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精选8篇)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篇1

我是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的园长,我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已开办了14年,园内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拥有一栋综合教学楼,园内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18人,在园幼儿150余人。

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学前教育精神的鼓舞下,与公办民办并举的重要措施的推动下,我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我身为一名从普通幼儿教师到园长深感幼儿园管理和教育幼儿的责任重大。幼儿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机构,幼儿园的管理看似简单,实质上存在很多的难点和盲点;幼儿园的管理内容,按照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规律,主要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幼教科研管理、行政事务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保教队伍管理和园长自身建设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价等。它们及相对独立存在,又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地构成哟也管理系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就在于这个集合体得有机结合之中。

通过这次首届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和参观黄冈市两所在各方面都教完善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中,更通过每天亲身设于幼儿园这样的一个机构中,体会到了幼儿园这个团体得特殊性,对幼儿园的管 理也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1)自己的想法:

一、幼儿园环境建设的管理

开办和发展幼儿园,校园建设是基础,创建丰富多彩的地面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体质和体能的发展;创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身心还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协调性差;所以走路摔倒、弄伤自己是常有的事。那么幼儿园就应该注意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在外部环境的布置方面应该尽量注意,一般在幼儿活动的场地尽量铺置软垫。

还有就是幼儿活动器械方面,在选择的时候一般都应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的器材或玩具,而且往往幼儿不像成人会比较小心的使用,器材的损坏率会比较高,如我园幼儿所玩的跷跷板,由于幼儿玩耍时用力过大或玩法不当,使得上面的螺丝很容易滑落。这就很危险,我们老师就会时刻注意在幼儿使用前先做检查,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是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当然,我认为也可以多多鼓励老师能够自我制作一些可以活动的器材,这样成本又低,因为本身就是废物利用,即使被幼儿损坏了也可以再制作。同时也能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参与制作。

二、组建教师队伍管理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2)“国家兴衰,系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当先”。我们民办幼儿园没有国家分配教师,只有靠自己大量寻找社会资源,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用人机制来增加教师,引进新的优秀教师。在教师的管理上,我园的教师在岗位和业绩上划分不同的标准:1骨干教师 2成熟教师3基础教师,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待遇来增加工资浮动和调整个人能力空间,随着幼儿园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稳定了一批有资历、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的年青化师资队伍。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天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对幼儿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为此,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乡镇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一是国家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平台,二是经费有限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除了到外地幼儿园参观学习外,我园还订购了幼儿教育杂志供教师学习,在教师之间定期轮流听课,相互取长补短,组织教师专题学习、树典型,开展幼儿评价、家长评价、教职工相互评价活动;激励她们形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模式,使她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具 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世界中创造性的挖掘自己的 潜力与才华。

三、家园联系制度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观念上的认同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3)是家园合作的关键,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而每个家长都有独特性,他们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性格兴趣,因而对幼儿园或孩子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期望、态度和观点。如:有一部分年青家长认为家园合作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非常重视与教师、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沟通保持家园的密切配合;但在农村乡镇大部分是一些留守儿童,常年由隔代的老人代管,这一部分家长大多只管孩子吃饱穿暖,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情,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很少主动与教师或幼儿园沟通;要么完全依赖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关心,却没有任何主见把孩子的教育全盘托付给幼儿园。为此,我们首先要求老师要了解家长的背景、性格,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期望值,通过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按班级共同探讨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取得家庭对幼儿的共管教育,共同培养、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前进。

综上所述,开办幼儿园或管理幼儿园,应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来指导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管是什么性质和形式,都包 含着公益性,只有突出公益性才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有了这些幼儿园才会平稳和较快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4)我们应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本园的工作实际,预测到存在的风险,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中,认真分析和总结经验,科学决策,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

2011年7月22日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5)

柴慧

当前幼儿园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我是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的园长,我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已开办了15年,园内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拥有一栋综合教学楼,园内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18人,在园幼儿230余人。

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学前教育精神的鼓舞下,与公办民办并举的重要措施的推动下,我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我身为一名从普通幼儿教师到园长深感幼儿园管理和教育幼儿的责任重大。幼儿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机构,幼儿园的管理看似简单,实质上存在很多的难点和盲点;幼儿园的管理内容,按照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规律,主要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幼教科研管理、行政事务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保教队伍管理和园长自身建设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价等。它们及相对独立存在,又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地构成管理系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就在于这个集合体得有机结合之中。

通过“国培计划(2011)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幼儿园园长培训和黄冈市首届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和参观湖北第二保育院及黄冈市两所在各方面都教完善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中,更通过每天亲身设于幼儿园这样的一个机构中,体会到了幼儿园这个团体得特殊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1)性,对幼儿园的管理也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幼儿园环境建设的管理

开办和发展幼儿园,校园建设是基础,创建丰富多彩的地面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体质和体能的发展;创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身心还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协调性差;所以走路摔倒、弄伤自己是常有的事。那么幼儿园就应该注意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在外部环境的布置方面应该尽量注意,一般在幼儿活动的场地尽量铺置软垫。

