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育感想(共9篇)
在此次国学演讲后,我感受到了这一份经典的魅力。只说元旦。
元旦也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相传自尧、舜时,已为节日。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商朝在农历十二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秦及汉初在农历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自称秦起,朝廷于此日有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则有赐宴作乐等仪节。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苏酒、食五辛盘、爆竹于庭、钉桃符、贴画鸡、放鸠、浴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称新年。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我们现在,早已没有了这样诸多的风俗习惯,也渐渐淡忘了很多。但,这些节日,这些习俗,都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及传统的流传与传承,我们不可以忘却,透过此次演讲,我仿佛接触到了过去,现今与往昔在我的眼前相互交织。
一、创设环境熏陶
《纲要》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我们精心规划设计国学环境的创设,墙壁、走廊、楼梯、屋顶、家园直通车、盥洗室等都在设计范围之内。我们将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二十四孝图以对联、麦秆画、剪纸、盘子彩绘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让教师和幼儿每走一步都有国学相伴。班级环境也独具国学特色,如:剪纸、礼仪、古乐器、棋类等。丰富多彩的国学环境,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国学教育价值,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国学启蒙作用。我们还注重营造家园式和谐的氛围。教师对孩子用爱启迪,用心浇灌,同事之间谦让友善,家长和教师之间和谐共育,这种家园式氛围,激发了教师和幼儿积极的情感,培养提高了教师和幼儿的人文素养。
二、领域活动渗透
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我们通过礼仪操、早晚接送相互问好、见到老师鞠躬问好等活动,让幼儿从小学习谦让、有礼貌,勇于表现自我,发展社会性。以我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为例。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特色活动时间,对礼仪队、古典乐器队、腰鼓队等活动小组的幼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与国学紧密联系;定期带领小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和锻炼,每逢庆祝等大型活动时,组织小队员们展示自己风采。两三年的磨砺,孩子们在意志品质和情商感知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谦让有礼、大胆自信,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同时将国学思想渗透到道德、情感教育。首先,注重结合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举行系列宣传、庆祝和慰问活动,如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孩子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佩戴红花,实现自己尊老爱老的情感诺言,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尊老爱老美德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有教师节“爱的教育”;双节“爱心飞扬”社区演出;三·八节和中秋节的“5个一”活动:一个拥抱或亲吻,一首歌曲或儿歌,一句爱的话语,一件贴心小事,一张祝福卡片或一张绘画作品。总之,幼儿园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的情感得以找到润发的土壤。
其次,结合公益活动进行情感教育。如工会和党组织联合开展的“同在一片蓝天下”爱心捐助活动,“地震我来帮”活动,“帮困助学”活动等,孩子和家长都踊跃参加,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捎上一段祝福的话,以公益活动为途径,打造一颗情感永固之心。
三、一日常规延伸
生活处处有教育,教育存在于学校的每个角落,如果我们善于挖掘这方面的教育资源,就能把我们的教育延伸到生活的深层,这样一旦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机制,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们东苑幼儿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如晨间律动时加入“三字经”“弟子规”律动操;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同时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在这种无形的无意识的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比我们喊破嗓子说这是我们的国学经典,大家要好好地学习,好好的继承要强多少倍。所以,我们东苑幼儿园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要求教师也要在生活中延伸国学经典的精神,给幼儿处处做示范,处处引领他们在国学经典的海洋里徜徉。我们还提倡老师把工作做细做实,比如在午睡前要求教师讲富有哲理的经典小故事;午睡起床后,播放婉转的民间音乐供幼儿倾听等等。
四、主题活动拓展
在幼儿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的精髓,主要靠活动本身的艺术影响力,通过活动特定的情景氛围,艺术感染力,主题思想的艺术熏陶等,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教育。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当然这些活动是结合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的。每月都有一个传统文化的节日,在各种各样的艺术文化活动中,贯穿我们的国学经典的思想,以国学经典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活动,这样编排出来的节目就具有针对性,具有打动人的作用。
记得在《小故事大道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中,中(3)班的幼儿表演了《卧冰求鲤》的节目。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幼儿看得如痴如醉,稚嫩的小手不时发出欢快的掌声。还有一次是在《花的世界》的主题活动中,大(1)班表演的《油纸伞》,一把把小伞组成了花的世界,而这些小伞都是教师带领小朋友用纸做成的。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其他小朋友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既感受到了手工艺的神奇,也感受了舞蹈世界的欢快旋律。其他的如在《夏之韵》的主题活动中,大(3班)的小朋友朗诵的古诗《江南可采莲》,稚嫩的旋律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观看的家长也受到感染,一起吟诵起来。演出结束后,许多家长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多举办几次。
