主,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
1,受益原则,指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2,能力原则,指征收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二十九、什么叫税负转嫁?它有哪些方式?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方式:
1、前转方式,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方式,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
3、其他转嫁方式,混转、消转等 三
十、简析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反之,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反之不易。
4、对垄断性商品课税的税较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税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较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三
十一、税收制度包括哪些要素?各要素的含义如何?
1、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
3、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交纳税款的环节。
4、征税对象,税法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第十章
三
十二、什么叫税收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
三
十三、简述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配,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基本原则;
1、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
2、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3、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4、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简化、规范税制。
6、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的总体税负,有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局部变动是不可避免的。
7、严格控制优惠减免。主要内容;
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它的一些税种。第十一章
三十四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特征;1课税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率税率。
4、计征简便。
功能;
1、税源充足。
2、课征方便。
3、抑制消费。
4、增加储蓄和投资。
5、有利于经济发展。
三
十五、试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由弹性。
功能;
1、是国家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2、是一种有效的在分配手段。
3、有利于稳定经济,“内在稳定器”。三
十六、试述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的一般特征。
1、课税比较公平。
2、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功能。
3、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三
十七、试分析我国的增值税为什么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
十八、如何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见例题 第十三章
三
十九、什么叫国家预算?它有哪些类别?
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工具,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类别: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
中长期预算
项目预算
行动预算
绩效预算
国民经济预算
充分就业预算
四
十、简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四
十一、何谓政府采购制度?
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者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第十四章 四
十二、何谓预算管理体制?它有哪些主要内容?
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主要内容:
1、确定预算管理主题和级次。
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3、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
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四
十三、何谓分税制?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分税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题。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的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制度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进行调节。四
十四、试述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五章
四
十五、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所追求的目标和考核目标而已。(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3、局部平衡和全面平衡。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6、真实平衡和虚假平衡。)四
十六、预算赤字和赤字财政各有何含义?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是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不意味着预算执行结果一定有赤字。
赤字财政是指国家有意识的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四
十七、试述财政赤字和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局部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
2、就社会总量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标,不过是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3、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属于市场行为,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四
十八、试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债务融资:发行国债。
货币融资: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然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第十六章
四
十九、什么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简述二者各自的目标?
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目标:
1、经济的适度增长。
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3、收入的合理分配。
4、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的措施的总和。目标:
1、币值稳定。
2、就业充分。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五
十、财政政策有哪些政策工具?
税收
公共支出
政府投资
国债
预算政策
五
十一、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
1、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2、存款准备金制度。
3、利率。
4、公开市场操作。
5、贴现政策。
五
十二、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1、两者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2、二者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其决定作用。投资需求的形成中,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供应资金,流动资金投资由银行供应资金。
3、二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不能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
五
十三、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1、“双松”政策。
2、“双紧”政策。
3、一松一紧政策。
财政政策松指的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紧的相反。
货币政策的紧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应量。松的相反
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B)。A.《预算法实施条例》 B.《预算法》 C.《财政预算法》 D.《政府采购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何时开始实施(B A)。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1月1日 C.1994年3月22日 D.1997年1月1日
3.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A C)审批。A.县级人大 B.国务院 C.本级人大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4.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A.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B.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C.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
D.各部门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5.某国家机关采购一批货物,甲供应商与其成交,经过该国家机关同意,甲将该成交项目分包给乙和丙。根据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乙和丙仅受分包合同的约束,不受采购合同的约束 B.甲仅就采购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项目不予负责 C.甲的行为不合法
D.乙和丙应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
6.各级预算都要实行(C)原则。A.客观公正 B.严谨细致 C.收支平衡 D.公开公平
7.我国的预算采取的是公历年制,预算是指(B)。A.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B.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C.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D.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1页
