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摘要】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要想方设法提高小微企业老板的素质,建立明晰的财务制度,进行合法经营等,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其融资难题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策
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几乎成为横亘在农村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一道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最近几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财政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等也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办法,小微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现状
小微企业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是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大多数小微企业一直在浪尖上跳舞。据统计抽样调查,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上一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出现了“订单荒”。大多数企业主对形势有点悲观,“工人工资太高,根本不敢接单,接单就赔钱,不接单员工就会流失,形势好转的时候又难招人。”下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低速增长与结构转型相结合的新历史时期后,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最脆弱的群体(相比外资、国企),广大小微企业受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明显上涨、订单量减少以及资金链紧张等困扰,正处在“温水煮蛙”的艰难处境。对此,经济学界已有共识,从某种程度上看,小微企业的困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局,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能否改善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关。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带有全球性特征,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先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原因。为了减少贷款风险,大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放贷给小微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现实中“成本、风险、收益”三个因素确实导致发展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动力不足。毕竟小微企业贷款“额小、面广、期短”,工作量大,与大额贷款相比较,成本要高得多,而且风险大,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从小微企业自身看,企业规模较小、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不高、经营风险较高,缺乏有效抵押物,财务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记录差,生命周期较短以及贷后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增加了其资金融入的难度。小微企业通常规模小、资产少,特别是大量分布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小企业,几乎很难找到较为不易贬值的抵押物,这使得银行很难控制信用风险。小微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在企业行为上的最大特征就是,它往往是企业主个人行为的直接体现,这与正规公司制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往往与各个股东个人资金混在一起,让银行很难分辨出资金的来源和流向。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之所以不完善,并非完全做不到完善,而是其并不愿意主动建立明晰的财务制度。大部分甚至更倾向于主动模糊自身的财务状况,原因很简单:为了逃避纳税。即便有的企业经营状况很好,但其非要标明自己的企业境况是“微损”或者“持平”,从而使银行无法提高其信用额度。如此一来,企业一方面通过隐瞒财务状况而逃税,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又因银行与小微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状况“不佳”很难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从而形成了一个两难悖论。在实践中,通过逃税来节省资金,从而投入再生产也就成为了不少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还有一些小微企业缺乏信用观念,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对融资信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频频出现拖欠贷款及利息的现象,被动造成信用状况下迁。再加上,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关停、倒闭、破产率更高,对银行来说风险更大。
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对策
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要想方设法提高小微企业老板的素质,建立明晰的财务制度,进行合法经营等,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其融资难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沟通协调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跨部门的经济金融信息交流分析制度、政府与各银行上级行的联络机制以及政银企沟通平台,定期交流信息,研究解决需要相互协作配合的操作层面的疑难问题。二是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降低贷款企业的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的收费标准,为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创造宽松社会环境。三是建立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奖励机制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出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将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二)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导向作用,对中小企业实施区域信贷支持。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区域性政策指导,按照存贷比、资产负债率、贷款增量、贷款增速和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等指标,实行适用于不同地区建设的差别化货币和信贷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可根据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系统,对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对商业银行实行区域性的正向或反向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及其相应幅度;可将差别准备金率建议权实施范围下放到县级,将差别准备金率决定权设在人行省会中心支行,避免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现象。又如可根据《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关于“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都列入‘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的精神,扩大现有“支农再贷款”政策内涵,并将其更名为“支持老少边县域发展再贷款”,贷款范围从定向“支持农村”转向“支持县域”,贷款对象从单一的农村信用社转到所有金融机构,从政策层面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加大对县域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三)制定和完善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监管指标,实施差异化监管。银监部门要在机构准入、资本补充、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小微企业贷款指标考核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单户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可在计算存贷比时不纳入考核范围,合理设定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等,以提高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积极。
