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共8篇)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1

一 电动工具的定义:

电动工具是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机械化工具。

二 电动工具的分类: 1 按握持方法分类:

∣―――交流工具(串励电机)

∣――手持式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 ∣―――直流工具(永磁电机)

∣――可移动式电动工具(串励电机或感应电机)

手持式电动工具:容易便携以及用手握持或悬挂进行操作的电动工具。

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电动工具就是可移动式电动工具(也叫台式工具)。

a一人可以移动;b 放稳后使用;c 一人操作;d 插头连接;e 单相/三相功率不超过2500W/4000W。2 按用途分类:

∣―― 金属切削类(J)电钻、往复锯、型材切割机、、、∣―― 砂磨类(S)角磨、砂光机、抛光机、、、∣―― 装配类(P)电动扳手、电动螺钉枪、电动铆钉枪、、、∣―― 林木类(M)电刨、曲线锯、电圆锯、电木铣、开槽机、修枝机、、、电动工具――∣ ――农牧类(N)电动剪毛机、、、∣―― 建筑类(Z)电锤、垂钻、冲击钻、电镐、石材切割机、、、∣―― 矿山类(K)煤矿用电钻、、、∣―― 铁道类(T)铁道螺钉电扳手、、、∣―― 其他类(Q)电动气泵、电喷枪、、、3 按防触电分类:

I 类工具:在这类工具中,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即把可触及的导电部分与设备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联结起来,可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

Ⅱ类工具: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

Ⅲ类工具: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42V/24V)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4 按标准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 EN60745 台式电动工具: EN61029 家电类电动工具: EN60335 吹风机,割草机,打草机,热风枪等等

三 电动工具的结构和组成:

一般来说,电动工具都是由机壳、电动机、传动机构、手把、电源开关以及抗干扰元件、电源连接组件、工作头等7大部件组成。机壳一般由塑料或金属件组成:

1.1 手持式工具一般使用塑料机壳,也有部分机器采用塑料与金属相结合而组成的机壳。

例如:冲击钻和曲线锯的外壳一般都是由塑料制作而成。角磨与电圆锯的外壳几乎都是塑料与铝制作而成。

1.2 台式工具一般使用金属外壳,其中最常用的是铝和铁。例如:斜断锯的外壳主要是由铝材制作而成。切割机、台钻、砂轮机等的外壳主要是由铁制作而成。2 电动机的分类:串励电机,感应电机,永磁电机。2.1串励电机;

2.1.1 串励电机的工作原理:

导线绕在定子上,通电后产生磁场。而转子上的导线在磁场中通电会产生侧向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侧向力产生力矩,从而导致转子转动。2.1.2 串励电机的主要特征:

对于手持式电动工具来说,一般都使用是串励电机。因为串励电机体积小、功率大,并且该种电机还具备软特性。

串励电机的软特性:转速越高,力矩越小。转速越小,力矩越大。这样正好符合钻孔的要求,就是钻大孔的时候,力矩要大一些,转速要慢一点。钻小孔的时候,力矩要小一些,转速要快一点。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切削时的线速度相对合理。不然线速度太高,会烧毁钻头。线速度太低,会降低钻孔效率。

2.1.3 串励电机各个部分的作用:

定子的作用:定子线圈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

转子的作用:转子导线通电后,在磁场中会出现一个侧力,导致转子转动;

换向器作用:改变电流方向,保持转子力矩始终朝同一方向运转;

碳刷的作用:与换向器接触,改变电流方向,保持力矩始终朝同一方向运转;

风叶的作用:对电机进行散热。

问题一:热轧和冷扎的区别,以及对电机的影响原理; 电机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损耗功率

损耗功率=定子铜损+转子铜损+1.15(定子铁损+转子铁损)+风摩损+2.4×I(电刷压降损耗)

∣―― 定子铜损

∣―― 转子铜损

∣―― 电气损耗――∣―― 定子铁损=磁滞损耗+涡流损耗

∣ ∣―― 换向损耗=定转子铁损的10%-20%

∣ ∣―― 电刷损耗=2.4V×I 总损耗―∣ ∣――风损

∣ ∣――风摩损耗――∣――轴承损耗

∣- - 机械损耗――∣ ∣――电刷摩擦损耗

∣――电气转矩损耗(转子铁损)=磁滞损耗+涡流损耗+谐波损耗

由于使用了不良的钢片,电机的铁损会很大。这样会导致整个机器的输出功率下降。输出功率的下降,会导致机器使用性能和效率的下降。

问题二:影响换向器火花大小的因素及对策;(比如电木铣火花大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火花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2种: 电磁原因: 换向线圈内环流的作用;电抗电势,换向电势,变压器电势。1.1 减少电抗电势;

1.2 利用换向电势来抵消电感电势; 1.3 减少电枢反应的影响; 1.4 限止变压器电势; 片间电压过高及电枢反应影响;一般片间电压在10-15V,最大不要超过25V。对于24片换向器片间电压在19V。机械原因: 1 转子不平衡; 换向器偏心或不圆; 3 电刷弹簧压力不够; 4 刷握与电刷配合不良; 5 化学因素;

造成不良火花的原因:短路、断路、换向器跳排、换向器失圆、机器振动、碳刷卡死或磨完等原因。问题三:串激电机常见不良以及导致这些不良的原因。1 电机擦铁; 3 轴承散架; 风叶与机壳相擦或断裂; 5 电机短路; 6 电机开路; 7 换向器跳排; 8 碳刷卡死等 2.2感应电机; 2.3永磁电机; 传动机构一般由齿轮、皮带、链条等机构组成。

也有部分电动工具是没有传动机构的,由转子轴直接输出进行工作,如电木铣。对于大多数手持式电动工具来说,传动机构都是齿轮。3.1 齿轮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圆柱齿轮:直齿圆柱轮、斜齿圆柱轮;

圆锥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螺旋圆锥齿轮(圆弧齿锥齿轮、延伸外摆线齿锥齿轮); 3.2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3.3 齿轮的材料:小齿轮一般使用40Cr,而大齿轮一般使用45#钢。对于有FFU测试要求的冲击钻,一般要用高强度合金结构钢,如20CrMnTai、30CrMnTai。对于要求氮化处理的齿轮一般采用38CrMoAl等。

