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推荐7篇)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纸”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2.学习不同的折叠方式,尝试各种色彩搭配,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引导学生掌握“染纸”的制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教师:白布,染料,两个水盆,绳子,剪刀,夹子,宣纸,染纸范作等。
学生:宣纸,彩色墨水,夹子,绳子,水杯等。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布,它是白色的,没有什么装饰纹样,现在我要把它改变一下,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示范:A.用绳子捆扎白布
B.倒入染粉和开水,给锅内加温 C.把白布放入锅内染 D.清洗、挤干 E.拆线、展示
怎么样,变个样了吧?谁来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
对了,用绳子捆扎白布,再进行染色,这就是我们南通地区的扎染工艺。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相类似的? 生:„„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象的图案表现——染纸。(出示课题)
二、展开
(边说边出示染纸作品于黑板)
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容易染出来了。
染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折后染。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染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花纹呢?
对了,主要是因为折法的不同,同学们来拿起宣纸试着折一下,可以怎么折?给你们几分钟时间折一下,可相互交流。
生:„„(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折法,有“米字折”“田字折”“辐射折”“折扇折”等)
学会了折的方法,染的方法也得学会才行。看黑板上的染纸,运用了什么染的方法呢?
请一个同学上来摆摆看,给它配配对。
生:„„(分析总结各种染的方法:有点染法,浸染法,晕色法,夹染法,扎染法等)当然,同学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染法来,还可以多种染法相结合起来染。
三、小练习
讲了这么多,同学们一定想动手试一试了,先请大家来染一张染纸,随便用你刚才学到的折法和染法,看看效果怎么样,注意动作迅速。(学生练习,教师查看。)
请染好的同学把手中的染纸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大家都染的不错。那还有些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生:我遇到了„„(指出需注意的地方:1.要染透。2.要适当留白。3.展开时要注意小心。4.染的时候水分不能太多。)
四、学生作业
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再动手染纸了,用不同的折法和染法,让我们比一比谁的染纸最漂亮、颜色好、花纹棒!就可以得到这些染纸制成的书签,快动手吧!
五、总结拓展 1.作业展评,送上书签
2.染纸除了做成书签,还有什么用途? A.做成剪纸,窗花 B.剪贴画 C.折纸作品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编写了这一课。
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教材中具体安排了12幅不同表现形式的戏曲人物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 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
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3)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霸王别姬》、《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5)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牌篇
第9棋牌乐——牌篇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组织教学
导人新
提问: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http://anxue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例如:ble,ge,后展示
课时:
一课时
目标:
包(江苏版教案)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包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包(江苏版教案)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包,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包(江苏版教案)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苏教版教案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江苏版教案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我们生活中的包,越来越新奇美观了。
2、回忆一下到商店观赏的各种各样的包,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包或你最喜欢的包。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 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设计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硬纸板、香、火柴、剪刀、水粉色毛刷、调色盘 教学目标:
1、掌握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2、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体验新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排列的秩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通过光盘,让学生了解关于什么是漏印:漏印又称孔板漏印,是一种镂空模板印刷方法。其特点是政刻正印,将纸皮,塑料版,塑料布或透明胶片等镂刻图形制成孔版,通过多版分色漏印,形成了色彩丰富的图案。
了解版种的分类:依印制过程的形态来分: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漏印四种。依其材质来分:有木板、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等。了解版画的特性:
间接艺术、复数性、轻便性、大众性、平面性。
2、让学生通过光盘欣赏漏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3、讲解漏印制作的方法步骤:绘版、制版、印刷。
4、学生制作漏印杯垫,老师辅导
鼓励学生根据创作的图案采取不同的制版方式。可在老师的帮助下用点燃的“香”在纸板上进行烫孔,做成烫孔版漏印。引导学生在印版时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漏印方式,如:海绵蘸印、用牙刷喷印等。使用刻刀时要注意安全。
三、课后小结:
鼓励学生交流作品。开展互评。
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模板上的艺术》教学
设计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硬纸板、香、火柴、剪刀、水粉色毛刷、调色盘 教学目标:
1、掌握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2、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体验新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排列的秩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通过光盘,让学生了解关于什么是漏印:漏印又称孔板漏印,是一种镂空模板印刷方法。其特点是政刻正印,将纸皮,塑料版,塑料布或透明胶片等镂刻图形制成孔版,通过多版分色漏印,形成了色彩丰富的图案。
了解版种的分类:依印制过程的形态来分: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漏印四种。依其材质来分:有木板、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等。了解版画的特性:
间接艺术、复数性、轻便性、大众性、平面性。
2、让学生通过光盘欣赏漏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3、讲解漏印制作的方法步骤:绘版、制版、印刷。
4、学生制作漏印杯垫,老师辅导
鼓励学生根据创作的图案采取不同的制版方式。可在老师的帮助下用点燃的“香”在纸板上进行烫孔,做成烫孔版漏印。引导学生在印版时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漏印方式,如:海绵蘸印、用牙刷喷印等。使用刻刀时要注意安全。
三、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展示图片:
师:看到这些白鹅,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白鹅很美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 生:背诵《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同学们背的真好,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谁来黑板上画一画?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师: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师:现在我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请同学们翻开书63页,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生评论。
3.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你们看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师: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因此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
学生同桌互读
2.板书:头颈 狂吠 倘若 一丝不苟 脾气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供养不周 净角 奢侈 譬如 侍候 窥伺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教师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词语,并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3.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奢侈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生:联系上下文。生:请教同学。
师:那就请同学们,通过刚才说的3种方法自己把生词弄明白。学生自主学词。
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生词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提示: 左顾右盼:“顾”和“盼”都是看的意思。课文里指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引吭大叫:“吭”是喉咙的意思。这个词是说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
扬长而去:指狗偷食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文中说鹅并不奢侈,是指鹅虽然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但这三样东西都是平常的东西,不需要什么花费。
三、再读课文
1.师:生字和生词我们都学会了,现在请打开课文,大声把课文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读课文。
师: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非常喜欢白鹅,因为它太淘气了!
