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精选10篇)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篇1

五二班 朱怡琳

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要靠水才能生活。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切,它为人类来带了希望,却也是毁灭的象征……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地带洪水奔腾不息,淹没了房屋,让许多人无家可归;淹没了学校,让无数学生在恐惧、潮湿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淹没了树枝,鸟儿,动物们无家可归,有的被淹死了,有的逃到了别的地方,只留下了一颗颗悲伤地泪珠……

这时,当长江地带被黑暗、恐惧淹没时,一束希望的光芒出现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们接到任务,日夜兼程地赶到了灾情现场,进行救援。

这些官兵不畏惊险,每人一套救生服,分散到各地去进行救援。有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一座座人墙,阻止洪水的侵袭;有的,背上麻包,不顾泥地行走困难,即使受了伤,也没有休息,依旧把麻包堆在大堤上防固大堤;有的,划着救生艇,不顾疲劳,火速赶到被淹没的房屋,去寻找需要救援的人……

他们,对当地的群众来说,就像大救星,把他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那些战士,为了救当地的群众,不知做出了多少奉献:个个都成了泥人,有些受了伤,因为没及时处理,又加上被水浸泡,伤口被感染得非常厉害,甚至有些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篇2

苏教版五下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

2.读写迁移, 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词串、激情导入

1.出示:奔腾不息日夜兼程疯狂撕咬来回穿梭大堤塌陷奋然跳入激流汹涌劈波斩浪

2.师:自由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3.读出情感, 读出画面。

【意图:八个词语, 点出了抢险的情境、形势, 道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营造了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诵读、想象、表达中走进文本情境, 感知文本内容, 从而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走进个体, 悟铁汉精神情

1.紧扣人物语言, 感受时间紧迫、形势危急。

(1) 言为心声, 让我们品析黄小文的话语, 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

出示:黄小文大声说:“来不及了!”

(2) 师:“来不及了!”四个字, 简简单单, 仔细品味这四个字, 你能读出什么? (时间急迫、形势危急)

(3) 自由读第5自然段, 哪些词让你读出了时间紧, 形势危, 为什么? (从“奔跑”“猛”“随即”“二话没说”等词感受到了时间紧、形势危急)

(4) 读出黄小文此刻内心的急迫。

2.品味人物语言, 感悟铁汉精神。

师:“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了吗?真的连简单地处理一下伤口的时间都没有了吗?默读第4自然段, 想一想“来不及了”四个字后面隐含着什么? (透过“奔跑”“猛”“随即”“二话没说”等更能感受到黄小文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把心得和感受带到句子中去读。 (生读第4自然段, 师评议并指点)

3.在《为了谁》音乐声中, 生读本段。

【意图:此环节以“来不及了”作为教学切口, 初读感知抢险时时间紧、形势急, 追问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品析语言, 读出黄小文不甘心落后, 奋不顾身的精神。人物“奋不顾身”的精神实质由语言文字中跳出, 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诵读中“铁汉”的形象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自然饱满起来。】

三、走进群体, 悟鱼水情深

预设1:战士们大堤抢险

1.紧扣“一声令下”感受整体形象。

(1) 师:浏览第2自然段, 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的? (动作、语言)

(2) 师:画下本段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默读课文想一想, “上!”简单至极, 一声令下后你看到了什么? (点拨、引导看到:一条长龙、来回穿梭、赤脚奔跑、奋然跳入、一道人墙)

(3) 师:默读这些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品析关键词, 悟鱼水情深。

(1) 师:让我们带着读书的感受走进抢险现场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吧!

出示:

a.支队长一声令下:“上!”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b.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 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师:自由读这两句话, 有何异同? (“顿时”突出了战士们面对灾情不耽搁、不犹豫, 哪怕是一分一秒。)

师:再读这两句话, 注意加点词语, 你又读出了什么?

出示:

a.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 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 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 他们也全然不顾。

b.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师: (引导点拨, “索性”“奋然”这两个词表现了战士们面对灾情不犹豫、不畏缩。) 战士们为什么不愿耽搁, 不犹豫, 不畏缩?为什么他们面对凶险全然不顾?

