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文件目录(共11篇)
2007年11月5日,美国谷歌公司宣布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当时共有34家终端和运营企业加入,主要包括一些手机制造企业、手机芯片厂商和移动运营公司。该联盟将共同开发名为Android(安卓)的移动系统,该移动系统是开放源代码的。
1 Android项目的创建
搭建好在Windows平台下Android开发的环境后,启动Eclipse,选择File→New→Android Project,弹出如图1所示的项目名称及位置对话框,在Project Name选项中填写上项目的名称,如果项目要保存在默认的位置,就不必改保存路径了,如果项目要保存在别的位置,则去掉复选框Use default location前的勾,点击Location后的Browse…按钮,在弹出的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要保存的路径即可,之后选择Next>按钮,在Build Target中选中Android 2.1后,选择Next>按钮,弹出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名称及包名对话框,之后选择Finish按钮,一个Android项目就创建成功了。
2 Androidproject目录结构
鉴于Android项目目录结构的复杂性,笔者觉得有必要将其目录部分单独进行详解,首先我们将其文件夹树展开,如图3所示。
3 目录及文件详解
3.1 src
src目录主要用于存放源代码文件,在其中的Zy Activity中要注意的是“@Override”标记,在重写继承自父类Activity的on Create()方法时,在方法前面加上“@Override”标记的目的是系统可以帮程序开发者检查方法的正确性。例如,在表达方法头时,public void on Create(Bundle saved Instance State)是正确的,如果不注意方法的大小写,写成了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 Instance State){……}的话,编译器就会报错,以确保程序开发者正确地重写了方法on Create()。如果不加“@Override”标记,则编译器会认为是程序开发者定义了一个新的方法oncreate(),不会检测出错误。
3.2 gen
gen目录:该目录中会有一个ADT插件生成的文件R.java,在这个文件的开始会有一段如图4所示的注释文件,说明该文件是自动造成的,不要对其进行手动的修改。
在R.java文件中声明了一个最终类R,默认情况下,在R类中会有四个静态类,分别为attr类、drawable类、layout类和string类,且这四个类的名称和图3中res目录中的文件名称是对应的,如图5所示,所以R.java可以说是一个索引文件,这个索引文件定义了这个项目所需的所有资源的索引,对于开发者来说,通过这个索引文件可以快速地查找所需的资源,对于编译器来说,它可以通过检查索引文件列表中所指向的资源有没有被应用程序所使用,如果该资源没的用到,则在编译时是不会将其编译进软件中,因为软件是要在手机中使用的,而手机的存储空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手机空间的浪费。
3.3 Andr oid 2.1
包含android.jar文件压缩包,这是一个Java归档文件,其中包含构建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的Android SDK库和核心应用程序APIs。通过android.jar将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绑定到Android SDK和模拟器Android Emulator,允许开发者使用所有Android的库和包,且使开发者的应用程序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调试。
3.4 assets
assets目录也是一个用于存放程序所需资源的文件目录,这个目录与res目录的不同是在该目录下的文件是不会在R.java中生成ID的,如果要在程序中调用该目录下的文件,则需要在应用程序中给定文件的路径和文件的名称,在该目录下,主要包含应用程序所需的诸如mp3、视频类的文件。
3.5 res
res目录主要用于存放资源文件,这里面的每个文件或值都会在R.java索引文件中生成一个ID(变量),向此目录添加资源时,会被R.java自动记录。
在Android 2.1版本中,当开发者新建一个Android项目后,res目录下会有五个子目录:drawable-hdpi、drawable-ldpi、drawable-mdpi、layout、values。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所用到的图标件(其一般格式为“.png”或“.jpg”),根据其图像分辨率的高低存放在前三个目录下。界面布局文件main.xml存放在layout目录下。应用程序中所需要显示的各种文字存放在values目录下,在该目录下可以存放多个*.xml文件,还可以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arrays.xml、colors.xml、dimens.xml、styles.xml等等。
3.6 AndroidManifest.xml
Android Manifest.xml是项目的总配置文件,记录应用中所使用的各种组件。这个文件列出了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功能,在这个总配置文件中,开发者可以指定应用程序使用到的服务(如电话服务、互联网服务、短信服务、GPS服务等等)。当开发者需要添加一个新的活动(Activity)的时候,也需要在Android Manifest.xml中进行相应配置,只有配置完成后,才能调用此活动。
总配置文件主要包括的设置有:Application、Permissions、Activities和intent filters等。
3.7 proguard.cfg
proguard.cfg主要用于代码混淆,代码混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程序开发者的apk文件被反编译而代码全部暴露,不过目前的代码混淆并不是很理想,只是把命名修改了,并没有做到根本意义上的反编译。这个文件的用法也较为简单,在Eclipse中创建Android项目后,系统会生成一个文件,名为default.properties,这个文件会在后面详解,在这个文件中加入一条代码:proguard config=proguard.cfg,代码混淆就实现了。
3.8 default.pr oper ties
default.properties文件主要用于记录项目中所需要的环境信息,比如Android的版本等,Android Tools会检查版本文件,自动生成这个文件,开发者不能修改相应的版本信息,如果做了修改,修改部分会被删除。
4 结束语
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其信息及资源的保存都至关重要,在Android中进行项目开发时,其对应的信息及资源都会保存在项目目录中,所以开发者对项目目录的理解及应用都会直接影响到应用程序的开发,而相对来说,Android项目目录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文章对安卓项目目录结构进入了深入的研究,打好了应用程序开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志.Google Android程序设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Meier R.Android高级编程[M].王鹏杰,霍建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Ed Burnette.Android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王向辉,张国印,沈浩.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Shane Conder,Lauren Drcey.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7]Gavalas D,Economou D.Development Platform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Status and Trends[J].IEEE Software,2011,28(1):77-86.
[8]公磊,周聪.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8):85-89.
[9]Shiddiqi A M,Pratama H,Ciptaningtyas H T.A Video Streaming Application Using Mobile Medi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J].Telkomnika,2010,8(3):293-300.
[10]勒岩,姚尚郎.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要获得一份文件清单,对于WinRAR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以提取F盘的文件清单为例,首先打开WinRAR。
文件:①
浏览文件夹:②
(F):③选择F盘
确定:④
①选中要提取清单的文件和文件夹
工具:②
生成报告:③
浏览:①
把报告保存为文件:②设置好报告保存的文件夹和名字,其扩展名默认为htm
使用HTML格式:③如果要保存成txt文件,点击去掉选择
文件排序按下拉列表:④可以设置文件的排序依据,如原始顺序、文件大小、名称等
报告输出到打印机:⑤如果要把报告打印出来,勾选它
压缩文件:⑥勾选此项,系统会把压缩包当作一个子文件夹,并列出其中的文件;反之则只列出压缩包的名字,其中的文件不会列出。图4