师:很有趣,我们来看看哪些句子很重要,并划下来。生勾画。
2.师:你划了哪些?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为什么要勾画这里?
生:因为整篇文章都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的。师:找到这句话再读一遍。
师:第二自然段更重要,不仅联系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了我们全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鹅的高傲的?
生:叫声 步态 吃相 教师板书这三个词。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词。生读。
师:怎样写高傲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个最能表现白鹅特点的词,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画一画。
生默读,师巡视。
3.师:你找到了哪个? 生:我划了“厉声叫嚣”。师:这是“厉声叫嚣”,这是古人写的“嚣”„„厉声说明鹅怎么样? 生:“凡有生客进来„„” 师:“必然厉声叫嚣”(教读)分组练读。
4.师:不错。还有谁是用图画来表现? 生:我画的是一只鹅。
教师把学生画的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师:带着你的想象,也来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生读。
师:就像她这样,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你还找到了哪个词语? 生:厉声喝斥。师:为什么找这个?
生:这个词好像是说:这是我的地盘,你走开!师:带着心中的感受,再来试一试。生读。
师:有进步。好了,刚才大家展开了想象,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以后学习中要多多体会。
5.师: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白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请再读一读第一、第三自然段,看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想好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我觉得白鹅非常“凶”。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这是我的地盘,快走开!
生:我觉得白鹅很霸道,但是也可爱、天真。生:我觉得它非常勇敢。板书:勇敢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陌生人来了它引吭大叫,不像小鸡小鸭一样。
师:所以,养鹅也能看守门户。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白鹅的勇敢高傲,但是学课文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情。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勇敢,实际上是在夸白鹅勇敢尽职。
板书:尽职
6.师:谁能带着感情来读一读。生:好一个高傲的白鹅!一生再读。
师:你强调了“好一个”。
一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老师有一个建议,速度慢一点,我们的感情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生再齐读。
7.师:我们再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步态的特点? 生读。
生:第四自然段是用拟人的方法来写出了白鹅的特点的。生:我觉得第四自然段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写白鹅的。
师:谁能联系文中描写鸭子和鹅的句子,表演大白鹅和鸭子走路的样子。两生表演。
师:谁能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 走得时候很高傲。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2个4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
板书:局促不安
大模大样
请你再来放声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边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边感受这精炼的语言吧。(自己放声读一读)
师: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8.师:丰老先生用准确的词语,生动的字眼,给我们描绘了高傲、勇敢„„的白鹅。你愿意把自己当成一只怎样的白鹅介绍给大家。能用上文中的两三个词,加上自己的想象更好。
学生说
师:你说得真好,我想跟你交个朋友。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生字生词,还学习了课文1-4自然段,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继续学习。
五、作业
生字、生词抄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丰子恺老先生写的散文《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说的白鹅什么特点呢?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高傲。
2.师:上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丰子恺老先生写的散文《白鹅》的1-4自然段,哪位同学说说这几个自然段都通过哪些方面来突出白鹅的高傲呢?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叫声、步态。
二、学习5-7自然段
1.师:没错,你看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鹅的吃相。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划下来。
2.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 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3.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默读第5自然段。
生1: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生2:从“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生3: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师:是啊!你们看,它吃东西必须是这个顺序,先„再„然后„,错一点都不行,多有趣呀!你能再把它吃饭的顺序清楚的给大家读一读吗?