(2) 出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 保住大堤!”

师: (出示九江大堤的位置和其作用等资料, 生读并了解其意义) 读了这些资料, 我们知道保住大堤就是———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 。

3.创设情境, 深化情感体验。

(1) 师:还是那一声令下, 你听到了什么?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生读出气势, 读出情感)

(2) 师:这声音向狂风、暴雨、巨浪宣告:人民的军队是钢铁长城, 坚不可摧! (出示抗洪抢险画面并伴乐《为了谁》)

【意图:此环节, 以“一声令下”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学生在与老师一次次对话感悟中走进了战士们的内心, 感受到他们面对险情奋不顾身的精神。关键句子的及时呈现, 相关资料的及时补充, 在《为了谁》的渲染中, 感受军民鱼水情深便水到渠成。】

预设2:救群众

师范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

1.师:这句话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

2.教师引读:

师:是呀, 洪水滔滔。在最危险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子弟兵的身影。在汹涌的激流中我们看到———

生:“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飞向……电杆。”

师:在塌陷的堤坝下我们看到———

生:“顿时, 一条长龙在崩坍的堤坝下出现了。”

师:在泥水中我们看到———

生:“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 在泥水中……全然不顾。”

师:在滚滚的巨浪中我们看到———

生:“他们一个个奋然……一道人墙。”

师:所以———

生:“哪里有……哪里……”

师:在安造垸, 战士们救出了———

生:“被洪水……周运兰。”

师:在簰洲湾救出了———

生:“在树梢……小江珊。”

师:所以———

生:“滔滔洪水中的群众, 看到了……大救星。”

【意图:此环节在教师的引读中回顾了课文内容, 学生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 在一次次的心诵中沿着文字的弦清晰地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脉动, “鱼水情深”之情在学生内心涌动。】

四、探究写法, 读写迁移

1.师:请大家默读第2~4自然段, 同样都是写保护大堤, 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2.师:既然已经写了整个保大堤的场面, 为什么还要写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呢?

3.归纳“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4.师:写一个人和写一群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师: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方法来写一个片段。课文第5自然段是抢救群众“面”的描写, 请你写一个人抢救群众时的情景。

6.在音乐《为了谁》中学生抒写。

【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习得语言方法, 形成语言能力。本环节,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比较中感悟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然后充分利用文本自身的资源写在抢救群众中战士个体的表现, 在抒写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五、课后作业

收集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和图片, 做一期以抗洪抢险为主题的手抄报。

《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3

师:课文围绕大江保卫战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情?

生:主要写了1998年夏天,400多名官兵在赛城湖大堤崩塌时去进行救援。

师:可不可以简单点说——

生:保大堤。

师:请你把这三个字写到黑板的题目下面。这第一件事——保大堤,高度概括,精炼。第二件事——

生:第二件事是救群众。

师:在救群众之前还有一件事,按课文顺序,你说了第三件事。你把它写在它的文字下面。中间还有一件事。

生:拔铁钉。

师:说得真好,谁拔铁钉?黄晓文拔铁钉!当然拔铁钉三个字有丰富的内容。请你把它写上去。

【点评】教学中,李老师让孩子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说说“课文围绕大江保卫战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情?”并鼓励孩子学会简要概括。语文教学要强化“双基”,而“双基”只有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扎根。让学生通过扎扎实实地读书后学会概括,就是一种在已有的“双基”基础上的有效的自主建构。

【教学片段二】

师:好多同学都画出了这个句子,这里面有一个词——“全然不顾”,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都顾不上。

师:请你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想象,说一说,他们全然不顾什么?

