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活动方案(推荐13篇)
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商南县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为指导,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创新精神教育,积极参与《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和锻炼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叶克忠
副组长:王磊祁建
成员:曹振朝吴昆仑高小翠张景龙曹振坤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导处
三、活动主题: 我的梦,中国梦
四、活动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逐步树立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活动口号:继承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六、活动内容
(一)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启动仪式。
利用9月2日的第一周升旗仪式举行“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学校发表以弘扬和发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学生代表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教导处布置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活动要求,校园悬挂横幅,教育活动拉开帷幕。
(二)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通过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班级的组织形式,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并在学校宣传栏中开辟专栏进行宣传,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并以“民族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组织好宣传活动,具体包括:出一期宣传栏专刊、出一期黑板报。
2、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教育部门户网站提供的《五星红旗》《走进新中国》等专题片,挖掘我们周围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结合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让学生了解世博,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祖国的日新月异。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班(队)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
3、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根据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抗洪抢险等重大事件和身边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传统美德大家谈”活动。通过故事会、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网络论坛等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继承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
4、继续组织开展好古诗词经典名篇诵读活动。
(三)活动安排:
1.开学第一周的九月二日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我的梦,中国梦”,希望传递给孩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梦想家,每个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可能成为国家的梦想、中国的梦想”这样的精神。收看后要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组织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激励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贡献力量。
2、各班级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推荐《走进新中国》)
3、让每一个学生收集一个为建设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
4、召开“我爱我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挖掘身边教师的精神和闪光点。
5、结合音乐课学唱一首歌唱爱国主义的歌曲。
6、对学生再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礼仪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两周时间要求学生每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7、布置一期“庆祝教师节”、一期“庆祝建国61周年”的校园黑板报评比活动。
8、活动月总结会,对活动进行总结,对优胜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七、活动要求
1、学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德育工作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2、活动力求“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本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锻炼。我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
3、各班级是活动的重点组织者,各班主任老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按照学校的活动方案,配合教导处和少先大队落实好活动,确保活动见实效。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镇定自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志节和心情上。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的彰显;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同一民族之间,必须其有相同的文化意识、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忧患心态,与哲学思想;否则必形成民族间的分歧。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礼运大同篇、易经的时中观、大中以正的思想,春秋的夷夏之辨和王道精神,先秦儒家的仁道、忠恕、博厚的思想,道家的博大真人、寥天一的开矿胸次,墨家的刻苦耐劳、实践笃行,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张载的西铭,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慧命,也是构成我中华民族精神的资产。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活动方案
2009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等确定的全国第6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09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本民族精神月活动主题是“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宣传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做好弘扬与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教育、道德实践教育等三方面工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1日
主要内容:
(一)“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民族精神”活动
1、观看“英雄少年—2008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视听录象(9月19日中午)。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收看,有多媒体的班级直接在视频上观看(键入2008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即可)。
2、各班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让学生了解四川等地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现状,了解全国各地捐助灾区的情况,掌握党和政府在抗震与灾后重建中做出的英明决策,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
3、利用班队课开展向灾区学生写一封慰问信,做一张爱心卡。(9月25日之前7——9年级各班上交一封慰问信和一张爱心卡,信统一发送到白小学生处邮箱。)
(二)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1、各班可利用班队课时间重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精彩盛况。
2、各班利用黑板报、墙报向全体学生宣传教育广大运动员展现出来的努力拼搏,勇争一流,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目标前进的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学生要用辨证思维看待问题,既要尊崇体育运动场上成功的英雄,又要重视虽经拼搏却榜上无名的失败的英雄。(9月26日中午检查各班黑板报)。
3、大队部利用橱窗辑录各类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的运动员在运动场内外奋斗、拼搏的事迹、图片,以此教育学生深刻感悟成功来自于拼搏,成功来自于坚持的道理。