报告包含:⑦还可以选择报告所包含的各类文件信息
压缩文件单独排序:⑧可选择是否单独排序
确定:⑨
确定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指定的报告,将其打开就可以看到该文件夹中的文件清单了。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二、工程概况表
三、竣工验收证书
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
五、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设计单位)
六、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七、监理工作总结
八、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九、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保修书
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注册表
十一、立项批复(发改委文件)
十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十三、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十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十五、建设工程安全报监备案凭证
十六、工程开工报告
十七、工程延期申请
十八、中标通知书
十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二十、工程建设廉政合同
二十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 二
十二、公司资质报审
二十三、进场施工机具报审
1、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
2、工程参见单位责任制一览表
3、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书、监督方案 四、五、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表或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复印件)质量合格文件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2、勘察部门对地基及处理的验收文件
3、单位工程验收记录
(1)、竣工验收方案
(2)、工程竣工验收意见表
(3)、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工程参建方工作情况报告及文字材料
5、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6、(勘察、设计)质量检查报告
7、监理单位签署的竣工移交证书
六、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验收记录
1、地基验槽记录
2、结构(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验收报告
3、屋面、电气检测报告
4、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整改报告 七、八、九、十、规划许可证及其规划批复文件(复印件)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验收意见书(各复印件)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批准使用文件 建设工程保修书
十一、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书
十二、住宅工程质量说明书
十三、工程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十四、工程合同价款结算材料
1、建设合同、协议书、专用条款
2、建设工程结算书
2二、法定代表人证明、授权委托人资料…………………………01
4三、驻辽分支机构负责人等人员资料……………………………0
21四、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资料………………………………………048
五、项目经理无在建证明…………………………………………096
六、企业近三年无不良行为记录证明……………………………097
七、企业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证明……………………098
八、已完工的同类代表工程………………………………………100
九、资信证明………………………………………………………11
3十、双清欠回执单和承诺书………………………………………11
4目录
一、资质证书…………………………………………………006
二、在连分支机构营业执照…………………………………01
1三、在连分支机构税务登记证………………………………01
2四、参加投标的注册建造师证书……………………………01
3五、在连分支机构固定办公场所证明………………………01
4六、参加投标工程的招标文件………………………………01
5七、外埠企业入连电子版登记表……………………………016
一、建设工程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直接发包:
1、项目投资总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2、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且不使用国有资金、国家融资、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的;
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
4、属于抢险救灾的;
5、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
6、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技术、材料、设备属专利性质,并且在专利保护期之内的;
7、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8、在建工程为配合发挥整体效能所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主体加层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9、由于建设地点偏僻,施工现场条件恶劣,工程复杂或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高等原因,响应招标的潜在投标人少于三家,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
10、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
1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直接发包的其它工程。
二、办理直接发包项目程序:(一)、审批项目
1、发包人按“直接发包网上申报操作指南”办理项目登记手续,并打印《建设项目登记表》;
2、发包人按“直接发包网上申报操作指南”办理发包手续,并打印《扬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发包审批(备案)表》;
3、发包人在提交书面申请时,应将《建设项目登记表》、《扬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发包审批(备案)表》及对应证明材料报送市招标办招标二室经办人;同时将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图纸审查合格书及备案表、拟定承包人的企业资质证书、企业信用管理手册、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项目经理管理手册、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直接发包备案目录中的材料报其备案。
4、经办人收到申请后,于三日内进行核对和调查,提出办理意见,并报市招标办主任审核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5、待申请批准后,发包人方可办理《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批准直接发包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
6、发包人与拟定承包人应在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书面合同,并自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将通过“直接发包网上申报操作指南”上传合同,并将合同送市招标办备案。
(二)、外商及私民营投资非应招标项目
1、发包人按“直接发包网上申报操作指南”办理项目登记手续,并打印《建设项目登记表》;
2、发包人按“直接发包网上申报操作指南”办理发包手续,并打印《扬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发包审批(备案)表》;