(四)推进小微企业贷款的制度和产品创新,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尽快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鼓励中小企业信贷制度创新的政策意图,加快推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独立运营,进而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激励和问责免责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县级支行的信贷权限,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允许县级支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放贷,报上级行备案,对超过授信额度的实行逐笔报批;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及资金需求,合理确定其贷款期限,亦可尝试将短期贷款调整为长期贷款。同时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科学改进贷款收回再贷、借新还旧的操作管理模式,不宜刻板地坚持“贷款到期只有无条件收回后才予以续贷”这一标准,而应根据需要调整和放宽借贷条件,并对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票据优先办理相应的承兑、贴现业务,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应根据辖区实际制订《小微企业客户授信管理办法》,通过个性化的方案设计,加快开发符合小微企业资产状况的抵(质)押信贷产品,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五)改善辖内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一是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信用建设。二是强化金融司法保障,优化社会服务体系,重点是支持银行清收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和处置抵贷资产,维护好银行合法权益。三是深入开展信用单位评选活动,引导企业诚信申贷、注重信用记录,履行好借贷责任和义务。四是小微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申请贷款提供基础依据。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利于企业经营信息公开、决策科学透明的经营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好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扶持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加快发展融资担保行业, 深化金融改革, 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 是完善定向调控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支持“三农”以增强实体经济“细胞”活力, 夯实国民经济基础。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 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 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取得实效,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无法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的小微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途径解决燃眉之急。广发银行数据显示,到2011年6月,一般社会主体贷款利率已接近30%。笔者从江苏了解到,2011年以来银行的资金经过担保公司再流到企业的时候,贷款利率已经扩大到基准利率的近5倍,也就是约35%。
利率双轨下的受害者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王庆认为,纵观几十年来规律,宏观调控收紧,中小企业往往受的伤害最大。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指出,学界普遍认为,利率体系的缺陷导致了金融脱媒,存款加速流出银行体系,通过委托贷款、信托、民间借贷还有理财的渠道,寻找更多的市场回报。
2011年5月,一周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曾接近6%,但同期的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不到3%。2011年二季度到三季度,6个月期票据转贴利率曾从接近5%的水平升至9%左右,波动较大,但6个月至1年期贷款利率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均不超过0.5个百分点。此时,温州式金融危机的苗头开始暴露。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虽然CPI在2011年11月份同比上涨4.2%,创下年度新低,但仍无法改变负利率的状态。中国目前的利率体系正处于“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阶段,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化的回购利率形成了利率双轨制。
“银行只需要决定规模,不需要决定资金价格,自然而然会偏向于满足中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不是通过调整利率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王庆近日表示。
而在2010年以前,一周期Shibor以及3个月的定存利率之间相差并不大;6个月期票据转贴利率和6个月至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差值也都基本保持在固定范围。
2010年以后,随着通胀压力陡增,存贷款利率受到了控制,上述两项差值出现了剧烈波动。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扭曲现象,而小微企业更是成了双轨制利率下高利贷倾销对象。
解除贷款限额控制
负利率正让大银行走进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负利率下存款流失,存贷比高涨,大银行不敢放贷,高息揽存下融资成本上升,使得大银行对不能承担高融资成本的小微企业更不屑一顾。这让经济体的末梢很受伤。
统计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第三季度存款增量只有674.17亿元,几乎处于零增长的状态。存款的流失导致了银行贷存比走高。
从各家银行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来看,上市银行贷存比处于较高水平。银河证券报告指出,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贷存比分别为79.3%、76.2%和75.5%,已经超出75%的监管红线;另外,中信银行为74%,兴业银行为74.6%,也处于“走钢丝”状态。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笔者,2011年11月外汇占款可能会继续走低。央行12月份下调存准率被市场普遍认为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如果不降准的话,2012年年初银行很可能无钱可放。”分析师指出。
央行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较10月下降4.19%;11月M2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下降。
银监会在2011年10月底对《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行了详细的补充说明,鼓励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据公开统计,11月底,已有10家银行推出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计划,总额已超1600亿元。
“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大银行实际上在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上仍在观望,它没有动力去做好小企业这一块,以后小企业融资将更多依赖中小银行。”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笔者。
中小银行的确在服务小微企业上相当卖力。一家东北的城商行相关人士告诉笔者,他们的贷款团队都是骑车挨家挨户地收集小微企业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受到贷款额度的限制,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东北一家城商行的小额信贷职员告诉笔者,即使他们给一些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为16%,比民间借贷利率低很多,但很多企业仍然无法从该行获得资金,因为央行给该行的信贷额度太少。
“银行的调控有行政监管手段,还有传统的货币手段,像我们这种以服务小企业为主的银行居然受到了这么严厉的贷款限额管理,其实是不需要的。”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11月份在公开场合表示,包商银行的贷存比只有40%多,但是贷款额度只有60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11月份发出了“休止贷款限额控制”的呼声。他认为,贷款限额控制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造成货币政策僵化,缺乏灵活性,没有回旋的余地。