4、既要培育广大学生对于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容登金牌榜首的民族自豪感,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金牌首位”与体育强国的辨证关系,明确真正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与参与才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弘扬方式,对体育强国最恰当的诠释,教育学生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操,积极投身大课间活动等体育锻炼活动。
(三)纪念抗战胜利爱国主义教育
“9·18”是国耻日,“10·1”是国庆节等,各班均可进行有机整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与耻辱,以及浴血奋战,浴火重生后的坚强伟大,并明确“忘战必危”和强民富国是立国之根本的基本道理。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
1、9月9日起在浙江经视频道18:30分播出的反映抗战题材的精品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班主任可以通知学生看。同时也可以建议学生看《亮剑》、《功勋》、《杨靖宇》、《太行山上》等一系列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
2、大队部在9月18日国耻日,在集会时进行动员,宣传,班主任也在班级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
3、建议黑板报也可以出这个内容,发动学生做抗战题材的小报,每班上交2张。(9月29日上交学生处)
3、各班可因地适宜开展其他教育活动。
三、领导小组:
组长:王振国
副组长:王呈祥
成员:马玉清耿绍灵郑春峰
希望各班要注重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示范和环境熏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个性发展中了解、体验校园文化,感悟、认同民族
精神,从而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9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王明口三中
一、指导思想:
结合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与开放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养成优良品德,增长实际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活动安排:
(1)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组织收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
(2)邀请退教协老师来校举行讲座,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
(3)利用橱窗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展。
(4)在全校,广泛开展“学习学习英雄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尊师敬长,见面行李问好,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做到知礼仪、重礼节;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组织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强化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实施纲要》内容以及宜兴市教育局发出的《关于开展第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的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并具体落实到每位师生的行为中去。
二、活动目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创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中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共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让全体学生在交流中、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民族精神”教育与思考,将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社区,爱祖国思想感情真正地落实到每个人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处处体现勤劳、博爱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三、具体活动内容和要求:
1、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方
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重要年份,组织好今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本着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所以我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设计和制订活动方案,认真部署“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正常开展。
2、坚持紧扣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我校主要要围绕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紧扣“弘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主题,深入开展以下几项主题教育:
首先是“不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主要开展以下五项活动:一是组织学生观摩红军长征题材及抗日题材影片;二是开展影评征文比赛;三是开展“讲长征故事,扬革命传统”小学生讲故事比赛;四是举行“不忘国耻,勤奋励志”演讲比赛;五是开展“爱我中华”读书征文活动。
其次是认真开展“了解抗战史,激发爱国情”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反映抗战的书籍;开展一次班队实践活动,如参观抗战纪念馆、祭扫烈陵园、举办抗战英雄事迹报告会、组织红色旅游活动等;举办一次学生作品展演活动,如举办心得体会文章、童谣、美术书法或摄影作品展等,通过“三个一”系列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扩大受教育面,同时提升我校校园文
化建设水平。
最后要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表彰,激发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的热情,达到巩固和发展教育活动成果的目标。
3、加强活动宣传,积极营造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到在校内校外,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社会效益,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台、新星电视台、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宣传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营造浓厚的教育活动的舆论氛围。
4、加强领导,切实提高“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实效。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是我校今年下半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务必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以统一部署和组织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其组织领导如下:
组长:蔡明智(校长)
副组长:张春(副校长)
组员:陈燕、鲁步秀、刘莲、任万军
在开展的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做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适合学生年龄实际,充分挖掘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形式,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坚持把“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各项活动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具体实施:(分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9月1日——9月5日)
1、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以统一部署和组织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
组长:蔡明智(校长)
副组长:张春(副校长)
组员:陈燕、鲁步秀、刘莲、任万军
2、开学典礼仪式上,做到四个渗透,即民族精神本学期教育主题中渗透,校长讲话中渗透,教师发言中渗透,学生爱校宣誓中渗透。
3、9月6日举行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造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的声势。
第二阶段:宣传教育阶段。(9月6日——9月12日)
1、悬挂带有主题的横幅并坚持一个月,制作展版、各班板报、队角、阵地、橱窗展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精神和意义。
2、各班利用班级晨会课,地方课,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等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传统教育,读一篇文章,讲一则新闻,说一个故事,宣传一个人物。
3、结合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爱生”的传统教育。
第三阶段:全面活动阶段。(9月12日——9月30日)
1、举行“讲长征故事,扬革命传统”的故事比赛。做到人人参与,层层选拔,并认真准备参加学区比赛。同时组织全校中高年级学生举行“影评”征文比赛。