生:他们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的划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生: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生:他们全然不顾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生:他们全然不顾身上的伤痕累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师:他用了一个词:伤痕累累都不顾,真好!你们说得丰富多彩,我也说了几句,一起来读一读。(屏显,生齐读)他们全然不顾肩头沉重的沙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泥水中来回穿梭的劳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割破脚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生命的危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点评】教师抓住“全然不顾”引领孩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想象,说说官兵们全然不顾的是什么,孩子们动情朗读,真情诉说,将“全然不顾”诠释到极致,教师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引领孩子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

【教学片段三】

师:我本来想让你们思考一下,现在答案都出来了。看一看吧,课文第2自然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属于“面”的描写,这是一群人民子弟兵。第4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的表现,属于“点”的描写。这两段的描写叫什么?(生齐答:点面结合1)如果只写面或者只写点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写作要有详有略。

师:她把学课文与写作联系起来了!你一定是优秀的学生!(竖大拇指)

生:因为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中有一个“面”到“点”的过渡句。

师:真高明啊!他是小作家。只写“面”或只写“点”都是不行的!大家读一读这段话。(出示:“点面结合的描写,既给人以整体感,又可以让人很真切地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生齐读)

【点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就是要去把握“文理”,凸显“学理”。教学中,李老师紧扣“点面结合”这个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之美,又能领悟到文章的形式之美,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模仿,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本课教学实录由徐杰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李伟忠节选)

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4

王秋凡

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将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凸显学段目标 3.以读为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齐读)《大江保卫战》。

2、复习生字词,想像画面。

(1)首先,我们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课件出示)奔腾不息

肆虐的洪水

崩塌的堤坝

猛烈地撕扯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万分危急

暴怒的巨龙

汹涌的激流

疯狂地撕咬

(2)你们知道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长江)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长江?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连续的大暴雨,让长江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水势都有冲垮堤岸的危险。)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让学生读描写长江发怒时的有关词语,既复习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又能把学生带入1998年的那场洪涝灾害中。](3)你的回答把我们拉到了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中。(播放录像)(4)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吗?(万分危急)来,让我们端好书,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画面吧!(5)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录像让学生的感受加深,切身的体会到情况的万分危急。]

3、、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战斗中,解放军官兵们主要做了什么?(板书:保大堤、救人民)

4、保大堤是在哪几个自然段?(2至4)救人民呢?(5)

现在,让我们跟着课文,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吧。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二至四自然段,想想在保大堤这件事中作者又抓了哪几个场面来写?(运砂包、筑人墙)

2、请同学们再静静的默读这一段,边读边想想一下,你从保大堤这件事中看到了什么?(生答)

3、文章中有没有写出你所看到的画面的句子?有,找出来读读,同桌交流交流。

4、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1)为什么说他们神速,你从那儿看出来?能读一读吗?

(2)子弟兵行动敏捷,救援神速,他们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支队一声令下长„„(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神速。)

奋不顾身☆“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1)有哪些词吸引了你的眼球?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 2

脚趾吗?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还受到了怎样的伤痛?

(2)学生补充描述: “那些天,气温特别高,大家身上都穿着救生衣。如同穿着一件厚厚的衣服,散热很慢,就像闷在蒸笼里一般,前胸后背都生出了痱子。酷热奇痒难忍,更难忍的是,因为没工夫洗澡,出汗又多,衣裤粘着皮肉,每走一步都会产生磨擦,疼得钻心。走路时不得不叉开双腿,迈着八字步,一步一步地移,休息时脱下长裤,只见浸透血迹的短裤紧紧粘贴在大腿内侧,只得一片一片地撕揭下来,此时短裤上往往沾着一层薄薄的皮,血迹斑斑。”

(3)渲染:是的,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前胸后背都生出了痱子。酷热奇痒难忍,他们——全然不顾,短裤上沾着一层薄薄的皮,血迹斑斑。他们——全然不顾。他们真是意志坚强,令人感动。那么谁能把这几句话读好,读出你的感动呢?(4)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让学生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的救援速度之快,体会到了他们的奋不顾身。学生的补充和老师设计的一段引读导语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全然不顾”。] 师:读到这儿,你们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生: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变红)

“人在堤在”,这个念头就像一根无声的指挥棒,指挥着子弟兵奋不顾身,保护大堤。(“官兵们„”读—)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谈到的是人民子弟兵靠沙包来保住大堤,当沙包运完了后,肆虐的洪水还在撕咬着大堤,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怎么办?(人民子弟兵筑起了一道人墙)

乐观☆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这墙是砖头砌的吗?是沙包垒的吗?

