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场布置要求(精选4篇)
6月12-14日我校设置2014年中考考场,为确保本次考试的圆满顺利完成,请各班做好以下工作:
一、6月9日(星期一),九年级(1-7班);6月10日(星期二)七年级(除3班外)、八年级(全部)下午两节课后,班主任组织打扫卫生,布置考场。
二、考场布置要求:
1、卫生打扫干净彻底,黑板擦净,不留卫生死角。
2、各班各留30套桌凳,抽屉反向按5列6排均匀摆放,剩余桌凳整齐摆放在教室后面。(最多两层,多余桌凳摆放在教室外面走廊。)
3、学生将所有学习资料、作业本带走。
4、检查合格后学生离校。
佑君中学教务处
1、考试一律在学校指定时间和考场进行。学生应携带学生证、身份证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并将证件放在座位左上角备查,无学生证、身份证者一律不得参加考试。
2、对于闭卷考试,除必要的文具之外,书本、资料、纸张、手机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一律不得携入座位,已带入考场的,应放在讲台上或监考教师指定的地方。对开卷考试,携带物品不得超过考试明确规定的允许范围。
3、迟到超过30分钟以上者不能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该课程以旷考论处。学生如因病等突发事故不能参加考试,必须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到系(部)办理相关手续,报教务处备案,作缓考处理,否则以旷考论处。
4、考生进入考场后,必须按监考人员要求在《考场记录表》(附有考生签到表)上签到。对未按监考教师要求签到的考生,造成成绩漏登、错登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
5、答卷之前,先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姓名、学号、班级和考号等诸项内容填写清楚。试题如有字迹不清楚等问题,学生应举手向监考教师提问。
6、学生应独立答卷。严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抄袭、偷看他人试卷、提供他人抄袭、使用通讯工具或录音设备等各种违纪、作弊行为,如违犯,当场取消考试资格,此门课程以零分记,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7、考试过程中,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如特殊情况,需经监考人员同意。提前交卷者,请将试卷和答题纸(卡)面朝下扣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考场,但不得在考场内外喧哗。
8、在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终了时学生必须停止答题,并按监考人员要求,将试卷交给监考教师或反扣在课桌上,待监考人员清点试卷完毕并示意离开时,方可离开考场。
一、考生必须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参加考试,严格遵守试场规则,自觉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不得扰乱试场秩序。
二、考生凭《准考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三、开考前十五分钟(首场考试前二十分钟)打预备铃,考生进入试场。开考正式铃响后才能答题。开考十五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入场。外语考试因有听力考试,考生须提前二十分钟到达试场,听力开考(包括试听音)后十五分钟内,迟到考生转入备用试场考试。
四、考生入场,除书写蓝(黑)字迹的钢笔、圆珠笔、铅笔和圆规、直尺、三角尺和橡皮外,书包、书籍、薄本、纸张、计算器等其它物品不准带入试场(政治考试开卷,可携带教材及相关资料)。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试场。
五、考生进入试场后,应对号入座。《准考证》等证件应放在桌面上方以便核验。考生在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考生登记号(准考证号)、姓名和座位号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询问;但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六、考生应按规定答卷,不按规定答卷或在草稿纸上答卷,不予评分。
七、考生在考试中必须保持场内安静,不得有旁窥、交谈、打手势、做暗号等舞弊行为。如有违反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
教育或取消考试成绩等处理。
八、开考三十分钟后,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试场。考生离开试场必须将试卷、答卷及草稿纸交给监考人员,不准将试卷、答卷及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试场。考生离场后不得再进入试场,不得在试场附近停留、交谈。
九、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宣布停止答卷后,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在原位静候,待监考人员按顺序收齐全部试卷、答卷及草稿纸后方可离场。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三项就是 “思路与结构”,占10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而“思路与结构”的安排,体现在文章写作之前的“构思”之中。构思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构思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选择题材,安排人物、情节;酝酿、提炼主题(或中心);确定艺术表现形式,如结构安排、表达方式和作品体裁等。
构思巧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章的开头要吸引人。好文章的开头有:设置悬念式开头;倒叙式开头;情景描写式开头;点题式开头;议论抒情式开头;引名人名言或哲理性的话开头等。
第二,情节安排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叙事要有点“波澜”,不能平铺直叙。