2、认真开展“了解抗战史,激发爱国情”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即读一本反映抗战的书籍;开展一次班队实践活动,如举办抗战英雄事迹报告会,举办一次学生作品展演活动,如在五、六年级学生上举办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等,通过“三个一”系列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扩大受教育面,同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3、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阵地建设评比活动,如组织画廊设计比赛、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4、认真组织“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班主题观摩活动,做到年级中自评,学校综合评,同时评选最佳活动方案设计,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推向新的高潮,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活动的积极性,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
1、各班级认真写好一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小结,学校写好总结,评选“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先进班级和个人。
2、举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这一切:中国人民面对这场特大自然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天灾,将一座坚韧顽强、紧密团结的民族精神的丰碑高高立起,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戮力同心,同舟共济,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钢铁意志。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中国有地震级别记载以来最大的地震。其强度之大、震级之高、破坏之烈、波及之广、营救之难,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它所造成的伤亡、损失是极其惨重的,震中地区所有城镇夷为废墟,房屋荡然无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危难之处显身手,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伟大的,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中国人民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关爱生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坚韧顽强、艰苦奋斗等几个方面。在灾区,受灾群众面对巨大灾难,面对死亡,面对与外界隔绝的困境,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以坚强的信念和对生命的爱护,展现出自强、自爱和团结互助,万众一心、共赴危难的悲壮气概。
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大地震突发之后,中央领导同志不顾余震的危险,亲临灾区,深入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十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第一线,大批抢险救援队伍加紧抢修受损道路;各省区市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灾区,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的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这一切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
各级政府应急机制的高速运转。从中央到乡镇,从机关到民间,从军队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无不体现出军民团结、干群团结、党群团结的巨大力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救援体系,保证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使救援工作迅速、高效地进行,让受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这一幕幕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画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举全国之力战胜困难的优越性。
海内外中华儿女争献爱心。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处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处处可以看到捐款捐物献爱心的身影。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港澳同胞到海外华侨,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儿童,人人都慷慨解囊争相捐献,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一位国际友人这样感叹:“难以置信,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正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共同抗灾的伟大行动,感动了世界,牵动了全人类的心。无数的国家、慈善机构和国际友人,视灾难为全人类共同的不幸,纷纷加入援助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献爱心的行列。
是啊,这是一场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一场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一场感天动地的爱心大奉献!——这是一座高高地矗立在灾难面前的伟大丰碑啊,它浇铸着中华民族坚强、团结的精神魂魄,它凝聚着中华儿女骨肉同胞的深厚情谊!
正如新华社向世界人民宣告的那样:天摇地动,摧不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斩不断心心相印的骨肉情深。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我们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是对我们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我们深信,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活动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爱国从小事做起。
1、9月3日10:00,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9月4日晚上8:00,观看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9月6日大课间,组织全校同学进行“垃圾消灭”活动,捡纸屑,扫垃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二: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争做十佳小孝星。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之情。为了引导同学们在家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尊老、爱老、助老,热心奉献的好小公民。我校组织开展“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
1、评选范围:三至六年级每班推荐一名。
2、评选条件及要求详见附件。
3、我校将从十佳小孝星中推荐两名参加镇评选。
活动三: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人人争当三好生。
各中队在班主任带领下认真学习“三好学生、积极分子、阳光奖”申报表及星级文明学生评定表,定好本学期的努力目标,向着目标奋勇前进,人人正当三好学生。
活动四: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挂在每个教室中,每个老师都要引导学生背出这24个字,并让学生明白光背不够,还应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这24个字。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而自豪。
二、活动内容
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或表演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实施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师: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们一起在这里了解一下重阳节好吗?
全班:好
师:看见同学们这么有信心,老师也信心百倍!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班的李晨、张怡同学来主持今天的班会。
主持人齐:谢谢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主持人齐:五(1)班“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提问导入
甲:同学们,今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别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课件出示)
(三)活动过程
1、重阳节的起源、来历
(出示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
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a、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b、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c、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d、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乙:是啊!不同的时代蕴含了节日更丰富的内容。
2、重阳节的习俗
甲:同学们,重阳节在我国上至天子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很喜欢过这个节日,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人们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吧!
(出示课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乙:了解了这些习俗,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生:当我看到这松软可口的重阳糕时就想带回家给奶奶尝尝。
生:我看到这气味芬芳的菊花酒就想给爷爷倒上一杯,祝他健康长寿!