3.4 齿轮的热处理:

问题四:齿轮的硬度要求;调整硬度的方法以及原理;(比如如何分析修枝机音异和振动大的原因形成的机理,刀锯定位销断的原因有那些); 齿轮的芯部硬度一般应控制在:HRC20--28。小齿轮外部硬度一般应控制在:HRC48--52。大齿轮外部硬度一般应控制在:HRC42—48。4 手柄由主把手和辅助把手组成。

主手把是手持式电动工具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辅助手把要根据标准要求而定。如: 角磨砂轮片大于127mm的时候必须要有辅助把手; 辅助手把一般有2种: 螺纹连接式辅助把手: 卡箍连接式辅助把手: 电源开关及抗干扰元件主要由主开关、缓启动器、调速器、电容和电感等部件组成; 5.1 主开关: 5.1.1主开关的种类: 调速与单速之分; 单极与双极之分;

5.1.2 主开关的基本质量要求:

分断能力;9I电流,50次不经过维修可以继续使用为合格; 寿命;5万次; 温升;小于55K;

5.1.3为了保证以上特性,开关在结构上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终压力;对温升有影响; 开距;对分断能力有影响; 超程;对寿命有影响。5.2 调速开关:

冲击钻的开关一般选用单断点的带自锁功能的调速开关。调速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电压来调节电机的转速。因为串励电机的转速与电压成正比,与磁通量和电机的匝数成反比。5.3 缓启动开关:

缓启动是当电动工具开机的时候,电机缓慢加速直至最高转速的过程。缓启动过程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缓启动的目的就是防止电动工具突然启动,导致扭矩突变,造成以外的伤害。另外缓启动可以减少突然开机后而给网路而带来的压降。这也是EMC要求的一个内容。缓启动一般用于功率较大的电动工具。对于冲击钻来说,一般不使用使用缓启动结构。5.4 电容和电感等部件: 串励电机电动工具中的电容和电感完全是用于EMC要求的。增加了电容和电感,可以压制电动工具发出的干扰波。一般来说电感是用来压制高频干扰的,电容是用来压制低频干扰的。

问题五:开关方面的知识,调速开关的原理,软启动开关的原理,调稳速度开关的工作原理,半波和全波开关的原理等; 6 电源连接组件由导线、护套和插头等部件组成; 6.1导线的种类与标识:

H

05

V

V

H2

F

×

0.75mm

2∣

∣ ∣

导体的尺寸 ∣

保护导体 ∣

×:无黄绿线 ∣

G: 具有黄绿线 ∣

导体数量 ∣

导体形式

F 可弯曲电缆中的可弯曲导体 ∣

H 可弯曲性能好的导体 ∣

特殊结构

H 扁平、可分割电缆 ∣

H2 扁平、不可分割电缆 ∣

外绝缘材料: ∣

V:聚氯乙稀

R:自然或合成橡胶 ∣

N:氯丁橡胶 ∣

绝缘材料

V:PVC(聚氯乙稀)

R:自然或合成橡胶

S:硅树脂橡胶 ∣

额定电压 ∣

03:300/300V ∣

05:300/500V

03:450/750V

H表示 欧洲的协调标准。

例如:

H05VV-F 2×0.75mm2

05表示 额定电压等级是300/500V;

V表示

导线的绝缘材料是PVC(聚氯乙烯); V表示

导线外绝缘的材料是PVC(聚氯乙烯); F表示

导体形式是可弯曲电缆中的可弯曲导体; 2表示

导体的数量是2芯线;

0.75mm2表示:导体的尺寸是0.75mm2 H07RN-F 2×1.0mm2

07表示 额定电压等级是450/750V;

R表示

导线的绝缘材料是自然或合成橡胶; N表示

导线外绝缘的材料是氯丁橡胶;

F表示

导体形式是可弯曲电缆中的可弯曲导体; 2表示

导体的数量是2芯线;

1.0mm2 表示:导体的尺寸是1.0mm2。

6.2电动工具上使用导线的选择;

6.2.1 导线品种的一般电动工具普遍选用PVC导线,但是下列情况例外: A 外壳金属部件的温升大于75K的电动工具的导线; B 连接水源电动工具的导线;

C 大类标准规定使用其他导线的电动工具。如电锤和大规格角磨规定使用氯丁橡胶。6.2.2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6A及以下

选用0.75mm2导线 6-10A

选用1.0mm2导线 10-16A

选用1.5mm2导线 6.2.3 导线的联接方法:

6.2.4 导线的颜色规定:内导线的颜色欧洲标准是棕蓝线,棕色线是火线,蓝色线是零线,接地线是黄绿线。美洲标准是黑白线。棕色和黑色是火线,蓝色和白色是零线,绿色线是接地线。6.3 导线护套:

6.3.1 导线护套的材料:PVC和橡胶。6.3.2 导线护套的要求:

1)2000V/1min高压不得击穿;2)6KG重物, 2万次弯曲试验不开裂;3)长度尺寸大于5倍导线外径的尺寸。6.4 插头:

插头的外形和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插头是VDE认证德式插头。插头的材料一般是PVC或橡胶,或者是机械强度不低于以上2种的材料。

BS插头介绍:BS1363和BS1363A 优点:安全、通用、有极性、有保险丝、更换导线方便、拔插方便等。工作头由作业工具与夹持机构组成;例如钻头与钻夹头、砂轮片与法兰盘等。7.1 钻夹头:

钻夹头按夹紧方式来分,可以分为带钥匙钻夹头和手紧钻夹头。

钻夹头按夹持范围来分,可以分为6mm、10mm、13mm、16mm、20mm等规格的夹头。钻夹头按连接方式来分,可以分为2种:

螺纹连接:英制:1/2-20UNF 3/8-24UNF

公制:M12×1.25

M10×1.0

锥柄连接:莫氏圆锥柄:B12、B16、B18 贾各圆锥柄:J2; 钻夹头按工作类型来分:

10mm夹头

13mm夹头

16mm夹头 轻型夹头:最大外径尺寸:

34/34mm

43/42.7mm

51/ mm 中型夹头:最大外径尺寸:

38/38mm

46/46 mm

53/52 mm 重型夹头:最大外径尺寸:

43/42.7mm

53/52 mm

57/57 mm 注:前面的是中国标准,后面的是德国标准。7.2 钻夹头的基本要求:

7.2.1 夹头的晃动:10-13mm夹头晃动不大于0.3mm,16mm夹头晃动不大于0.35mm。

10mm夹头用10×95mm棒;

13mm夹头用13×105mm棒;

16mm夹头用 16×110mm棒。棒的硬度要求达到HRC55。7.2.2 夹头的输出扭矩:

10mm夹头,输入11.5NM,输出大于6.5NM; 13mm夹头,输入13NM,输出大于8.5NM; 10mm夹头,输入15NM,输出大于10.5NM。

问题六:冲击钻夹头的种类以及工作原理,夹头失效原因及分析:

7.3 钻头:

钻头一般可以分为:木工钻、建工钻、麻花钻;

四 电动工具评估的内容:

问题七:请就一个产品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和控制的重点是什么 1 外观的评估: 1.1 造型的评估: 1.2 外观的评估: 2 手感的评估;

2.1 附件装配难易程度的评估 2.2 机器舒适性评估: 2.3 噪音、振动的评估: 3 功能的评估;

3.1 功能齐全性评估; 3.2 工作精度的评估; 4 安全的评估; 问题八: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的要求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最好结合实物讲解);性能的评估; 5.1)参数的评估; 5.2)结构的评估:

5.3)内在性能的评估(试验评估):

a)温升试验:就是测量工具在正常使用中不应该达到过高的温度。b)耐久试验:就是考核工具在持续的正常使用中,不致于发生会有损于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电气或机械故障。

c)导线弯曲:保证机器在正常使用期间导线和护套不应该有过量的损坏。手持式电动工具都要进行20000次的导线弯曲试验,试验后检查导线不可断线10%以上。d)跌落试验:主要考核工具是否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e)EMC测试:测量机器发出的电磁干扰是否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他电磁干扰是否影响机器正常的运行。机器启动是对网络电压的冲击是否要与规定的要求。f)寿命试验: 主要考核电机和齿轮等部件应该拥有的寿命。

g)使用试验: 主要考核工具在实际使用情况下,是否能满足用户使用的要求。

试验室人员需要了解的问题:

1.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的要求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最好结合实物讲解); 2.影响换向器火花大小的因素及对策;(比如电木铣火花大的原因是什么)

3.开关方面的知识,调速开关的原理,软启动开关的原理,调稳速度开关的工作原理,半波和全波开关的原理等;

4.齿轮的硬度要求;调整硬度的方法以及原理;(比如如何分析修枝机音异和振动大的原因形成的机理,刀锯定位销断的原因有那些);

5.串激电机常见不良以及导致这些不良的原因; 6.热轧和冷扎的区别,以及对电机的影响原理;

7.请就一个产品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和控制的重点是什么; 8.冲击钻夹头的种类以及工作原理,夹头失效原因及分析;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2

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学习软件的操作和训练计算机操作技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化。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讲授,也可以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如果仍然坚持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课程就会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是信息技术课程面对的困惑。因此,促进课程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对于信息科技课来说越来越重要。

软工具是什么

在信息科技的教学中,笔者经常会使用作品教学法,让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的素材来完成一件作品。不过,不少学生只是把网络上的素材直接复制粘贴到作品中,这样的学生作品的质量并不高。也就是说,在“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观点—完成作品,表达观点”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加工信息十分重要。这首先需要提高学习者的甄别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网络搜索信息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删除不需要的信息,保留需要的信息;记录原始来源,以便需要时进行查找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相关的任务,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如下表)。

◇“序号”栏中填写的是信息的编号。用以方便排序与统计。

◇“信息”栏中需要填写的是从网络上搜索到的有用信息。这些是直接获取的素材。

◇“处理后的信息”栏中填写的是对“信息”栏进行筛选后的信息(删除不需要的信息),这些是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信息。

◇“来源”栏中记录的是“信息”栏中信息的原始来源。来源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处理提供依据。

这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张表格,完成的只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处理,但会让作品出现很大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当学习者养成了这样的信息分析、处理的习惯后,信息处理能力能有真正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会体现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的作品中,还会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信息科技课的教学中,演示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中,常发生这样的问题:不管教师怎么演示,学生实践时,总有一些学生会问接下来做什么。为什么学生记不住呢?原因在于人类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大概是7±2。也就是说,有些学生最多只能记住5个步骤。事实上,计算机的操作步骤很多时候远远超过5步。那怎么办呢?

为此,笔者首先对音频处理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归纳,然后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1)。

……

这些类似的工具物化形态并不突出,但都有着加强信息的获取、处理、行动等环节的作用。我们把这类工具称为“软工具”。

软工具就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息过程各环节更好地处理信息的工具。信息过程包含四个环节: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执行。[1]在信息获取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需要的信息,选择出重要的信息,记录需要的信息;在信息传递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信息处理的结果转化为可见的文字、图表等形式,以方便交流;在信息处理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分类、比较等处理,使信息易于理解;在信息执行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编码,便于信息发挥效用。

软工具的分类

依据外在形态的不同,可以把软工具分为3大类:语言文字类、图形类、表格类。

1.语言文字类软工具

可以以问题或填空的形式,给出提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分析信息(如下页图2)。

提示语可以提示学生在面对照片或图像时如何进行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分析。黑板中的板书可以展现出来本课学习的要点和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字对于活动和教学来说,起到了工具的作用,是文字形态的软工具。

2.图形类软工具

善于表现信息的结构与关系、范畴与层次。常见的有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鱼骨图……图1音频处理的过程,是流程图形式的软工具。类似的图形类软工具有很多种(如下页图3)。

科学课中可以利用维恩图对知识进行分类,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使用四象限分析图可以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这样的图形对于活动、教学来说,起到了工具的作用,是文字形态的软工具。

3.表格类软工具

一般用于甄别、评价信息,分类、整理信息等。常见的有T型表、左手栏等(如图4)。

不管软工具的外在形态是文字、表格,还是图形,它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工具。[2]