3、发包人在提交书面申请时,应将《建设项目登记表》、《扬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发包审批(备案)表》及对应证明材料报送市招标办招标二室经办人;同时将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图纸审查合格书及备案表、拟定承包人的企业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企业信用管理手册(原件及复印件)、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项目经理管理手册、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书面合同等直接发包备案目录中的材料报市招标办二科备案。
4、经办人收到书面申请后,于三日内进行核对和调查,提出办理意见。
5、待申请核准后,发包人方可办理直接发包备案。
工程直接发包或备案项目资料目录
(施工)
1、建设项目登记表(附计委立项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2、《扬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发包审批(备案)表》;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图纸审查合格书及备案表;
5、建设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备案表;
6、具备标底编审资格的单位编审的工程预算;
7、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项目经理证书、项目经理管理手册、企业信用管理手册原件及复印件;
8、施工组织设计;
9、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
备注:如为外商、私民营发包,请提供外商、私民营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
(监理)
1、建设项目登记表(附计委立项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2、监理直接发包审批表(备案)表;
3、具备标底编审资格的单位编审的工程预算;
4、监理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总监理工程师注册岗位证书;
5、建设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备案表(携带监理机构人员备案表中相关人员的注册岗位证书及其信用管理手册进行备案登记)。
2017-01-15 19:57
国务院日前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下面给大家具体分析新老规定的差异。原规定:
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第十二条规定: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不涉及新增用地,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四)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可以看出,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是项目立项核准的前置条件。新规定:
国务院日前新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定: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在这个由国务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还是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和节能审查意见,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
并且新条例对项目备案更简单,不需要办理任何批文,备案机关收到企业报送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
同时,新《环评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也就是说,环评批复不再是项目立项之前必须完成的,但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完成的。
《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3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已经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总理 李克强
2016年11月30日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加快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调整。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国家建立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办理。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
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在线平台管理办法。
第五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企业应当对项目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企业应当提交已经办理相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第七条 项目申请书由企业自主组织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书。
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布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明确项目申请书编制要求。第八条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项目,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称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
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企业通过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将项目申请书转送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第九条 核准机关应当从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涉及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书面征求其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回复。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应当明确评估重点;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第十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评估时间不计入核准期限。
核准机关对项目予以核准的,应当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
第十一条 企业拟变更已核准项目的建设地点,或者拟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作较大变更的,应当向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作出予以核准决定或者同意变更决定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当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企业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要求备案机关出具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第十四条 已备案项目信息发生较大变更的,企业应当及时告知备案机关。第十五条 备案机关发现已备案项目属于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实行核准管理的,应当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并通知有关部门。第十六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第十七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信息,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
第十八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用本条例,但通过预算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外。
注:红色为银都项目应提交的备案材料
1、商务局的批复文件(写明是否返程投资及增资用途);
2、投资方签署的申请书(注明是否返程投资及增资用途);
3、董事会决议;
4、合同、章程(独资企业仅提供章程,外国投资者合资设立独资企业,须提供合资协议)[变更企业提供修订后的合同、章程];