生读。
师:看他读得多好呀,还有谁愿意按顺序给大家读一读呀!
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4.师:这鹅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让我们发笑。你还能从哪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来读读第6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听。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你们能想办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吗?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1)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师:(评)唉,听出来了吗?连附近的狗都发现鹅老爷吃饭的规律了,看来鹅吃饭三眼一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一直三眼一板,谁能再把这部分读一读。
(2)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师:(评)想想,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它得气成什么样呀?
每个人都读读。
(3)第三种情况
师:(评)如果人不在旁边侍候呢,想想我们的鹅老爷会怎样?你想想它在昂首大叫什么?
孩子们,我从这里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这只大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动物了,你们体会到了吗?
5.那为了让我们的鹅老爷能吃好饭,我们把它的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生:不行,说理由。
板书: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真是太高傲了,谁能把它的高傲读出来。(3人)
6.师:你会不会每天都坚持去侍候一只这么高傲的鹅去吃饭呢?为什么丰子恺先生却能不胜其烦呢地这样做呢?
生:喜欢它。
师:喜欢它什么了
生1:喜欢它的高傲。
生2:喜欢它的脾气
师:说的真好,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
板书:喜爱。
7.板书: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此时,当我们再来聆听丰老先生的这句感慨时,你想怎样把你心中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呢?(2~3人)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
全班齐读。
三、总结概括、积累好词。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个词语最有趣,你最喜欢,就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课题的旁边。在我们这一单元的作文中你就可以用到它。
学生写词。
2.师: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积累词语了,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课下你还可以继续抄你们喜欢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3.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下节课,咱们再一起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吧,同样是白鹅,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后记:《白公鹅》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讨论,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指名学生回答。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白公鹅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好词好句,使用工具书(字典等)自学生字生词。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让学生注意生字读音。
3.指名学生逐段读文。
4.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自学情况。提示:
慢条丝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掂量:斟酌。在课文中指白公鹅走路不紧不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脚。举步:迈步。
官司:诉讼。这里指作者与鹅争水面的事。
径直: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文中指白公鹅直接去吃鱼饵,毫无顾忌。勾当:读 gòu dàng,常指坏事情。文中指白公鹅吃鱼饵的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在文中指白公鹅认为自己掌握着整条河。
三、对比阅读
1.师:让大家组成小组读课文,想一想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
2.小组学习汇报。
师板书: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师:好一只用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呢? 提名学生回答。
3.列表,引导对比阅读。
再读课文划出重点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表格,小组合作思考、讨论。4.学生汇报。5.教师重点提示。师: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1)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① 每一步动作。
② 过路的结果。
③ 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同:傲慢、派头;
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提示: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提示: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2)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① 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 强占地盘。
③ 公然吞食鱼肉饵。
总的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四、领悟方法
1.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1)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2)写法:拟人、夸张。(3)具体的句子(见书)。(4)语言:幽默风趣。
(5)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海军上将,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6)总结: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模仿《白公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教学后记:《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
2.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3.学习“可是”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4.用“摘录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学习生字生词
1.学生读课文,把生字划出来,和同桌合作,利用工具书等方法自学生字。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猫很胆小,又很勇猛。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古怪、温柔可亲、胆小、勇猛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板书: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很令人喜欢。
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四、作业: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很多同学都觉得猫实在很可爱,老舍爷爷这篇《猫》就写得特别好,那他到底怎么写的呢?大家读读第一大段,多读几遍,选一个最喜欢的自然段,待会儿准备读给大家听。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反馈:
第一自然段:通过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的理由,体会到猫的可爱,产生对猫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你为什么喜欢第2自然段?(学生边说理由,教师边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喜欢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来读一遍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2.理解词语: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师: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3.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汇报。
师总结规律:是呀,老舍爷爷就是把一对对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连接起来了。看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学生接说:古怪)
板书:老实——贪玩 贪玩——尽职
4.摘录段落大意:
用摘录法来摘录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找到的学生站起来齐读一遍: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5.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
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
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师: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6.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
板书:无论„„也
让学生造句。
7.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胆小”与“勇猛”。
8.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
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齐读课文,共同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
三、体会主人的心情
1.教师展示几张猫的图片: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猫你有怎样的感情呢?说给大家听听。
2.师:我们的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面对这些充满灵性的小家伙,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小猫的形像才能跃然纸上。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3.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
四、延伸写作
教师出示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感受猫的不同形态,写一段描写猫特征的文字。
1.看图,思考。
2.要求:我们学习老舍爷爷的写法,也来写写猫,愿意试试吗?