生: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筑成的。

师:当时情况怎样?

生:“狂风卷着巨浪,猛烈的撕扯堤岸。”说明当时雨大、风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冲走,被巨浪吞没。

师:战士们奋然跳入水中,也许这一跳,(生答:)就会被急流冲走 ;也许这一跳就会被巨浪吞没 ;也许这一跳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再也不能回到自己温馨的家里了;也许这一跳,孩子失去了父亲;也许这一跳,母亲再也见不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了„„

师:但是战士们义无反顾,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课件出示:大堤,保住大堤!)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课件出示句子:乐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师:狂风、暴雨、巨浪会为战士们呐喊、助威、加油吗?(学生自由说)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这一声声高喊,喊出的到底是什么?

(战士们的坚强、不怕牺牲。面对困难、危险的勇敢无畏。

喊出的是战士们对困难的蔑视。

乐观精神。)

师:那呼啸的狂风随时会把人墙吹散,那滔天的巨浪随时会把战士们吞没?但我们的子弟兵并没有害怕,把他们看作是在呐喊、加油、助威,把他们作为了前进的动力,多么乐观的子弟兵啊!谁来读读战士们的这句话。

师: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我们一起把这种豪壮之情读出来。

师介绍:战士们不仅喊出了这样乐观的口号,他们还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动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

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5、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激烈的、艰苦的)有一个词语说明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场苦战,(鏖战)

6、有一句诗就是对这场鏖战最好的概括,哪一句?

课件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个英勇子弟兵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不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恍若就在眼前。大堤保住了,可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播放录像)

他们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官兵们英勇抢险的感人场面。(齐读第2小节)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来看《惊涛骇浪》中的一段录像,学生与那一场景的距离感就更近了,感触就更深了。]

三、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解放官兵战洪魔、斗恶浪、保大堤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一个。为什么称黄晓文是一个铮铮铁汉呢?

1、读这一节,找一找文中什么地方能让你感到黄晓文是一个铁汉。

(课件出示)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小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2、黄小文的精神真让我们敬佩,那么你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敬佩之情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吗?请同学们小声练练。(齐读)

3、“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作者的意思是说什么?

生: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许多这样感人的事迹!

师:是啊!那你还了解哪些感人事迹呢?

生补充。(课件出示)

师:为了保住大堤,制服洪魔,我们的子弟兵献出的不止是鲜血,甚至是年轻的生命。

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将军,还是普通士兵,他们个个都像黄小文、李向群一样勇敢。这就是千千万万子弟兵中的一员,这就是发生在抗洪抢险最前线中的铮铮铁汉的形象,让我们用朗读向他们致敬。

4、学习写法。

这样的铮铮铁汉,真是数也数不清。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象这样既有群体描写又有个体的特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能全面具体而又生动形象 的再现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在我们习作中可以借鉴。)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写法的指导,对高段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四、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战士们的身影出现在什么地方?

2、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这句话连用了三个“飞向”,战士们驾驶的是冲锋舟,是船,假如用“驶向”不是更恰当吗?(突出快和急。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3、漩涡出没,随时都有生命,但为了群众,战士们奋力抢险,把生的希望送到每一个需要救援的群众身上。(引读)在安造垸,——在排洲湾,——

4、他们的冲锋舟飞向的仅仅是漂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晃晃的电杆吗?他们救出的仅仅是周运兰、小江珊吗?”从那可以看出来?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仅勇敢而且乐观,☆是啊,他们救出的何止是周运兰和小江珊两个人,看—(课件出示)他们把年迈的老人背出了危险的房屋,用脸盆托起了年幼的婴儿,把救生艇让给了在洪水中苦苦挣扎的群众,所以,在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5)这感人的事太多太多,我们无法一个一个去述说,我想,我们只要尽情的去读好这段话,也就把那英雄们永远的记在了心里。下面就我们尽情的诵读第五自然段。