五、家园共育保障
孩子的“生活”包括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三个层面。我们邀请家长来园指导幼儿的半日活动或作报告,如邀请家长教给孩子们刺绣和编织;邀请会唱戏家长来参加班级联欢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游戏区域的玩具等等。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参观了老年活动室。慰问老年人,还与社区“夕阳红”文艺队的老奶奶们进行联欢活动,老少同庆,扩大了孩子们社会交往的层面,也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欢笑和温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教育;“蒙以养正 圣功也”;国学水平;文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15-0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消亡掉了,那才会万劫不复,永远不能翻身。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中国古书易经上说“蒙以养正 圣功也”蒙童时期把他养正培养他的正气这是圣人的功绩,不要养歪,养邪从蒙童时期我们就要教他走正道。而在幼儿这段时期孩子会以惊人的速度将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事物,不加选择的全部吸收。而国学教育包含孩子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教育孩子如何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起居饮食、穿着打扮,如何做事,如何读书,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不良环境等内容,通过给幼儿讲解教育,他们很快就会背诵,而且还会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幼儿园进行国学教育时,用哪些教学方法更加适宜呢?经过教学的实践研究与经验的积累,有以下方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处于人生启蒙时期的幼儿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是对外部可感知世界的生动、具体的探究与认识。这是人睁大好奇的眼睛观察周围世界、利用现成的工具与环境发生主动交往的最初时期;是在心灵中构建色彩斑斓的一幅幅外部世界图像的时期;也是开始用词、语言与成人及其他人交换信息、情感、需求、欲望,从而建立起最初的、社会交往意义上的人际关系的时期。幼儿已经懂得“我”指自己。会用“我……”来表述自己的种种想法和要求,并学会一些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与方法。
幼儿园在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基于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形式上要采取了幼儿喜欢的体验式、探索式等活动,让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实现色形声乐的有机结合。本着“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以中国传统经典为课程内容的依托,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内容上选择了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三字文》等内容,字数上也从三字句,五字句,到七字句。分别对应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国学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幼儿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通过诵读,让幼儿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精华与幼儿的成长节奏合拍,促进和谐发展;通过诵读,让幼儿拓展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文学爱好,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师的师资水平,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国学水平
教师要向幼儿进行国学教育活动,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国学知识。可通过查阅资料,组建国学评鉴小组等方式,努力提高自己对于国学的认知水平,了解、背诵或熟读国学经典作品,并且掌握教幼儿背诵的方法,使幼儿了解其中的正确含义,并学会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教育。具体做到:
1、抓学习,促进教师对国学专业成长认识,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所,学习交流,请专家来园讲座、指导教学等,教师统一思想,明确了认识,“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幼儿园国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但要真正提高教师国学专业水平,需要脚踏实地,制定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才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升。
2、抓培训,利用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国学专业水平。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师的国学专业水平,首先要加强规划,有效落实。设立了“幼儿国学教育研究室”,重点就教师国学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今年我们将申报“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的研究,其次采用结对帮扶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了中、长期教师国学专业发展的规划,短期培训计划,就教师目前的专业水平,采取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分步实施,有效推进。最后分层培训与指导教师开展“为人、为师、为孝”等主题活动。同时请专业特长教师进行基本功展示,尽快让教师提升国学专业水平。
三、重视宣传效应,大力宣传国学精神,引起社会关注