还有就是幼儿活动器械方面,在选择的时候一般都应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的器材或玩具,而且往往幼儿不像成人会比较小心的使用,器材的损坏率会比较高,如我园幼儿所玩的跷跷板,由于幼儿玩耍时用力过大或玩法不当,使得上面的螺丝很容易滑落。这就很危险,我们老师就会时刻注意在幼儿使用前先做检查,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是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当然,我认为也可以多多鼓励老师能够自我制作一些可以活动的器材,这样成本又低,因为本身就是废物利用,即使被幼儿损坏了也可以再制作。同时也能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参与制作。

二、组建教师队伍管理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2)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兴衰,系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当先”。我们民办幼儿园没有国家分配教师,只有靠自己大量寻找社会资源,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用人机制来增加教师,引进新的优秀教师。在教师的管理上,我园的教师在岗位和业绩上划分不同的标准:1骨干教师 2成熟教师 3基础教师,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待遇来增加工资浮动和调整个人能力空间,随着幼儿园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稳定了一批有资历、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的年青化师资队伍。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天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对幼儿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为此,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乡镇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一是国家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平台,二是经费有限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除了到外地幼儿园参观学习外,我园还订购了幼儿教育杂志供教师学习,在教师之间定期轮流听课,相互取长补短,组织教师专题学习、树典型,开展幼儿评价、家长评价、教职工相互评价活动;激励她们形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模式,使她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具 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世界中创造性的挖掘自己的 潜力与才华。

三、家园联系制度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3)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观念上的认同是家园合作的关键,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而每个家长都有独特性,他们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性格兴趣,因而对幼儿园或孩子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期望、态度和观点。如:有一部分年青家长认为家园合作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非常重视与教师、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沟通保持家园的密切配合;但在农村乡镇大部分是一些留守儿童,常年由隔代的老人代管,这一部分家长大多只管孩子吃饱穿暖,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情,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很少主动与教师或幼儿园沟通;要么完全依赖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关心,却没有任何主见把孩子的教育全盘托付给幼儿园。为此,我们首先要求老师要了解家长的背景、性格,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期望值,通过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按班级共同探讨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取得家庭对幼儿的共管教育,共同培养、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前进。

综上所述,开办幼儿园或管理幼儿园,应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来指导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管是什么性质和形式,都包 含着公益性,只有突出公益性才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同时产生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4)经济效益,有了这些幼儿园才会平稳和较快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本园的工作实际,预测到存在的风险,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中,认真分析和总结经验,科学决策,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

2013年8月12日

红安八里小太阳幼儿园论文稿(5)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篇2

关键词:听力损失,听力筛查, 婴幼儿,健康教育, 无缝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展以来, 现已证明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95年我国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已将听力保健确定为儿童保健的一项服务内容。在1999年中国残联、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 首次提出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项目。2004年12月我国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正式颁布文件, 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1]。2005年我院加强了听力筛查管理, 采用耳声发射 (OAE) 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AABR) 二者结合筛查, 制定了较合理的听力筛查流程和管理模式, 从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到婴幼儿期检查, 采用有计划、有目的、无缝性的健康教育, 提高了其听力检查率,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7332例新生儿出生后3~7d常规进行听力筛查 (初筛) , 筛查率达98.3%;7332例婴儿出生后42d内父母亲未接受健康教育前复筛率为32.0%和接受教育后复筛率91.0%进行对比。采用OAE和AABR, 二者结合对不同月龄的婴幼儿进行听力检查模式, 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入婴幼儿的健康档案系统管理、随访。在我院门诊婚检孕期检查的孕产妇进行有计划的听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其孩子听力筛查率为98.2%。

1.2 方法

1.2.1 工作流程:

初筛、复筛、诊断、转诊、干预。 (1) 初筛:新生儿出生后3~7d常规进行OAE听力筛查, 未通过者一定要嘱产妇在42d内带婴儿到本院门诊儿童保健中心复筛; (2) 复筛:婴儿42d~6个月内, 不管OAE是否通过都采用AABR进行复筛; (3) 诊断:如AABR未通过要求家长在3~4个月内在本院耳鼻喉科进行AABR等诊断性听力检查和评估; (4) 转诊:凡院内出生的新生儿在儿童保健中心筛查不通过者, 到耳鼻喉科或上级医院检查, 并做好记录跟踪; (5) 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听力残疾的流行现状及致病因素的调查, 进一步了解康复要求, 确诊听力损失轻者介绍入政府开设的福利院或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进一步语言训练, 重者手术治疗。

1.2.2 管理模式:

(1) 建立新生儿保健手册:健康档案将记录出生情况、家族史。产科由专人负责听力筛查工作, 制定操作流程和常规工作制度, 每位新生儿出生后3~7d常规进行听力筛查, 做好记录将产妇联系方式和听力筛查结果等资料, 每月定时将名单发送给本院门诊儿童保健中心。 (2) 儿童保健中心:儿保医师对来体检的每位婴幼儿都要做全面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精神、智力、肢体、行为、言语、情感等;全身体格检查及专科检查:听力、眼科、骨科儿内科、免疫学等。听力筛查专人负责, 每天负责电话通知产后42d的产妇带婴儿回院检查, 如未能回院的产妇下次再通知, 做好宣传工作将听力筛查流程、注意事项和重要性制版上墙报, 如有家长拒绝听力筛查, 请其在儿童保健册上注明并签字。儿保医师每次给婴儿检查时都注意听力变化情况, 并记录在册。

1.2.3 无缝性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中心每周举行妇幼保健讲座, 每个孕妇和婴儿的家长最少听课3次, 利用婚前教育课程、早孕登记、产前检查介入听力筛查宣教, 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方式, 如讲座、录像、宣传画册、电话及网上咨询。 (1) 初筛、复筛阶段的健康教育:孕产妇入院后, 介绍听力筛查的意义和基本程序, 签定知情同意书;筛查测试中指导配合检测、结果解析、阐明阴性结果和阳性结果的意义;出院前指导婴幼儿各阶段听觉行为和言语发育的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合理的语言刺激环境、阴性结果人群随访的意义、阳性结果人群复筛的必要性和复筛时间、家长的心理疏导等。 (2) 听损伤诊断阶段的健康教育:包括介绍转诊的耳鼻喉科小儿听力学专家;指导全面的听力学检查和评估内容及其注意事项;指导家长填写婴幼儿各阶段的听力行为和言语发育调查表、高危因素调查表;听力检测的配合及其注意事项;家长的心理疏导。 (3) 随访与干预阶段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观察婴幼儿各阶段的听觉行为和言语发育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合理的语言刺激环境;采用电话、信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婴幼儿各阶段的听觉行为和言语发育的反馈信息;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干预康复指导;言语康复指导及家长的心理辅导。

1.2.4 健康教育内容:

有关听力知识讲课内容有:孕期保健预防孕期各种因素导致先天性中枢神经耳聋;听力筛查的发展和重要性,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听力视力障碍;0~6岁婴幼儿如何使用药物预防听力损伤;预防迟发性听力损伤, 介绍听力筛查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指导孕妇孕期保护胎儿听觉发育的具体措施, 包括指导听力高危因素评估登记、安全用药、预防感染、科学胎教及其注意事项等;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了解家长认可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健康教育前后筛查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2000年7月-2004年6月, 我院门诊儿保室使用OAE听力筛查, 筛查以自愿为原则, 愿意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占我院出生人数的18.6%;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加强了听力筛查的管理, 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筛查率为56.8%。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OAE和AABR二者结合筛查, 并加强了健康教育讲座, 在产科出生7332例新生儿, 出生后3~7d采用OAE听力筛查仪进行初筛, 初筛率为98.3%, 与健康教育之前的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通过率为95.8%, 未通过308例;在门诊儿保室产后42d采用AABR复筛, 已接受健康教育者复筛率为91.0%显著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的32.0% (P<0.01) , 未通过19例。在婴儿3~4个月龄时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 有11例听力损失;院外新生儿有348例, 主要是下级医院介绍来检查, 未通过有23例, 经确诊有12例听力损伤。

3 讨 论

3.1 OAE与AABR

OAE是产生于耳蜗, 经听骨链传导引起鼓膜振动而在外耳道记录到的声信号, 能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 其测试结果易受到新生儿外耳道中耳, 以及婴儿测试时的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AABR, 弥补了OAE的不足, 能将蜗后病变 (神经性听力障碍发病率较高) 检测出来, 所以应用在产科产妇住院期间新生儿出生后3~7d常规的耳声听力筛查。42d~6个月内复查AABR, 如AABR未通过者嘱家长1~2个月再复查, 复查不通过介绍到耳鼻喉科进行诊断性的听力检查, 如证实是听力障碍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OAE和AABR二者结合筛查模式较完善, 能在0~6个月筛查出听力损伤疾病, 达到早诊断, 早治疗的目的[2,3]。

3.2 加强对早产儿及高危儿听力的筛查工作

加强对早产儿及高危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系统管理和实施, 有利于提高对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的检出率, 降低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确诊年龄, 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小儿听神经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对因类似高胆红素血症、宫内窒息缺氧、产后窒息缺氧时间过长、产时外伤、产程持续时间长、难产不当导致头颅损伤、母子血型不合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易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及感音神经性耳聋, 一定要进行定期的有效的听力追踪和随访, 早期发现听神经病。

3.3 预防迟发性听力损失

在儿童保健检查过程中, 对每位0~6岁儿童进行统合评估, 有家族史、遗传史及新生儿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住院的婴儿检查要注意迟发性听力损失, 最早可出现在8~12月, 最晚可出现4~5岁;而家族性、遗传性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学龄期或更晚, 逐渐性加重。采用OAE和耳鼻喉科听力测试仪器或采用行为测听法进行检查, 保健医师、家长、幼儿老师密切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早期发现, 早期预防。