软工具的特点

软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的特点之一是可视化,看得到而摸不到。借助软工具,把原来隐性的、更深层的信息显性化。

如果把一张照片放在一个学生的面前,他能够告诉你他从照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尽管有的学生获得的信息比较多,有的学生获得的信息比较少。如果你再问他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他也许无法说出来,因为分析照片的过程是在大脑中自动完成的。有的时候甚至过程很短。但是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可以培养的。

“分析照片”的提示语这个软工具,本质上就是总结和归纳了专家们在分析照片时会考虑的一般性问题,把专家们分析照片的过程显性化,然后提供给新手们进行使用。新手们借助这个软工具,就可以像专家一样对照片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掌握该方法。

软工具还具有支架的作用。所谓支架,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本文中意为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的软工具,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掉软工具。

比如,学生在初次接触照片分析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进行分析,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软工具(“分析照片”的提示语),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支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照片进行分析,能够从照片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当知识产权成为形象工具 篇3

在2015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共授权298407件专利,而IBM公司凭借7355件美国专利授权连续23年位居排行榜首位。IBM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Rometty)表示:“在IBM蝉联美国专利榜首位的这23年里,公司一共获得了8.8万多项美国专利。”

仔细想一想,这是一个可怕的专利冠军。想象一下,当你在1993年出生时,IBM就是美国专利授权排名第一了;而你已经大学毕业了,IBM还是占据着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的头把交椅,傲视天下。这是什么样的传奇?

IBM管理层对称霸排行榜不知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执念?不过,IBM连续23年蝉联美国专利榜首位,不仅每年都成为受人瞩目的专利新闻,更是为其创新形象锦上添花,这彰显了公司源源不绝的强大创造力。

国内企业即使连续称霸国内专利排行榜十余年也非易事,可是在塑造创新形象方面,我们似乎找到了捷径。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5年底,众多媒体披露了乐视公司骄人的专利申请业绩。乐视在2015年12月的单月专利申请量超过1200件,此前还从来没有互联网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专利申请量做到如此量级,因此被称为“打破互联网公司专利史上的单月最大申请纪录”。其中,12月15日,乐视更是创下了单日最大申请量纪录——当日专利申请数量高达178件。

乐视一举创造了两项专利申请纪录,彻底颠覆了公众对互联网公司的传统印象,以前很少有人会认为互联网公司能创造这么多专利,并需要这么多专利。乐视的专利申请纪录倒是比较符合互联网企业一贯的操作手法,其空前的“专利大爆炸”一时成为业内热门的谈资,即使不给其贴上炒作的标签,但至少有将专利纪录当作形象工具的策划嫌疑。

作为形象工具

事实上,将知识产权作为形象甚至营销工具,并非新事物。中国曾经也出现过一道独特的驰名商标风景线。在企业的认知里,驰名商标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法律符号,而是一个品牌符号,更是一种荣誉和声望的象征。驰名商标从法律条文和法律实践中挣扎出来,经过重新灌注商业上的意义之后,成为企业品牌营销的工具,不仅在各种媒体和商品包装上突出宣传“中国驰名商标”,而且有的还大张旗鼓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庆祝大会。

企业借助驰名商标这个品牌符号,或者迎合消费者追求名牌的需要,或者获取消费者的购买信任,或者赢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驰名商标甚至还可以成为与政府沟通的手段或条件,以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或资源支持。正因为驰名商标拥有如此强大的符号魅力,使得一些企业对驰名商标的认定趋之若鹜,甚至不惜制造假案情来骗取驰名商标的认定。幸好,司法机关对驰名商标认定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而2013年修订的新商标法更是直接禁止驰名商标打广告,这才大大刹住了驰名商标认定的“不正之风”。

以前将驰名商标打广告,其实还不算让人惊诧的稀奇事儿。2009年初夏,云南一家日报刊载了一篇整版广告:热烈祝贺某某品牌荣获“注册商标”!是的,就是庆祝商标成功注册!这简直比当年成功认定为驰名商标还要嚣张啊——虽然那几年中国商标申请量已经高达数十万件,但商标核准注册还没有达到万里挑一的程度呀。

不过,最近网上稍微搜索了一下,好像祝贺自己商标注册的新闻俯拾皆是,并非孤例。大约是因为中国商标申请量太大,以至于抢下一枚注册商标显得来之不易,不禁让人要额手相庆,广而告之。其实,如果“国酒茅台”这四个字成功注册了商标,我倒不怀疑他们会隆重宣传的诚意。毕竟十年九次申请商标,屡败屡战,更遭同行阻击,殊为不易。

如今,知识产权作为打造企业形象的工具,已然延伸到了专利申请领域。较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曾被质疑在上市前夕突击专利申请,忽然“专利大爆发”,以提高公司的研发或创新形象,协助公司上市。因为知识产权是中小型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无形资产的重要部分,所以中小型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公司)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往往更加重视。

比如,2012年11月上市的浙江世宝,其从事汽车转向器及其他转向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在招股说明书里强调其“具备较为突出的开发、设计能力”;但媒体报道,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虽然拥有24项专利,但基本都是上市前突击申请获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该公司获得的专利数量分别为8项、7项和5项,占公司专利总数的比例高达83.33%。这些专利几乎全部集中在该公司子公司杭州世宝上,而1996年就成立的杭州世宝,在成立后的十年有余根本就没有申请过专利,直至2008年以后才开始申请专利,这个时间点与浙江世宝的A股上市进程不谋而合,其突击申请专利而配合上市的意图较为明显。

下一个事件营销

在2013年的专栏文章中,笔者撰文“揭露”了诉讼营销的“秘笈”。诉讼营销就是借诉讼之名,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在知识产权领域,诉讼营销已屡见不鲜。

“诉讼营销”只是事件营销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日益受到关注的知识产权领域,下一个值得媒体聚焦的大事件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猜想一下未来的知识产权营销事件。显然,如果想再玩诉讼营销,而索赔金额不能超越王老吉诉加多宝的10亿元人民币,恐怕最好还是另谋出路,比如争当中国第一件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者,或者可以一天之内申请188个专利,一举超越乐视。

