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精选8篇)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1

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我县决定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规定和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草原承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按照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我县草原“双权一制”(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深化草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草原确权承包管理模式,健全责权清晰、管理科学的草原承包经营运行机制,有效保障广大农牧民承包草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化德。

(二)总体目标

落实草原“双权一制”,要遵循“位置准确、面积精确、承包农户认可”的原则,按照“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权证到位”的要求,加快推进确权承包工作,及时发放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承包经营权证;草原确权要求全部到户,但针对局部草原面积小、不集中、划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实行联户承包,但亩数、户数、到户数量必须清晰,确权确股不确地,建立健全草原确权电子档案和信息平台,强化监督管理。

(三)基本原则

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对草原权属有纠纷、证账地不符、四至界限不清的问题,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对非牧人员占用的草原不予确权;领导干部严禁占用草场;对已经征用并签订补偿协议、得到相应补偿的,从草场面积中扣除;杜绝“一地双证”(既有草原承包证又有林权证),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确权,只能“一地一证”。

1、坚持社会稳定原则。保障广大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尊重农牧民意愿,征求农牧民意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草原承包工作,充分发挥农牧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重大事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要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不得强行推进,避免引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2、坚持依法、民主、公开原则。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开展。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的,要严格遵守;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村委会民主决策的原则妥善处理。草原确权承包的整个工作程序和结果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在不违背法律政策前提下,充分尊重广大农牧民意愿,通过民主协商妥善处理;权属争议未解决的,暂不进行确权承包。

3、坚持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原则。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是搞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宣传、动员和解释工作,让农牧民充分了解草原确权承包的目的、意义、作用和程序,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变“要我确权”为“我要确权”。特别要注意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确权承包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情况、调解纷争的作用。村委会的草原确权承包方案,要在本集体成员内部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切实做到农牧民的事让农牧民自己做主。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界线等表格材料要经过农牧户签字认可。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牧户,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通知到户到人,充分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

4、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各地区要根据实际,统筹安排资源,科学把握进度,积极稳妥推进。总结成功经验,及时发现梳理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把握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

5、坚持实行区域分级负责原则。乡镇、村委会两级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全面负责。要强化属地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县主要承担组织领导责任;乡镇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责任;村委会主要承担组织实施责任;明确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落实主体是关键,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全面落实。

6、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草原分部情况,全面开展草原权属、面积、类别和等级方面调查工作,摸清底数,在进行草原“双权一制” 落实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重大事项,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依法依规,妥善解决。严禁把草牧场当成“四荒”处理。凡把草牧场误定为“四荒”承包、出租、拍卖的,必须采取适当方式予以纠正,重新按草原进行承包。

二、工作范围和任务

(一)工作范围

全县各乡村及城郊区的草原。

(二)工作任务

1、按照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情况,对嘎查村集体草原所有权情况和农牧(林)场国有草原使用权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对集体草原所有权证书和国有草原使用权证书(包括损坏、遗失或漏发的),进行重新换发或者补发。

2、对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乡村,在坚持原有草原权属关系的前提下,草原地块不变,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承包草原“四至”界线GPS定位,明确“四至”界限,并将勘测后经农户认可的“四至”界线和面积填入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登记簿。

3、完善草原确权承包档案。重点按照原草原所有权证书、草原使用权证书、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承包经营合同等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和信息平台。

三、工作时间和基本步骤

(一)工作时间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将于于2015年7月正式启动;7月底前,编制上报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2016年10月初全面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

2016年10月底,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进行总结并自验,将验收结果报自治区农牧业厅。

(二)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乡镇组成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集经费、制定方案、清查确权、总结验收等工作的协调指导。办公室设在农牧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确权承包工作组,协助承担调查、汇总、审核等具体工作,负责调解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将确权承包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协调解决或依法解决。

(2)制定方案。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3)宣传动员。采取广播、电视、网络、召开会议和印发宣传标语单册等办法,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现行农村政策,讲清开展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政策解释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开展培训。为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县乡要派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和市组织的相关培训;市、县两级组织乡镇、村民委员会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

2.具体实施阶段

(1)资料准备。收集整理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前的所有权单位情况、所有权证书发放等情况;使用权单位情况、使用权证书发放等情况;草原所有和使用权台帐、登记簿、方位图及农牧户信息等资料,形成农牧户承包草原的基本信息表。

(2)入村入户调查。核实基础证件、数据、底图和非法承包流转等基本信息,掌握所有权单位、使用权单位的草原权属证书等情况,入户确认林权证书等情况。

(3)测量地块成图。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要求,以1∶1000至1∶10000基本比例尺为主,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利用GNSS接收机、全站仪、钢尺等测量仪器设备对承包草场进行测量,获得承包草场数字地理坐标点,根据地理坐标点,绘出草场地块图形。并标注草场地块编码和面积,形成承包草场地籍草图。

(4)公示审核。由草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

(5)核实确认。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后作为承包草场地籍图,由村民委员会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并核对后上报县人民政府。

(6)建立登记表。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建立基本信息登记表,由乡镇汇总,根据乡镇上报的资料,由县建立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表,登记表要采用纸质和电子两种。为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登记资料遗失或破坏,应当进行异地备份,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地备份。

(7)建立草原确权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县根据数字、影像、图

表和文字资料,建立草原确权承包信息数据库和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草原确权承包管理信息化。

