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赔偿申请书(精选7篇)
申 请 人:西安市东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住所:西安市莲湖区劳动面路39号
法定代表人:姬嫚职务:董事长
电话:
申 请 人:李旭东,男,1968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610,系西安东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住,电话:
赔偿义务机关: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
住所:
法定代表人:胡伟田
电话:
申请赔偿请求:
1、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因不作为,不履行保管义务,不尽保管职责,致使扣押申请人陕AEN469号海马骄车受损,请求赔偿义务机关依法恢复原状,并向申请人支付损害赔偿金元。
2、请求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申请人在扣押期间自2010年9月10日起至返还之日止的各种损失,截止2011年8月9日的营运损失为59400元;车辆税金及行业管理费为2200元;折旧费为元;交强险保险费为1145元;商业险保险费为2626.49元;GPS服务费
为720元,未按时审验费为2000元。
3、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向申请人赔礼道谦。
4、诉讼费用由赔偿义务机关支付。
事实与理由:
第二申请人对陕AEN469号海马骄车依法拥有所有权(附件一);
第一申请人对该车拥有营运权(附件二),并依法办理了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附件三);号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直通车>机动商业险保险单》(附
件四)。2011年9月10日,赔偿义务机关以该车辆为作案车辆为由
将申请人车扣押(附件五),截止2011年8月9日已长达11个月。
赔偿义务机关在扣押期间不作为、不履行保管义务,不尽保管职责,致使扣押申请人的车辆风吹日晒,严重受损,因申请人车辆属于营运
车辆,申请人多次要求赔偿义务机关返还申请人车辆,但赔偿义务机
关要求让申请人交纳27000元才将该车返还申请人,否则车辆不予返
还。截止2011年8月9日给申请人造成营运损失59400元(每月租
金5400元×11个月=59400元);车辆税金及行业管理费2200元;折
旧费元;交强险保险费1145元,商业险保险费2626.49
元,GPS服务费720元,未按时审验费2000元,故请求赔偿义务机
关将申请人的车辆恢复原状,并向申请人支付损害赔偿金和营运损
失,车辆税金、行业管理费,折旧费交强险保险费、商业保险费、GPS服务费、未按时年审费至车辆返还日,并向申请人赔礼道谦,以
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汽车租赁商户的合法权益。
此 致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
2011
案例:2004年初的一个早上, 胡某驾驶出租车, 为抢客源, 胡某看周围无交警, 便闯红灯飞速行使。车到一个菜市场的时候由于速度较快、刹车不及, 撞倒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王某。交警部门认定, 该交通事故的发生应有胡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且胡某无驾驶资格。经过法医鉴定, 王某构成十级伤残。王某分娩后, 发现孩子 (甲) 残疾, 经鉴定, 甲伤残是因为王某受伤后服用的恢复药物 (为治疗而必须服用) 所致。于是在检察院对胡某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的时候, 王某也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的诉讼, 要求胡某赔偿其医疗费、伤残补助费及对胎儿的损害赔偿金等。
从这个案例中王某提出了胎儿的损害请求权, 即胎儿的损害赔偿金。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对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界定, 这就使得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面临极大的困难, 因此, 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在我国民法中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的, 因此, 对于胎儿来说, 在理论上是不享有权利能力的, 所以在我国法律上对胎儿的保护仅限于《继承法》中第28条的规定:“遗产分割时, 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 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而且在《继承法》的规定中, 只规定了胎儿的继承权, 我国现在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仅限于继承方面, 对于胎儿在孕育过程中遭到损害, 其出生之后是否有请求权, 即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律没有规定, 这给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带来了困难, 也使胎儿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 为了加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在我国民法中增加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一)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胎儿损害请求权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直是民法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 权利能力说。
具备权利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法律上的“人”的一项实质性要件和重要特征, 也是“人”享有权利的法理依据。因此, 持权利能力说的学者认为, 胎儿是否具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首要问题是胎儿可否具备权利能力。这种学说曾经是传统理论和实践的主流观点, 并且形成三种立法例。第一, 总括的保护主义, 即将胎儿视为已出生而进行保护。第二, 列举的个别保护主义, 即原则上胎儿是不享有权利能力的, 但是在相关法律中, 将胎儿的权利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出来。第三, 绝对主义。这种立法方式认为, 胎儿绝对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此种学说认为胎儿没有权利能力, 不是民事主体, 也就没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由于权利能力的说法符合传统民法的习惯, 解决问题相对简单,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许多学者直接呼吁立法可以规定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以此作为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理基础。