5、新的批准证书复印件(在经营范围里注明:是否返程投资及增资用途[如开发XX项目、XX地块]);
6、新批企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变更的企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地产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7、发改委的项目核准批复(复印件);
8、中方以国有资产出资的应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复印件);
9、外方经领事馆认证的身份证明(台港澳为公证证明)及银行资信证明;
10、涉及股权转让的还需要提供股权转让协议;
11、验资报告、审计报告;
1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13、董事会成员名单、委派书、身份证明或简历;
14、涉及委托授权签字的应提供委托授权书;
15、文件清单及联系人(电话、传真、手机号码);
16、股权、项目转让及并购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境外投资者购买境内房地产企业股权,或购买境内企业房(地)产并从事房地产建设经营的,投资者应向审批部门提交履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保证函;
(2)境外投资者购买境内房地产企业股权,或购买境内企业房(地)产并从事房地产建设经营的,境内房地产企业应提交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纳税证明
(3)《国有土地使用证》;
(4)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变更备案证明;
(5)境外投资者购买境内房地产企业股权,或购买境内企业房(地)产并从事房地产建设经营的,或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权的,应向审批部门提交职工安置、银行债务处理及三个月内一次性支付全部转让金的材料。
返程投资定义: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论文
对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思考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加强人大监督力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
一、提高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作为国家机关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重要依据,规范性文件被赋予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被视为法律的特殊延伸。如果这些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存在不适当情形,必然会破坏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性文件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法制统一,保障民主法制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依法行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
(二)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利。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其实质就是代表选举他的全体人民参与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事务。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过程,就是使权力的行使不致偏离民主与科学准则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切实防止权力滥用,保证人民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提高法治化水平。
(三)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的有效手段。规范性文件如果存在合法性或者重大合理性问题,一旦实施,危害的往往不是—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利益,将会在—个较长的时间,影响到一个方面、—个地区,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好质量关,及时纠正或者撤销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就能有力地制止法律实施中的偏差现象,对于确保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正确贯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具有重要作用。
(四)增强监督实效的有效途径。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从当前实践看,人大监督大多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而开展的工作监督,很少涉及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规范性文件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而言,其影响范围更广,如有不当,造成的损害也会更大。因此,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纠正本级政府和下级人大的不当行为,避免和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人大监督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五)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政府及其部门的管理要求,虽然绝大多数经政府集体讨论,但更多地体现了政府及其部门单方面的意志。通过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人大常委会可以将民意反映给政府及其部门,敦促政府修改或者予以撤销违法、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和避免出现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做法,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几年来,人大常委会没有收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提出的审查要求和建议,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知情度、关注度,社会知晓率低,说明人大机关自身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宣传是不到位的。
(二)审查主动性不够。由于政府部门有专门的法制办公室对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具体负责审查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备,人大机关负责备案审查工作的同志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消极被动心理,认为“出力不讨好”、“给政府添麻烦”;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党委与政府联发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备案审查给负责备案审查的同志带来困惑、畏难和顾虑,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报备机关认识不到位。报备机关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开展缓慢。少数报备机关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对应当报送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有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四)工作队伍需要加强。目前,从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以及备案审查机构各地均未统一,不同程度影响着备案审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如与报备机关的沟通联系、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质量等都受到影响。当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工作机构和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