(8)建立完善草原确权承包三级档案。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要求,由县、乡镇、村民委员会分别整理登记相关资料,作为永久性档案保存。

(9)完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证书。根据实际,依照草原确权承包数据资料内容,适时对草原所有权证书、使用权证书和承包经营权证书内容进行完善。自治区统一印制草原所有权证书和草原使用权证书;旗县(市、区)农牧业部门制定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格式统一印制并组织换发,旧证书收回,并由县人民政府公告声明作废。具体发证时间和办法另行确定。

(10)督导检查。县政府要抽调熟悉工作、了解政策的县乡两级干部成立工作组,进行督导检查;市派出指导组适时对该项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草场确权工作顺利开展。

3.总结验收阶段

确权工作结束后,县乡两级政府要认真总结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经验,并分别写出专题报告,检查验收工作由市县两级先行自验,之后自治区统一验收。特别是对确权过程存在的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和权证发放不到位、变更登记不及时、经营权证书与账地实际面积不符、草原承包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一项一项

查看解决和落实。同时要认真总结研究完善草原确权承包技术路线、工作机制、信息化管理模式、确权成本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确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为其他地区开展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提供样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牧民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县直有关部门、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督促指导、县组织实施、乡镇具体落实的原则,切实做好政策指导、评估验收和日常协调工作。要严格执行政策,把化解草原承包遗留问题、避免产生新的矛盾、保证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作为工作职责和目标,经得起历史检验,令群众满意,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矛盾问题,维护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政府是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农牧部门负责技术、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落实工作经费、监管经费使用情况;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提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资料;林业部门负责提供已发林权证的农户名单及图纸、坐标等资料;民政部门负责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司法部门负责矛盾调解工作;档案部门负责提供原始档案和新成果资料的立卷归档。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工作

合力,共同完成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

(三)保障工作经费。为保障草原确权承包工作顺利推进,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确权承包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统筹解决。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不得向农牧民收取费用。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2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 查清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以及承包地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等情况, 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承包经营权证,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 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全省凡采取农户家庭承包方式经营的耕地, 都要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对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耕地, 经当事人申请,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予以确权登记颁证。村组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宅基地、集体机动地、林地和草原等土地, 不纳入此次确权登记颁证范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结合我省实际, 都要确权到户到地。如确需确权确股不确地的, 必须报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

从2015年起,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全面推开, 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其中, 在2014年完成金川区、临夏县、金塔县3个县土地确权的基础上, 2015年完成40%的县市区 (名单附后) ;2016年基本完成;2017年总结验收。

二、基本原则

(一) 把握政策、确保稳定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不能借机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要以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台账为依据, 确认承包地权益归属。对个别村组群众要求调地的, 要按照法律政策规定, 慎重把握, 妥善处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可采取先互换、再确权的方式, 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 依法予以纠正。

(二) 依法确权、规范登记

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 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 采取民主协商、村民议决方式解决;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 先依法解决争议纠纷, 再予以确权登记颁证。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标准开展确权登记, 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保密管理, 保护土地承包权利人的隐私。要实行程序、内容、方法和结果“四公开”, 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 县级为主、分级负责

土地确权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层层落实责任。省级承担组织领导责任, 市州承担组织协调责任, 县乡两级承担组织实施责任。

(四) 把握进度, 注重质量

坚持质量优先, 科学把握进度。充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切合本地实际、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方法, 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提高工作效率。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注重关键环节, 把好质量关口。

三、方法步骤

(一) 准备工作阶段

1. 制定工作方案。

市州要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县市区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并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于2015年4月15日前报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 宣传动员部署。

各地要及时进行宣传动员、部署安排, 广泛宣传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目的、作用和程序等, 使之家喻户晓,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 集中开展培训。

要制定业务培训计划, 分层、分期开展培训。省级培训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 市级培训县级业务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 县级培训乡村干部和工作人员, 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 清理核查土地承包档案。

全面收集整理村集体组织土地所有权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农户家庭户籍及土地测绘成果等档案资料, 以村、组为单位, 核实确认承包权属关系信息。

5. 开展技术招投标。

以县为单位, 组织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招投标工作, 由中标单位负责编制本地区调查专业技术设计书。农村土地确权所需的调查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由省级统一采购配置, 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统一性。

6. 建立健全基层工作机构。

各村要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组, 组织协调本村范围内各村民小组的土地确权工作。村民小组要推举公道正派、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等, 组成监督小组, 负责本组农户承包地权属调查、地块指认和审核公示等环节的监督。

(二) 权属调查阶段

1. 调查确认发包方。

组织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称、村组集体所有土地界址、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界址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状况调查确认工作。

2. 调查确认承包方。

组织完成农户家庭土地承包代表人和共有人等土地承包方身份、权属等信息调查确认工作。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户, 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通知到人, 充分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 可暂缓登记, 但不得收回其承包地。

3. 调查核准农户承包地法定权属关系。

组织村组发包方代表、承包地农户及毗邻地块承包经营农户, 完成农户承包地指界确认工作, 核实农户承包地四至界限、空间位置等法定权属关系。

4. 测量核定承包地面积。

根据本地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测绘成果, 合理选择符合当地特点的测绘技术方式, 组织完成耕地测绘工作, 测量核准农户承包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等情况, 形成反映农户承包权属关系、信息编码等情况的地籍图件。航测或购买卫星测绘图片, 由市州或县市区统一组织;采取实地测量方式的, 可充分利用甘肃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测绘技术设备,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5. 规范填制权属调查表格。