利率市场化、信息对称化
杨再平认为,中国货币调控的“工具箱”其实工具繁多,一些更加市场化的指标已经够用。比如将在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等新指标。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法上,除了杨再平提出的休止信贷额度控制以外,利率市场化也是讨论的焦点。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0年12月曾表示,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到了2011年三季度,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中国金融》发表名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的课题报告。该报告提出通过合并贷款利率档次,逐步放松对贷款利率的管制,此乃央行官员首次触及到利率市场化的操作层面。
“如果能走到利率市场化这一步的话,对小微企业的利好可能是决定性的。”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不过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滨告诉笔者,短期内比较难看到实现利率市场化。
信息不对称也是制约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朱海斌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征信系统,让银行能够准确把握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从短期而言,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是银监会10月底《通知》的补充说明中的一些措施。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设定同一标准以及严格限制银行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
值得注意的是,补充说明指出,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在内部评级法下比照零售贷款适用优惠的资本监管要求。
2013-3-
4内容提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解决这一难题。扶持中小企业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过分依赖于银行机构的融资渠道,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尚未打通,缺少直接融资渠道。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应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予以扩展,给予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使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以催生更多适宜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国外经验借鉴,政策建议
自2011年4月以来,因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倒闭潮见诸报端,9月份温州企业主集体跑路,鄂尔多斯信贷告急,10月份河南担保公司又遭挤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一次受到广泛关注。浙江、广东等地中小企业也因资金短缺出现的新一轮中小企业倒闭潮,更加剧了民众的忧虑。因此,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近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逐步改善,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1.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少。近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屡屡见诸各种媒体,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在杭州、苏州、成都、大连、青岛等地大约80%的受访企业表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仅占10%左右,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在谋取金融支持时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资金来源规模的不断萎缩,中小企业可借用的资金也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2.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攀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体现在“难”上,而且还体现在融资“贵”上。据工信部《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根据银监会《(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小企业融资四现象值得关注》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某一直辖市一些银行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普遍执行基准利率上浮政策,上浮幅度为20%-30%,个别行甚至高达50%—60%;同时,部分银行还增加了较多贷款附加条件,通过收取顾问费、咨询费、“扣存放贷”等方式,以实现不低于基准利率上浮40%水平的小企业贷款业务综合回报率。同时中小企业还要承担授信审计费、抵押物保险费、担保费、评估公证费、财务费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贷款成本。
3.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由于证券市场、公司债券发行准入的门槛较高,加上我国目前的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民间信贷缺少信用体系和文化的支撑,因此,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字显示,中小企业融资98%以上来源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5%左右,相对狭窄的融资渠道给中小企业融资形成了一道硬性约束屏障,限制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满足。再者由于近期银行贷款渠道收窄,一些企业开始转向社会渠道融资,甚至借高利贷。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民间借贷异常火爆。据有关资料显示,仅浙江省温州市民间资本就达6000-8000亿元。浙江60%以上的小企业依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一段时间月息高达15%。福建厦门、石狮近期连续发生几起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事件,除向社会公众融资外,还有部分
银行和担保公司牵涉其中。
4.中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较低。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产权不明晰、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自负盈亏、自我积累的意识,部分企业仍存在“重分配、轻积累”的思想。这种缺乏自我积累机制,高度依赖银行信贷,将会出现资金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几乎所有的科技创新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始的,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绝对没有中小企业主动性强、动力强,这是一个规律。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当前,通胀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猛增。实际上,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正在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以及中小企业的劳动用工,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燃料等多种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度上涨,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
2.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银行贷款风险大
中小企业存在较高的倒闭率与歇业比率,资产状况差,资信等级低,贷款缺乏抵押物与担保资源,自己拥有的资产信用度不高,同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誉较低,其经营管理,发展前途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还不了贷的风险也相对严重。中小企业因其信用等级普遍较低,财务不健全,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具体的账本,银行认为给中小企业贷款有风险,而且给中小企业贷款没有多少利润,把一亿元贷给大企业,一次审贷,5万元钱贷给一个中小企业,要审贷很多次,成本很高,所以贷款部部长一般的心态是,少贷不贷就是做好工作。在传统的授信方式下,银行很少考虑为其融资。