3.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4.提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教师进行评价。
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写作中去。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课后我们可以细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把它们的故事写出来。教学后记:《母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 提示:古怪、可爱
2.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板书:母鸡
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⑴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⑵ 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习了这篇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出示词语: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齐读,抽读。
三、初识母鸡特点
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几个同学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简单评价
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⑴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⑶ 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提名学生回答。
四、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这是一只()的母鸡。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 提示: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提示:第9自然段 齐读第9自然段。
3.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板书: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⑴ 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 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 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 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提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4.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5.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提示: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6.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提示: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
提示: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注: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2.反馈交流。
3.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说出来,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作文 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修改习作,誊写习作。L、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
()死狐悲 杯弓()影
()毛蒜皮
()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点水
顺手牵()
哀()遍野
抱头()窜 课外延伸
知识链接: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欲望: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齐读,个别读。问为什么这样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小组合作:课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 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 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 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 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 考。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2、小组讨论: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 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 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3、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七、深入探究,感悟升华:
1、再读课文对比中理解,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3、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4、诵读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学习反思:
《小萝卜头的故事》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三、理解课文
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四、拓展延伸师:
1、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写在小笔头上吧!
学习反思:
《童年读〈水浒传〉》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查找资料的方法,与自身相结合方法、阅读、讨论、谈话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爱读《水浒传》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写“程、咬”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3自然段,体会“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学习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学习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我”爱上读《水浒传》的?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b)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c)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程咬金秦叔宝猛烈圈套烧煤
赤手空拳打猎智力提纲提供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
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指导学生体会:
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
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
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3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1~3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两个过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叔、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写剩下的6个生字。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哪些部分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
学习重点:
1.精学课文4~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难点学习:
复述课文。
导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知道了“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过程,还有两个过程: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
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
b)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a)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b)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
c)再次朗读。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
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师: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
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文中“我”的收获。
C、复述课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
(四)拓展
说《水浒》,论《水浒》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板书: 童年读《水浒传》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学习反思:
《子夜吴歌》导学案设计
导学目标: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认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导学过程:
1、看图,导入新课。
⑴(师出示图画,并配上古典音乐)
同学们请看,图上画的什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⑵ 师生交流。
⑶ 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不断传来家家户户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给远在边塞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
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
⑴ 了解学情。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⑵ 师生交流。
3、根据学情,因材施教。
⑴ 诵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
——看图再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
——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⑵ 品读感悟。
——师;你们想念过亲人吗?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
——师生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读古诗。
——指名朗读。
——配乐朗读。
——全班交流。
——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师拓展资料:古诗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哪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学习反思:
《语文乐园
(五)》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注意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学会记忆汉字,特别是区别易错字的方法。
2、积累格言并感悟所说的道理。
3、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看图推理的能力。
5、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出示“读一读”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
2、想一想,带点的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是哪里?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琴”字与“饶”字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刺”的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中间没有封口,“害”字的中间是“丰”,“拔”的第四笔是横不是竖折。
4、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二、读一读、猜一猜
1、出示谜语。
2、小组讨论,猜猜谜底
3、你还知道哪些谜语,说一说。
4、教师小结。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
2、全班齐读句子。
3、小组交流体会。
4、背诵格言。
5、写一写。注意抄写时标点的打法。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行动以前一定要先定好目标。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书中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应该怎样修改呢?
3、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
4、教师小结,强调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口语交际。
1、观察图片
想一想:这几幅图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修改、整理自己的语言)
3、全班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第三课时习作5 桥
一、激趣导入,搭兴趣之桥
歌曲《北京的桥》
二、善于观察,建观察之桥
同学门,大家仔细看看书中的桥,你发现了什么?
师结:外观越来越漂亮、材料越来越结实、工艺越来越复杂、用途越来越广泛。
三、移情体验,筑生活之桥
1、创设情景,引导练说
结合桥的特点说
联系生活体验说
运用资料说
2、小结:生活有多宽广,我们的作文就有多宽广。
四、展开联想,拓思维之桥
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桥让四面八方通畅,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向桥一样,连接着彼此,沟通着心灵。还有什么东西具有桥一样的特点呢?
从学校生活展开联想
从时事展开联想
从世界性活动展开联想
五、自主拟题,造个性之桥
生活中不能没有桥,侨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美好。假如你是设计师,你准备造出什么样的桥更好的造福人人类?
从使用价值展开联想
从审美价值展开联想
从桥的神奇性展开
六、学会欣赏,走欣赏之桥
读范文,边听边思考,引导欣赏。
七、合作修改,过修改之桥
同桌提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推荐阅读:
美术教案岭南版12-04
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12-11
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教案(岭南版)11-21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06-04
岭南版小学三年级美术09-20
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06-15
苏少版美术第七册教案11-16
岭南小学美术教案06-11
岭南美术教学计划07-14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材学期教学进度09-11