规范填制各类土地承包权属关系调查表, 形成合法、规范、完整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属关系调查核实文件。

(三) 审核公示阶段

1. 编制公示表。

根据权属调查结果, 以发包方为单位, 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2. 审核公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经村组工作组和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 在村组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 公示期不少于7天。

3. 勘误修正。

在公示过程中, 发包方和承包方对权属调查结果提出异议的, 应对相关问题重新进行核实、修正, 并对核实、修正后的结果再次进行公示。

4. 结果确认。

公示无异议的, 以村组为单位, 根据调查和公示结果, 填制公示结果归户表, 由发包方签章、法人代表签字和承包方签字、摁手印确认。

(四) 完善数据信息管理阶段

1. 建立数据库。

以县为单位,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数据库, 完成农户承包地地理信息和承包经营权权属数据入库工作。

2.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以县级土地确权登记结果和现有资源为基础, 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联网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数据管理、承包合同管理、确权登记颁证管理、土地流转管理、承包纠纷仲裁管理等信息化动态管理功能。

(五) 完善承包法律关系阶段

1. 完善土地承包合同。

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查实核准后的农户家庭土地承包信息, 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 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原有土地承包合同按照分级管理原则, 由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存档, 长久保留备案。土地承包合同记载期限应以当地统一组织二轮延包的时点起算, 承包期为30年。

2. 建立健全登记簿。

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按照一户一簿原则建立健全登记簿, 明确承包地的块范围、面积及权利归属。登记簿应当记载发包方、承包方的姓名、地址, 承包共有人, 承包方式, 承包地块的面积、坐落、界址、编码、用途、权属、地类及是否属于基本农田, 承包合同编号、成立时间、期限, 权利的内容及变化等内容。

3. 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根据完善后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责任权利明确的基础上, 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农户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原已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收回销毁。承包经营权证书载明的户主或共有人, 要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 把妇女土地承包权益落到实处。

(六) 成果整理阶段

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以县为单位,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档案管理主体。档案管理工作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步部署、实施、检查和验收, 做到组织有序、种类齐全、责任明确和保管安全。

2. 分类整理档案资料。

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 以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存储介质资料。

3. 形成标准成果资料。

由村组和乡镇将土地确权登记成果资料逐级汇交至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部门, 经检查汇总后, 形成标准成果资料, 分级归档管理, 用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使用。

(七) 检查验收阶段

1. 开展阶段性检查。

建立阶段性检查制度, 由各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采取县级自查、市级全面检查、省级抽查等方式开展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 确保工作质量。

2. 开展确权成果验收。

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后, 由各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统一标准, 采取县市区自检、市州核查和省上验收的方式组织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省上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 省农牧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省林业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档案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牧厅, 承担日常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市州要成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县、乡两级是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关键主体, 要成立以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 选配业务骨干, 充实工作队伍, 精心组织, 切实抓好落实。

(二) 加强协调配合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形成密切配合、协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农业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免费提供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提供本区域已有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做好测绘工作监督管理及测绘技术指导工作;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土地承包方身份、户籍等调查工作;档案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指导工作;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研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及指导依法开展工作;妇联指导做好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保障工作。

(三) 落实工作经费

土地确权工作经费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 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不得向农户收取任何费用。在中央财政每亩补助10元的基础上, 省级财政每亩补助6元, 其中:甘南、临夏、陇南、天水、定西等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5个市州每亩补助7元, 其他地区每亩补助5元, 从2015年起分3个年度安排, 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予以解决。各地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法律法规及财政资金管理规定, 严格支出标准, 严禁挤占挪用,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 加强工作指导

建立健全土地确权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按照确权颁证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月报、季报和年报报表, 掌握工作进程, 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情况, 认真梳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的办法。要注重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 通报交流, 相互学习借鉴。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 对农业设施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与这次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一并考虑, 统筹安排部署。

2015年完成确权登记颁证的区域名单

嘉峪关市;金昌市永昌县;酒泉市肃北县、玉门市;张掖市临泽县、山丹县;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白银市景泰县、平川区;临夏州临夏市、和政县;兰州市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兰州新区;甘南州合作市、碌曲县、迭部县;定西市渭源县、安定区、临洮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崇信县、平凉工业园区;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县、正宁县;天水市武山县、清水县、秦安县;陇南市西和县、成县、徽县。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3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目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矛盾纠纷多,随意侵占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农民权利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含义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为稳定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以家庭承包农户为主要对象,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活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对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完善,不是推倒重来,要以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二轮承包台账、承包合同等为基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成果为依据,完善土地承包合同,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背景

《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确权登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具有开创性、探索性,我们作为县级主管部门,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3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承包经营权是保障农民拥有土地这个命根子的“护身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迫切需要。中央要求,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当前,就是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把土地承包搞扎实、把承包手续搞完善,把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搞清楚,将承包经营权证书落实到户,用法律凭证的形式把土地承包关系固定下来,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巩固落实好党的农村基本政策[2]。

二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迫切需要。土地是农村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所以必须要解决好土地权益问题,只有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通过法律形式稳固下来,理顺工作中遇到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不能搞乱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梅县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是稳定的,但梅县区人多地少,信访反映问题最多的还是土地纠纷。以往农村土地大部分都是自家在耕种,不确权的时候,你耕多一点我少种一点,看得没那么重。但要真正用法律手段、法律证书确权下来,四至界限用坐标定下来,农民就认真了,弄不好就会成为诱发社会矛盾的一大隐患。