3.4 健康教育干预

应从婚孕前开始, 应采用多渠道、多部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预防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儿童保健知识宣教, 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我院门诊儿童保健中心每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次, 是学习掌握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教育最好的途径, 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孕前、孕期因素如感染性因素、孕期用药、孕期疾病、环境污染影响等要做好预防措施;从学习前后调查结果评价, 家长能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 加强孕期保健, 孕期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物、宠物、致畸药品、合理膳食、增强体质、尽早期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通过讲座、宣传单、一对一的咨询等及时干预, 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办法, 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 积极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是预防听力语言残疾的关键。

3.5 积极治疗易造成听力损伤疾病

如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生, 且发病率高, 可引起轻中度的听力损伤, 而家长又不能及时发现, 我院预防保健科定期到幼儿园进行体检, 听力筛查。外伤致聋也是常见的致病原因, 嘱家长要防范。

3.6 管理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依法开展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 卫生行政部门大力支持, 健全组织, 明确责任, 制定有关的规定和措施, 保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顺利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属控制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 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及我国的人口素质。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通过多渠道的宣传使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减少残疾儿发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 赢得全社会对听力筛查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加强听力筛查工作培训, 严格质量管理, 听力筛查人员要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规范听力筛查的各项记录, 定期对听力筛查工作进行考核, 保证筛查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文英, 马元煦, 李军.874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天津医药, 2008, 36 (7) :513-514.

[2]马天宝, 祝永增.小儿耳聋的病因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治疗[J].中原医刊, 2006, 33 (17) :53.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教育 管理工作 对策

一、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

目前,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幼儿园中的幼师打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幼儿园中的学生属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好动的年龄,且心智和行为并不成熟,常常会犯错。然而,作为老师而言,因此而对幼儿施加身体上的伤害,这是绝对的错误,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上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种事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但幼儿园本身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

(二)医疗及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幼儿园内的食品质量问题状况也令人担忧。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条例,导致了很多利益熏心的不法商贩将劣质的食物和食材输送进食堂内,加上目前很多学校的食堂大都承包给个体商户进行经营,疏于管理或者同流合污,造成了中毒事件的发生。此外,医疗安全问题也是有幼儿园经常出现的问题。幼儿园内一般都有相关医疗医师,负责幼儿园学生的健康,当幼儿园内学生身体不适时,医师便会进行诊治并按情况采取吃药、打针或者转诊。但幼儿园有些医师并不太负责任,往往学生患病时,并不督促或监督学生按时吃药,耽误了学生的病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三)安保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血案频频发生,多是由于校外人员所致,是有准备有预谋的报复性作案。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矛盾和其他原因,而幼儿园的儿童则成为了不幸的牺牲品,成为心理扭曲的报复分子的发泄对象。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幼儿园本身,没有健全的安全保护体系,没有对儿童的人身安全做到严格的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不在于幼儿园内部,来自外界的不安因素同样需要幼儿园引以重视。

目前,我国已对幼儿园的安全保护工作做了统一的布置,在幼儿园的上下学期间安排了适量警力,用于保护幼儿园学生的人身安全,但作为幼儿园方面同样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强幼儿园的安保工作。

二、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完善安全体系,使幼儿园成为真正放心的儿童教育基地,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幼儿园各个环节安全措施的加强,以下是笔者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便是要加强幼儿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危险的时候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自救行动,联系相关的政府社会机构,这些老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进行渗入,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比如绘画课上,绘出警察叔叔的形象,并告诉学生在危险的时候可以拨打110,还有120、119等其他号码,可以结合这种方式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从而牢固他们的安全知识。

(二)构建安全体系,加强保护工作

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幼儿园方面需要加强安全保护工作,招用更多的安保工作人员,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同时,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征求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合作,比如联合当地派出所进行紧急状况的联动,并在校设立民警值班室,从而真正解决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幼儿园保健室和幼儿园食堂,同样需要幼儿园方面进行认真的负责与监督,保证儿童的医疗安全及食品安全。由于儿童的身体状况同成年人相比较为脆弱,因此,当儿童患病时必须做到及时诊断,并监督儿童的用药,才能够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此外,关于幼儿园食堂,幼儿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餐具卫生、食品卫生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管理,控制集体中毒等事件的发生,并定期邀请卫生单位前来检验,确定食品卫生和用餐卫生。

(四)优化教育团队,杜绝教育暴力问题

幼儿园虐待问题慢慢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因此,幼儿园方面必须做好对幼儿园教育团队的管理和优化工作,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在幼师招聘时,将幼师个人素质放在考核选拔第一位,幼师个人素质问题是导致虐待事件的关键。其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对幼师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素质的养成,转变幼师的不良教育手段,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再从根本上杜绝教育暴力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炳珍.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 教育科研论坛, 2008 .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篇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6年9月11日 教基厅〔2006〕11号)