六、小结

1、这里没有泪水,只有汗水;这里没有柔躯,只有铁骨;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

3、在98年的大江保卫战中,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流血奉献的英雄们,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4、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5、让我们记住这些子弟兵,记住这血肉之躯筑成的钢铁长城与长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之间展开的——齐读课题。

板书:

大堤抢险(面)英勇无畏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大江保卫战1 篇5

8 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

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

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用“惊心动魄”、和“闪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

9、真情的回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

道理。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2、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10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

水平的必由之路。

第一文库网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

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小黑板、人物挂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小黑板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 ,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习作3 看图作文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第六幅图,看看图中有什么人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写篇作文。

2、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3、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练习3

一、教学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7、通过辩论训练,增强学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通过辩论训练,增强学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2、熟记12条成语。

3、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大江保卫战教学实录. 篇6

祁县东观二学区程家庄小学

二〇一三年七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祁县东观二学区程家庄小学

许丽俊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战士们主要做了哪两件事情?

生:保大堤、救群众。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把我们带进那暴雨成灾的1998年的夏天。(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想同学们肯定会感受到当时灾情的万分危急。让我们再齐读一遍,一起感受那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生齐读)

二、学习2~4自然段

师: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无数的感人肺腑的场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上那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一个词最能表现当时大堤抢险场面的惊险。找到了,用笔圈出来。

师:你说说,你找的哪个词? 生:惊心动魄。师:你呢? 生:惊心动魄

师:“惊心动魄”是什么意思?“心”、“魄”分别指什么?“心”是心灵,“魄”指灵魂,“惊心动魄”就是使人的心灵震惊,灵魂受到震撼。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看哪些地方最让你惊心动魄,用笔画下来。

师:都读好了,谁来说说,哪个地方最让你惊心动魄。

生: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师:战士们扛沙包这部分让你惊心动魄是吗? 生:是的。

师:你告诉大家,你读了这些句子为什么感到惊心动魄?

生:虽然肩上的沙包很沉重,但官兵们为了抢时间,跑得很快,更有甚者,为了行走方便快捷,干脆把鞋子脱了,赤脚奔跑,割破了脚趾也全然不顾。

师:你再读读,读出你的惊心动魄。

师:你是怎样理解“穿梭”的,这里“穿梭”形容什么? 生:形容战士们跑得很快。师:“嶙峋”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山石突兀、重叠。师:你查过词典是吗?

师:你再读读这句话,想想“嶙峋的片石”是指什么样的片石?

生:(读文后)“嶙峋的片石”就是锋利的片石。“嶙峋”在这里我想是“锋利”的意思。

师:遇到不懂的词,要认真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或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这是个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疼。

师:战士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知觉。他们也会钻心的疼。可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齐):大堤,保住大堤!

师:同学们,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惊心动魄?让我么一起读出它的惊心动魄。

齐读: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师(走到一生面前):请你说说第二节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惊心动魄。生: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你的朗读已经让我们惊心动魄了,说说让你惊心动魄的地方。生:战士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师:这墙是砖头砌的吗?是沙包垒的吗?

生: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筑成的,他们在用自己的身体阻挡汹涌的洪水。师: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阻挡肆虐的洪水,你惊心动魄。“奋然”可以换个什么词?

生:奋不顾身。

师:战士们有生命的危险吗? 生:有!

师:你怎么认为的?当时情况怎样?

生: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堤岸。说明当时雨大,风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冲走,被巨浪吞没。

师、生:战士们奋然跳入水中,也许这一跳,一个妻子就永远失去了丈夫;也许这一跳,一个孩子就永远失去了父亲 ;也许这一跳,一个母亲就永远失去了儿子„„

师:孩子们,当时有太多的“也许”了,但是战士们义无反顾,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大堤,保住大堤!”)