三是增强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归户所有与城镇化进程及农业规模化生产存在着矛盾,要想化解这一矛盾,首先就是要搞清楚农户承包地的底细。只有将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到户,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安心进城务工,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是对农村社会进行创新和完善治理的需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加快,土地纠纷越来越频繁[3]。近些年来,用于农民进城定居、城市扩容发展或交通路网建设等公益事业发展的耕地越来越多,但粮食产量还是实现了九连增,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老百姓生产经营积极性高昂。

4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给农民的好处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薄不健全等问题,也将为本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承包并“长久不变”扫除障碍,奠定基础。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既可以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又保护了土地流转双方的经营权、收益权,使广大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还是定纷止争的有效依据。

1)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承包农户成为市场主体,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位更为牢固。土地确权颁证后,既是资源,又是资产,使用权把握在农民自己手中,要自己耕种还是进行流转,流转给谁,都必须经过农户同意。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大势所趋。确权后,农民可以放心地把自家的土地交给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来经营,农民得到租金收入或是流转费用收入,既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又使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土地使用权,可以放心投入生产和发展壮大,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2)农民可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过去,虽然国家也一再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货款,可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信贷部门是不认可的,不作为抵押物的。没有抵押物,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融资难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确权后,农民可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取得货款资金投入生产发展,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发展慢的难题。

这些年来,农村土地纠纷频发,究其原因是以前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承包地的四至、空间位置,面积不准确,土地纠纷不能找到准确有效的依据,造成农户不能放心流转土地,担心流转后把土地现状改变了,难于找回自己的土地,所以情愿丢荒也不愿流转,农业经营主体也难以集约到土地,不能安心经营,这样,势必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4]。经过确权,有了明确的位置,准确的面积四至,农户就不怕找不回自己的土地了。

5 促进土地权属关系的稳定,完善财产权利的保护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促进了土地权属关系的稳定,完善财产权利的保护,有利于促进土地的流转。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等这些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发展壮大,必然要有土地,这些土地只能从农户手中流转取得。通过土地流转,可能会培育和催生一大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立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思考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162-163.

[2]杨仕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过程问题分析及建议[J].南方农业,2015(22):84-86.

[3]刘晓峰,雷晓萍.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J].中国工程咨询,2015(8):68-70.

[4]韩长赋.明确总体要求确保工作质量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15(6):6-9.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4

闻春霞

曹明社

周晓兵

(内乡县农村经济管理站,河南 内乡 474350)

摘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推进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探寻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颁证问题 解决办法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触及矛盾多、困难大,我们在推进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探求了一些解决办法。

一、工作进展

按照中央、省、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县2015年先行试点,2016年全面铺开。截止目前(除湍东镇城控区外),农户基本信息、地块调查信息录入已完成98%,图解、实地测绘已完成95%,三榜公示基本结束,土地承包合同补签15个村,证书发放10个村,信息库已建成运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1、成立机构,配备人员。2016年4月,县政府下发了内政文【2016】17号文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负责农业、国土资源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土地确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统筹负责和协调全县的确权工作。继而,乡镇也成立了领导和办事机构,专抓此项工作。同时,县政府为土地确权工作配套了专项补助经费 100万元、工作经费40万元。

2、制定方案,层层动员。县政府下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内政【2016】23号。四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由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抓副职、农业中心主任和部分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动员会,会上县委书记、县长对土地确权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之后,各乡镇召开了由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扩大会议,分别安排部署了本地的确权工作。

3、调配基层人员,加强组织建设。针对部分村民小组没有组长和群众代表缺员直接影响确权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全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基层组织建设。先后配备组长326人,补选群众代表932人,为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指界确认奠定了基础。

4、培训技术骨干,提高业务素质。为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县里先后举办了三期由各乡镇主抓副职、农业中心主任、村支部书记、村会计及部分组长参加的确权登记颁证培训班;乡 镇举办了由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培训班。培训期间,县乡累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6000本,利用层层培训系统地阐述了确权登记颁证的政策要领与技术操作流程。

5、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干群参与度。为及时解答基层干群提出的土地承包政策性问题,由县确权办组织4个宣讲组,分包乡镇,与乡镇包村干部一起深入基层,利用座谈会的形式,面对面解读政策,回答基层干群提出的疑难问题,使他们明白确权登记颁证的目的与意义。在宣讲活动中,累计散发宣传手册20000份,传单50000份,告知书50000份,政策问答10000份。通过宣传,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土地确权的积极性。

6、梳理土地纠纷,集中化解矛盾。继宣传发动之后,群众对土地承包问题的诉求集中爆发,为使专业公司进场作业免受影响,全县集中了四个月时间,用于摸底子、查问题、化矛盾、促稳定。县里要求乡、村、组逐级建立纠纷台账,县里半月一例会,乡镇每周一例会,各级根据矛盾梳理,依靠政策,结合实际,稳妥解决。我们在排查中发现,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权属争议、随意调地遗留问题、机动地承包不到期、自行开垦地等八类问题比较集中,县里要求乡村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一村一策,一组一计,逐个化解。全县先后处置各类纠纷1090起,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为平稳推进确权颁证工作,打下了基础。