第三,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忌单一重复。
第四,点题要巧妙。历年中考作文中,因构思巧妙而脱颖而出的佳作不少。例如:1998年的考题《我的欢乐》,有一名考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幻想成一只 “和平鸽”,“要作一次旅行,从我的家乡——台湾,一直飞到祖国的心脏”,文中以一只“和平鸽”的行踪为线索,展现了沿途在香港、上海、长江三峡工程、长城以及北京等地上空俯瞰到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祖国统一、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欢乐”这一主旨,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这就摆脱了初中生身份的局限,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超越了“小我”,进而写出了“大我”——中华民族的欢乐。真是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又如2001年的考题《有家真好》,有一名考生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台湾比作从内战结束后离开祖**亲的孩子——“我”,模拟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湾同胞的真切感受,在“有家真好”的题目下表达了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重大主题,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再如2006年,有一名考生叙写 《我们的名字叫“花样”上海人》,选取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描述了“花样”上海人“有春花的热情,有夏花的爱心,有秋花的收获,有冬花的坚韧”等个性特征。全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为序,以春日的红杏、夏日的荷花、秋天的硕果和冬日的腊梅为喻,并配以鲜明的富有时令季节特征的四句古诗文名句,作为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凸显上海人的“花样”性格,构思十分巧妙。
总之,好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巧妙的,新奇独特而不落俗套。
考场作文写人要鲜明
回顾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涉及叙事写人的作文题有1985年的 《同桌》、1988年的 《我和××》、1989年的《我》、1992年的 《忘不了他(她)》、1995年的 《母爱》、1997年的 《良师》等。要夺取此类作文的高分,写出来的人物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有的学生写起人来,总是喜欢用“目光炯炯有神,迈着矫健的步伐”之类的词句,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令人望而生厌。相反,有的学生由于平日里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因而无论是写“父爱”、“母爱”抑或是写“师爱”,写出来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跃
然纸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久久难忘。请看下面的三个片段:
从我看见文学社老师的第一眼起,就觉得:这个老头,不简单!
是不简单。不然怎么会退休十年了还坐在这里气定神闲地给我们上课呢!不然怎么会在各种大小报刊上都能翻到他的大作呢!不然怎么会把一个个对文学还懵懵懂懂的学生,不出一二年,就调教得玩起文字来有模有样了!对,他就是一个不简单的良师。
他的头上顶着几片雪花,他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他的手上布满了蛛网,他的肚子里装满了墨水。他闪亮在眼镜后的小眼能鉴定一篇文章的好坏,也似乎能看透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他那张嘴总能吐出我们意料不到或者前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也似乎能迸出我们未来的写作前景。他那双手可以修改出一篇篇佳作,也似乎可以充实一个人的涵养。他,真的不简单!(这三段文字节选自 《良师》)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某生写的 《良师》。通过四个“不简单”,由外而内地介绍了文学社指导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良师”的形象已初露端倪。
写人,不仅要学会写活单个人,还要学会写活群体形象。例如2004年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2006年的《我们的名字叫____》,都属于要求叙写群体形象的考题,当年的考生是如何写活“我们”这一群体形象的?你可以阅读这两年的中考佳作,从中受到启发。
考场作文语言要流畅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二项就是“语言”,占25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具体讲,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好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而不是疙里疙瘩的;表述应该是简洁明白的,而不是里嗦的;词汇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用语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词不达意的;语意应该是通畅连贯的,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比喻应该是新奇、贴切、形象的,而不是平淡、庸俗、抽象的;描写应该是具体的、细腻的、生动形象的,而不是笼统的、粗糙的、枯燥乏味的;读起来应该是琅琅上口的,而不是佶屈聱牙的。需要说明的是,入选本书的上海历年中考作文的语言,大多是流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