师:他们顾的是大堤,他们心中装的是大堤后面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师:让我们再读出它的惊心动魄。

生齐读: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这一声声高喊,喊出的到底是什么? 生:喊出的是战士们的坚强。

生:喊出的是战士们不怕牺牲,面对困难、危险的勇敢无畏。生:喊出的是战士们对困难的蔑视,乐观的精神。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小节,一起感受一下九江赛城湖堤那惊魂动魄的情景!

齐读

师:在写保大堤这一部分,作者还具体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人,他就是黄晓文。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小节,看看作者对他进行了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师:谁来读读语言描写的句子? 生: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 师:什么来不及了? 生:保大堤来不及了。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连串的动作。从一个“咬”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可以看出他伤的很厉害。师:从哪儿还能看出他伤的很厉害? 生:“涌”

师:黄晓文为了保护大堤,他顾不上自己的伤口。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除了保护大堤外,还要抢救遇险的人民群众。谁来读读第五小节?

生: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这句话连用了三个“飞向”,战士们驾驶的是冲锋舟,是船,假如用“驶向”不是更恰当吗?

生:速度快,所以用“飞向”。师:有道理,但仅仅说明速度快吗?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两句话。想想被困的群众危险吗?

生:危险!

师:他们身陷险境,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但此时有人比他们更急,他们是谁呀? 生:战士们。

师:从哪个词最能看出他们心里非常急? 生:飞向。

师:体会得真好。你再读读第一句话,读出战士们心中的那份“急”。师:战士们面对汹涌激流,飘动的树梢,面对灭顶的房屋,摇摇晃晃的电杆。他们救人的同时,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严重威胁,你们担心吗?(生:担心)再读读,读出你的担心。(指名读)

师:谁接着读。

生:在„„在„„(师:句子比较长,要注意停顿。)师:“„„”省略了什么?

生:战士们勇救群众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作者就不一一罗列了,所以用了一个省略号。

师:谁接着读?

生:“哪里有洪水„„大救星。”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战士们勇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生:为抢救群众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生:人民群众信任战士们。

师:人民群众信任战士们,把他们看作“大救星”,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战士们的勇敢,读出人民群众的信任。(指名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会忘记他们吗?(生:不会。)谁来读读第六小节?(指名读)

师:“铭记”是什么意思?

生:记住。

师:有“记住”的意思,但程度比“记住”要深。“铭”是什么意思?

生:刻,铭刻在心。师:铭刻在心,能忘记吗?

生:不会忘记,永远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师:“铭记”就是永远不会忘记。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江珊,你会永远铭记住什么?

生:我会永远铭记,一九九八年的夏天,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师:你就是周运兰老师,你会永远铭记着„„

生:我会永远铭记,一九九八年的夏天,我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我的生命。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永远铭记„„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也全然不顾。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战士们呐喊着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黄连长大声喊道:“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

师:是的,没有谁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大家齐读最后一段,让这些铮铮铁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五、课外延伸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篇7

“全然不顾”———深度挖掘

出示语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 他们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 保住大堤’”, 交流。

生:我从这句中读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 特别是“全然不顾”, 就是一点儿也不顾, 全部不顾。

师:不顾什么?

生:不顾疼痛, 不顾生死。

师:这儿具体指———

生:不顾脚趾被石头割破。

师:那是怎样的石头, 割破后是怎样的情形, 又是怎样的疼痛呢?读读文字, 好好想想。

此处, 学生能扣住“全然不顾”读出“英勇无畏”, 但还只是在文字表面滑行, 粗略感知“石头割破脚不在乎”, 体会得不够深。人们常说“文字会说话, 背后有内涵”, 不顾“什么”“嶙峋”“片石”说的又是什么?这是学生忽视了的文字信息, 却能凸显战士“勇”者形象。经过教师的追问、点拨, 学生会说山片石“尖、锐利”, “刺得深”;能想象文字背后省略了的“脚割破后血从伤口涌出, 和江水混在一起”的情形, 能感受战士钻心的疼, 甚至能听到“唉哟”一声尖叫, 但战士“全然不顾”, 顾的只是“保住大堤”。只有这样往深处挖掘, 活现词语, 活现当时的情境, 战士们铮铮铁汉的形象才能跃然面前。

“奋然”———追问想象

出示语句“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交流。

生:我从“奋然”这个词读出了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师:这“奋然”一跳, 是怎样的跳?