7、公开组织招标,实时展开调查测绘。2015年8月,我县就以内政【2015】44号文件确定了公开招投标事宜。在做法上,我们大胆借鉴外地经验,实行两年任务一次招标,最终我们确定了10个标段,其中:一个航拍标、一个技术标、八个测绘标。之后,航拍标首先启动,继而航拍成果陆续交付测绘标段,由此全面拉开了外业调查测绘和内业数据录入的序幕。

二、存在问题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以下七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不足。有的干部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意义不大,作用不明显,发证不发证没有什么区别,积极性不高;有的怕再次测量指界引发矛盾,影响基层稳定,不愿面对问题,有等待观望和抵触情绪。

2、政策不清与技术障碍。一是由于部分村组干部对土地确权登 记颁证政策理解不透,存在有土政策与上级政策不一致的情况,造成矛盾化解与纠纷处置不力,形成工作被动;二是由于测绘人员来源复杂,使用设备、软件各不相同,致使在调查测绘与数据交汇对接上出现了不少技术障碍,需要统筹协调。

3、工作进度不均衡。在工作进展上,作业快的标段技术力量投入充足,已经进入证书打印阶段;作业慢的标段,由于投入的人力不足、技术力量不到位,现在还有外业测绘遗留,这种进展快慢的不平衡,影响了全县确权工作的整体推进。

4、权属确认困难。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承包地权属确认找不到承包方代表签字,影响了权属的确认。

5、前确后调问题。测绘标段外业测绘结束、张榜公示确认之后,个别村民小组违背政策规定,随意调整承包地,致使测绘人员重复作业,并造成了不小的社会负面影响。

6、日常管理问题。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进入尾声,权属资料即将交割,但乡镇确权办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岗位抽调的人员,确权成果由谁承接,日后管理由谁负责,需要尽快明确。

7、档案资料多,管理房舍不足。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经测算,县级档案资料多达15万卷之多,需占用一楼房舍8间,但县档案局现在已经没有存档空间。

三、解决办法

1、再动员、再培训、再宣传。针对认识不足、政策不清的问题,首先由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其次由乡镇包村干部与测绘技术人员现场解答、解决政策与技术问题;其三是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村组召开专题会,派驻工作队,实行再动员再培训,最终使政策家 喻户晓,使干群从观望等待变为主动配合。

2、明确责任,强力推动。我们对分管干部实行分级包干,县确权办人员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行政村,村干部分包村民小组,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目标考核。在督导上,县对乡镇政府和测绘公司实行半月一例会。利用例会,听取工作汇报,解答工作疑难,部署阶段任务。在工作方法上,我们采取抽查与检查、现场会与推进会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工作进度和不平衡问题;我们利用组建的“土地确权交流群”,及时探讨、解决政策与技术不清不明的问题;我们利用组建的村级纠纷调处组织,及时掌握矛盾,化解确权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3、先确认,后签字。我们对整家外出务工的农户,由组长和群众代表参与,实行电话预约。对近期能回来的,回来后签字确认;对近期不能回来的,先在电话中对家庭信息和地块权属信息予以确认,待回来后再履行签字手续。

4、制止随意调地行为。2016年,我县以内部明电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严禁随意调整农村承包土地的紧急通知》,对随意调地实施责任追究,及时遏制了随意调地行为,巩固了确权成果。

5、加强农经队伍建设。根据目前乡镇农经站无编无人、有编无人或人员配备不足的实际,已建议县委、县政府恢复机构,确定编制,配齐人员,以承接土地承包、流转与土地纠纷调处的日常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闻春霞(1975.02-),女,河南邓州人,大专学历,农经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研究工作。

曹明社,男,河南内乡人,本科学历,高级农经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研究工作。地址:河南省内乡县城关镇大成路2号;邮箱: caomingshe@163.com;联系电话:***;邮编:474350。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5

摘要:文章从确权登记工作中基本方法和流程模式着手,通过邯郸工程的实践,总结和归类其具体的对策,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3-0196-04

0 引言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鉴于土地承包时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原有的土地承包地块传统上普遍只是简单记录其边长、面积等基本信息。这种登记方法无法从矢量化和数字化采集方面准确录入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本次确权登记工作,采用解析法信息化采集,应用先进的作业流程和模式极大的提高效率和作业质量。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把握好“确地”为主的确权原则,依法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保障耕地,构建土地信息系统,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河北省邯郸市决定开展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文件

农业部于2014年2月19日正式发布,2014年3月1日颁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等规范文件。

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任务

本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地址、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等信息;全面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登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流程和模式

2.1 工作流程

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制定两种工作流程:对已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农户承包地块四至明晰的村组,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开展确地确权登记工作,采用“确权确地”流程;对仍实行集体土地统一经营的村,以及人均耕地少、已列入城镇建设规划范围、不适宜确地确权的城中村、城郊村,开展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工作,农户凭借确权到户的土地承包面积(股份)分享土地收益,采用“确权不确地”流程。见图1。

2.2 工作模式

针对“确权确地”工作,有三种工作模式。一般采用图解工作模式,利用邯郸市三权影像图,完成权属调查工作,并将成果矢量化,结合权属信息完成信息化录入和生产,精度根据影像图不同略有不同;另一种是实测工作模式,由乡镇负责人组织村民实地指认承包土地界线或大地块,作业队伍跟随测绘,界址点精度可达厘米级,将外业数据和权属信息结合后形成土地信息;个别区县可采用实测和图解结合的综合法。邯郸地区实例实践