电动车安全小知识 篇4

据了解:目前偷车手法大致分为电动工具、手动工具和技术开锁、搬运团伙等四种。其中手动工具盗车主要运用钢锯、大力钳、一字钢精、十字钢精、榔头等工具;电动工具盗车一般运用便携式电钻、电切割机等工具;技术性开锁盗车主要以攻锁芯为主,运用万能钥匙和钢丝等工具;搬运团伙盗车不用当场撬锁,只要有一辆电动三轮车或小货运车,两三名同伙即可随时搬走看中物品。以上手段作案时间白天不超过30秒,晚上不超过3分钟,手法隐蔽迅速,成功率较高。那么,怎样有效的预防电动车被盗呢?金华公安服务在线为您提出五点建议:

一、选购一把好的车锁

配备一把优质合格的车锁,是防止电动车被盗的基本要件。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动车防盗锁主要有四种类型:钢缆锁:相对较牢固,便于将车锁在固定物体上。但相对较粗,携带不便。U形锁:锁头体积大,锁体固定,较为牢固。但是上锁、开锁相对不方便。钢管锁: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利用率较高。抱闸防盗锁:由普通锁衍生而来,它将刹车片与防盗锁相结合,实现车轴抱闸、防盗锁一体化,具有隐蔽、牢固的特点,有较高的防撬能力。

电动车的锁具厂商很多,据统计目前市场常见有200多家,选购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选购知名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2.选购时要注意检查产品的包装、标识是否齐全,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能否指导完成锁具的安装;

3.要注意观察锁具的外观质量,包括电镀表面是否色泽均匀,有无生锈、露底、氧化等现象;

4.要注意检查锁具的灵活度,钥匙能否自然插入、锁梁是否能够自然地关闭、开启;

5.要检查车锁的重量,采用的材料是否真实。

同时建议锁车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使用购车时售车商赠送的车锁,据调查,赠送锁多为劣质锁,十几元一把,用榔头在锁卡部敲击两下即可打开。

2.同时使用两个不同原理的锁具:电动车窃贼的主要开锁行窃手段不外乎大力钳剪防盗锁或撬车锁,一般窃贼只会带一种拿手的工具,因此给车子同时安装两个不同类型的锁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盗措施。

3.尽可能将车与地锁、固定物体锁在一起,防止被搬运团伙盗走。

二、选择一个好的停放地点和安全的停放方式

一般情况下,电动车被盗绝大多数发生在停放状态,选择一个好的停放地点和安全的停放方式是防止电动车被盗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给您以下几个建议;

1、暂时不使用电动车,需停放一段时间:千万不要嫌麻烦,电动车最好停放进小房、车棚或有人看管的停放点。停放时尽可能将能锁的部位全部上锁,例如:锁车、将车与其他固定物锁在一起、锁小房等等,多重加锁将大大增加窃贼的作案时间与难度,这期间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迫使窃贼放弃作案。

2、临时停放电动车,请尽量停放在自己或者路人、附近商家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这将给窃贼作案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偏僻的地方是最容易遭窃的。同时告诉您一个小窍门,停放时观察一下附近有没有安装摄像头,如果有,将车放在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一般摄像监控系统最少可以将拍摄的图像录像并保留七天以上,没有窃贼愿意将自己的相貌行为保留在那里,即使被盗,报案并告知公安人员摄像头位置,将会增加破案线索和证据,利于追回被盗车辆。

三、采取一些技术防范措施

目前,一些针对电动车的防盗报警产品大量上市,有些电动车本身就已安装了这样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电动车被触动、移动、震动时会发出80-120分贝的报警声音,它可以向车主通报有人动车,并用它的“大嗓门”对盗车贼发出震慑,迫使窃贼放弃作案。安装使用技术防范产品将大大降低车子被盗的概率。

另外,再公布一个小窍门:适当对车体进行改造,打造个性化电动车形象,往往会令窃贼望而却步。例如在车辆的显著位置和主要部件上,喷涂自家独有的图案或印记,既便于自己识别,又可使盗车贼和收赃者有所顾忌,不敢行窃或销赃。

四、停放时尽可能做到车、电分离:

电池是电动车最贵的部件,约占整个电动车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电池也具有保值性,即便完全报废的旧电池,其回收价格也相当“诱偷”,所以很多小偷对电池“情有独钟”。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停放电动车时尽量做到车、电分离,大多数情况下,窃贼不偷没有电池的车。

五、一旦失窃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5

或者您只是需要除了打开“用户和计算机”之外的一种更加轻松的方法来管理 Active Directory??,则有大量免费管理工具可以提供帮助,有些工具内置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有些位于资源工具包或 Windows 支持工具中,而有些甚至是免费的第三方工具。这些便捷工具都包括什么,可以从何处获取?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介绍 Windows Server?? 2003 中的内置命令行工具,这些工具允许您在 Active Directory 中创建、删除、修改和查找对象。

CSVDE

逗号分隔值数据交换工具(即 CSVDE)允许您使用 CSV 源文件将新对象导入到 Active Directory 中;此外,该工具还提供了将现有对象导出到 CSV 文件的功能。CSVDE 不能用于修改现有对象;在导入模式下使用此工具时,您只能创建全新的对象。

使用 CSVDE 导出现有对象的列表相当简单。将 Active Directory 对象导出到名为 ad.csv 的文件,方法如下:

csvde ?Cf ad.csv

?Cf 开关表示后面为输出文件的名称。但是您必须注意,根据环境的不同,此基本语法可能会生成不实用的大型输出文件。要将此工具限制为仅导出特定组织单位 (OU) 中的对象,可以将语句修改为如下形式:

csvde ?Cf UsersOU.csv ?Cd u=Users,dc=contoso,dc=com

进一步假定您只对将用户对象导出到 CSV 文件感兴趣。如果是那样的话,您可以添加 ?Cr 开关和 ?Cl 开关,前者允许指定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LDAP) 筛选器进行搜索,后者可以限制导出的属性的数量(请注意以下所有内容位于一行):

csvde ?Cf UsersOnly.csv ?Cd u=Users,dc=contoso,dc=com ?Cr “(&(objectcategory=person)(objectclass=user))” ?Cl DN,objectClass,description

