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原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中原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篇1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班级:B1209 姓名:王先来 学号:141312092

3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

根据习近平的说法: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实现中国梦的三个条件,那就是:1.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美国梦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

中国已经告诉你怎么实现这个梦,但很难看出来跟个人有什么关系。透过表面的东西我们看到背后的本质,同样是美好梦想,甚至表面看上去都有点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梦是个人依托于群体,而美国梦是群体依托于个人。中国梦强调所有国民加紧努力促进民族复兴,民族兴,个人才能好,民族完蛋了,个人就完蛋了。美国梦强调个人,把个人搞好了,这个国家才能强大,个人完蛋了,这个国家再强大都没用。这相反的差异使整个逻辑关系就反过来了。

第一方面: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方面:从概念内涵上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北美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美国直至建国87年后才废除奴隶制,随后又长期推行种族歧视。种族藩篱消除了,但阶级阶层的鸿沟依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对“美国梦”的超越。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自信和实力的体现,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新的进军号角,令人心潮激荡豪情满怀。

第三方面:从动态或趋势上讲,“美国梦”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环,缺少新内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续性。我国则持续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借鉴“美国梦”实现“中国梦”

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虽然“美国梦”和“中国梦”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先,我们要尊重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中国梦”涵盖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梦”替代每个人的个人梦想。

要借鉴“美国梦”中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我们需要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

其次,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奥巴马强调,“美国梦”要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需要借鉴的。

第三,实现“中国梦”要客观公正评价我们的历史和伟人。“美国梦”强调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强调并不断教育人们要尊重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里根等美国历史上的伟人,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但在当今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潮又开始沉渣泛起甚至兴风作浪,有的人在所谓“反思历史”的名义下,怀疑甚至否定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我们要看清楚,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蓄意歪曲历史就是为了制造思想混乱,他们否定历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否定现实。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

第四,要多塑造一些能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像罗阳、杨善洲、袁隆平、郭明义等那样的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五,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梦”的背后,体现的是美国的发展模式。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要看到,“中国梦”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当前,我们必须

中原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理论指导

时序交替, 梦想前行。当前, 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立足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规划了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具体说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之两翼;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再次提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梦想, 又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些论断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 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1]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 意为“安养、安息”。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 “小康”被阐述为一种社会模式, 即人们理想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2]。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在构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 首先提出了“小康”目标。1979年12月,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四个现代化概念, 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这个战略目标。1987年10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来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使全体人民都能更充分、更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 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经过30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明晰,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所涵盖的领域更全面。全面小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第二, 所覆盖的人群、地域更全面。“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 13亿多人的小康、56个民族的小康;“一步都不能退”的小康, 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上的小康, 到2020年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同步小康。第三, 所要达到的水平更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人的幸福指数共同提高的全面小康, 经济发展方面、政治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达到水平更高。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为了在冲刺阶段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完成得更好, 走好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

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之两翼

为了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两者都更好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的实现。

(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当前, 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我国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在如此背景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改革开放使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要想又好又快发展更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012年,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 进一步丰富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第一,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指明方向。第二, 方法论上、改革对象和范围更加全面。一是方法论上的全面,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前进, 要研究系统思维、协同思维、辩证思维。二是改革对象与范围的全面,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15个领域制定了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 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 改革层次向纵深推进。一是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各领域改革要持续向纵深推进, 敢于啃硬骨头、解决深层次矛盾。二是要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 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精准发力, 集中发力, 使改革有效向纵深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必须增强政治勇气和智慧。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 面对发展的各种难题, 化解各方面的挑战和风险, 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法。“全党要坚定改革的信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5]。第二,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6]。第三, 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第四,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 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更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中, 法制遭到践踏破坏, 改革开放之后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多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2012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法治建设作为重要全会的专门议题, 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第一,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的统一。全面依法治国包含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9]。第三, 做出了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布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按照这一工作布局落实, 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同时,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实现全民守法。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依法执政, 依法办事;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第二,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立法体制;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措施。第三, 必须坚持司法公正。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行机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第四,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法花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第五, 必须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 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 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0]。因此,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再次强调,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014年10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从严治党提出要求, 对全面、科学推进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至少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 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各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 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 也是党的各级组织的要求, 在落实主体责任时, “火车头的一把手”不仅仅要“独善其身”, 更要将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 坚持就是胜利, 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使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四是全方位推进, 综合性的推进从严治党, 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在从严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 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第二,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责任不明确、不落实、不追究, 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各级各部门党委 (党组) 书记树立正确政绩观,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承担从严治党的责任。第三,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突出重点, 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进行, 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 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11]。第四,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内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 必须从党内的政治生活严起, 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第五,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道私者乱, 道法者治”。严肃责任追究,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下定决心纠正“四风”, 坚持长效;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 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改革。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仅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还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更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一心。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共圆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建伙伴关系共创美好未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07-09 (1) .

[2]张晖.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7) :24.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6 (1) .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494.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 2013-11-16 (1) .

[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 2012-11-19 (1) .

[7]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 2014-01-01 (2) .

[8]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4-10-23 (1) .

[9]魏礼群, 王满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 (04) :3.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09 (1) .

中原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篇3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省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

坚定总坐标,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总思路,就是要备加珍视总书记的肯定和鼓舞,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把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总体思路坚持下去,既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又着眼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一要确立总目标,二要把握总布局,三要聚焦三战略。完善总方略,就是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一个载体”就是科学发展载体; “四个体系”就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五大基础”就是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水利支持、能源支撑、生态环境五项基础能力建设;“六个保障”就是开放、改革、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和谐、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的保障。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近日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endprint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篇4

摘要:***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立即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那么“四个全面”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本文将从由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正文: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此可见,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一致。如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被延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更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我国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从重大现实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是一件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万代计的大事。它的深远历史意义就在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力强调的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结语:“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大学生成才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篇5

十三亿分之一的梦想也许渺小,但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这样13亿个个体共同编制的“中国梦”才能更加坚定,更加美丽。

中国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支柱,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我们的梦和中国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习近平主席在多次讲话中既强调了实干兴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也是国家和时代对青年的深深呼唤。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共享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面对机会不够均等的现实社会,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追求,不可怨天尤人,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准备就是最好的机遇,机遇总是垂青有备而来的人。

人生既短暂又漫长,可以说是千金难买。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既要树立远大志向,又要脚踏实地努力拚搏,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懂得学历不等于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校平台,全面锻炼自身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作好铺垫。多关心时政,处理好远虑与近忧的关系。昨天决定今天,今天决定明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尽管我们的社会不乏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然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给我们青年的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多样化、世俗化、市场化的现代话语中,一些青年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日常化、合理化。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长此以往,我们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所以,作为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要看其知识水平,更要看道德表现,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德”的根本所在。爱国主义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爱国主义是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的强大动力,是动员与感召无数青年大学生为祖国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一定要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发展进步增添正能量。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矢志不移,规划成才梦。大学生党员要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进一步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用“中国梦”武装头脑,积极投身实现 “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让“中国梦”真正成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规划并引领“成才梦”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夯实基础、砥砺奋进,铸牢中国魂。大学生党员要切实注重修身立德,存大爱之心、蓄大智之才、践大勇之行,做到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砥砺奋进,自强不息,铸牢“中国魂”。要切实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学以致用,为毕业后施展抱负、报效祖国夯实基础。还有勇于担当、创新创业,振兴中国业。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加快“精神物质”的进程,使学习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转化成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巨大动力。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主持词下一篇:银行人员个人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