首先在环境创设上为幼儿提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养,使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园所传统文化环境的创设,全面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真正把园所文化扩展到孩子们的一切活动场所。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将国学经典和幼儿园环境有机结合,落实在每一处地方。例如:班牌、家园共育、走廊、楼梯、盥洗室等等。通过每天播放《弟子规》、《三字经》视听光盘及教室环境周围布置展板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让幼儿及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国学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及《家长园地》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国学对幼儿人格、道德品质、情操、精神风貌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新闻媒体、大型活动引起社会效应,向社会宣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社会认可。
四、开展国学教育交流,提升家长文明素养
家长进行国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组织开展了“国学教育交流活动”,活动以“传承中华美德 惠泽万千家庭”为主旨,通过对“凡出言 信为先 言必行 行必果”的理解和诠释,使家长掌握教会幼儿学习国学的方法,这样家长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对幼儿的国学教育活动中来活动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收到良好的提升效果。同时结合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开展了让家长搜索收集民风民俗、网上祭奠祖先英烈、感恩系列行动等主题活动,让家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摘 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古代圣人先贤的思想智慧在历史的大浪里几经沉浮,流传千古后至今仍然熠熠闪光,成为了人类公认的最好的教育。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用民族文化哺育儿童,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注重国学的浸润、融合和积累。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我园,与晨间音乐、早操活动、晨会活动、环境创设、领域教学、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规范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渗透与整合。幼儿时期是开展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正在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为了把这一最好的教育传承下去,我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过两年来的坚持和推广,加深了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我园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
1、摆正心态,重新认识国学经典教育。我们曾经以为经典诵读就是单纯的学学古诗,念念古文,是简单重复的死记硬背,经典著作里那些苦涩难懂的文字和高深莫测的言语想想就令人望而却步,所以一些老师在学国学之初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无甚作为注解。后来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关于2只蚕子的故事案例却改变了大家的这种心态。故事讲述了2只蚕子因为不同喜好对同一种食物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命运:喜食新鲜桑叶的蚕子长得白白胖胖,不喜欢吃新鲜桑叶的蚕子则长得很瘦小,最终被主人丢弃。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做一只对新鲜桑叶敏感的蚕吸收的养分最多;而原地打转在陈旧叶子上不动的,只能变得又黄又瘦,难逃被主人弃之的命运,因为它即便日后产茧也是次品!为了不在今后的竞争中被抛弃,教师们端正了学习心态,纷纷以第一只蚕子为榜样,开始了蜕变的历程。
于是,在我们推开国学经典教育这扇大门,并一步一步接近她后,一点点地被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因为它一是涵盖面广阔,包括语言识字、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常规礼仪、自然常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二是语言优美、文字简练,三是思想智慧高远,并且最终回归到对幼儿施行德育中来,与当前教育异曲同工,古人先贤眼光长远思想高深由此可见一斑。在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国学经典以后,从2010年开始,我园掀起了在全园范围内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热潮。
2、确定我园国学经典教育主题。基于新的认知,在重新解读和梳理后,我园最终确定了国学经典教育的主题——“诵经.习德,知书.达理”,短短的八个字,字字珠玑,凝聚着全园教师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我们对幼儿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的期望,那就是“诵读中国文学经典,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你我高尚德行。”我们从中提炼出了三个层次:
(1)从枯燥读经到快乐诵经。国学经典教育原来并不只是枯燥乏味,苦涩难懂的古文,而是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孩子们的读是在快乐中读,在优美中读,并且国学经典教育所提倡的“说文解字”、“知行合一”等,都是生动的语言教育方式,孩子一旦学习了这种高度的语言表达,再学习低度的语言表达可以居高临下,势若破竹,并可以轻松达成大纲中语言领域的教学要求。
(2)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里蕴藏着先贤圣人5000年的智慧精髓,和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然而要真正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江河不择细流。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论语》中自然的生活化的观念对大家的唤醒,让每一个人有种温暖的感悟;让我们回到本真,帮助我们解开心灵的迷惑。
(3)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古人云“身有伤,遗亲忧;德有伤,遗亲羞”,“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由此不难看出祖先们对一个人高尚品德的推崇和首肯,可是纵观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因为生活所迫忙于工作忙于赚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造成其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的缺失,社会大环境的被污染也导致许多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惨痛的案例让人们震惊的同时更多的思考幼儿品德教育的走向,此时经典的国学文化无疑为一盏黑夜中的明灯,为我们一直所追寻的精神家园燃起无限希望!