固然, 以权利能力作为基点去处理胎儿损害赔偿的案件, 有其有利的地方, 但是这个学说也有其矛盾和不利之处。权利能力的学说对传统的民法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胎儿是未出生者, 自然不享有权利能力, 也就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是若否认胎儿的权利能力, 对胎儿的保护极为不利, 若超越传统理论, 承认胎儿的权利能力, 又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因为民法中的权利能力不仅包括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也包括公民必须履行法律为其规定的义务。但如果在胎儿出生前为其设定义务, 让其出生后承担, 对胎儿来说是不公平的。
2. 生命法益说。
基于权利能力说的种种缺陷, 许多学者又提出了“生命法益说”。“生命法益说”抛弃了权利能力的束缚, 摆脱了权利能力对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的种种限制。
法益, 就是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生命法益说”的观点认为, 胎儿在客观上具有生命的形式, 这是不容否认的, 但是因为胎儿的生命形式不能成为生命权的客体, 只是一种先期的生命利益, 这种先期的生命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就成为先期的生命法益;但是若是以胎儿不是生命权的客体作为论据否认胎儿的利益, 就是不可取的。
“法益说”体现最为典型的当属我国学者杨立新教授提出的人身权延伸法律保护理论。该理论认为, 自然人在其诞生前和消灭后, 存在着与人身权利相联系的先期人身法益和延续的人身法益;与人身权利相互衔接, 一脉相承, 构成自然人完整的人身利益;自然人人身利益的完整性和先期的以及延续的人身法益与人身权利的系统性, 决定了法律对自然人人身权利的保护必须以人身权利的法律保护为中心, 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 保护先期人身法益和延续人身法益。依据该理论, 胎儿利益因其未出生的特征, 基本上属于先期人身法益 (当然在因受孕期间的侵害而致胎儿出生后死亡的情形下又可表现为延续的人身法益) , 又细分为先期身份法益、先期身体法益、先期健康法益、先期生命法益。
(二)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
1. 胎儿的先期利益在法律上的确认。
从以上论述中, 笔者主要介绍了两种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权利能力说”和“生命法益说”都有各自的优点以及缺陷, 但是在笔者看来“生命法益说”更加合理一些。因为从我国情况来看, 我国是不承认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的, 不承认胎儿有权利能力与我国现行立法相符合, 在理论上相一致, 合乎逻辑。如果采用“生命法益说”, 在现行法律中增加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而不承认其权利能力, 既保护了胎儿的利益, 又不会与我国的现行立法相矛盾。因此, 在笔者看来, 有必要在立法中确立胎儿的先期利益。
胎儿的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这种先期利益, 在胎儿还没有出生之前, 都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权利。因此, 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待其出生后依法行使。同时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 无论是侵权行为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胎儿都不能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时, 只有受害人即怀孕的母亲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 胎儿是母体的组成部分, 伤害胎儿就是伤害母亲的身体健康, 其母亲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2.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特征。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主要是指胎儿遭受侵权行为之后所享有的法律保护的权益。它与自然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如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都需要侵害人的侵权行为符合构成侵权的行为要件。
但是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一般的侵权行为相比, 又有其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 间接性。一般的请求权是以直接侵害客体而产生的, 而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则是侵害人通过母体间接作用于胎儿上。母体的健康受到影响受到损害, 则间接导致胎儿也受到不利的影响。 (2) 时间性。一般的侵权行为, 在侵权行为发生后便可以认定损害事实, 但是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损害事实的认定, 除特殊的情况可以出生前或事实发生后认定外, 大部分都必须等到胎儿出生后才可以认定。 (3) 特殊性。一般的侵权行为是基于被侵害人具有作为人所具备的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在我国民法理论上是不具有权利能力的。因此, 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一种的特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4) 前提性。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以胎儿活着出生为前提的, 如果其出生时是死体则认为胎儿不具有请求权, 如侵害人导致母体流产, 是对母亲的侵害, 不能认定为是对胎儿的侵害行为。
三、我国关于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立法检讨与改善
(一) 我国关于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立法检讨
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够行使, 首先须有法律的支持, 而在我国立法制度中,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表现明显不足, 具体表现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方面。
1. 实体法。
在实体法中, 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该条明确了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对于尚未出生的人, 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 则不具有民法权利不属于我国法律上的“人”, 也就不享有“人”才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而在《继承法》的第28条的规定中, 虽然规定了胎儿有继承权, 但是这条规定并不十分明确。在这条规定中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 胎儿的继承份额还不明确, 是与已出生者相同, 还是有自己特定的法定份额, 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 这样对胎儿的保护是不利的, 易造成不公平的事实。
第二, 胎儿虽有继承权, 但是对胎儿这项权利的保障并没有规定。若胎儿的继承权受到侵害, 可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或者胎儿受到侵害时, 是否可以作为起诉主体提起侵害之诉, 这些我国法律没有明确。
第三, 胎儿是否可以发生代位继承, 能否成为被继承人遗嘱中的继承主体, 能否成为接受遗赠, 在我国法律上都没有相关规定。