生 (逐个回答) :是义无反顾地跳, 是奋不顾身地跳, 是毫不犹豫地跳, 是毅然决然地跳。

师:那水又是怎样的水啊?

生:肆虐的洪水。

生:奔腾咆哮的洪水。

生:一浪高过一浪的洪水, 仿佛万马奔腾似的。

生:疯狂的洪水, 一个浪头上来, 堤岸都被冲垮了。

师:这一跳, 也许就被大浪卷走;这一跳, 也许就被洪水淹没;这一跳, 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从此年迈的母亲会失去唯一的——— (儿子) , 年幼的儿子会再也见不到亲爱的——— (父亲) , 翘首以盼的妻子再也见不到日思夜想的——— (丈夫) , 但他们还是奋不顾身地跳了。

对“奋然”这个词的处理, 教者没有简单化, 而是结合语境, 设计了“‘奋然’一跳是怎样的跳, 跳入的是怎样的水, 跳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三个问题, 上串下连, 顾前盼后, 环环紧扣, 使词本身的意义 (通过换词理解) , 情境的意义 (联系“狂风卷着巨浪, 猛烈地撕扯着堤岸”体会) , 后果的意义 (通过教师深情描述、师生互动感悟) 呈现, 学生会感叹: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 跳得那么坚决, 又是那样不顾后果, 我们的战士是何等勇武, 何等壮烈!简单的一个词被教者的三个连续追问演绎得淋漓尽致。另外, 此片段教学极具感染力, 在词、短语、句式营造的情境中感悟了英雄高大的“奋然”一跳形象, 词句训练与人文感悟水乳交融, 和为一体。

“人墙”———视屏展现

师:这儿, 还有哪个词震撼了你?

生:我从“血肉之躯”读出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

生:我从“人墙”这个词读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 江水本来疯狂地撕咬着堤岸, 现在就疯狂地扑向他们, 他们的血肉之躯该承受多大的痛苦。

师:你见过怎样的墙?

生:土墙。

师:那是用泥土筑成的。

生:城墙。

师:那是用砖块、钢筋水泥砌成的。

师:你见过人墙吗?它是用什么筑成的?

生:血肉之躯。

师:想象一下, 滔滔洪水中的“人墙”是什么样的情形?

生:手拉手, 肩并肩, 紧紧挨在一起。

生:一个浪头打来, 他们被打得东倒西歪, 但他们又很快站直了。

(再也无人回答, 学生一时僵在那里。)

师:滔滔洪水中的人墙是怎样一幅惊心动魄的场景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

(放视屏短片)

师:刚才短片的哪些画面深深震撼了你?

生:人民解放军迎着巨浪上。

生:巨浪上来, 他们快被淹没了, 巨浪过后, 他们身子一挺, 又连成人墙。

生:一个巨浪打来, 他们被冲得东倒西歪, 他们紧紧抓住战友之手, 又毅然站了起来。

生:他们像雕塑一样, 瞬间被吞没了, 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生:他们手拉手不放松, 仿佛在想, 誓与大堤共存亡。

这里, 教者着力要敲打的是“人墙”这个词。教者先让学生把“人墙”跟见到的其他墙作比较, 体会“血肉之躯”的“活生生”“软绵绵”“有痛感”等特点。接着让学生想象“人墙”是怎样的, 学生运用从报纸、书籍、电视上获取的有关知识积累, 结合语言文字理解。但毕竟洪水中的“人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视野不太宽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老师适时播放“人墙”短片, 学生被视屏中的场面深深震撼了, 人民子弟兵们“狂风吹不倒, 巨浪击不垮, 面对滔滔洪水, 齐心协力, 众志成城”的画面挥之不去,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此时再让学生交流, 学生有了感性印象, 且情感积淀到位, 喷薄而发, 子弟兵们的英勇形象已立在他们心中:如雕塑一般, 誓与大堤共存亡。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篇8