邯郸市现辖五区、一市、十四县。邯郸市共有96个镇,118个乡,28个办事处,461个居委会。2012年末,邯郸市总人口达到963.1万人。每个县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工作流程模式和技术方法两方面积极解决实际问题。

3.1 制定权属调查原则

①保持稳定。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

②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参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③民主协商。充分动员农民群众,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④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规定,遇到的问题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妥善解决。法律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政策基本精神,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⑤外业调查应按村民小组实地逐地块调查。

⑥调查应客观、公正,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等信息应得到承包农户充分认可。

3.2 工作流程

3.2.1 严格按流程作业。先培训后上岗;先准备工作底图后开展调查;先做权属调查后做地籍测绘;先做控制测量后做细部测绘;先完善数据标准和数据采集软件,后做数据;阶段作业必须通过检查验收方可转入下阶段作业。杜绝重复修改情况,确保工期和质量。

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项目作业流程进行作业,作业的当前过程没有通过检查,绝不允许进行下一过程的作业。见图2。

3.2.2 沟通协调。农工委(农业局)作为甲方指导单位,测绘公司作为乙方施工单位,积极良好的沟通协调,确定工作方法及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制定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有利于工作的积极开展,见图3。

甲方工作:

①准备工作:主要收集国土部门正射影像图,相关法律文件,林业、水利、公路等部门权属界线图,并通知他们此项工作;安排作业队伍(乙方)进入乡镇作业。

②动员会:提前计划全县动员会(培训会)时间和参加人员,并通知,在会上宣布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由主管领导讲话,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参会;

③权属调查:由乡镇或村级负责人组织村民在影像图上标注其承包地块或实地指认后标注影像图上(电子或纸质),制作成权属界线调查图;组织村民填写农户调查表;此项工作应按照总体工程进度进行;完成后将图表提交作业队伍;如核查有错漏不一致,负责纠正,④权属审核、公示:作业队伍完成所有确权资料后,由由乡镇或村级负责人组织村民对成果资料进行公示,如无意义签字、按手印;同时送交林业、水利、公路等权属部门审核。两项工作可同时进行,如双方有冲突,由甲方负责调解,将调解结果提交作业队伍,或修改确权资料或登记问题。

⑤日常工作:双方应加强日常工作联系,保证工作有序,提高工作效率,部分工作可协商解决。

乙方工作:

①准备工作:调集调试人员、设备、材料入场作业,完成工程相关资质备案,完成招投标工作,签订合同,编制技术设计书、各类表格。

②动员会:提前完成培训材料编制,准备PPT等技术资料,培训技术流程,指导权属界线调查图的勾绘。

③地籍测绘:野外全解析法测绘指根据农户现场指界,使用河北省CORS系统,采用解析法利用GNSS接收机或全站仪进行实地测绘,精度达厘米级,调查比例尺可达1:500,但工程进度需要甲方严密配合,权属调查工作必须按时完成;大地块地籍与矢量图解法结合的综合法,根据发包方指认大地块并实地测绘,内部承包地根据权属界线调查图矢量化或图解,精度达±20cm,调查比例尺可达1:1000。山区采用全图解法,平面精度可达±40cm,不计算坡度及斜面积。

④地籍资料制作:检查所有农户调查表和地籍测绘成果后,对所有地块进行编号并入农户调查信息中,利用CASS9.0软件将权属信息录入图形中,结合制式化表格,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信息录入,生成规程规范要求的图表和公示资料。

⑤权属审核、公示:随时配合甲方输出各类公示图表,负责解释图表信息和测绘原理。

⑥数据库建设:根据公示、审核的最终成果,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为标准,将承发包方信息、地块位置、地籍测绘成果等信息转换为标准格式,将图形和属性信息匹配入库,检查数据库质量,保证逻辑、拓扑关系准确。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根据甲方实际工作需要,研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并结合数据库进行调试,并负责培训甲方使用,提供售后服务。

⑧数据更新:在工作期间地块有变化的,重新测绘。

3.3 工作模式及技术方法

3.3.1 图解模式

图解模式是按照位置准确,面积精确、承包农户认可的原则,采用满足要求的国土“二调”成果图,正射影像图(DOM)、数字划线图(DLG)为工作底图,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通过航空拍摄的方法,调查每块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形状、权属和空间分布等情况,建立覆盖乡镇的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及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采用测绘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采用静态或快速静态观测模式,也可采用RTK方式布设GPS测量像控点。经过空中三角测量,生成编辑并输出DEM和DOM,编辑生成单幅的正射影像。见图4。

图解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不管过去的土地如何变动,只要承包人未变更,其在影像图上如实反映出承包地块和承包人的关系。这个不仅记录其边长、面积等基本信息,而且从矢量化和数字化采集方面准确录入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传统的统计模式只是文字性的记载(见表1),要求管理者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人的主观意识比较强,根本达不到农业用地数字化管理的要求。两者之间的比较显而易见的,图解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队伍的效率。