不将立法上的这些漏洞进行填补, 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是不利的, 也违背了民法上公平原则。
2. 程序法。
在程序法中, 就民事诉讼法而言, 未曾有一条规定胎儿的起诉主体地位问题, 这样会造成导致审判实践当中的混乱。有这么一个案子, 怀孕了6个月的裴某在散步时被一辆机动车撞倒, 导致其女婴吴某早产。吴某连同父母作为原告, 将机动车驾驶员告上法庭, 请求赔偿健康损失费, 医药费, 护理费及父母的精神损失费。法院经过审理认定, 碰撞与早产存在因果关系, 但是吴某在受侵害时不具有法律上的人的身份, 虽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 但其利益只能通过其母亲名义得到保护, 故最后仅支持裴某的诉讼请求。
在这个案件中, 法院认定“吴某出生后方可作为主体提起诉讼”是正确的, 根据前文所述, 当胎儿活着出生时, 则可以获得未出生时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是法院既而又认定“吴某的利益在目前情况下只能通过母亲的名义得到保护”这与前一认定产生矛盾, 法院的这一认定, 事实上又否认了胎儿的可以作为主体提起诉讼的能力。
法院最后仅承认裴某的赔偿请求权, 而对吴某的赔偿请求权不予支持, 从这些情况看来, 法院其实是完全否定了对吴某利益的保护。但是实际上裴某与吴某在法律上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吴某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其在未出生所遭受的侵害提出侵权之诉, 不必通过其母亲的名义, 否则对吴某是十分不公平的。产生这样的结果, 归根究底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领域空白导致的。
总之, 我国除规定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外, 不仅不承认胎儿的权利能力, 也不承认胎儿的其他权益, 这些对胎儿的保护十分不利, 对我国法制的完善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法律上增加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十分必要的。
(二) 我国对于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立法完善
综合上述分析, 虽然未出生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 但是因为其拥有潜在的生命力, 法律应该不能忽视对其的保护。因此许多学者也积极呼吁国家进行相关立法, 完善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相关规定, 以填补法律上的空白。因此, 在这一方面笔者建议:
第一, 在民法总则上可以先加入一些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括性的规定, 如规定胎儿享有先期生命法益, 使胎儿在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候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进行支撑。
第二, 在侵权领域中, 应对胎儿的生命及健康进行保护, 在一般侵权行为中, 肯定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特殊侵权行为中, 如产品侵权, 环境侵权, 应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 逐一解决, 对于法律应该灵活应用。
第三, 在继承法中, 可以加强对胎儿继承权利的保障, 对于侵害胎儿权利的, 明确规定胎儿有继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并且将胎儿的继承权更加具体地规定出来, 允许胎儿接受遗赠, 有代位继承的权利等。
第四, 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该是以活着出生为前提的, 若胎儿出生时是死体, 则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胎儿不是活体而归于消灭, 但是母亲可以因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提起赔偿之诉。
第五, 在民事诉讼法领域, 法律应该明确胎儿的诉讼主体地位和诉讼能力。使胎儿在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也就解决了因主体问题而产生的审判实践中的混乱问题。
总之,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 对胎儿的利益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法律的重视。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我国对胎儿的保护是十分薄弱的, 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在我国法律上增加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并且由此引出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理基础的讨论, 主要有“权利能力说”和“生命法益说”两种观点。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在我国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对这一方面的完善我国还有很多路走, 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胎儿权利只有在继承法中有所规定, 而且世界各国对于胎儿权利的保护也十分薄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 (尤其发达国家) 发生在胎儿时期遭受不法行为侵害的诉讼案较为普遍, 我国近年来也多有此类案件发生, 并引起众多在法律、道德上的讨论, 但是尚未形成定论。随着社会的发展, 胎儿作为弱势群体, 有必要对胎儿的权利进行保护, 保障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文章探讨了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念, 特点及法理基础, 并通过检讨我国立法上的不足, 来完善法律上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关键词:胎儿,生命权,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人身权法论 (修订版) [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第4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3].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5].冯恺.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探究[J].山东审判, 2001 (1)
[6].梁慧星.民商法论丛[A].李新天, 朱琼娟.未出生者之民法保护探析[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7].刘传山.论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J].甘肃政法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8].周伟琪, 巩玉勇.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2)
[9].左平良, 郑石荣.论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问:我在一次与丈夫的争吵中,他一巴掌将我的左耳打伤,几乎失聪,身心受到莫大的伤害。为治病花去费用近千元,我想起诉他,要求他赔偿我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5000元,法律能支持我吗?