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与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面领会和掌握《办法》精神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办法》的发布和施行,是教育部等十部委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健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长效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与运行机制,增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以人为本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办法》的重要性,结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把对《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提上议事日程,作为近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与当地公安、司法等九个部门密切配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地做好《办法》的宣传工作。要使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职工、家长和学生,都了解和掌握《办法》的基本内容。学校要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班队会、专题讲座、家长会、家长学校以及向学生、家长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办法》的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各方面人员都能明确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中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形成全社会学习、宣传和落实《办法》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格局。

各地要把学习《办法》作为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教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三、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努力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全面学习《办法》,切实贯彻落实。要尽快根据《办法》,对本地、本校已出台的安全管理的制度、文件进行清理,对原有的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要按照《办法》的要求,将安全管理职责分解细化,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中,纳入法制轨道。自即日起,各地应迅速组织学校按照《办法》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清查,尤其要组织专人对龙卷风、暴雨、洪水、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校舍进行清查和重新鉴定、加固等工作,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学校的安全运转和师生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亿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生命安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学校的指导检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在安全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各地应给予表彰、奖励。

请各地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办法》的有关情况及时报我部。

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的区别(推荐) 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事例分析让家长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同。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家长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

幼儿园教育不论是目标内容、形式,还是环境、师生关系、考评,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

第一,教育内容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寓教于日常活动之中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每个班级都有保育员和老师,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学习成为孩子们主要的任务,孩子需要付出相当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应对,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而是学习,学期结束时还要参加各种考试。

第二,活动形式的不同。幼儿园活动生动有趣,孩子们不会感到枯燥,而小学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大多是通过讲课、作业、检查、考试来完成,这对儿童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第四,自控要求的不同。幼儿园虽然也很重视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但纪律的约束度没有小学那么高。孩子一旦上了小学,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儿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有较强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第五,自我管理要求的不同。在幼儿园,教师把一切活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到了小学,教师除了上课外,其余时间都由儿童自由支配,儿童需要有条理地做好课前准备,记录好作业要求,管好学习用品等,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求更高。

第六,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不同。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并对其提出期望。对以上的种种变化,刚入学的儿童往往不能一下子适应,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理解能力及自理能力等相对较弱,适应起来会更慢、更困难。他们中的许多人上课时往往坐不住,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受到教师及家长的责备。久而久之孩子极易生出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由于各方面能力比班上其他孩子弱,在各项活动中就容易被教师和同学忽视,缺少与同学交往的机会,社交能力也难以发展。长此经往,孩子就形成了“弱者心理”,凡事甘于落后,甘于被人忽视。这种心理将会严重影响人一生的成就。

三、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在这个过度时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适应教育。

2、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3、入学前的读写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篇6

【内容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内容 策略

一、幼儿语言的双重角色(一)语言在幼儿发展中的角色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成人来说,语言有两大功能,一是交际的工具,二是思维的工具;对幼小儿童来说,语言还尚未发展成熟,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需要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语言能力。

与此同时,幼儿又需要借助语言来学习。有学者认为,语言直接介入学习过程,概念形成与语言不可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Bay,1962)。

(二)幼儿语言具有渗透性

语言作为儿童学习的对象,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除儿童在其他活动中获得感性的语言经验外,还需要有专门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儿童有机会较集中地感知语音、语词和语法修辞规则,例如语音的感知和产生;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比喻词的归类练习;组词、扩句和变化句型的练习;会话和连贯表达的练习等,都是把语言及其简单的修辞知识摆在意识的中心位置的。专门语言学习活动语言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既应把语言教育目标渗透到师生使用语言的所有场合,不断地从语言运用中归纳出必须重点学习的语言现象,不断地引导儿童将在教学中感知的语词和表达模式推广到其他活动中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具”和“对象”融为一体。

二、幼儿语言的现状

(一)幼儿掌握的词汇丰富,词汇量大

3~6岁是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语言的基本能力,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长。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内容非常宽泛,幼儿的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对幼儿来说比较难以掌握和运用的词汇,如:刺激、灭绝、酸雨、红外线、爆满、固定、吸引力、软弱、圣火、上网浏览等.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的生活语言中出现了较多的成语,如:顾全大局、金碧辉煌、自言自语等。这不仅说明了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也说明了幼儿所掌握词汇的高质量。然而,幼儿的语言是在生活中自然获得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语言交往的素材和机会,能使他们通过实践,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幼儿谈话内容广泛,想象丰富。

生活是幼儿语言的丰富源泉,然而,随着幼儿生活接触面的增大,他们的小脑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游戏、玩具、妈妈、小伙伴等,他们还有天天与之相伴的动画片、不经意中接触到的高新技术、成人经常与他们聊及的科学知识等,于是,幼儿谈话的内容也就日益扩大。幼儿除了谈幼儿园的同伴、幼儿园的生活、家庭生活以外,还谈到了奥运会;谈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谈到了旅游趣事;谈到了自己的“理想”。