我们期待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那么家长的有力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净化,必然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出一片和谐的蓝天,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潜移默化悄然习得良好的道德习惯,假以时日就会转化为内在的修养,自然而然地拥有儒雅高贵的气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用民族文化哺育儿童,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注重国学的浸润、融合和积累。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承,但是又必须面向未来,为一个人一生的成才打下基础。
二、我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保障和措施 为了确保国学经典教育在我园顺利推进,我们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交流和学习培训来夯实老师们的国学基础,在反复的实践与课堂磨砺中,丰富了教师们自身的国学知识,提升了国学涵养,提高了教师们进行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的能力。
1、大量开展培训和学习,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园每班有一名兼职的国学教师(主要由语言教研组的教师担任),为了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我们有3个途径:一是开展园本研讨——以教研组为平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小主题研究;二是请进来——邀请专家来园开设专题讲座,培训全体教师;三是走出去——外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国学主题的学习和观摩。
2、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可行性。
3、管理层做好对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和评价考核。加强日常巡视,做到每天深入班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与帮助和指导;带头开展一线教学,从实际教学中积累经验,后续指导更有话语力度;制定“国学活动评价表”,对教师国学经典教学活动实施情况进行每月、每期、每学年的评价,根据完成情况和评分对教师进行考核。
4、鼓励教师学国学、读国学。我园保教办收集资料制作了一本国学手册,向每一位教师发放,鼓励大家加强个人自主学习,鼓励教研组组织组员集中学习。一段时间下来,老师们对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读物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我园又推出了每周一次集中诵读的活动——每周五的例会,全体教师集体诵读国学手册上的部分内容,既锻炼了胆量,又展示了老师们学国学、读国学的成绩。慢慢的,不会认的字会认了,不会读的字会读了,老师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
5、做到三个认真。
(1)认真遵循国学课程三个基本教学目标,认识到“诵读”就是以丰富的形式、快乐的活动实现乐读、美读;“说文解字”则指实现汉字文化的传承、自然熏习地识字;“知行合一”指落实德行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所在,在实施中要高度重视,重点培养落实日常行为规范。
(2)认真了解和掌握各年龄班教学内容。我园在小班中推行《弟子规》这样一本系统化的“儿童行为规范”,在中班推行中国文史简明大纲《三字经》,大班幼儿则使用最优美的识字经典教材《千字文》。
(3)认真落实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幼儿园明确规定各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国学经典的集体教学活动,要求有连续性和延续性。同时,采取灵活、分散的形式进行诵读活动,即每天诵读不少于15分钟。利用“晨诵、午读、暮省”,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古典文学精华,培养良好情感。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和整合
(一)国学经典教育在学科领域中的渗透和整合
1、渗透语言识字教育: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自然积累了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并能逐渐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再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中,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2、渗透礼仪教育:从小学习谦让、有礼貌,勇于表现自我,发展社会性。以我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为例。我园每周二放学后免费对礼仪队、记者队、腰鼓队等三个活动小组的幼儿进行免费培训,培训内容总是与国学挂钩;定期带领小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和锻炼,每次幼儿园有庆祝、迎接或表演活动时,这些小队员们也冲锋在前,一次又一次的展示着自己的风采。通过两三年的培养和磨砺,三个队的孩子们在意志品质和情商感知、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更加谦让有礼、大胆自信了。
3、渗透艺术教育:在艺术领域中享受国学。首先教师重视,经常性地指导幼儿练习画梅花、兰花、竹子等,有的班级还用神话故事里的“神笔马良”来创设美工区。孔子说:“思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如:在教学中使用节奏游戏——节奏卡:幼儿一边拍手、跺脚、点头进行诵读);引歌套词变国学经典教育为快乐的歌唱教学——将幼儿喜爱的儿童歌曲的歌词改编成国学经典,让幼儿在音乐的美景中自然愉快地唱诵国学,快乐而易于接受。如把“泥娃娃”、“找朋友”的歌词改为《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内容,将唱、诵、跳结合起来,深受幼儿喜爱。
4、渗透道德、情感教育: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礼智信” 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让国学更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学习来让孩子得到熏陶,把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们年少幼小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让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形成优良品行。里面包括两个部分,即:
A、结合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我们注重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举行系列宣传、庆祝和慰问活动,如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孩子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佩戴红花,实现自己尊老爱老的情感诺言,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尊老爱老美德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有国庆节“爱的教育”;双节“爱心飞扬”社区演出;三.八节和中秋节“5个一”活动:一个拥抱或亲吻,一首歌曲或儿歌,一句爱的话语,一件贴心小事,一张祝福卡片或一张绘画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的情感得以找到润发的土壤。
B、结合公益活动进行情感教育。如工会和党组织联合开展的“同在一片蓝天下”爱心捐助活动,“地震我来帮”活动,“帮困助学”活动等,孩子和家长都踊跃参加,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捎上一段祝福的话,以公益活动为途径,打造一颗情感永固之心。
(二)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和整合
1、晨间音乐:早上8:30—9:00入园时段,我园会播放国学CD。当我们精心编辑的古典诗词和歌曲,韵味十足地飘扬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幼儿和家长们踏着郎朗诵读声来,浸润在优美的民乐诗海中,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经典的兴趣,同时丰富了家长们的国学经典知识,说话行事更加文明有礼,入园时段变得有趣。
2、早操活动:我园早操音乐与晨间音乐属同一系列,充满浓郁国学气息。早操器械也尽量融入国学元素,如棍棒操中的棍棒可以变身为锄头,模仿农耕动作;可以变身为扁担,模仿日常生活动作;还可以变身为笛子/箫,体验古典器乐,模仿吹奏动作;凳子操的凳子可以加入织布动作,既能够体验劳动的艰辛,也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古人的生活和生产。
3、餐前休息: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诵读活动和餐前感恩。我们使用的7句感恩词分为家园两个层面,在幼儿园用的是“感谢老师教导之恩,感谢同伴帮助之恩,感谢食堂阿姨为我们做好吃的饭菜”,在家里用的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长者先,幼者后;大家请用餐。”通过这样的做法向幼儿传递知恩、感恩、报恩的信息。
4、入园离园:这一环节注重师生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互相问好和道别,通过柔和的表情、温暖的眼神、文明的语言等树立榜样形象,对孩子施以积极影响,培养其彬彬有礼的言行。
5、国学晨会:为给幼儿和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我们在每周五早操时段设立了国学晨会。活动时,除托班外的各班师生齐聚操场,幼儿用歌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示本周国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则按班次轮流主持晨会和讲述故事,实现班与班之间和谐友好的切磋交流,为幼儿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提供了机会,为教师实现自我提升提供了舞台。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渗透
“用环境文化当教材,不仅让学习变得更为有趣,更能使孩子们更容易掌握和运用知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我园的创设理念和原则。以幼儿为本,创设让幼儿健康、智慧和社会化发展好的环境,坚持一致性、适宜性、参与性、开放性和经济性5大原则。
2、我园创设的国学环境。整个幼儿园都充满了书香气息,瞧,长廊上挂满了灯笼和柳条,柱头上贴满了国学经典著作内容及童蒙读本节选,让幼儿和家长随时都能感受浓浓的国学氛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流传千古。这些都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每一层楼都借用了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有效利用。如:一楼:福字+中国结;二楼:脸谱+粽子;三楼:扇子+十二生肖(玉米皮做的草垫子)。
在有效利用环境资源时,我们还专门设置了国学主题墙,这一墙面方便老师根据最近教学及时更换主题内容,并标注译文,便于家长更好的理解,并进一步教育幼儿。同时因地制宜在大小楼梯上张贴《三字经》和《弟子规》,现在家长和幼儿在一行一走之间都被浸润在国学气息之中。
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中,室内有国学专栏、盥洗室、语言区,室外有家园栏、绘画栏等,每一处都巧妙地渗透着国学元素,处处整合。
(四)国学经典教育在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中的渗透
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等民间传统游戏里有一种纯粹的童趣,而这正是现在的孩子逐渐失去的。较之市面上比比皆是的昂贵成品玩具,铁环、草绳、鸡毛毽子、翻板这些曾经为我们这一代带来许多快乐的民间传统游戏更经济,材料更环保,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我园专门开辟了传统游戏区,投放了二十余种民间游戏器械材料,面向全园家长、幼儿和老师开放,老师们可以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幼儿滚铁环、跳草绳、玩翻板,家长也可以在离园时带领孩子玩一玩乐一乐,成人重温儿时的快乐,孩子也能在这份质朴和自然中感受一份特别的幸福。
四、我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取得的一些成绩
1、特色逐渐凸显。我园先后于2010年11月、2012年4月承担了两次县级国学研讨活动,在县域范围内受到好评,国学经典教育逐渐成为了我园的一项特色教育。在各种庆典、宣传活动中推出的舞台剧《守株待兔》、戏曲表演《说唱脸谱》、古诗诵读等节目,更是获得了一致好评,让我园国学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了人们心里。
2、教师得到成长。在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磨砺下,我园教师的国学教学能力迅速得到了提高,近年来指导幼儿参加县级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也先后获得了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教师们的国学见识日益丰富,无限敞开了了解传统、了解民俗、了解经典的坦途,国学专业团队正如灿烂星辰徐徐诞生。
3、收获国学成果。在不间断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研究2年后,我们把过程性资料和一些成果制作成了一本国学小书,收录了开展师资培训、举行各类活动、进行环境创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它见证着全园教师在国学之路上艰难跋涉的历程。