答:如果你们是依法登记的合法婚姻关系,你丈夫的行为属于殴打性质的家庭暴力行为。依据《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作为无过错方的你,只有在提出离婚时,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2、买彩票借款属夫妻共同债务否?
问:我丈夫因迷上彩票,背着我向他人借钱十余万元,日后根本无法偿还。请问这个债需要我还吗?
答:依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如果你丈夫向朋友借钱时,借条上明确约定为你丈夫个人债务,而且,对方在明知你丈夫是以个人名义借款的情况下,予以出借的,应属于你丈夫个人债务,不会牵连你的家庭的。但一旦因还款问题发生纠纷,你负有举证责任。除此之外,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3、我可否请求撤销这个约定?
問:我与丈夫结婚时签有书面协议,约定婚后个人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可年初我下岗后没了经济来源,而他职务晋升,工资翻番,并背着我在外地与另一女人同居。如果我们离婚,我能否请求撤销这个约定?
答:你与你丈夫协议约定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完全出于自愿,不构成显失公平。所以也就不能撤销。但你可依据《婚姻法》规定:要求他给予补偿、适当帮助、和因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等。
4、离职后档案丢失。养老费如何补缴?
问:我1996年自行从单位离职,未办理离职手续。后来单位将我的档案丢失。我想自己补缴养老保险,请问该怎么办?
答:你可请求原单位出具下列证明材料:你在单位领取工资的存根、单位原始职工名册、工作证原始记录资料等一切能证明你原来身份的材料,以此形成充分有力的证据即可。
5、签订3次劳动合同后,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吗?
问:我在一家外企工作,期间与单位签订过3次劳动合同,2009年12月份合同到期时,领导与我续签一年的劳动合同。请问,单位这样做合法吗?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但是,请注意该规定是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以前签订的不算在内。因此,单位的做法是合法的。
6、企业裁员哪些人可优先留用?
问:我在一家地质大队工作,是一名大集体职工。最近,单位称要把我们这些大集体员工买断工龄。请问单位裁员,哪些人可优先留下来?
答:买断工龄属于裁员的一种。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供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7、因拒签劳动合同而被辞退,是否有经济补偿?
问:我在一家单位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之前一直未签订过劳动合同。现在,单位要求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但并没有约定期限和报酬等。我拒签,他们就要把我开除,请问,如果开除了,我可以要求一定的经济补偿吗?
答: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等强制性的条款,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如果你因此而被开除,过错在单位,你没有责任。对此,你完全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8、我可以请求单位代表我起诉吗?
问:上月单位组织老干部去外地旅游,我在途中下车时不慎被摔伤,花去医疗费1900余元。与旅行社交涉未能达成赔偿协议。如果起诉,我想请求单位代表我起诉,可以吗?