通过 ?Ci 开关,您可以将对象从源 CSV 文件导入到 Active Directory.但是,使用 CSVDE 创建用户对象存在一个关键限制:不能使用 CSVDE 设置用户密码。因此,应该避免使用 CSVDE 创建用户对象。

LDIFDE

Active Directory 还提供了另外一个用于执行批量用户操作的内置工具,称为 LDIFDE,与 CSVDE 相比,此工具更强大,更灵活。除了可以创建新对象外,LDIFDE 还可以修改和删除现有对象,甚至扩展 Active Directory 架构。LDIFDE 虽然具有灵活性,但为了实现这种灵活性却必须要使用扩展名为 .ldf 的 LDIF 文件作为输出文件,这种文件与简单的 CSV 文件相比,格式更复杂。(只需少量操作就可以配置好用户密码,我稍后将对此进行介绍。)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示例开始,将某个 OU 中的用户导出到 LDF 文件中(请注意以下所有内容位于一行):

ldifde -f users.ldf -s DC1.contoso.com -d “ou=UsersOU,dc=contoso,dc=com” ?Cr “(&(objectcategory=person)(objectclass=user))”

与大多数命令行工具一样,您可以通过运行 LDIFDE /? 命令找到 LDIFDE 开关的完整说明,

图 1 介绍了我在此使用过的开关。(注意 CSVDE 和 LDIFDE 命令的开关实际上是相同的。)

LDIFDE 的真正功能在于创建和操作对象。然而,进行此操作之前,您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输入文件。以下语句创建两个名为 afuller 和 rking 的用户帐户;要创建该输入文件,请在记事本(或者您喜欢的纯文本编辑器)中输入以下文本,然后将其保存为 NewUsers.ldf:

dn: CN=afuller, U=UsersOU, DC=contoso, DC=com changetype: add cn: afullerobjectClass: user samAccountName: afuller dn: CN=rking, U=UsersOU, DC=contoso, DC=com changetype: add cn: rkingobjectClass: user samAccountName: rking

创建完该文件后,请运行以下命令:

ldifde ?Ci ?Cf NewUsers.ldf ?Cs DC1.contoso.com

您可能会猜到,此处使用的唯一新开关 -i 表明这是一项导入操作而非导出操作。

如果要修改或删除现有对象,不必更改 LDIFDE 命令的语法;相反,您应该修改 LDF 文件中的内容。要更改用户帐户的说明字段,请创建名为 ModifyUsers.ldf 的文本文件。

您可以通过运行与之前相同的 LDIFDE 命令语法,在 -f 开关后面指定新的 LDF 文件名来导入更改。用于删除对象的 LDF 格式更简单;要删除一直使用的用户,请创建一个名为 DeleteUsers.ldf 的文件,然后输入以下内容:

dn: CN=afuller U=UsersOU, DC=contoso, DC=com changetype: deletedn: CN=rking, U=UsersOU, DC=contoso, DC=com changetype: delete

注意,与 CSVDE 不同,LDIFDE 能够配置用户密码。不过,在为用户帐户配置 unicodePWD 属性之前,必须在域控制器上配置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性 (SSL/TLS) 加密。

而且,LDIFDE 能够创建和修改任何类型的 Active Directory 对象,并不仅限于用户帐户。例如,下面的 LDF 文件可在 contoso.com 林的架构中创建名为 EmployeeID-example 的自定义架构扩展:

dn: cn=EmployeeID-example,cn=Schema,cn=Configuration,dc=contoso,dc=comchangetype: addadminDisplayName: EmployeeID-ExampleattributeID: 1.2.3.4.5.6.6.6.7attributeSyntax: 2.5.5.6cn: Employee-IDinstanceType: 4isSingleValued: TruelDAPDisplayName: employeeID-example

由于 LDIFDE 文件使用工业标准 LDAP 文件格式,因此需要修改 Active Directory 架构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会经常提供 LDF 文件,您可以在将这些更改应用于生产环境之前使用这些文件检查和批准更改。

除了用于执行批量导入和导出操作的工具外,Windows Server 2003 还包括一个内置工具集,您可以使用它来创建、删除和修改各种 Active Directory 对象,还可以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对象执行查询。(请注意 Windows 2000 Active Directory 并不支持这些工具,如 dsadd、dsrm、dsget 和 dsquery 等。)

★ 11个脑筋急转弯

★ 11个总结点

★ 犯错误后深刻检讨书

★ 学生犯错误检讨书

★ 工作中犯错误保证书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6

(1)理解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2.目标解析

(1)理解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就是指在记住DNA重组技术的几种基本工具来源及本质的基础上并能分析工具的具体作用及特点。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从微观领域来理解工具的具体作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无法在脑海中构建出操作模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实际中通过对纸条的剪接宏观构建操作模型,其中关键是纸条剪接过程的细化与处理。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动画。因为使用动画,有利于学生对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基因工程产物,引出问题: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问题1:什么是基因工程?

设计意图: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明白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操作环境操作对象,以及简约的过程。

师生活动: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一种可以合成毒蛋白的基因。

让细菌的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可培育出抵抗棉铃虫害的抗虫棉。

想一想需要做哪些关键工作?(请同学来简述其操作过程)

问题2:根据简述,解决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

基因操作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问题3: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小问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本质是什么?它切割DNA有哪些基本特点?

小问题2:限制酶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粘性末端、平末端?

小问题3: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平)末端?

小问题4:如果把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同一种限制酶来切割,会怎样呢?

小问题5:限制酶与解旋酶有什么区别?

问题4:什么是DNA连接酶?

小问题1.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什么?

小问题2:DNA连接酶的种类与特点?

小问题3: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5:什么是载体?