3.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不同的信息,就融资而言,主要指借款人拥有关于自身资信、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而贷款人却因收集成本过高不能获得信息的这样一种状况。一般来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总体处于信息不透明状态,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向资金供应者有效传递真实或有价值的融资需求信息。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还贷风险将导致借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但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结合紧密,缺乏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有效制约,还贷风险问题较大企业严重,理性的银行能对此做出考虑,信贷资金配给在选择时候倾向于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所占比重大,缺乏商业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用固定资产,且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信息披露机制达不到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并且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大,收集信息的成本高,贷款给中小企业对银行的风险收益不对等,导致银行缺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动力,大幅度减少了信用贷款,绝大部分需要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难以找到被银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担保,可现有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由于规模的限制,自身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后续资金支持不足,担保产品单一,缺乏有效率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再度雪上加霜。
5.资本市场尚需完善,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市场主体结构不均衡,个人投资者过多,机构投资者不足,而个人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资金实力有限,加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二是资本市场对公司上市的硬性指标要求适用于大企业,不适用于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三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有限,创业板的开设虽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上市融资机会,降低了上市的门槛,但是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
6.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专门的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扶持。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总体上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还是不够。各种优惠政策往往倾向于照顾国有大型企业,而忽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此外,现实中政策缺乏实质性的操作性,使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实际最终无法实现。
三、国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做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内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部门、各地区都结合自身特点,相继出台贯彻落实上述法律、文件的实施意见和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中小企业局,使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得到优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1年中央财政层面安排的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达到51.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2亿元,增加的资金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资金和奖励,其中10亿元用于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建设,6亿元用于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的完善。
(三)实行倾斜的信贷政策。2008央行统一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鉴于2011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银监会要求全部大型商业银行都要设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同时放开中小型商业银行设立分行的限制。很显然,这些政策反映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在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国家鼓励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近几年来,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问题,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降低中小企业上市门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2011年,国家又推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重大举措,不断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省金融办、工行省分行推出集合债的新型融资模式,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和担保,并通过券商进行捆绑式发行债券,将主要解决单个企业申请规模受限制和中长期贷款的问题。
四、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在建立在完善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市场在内的中小企业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与扶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支持系统,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制度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为了扶植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设立了财政专项基金,开办了小企业
投资公司为美国中小企业的增长、扩张和现代化提供产权资本和长期的债务融资,建立了专门投资于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日本政府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它们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帮助就是担保贷款。近年来,小企业管理局还制定和实施了“债券担保计划”,“担保开发公司计划”、“微型贷款计划”等多种资金援助计划,为按正常渠道无法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担保,获取资金。日本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八部法规,各级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局和中小企业科,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全国性的政策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了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信用担保体系。欧盟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发展资本市场、开办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等四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积极扩大政府信贷担保份额。香港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实施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由政府提供信贷担保,协助中小企业向参与计划的贷款机构取得贷款,每家中小企业可获得的信贷保证额为获批贷款额底50%,最高为600万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信贷担保份额扩大至70%。信贷保证额可灵活运用于营运设备及器材贷款与运营资金贷款,保证期最长可达5年。若中小企业已全数还清还在计划下获批信贷保证的任何一笔营运设备及器材贷款或营运资金贷款,该中小企业可使用相应的信贷保证多一次,以600万为上限。法国对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地方投资公司给予优惠信贷,贷款总额不能超过投资总额的70%。法国还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私人公司借钱,但要由投资公司担保。