答:不可以。单位不是当事人。受害人只能凭着单位代表职工所签订的合同,以旅行社为被告起诉到法院。
——胡兰诉木子家具制造厂案
【问题提示】
工伤死亡,遗属能否请求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案情】
申请人:胡兰
被申请人:木子家具制造厂
2005年10月23日,木子家具制造厂采购员甘平受单位委派,到广东顺德市洽谈生意业务。甘平谈完生意后,在返回广西途中因意外事故死亡。甘平死亡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其为工伤,其所在单位家具制造厂同意按照职工因工死亡的待遇给付甘先生家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补助9万元,但甘平的妻子胡兰认为甘平中年死亡,遗留下未成年的孩子,给他们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要求家具制造厂再给付50000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家具制造厂予以拒绝,胡兰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家具制造厂一次性支付给胡兰及其子女93000多元,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不予支持。
【案例分析】
木案涉及到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的问题。
工伤保险赔偿是指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建立工伤保险关系,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则由保险机构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用人单位不再承担工伤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工伤保险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应当按照国务院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不能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建立工伤保险关系,只要该单位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也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予以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亲属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
申请人
汉族
****年**月**日生,现住: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建设能容纳2人的简易保温房。
事实与理由:申请人家住
村。家中
口人(申请人和老伴)住老儿的砖木结构平房。
2018年7月14日,晚上8时许,家中突然发生火灾,因为申请人和老伴出去办事,邻居打电话报火警,申请人马上往家跑,邻居帮助报警,县119火灾中心指派消防出警,双河消防车未开到居住区胡同拐弯处,司机说车乱档无法进去灭火,水管在大伙拉掩下又断了,车水全部都没有用于救火,趟在道上了,救火火情无法控制,家被全部烧毁,现在是一无所有。还连累的左右邻居被烧造成财产损失。
现在申请人是一无所有,无安身处,生活艰难,邻居还要求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万班无奈,只有请求镇政府民政部门,给予困难帮助,建设能够居住两人的房屋即可,使申请人有地方住,能有个基本生活条件就行,没有过高的要求。在此申请人及老伴李桂香跪拜各位领导,请求在国家扶贫建房款中给予照顾,建一个能容纳两人的简易保温房。保障我们能过冬有基本生计。特此申请。
申请人:
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人事局争议仲裁委员会:
贵委受理的申请人葛绍达被申请人常州市东奥服装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现申请人变更仲裁请求为:
1、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赔偿金2415.78*1.5*2=7247.34元。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助金2415.78*1.5=3623.67元。
2、1)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2013年因考勤错误欠发的工资1634.62元(2013年1月我满勤,但只发9天工资865.38元)。
2)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2013年2月份停发的工资2491.00元(2013年2月春节期间我实际出勤15天,满勤15天)。
3)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2013年3月份停发的工资1761.00元。
3、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加班费(因单位不允许复印考勤表,缺2012年4月份考勤表,暂时统计为3931.99元)。
4、被申请人立即向申请人支付因延长一个月试用期而欠发的工资276.54元。望贵委依法查明事实,支持申请人的申请请求!
特此申请
申请人:
【摘要】 因生命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理论解释上存在几种不同的主要观点,笔者认为应从传统民法理论出发,基于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考虑因侵害生命可能涉及的三方面主体对该问题做出解释,从而保持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生命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理论实务中朴素的观点都认为,受害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获得损害赔偿请求。但对于死者近亲属可获得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为何并不明确。关于此问题,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⒈人格代位说。认为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人格在纵的方面相连结,被害人因生命遭受侵害而产生的赔偿请求权,可由其继承人代位取得。⒉间隙取得请求权说。认为被害人从受伤至生命丧失之时,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间隙,在此间隙中,被害人仍是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故可取得损害赔偿请求权。⒊加害人赔偿义务说。认为加害人的赔偿义务,不因被害人的死亡而消灭,所以被害人得受赔偿的地位,当然由其继承人继承。⒋权利能力转化说。认为公民死亡后,其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但民事权利能力由存在到不存在,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⒌双重直接受害人说。认为侵害生命的行为,既造成了生命权人生命丧失的损害事实,又造成了生命权人的近亲属的财产损失的损害事实。
以上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均无法合理解释死者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相比较而言,双重直接受害人说比较合理,但该说仍然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即作为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基于其自身的权利受到侵害,应包括有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独立的请求权,与生命权人的权利损害不可能有内容上的同一。