小问题1.载体具有什么作用?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小问题2.作为载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知识拓展:内含子与外显子

例1:基因操作的工具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7

会计工具是硬件, 而相应的记账方法是软件, 硬件与软件要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先进的记账方法必须与先进的计算机会计工具相配合,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记账方法能否适应计算机时代会计工具发展的要求, 关系到会计工具的作用能否正常发挥。如今, 会计工具已从算盘发展到计算机, 计算技术已从手工计算发展到电子计算, 这是一次会计工具的大变革。会计工具在发生变革的同时, 也需要记账方法随之变革。

一、会计工具变革引起记账方法变革

人们对于会计工具变革引起记账方法变革的认识, 是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产生的。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变革会计核算方法及整个理论体系, 包括变革现行会计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但这个问题不曾被会计界足够地重视, 致使一些业内人士没有意识到传统手工会计的记账方法也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变革。甚至有人认为复式记账法仍然适用于计算机时代的会计处理, 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很可能与现在计算机会计依然沿用手工会计的记账方法有关。复式记账法适用于手工会计操作的记账方法阶段, 到了计算机会计操作阶段, 记账方法应该有一次大的变革。

会计工具变革引起记账方法变革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很多人已逐渐认识到会计工具变革会引起记账方法变革, 这一认识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当今会计工具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 记账方法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革。但是会计工具变革引起记账方法的变革, 并不会随会计工具的变革而自动引发, 还需要会计界努力研究, 尽快提出适用于计算机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方法, 从单式到复式, 又从复式到三式, 再到将要提出的适用计算机会计的记账方法, 这是一个记账方法变革的过程。目前的记账方法正处在变革中, 随之亦将引起会计基本理论的变革。

二、记账方法变革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1. 当今记账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现在的会计记账, 基本上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再将会计分录输入计算机, 接下来就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但在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前的会计工作实质上就是进行复式记账, 均由手工操作完成。至今还没有计算机能胜任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除了自动生成特定的会计记账凭证之外) 的工作。原因在于, 从原始凭证到会计分录内含了复式记账, 计算机无法自动完成所有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的工作。这说明复式记账法已不适用于计算机会计记账。再者, 现行价值法会计本身已不适应计算机会计向多元化信息处理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 复式记账法已不便于计算机会计进一步高度、自动地进行经济事项处理, 也不便于实现业务和账务处理一体化。所以, 为了使计算机会计能更深入地发展, 必须变革现今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

2. 记账方法变革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从会计基本理论来看, 会计记账方法是在会计实践中总结创立的一种记录、处理经济事项的方法, 它是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记账方法变革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这一变革也是会计界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是要变革会计记账方法, 二是要变革相应的会计基本理论。两种变革大都是同时的, 这是记账方法变革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的内在要求。当前, 会计技术与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已融为一体, 记账方法只有体现信息技术特征, 才能更好地适应计算机会计处理经济事项的需要。另外, 会计基本理论也需要变革, 以更好地反映计算机会计的本质。这些都证实了记账方法变革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三、会计工具变革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的必然性

1.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变革产生根本性作用。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 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变革产生了根本性的作用。目前, 人们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会计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 会计工具变革引起记账方法变革, 而记账方法是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变革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简言之,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会计工具变革, 进而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 会计工具是客观存在的, 会计基本理论是人们对会计客观存在的认识。存在决定意识, 会计工具决定会计基本理论。综上可知,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变革产生根本性的作用。

2. 会计工具变革已经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当今计算机会计工具已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致使记账方法发生变革: (1) 1969年美国会计学教授乔治·索特提出的事项法会计打破了原有的复式记账法。 (2)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前会计学会会长井尻雄士教授提出“三式簿记”, 突破了复式记账法。 (3) 1982年, 美国密切根州大学教授麦卡锡提出REA会计模型, 其主要思想是对企业的重要资源、事件、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建模, 把企业的一切与经营事件 (财务的与非财务的) 相关的内容, 按其原本的语义而不是人为加工的复式记录的形式输入数据库集中存储。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REA会计模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更加全面的REAL会计模型。REAL会计模型是表示企业中资源、事件、参与者、地点等相互关系的模型, 它是众多会计新模式中理论最完善、研究最深入、变革最彻底的会计创新模式。这里 (1) 、 (2) 、 (3) 、 (4) 的会计记账方法均是以计算机会计工具为前提的, 并且均已彻底地摒弃了复式记账法, 从而已经彻底地变革了会计基本理论。由此可见, 会计工具变革已经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3. 会计基本理论变革的必然性。

由上文可知, 会计工具变革已经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在传统会计工具变革为计算机会计工具之时, 必然要变革传统会计基本理论为计算机会计基本理论, 从而使计算机会计工具与其基本理论相互促进发展。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经济社会, 大量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输等, 也都要求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进行变革, 包括会计要素等的变革, 以便能更进一步地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 当今会计基本理论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不断地融入会计工具之中;另一方面, 传统会计基本理论需要不断地更新、变革, 并且其研究成果需要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总之, 会计工具变革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是必然的, 但会计工具变革的前提是创新会计基本理论, 以使这一变革早日实现。

摘要:当今处理会计信息的会计工具已发生了巨大变革, 复式记账法与计算机会计时代的会计工具越来越不相适应。会计工具变革要求记账方法变革, 而记账方法的变革必然引起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关键词:会计工具,记账方法,会计基本理论,变革

参考文献

[1].许永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方法创新.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0;7

[2].罗明, 张忠能.基于Real模型的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 2005;8

电动工具基本知识 篇8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工具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知识可视化

传统英语教学依靠黑板粉笔课本,以文字表达即口头语言表达与书面语言表达,来解决教学的输入和输出的主要问题。随着软件技术和人们的认知发展,知识可视化这一可利用软件绘制图形的教学辅助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知识可视化是指用图表手段来传达、表示知识的方法,是以图形设计、认知科学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进行反思,辅助教学设计。无论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教学还是利用多媒体辅助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的现代教学,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提高其语言能力。各种形式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这一单一输入形式来教语言,更可采用各种其他表现手段再现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学。知识可视化工具就是一种不同于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常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概念图,思维导图、认知地图、语义网络、思维地图等形式。[1]图形之间既有差异,也有共性,例如将概念图与思维图进行对比分析[2]。西方也多用网络图或图形组织形式(即graphic organizers)来代指各种知识可视化工具。