《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赞颂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们在到处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样忘我地保卫大江、救助人民群众的事,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光辉的形象。在教学此文时,我主要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研读的主题,开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阅读,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要进行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大江保卫战》一文的研读主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以确立,即“人民子弟兵们是怎样保卫战的?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们的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在这危急关头,几十万……”时,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批注情况,有的说“说明解放军叔叔不畏艰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说“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赶路,日夜兼程,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呢,只要是略微晚了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白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打瞌睡。”……通过班级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篇9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课时:二课时。我今天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朗读重点语句,感受人民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二、说教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开始,放了《为了谁》这首视频歌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明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情感,又使其不感到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朗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情景,升华情感。

三、说学法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播放歌曲《为了谁》,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心灵受到震撼的句子,并做好简要批注。按: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三个版块进行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语句。用课件展示重点语句,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增强对语句思想情感的感悟。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几幅真实的照片,对课文进一步拓展,强化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具体深刻认识。

3、最后齐读课文,升华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

(三)安排课后作业

1、给在抗洪中牺牲的解放军叔叔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它呈现了文章的教学主线,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我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壮举“大堤抢险”和“勇救灾民”。在惊心动魄的战斗,人民解放军显示出“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内容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简洁明了,醒目直观。

五、说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大堤抢险铮铮铁汉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学情分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再现现实场景,从而无法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决定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联导课:

1、出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生齐读,师:从顾宪成的这幅对联,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东林书院的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

2、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雨水,水水相融”,生齐读,这幅对联是1998年长江抗洪时人民子弟兵表现出来的铮铮铁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江保卫战》,看看长江大堤在最危险的时刻,人民子弟兵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是怎样铸造血肉长城的。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4、“战”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场用血肉之躯对抗滚滚洪流的战斗,所以读的要有气势,再读。

5、质疑:围绕这个“战”字,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和谁战?为什么战?战的经过如何?战的结果怎样?)会提问题的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值得表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PPT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1)出示生词,检查朗读情况

(2)出示课文生字,指导书写。“魄”“锋”(2)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师: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第六课《梦圆飞天》一样,也是一篇通讯报道,作为叙事性的文章,一般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副板书:起因、经过、结果)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标上记号。

4、交流

起因(1)经过(2——7)结果(8)

三、精读课文,感受灾情危急

1、播放视频,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让我们一起回到1998年的夏天,老师这里有当时洪水泛滥的一段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思考,并用一个字概括当时的情况? 生交流:

教师板书:急 你可以给“急”组哪些词?()

2、那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方面的“急”?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节,在书上做上记号,写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

4、师生共同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并指导朗读)(1)天气急: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

(2)江水急(灾情急):转瞬间、暴怒、疯狂撕咬(通过修辞手法感受力大无比、危急万分、恐怖、时间快、凶猛„„)如果长江决堤,会有什么后果?(生交流)

(3)城市急: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通过!和„„感受再不控制住洪水,那么波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大,险情将越来越严重)(4)官兵急:日夜兼程(理解兼程的意思

理解“挺进“的意思:“挺进”什么意思?换近义词试试?(前进)哪个好? “挺进”是指军队直向前进,含有不避艰难,勇往直前的意思,)相机组织学生朗读体现急的内容。齐读,师范读。

小结:这句通过写解放军官兵的不分昼夜向大江挺进,来衬托情况的危急,这种描写叫侧面描写。

四、学写生字

1、课后生字描红,出示生字,观察后书写。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感受到了98年夏天那个紧急的时刻,并且学写了生字。下节课我们来看看解放军是怎样鏖战护堤,怎样抢救人民群众的。

五、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画出课文2—5自然段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天气

江水

城市

官兵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艺术——任小艾名言-班主任工作艺术下一篇:聋儿康复家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