[正文]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5]我结合《纲要》的精神,根据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国学经典教育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使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现将教学心得与同行分享交流。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我园,与晨间音乐、早操活动、晨会活动、环境创设、领域教学、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规范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国学经典作品中童蒙养正。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幼儿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经常很晚才上学,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我将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国学故事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幼儿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幼儿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孔子说:“思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节奏游戏变国学经典诵读为轻松的音乐教学。由于一些国学经典作品的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创编节奏,让幼儿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国际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新一代国学人才的培养上,我认为:如何建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凝聚为幼儿持续发展的底蕴,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问题。今后在实践中,我将锲而不舍,积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传承中发展,在感悟中创新,最终探索出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学教育理念,以促进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
幼儿园里学习国学,应根据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幼儿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参考文献]
[1],各地幼儿园踊跃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2],全国性普及国学经典教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4]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讲座(下)
[5]王建堂.国学与科学.
2009级3班
0923010329
程
波
国学讲座感想
对于国学的真正了解是从上了黄世坦教授的国学讲座开始的,以前只知道国学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对它没有多少的了解,也没有将它联系到平时的各个方面,不过现在知道了国学有多么博大精深了!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国学讲座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以后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另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学好国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高翻学翻译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你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国家文化都不了解或知其甚少者,又怎能去学好另一国家的语言?又怎能做好这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工作?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他人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三是孝道及感恩的重要。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不能缺少孝道了,孝道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的。子曰:“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人心在哪里,时间才会在那里。我们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即,父母恩,师生恩,国土恩,众人恩。为什么要报父母之恩?那叫生之恩,养之恩。生育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父母,我们就不会长不大,多么大的恩德;为什么要报教育之恩?因为没有教育,我们就不会认字,没有教育,我们就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但是我们想想:从小到大,这些人有哪个人,吃过我们一块糖;哪个人吃过我们一块点心。为什么要报国土之恩?因为文化传播可以没有国界,但是企业家,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最后度一切众生,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天天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党比如成母亲,把黄河叫母亲河,我们把山河比喻成母亲,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把道德经比喻成母亲。一个人连孝道都没有,没有爱心的人,他如何去爱国家,爱党,爱他自己,爱他的工作呢!汶川地震后世界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官员叫父母官,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叫子弟兵。我们要时刻对这些最可爱的人心存感恩之心。
身为当代一名大学生,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我为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在我看来,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份神圣的责任,更是我们语言类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崇高理想之实现指日可待,那就让我们一起为民族之复兴添砖加瓦,为中华之崛起贡献力量吧!