3.3.2 实测工作模式

实测工作模式是法定指界人实地指界土地界线或大地块,作业队伍同时测绘。这种模式最为准确和直观,界址点精度可达厘米级,将外业数据和权属信息结合后形成土地信息。

主要采用CORS实时测量。

3.3.3 综合法模式

综合法模式是结合采用实测模式和图解模式的方法。

主要采用测绘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和CORS实时测量。确权不确地工作的探索

对仍实行集体土地统一经营的村,以及人均耕地少、已列入城镇建设规划范围、不适宜确地确权的城中村、城郊村,开展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工作,农户凭借确权到户的土地承包面积(股份)分享土地收益,采用“确权不确地”流程。确权不确地工作可采用实测模式或图解模式,一般建议使用图解模式。对农场等统一经营,无明显界线的土地,采用图解法确认大地块,再结合县、乡镇、村和承包户对内部土地的权属调查成果进行划分并示意表示,确保承包户权益。

由于“确权不确地”范围地形情况复杂,一些耕地在工作底图确实无法辨识清楚的,界标物已经不存在的,大地块也无法确认的,根据权属调查结果可进行外业地籍测量补充确权。总结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我国为了稳定农村土地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农民具有长期且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最终目的是使农民更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从而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应用测绘单位理解其重要意义,并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工作方法,制定合理技术方案,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高质高效的完成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2]孙中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6

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参会人员: 户代表 记录人: 主持人:

会议内容:1.表决通过本村小组土地整合采取“确地界到社,确面积到户” 方式;

2.表决通过本村小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采取“确权到

社,确股到户”方式;

3.表决通过《太和镇 村委会 村小组农村土地整合和承

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7

一、做好农地确权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 纠正思想误区

认真开展农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 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维护农村稳定,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难免有人认为确权登记工作会把过去潜藏的矛盾暴露出来, 影响稳定;有人则认为确权登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对过去的土地承包权“重新洗牌”, 并想借机把一些存在争议的土地合法化, 或者出于各种利益考虑想借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对承包地进行大面积的调整。凡此种种思想误区, 都是对此次农地确权工作的宗旨不明确。

二、农地确权工作要把握的“四项原则”

一是保持稳定的原则。农地确权, 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与稳固, 绝不是大规模的改变原来的承包关系重新分配, 不能借机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要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对个别村个别群众要求调地的, 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慎重把握、妥善处理。对于确因自然灾害毁损等原因需要调整的, 应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后再予以确权。二是依法行政的原则。农地确权要严格按照《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对确权登记颁证中的争议问题, 按法律政策规定的进行调处。权属争议未解决的, 不得进行确权登记颁证。三是乡镇负责落实的原则。按照中央要求, 农地确权颁证工作要强化属地管理。县乡两级是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主体, 一般由县级制定工作方案, 乡镇因为最了解和熟悉当地情况, 根据方案组织实施。四是群众满意的原则。农地确权归根到底是为了农民自己, 所以, 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是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确权登记中的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等表格材料要经过农户签字认可。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户, 要想方设法及时通知到户到人, 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

三、农地确权工作中要明确的具体任务

(一) 清理土地承包管理档案

全面清查整理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台账、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等相关权属档案资料, 对于残缺和不完善的要按要求进行补建、修复和保全。

(二) 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

利用GPS测量仪或野外实测等方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 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实测结果经镇村公示确认后, 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簿

确权登记颁证后的承包合同, 以承包农户为基本单位, 一户一簿, 明确每块承包地的范围、面积及权利归属, 由县级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作为今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础依据。

(四) 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更正、注销登记

农地确权颁证难免会出现需要变更、更正或者注销登记的各种情形。笔者汇总发现, 大约有以下八种情形需要办理变更、更正或者注销登记:一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的;二是承包地被征占用导致承包地块或者面积发生变化的;三是承包农户分户等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五是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六是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七是承包地灭失或者承包农户消亡的;八是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者收回的;其中1~5项为需要变更的情形, 第6项为需要更正的情形, 7~8项为需要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形。

(五) 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 当事人应申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登记, 经县农经部门审核, 报请县政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

(六) 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机关负责集中保管, 并按期移交县档案局。

四、登记颁证是工作核心, 土地流转放活是工作方向

农地确权登记是依据法律规定,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以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方式落实固定, 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是农地确权颁证中的核心工作。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 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因为土地不确权, 经营权流转就难以规范, 规模经营就难以形成;土地不确权, 经营权就无法进行担保、抵押,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就会受阻;土地不确权, 农村各种要素就无法参与市场流动, 农业资源就难以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所以,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开展确权登记颁证, 才能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发挥承包经营权效用, 扩展土地的生产经营功能;才能充分激活土地使用权的融资功能,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 缓解融资难题。我们开展确权登记颁证, 就是要把农民承包地权属搞清、面积搞准。所以说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前期基础性工作, 有利于从根本上推动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过程中消除农民对承包地的后顾之忧。

摘要:做好农地确权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 纠正思想误区。农地确权工作要把握的“四项原则”。农地确权工作中要明确六项具体任务。登记颁证是工作核心, 为土地流转放活打好基础。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 篇8

【摘 要】农村自留地是我国农业合作化建设的历史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一定历史时期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农村自留地的产生及其经营制度发展变化作一简要追溯,以强调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不可忽视农村自留地的登记管理。

【关键词】农村自留地;登记管理

一、农村自留地的产生及其土地经营制度发展变化

农村自留地经营制度的形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发展建设中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后总结出来的,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产生、取消、恢复和依法确定几个过程。