(四)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有限,难以达到常规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到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门槛过高,因此,在常规的股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第二板(高科技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股票市场,这是发达国家发展创业投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通常做法。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要低,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上市。美国的NASDQ市场为成熟的风险型高科技中小企业走向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第二板市场的培养功能,可产生更多的合格的企业资源,由此吸引更多投资,推动市场繁荣。随着投资回报的提高,风险投资者也更积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为创业板输送更多优良的企业,从而实现企业和市场之间发展的良性循环。美国最具成长性的公司中有90%以上在该市场上市。直接融资渠道的开辟与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金融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能力等诸多因素,需要改革创新、综合协调、配套解决。通过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总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缺陷和不足,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新模式,为此建议如下:
1.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快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执法力度,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中小企业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
政府应探索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机制。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农村信用社应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
3.积极推进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改革与创新金融体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适当降低信贷门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受信业务;对效益好、市场大、有信用的中小企业,拓展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业务;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探索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际金融组织投资和使用国外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中小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同时,重视引导典当融资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4.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信用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新设机构、增资扩股、定向募集、规范管理等途径,引导其做大做强,放大担保融资的乘数效应。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和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业自律性组织。改进规范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其规范化经营,理顺抵押担保环节,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融资担保平台。
5.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建议政府想方设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运行、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的信贷能力。研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励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挡案试点。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简化工商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内在融资能力
首先要规范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机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尤其要促进企业建立规范透明、真实反映企业状况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再次,要打造消费者信得过、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用品牌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最后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同时要及时向银行通报企业的发展规划,邀请银行参与项目论证,主动争取银行的理解和支持;要积极参与资本运作,探索使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尽量减少对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依赖。
7.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完善现有中小板、创业板块的上市审批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
关键词:人事改革 创新 动态管理 利
益相关群体
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在国家烟草专卖体制的框架内运行,受到国家在市场准入、指标分配、价格约束等方面的管制。行业内的组织结构以垂直管理为主,企业录用的人员主要为行业内员工子女,这种封闭运行的机制,使得人事管理层面存在着许多制度缺陷和管理顽疾,成为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羁绊。
一、当前行业内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及弊端
1、行业中利益相关群体较多,实行身份管理。多种用工形式并存是烟草行业历史遗留问题,正式工、聘用工、派遣制员工不同身份的员工在录用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身份管理成为烟草行业人事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讲身份而不论贡献”的奖罚潜规则已成为身份管理不科学性的突出体现。
2、行业内收入差距较大,薪酬刚性较强。行业中这些利益相关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不仅无法激发正式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还严重挫伤了聘用员工和派遣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行业原有的薪酬制度与绩效挂钩还不够紧密,尤其是正式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升降幅度不成正比。“升”可以产生动力,但没有“降”却不能产生压力,薪酬体系设置的刚性造成了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懒惰思想,给管理带来很大障碍。
3、行业员工晋升通道单一,工作动力不足。行业中员工晋升只有通过管理地位的提高,但是管理岗位毕竟有限,并且其对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特殊的要求,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出色的员工并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那些个人素质较强但又长期得不到晋升的员工,必然会产生消极怠工的思想。
二、行业内企业人事管理难题存在的成因分析
行业内企业种种人事管理的难题,除了个别企业由于个性原因而无法预见外,更多的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烟草企业缺乏专业有效的外部治理环境,且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主要的制度成因。