生:我知道茱萸有消灾避邪的作用,我也想给奶奶插上一只,让她平平安安。
生:看到登高的画面时我想到了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你听……
(课件出示)
诗文诵读a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b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重阳敬老
乙:同学们,当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时。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出示课件)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乙:下面请说说我们当代人又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
生:在1989年就开始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可见我国很早就对老人特别的重视!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呢!
生:看到画面上老人们的笑脸,我知道他们一定很开心,因为有人在关心他们。
生:过节时有的晚辈搀着年老的长辈去登山健体,让老人的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老人们会多幸福啊!
甲:是啊!我国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敬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现,历史的车轮进入世纪,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新的认识,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呼唤民族精神在21世纪的中国发扬光大!
乙:同学们,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每年的今天都会组织老人开展敬老爱老的活动,你看:前几天我们学校的领导还亲自到退休老教师家进行了慰问。(课件)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重视这个节日?
生:因为老人们辛劳了一辈子,年老了身体也会变弱他们会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
生:我在网上查到中国已步入“老人国”,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人比例超10% 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多了就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甲: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我们身边时怎样一种现象呢?请看我们自己做的一个小调查:
孝敬长辈最基本的六条要求
1.每天向长辈问好。
2.知道长辈的生日。
3.每天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学习自觉努力,家庭作业认真独立完成,不用家长督促。
5.每天能主动地和长辈交谈,不对长辈发小脾气。
6、不做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着急的事。
乙: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孝敬长辈做得还很不够。
甲: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这样的结果,由此想到那些为国家为我们付出很多的老人正成为社会忽视的群体。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重新呼唤:百善孝为先。把孝敬长辈作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的起点是势在必行,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起码做人的道德要求。
乙:在我们学校“扬善”活动中就提要关爱家人孝敬长辈,并为他们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下面请向老师来听听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生:给爷爷洗脚
生:耐心地听爷爷奶奶把话讲完
生:给瘫痪的奶奶送饭
生:陪生病的奶奶睡觉
生:不对爷爷说话发脾气
甲:听了同学们这些感人的故事,此时此刻你想对老人、同学、在坐的老师说点什么?
生:我的奶奶有关节炎,我想用我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一个护膝,让她不再关节痛。
生:我想为所有的老人们献上一首歌。
生:我用我的书法作品来表达心里对老人的爱(书法作品)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我想,我们尊敬老人就是“扬善”,就是在弘扬一种民族精神。
生:老师我想说说我的一个心愿,我知道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今天我特地为奶奶订了一个,可奶奶说:你今天不是有重阳节的活动吗?拿去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吧!那我就把这份礼物送给在坐的老师们尝一尝,希望能把我的心愿带给你们,把你们的微笑留下……
生:我想用我的善训来表达此时的心情:给老人一个微笑就是给老人一个健康。
生:尊敬老人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生:孝敬长辈是我最大的快乐!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那些传统节日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希望你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民族精神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的芬芳美丽……
中国:中庸调和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不钟情于饮食,人们花在饮食上的心思如果可以量化,那一定是个叹为观止的数字。时下,人类的生活起居和思想精神都可以被各种时尚引领着,可惟独“味蕾”特立独行,保持着一贯坚守的民族性,而且这种民族性里没有一点点侵略的意图。
中国人在传统饮食习俗上是以素食为主的。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肉少,并不是中国人不爱吃肉,这一习俗的养成主要原因是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饮食也是种瓜食瓜,种豆食豆。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文化起源得早以及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烹调就是将各种食物的味道中庸调和的技术,中国人烹调技术的精湛闻名于世。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就能将一个瓜变出10多种式样,口味各异。另外,豆制品的种类和口味繁多,也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天赋和想象力。
中国人喜欢聚食。古代炊间和餐厅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黄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习惯培养强化了国人重视血缘关系的家族观念。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发明的筷子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筷子,古代叫箸,一双在手,运用自如。筷子用得好也是一门艺术,武侠小说中就有许多拿筷子当刀剑使的例子,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法国:原汁原味
法国料理的精神在于突出食物的原味,法国厨师在做料理时,所加进的任何调味料、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给衬托出来。
法国菜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在材料的选用上较偏好牛肉、羊肉、家禽、海鲜、蔬菜、松露、鹅肝及鱼子酱。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牛油、鲜奶油及各式香料。
法国是世界上盛产葡萄酒、香槟和白兰地的国家之一,法国人对于酒在餐饮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讲究。如在饭前应饮用较淡的开胃酒;食用沙拉、汤及海鲜时,饮用白葡萄酒;食用肉类时饮用红酒;而在饭后饮用少许白兰地或甜酒等。据说,法国人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欧洲国家中最低,得归功于长期饮用葡萄酒。
德国:结实纯正
德意志绝对是一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人均每年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啤酒遍布任何场所。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他们的香肠种类有1500多种。每顿饭都是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干掉它。