(三)幼儿语言水平与家长素质紧密相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学历,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首先,词汇量明显少于其他幼儿。其次,语言规范性比较差,语句结构简单,极大多数为简单复句,结构松散且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有较多的口语。如:“我吃了饭饭,你没吃饭饭”等,这与家长的语言不无直接的关系,从家长的提示语中可以看出,家长本身就有较多的不规范语言,如把“今天不洗衣服”说成“今天衣服不洗了”,而教师、医生家庭的孩子语句结构较为复杂而严密,且多为书面语言。由此可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三、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

(一)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1.课堂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宽松无压的心理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为了纠正语言而打断幼儿的话,教师要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

2.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某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我喜欢与多多玩滚轮胎比赛;艳艳说:我喜欢鳄鱼玩具,它是我的大马。也可以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幼儿利用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讲述春天法桐树叶的变化,孩子们会说,初春时树叶是嫩绿色的,过几天后嫩绿的树叶变成浅绿色的,再过些天,孩子们会说树叶变成深绿色的,到夏天时,法桐树的叶子又变得更绿了,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如幼儿学过“渐渐”一词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1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兴趣。

3-4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三)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的融合 1.在艺术领域中融合语言教育

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另外教师可让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进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通过念儿歌,做手工,让儿童动手又动脑,既能爱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在体育领域中融合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他们兴致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活动中,应先让儿童观看教师的示范,请儿童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请儿童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活动。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活动特色,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幼儿有话语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充分为其创造机会,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孩子,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的沟通,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在师幼互动的文化氛围中,师幼双方都能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幼儿园教育和管理 篇7

一、为什么要进行幼儿英语启蒙——幼儿时期是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 很多英语研究者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指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 也就是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应从幼儿开始。美国康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96年第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 大脑将外语储存在“布罗卡斯区”, 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 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储存在在该区, 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 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1]神经学家彭菲尔德 (Penfield) 和罗伯茨 (Loberts) 认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为4—10岁。[2]心理学家盖赛尔 (A.Gesell) 认为, 在学龄前阶段, 人的大脑发育得非常快, 6岁时儿童的大脑大部分都已成熟了, 以后人的智力、性格和语言将不会再如此迅速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3]语言学家伦尼伯格 (Lenneberg) 认为, 自然的语言学习只能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进行, 这个关键期的起始年龄为2—13岁。[4]因此, 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英语启蒙应该赶在他们年龄较小的

二、Phonics教学法的定义

Phonics教学法也称为自然拼读法, 来源于英国等英语为母语国家适宜儿童的学习方法。欧美学校普遍采用Phonics体系教英语, 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南、加拿大等。而且能通过Phonics规则拼读的词汇达到了80%以上。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 (letter) 与语音 (sound) 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 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 解决单词不会读, 无法拼的问题。

“Phonics refers to a method for teaching speakers of English to read and write that language.Phonics involves teaching how to connect the sounds of spoken English with letters or groups of letters (e.g., that the sound/k/can be represented by c, k, ck or ch spellings) and teaching them to blend the sounds of letters together to produce approximate pronunciations of unknown words.

Phonics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of teaching to read and decode words, although it is not without controversy.Children begin learning to read using phonics usually around the age of 5.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using phonics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etter patterns and the sounds they represent.Phonics instruction requires the teacher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re body of information about phonics rules, or patterns.”[5]

Phonics教学法提出并运用到教学中已有好些年了, 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运用还不是很普遍。即使有些地区在使用, 但仍然只浮在表面, 没有发挥出Phonics教学法的真正魅力。

三、Phonics教学法和幼儿英语启蒙的关系

据调查, 我国幼儿英语学习存在两大困难 (对很多成年人也一样) , 一是发音不到位, 二是不愿记单词。阎应一认为, 朗读单词时, 许多小学生的发音不到位, 如把双元音发成单元音, 还经常会在读单词时发生拖音现象。英语发音讲究双元音要饱满, 短元音要短促有力, 长元音要够长度, 还有对摩擦音中一对咬舌音发音位置的正确把握。对小学生来说, 模仿是学习英语发音的主渠道。[6]Phonics启蒙中要求英语启蒙从听开始。不管是哪种语言, 掌握语言的最终目的都是交流。人从一出生到咿呀学语, 到会说出词语, 再到会说话经历了相对漫长的时间, 短则八个月, 长则两三年。其实在这个时间里, 除了婴儿的发音器官在逐渐成熟外, 孩子的语言输入量也在提高, 只有有足够的输入量, 才有以后的语言输出。第二语言的掌握和母语的掌握是一样的, 同样需要输入积累, 这个语言的积累阶段其实也是音的辨别阶段。单词和字母之间是由音连接的, 要认识单词首先要认识音, 对音的辨别能力, 是靠听锻炼出来的。作为语言学习, 识记单词这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母语要识字, 学习英语要记单词, 但由于单词由不同的字母组合而成, 每一个单词都有自己的字母组合, 音有变化, 形也有变化, 这就加大了识记的难度。Phonics教学法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Phonics强调三个要素:字母 (letter) 、音 (sound) 、拼读 (blending) , 把英语的读写与拼写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 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单词, 并把拼读规律内化成知识结构, 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Phonics能避免传统教学中按字母先后顺序背单词的弊端, 使学生能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直接读出单词, 学生易学易记。理论上说, 有了这种技能, 对80%的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能够真正做到“见词会读, 听音会写”。对于不符合规则的单词, 可以采取根据不同学习阶段, 整理相关词汇作为高频词单独记忆, 这样就解决了学习英语的发音问题, 解决了记单词的难题, 学生能大胆地说, 能大量阅读,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就变得很容易了。