8.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A B)各部门批复预算。A.上级政府 B.本级政府 C.下级政府 D.国务院
9.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政府采购主体的是(D)。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国有企业
10.(B)是指由各预算单自行开展采购活动的一种采购组织实施形式。A.集中采购 B.分散采购 C.统一采购 D.自由采购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的政府采购行为中,适用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有(AC)。A.我国境内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采购法定的货物 B.因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实施的紧急采购行为
C.我国境内国家机关使用财政资金采购法定的服务项目 D.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采购货物
2.预算单位适用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ACD ABCD)。A.物品采购支出 B.服务采购支出 C.工资
D.工程采购支出
3.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政府采购当事人中采购人的有(AB ABC)。A.人民教育出版社 B.中国红十字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D.甲个人独资企业
4.下列关于国家预算的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BCD)。A.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和地方各级预算组成 B.中央政府预算指的就是中央预算 C.各部门预算是由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D.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第2页
5.下列账户中,属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包括(ABCD)。A.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B.国库单一账户 C.预算外资金专户 D.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6.我国的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ABCD)。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7.国家预算由(BD)组成。A.预算控制 B.预算收入 C.预算超支 D.预算支出
8.《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ABC ABCD)原则。A.公开透明 B.公平竞争 C.公正 D.诚实信用
9.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AC)两种方式。A.直接缴库 B.间接汇缴 C.集中汇缴 D.分散入库
10.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ABC A.采购人 B.供应商
C.采购代理机构 D.消费者
三、判断题
1.“财政零余额账户”该账户经过批准可以提取现金。N)
2.采购合同自订立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将合同正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N)
本题考核政府采购合同的备案。根据规定,采购合同自订立之日起7个工作日,采购人应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3页
3.某行政单位购建一幢办公楼,工程项目支出为100万元,该资金的支付可以采用财政授权支付程序。(Y N)
4.国库单一账户是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它与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特设专户进行清算,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Y)
5.甲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由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审批。(N)
本题考核甲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的审批权限。根据规定,甲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由财政部负责审批。
6.各级政府决算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Y)
7.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进行编制时唯一参考依据是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N)本题考核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8.实行分散采购不利于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手续繁杂。(N)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属于全圉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的是(ACD ABCD)。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下列各项中,属于总预算基础的是(A)。
A.部门单位预算 B.中央预算 C.下级政府预算 D.地方预算 3.*下列项目中,属于预算收入中专项收入的是(CD AC)。
A.电力建设基金收入 B.规费收入 C.征收排污费收入 D.国有资产的有偿转让收益 4.某县人民政府编制了某的预算草案,根据《预算法》的规定,某县人民政府编制预
算草案依据的有(ABCD)。A.法律、法规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D.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5.中央决算草案的编制机关是(A)。
A.国务院财政部门 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根据《预算法》的规定,有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决算表述中,正确的是(ABCD)。A.决算草案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B.决算草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 C.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
D.决算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7.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的主体,即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ABD)。A.国家机关 B.团体组织 C.国有企业 D.事业单位 8.下列项目中,属于分散采购有利之处的是(C)。
第4页 A.降低采购成本 B.保证采购质量 C.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D.采购程序复杂
9.下列项目中,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是(ABC ABD)。A.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B.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C.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采
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D.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
10.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对于人数的要求是(C)。A.3入以上 B.3人以下单数 C.3人以上单数 D.无人数限制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预算法律。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预算法》。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预算法的实施时间。我国现行的《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决算草案的审批。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预算体系组成。我国的预算组成并非没有限制的,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地;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采购合同的分包规定。根据规定,经过采购人同意,中标、成交供应商可以依法采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中标、成交供应商必须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供应商也要接受政府采购合同的约束,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各级预算的原则。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原则。7.【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预算。我国的预算采取的是公历年制,预算是指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8.第5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预算的批复。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法》没有将国有企业纳入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10.【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分散采购是指由各预算单自行开展采购活动的一种采购组织实施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根据规定,在我国境内进行的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适用《政府采购法》。2.【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3.【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人的范围。根据规定,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4.【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家预算的构成。对于选项A,中央预算是由中央各部门的预算组成的,不包括地方各级预算。5.【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范围。本题的四个选项均属于国库单一账户的构成范围。6.【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家预算的构成。我国的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总预算、部门单位预算。7.【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家预算的组成。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的原则。《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6页 9.【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10.【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财政零余额账户。财政直接支付各单位的预算内资金就是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进行核算支付的。该账户不得提取现金。2.【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采购合同的备案。根据规定,采购合同自订立之日起7个工作日,采购人应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3.【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根据规定,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投资额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项目支出,以及特别紧急的支出。本题所叙述情况适用财政直接支付程序。4.【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相关内容。本题的表述是正确的。5.【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甲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的审批权限。根据规定,甲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由财政部负责审批。6.【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决算的规定。题目表述是正确的。7.【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收支预测进行编制。8.【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分散采购的特点。实行分散采购有利于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手续简单。