1、各利益相关群体能力与权益不匹配
从广义上来讲,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投资者、管理人员、供应商、分销商、员工、顾客、政府部门、社区等,凡是可以影响企业战略成果或受其影响的个人及群体,均列为利益相关群体的范畴。而在本文中我们仅讨论那些在狭义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员工,包括企业的正式在岗员工、企业自主招聘的员工及实行劳务派遣的员工。根据利益相关群体在企业中拥有的权利和在支持或反对某项战略时表现出来的关注度不同,将利益相关方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
a象限被称为略微关注群,他们在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权限较小,工作性质较为单一,因此对企业的发展没有过多的关注。在烟草企业中,派遣制员工应属于此象限的利益相关群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保持这一部分人的“知情权”。b象限的利益相关方,处于企业中综合管理岗位,岗位权利不算太高,但对企业的发展相当的关注,企业自主招聘的管理岗位的员工就属于这类利益相关者。这类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希望在企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在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将其作为“参与者”和“智囊团”的角色考虑。c象限的是那些在企业中资历较深,较有影响力的老员工。他们往往在企业中处于管理岗位,有很大权力,但同时又安于现状,不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本文中尚不涉及这类人员,因此不予讨论。d象限的相关方是指那些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同时自身利益和企业发展联系紧密的群体,在本文中指烟草企业中正式在册人员。企业管理中应将这类人员作为主要工作的承担者。a、b、d三类人员都是烟草企业中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前两类人员在企业中权力较弱,而往往又是这两类人员掌握着企业重要的客户资源、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去把握这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很多行业内企业忽略了这些利益群体的重要价值,在组织设计中,没有完全做到利益、权力和能力的匹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给他们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会及实施全方位激励,没有完全发挥他们巨大的潜在力量。怎样把这一群有用之才网罗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并使之为企业服务,是现代烟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员工管理制度是赢得人才的必由之路。
2、企业内部共同治理机制缺失
xx区工商局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对于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已成为瓶颈。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是企业本身需要解决的课题,而且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我区企业融资工作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私营、个体经营者14250户,近年来,路北区工商局立足部门职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切入点,搭建多种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忧。大胆探索,超前谋划,结合企业年检,印发了融资需用求登记表,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及现行融资方式,对有融资需求及具备融资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普遍摸底和重点调查。制作了“融资服务指南”和“融资服务手册”共计2万册,收集贷款品种44种,以宣传单、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累计发布宣传信息3.6 万条,召开银企对接会10场(次),相继在全市和全省率先推行了小额贷款推介和商标权质押贷款,深化了动产抵押,仅2010年就为企业融资近8亿,今年以来又融资2.5亿,先后为1000多户个私经 1
营者和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我区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为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受职能所限,这些服务仅是围绕提供融资信息服务、促进银企业合作方面,深深感觉企业融资难题非一家之力能够解决,受市场经济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运行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中小企业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整体素质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平均生存寿命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为2.9年,使银行借贷风险增高。二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可信度低,还贷意识不强,银行放贷意愿低。三是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获取融资信息的渠道较窄,对新生的贷款品种和类型了解少,有的为图方便通过民间借贷反陷入高额的利息偿还中、以致企业无力经营。
2、银行方面。一是虽然银行相对民间借贷利息低,但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严格,可贷额度低。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杯水车薪,不足解渴。对小企业来说,却不符合银行的放款条件。二是国有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较少,如去年我局对商标权质押贷款首度进行尝试,在走访银行的过程中发现,全市几大国有银行均未设立此项目,仅有天津银行进行过此项目的运行。相对而言,合资或民营银行的品种较多,政策也更灵活,但手续
2依然繁琐。如唐山邮储银行的三家联保式贷款,是目前较为便利的贷款品种,虽然不需抵押物,但仍需联保方的每月财务明细报表等,中小企业财会制度不健全,往往不胜其烦。
三、破解我区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1、从金融部门看,应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创新,尤其是国有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研发手续简便、准入门槛低而又相对安全的贷款品种。
2、从企业自身看,应该增加自主创业的科技含量,走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经营之路,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社会信用度,建立透明、健全的财务制度,合理用贷,诚信还贷,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 (包括个体工商户) , 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 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的绝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 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 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在许多领域, 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
四是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 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 有些地区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 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讯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 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六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的现象。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财务管理透明度不高, 会计信息失真, 缺乏诚信, 不能科学分析投资风险等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中小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曾辉煌一时的中小企业, 最终因陷入融资产的困境, 都由“明星”变为“流星”, 中国中小企业的“短命”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务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融资成本过高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资金缺口大等各方面因素, 很难直接从国有大银行获得授信支持, 大多数从当地信用联社取得授信, 实际利率水平较高, 一般超过9%, 甚至从民间集资, 民间利率一般超过10%, 最高的有30%的利率, 再加上担保公司收取2.5%-3%的费用, 中小企业承担的利率费用最高的可达基准利率的185%。