四、Phonics教学法的常见发音规律

(一) 单个字母发音规律

英语是拼音文字, 所有的词汇都是由26个字母 (5个元音和21个辅音) 拼出来的, 而在成千上万的不同拼法中, 基本发音因素却只有39-47个。字母有两种属性:一是letter name, 一是letter sound, 在学习字母的过程中, 不但要掌握letter name, 还要掌握letter sound。字母和因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它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据了解, 英语国家的孩子对26个字母的学习时间大约是一年, 而中国人差不多一个月就可以学完。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了如下phonics的发音规律。

1. 常见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有多个发音的字母[7]

(1) 字母c

c后面接a, o, u的时候, c的发音与字母k发音相同, 叫做“hard c sound”如:cat, cap, call, coat, cup等;当字母c后面接e, i或y的时候, 通常c的发音与字母s发音相同, 叫做“soft c sound”如:city, ice, rice, face, cell, cent, voice, pencil, juice等。有时在e或i前面, c会发/sh/音ocean, racial, social等。

(2) g字母

g后面接a, o, u的时候, 所发的音叫做“hard g sound”如:girl, gas, get, give, go等;当字母g后面接e, i或y的时候, 有时g的发音与字母j的发音相同, 叫做“soft g sound”如:age, change, ginger, Egypt, gentle, giraffe, badge等。特例:forget, give, girl中的g发“hard g sound”

(3) x字母

x在单词中间或结尾时发/ks/音box, next, mix, six, fox;

x在单词中间时有时发/gz/音exit, exam, exact;

x在单词起始位置时发/z/音xylophone, Xerox.

(4) y字母

y在单词起始位置时发音为辅音yes, you, yard, year, yell;

y在单词或音节中间或结尾时被当做元音;

y在结尾, 单词只有一个音节时y发长/i/音;

y在结尾, 单词有两个或以上音节时y发长/e/音;

y在单词或音节中间时, 发短/i/音.

在字母学习时并不是单纯地学习, 而是当句子中出现了某个字母, 就可以把letter name读出来, 接着就读出这个字母的letter sound, 可以重复其他以这个字母开头的, 孩子们学过的单词。如:学习字母Aa, Aa放在词首的相关单词有apple, at, and, am等, 放在词中间的单词有cat, rat, has, dad等。依次类推, 就顺利学完26个字母的发音。

(二) 字母组合发音规律[8]

1.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

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很简单, 就是把每个辅音字母的发音连在一起。每个辅音字母组合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在划分音节的时候是不能把这些辅音字母组合分开的。Phonics发音规律其实都是针对单个音节的, 对于多音节的单词来说, 要先把单词划分为一个一个的音节, 然后再对每个音节应用自然拼音法发音规律, 常见的字母组合发音规律如下。

(1) 带有l的字母组合

bl—black, blame, bless, blue, blast

cl—clock, class, clap, clue, close

fl—flag, fly, flat, flash, flower

gl—glass, glad, glide, glue, globe

pl—plate, plane, place, plus, plan

sl—sled, sleep, slow, slide, slim

(2) 带有r的字母组合

br—bridge, break, brave, brown, bread

cr—crab, crack, crop, crown, creek

dr—dress, drag, drink, drive, drop

fr—frog, fresh, free, from, front

gr—grape, grade, grass, grin, grunt

pr—press, pride, price, print, proof

tr—truck, track, true, train, tree

(3) 带有s的字母组合

sc—scale, scar, score, scare, scuff

sk—skate, skip, skill, skull, skin

sm—smoke, smile, smog, smell, smear

sn—snake, snap, snore, snow, snug

sp—spoon, spin, spot, spell, sport

st—stop, stack, stay, step, still

sw—swim, swell, swing, sweet, swift

tw—twig, tweet, twist, twin, twine

(4) 三字母组合

shr—shrink, shred, shrill, shrimp, shrub

spl—splash, split, splice, splint, splurge

spr—spread, spring, spree, sprain, spray

squ—square, squad, squirrel, squat, squeak

str—string, strip, straw, stream, street

thr—throw, three, throne, thrift, thrill

(5) 在结尾的字母组合

ck (只发一个/k/音) —duck, pack, quick, luck, rock

ld—cold, gold, held, mild, bald

lk—milk, silk, elk, sulk, skulk

mp—lamp, damp, champ, hump, dump

nch—inch, ranch, lunch, bench, crunch

nd—hand, kind, bend, stand, mind

(6) ng (这个音比较特别, 是舌头抵住上颚后方所发出的鼻音) —ring, long, sing, wing, lung nk—sink, bank, trunk, pink, ink