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由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承办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研讨会”日前在南昌大学举行。经过交流与探讨, 专家们对于国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专家们认为:所谓国学, 就是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所指向的特殊思维路径, 在融贯经史子、参究天地人的整体观照之中, 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言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当代学术文化的语境之中, 融旧开新, 再续敬德尊圣、平等向善、知止乐天的人文传统, 培植理想的未来人性, 构建新型的情理范式, 重铸炎黄子孙的民族心魂;以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 豁达开朗的文化胸襟, 积极参与当代世界人文价值与全球普适伦理的文化重建。概而言之, 融旧开新, 再续华夏人文慧命;敬德尊圣, 重铸炎黄民族心魂。这就是当代国学的文化生命与历史使命。
关于国学的学科定位, 专家们一致认为, 按照当前学科门类的划分, 以二十四部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功能为基本内涵的国学, 应该是个大的“学科门类”或者至少是个“一级学科”, 它不应该隶属于当代人文学科所谓文学、历史、哲学任何一个学科分支之下。否则, 与国学教育的创办初衷相悖, 也与传统国学的学术理路不协。
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教育;活动教学;道德教育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良好传承,将国学经典引入幼儿园教学既符合幼儿园教学的宗旨,也是充分利用国学资源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具体来说,国学经典具备以下几点优势:它涵盖面广阔,包括语言识字、思想道德教育、常规礼仪和生活常识等众多领域的知识。其次,语言优美、文字凝练,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大多读来朗朗上口。再次,它立意高远,对于加强幼儿德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国学教育极为必要。
一、树立国学经典的教育目标
1.快乐阅读
改变以往的枯燥背诵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在快乐中阅读经典,做到国学经典教育所提倡的“说文解字”“知行合一”。以生动的语言教学方式,让孩子能够轻松掌握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
2.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让幼儿熟读国学经典就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养成热爱民族文化的良好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提高幼儿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极高,而且常常将自己对道德修养的认识渗透到国学经典中,为后人修身养性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教师要树立这种提高幼儿道德修养的意识,从而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二、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措施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
国学经典文化不仅可以运用于语言学习中,还能渗透于礼仪、艺术、道德、情感等其他学科教育中。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学科教学中的国学经典文化进行渗透。比如,在语言识字教育中,让幼儿诵读经典篇目,从而培养幼儿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幼儿逐渐积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在礼仪教育中,教师可以用古人的礼仪故事来指导幼儿,从小养成谦让讲礼仪的好习惯。以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礼仪培训,并且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走进福利院和养老院等公益场所,与老人孩子进行交流,践行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准则。其次,还可以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从小指导孩子学习书法、中国画以及一些古典乐器,并且结合相关的国学故事,激发幼儿学习这些国学艺术的兴趣。
除此之外,国学经典也应该走进幼儿德育教学课堂。通过国学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内容,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幼儿得到情感熏陶,改正生活中和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来开展情感教育。比如,向幼儿讲解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庆祝,开展慰问活动。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给幼儿布置一项家庭作业,即给妈妈一个拥抱或亲吻,向妈妈表演一个节目,说一句关爱的话语等。
2.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经典
为了让国学经典全面渗透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学科教学之外,幼儿园的其他娱乐休闲活动,也应该积极渗透国学经典。比如,在清晨幼儿进园时期,可以播放一些和国学有关的音乐,或者童声版的古典诗词朗诵,让幼儿和家长踏着韵味十足的朗诵声而来,使每天的入园时间令人耳目一新,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中午进餐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国学经典朗诵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即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食堂阿姨为自己准备好吃的饭菜等;让幼儿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长者先幼者后以及懂得谦让等。其次,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专门的国学活动,在活动时间内,组织某一班的幼儿用唱歌、舞蹈等表演形式,展示本期国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每个班轮流主持,从而实现班与班的友好交流。
3.在幼儿园环境中渗透国学经典
在幼儿园营造出浓厚的国学环境,将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文化的影响。比如,在幼儿园墙上张贴一些国学经典字句,在走廊上挂满极具古典文化气息的灯笼,在每个班级的教室一角设置国学经典书架,以及在幼儿园大厅或门口用LED灯滚动播放国学文字,营造出幼儿园的国学书香气息。让幼儿和家长感受到国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等。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它要求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从细节处做起,从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共同渗透国学文化,同时还要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为幼儿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谢斌.国学经典润童心 新韵东山奏华章[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5).
[2]李燕妮.浅谈学龄前儿童集邮兴趣的培养[J].邮政研究,2011(4).
[3]郭煜炜.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感[J].新课程:教研,2011(7).
[4]赵启霞.在区域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艺术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8).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张下,让我们国人收获了太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物质财富,却迷失了很多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人已经忘本,把中国人的“德”已经远抛脑后,只是盲目的追求时髦和物质,把自己真正的灵魂忘却,然而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不知何为德,何为孝。
当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
其实德行的教育才应该放在人生教育的首位,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
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
但可悲的是,有些中国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
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
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
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
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因此我们学校要用国学来立校,开设了国学教育科目,通过国学故事和国学的经典来感化孩子,让孩子把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下去,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用“德”的眼观去看待一切事物,从小用“德”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幼儿园国学教育感想】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07-26
幼儿园毕业感言感想06-17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幼儿园家长课堂感想06-17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感想06-24
XX年幼儿园老师开学感想09-17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感想11-21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06-16
幼儿教育学幼儿05-23
幼儿园助学教育11-28
幼儿园游戏教育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