二、国内外研究

西方学者研究知识可视化工具对学习者认知影响的颇多,尤其是对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的影响。Ausubel认为其对读者掌握新知识具有促进作用[3]。早在1995年,Danial H. Robinson和 Kenneth A. Kiewra就将其与提纲法进行对比,提出前者更能促进学习。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可视化工具与元认知的训练如复述、总结等的关系及使用。[4]Robinson, D. H.等人用实验研究组织图在文本理解和笔记记录方面的积极意义。[5]Dexter 和 Hughes认为Gos能够提升学生的词汇知识、理解和推理知识。[6]Merkley 和Jefferies就图形的有效使用给出建议。[7]在西方,思维导图的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受到重视,广泛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8]

相对于国外的发展,国内的相关研究应用较晚,工具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近几年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已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思维导图国际教育学院。学者齐伟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指出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分析教学内容、展示教学内容、改革笔记形式、分析知识结构、作为头脑风暴的工具。[9]相关研究主要是从教育技术角度进行,教学角度的实证研究较少,且大部分研究思维导图,并主要研究一两种类型的可视化工具,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少有将元认知与知识可视化工具结合的研究,对于知识可视化工具的研究呈分散状态。

三、知识可视化与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学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但传统教学过程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有效发生,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

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性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在阅读中,学习者不仅仅是看一看、读一读就可以完成学习目标,阅读教学更应该关注深层思考过程。图形工具可以让读者参与到理解活动中去,即以图形的形式体现画图者的理解,以信息点为关键词的语言文字概括。其中,既有文本信息表现出关键概念,又有视觉图形表现出逻辑关系。对文本内容的内在隐性的模糊信息可通过组织图这一外显的手段使教师易于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或是逻辑不清问题,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图形可以从视觉、空间关系、逻辑关系较为立体、生动地展示文本内部隐含的结构信息,在理解文本和获取信息时,减少读者的认知努力。[10]知识可视化工具具备两大优点:隐形知识显性化和语言信息图像化。学生如果能够根据所学语言材料,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进行恰当图示,这种图示以输出的方式表明学生对文本信息的了解程度,否则就会呈现出一定的思维差异。即用图形来指导语言学习,以可视化工具为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为阅读提供一定的辅助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提高是教学有效性的表现之一。元认知概念最先是在元记忆的研究中提出的,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能力就是针对何种目标使用何种策略。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即认知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其成为学习者程序知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有效的元认知策略。[11]如下图所示,文本传达一定的信息,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会用不同的组织图将自己的理解体现出来,但当用组织图为起点检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回归到文本层面,能够体现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偏差和错误。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动态过程,也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由此可见,知识可视化工具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再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使用。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从教师角度而言,可以给学习者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进行更清晰的理解,为教学寻求一种超越纯文本的解释和辅助手段。从学生角度而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图类型以及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画图。画出自己的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理解,如思维逻辑、信息整合等问题。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图形可以将复杂信息清晰化、形象化。图形表现手段比文本更能有效地促进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交际。文本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抽象性,文字表达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理解状态。同时,知识可视化工具强调教学中的过程法,以过程为取向(理解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阅读理解答案),让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只注重文本的最终结论,而更加关注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理解过程,进而强调逻辑思维过程。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有效性可以体现在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也可灵活地应用到小组合作式学习中去,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题活动中,让小组成员之间经过沟通、辩论、说服的过程最后达成一定的理解共识。让学生不单把教师作为信息的来源,同时也将同伴作为学习的对象,使其更主动自愿地融入到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去。

四、阅读教学启示

笔者曾在课堂中多次使用过一些组织图和概念图,让学生根据文章结构、内容根据和理解绘制图形,发现在使用语言进行描述时,似乎都理解;但是让学生分小组将文本进行图示时,就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截然不同的图解逻辑关系,从而显示出学生对原文本的理解问题;再次回归语言层面,帮助学生纠正理解偏差,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可视化工具的使用使学生的理解偏差和错误外显化,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促成有效教学的产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师很难把握,多局限于阅读理解题或口头提问方式,学生理解呈隐性状态,教师对学生理解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点”上,或宽泛的“面”上,很难将“点”、“面”结合,过多关注“点”,对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缺乏较全面、深刻了解。语言表述和阅读理解题只解决一般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则不能清晰表达,由于语言和逻辑的复杂性,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教师进行阐述,很少有学生参与,因而缺乏锻炼和开发的机会,将已有知识和文本信息结合的元认知能力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对此,知识可视化工具恰好可以起到弥补作用,服务于英语阅读课,致力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以知识可视化工具为教学辅助手段,将学生的阅读理解问题外显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理解问题的偏差,有针对性地对个体问题和群体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理顺阅读思路和有缺陷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需要关注不同类型工具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和注意问题,从而建构有效的阅读教学可视化模式,并探索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可行评价方式。

针对阅读教学,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首先了解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各种具体形式,了解适用的范围和注意问题,学习相关软件,从而让学生了解知识可视化工具并能够应用不同的可视化工具(人工绘制与计算机绘制结合)外显内在理解过程。

利用可视化工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在阅读课程上,还可以应用在听力、写作、口语等诸多课程方面,是一种形象、生动、有效、便捷的洞悉学习者理解和促进学习者进行逻辑归纳的方法,为其思维发展和元认知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操作层面上,经过对不同类型图示的分析和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面都能获益匪浅,为语言教学课程开辟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2]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

[3] Ausubel,D.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8.

[4] Robinson,D.H & Kiewra,K.A.Visual argument:Graphic organizers are superior to outlines in improving learning from text[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5(3).

[5] Robinson,D.H.et al.Increasing text comprehension and graphic note taking using a partial graphic organizer[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6(2).

[6] DexterD.D.& Hughes,C.A.Graphic organizers and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ameta-analysis[J].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011(1).

[7] Merkley,D.M.& Jefferies,D.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a graphic organizer[J].The Reading Teacher,2011(4).

[8] 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5).

[9] 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4)—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软件导刊,2005(8).

[10] Jiang,X.& Grabe,W.Graphic organizers in reading instruction:research findings and issues[J].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2009(1).

[11] 周震.元认知及相关因素与语言习得[J].宁夏社会科学,2006(5).

[12] Nesbit,J.C.& Adesope,O.O.Learning with concept and knowledge maps:a meta-analy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6(3).

[作者:寇芙蓉(1979-),女,陕西咸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

上一篇:给亲人的一封信大学生作文下一篇:高中英语重点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