(一)农村自留地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大多数农户家底薄,资金、耕牛、农具等短缺,生产能力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因此,农民群众开展了农业互助合作实践探索,组建了农业互助组,实现了土地及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属农户私有,使用上农户之间可互用互助,劳动互帮互换。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下,各地以农业互助组为基础组建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即农户自愿联合,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采取“按劳分配,适当照顾土地分红”的收益分配原则。土地入股,即入社农户,除留少量菜地、园地和零星果木等外,其余土地全部入股,由社统一经营。1955年通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社员每户自留地的大小,应该按照每户人口的多少和当地土地的多少来决定,但是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就这样,农村自留地在办初级农业合作社过程中产生了,此期间农村自留地所有权属农户,各农户具有完全的处置权。据四川渠县历史资料反映,1953年冬到1954年春,渠县试点办的曙光、前进、五井等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共70户,336人,入社田土439.92亩,占入社农户田土总面积的92.6%,自留地35.06亩,占入社农户田土总面积的7.4%。

(二)农村自留地被收回、其经营制度被取消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深入开展,各地都在原互助组或初级农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把社员私有的土地、耕牛、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折价甚至无偿方式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统一经营,统一劳动,按劳分配,取消土地报酬。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规定: “人民公社建立时,对于自留地、零星果树、股份基金等等问题,不必要急于处理,也不必来一次明文规定”,但是又提出“自留地可能在并社中变为集体经营”。 所以,各地在公社化期间普遍以各种理由把自留地全部收回。为了追求“一大二公”,一些地方不仅把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无偿归公,同时在“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的口号下,还将社员的自留地、自养牲畜、自营的成片果树以及一些较大的生产工具等都收归集体所有。另外,为了办公共食堂、建立由公社经营的蔬菜基地和养殖场,一些地方认为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自留地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把社员的自留地重新收归集体。这些严重伤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许多地区很快粮食、副食品等供给出现危机,农村形势趋于紧张。

(三)恢复农村自留地经营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中央在1959年五六月间相继发出《关于农业的五条紧急指示》、《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鸭鹅问题的指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三个重要文件,恢复自留地制度,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自留地里可以生产蔬菜、饲料,也可以种瓜果、小杂粮。所生产的产品,由社员自由支配,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但社员不得出卖、出租或私自转让自留地。明确了自留地的公有性质。1961年8月,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部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检查自留地落实情况”的通知,开展了调查工作,并向省委写出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省委在8月28日批转了这个报告,肯定了社员自留地,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助手,要求各地要在近期内,对社员自留地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没有划够的应立即按规定补足,划得过多的待社员把已种作物收获后,再按规定适当调整。1962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人民公社60条)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 ,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仍然肯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 ,不许扩大和转让。由于人口变化造成自留地占有悬殊过大的,报经批准,可在自留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按现有人口进行调整。据四川渠县农业统计资料反映,1978年末,四川渠县农村集体耕地面积1067292亩,其中,自留地面积81418亩,人均0.075亩。

(四)依法确定农村自留地经营制度

实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仍保留了自留地经营制度。农民在自留地上可自由耕种,生产的产品,由社员自由支配,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不计农业税,不承担任何负担。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2003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对自留地未单独提及。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为自留地、自留山农民集体所有。《四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已划定的自留地、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在法律性质上明确规定了自留地属于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长期无偿使用。依法确定了农村自留地经营制度 。

二、农村自留地的作用

农村自留地经营制度经历了蜿蜒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才得到巩固确定。自留地所有权归集体,不能买卖、不能出让,农民却拥有充分的财产经营权,农民可以长期使用自己的自留地,可以利用自己剩余劳力和劳动时间,生产各种农副产品,所生产的产品,由社员自由支配,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是一项家庭副业,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自留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集体生产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农民认为有好的作物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管理经验,都可以在自家自留地试验试种,自留地往往能够取得比集体土地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对集体土地统一生产起到示范作用;二是农民根据家庭生产生活需要,可在自留地里生产蔬菜、饲料,也可以种瓜果、药材、小杂粮,还可以建舍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等,促进了多种经营发展;三是在解决农民生活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时期,自留地是作为解决农村严重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在自留地生产上具有较大生产积极性和责任感,发挥了增产、减灾的效用,为缓解农村生产生活紧张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三、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加强农村自留地的登记管理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已进入第二轮承包期,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突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时有发生,已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一大因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就是依据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和测绘技术,采取更严格、规范、科学的调查、指界、测量和公示的工作规程,确认承包地块的归属、坐落、四至、面积,解决长期没有解决的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的问题。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和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强化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稳定农民土地经营的预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激发农村生产要素的内在活力,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业、农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自留地的独特作用和功能逐步减弱、趋于消失。与农村承包地已经没有本质区别,在使用对象上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户及成员;在使用期限上都是较长期限(承包地是30年或自留地是长期);在大多数农民群众思想意识中,已区别不开哪些是承包地、哪些是自留地,特别是较年轻的农民,甚至不知道自己家里的地哪些是承包地、哪些是自留地;在日常管理和土地流转管理上,主要是按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执行,农业报表统计时,已把自留地纳入集体耕地总面积统计,土地流转管理主要由土地流转方与承包农户协商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时并未去区别是承包地、还是自留地,主要是考虑成片经营,耕作方便;在惠农政策方面,由于取消了农业税,土地上没有负担,而计算农业补贴时,自留地与承包地一并享受了补贴;在土地征(占)用补偿标准上,自留地与承包地是一样的。

上一篇:关于深化党建带团建的实施意见下一篇:2008年全省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