四、不定项选择题
第7页 1.ABCD【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有: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b.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c.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2.*A【解析】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
3.* AC【解析】选项AC属于专项收入,包括铁道专项收入、征收排污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等。规费收入属于其他收入。国有资产的有偿转让收益属于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4.ABCD【解析】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a.法律、法规.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似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d.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e.上级政府对编制本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5.A【解析】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6.ABCD【解析】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各级政府决算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7.ABD【解析】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的主体,即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国有企业不属于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
8.C【解析】选项AB属于集中采购的有利之处。选项D属于集中采购的不利之处。分散采购的有利之处: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手续简单。
9.ABD【解析】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是:a.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b.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c.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膘合同采购金额10%的。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10.C【解析】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3人以上单数组成。
(1)10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为40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借:其它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2)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000元汇往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借:其它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3)10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为12000元。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4)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为31000元,应交增值税为5270元。借:材料采购
3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6270
(5)10月14日,会计人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3730 贷:其它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730
(6)10月17日,因采购材料需要,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款项金额为150 000元。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7)10月20日,材料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本次采购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应交增值税为6800元。借:材料采购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800
(8)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回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3200 贷:其它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200
(9)10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王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 款项3200元。借:管理费用
3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200:(10)10月28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20 08年2月25日,星海公司以46800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相关税费200元。该债券于20 06年7月1日发行、面值45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4%、每年7月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2008年12月1日,星海公司将债券转让,收到转让价款46000元。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有关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下列会计分录:(1)200 8年2月25日,购入债券。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6800 投资收益 200 贷:银行存款
47000
(2)200 8年7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 1800 贷:投资收益 1800 借:银行存款 1800 贷:应收利息 1800(3)2008年12月1日,转让债券。
借:银行存款 46000
投资收益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6800 3、2008年1月20日,星海公司按每股3.80元的价格购入每股面值1元的B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税费1 200元。20 x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每股0.20元的现金股利,并于20 08年4月10日发放。2008年9月20日,星海公司将该股票转让,取得转让收入220000元。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有关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下列会计分录:(1)2008年1月20日,购入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90000 投资收益 1200 贷:银行存款 191200
(2)200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 1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
(3)200 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4)2008年9月20日,转让股票。
借:银行存款 2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190000 投资收益 30000 4、2009年6月份,星海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星海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借:在途物资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10000 贷:在途物资
10000(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材料验收入库,但发票尚未到达,不做会计处理。②6月28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4)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材料验收入库,但发票尚未到达,不做会计处理。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500元入账。借:原材料 10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500
③7月1日,用红字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借:原材料 10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500 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借:原材料
10000
【财政学习题与答案】推荐阅读:
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0-19
财政与金融第二版答案06-22
财政学练习题12-04
财政法规课后习题11-30
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06-22
试论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07-14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09-30
乡镇财政变迁与治理转型12-16
新型城镇化与财政改革09-23
管理理论与美国的财政预算管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