(二) 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 尤其是小规模企业, 同时由于实力所限, 小规模企业对再生产的各项投入严重不足, 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相互抄袭情况严重, 屡现低价竞销行为, 导致产品竞争力弱、利润率低, 损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对研发设计和新技术的引进重视不够, 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不明确, 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仍然比较落后, 处在生产加工的单一环节, 在高档产品的设计、造型及上色技术上还有待进一部提高。除个别有实力的企业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外, 更多的企业在营销理念方面比较落后, 也没有实力去开拓和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 产品出口受制于他人, 企业生存、发展困难大。
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的欠缺, 生命周期往往比大企业较短, 银行往往选择大型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三) 财务管理不透明, 信息失真且不对称
中小企业管理随意性强, 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难以取信社会。一方面,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 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 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 以票代账, 或者设账, 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在会计核算方面,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 人为操纵利润等等。另一方面, 由于民企缺乏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 民企会计报表数据失真已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中小企业在其操作上透明度不高, 经营相对集权, 致使信息扭曲、沟通不畅, 银行在贷款过程中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督查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贷后的动态跟踪管理上, 企业往往没有贷前配合上那么有力, 银行对贷款使用和企业情况掌握力度不够, 难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举措, 从而容易使信贷风险程度增加。银行索性放弃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 以免承担巨大的违约风险。
三、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工具越来越金融化, 资金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 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生产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 没有新鲜的“血液”供给, 中小企业就缺乏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使那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减缓发展速度, 而那些新生的企业会因缺少资金难以支撑, 被淘汰出局。中小经济发展规模因此受到严重限制。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树立企业的诚信, 增强融资能力。
(一)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基础管理, 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 完善治理结构, 推进管理创新,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 诚实守信经营, 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对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 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各类培训。中小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 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二) 提高理财能力和融资水平
1、在筹资活动中, 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 适度负债经营, 形成既要“借鸡下蛋”, 又能“以蛋还鸡”的良性循环, 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 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 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 加大筹资风险。避免企业的效益过多地分流于资金利息, 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低效益-高占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2、选择合理融资方式, 融资规模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 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 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 增加融资成本, 导致企业负债过多, 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 会影响企业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 企业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 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 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 不发生融资费用, 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的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 企业才能转向外部融资。
3、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 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
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 防止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尽可能增加留存收益, 不断增加企业积累, 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同时, 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个人消费与企业发展的问题。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保全制度, 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三) 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 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 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 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财务部门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 形成“借-还-借”的良性态势, 不仅要重视银行信用, 更要重视和讲究商业信用。否则, 企业的债务链就会越拖越难解, 资金问题就会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大障碍。中小企业家应提高信用意识, 树立把企业做强做大的雄心大志, 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 不因偷漏税或骗取银行信贷等眼前小利而指使财务人员做假账虚增或虚减利润。严格遵守上市规则, 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 求得投资者的理解和信任, 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 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 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进行会计核算, 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 塑造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朱世权, 管志新, 沿财务管理之路穿越融资难瓶颈;民营经济报, 2005.12