nt—tent, ant, hunt, sent, mint

sh—fish, rash, brush, wish, trash

st—vest, last, test, list, lost

2.元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

ea发[e]head, bread, heavy, dead, ready

ei发[ei]a eight, veil, neigh, weight, freight

oo发[u] (类似汉语拼音的u) moon, zoo, school, pool, tool

oo发[u:] (类似汉语拼音的u) book, look, wood, foot, cookie

eu发[u]euro, feud, eulogy, sleuth, pneumonia

ew发[u:]chew, new, few, stew, blew

ie发[ei]yield, chief, relief, believe, puppies

ey发[ei]monkey, money, honey, hockey, volley

Phonics发音规律远不止这些, 笔者只对常见的规律作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仅供参考。

中国人的英语学习经历了很多年, 积累了很多学习经验, 不同的人,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基础知识, 都有可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Phonics不是万能的, 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都要在幼儿期进行英语启蒙教育, 利用Phonics的发音规律, 单词音形结合, 真正做到“见其形读其音, 听其音知其形”, 充分解决中国孩子的发音难, 记不住单词等问题, 使孩子的英语学习变得简单、快乐、有效。

摘要:幼儿时期对英语的启蒙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幼儿英语学习因受母语的影响, 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是发音和记单词两大困难, 阻碍了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流行全世界的Phonics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音和记单词的问题, 真正做到了“见词会读, 听音会写”, 使英语学习简单化、有趣化, 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英语启蒙教育,Phonics教学法,发音规律

参考文献

[1]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4.

[2][3]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5.

[4]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6.

[5]http://baike.baidu.com/view/4257728.htm

[6]少儿英语学习常见问题纠错.家长, 2012, (01) :39.

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问题 篇8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35-01

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石,是终生教育的基础工程。因此,即要重视“教育”,又要重视“保育”,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要实施保育和教育想结合的原则

在幼儿园里,保育和教育工作,往往由于工作主管人员分属不同,容易互相脱节,传统的保育工作是幼儿体检、生活作息、膳食营养、锻炼与安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等。长期以来幼儿园保育的地位常常迟于教育,许多教师认为保育是保育员的事情,而保育员则往往比教师要低一个档次,《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保教结合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重教轻保”只关注课程教学和教材教法,忽略了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保健,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根据健康新概念的诠释,幼儿园工作在教育的同时,即要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又要保证其心理健康,这就要求保育与教育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大力贯彻保教结合的精神,有着特别的意义。保教结合证明幼儿园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当今、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保育”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目前,有许多幼儿园把作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使幼儿的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及潜在的能力受到了阻碍,《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一日生活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具体的讲,就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应与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内容相结合,生活护理、生活习惯培养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的作用,保育员和教师合二为一。

二、要更新教育观念和保育观念

千百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倡导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今天,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应当是“快乐教育”。幼儿的学习还不是社会的义务,他们的学习主要应当在积极的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自然的而非强制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利用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去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与好感,促使他们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交往。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还必须打破传统的“容器观”,不能把儿童当作接受知识的被动的容器,教师的任务也不是往这个容器灌输知识,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是他们自身发展与学习的主体,要让我们的教育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尽可能适应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特点,使学习过程对于儿童有一定的挑战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主感和胜任感。更新教育观念还必须改变以上课为主的学习模式,承认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上课不能成为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学习方式。同时,在上课时要注意使幼儿产生游戏性的体验,还要防止把游戏工作化的倾向。

上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保育观念的更新更加重要和迫切。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和保育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以整体效应作用于幼儿,因此教育观念与保育观念的更新应同步进行。

三、要优化社会环境

幼儿的成长整个环境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幼儿虽然单纯,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其身上也或多或少会折射出社会生活不同侧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把美好的东西献给儿童,但是我们不能搞封闭教育,回避丑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只看到周围社会美好的一面,社会一些不良影响的尘埃,常常渗进幼儿纯洁的心灵,模糊孩子的视线,这在其言谈和行为中常会反映出来,因此,要使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健康地成长,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幼教工作者,就要引导幼儿全方位地去观察社会上各种现象,思考幼儿教育的对策,例如,在我们这个商品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有时甚至是很残酷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教育幼儿礼貌、谦让、互助、友爱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懂得公平竞争,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让幼儿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具有鉴别能力,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当然我们不要故意寻找那些不好的东西,但是当遇到和察觉到的时候,我们不要回避掩饰,而应面对现实,表明自己的态度,给幼儿以正确的道德导向。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能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全面提高保教队伍的素质

上一篇:项目管理办法范本下一篇:棉花姑娘语文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