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除了咖啡、茶及各种果汁、牛奶饮料外,还有主食面包以及与面包相配的奶油、干酪果酱,另外就是香肠和火腿了。要说他们餐桌上的蔬菜,就只有马铃薯,但是烹调的方式千变万化。除了炸薯条外,还有水煮马铃薯、火烤马铃薯、马铃薯泥以及炸马铃薯饼。
意大利:妈妈的味道
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生活品质至上,因此他们拥有时尚的服装、精湛的艺术和灵动的足球,还有带给味蕾无限回味的意大利菜。春天的嫩芦笋、秋天肥美的松茸,都是意大利最令人垂涎的美食。意大利饮食烹调崇尚简单、自然、质朴。地方菜按烹调方式不同而分成四个派系:北意大利菜系、中意大利菜系、南意大利菜系和小岛菜系。一般而言,北意大利菜与法国相近,多用乳酪、鲜奶;南意大利菜则多用番茄、橄榄油;北意大利的美食“牛肉熬煮”,深受南斯拉夫影响;而苹果派则有德国、奥地利的风味;南西西里岛“Cuscusu”则属阿拉伯风味。
在意大利餐里,火腿跟红酒一样,讲究年份,放得越久味道越香浓。品质好的火腿收藏得当可以保存10~12年,而用来做菜的火腿至少要放3~4年。
英国:没有惊喜
英国向来被批评为没有饮食文化,英国菜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做菜时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辣酱油之类。
说起来是尊重个人的好恶,却也难免有偷工减料之嫌。不过,这的确是英国人喜爱的烹饪方式。
他们习惯烩、烧烤、煎和油炸食物,甚至包括蔬菜,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方式,而且他们对牛肉类特别偏好,如烧烤牛肉。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香芋,还在牛排上加上少许芥末酱;在佐料使用上则喜好奶油及油类;在香料上则喜好肉桂等新鲜香料。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好2012年“关于调整2012年〈开学第一课〉播出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围绕2012年开学第一课,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为国争光,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活动目的让广大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为,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三、活动内容
1、对活动进行规划,制订活动方案。
2、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3、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诵一个最美人物的故事。
4、各班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专题讲座。
5、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最美玉小人”的演讲比赛。
6、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7、读一本介绍英雄人物或最美人物的书籍。
8、举办一次相关的图片展览。
9、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
10、进行“美就在你身边”绘画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学校内展示。
11、上好形势教育课(具体收看电视台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节目。
12、各班在本学期出好一期黑板报。
三、保障措施
1、召开一次校行政会议,对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2、在全校教师会和班主任老师例会中,宣传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活动的方案。
3、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4、做好文字、照片等的收集归档工作。
5、各项活动由德育处牵头,各科任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协调配合,做好各项有关工作。
四、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和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
三、活动内容
活动分为“了解湖湘文化”、“感受家乡变化”、“我为家乡服务”三个部分。全校紧紧围绕以上内容,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创新思路,周密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系列活动。
四、活动安排
1、开展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3月10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曹校长做国旗下讲话,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全校启动。
2、利用多媒体系统,看湖湘文化的宣传片。
3、邀请文化名人做一次“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的讲座。
4、各班出1期黑板报(班主任)
5、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
6、参观石鼓书院,感受衡阳本土文化特色。(大队部)
7、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广场,清扫纸屑(大队部)
8、以“湖湘文化知多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和展示。(大队部)
9、倡议:每人读一本介绍本土英雄人物或反映革命历史的书籍。(班主任)
10、中高年级交一篇习作(中年级:我的收获、活动感受、活动总结,高年级:以“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为主题)(语文组)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努力取得教育实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增强爱国爱家乡情感,激发报国之志。
(二)做好宣传,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
要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来,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
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锻炼。
(四)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同民族精神,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六、保障措施
1、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1、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都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3、为了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二个文件要求,特颁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2005.06]。
4、改革开放,带来双重影响
优势: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
劣势:开放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意识上,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在行为表现上,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学校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引领者和设计者,所以育师和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关键,明确自己在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深入挖掘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民族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要研究并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增强教师传授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三、民族精神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民族精神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四、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弘扬与培育纳入上海市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形成以國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使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基本原则:
(1)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从上海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培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人文传统和革命传统,又要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案例:队列操教学)
(2)坚持突出重点与有机渗透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显性的教育资源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隐性的教育资源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同时,要善于挖掘课内课外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资源,构建各种教育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有机、有序、有效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显性的教育资源是原设性的,而隐性的教育资源是生成性的。前者是预先设计好的,试图解决一些学生的共性问题。后者是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情。如学生突然出现的“问题”;学生突然出现的“闪光点”。下面用案例,阐述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教育。
案例:“漂亮的单杠保护与帮助”…… A教师先讲解示范单杠动作的保护与帮助和要求学生加强保护与帮助安全责任意识,然后布置学生分四组练习和教师巡视指导,看课的老师看到有三组保护与帮助几乎没有,发现有一组一个女生保护与帮助做的非常好,并能和同学交流错与对的想法。看课老师听到A教师巡视过程中拍拍这位学生的肩膀说:“你保护与帮助的很好”,然后叫了停止练习,“同学们,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出来展示一下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大家仔细观察”,……“这位女同学能做到,我们其他三组能不能做到”,学生齐声喊“能”.听课教师为这位女学生这种精神,得到老师的及时表扬而深感欣慰。课后,听课老师带着敬意对女学生说:“你保护帮助的很好,不容易”。女学生发自内心地笑了。
点评:我们可以肯定这位教师在原先的教案中,是没想到有三组学生没有保护者,更没有想到这个女生保护得如此好,教师看到这种尴尬的局面,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抓住了女同学这个“闪光点”的教育资源,把握住了其他三组不做的有利时机,进行正面引导教育,结果使大部分学生感到保护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我们不得不认可那位老师是教育学生的高手。
反思:学生习惯的养成,品德的提升,往往不在于别人的说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与体验。
设计思路:
从预初升入到七年级的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有限和责任意识淡薄,以此相互信任的态度还未成熟,第一执教者针对学生特点设计以上心理情感态度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启发下与活动磨合中,逐步建立友好的诚信关系,实现了消除单杠上的恐惧心理,为下一课次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执教者了解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单杠教材所需要的那种坚强勇敢的特质,在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中,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要求,去挑战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三执教者在学生们合作学习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把技术动作好的学生安排到各个组别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学校则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将我校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深入贯彻北海市教育局转发的《关于做好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和纪念我国校外教育事业60周年交流活动的紧急通知》精神,将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精神。
二、组织机构:
组长:梁春忠
副组长:伍圣友朱易海刘勇
组员:付小秋罗鸿烈黄建华庞军杨兴瑞杨廷昆李亭严广虹肖方明 唐静陈秋明陈兴莲郑刚海洪绍伟
三、活动安排:
(一)积极组织、大力宣传
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校园广播、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宣传,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九.一八”事件78周年纪念日前后,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敬老月”中,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主题班会、团队会。
(二)分工明确、认真落实
1、通过升旗仪式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2、认真抓好“唱响国歌”工作。从“升国旗、唱国歌”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国旗、国歌、国徽”、“两史一情”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落到实处。
3、在初一年级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演讲比赛。
4、学守则,记规范。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各班级要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点滴抓起,积极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近、小、实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要求各班级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组织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从学生情感体验
入手,以实践活动、聆听故事、交流心得、诵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著”、主题演讲、论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评选优秀小公民等多种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组织部分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弘扬传统美德、争当四有新人”的倡议,召开“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现场会,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读书征文活动。
6、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1)出一期以“美丽的广西”为主题的“爱祖国、爱家乡”的黑板报。
(2)开一场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团队会。
(3)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
合浦县沙田中学
【民族精神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11-14
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活动方案07-12
铁桥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07-06
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06-19
中心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记录06-03
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12-06
莒南县博雅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10-10
民族精神教育记录06-15
民族精神手抄报12-15
弘扬民族精神班会课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