[2]、何忠, 刍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2.05
[3]、宋凯兰, 我国水产行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产科学, 2007.12
[4]、王淑芳,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科学之友, 2007.1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改善建议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现实中,实力不强,信用差,经营不稳定,仍然是中小企业留给我们的印象。这种对中小企业的偏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最终又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从狭义上讲企业主体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从广义上讲,融资就是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资金需求者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行为,资金供给者在金融市场贷放资金的行为。
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现状是,主要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积累,但是内部积累有限。外部融资不管是银行借款也还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好,要么设置复杂的审批条件,要么直接拒绝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铤而走险向一些为正规渠道筹集资金。
资金的不足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让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和自身不足有关,为此,应该从各个层面提升中小企业水平。
(一)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首先应该从自身找问题。由于企业在一开始就起点低,资金有限,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所有者对利润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制度的建设。导致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混乱,所有者是企业实际许多关键部门的管理人,岗位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分工流于形式。所以中小企业亟需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改变外界对中小企业的偏见。
(二)增强信用意识,提高自身融资能力
信用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企业没有信用,可能会得一时之利,换句话说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增强自己的信用意识,在融资过程中杜绝骗贷,逃避还款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可以积极的拓展融资渠道,为提高自己融资能力提供现身说法。
二、金融体系和银行方面进行改革
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少不了的,毕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扭转金融体系中尤其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态度。
(一)构建信誉等级制度
众所周知,银行对企业的授信工作开展十分缓慢,其原因之一是企业的信用不好,所以银行要花大量时间对企业信用进行调查,以减轻贷款风险。如果在市场上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建立信誉等级制度,对企业的信誉进行分级,可以加速银行对企业的授信过程。
(二)银行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支持
银行应该转变“嫌贫爱富”的态度,不仅对待所有企业应一视同仁,而且面对一些经营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时还要给予一些贷款的优惠与扶持,真正把国家给予中小企业的特殊政策予以落实,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对中小企业办理信贷业务有很大的支持作用。首先,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对的一些难题,银行应该在现有的贷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其次,提升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经常的对银行员工进行业务上的培训,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所提供的业务种类,处理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问题,有效的控制银行风险。
三、政府的大力扶持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政府在中小企业的扶持上做出支持和表率,其融资发展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一)出台中小企业融资专项总体规划政策
政府在以往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虽然对其做出过政策帮助,但是都是短期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长久连贯和整体有效的帮助。总体规划的出台,将会为企业的融资指明方向和规范制度,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出台总体规划政策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一项重要扶持。
(二)建立一系列中小型的金融机构
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可以灵活的,及时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与大型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地域性的,能够详细准确的对企业做出评估,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授信的风险和融资成本。而且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可以与中小企业一起成长,陈伟企业现在将来的重要助力。
(三)完善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
为大力发展地方的中小企业,政府应采取降低税收,提供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提供公平竞争发展的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提高其自身素质等措施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四、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上文中已经提到,目前大部分的民间借贷行为都是不规范的,由其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民间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呢?需要由政府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的秩序框架,不断规范民间借贷的行为。加强监督,不断的完善对其的管理的同时,鼓励其发展。利率降低,安全性强化后,坚持合理合法的原则引进民间资产,促进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动摇的作用。从近些年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来看,虽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目前为止还是存在着一些未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结合以上的建议,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合作,笔者相信未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将不再是个难题,中小企业乃至我国的总体经济都会拥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荐阅读:
破解党建难题09-25
关注基层破解难题01-17
为群众破解难题情况06-08
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07-13
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10-09
关于开展干部进村入户破解难题活动11-30
同心协力破解难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06-13
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09-12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破解难题方案09-27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实施方案发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