事实上,关于死者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笔者认为应立足于在已有的法律体系之内解决,根据侵权法理论能够解决,无必要创设新的理论。具体阐述如下:
一、死者是否能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即在其具有生命形式时,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且民事权利能力随生命的丧失而丧失,不可逆转的消灭。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他人侵害时,死者因死亡而丧失了一切权利能力,因此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任何损害赔偿的请求。在侵权法上,“致人死亡的后果是由另外一些人承担的,如近亲属、生活伴侣、雇佣人或者交易伙伴。因此,对于他们中的哪些人可以就哪些损失主张权利是从他们的角度而不是从死者的角度来分析的。” 但是,也许有人会问:死者不能获得赔偿请求权,其近亲属也就无法继承,那么加害人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就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当侵害人只侵害到他人人格权时,当事人却可以获得赔偿,那岂不是侵权致人死亡比致人受伤承受的代价更低。很显然,生命权作为最高的人格权,绝不可以如此地被淡漠。前述五种观点中的前四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承认死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并且可以继承。死者不应当具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死者已经人格不存在,当然也不会存在继承的问题。
二、死者近亲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死者不能获得任何求偿权,因此,其近亲属所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当然不是从死者那里继承而来,那么其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依据传统的侵权行为法的理论完全可以对此予以解释。加害人实际上直接侵犯了死者近亲属的权利,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因此,死者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独立产生的,不依赖于死者的任何权利,具有独立性。笔者拟根据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四要件说即:损害、因果关系、违法性、主观过错对此进行分析。
(一)损害。法律不仅要保护权利,而且还要保护利益。受到民法保护的利益包括两种基本类型: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了精神利益受法律保护的立场。因此,因侵害他人生命而给其近亲属造成的损害就包括有财产利益的损害和精神利益的损害。财产利益的损害是指死者近亲属为抢救死者、进行丧葬等而遭受的财产损失以及受死者生前扶养之近亲属丧失扶养来源而遭受的财产损失。精神利益的损害是指死者近亲属因丧失亲人而遭受的精神痛苦。
(二)违法性。当侵害他人生命若无阻却违法的事由,造成对死者近亲属合法利益的侵害时,其违法性是较明显的,在此不赘述。
(三)过错。这里,可以借鉴刑法理论,认定加害人对死者近亲属造成的损害是否具有过错应首先考虑他对这种损害是否是一种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以及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当事人存在故意,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均存在过错。当事人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同样也存在过错。
(四)因果关系。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关于侵权行为一般都认为采取必然因果关系说。然而,学界一般却不赞成必然因果关系说并对其提出了不少批评。应以相当因果关系为基础,综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关于相当因果关系,台湾地区判例学说均采同一的认定公式:“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说扩大了因果关系的范围,使行为人难以被不适当地免除责任,从而在许多情况下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但相当因果关系说也有自身的缺陷,它会使法官获得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造成判决的不统一和法律的不确定性,但此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提高法官素质,谨慎行事自由裁量权予以克服。可见,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德国法上仍有重要地位。“相当性”则属价值判断,具有法律上规则的机能,旨在合理地转移或分散因侵权行为而生的损害。英美侵权法亦采此种二阶段思考方法,分别称为事实上因果关系和法律上因果关系。所以,对于侵害他人生命造成死者近亲属损害这一问题,我们应分两个层次考虑:⒈根据台湾地区判断相当因果关系的公式,加害人的行为与死者近亲属的损害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这一点是很容易确认的,在此不赘述。⒉对该损害是否应予以赔偿,这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在决定是否可以予以赔偿时,可以考虑的标准“无非是:损害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和可预见性、损害实际发生时它的种类和潜在的程度、为避免损害所须的谨慎程度、被违反之义务的内容和目的、个人可归责性意义上的过错及法律政策之考虑和社会道德观。”我们可以将这些标准作为相当因果关系的补充,这样就可以将因果关系限制在合理的比较确定的范围之内,增加因果关系认定的客观性,还可以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将有关案例类型化,以维护法律适用的妥当性和确定性。
关于死者近亲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正当性问题,需要考虑的是: (1)损害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当发生侵害他人生命的情况,死者近亲属产生财产损失和巨大的精神痛苦的概率之大不容怀疑,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观念。(2)损害形态。生命最高的人格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人格价值,其他人格权的基础,侵害他人生命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3)从法律政策上。因为生命权丧失后,死者民事权利能力丧失,无法提出损害赔偿,其近亲属也就不能继承死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承认死者近亲属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符合社会一般判断,具有独特意义。
【请求赔偿申请书】推荐阅读:
发明专利申请请求书07-10
大学生请求助学贷款申请书09-21
《请求》11-12
请求政府协调报告10-26
立案监督请求书07-16
请求解决待遇的报告09-27
请求市委市政府11-12
请求履行离婚协议起诉05-31
09仲裁反请求书06-15
请求书的格式范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