三、今后工作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专门会议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与报备部门的沟通协调,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以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流程的学习,增强做好报备审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质量,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领导,设置相应的机构。加强报备审查队伍建设,组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委员会,由常委会主任或分管联系法工委的副主任任主任,各工委主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于法工委负责报备的日常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克服敷衍、畏难情绪。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质量,促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
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对于保证党内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保障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原则
(一)有件必备。凡属于报送备案范围的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向市委报送备案,杜绝不报、迟报、漏报和选择性报备的现象。
(二)有备必审。对于报送备案的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三)有错必纠。备案机关在备案审查中发现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报备工作
(一)报送备案范围
1.需要报备的党内法规性文件,是指市纪委、市委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工)委,市委批准设立的党组(党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反复适用性。
2.不需要报送市委备案的文件。(1)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2)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3)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4)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二)报送备案期限。党内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制定机关报送市委备案。
(三)报送备案材料及格式。1.报送备案材料:
(1)备案报告。抬关写“中共湛江市委办公室”,落款署制定机关名称,并加盖公章。
(2)正式文本。含发布通知,电子版和纸质版应当一致。
(3)制定说明。是对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所作的解释,主要包括制定意图、主要内容、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审议签发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向备案机关报告的重要事项。
2.格式及方式:纸质文本要用A4型纸张装订成册,一式30份,同时报送PDF、TXT电子文本。
三、审查工作
(一)备案登记。收到报送备案材料后,首先从形式上审查:(1)是否属于报送备案范围;(2)是否自发布之日起30天内报送;(3)报送材料是否齐全;(4)报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格式;(5)电子文本与纸质文本是否一致。
根据情况作出不同处理:(1)属于报送备案范围且报送材料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登记;(2)不属于备案范围的,不予备案登记;(3)属于报送备案范围但报送材料不符合备案要求的,通知报送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补正。
(二)审查内容。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党内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1)是否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2)是否同中央精神相违背;(3)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4)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5)是否与其他同位规范性文件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相冲突;(6)规定的内容是否明显不当;(7)是否符合制定权限和程序。
(三)审查步骤。这里所说的审查指实质审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书面审查。(2)征求意见。(3)实地调研。(4)请作说明。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请报送机关作说明情况:一是发函;二是电话沟通;三是当面说明。(5)提出意见。
(四)审查处理。审查处理方式:(1)通过;(2)反馈;(3)提醒;(4)纠正。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纠正;二— 2 — 是发函纠正。
四、备案审查工作制度
(一)存档备查制度。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管理档案。存档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方式。
(二)目录报送制度。每年1月1日前将上一发布的所有文件目录,报送市委办公室法规工作机构备案。同时报送文件目录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三)备案通报制度。市委办公室每年年初对上一各报备机构备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主要包括上一备案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要求。各报备机构的文件报备总数、报备及时率、合法合规率,以及纠正、提醒、反馈情况,综合得分一般按照报备机构性质以列表形式全面反映。
(四)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指党委系统的备案审查工作机构与人大、政府系统备案审查工作机构之间建立的备案审查协作机制。
(五)备案审查体制。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应当按照下备一级原则开展备案工作,市纪委、市委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本系统备案制度。
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 咨询方式:发改局服务窗口电话0773—6226601
投诉电话:兴安县纪委监察局0773--6222363
兴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0773—6214168
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 重大和限制类项目核准流程图
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10个工作日
咨询方式:发改局服务窗口电话0773—6226601 投诉电话:兴安县纪委监察局0773--6222363
兴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0773—6214168
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10个工作日
咨询方式:发改局服务窗口电话0773—6226601 投诉电话:兴安县纪委监察局0773--6222363
兴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0773—6214168
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10个工作日 咨询方式:发改局服务窗口电话0773—6226601 投诉电话:兴安县纪委监察局0773--6222363
【备案文件目录】推荐阅读: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文件目录04-03
江西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04-12
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09-22
备案资料管理目录11-13
塔吊备案资料目录01-14
市政竣工备案资料目录09-06
技术文件文件目录02-04
安卓文件目录09-06
申请文件目录01-12
工程档案文件目录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